无门关
[宋] 慧 开
[简介]
宋代禅宗要典。宋无门慧开撰。
慧开法于万寿崇观,因参“无”字公案而得悟。宋理宗曾召论禅,赐号佛眼。本书即为吾理宗皇帝的献礼。
本书是与《碧岩录》齐名的禅宗典籍,二书共被作为禅院、丛林之教本,亦是一本参究古德公案的评说书。与《碧岩录》比较,此书较为单纯。只选公案四十八则,且全出于一人之手。结构章法亦较单纯,每则公案后只附一段评论和一首偈颂。这是一本显示禅宗智慧之书,被称为极少有的抽象之书。十分重视抽象之思考,借四十八则公案,加以提示,指示学人在不堕两边,不著有语、无语、不触不背,不通凡圣的两难之际,际悟教外别传之“实相无相”的“涅槃妙心”,去领悟千圣不传的正法眼藏。是一本极有价值的公案参究的书。其影响深远,和《碧岩录》一样远播日本,成为日本禅家之必读要典。
无门禅师自序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动工是无门,且作么生透?岂不见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恁么说话,大似无风起浪,好肉剜疮!何况滞言句、觅解会?掉棒打月,隔靴爬痒!有甚交涉?
慧开绍定戊子(1228)夏,首众于东嘉龙翔,因衲子请益,遂将古人公案作敲门瓦子,随机引导学者,竟尔抄录,不觉成集,初不以前后叙列,共成四十八则,通曰“无门关”。
若是汉,不顾危亡,单刀直入,八臂哪吒拦他不住,纵使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只得望风乞命!设或踌躇,也似隔窗看马骑,眨得眼来,早已蹉过!
颂曰:
大道无门,千差有路。
透得此关,乾坤独步!
一、赵州狗子
赵州和尚因僧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州云:“无!”
无门曰: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者一个“无”字,乃宗门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透得过者,非但亲见赵州,便可与历代祖师把手共行,眉毛厮结,同一眼见,同一耳闻,岂不庆快?莫有要透关底么?将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毫窍,通身起个疑团,参个“无”字,昼夜提撕。莫作虚无会,莫作有无会,如吞了个热铁丸相似,吐又吐不出,荡尽从前恶知恶觉;久久纯熟,自然内外打成一片,如哑子得梦,只各市地自知;蓦然打发,惊天动地,如夺得关将军大刀入手,逢佛杀佛,逢祖杀祖,于生死岸得大自在,向六道四生中游戏三昧。且作么提撕?尽平生气力举个“无”字。若不间断,好似法烛,一点便着。
颂曰:
狗子佛性,全提正令。
才涉有无,丧身失命!
二、百丈野狐
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
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清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
师曰:“不昧因果!”
老人遂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乞依亡僧事例!”
师令维那白槌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言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人病,何故如是?”食后只见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仗挑出一死野狐,乃依火葬。
师云晚上堂,举前因缘,黄檗便问:“古人错只对一转语,堕五百生野狐身。转转不氏,合作个什么?”
师云:“近前来,与伊道。”
黄檗近前,与师一掌。
师拍手笑云:“将谓胡须赤,更有赤须胡!”
无门曰:不落因果,为甚堕野狐?不昧因果,为甚脱野狐?若向者里着得一只眼,便知得前百丈赢得风流五百生!
颂曰:
不落不昧,两采一赛。
不昧不落,千错万错!
三、俱胝竖指
俱胝和尚,凡有诘问,唯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何法要?”童子亦竖指头。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负痛号哭而去。胝复召之,童子回首,胝却竖起指头,童子忽然领悟。胝顺世,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受用不尽!”言讫示灭。
无门曰:俱胝并童子悟处不在指头上,若向者里见得,天龙同俱胝并童子与自己一串穿却!
颂曰:
俱胝钝置老天龙,利刃单提勘小童。
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
四、胡子无须
或庵曰:“西天胡子因甚无须?”
无门曰:参须实参,悟须实悟。者个胡子,直须亲见一回始得。说亲见早成两个!
