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8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8
2006年06月22日09:10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4196 字体: 繁體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8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菩萨戒优婆塞彭际清重校

无锡丁福保仲祜笺注

  真佛、报身佛对于化身佛谓之真佛。

  化佛者、以神通力化作之佛形也。观无量寿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佗恒河沙化佛。」会疏曰、「回向愿生者、如上诸善回向、则必作生因。若不回向、则不作因故。具如真佛者、如观经中上辈三人临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辈所见佛也。余例上可知。」

  其下辈者、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意。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愿生其国。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

  下辈、详上三辈注。专意与专念义同。会疏曰、「于因行中有三因缘。一发心。

  二念佛。三至诚愿生。亦于念佛中、有十念一念。斯乃下辈人其机极恶、无余善加。但以一念十念称名、得往生。故知所言菩提心者、自力三心、通九品故。欢喜信乐、不生疑惑、是即深心也。以至诚心、是即至诚心。愿生其、是即回向发愿也。又十念者、当下下品十声称佛。乃至一念、当下上品一声称佛。若闻深法、不生疑惑、当下中品、为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观经长明一生造罪相。今经但明其生因、故似善人。又十念往生者、此本愿乃至十念之意也。一念者、成就文意也。明知至极恶机、发极善用。例如彼无明渊源之病、非中道府藏之药、即不能治。梦见彼佛者、如观经下三品人、命促刹那、狱火来现。虽佛来迎、仿仿不明、犹如梦中故。若不尔者、何至临终得安闲神游乎。问、若闻深法者、指何法乎。若是大乘甚深法、则于上中两辈、应置此言。何至下辈初有此言耶。答、知空师云、是匪指自力圣道之法、正称他力弘愿之术。且上中两辈尚带余行。犹如天台言兼带教、故无此言。于下辈者、全无杂善、专开他力极善之德。犹如言纯圆一实。故到此机、正有此言。是同言闻其名号、彰他力不共之益也云云。依大弥陀等、其人愿欲往生、不作如上诸善、但断爱欲、无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一心念欲往生、昼夜十日不断绝、命终生弥陀。」

  元晓法师曰、「下辈之内、说二种人。二人之中、各有三句。初人三者。一者、假使不能作诸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是明正因。二者、乃至十念、专念彼佛。是助满业。三者愿生彼。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是明不定性人也。第二人中有三句者。一者、闻甚深法、欢喜信乐。此句兼显发心正因。但为异前人举其深信耳。二者、乃至一念念于彼佛。是助满业。

  为显前人无深信故、必须十念。此人有深信故、未必具足十念。三者、以至诚心、愿生彼。此愿前行和合为因。此就菩萨种性人也。经说如是。今略辨其生相。于中有二。先明正因、后显助因。

  经所言正因、谓菩提心。言发无上菩提心者、不顾世间富乐、及与二乘涅槃。一向志愿三身菩提、是名无上菩提之心。次明助因。助因多种。今且明其下辈十念。此经中说下辈十念、一言之内、含有二义。谓显了义、及隐密义。

  隐密义者、望第三对纯净土果、以说下辈十念功德。此如弥勒发问经言、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阿弥陀佛功德利益、若能十念相续不断念彼佛者、即得往生。当云何念。佛言、非凡夫念、非不善念、非杂结使念。具足如是念、即得往生安养国土。凡有十念。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常生慈心、于一切众生不毁其行。若毁其行、终不往生。二者、于一切众生深起悲心、除残害意。三者、发护法心、不惜身命。于一切法不生诽谤。四者、于忍辱中生决定心。五者、深心清净、不染利养。六者、发一切种智心。日日常念、无有废忘。七者、于一切众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谦下言说。

  八者、于世谈话、不生味著心。九者、近于觉意、深起种种善根因缘、远离愦闹散乱之心。十者、正念观佛、除去诸根。解云、如是十念、既非凡夫。当知初地以上菩萨、乃能具足十念。于纯净土、为下辈因。是为隐密义之十念。