颂曰:
痴人面前,不可说梦。
胡子无须,惺惺添懵!
五、香严上树
香严和尚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枝。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恁么时,作么生对?”
无门曰:纵有悬河之辩,总用不着;说得一大藏教,亦用不着。若向者进而对得着,活却从前死路头,死却从前活路头。其或未然,直待当来问弥勒!
颂曰:
香严真杜撰,恶毒无尽限。
哑却衲僧口,通身迸鬼眼!
六、世尊拈华
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属摩诃迦叶。”
无门曰:黄面瞿昙傍若无人,压良为贱,悬羊头卖狗肉,将谓多少奇特。只如当时大众都笑,正法眼藏作么生传?设使迦叶不笑,正当眼藏又作生传?若道正法眼藏有传授,黄面老子诳呼闾阎;若道无传授,为什么独许迦叶?
颂曰:
拈起花来,尾巴已露。
迦叶破颜,人天罔措!
七、赵州洗钵
赵州因僧问:“某甲乍入丛林,乞师指示!”
州云:“吃粥了也未?”
僧云:“吃粥了也。”
州云:“洗钵盂去!”
其僧有省。
无门曰:赵州开口见胆,露出心肝;者僧听事不真,唤钟作瓮。
颂曰:
只为分明极,翻令所得迟。
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
八、奚仲造车
月庵和尚问僧:“奚仲造车一百辐,拈却两头去却轴。明甚么边事?”
无门曰:若也直下明得,眼似流星机如掣电。
颂曰:
机轮转处,达者犹迷。
四维上下,南北东西!
九、大通智胜
兴阳让和尚因僧问:“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时如何?”
让曰:“其问甚谛当。”
僧云:“既是坐道声,为什么不得成佛道?”
让曰:“为伊不成佛。”
无门曰: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凡夫若知,即是圣人;圣人若知,即是凡夫。
颂曰:
了身何似了心休?了得心兮身不愁。
若也心身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十、清税孤贫
曹山和尚因僧问:“清税孤贫,乞师赈济!”
山云:“税阇梨!”
税应:“诺!”
山曰:“青原白家酒,三盏吃了,犹道未沾唇!”
无门曰:清税输机,是何心行?曹山具眼,深辨来机。然虽如是,且道:“哪里是税阇黎吃酒处?”
颂曰:
贫似范丹,气如项羽。
活计虽无,敢与斗富!
十一、州勘庵主
赵州到一庵主处问:“有么?有么?”
主竖起拳头。
州云:“水浅,不是泊舡处!”便行。
又到一庵主处云:“有么?有么?”
主亦竖起拳头。
州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作礼。
无门曰:一般竖起拳头,为甚么肯一个,不肯一个?且道:淆讹在甚处?若向者里下得一转语,便是赵州舌头无骨,扶起放倒,得大自在。然虽如此,争奈赵州却被二庵主勘破!若道二庵主有优劣,未具参学眼,若道无优劣,亦未具参学眼。
颂曰:
眼流星,机掣电;
杀人刀,知人剑!
十二、岩唤主人
瑞岩彦和尚,每日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乃云:“惺惺着!”“喏”“他时异日莫受人瞒!”“喏!喏!”
无门曰:瑞岩老子自买自卖,弄出许多神头鬼面。何故聻?一个唤底,一个应底;一个惺惺底,一个不受人瞒底。认着依前还不是!若也效他,总是野狐见解!
颂曰:
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
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十三、德山托钵
德山一日托钵下堂,见雪峰,峰问:“者老汉,钟未呜鼓未响,托钵向甚处去?”山便回方丈。峰举示岩头,头云:“大小德山未会末后句!”山闻,令侍者唤岩头来,问曰:“汝不肯老僧那?”头密启其意,山乃休去。山明日升座,果与寻常不同。头至僧堂前附掌大笑云:“且喜得老汉会末后句,了后天下人不奈伊何!”
无门曰:若是末后句,岩头、德山俱未梦见在。检点将来,好似一棚傀儡!
颂曰:
识得最初句,便会末后句,
末后与最初,不是者一句!
十四、南泉斩猫
南泉和尚,因东西两堂争猫儿,乃提起云:“大众,道得即救,道不得即斩却也!”众无对,泉遂斩之。晚,赵州外归,泉举似州,州乃脱履安头上而出。泉云:“子若在,即救得猫儿!”
无门曰:且道:赵州顶草鞋作么生?右向者里下得一转语,便见南泉令不虚行;其或未然,险。
颂曰:
赵州若在,倒行此令。
夺却刀子,南泉乞命!
十五、洞山三顿
云门因洞山参次,问曰:“近离甚处?”
山云:“查渡。”
门曰:“夏在甚么?”
山云:“湖南报慈。”
门曰:“几时离彼?”
山云:“八月二十五。”
门曰:“放汝三顿棒!”
山至明日却上问讯:“昨日蒙和尚放三顿棒,不知过在甚么处?”
门曰:“饭袋子!江西湖南,便恁么去!”
山于此大悟。
无门曰:云门当时便与本分草料,使洞山别有生机一路,家门不致寂寥。一夜在是非海里着倒,直待天明再来,又与他注破;洞山直下悟去,未是性燥。且问诸人:洞山三顿棒合吃不合吃?若道合吃,草木丛林皆合吃棒;若道不合吃,云门又成诳言。向者里明得,方与洞山出一口气。
颂曰:
狮子教我迷子诀,拟前跳踯早翻身。
无端再叙当头著,前箭犹轻后箭深!
十六、钟声七条
云门曰:“世界恁么广阔,因甚向钟声里披七条?”
无门曰:大凡参禅学道,切忌随声逐色,纵使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也是寻常。殊不知衲僧家骑声盖色。头头上明,着着上妙,然虽如是,且道,声来耳畔?耳往声边?直饶响寂双亡,到此如何话会?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始亲!颂曰:
会则事同一家,不会万别千差。
不会事同一家,会则万别千差!
十七、国师三唤
国师三唤,侍者三应。国师云:“将谓吾辜负汝,原来却是汝辜负吾!”
无门曰:国师三唤,舌头堕地;侍者三应,和光吐出。国师年老心孤,按牛头吃草,侍者未肯承当,美食不中饱人餐。且道:哪能里是辜负处?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颂曰:
铁枷无孔要人担,累及儿孙不等闲。
欲得撑门并拄户,更须赤脚上刀山!
十八、洞山三斤
洞山和尚因僧问:“如何是佛?”
山云:“麻三斤!”
无门曰:洞山老人参得些蚌蛤禅,才开两片,露出肝肠。然虽如是,且道,向什么处见洞山?
颂曰:
突出麻三斤,言亲意更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十九、平常是道
南泉因赵州问:“如何是道?”
泉云:“平常心是道。”
州云:“不可趣向否?”
泉云:“拟向即乖!”
州云:“不拟怎知是道”
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各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零点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洞豁,岂可说是非耶!”
州于言下顿悟。
无门曰:南泉被赵州一问,直得瓦解冰消,分疏不下。赵州纵绕悟去,更参三十年始得!
颂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头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二十、大力量人
松源和尚云:“大力量人因甚抬脚不起?”又云:“开口不在舌头上!”
无门曰:松源可谓倾肠倒腹,只是缺人承当。纵铙直下承当,正好来无门处吃痛棒。何故聻?要识真金火里看!”
颂曰:
抬脚踏翻香水海,低头俯视四禅天。
一个浑身无处着,请续一句!
二十一、云门屎橛
云门因僧问:“如何是拂?”
门云:“干屎橛!”
无门曰:云门可谓家贫难辨素食,事忙不及草书,动便将屎橛来撑门拄户,佛法兴废可见。
颂曰:
闪电光,击石火。
眨得眼,已蹉过!
二十二、迦叶刹竿
迦叶因阿难问:”世尊传金襕袈裟外,别传何物?”
叶唤云:“阿难!”
难应:“诺!”
叶云:“倒却门前刹竿著!”
无门曰:若向者里下得一转语亲切,便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其或未然;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
颂曰:
问处何如答处亲?几人于此眼生筋?