  言显了义十念相者、望第四对净土而说。如观经言、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妙法、教令念佛。若不能念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罪。命终之后、即得往生。乃至广说。以何等心名为至心、云何名为十念相续者。什公说言、譬如有人于旷野中、值遇恶贼、挥戈拔剑、直来欲杀。其人勤走、视渡一河。

  若不渡河、首领难全。尔时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为著衣渡、为脱衣度。若著衣衲、恐不得过。若脱衣衲、恐不得暇。但有此念、更无他意。当念渡河、即是一念。此等十念、不杂余念。行者亦尔。若念佛名、若念佛相等、无闲念佛、乃至十念。如是至心、名为十念。此是显了十念相也。

  今此两卷经说十念、具此隐密显了二义。然于其中、显了十念、与观经意、少有不同。彼观经中、不除五逆、唯除诽谤方等之罪。今此两卷经中说言、除其五逆、诽谤正法。如是相违、云何通者。彼经说其虽作五逆、依大乘教、得忏悔者。

  此经中说不忏悔者。由此义故、不相违也。

  因缘之相、略说如是。」

  彭际清曰、右明往生正因。即前文十方众生信乐发愿回向等愿所摄。首言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行者诚能于一念信入、何须更论种种功勋。一切众生流浪生死、惟此一念、更无二念。乃至发真归元、成等正觉、惟此一念、亦无二念。大智度论云、行般若波罗蜜者、一念中能散十方一切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大地诸山微尘。一念之力、不可思议。如是念佛、即佛是佛。即佛是心。非内非外。

  无缚无脱。尽山河大地十方虚空、无一芥子许不是无量寿佛现身说法处。乃至离即离非。顿入如来大光明藏。

  经中略说等差者、为方便接引故。其上辈专属沙门。一切众生由爱渴故、因有幻身。由幻身故、因有国土。舍家弃欲、爱渴净故、幻身亦净。幻身净故、国土亦净。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志性好游诸佛国土、应远离居家。故知出家为净土正因、以能远离不净故。

  次言发菩提心。大般若经善现言、如来常说菩提、以何义故名为菩提。佛言、证法空义。证真如义。证实际义。证法性义。

  证法界义。假立名相。施设言说。能真实觉、最上胜妙。故名菩提。不可破坏。

  不可分别。故名菩提。是知菩提心者、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才发此心、已成佛道。以与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相应故。如舍利子白佛言、颇有初心胜后心不。世尊告曰、阿罗汉独觉诸无漏心、虽离自心一切烦恼、而不能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菩萨初发大菩提心、虽于自身烦恼未断、而能普化无量有情、皆令发心舍诸烦恼、辗转饶益无量有情。是为初心胜后心义。

  次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念佛有二。一观相。如观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偏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谛观彼佛。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具如经说。

  问、既是心是佛、何须更立他佛。执相而求。翻成邪道。答、此为初机权示方便。假彼胜缘、成我净土。然即相非相、同归寂灭。妙观自在、现量无余。所以大集经云、若欲成就诸佛现前三味。随所念处即见如来。如取清油净水水晶明镜、用是四物、观己面像。善恶好丑、影现分明。而彼现像、不从四物出。亦非余处来。非自然有。非人造作。当知彼像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无有住所。菩萨亦尔。即复思惟。今此佛者、从何所来。而我是身、复从何出。观彼如来。竟无来处、及以去处。我身亦尔。本无出处、岂有转还。如是穷尽细微。情忘分别。豁然无寄。顿彻本来。是为观佛中道了义。

  一持名。如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

  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

  每日或千声。

  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

  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问、名字性空、云何持者即得往生。答、以性空故、故得往生。