兄呼弟应扬家丑,不属阴阳别是春!
二十三、不思善恶
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庚岭,祖见明至,即掷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任君将去!”
明遂举之,如山不动,踟蹰悚栗曰:“我来求法,非为衣也。愿行者开示!”
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明当下大悟,遍体汗流,泣泪作礼问曰:“上业密语密意外,不定期列有意旨否?”
祖曰:“我今为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自己面目,密却在汝边。”
明云:“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得却是某甲师也。”
祖云:“汝若如是,则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
无门曰:六祖可谓事出急家,老婆心切,譬如新荔支剥了壳,去了核,送在你口里,只要你咽一咽。
颂曰:
描不成兮画不就,赞不及兮休生受。
本来面目没处藏,世界坏时渠不朽!
二十四、高却语言
风穴和尚因僧问:“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
穴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
无门曰:风穴机如掣电,得路便行。争奈座前人舌头不断?若向者里见得亲切,自有出身之路。且离却语言三昧道将一句来!
颂曰:
不露风骨句,未语先分付。
进步口喃喃,知君大罔措!
二十五、三座说法
仰山和尚梦风往弥勒所,安第三座。有一尊者白椎云:“今日当第三座说法!”
山乃起白槌云:“摩诃衍法离四句,绝百非,谛听,谛听!”
无门曰:且道,不说法是说法?开口即失,闭口又丧,不开不闭,十万八千!
颂曰:
白日青天,梦中说梦。
捏怪捏怪,诳呼一众!
二十六、二僧卷帘
清凉大法眼,因僧斋前上参,眼以手指帘,时有二僧同去卷帘。眼曰:“一得,一失。”
无门曰:且道:是谁得谁失?若向者里着得一眼,便知清凉国师败阙处。然虽如是,却忌向得失里商量!
颂曰:
卷起明明彻太空,太空犹未合吾宗。
争似从空都放下?绵绵密密不通风!
二十七、不是心佛
南泉和尚因僧问云:“还有不与人说底法么?”
泉云:“有。”
僧云:“如何是不与人说底法?”
泉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无门曰:南泉被者一问,直得揣尽家私,郎当不少!
颂曰:
叮咛损君德,无言真有功。
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二十八、久响龙潭
龙潭因德山请益,抵夜,潭云:“夜深子何不下去?”
山遂珍重揭帘而出,见外面黑,却回云:“外面黑!”
潭乃点纸烛度与。山拟接,潭便吹灭。山于此忽然有省,便作礼。
潭云:“子见个甚么道理?”
山云:“某甲从今日去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至明日,龙潭升座云:“可中有个汉,攻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异日,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也。”
山遂取疏抄,于法堂前将一炬火提起云:“穷诸玄辩,若一毫致于太虚;竟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将疏抄便烧,于是礼辞。
无门曰:德山未同关时,心愤愤,口悱悱,得得来南方,要灭却教外别传之旨。甩到澧州路上,问婆子买点心。
婆云:“大德,车子内是什么文字?”
山云:“金刚经疏抄。”
婆云:“只如经中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大德要点哪个心?”
德山被者一问,直得口似扁担。然虽如是,未肯向婆子句下死却。
遂问婆子:“近处有甚宗师?”
婆云:“五里外有龙潭和尚。”
及到龙潭,纳尽败阙,可谓是前言不应后语!龙潭大似怜儿不觉丑,见他有些子火种时,即忙将恶水蓦头一浇浇杀。冷地看来一场好笑。
颂曰:
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不如闻名
虽然救得鼻孔,争奈瞎却眼睛!
二十九、非风非幡
六祖四风扬刹幡,有二僧对论。一云:“幡动。”一云:“风动。”往复曾未契理。
祖云:“不是风动,不是幡去,仁者心动!”二曾悚然。
无门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不是心动。甚处是祖量?若向者里见得亲切,方知二僧买铁得金。祖师忍俊不禁,一场漏逗。
颂曰:
风幡心动,一状领过
只知开口,不觉话堕!