  若有所得、便成系缚。众生以有所得心、轮转无尽。今此佛名、不从想生。非和合有。即是诸法实相。故知持名功德不可思议。然念佛不难、一心为难。直须念念分明。心心绝待。如是四威仪中、乃至上床下床、大小便利、俱不得舍。一切是非得失爱憎喜怒关头、惟一佛名、了然超越。久久成熟、见思自落、三昧现前。是为念佛究竟了义。

  次言修诸功德愿生彼国者、行者既发菩提心、当修菩萨行。于世出世间、所有一毫之善、乃至无边功德、悉以深心至诚心、回向极乐。亦得名为一向专念。不必弃舍有为、乃名专念。以佛性偏一切处、有弃有舍、不名念佛故。如观经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此兼五众而言。上中二辈所修功德、足以摄之。

  昔袁中郎晚岁专修净业。著西方合论。既卒、其弟小修梦游净土。

  见中郎在焉。语之曰、我净愿虽深、情染未尽、初生此间边地、今居净土矣。终以乘急戒缓、仅地居、不得与大士升虚空宝阁。幸夙生智慧猛利、又曾作论、赞叹如来不可思议度生之力、感得飞行自在。游诸刹土、听佛说法。此实为胜。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生品最高。次戒急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天龙八部去。予所亲见多矣。语具珂雪斋外集中。故知净土资粮、全凭功德。功德之基、莫先持戒。以戒净则心净。心净则土净故。

  复明发愿者、须早晚向西礼拜。如朝帝主、日近日亲。发深重誓。

  愿命终时决定往生。慈照宗主有劝人发愿偈、最为深切。偈云、「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辗转难脱离。看经无慧眼、不识佛深意、后世得聪明、乱心难出离。不如念佛好。现世无名利。行坐不多罗、则是阿弥陀。

  发愿持戒力、回向生乐。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释迦金口说。弥陀亲摄受。诸佛皆护念。诸天善护持。见此念佛人、与佛不相远。应当坐道场、转于大法轮。普度无边众。譬如贫家女、腹孕转轮王、诸天常爱护。贫女自不知、腹中有贵子。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忆佛常念佛、不久当成佛。诸佛善护持。其人自不知、我当生净土、却要求后世、再得生人中。譬如贫人家、地内有伏藏、藏神常守护、不令其有失。贫人自不知、家内有宝藏、逐日趁客作、求衣食自济。

  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人、具足如来藏。自说我无分、反要生人中。譬如病人家、自有真妙药。不知妙药性、不能自治病。每日床枕边、痛苦受无量。今此念佛人、其意亦如是。不知念佛心、能灭贪瞋痴。能为大医王、能为大宝藏、利济一切人。能为大法王、覆护一切众。将为是凡夫、不得生净土。且自持斋戒、后世愿为人、辗转更修行、方可生彼。多见修行人、常作如是说。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邪见障覆心、毕竟难出离。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

  今世不得生、一蹉是百蹉。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佛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但当自精勤、一心求净土。因风吹于火、用力不消多。幸有念佛心、回愿超三界。逢宝不取宝、遇食苦长饥。咄哉大丈夫、不见真实意。我今略劝赞。辗转传与人。代我广流通。作于如来使。真是诸佛子。真名报佛恩。普愿如说行、同生极乐。如是诚言、可谓披肝露胆。

  诸修行人并应信受。

  中下二辈功德有殊、而同发菩提、同一念佛、同愿往生、故临终见佛往生、等无差别。维摩诘语长者子云、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名具足。当知念佛之人、亦复如是。是故、不发菩提、一切愿行、无从发起。有愿无行、如瘠土之材、不成普荫。有行无愿、如覃驾之马、无所适归。行愿相资、导以念力、则如草木之滋、更逢甘雨。骐骥之驭、重遇王良。疾满菩提。径登极乐。

  问、临终见佛、为是自佛。为是他佛。若他佛者、心外取佛、即成魔业。若自佛者、想力所成、虚妄不实、云何往生。答、自佛他佛、总成戏论。人我相忘、自他不异。诸佛法身、湛然常寂。以本愿故、感应道交。即自即他。无虚无实。唯一真如。周偏法界。众生依于业缘、幻有分段。如居屋下。不见天日。念力诚坚、幻缘斯净。如撤屋蔀、天日豁然。任运往生、还同本得。首棱严经云、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故知众生想力不可思议。