三十、即心即佛
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
祖云:“即心是佛。”
无门曰:若能直下领略得去,着佛衣,吃佛饭,说佛说,行佛行,即是佛也。然虽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错认定盘星。争知道说个佛字三日漱口?若是个汉,见说即心是佛,掩耳便走。
颂曰:
青天白日,切忌寻觅。
更问如何,抱赃叫屈!
三十一、赵州勘婆
赵州因僧问婆子:“台山路向甚处去?”婆云:“蓦直去!”僧才行三五小,婆云:“好个师僧双恁么去!”后有僧举似赵州,州云:“竺我支与你勘过这婆子。”明日便去,亦如是问,婆亦如是答。州归谓众曰:“台山婆子,我与你勘破了也!”
无门曰:婆子只解坐筹帷幄,要且着贼。不知赵州老人善用偷营劫寨之机,又且无大人相。检点将来,二俱有过。且道,哪里是赵州勘破婆子处?
颂曰:
问既一般,答亦相似。
饭里有砂,泥中有剌!
三十二、外道问佛
世尊因外道问:“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据座,外道赞叹云:“民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乃具礼而去。
阿难寻问佛:“外道有何所证,赞叹而去?”
世尊云:“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
无门曰:阿难乃弟子,宛不如外道见解。且道:外道与佛子相去多少?
颂曰:
剑刃上行,冰棱上走。
不涉阶梯,悬崖撒手!
三十三、非心非佛
马祖因僧问:“如何是佛?”
祖曰:“非心非佛。”
无门曰:若向者里见得,参学事毕。
颂曰:
路逢剑客须呈,不遇诗人莫献。
逢人且说三分,未可全施一片。
三十四、智不是道
南泉云:“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无门曰:南泉可谓老不识羞,才开臭口,家丑外扬。然虽如是,知恩者少!
颂曰:
天晴日头出,雨下地上湿。
尽情都说了,只恐信不及!
三十五、倩女离魂
五祖问僧云:“倩女离魂,哪个是真底?”
无门曰:若向者里悟得真底,便知出壳入壳如宿施舍。其或未然,切莫乱走!蓦然地,地、水、火、风一散,如落汤螃蟹,七手八脚,那时莫言不道。
颂曰:
云月是同,溪山各异。
万福万福,是一是二?
三十六、路逢达道
五祖曰:“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且道:将甚么对?”
无门曰:若向者里对得亲切,不妨庆快。春或未然,也须一切着眼!
颂曰: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
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
三十七、牛过窗棂
五祖曰:“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么尾巴过不得?”
无门曰:右向者里颠倒着一只眼,下得一转语,可以上报四恩,下资三有。其或未然,更须照顾尾巴始得!
颂曰:
过去堕坑堑,回来却被坏。
者些尾巴子,直是甚奇怪!
三十八、庭前柏树
赵州因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州云:“庭前柏树子。”
无门曰:若向赵州答处见得亲切,前无释迦,后无弥勒!
颂曰: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三十九、云门话堕
云门因僧问:“‘光明寂照遍河沙’一向……”门遽曰:“岂不是张拙秀才语?”
僧云:“是。”
门云:“话堕也!”
后来死心拈云:“且道:哪里是者僧话堕处?”
无门曰:者僧因甚话堕?若向者里见得云门用处孤危,堪与人天为师;若也未明,自救不了!
颂曰:
急流垂钓,贪饵者著。
口缝才开,性命丧却!
四十、趯倒净瓶
沩山和尚,始在百丈会中充典座,百丈将选在沩主人,乃请同首座对众下语,出格者可往。百丈遂拈净瓶置地上,设问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
首座乃云:“不可唤作木也。”
百丈却关沩山,山乃踢倒净瓶而去。
百丈笑云:“第一座输却山子也!”因命沩为开山。
无门曰:沩山一期之勇,争奈跳百丈圈?不出?检点将来,便重不便轻。何故聻?脱得盘头,担起铁枷!
颂曰:
扬下笟篱并木杓,当阳一突绝周遮。
百丈重关拦不住,脚尖踢出佛如麻!
四十一、达摩安心
达摩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
摩云:“将心来与汝安。”
祖云:“觅心了不可得。”
摩云:“吾与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又却六根不具。咦,谢三郎不识四字!
颂曰:
西来直指,事因嘱起。
挠聒丛林,元来是你!
四十二、女子出定
世尊者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唯有一女人近彼佛座入于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女人得近座而我不得?”
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
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而不能出。
世尊云:“假使百千文殊,亦出此女人定不得。下方过一十二亿河沙国土,有罔明菩萨能出此女人定。”
须臾,罔明大士从地涌出,礼拜世尊。世尊敕,罔明却至女人前鸣指一下,女人于是从定而出。
无门曰:释迦老子做者一场杂剧,不通小小。且道:文殊是七佛之师,因甚出女人定不得?罔明是初地菩萨,为甚却出得?若向者里见得亲切,业识茫茫,那伽大定。
颂曰:
出得出不得,渠侬得自由。
神头并鬼而,败阙当风流!
四十三、首山竹篦
首山和尚拈竹篦示众云:“汝等诸人,若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汝诸人且道:唤作什么?”
无门曰:唤作竹篦则触,不唤作竹篦则背。不得有语,不得无语。速道!速道!
颂曰:
拈起竹篦,行杀活令。
背触交驰,佛祖乞命!
四十四、芭蕉拄杖
芭蕉和尚示众云:“你有拄杖子,我与你拄杖子;你无拄杖子,我夺你拄杖子。”
无门曰:扶过断桥水,伴归无月村。若唤作拄杖,入地狱如箭!
颂曰:
诸方深与浅,都在掌握中。
撑天并拄地,随处振宗风!
四十五、他是阿谁?
东山师祖曰:“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
无门曰:若也见得分晓,譬如十字街头撞见亲爷相似,更不须问别人道是与不是。
颂曰:
他弓莫挽,他马莫骑。
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四十六、竿头进步
石霜和尚云:“百尺竿头,如何进步?”
又古德云:“百尺竿头坐底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
无门曰:进得步,翻得身,更嫌何处不称尊?然虽如是,且道:百尺竿头如何进步?嗄!
颂曰:
瞎却顶门眼,错认定盘星。
拼身能舍命,一盲引众盲!
四十七、兜率三关
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处?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时作么生脱?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在分离向甚处去?”
无门曰:若能下得此三转语,便可以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其若未然,粗餐易饱,细嚼难饥!
颂曰:
一念普观天量劫,无量劫事即如今。
如今觑破个一念,觑破如今觑底人!
四十八 朝峰一路
乾峰和尚因僧问:“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未审路头在甚么处?”
峰拈起柱杖划一划云:“在这里!”
后僧请益云门,门拈起扇了云:“扇子勃跳上三十三下,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倾盆!”
无门曰:一人向深深海底行,簸土扬尘;一人于高高山顶立,白浪滔天。把定放行,各出一只手扶竖宗乘,大似两个驼子相撞着,世上应无直的人。正眼观来,二大老总未识路头在。
颂曰:
未举步时先已到,未动舌时先说了。
直饶著著在机先,更须知有向上窍。
四十九、安晚附增
无门老禅作四十八则语,判断古德公案,大似卖油饼人,令买家开口接了更吞吐不得。名虽如是,安晚欲就渠热炉熬上再打一枚,足成大衍之数,却仍前送似。未知老师从何处下牙。如一口吃得,放光动地;若犹未,也连见在四十八个都成热沙去。速道!速道!
经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安晚曰:地从何来?妙从何有?说时又作么生?岂但丰干饶舌,元是释迦多口!这老子造作妖怪,令千百代儿孙被葛藤缠倒,未得出头。似这般奇特话靶,匙挑不上,甑蒸不熟。有多少错认底,傍人问云:“毕竟作如何结断?”安晚合十指抓爪曰:“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却急云:“难思”两字上打个小圆相子。指示众人:大藏五千卷,维摩不二门,总在里许。
颂曰:
语火是灯,掉头弗膺。
惟贼识贼,一问即承!
(录自《大正藏》四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