  问、前发愿言、但得闻名、便获利益、此何独约往生而论。答、闻名虽获利益、然未得往生、终非究竟、以生死未断故。何如一念往生。

  直超三界。其为利益、孰可比伦。

  问、观经下品、俱系生时积恶、末后回心。此云惟除五逆谤法、何以不同。答、如实回心、一念念佛、无不往生。以佛本愿力故。但恐障深罪重、善友难逢、信愿难发。日光皓皓、不照生盲。恒河滔滔、难消渴鬼。是可惧也。

  十方称叹第二十三

  佛告阿难、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无边、广大而无边际也。起信论曰、「虚空无边。故世界无边。世界无边。故众生无边。众生无边。故心行差别亦复无边。

  」会疏曰、「此亦第十七愿成就也。于中初三句、释迦劝赞。十方世界下、诸佛称扬。」

  于彼东方恒河沙佛国、无量无数诸菩萨众、皆悉往诣无量寿佛所、恭敬供养、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听受经法。宣布道化。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会疏曰、「初标东方者、四方初故。

  亦西方正对故。亦教主处故。及诸菩萨等、是上首同伴也。听受经法、宣布道化者、听闻受持弥陀所说经法、宣传流布其道德化益也。」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

  众。往觐无量觉。

  觐、玉篇曰、「见也。奇靳反。」新译华严音义云、「觐、渠悕反。珠丛曰、觐、就见尊老也。」无量觉、无量寿佛之略号。平等觉经曰、「无量觉授其决。我前世有本愿。一切人闻说法。皆悉来生我国。」会疏曰、「言往觐无量觉者、觐、见也。诸侯见天子曰觐。如来无上法王。

  菩萨是为法臣。故谓觐无量者、即阿弥陀具无量功德故。又大集经曰、凡有数法、则有限量。凡有限量、则是有为。

  今号涅槃无为尊、名无量觉也。」净影疏曰、「至彼礼敬无量寿佛。是故名觐无量觉矣。」

  南西北四维。上下亦复然。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一切

  诸菩萨。各赍天妙华。宝香无价衣。供养无量觉。

  赍、广韵曰、「持也、遗也、付也。

  相稽反。」会疏曰、「妙华、是谓天者最胜义。宝谓珠宝。香谓妙香。」无价、价直之至极也。如言极数为无数。净影疏曰、「妙华、华供养也。宝者、宝供。香者、香供。无价衣者、以衣供养。」

  咸然奏天乐。畅发和雅音。歌叹最胜尊。供养无量觉。

  广韵曰、「咸、皆也、同也、悉也。

  奏、进也。」小尔雅曰、「奏、进也、为也。」天乐、天人之伎乐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歌叹、释名曰、「人声曰歌、歌、柯也。以声吟咏、有上下、如草木之有柯叶。兖冀言歌。声如柯也。」诗曰、「我歌且谣。传曰、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叹、本亦作叹。会疏曰、「凡为乐音、皆称为奏。五音相和、讽声不邪、故云和雅。歌谓歌咏。叹谓赞叹也。」净影疏曰、「奏天乐等、伎乐供养。伎乐音中、歌叹佛德。」

  究达神通慧。游入深法门。

  会疏曰、「神通慧者、定慧二德。菩萨能定慧双运、入诸法实相故。又六波罗蜜经言、弥勒白佛云、何名为神通智慧。佛言、神通者、能以通力见极微色、是名神通。以净法眼、知色性空、亦不取著、是名智慧。复次、闻诸世间极微小声、是名神通。于诸音声、悟无言说、离诸譬喻、是名智慧。复次、能知一切有情心行、是名神通。了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复次、于过未际悉皆忆念、是名神通。了佛土空、是名智慧。复次、了知根性差别之相、是名神通。了胜义空、是名智慧。复次、能知诸法、是名神通。了俗如幻、是名智慧。究、究竟。达、洞达。入出无碍名游。能彻奥域为入。」

  深法门、诸法之深义、有无量之门、故云深法门。净影疏曰、「究达通慧、游入深法、叹佛智通二种德也。智是通本。通是智用。是二相须、故并叹之。通慧究满。究竟名究。洞达名达。此通与慧、皆依法成故。复明其游入深法。倚观曰游。穷本称入。证入法界缘起通门、能现胜通。证入法界缘起智门、能起胜慧。」

  具足功德藏。妙智无等伦。

  功德藏、功德之宝藏也。新译仁王经下曰、「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妙智者、称佛智之不可思议也。会疏曰、「包蕴功德无阙少、故名功德藏。智慧叵思议、故名妙智。往觐大士、皆住极位、故云无等伦。」净影疏曰、「具功德藏、妙智无等、叹佛福智二种行也。福是慧资。慧是福导。是二相须、故并叹之。福行圆备、名具功德。慧行殊胜、名智无等。伦谓匹伦、役伴之谓。佛无伦匹、名无等伦。」

  慧日朗世间。消除生死云。

  慧日者、佛智能照世之盲冥、故比之于日。法华经方便品曰、「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同普门品曰、「慧日破诸闇。

  能伏灾风火。」慧日亦作惠日。王简栖头陀寺碑文云、「曜惠日于康衢、则重昏夜晓。」生死云者、生死之盲味、比之于云雾。会疏曰、「惑业苦障、常覆真空、比如云。圣智能照破、犹如日。普贤观曰、众罪如霜露、惠日能消除。此意也。

  」净影疏曰、「慧日朗世、化人生智。慧能开晓、照世如日。教人生解、名朗世间。消除生死、化人离障。生死覆障、从喻名云。」

  恭敬绕三匝。稽首无上尊。

  会疏曰、「敬礼无上尊、是名真法供养。身业中、礼有多种。今非我慢唱和礼、故云恭敬。」

  见彼严净土。微妙难思议。

  因发无量心。愿我国亦然。

  难思议者、谓见彼土之严净微妙而难可思议也、发无量心者、发愿我国亦如彼庄严清净之土之心无量也。会疏曰、「见土发愿者、菩萨见安乐净土庄严清净相、各愿我国未来成佛土如是也。如维摩经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盖此义也。」

  应时无量尊。动容发欣笑。

  口出无数光。偏照十方国。回光

  围绕身。三匝从顶入。一切天人众。踊跃皆欢喜。

  无量尊、无量寿佛之异称。欣笑、广韵曰、「欣、喜也。许斤反。笑、欣也、喜也。私妙反。」偏照、法身之光明、遍照世界也。回光者、返照之光也。会疏曰、「应时、应菩萨发愿时。动容、说法之相。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将欲说法、安详而动、故佛心湛然、无喜无忧。若将授记时、现欣笑。舌相薄净、如赤铜色。舌上五画、如印文。笑时动舌、出五色光。宝积经曰、诸佛常法、若授地狱众生记时、尔时光明两足下没。乃至若授菩提记、尔时光明从顶上没。

  彼国纯一大乘故、更无余乘记、故云从顶入。夫有奇特相、则必有奇特说。故时会大众、见此灵相、莫不雀踊。」

  大士观世音。整服稽首问。白佛何缘笑。唯然愿说意。

  观世音、又云光世音、旧称也。略云观音。新称观世自在、观自在。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云观世音。观世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乐。观音有六观音、七观音、乃至三十三观音。但常称之观音、指六观音中之圣观音。如法华普门品之观音、观无量寿经之观音是也。此为观音之总体。是与西方弥陀四菩萨之最初法菩萨同体。显教以为阿弥陀之弟子、密教以为阿弥陀之化身、与大势至菩萨皆在阿弥陀佛之左右(观音左势至右)而赞其教化。故称弥陀之二协士。依梵号礼忏、则阿弥陀佛之本名为观自在王、故依其本师之名、而自称观自在王。犹如今之释迦牟尼、依久远本师释迦牟尼而得其称也。日本安然之菩提心义十曰、「此佛亦名无量寿佛。彼佛寿命无量。光明无量。眷属无量。一切皆无量。故以立谥号。而本名曰观自在王如来。眼如四大海。遍观法界众生。

  随其机缘。拔苦与乐。故为名也。」

  依密教三轮身、则阿弥陀为自性轮身、观音为正法轮身、马头明王为教令轮身。

  (仁王经仪轨意)依二轮身、则阿弥陀观音皆为自性轮身、马头明王为教令轮身。(秘藏记)大日经一曰、「北方大精进。

  观世自在者。光色如皓月。商佉军那色。微笑坐白莲。髻现无量寿。」

  案观音本作观世音。唐人讳世字。故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唐龙朔二年。洛阳龙门佛弟子弥偈造尊像一龛。即世尊像。避世字。与此例同。见陶斋藏石记。

  又庄岳委谈曰、「今塑画观音者、无不作妇人相。考宣和画谱、唐宋名手写观音像甚多、俱不饰妇人冠服。太平广记载一仕宦妻、为神所摄、因作观音像奉焉、其妻寻梦一僧救之、得苏。则唐以前塑像亦不作妇人也。」元僧谫陋无识、以为妙庄王女、可一笑也。整服、广韵曰、「整、正也、齐也。之郢反。服、衣也。

  」会疏曰、「佛常仪现笑光时、必有上首问其所以。如宝积经出现光明会、弥勒菩萨广说偈颂请问其由。整服者、齐整衣服也。」

  梵声犹雷震。

  梵声、如来之梵音也。会疏曰、「大论曰、如梵天王五种声从口出。一甚深如雷。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人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厌。故比梵声。

  雷震远闻、能发蛰气。佛音周遍、齐开群萌、故比雷震。」

  八音畅妙响。

  八音、如来所得八种之音声也。一极好音、佛德广大之故、使皆入于好道。二柔软音、佛德慈善之故、使之喜悦、皆舍刚强之心、而自然入于律行。三和适音、佛居中道之理、故音声能调和、使皆和融、自会于理。四尊慧音、佛德尊高、故闻者尊重、智解开明。五不女音、佛住首楞严定、有世欲之德。其音声使一切敬异、天魔外道无不归服。六不误音、佛智圆明、照了无谬。使闻者各各得正见、离九十五种之邪非。七深远音、佛智穷如实际、行位极高。其音声由脐而起、彻至十方。使近闻非大、远闻非小、皆证甚深之理。八不竭音、如来极果、愿行无尽。

  以住于无尽之法藏、故其音声滔滔无尽、其响不竭。使能寻其语义、得无尽常住之果。见法界次第下之下。

  又八音者、梵摩喻经曰、「一最好声、其声哀妙。二易了声、言辞辨了。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其声柔软。五不误声、言无错失。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惠声、言有威萧、如世尊重有惠人声。八深远声、其声深远、犹雷震。

  」十住断结经曰、「如来八种音声、不男音、不女音、不强音、不软音、不清音、不浊音、不雄音、不雌音。」

  当授菩萨记。今说仁谛听。

  会疏曰、「当授受者、答欣笑因缘。今说仁谛听、令时会听也。」

  十方来正士。吾悉知彼愿。志求严净土。受决当作佛。

  受决、同受记。谓决定受之记别也。

  会疏曰、「十方来等一偈、标菩萨志愿圣智、无知无不照、故云吾悉等。志求等二句、正其志愿也。」

  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觉了、觉悟了知事理也。一切法、又名一切万法、一切诸法。为总该万有之称。

  智度论二曰、「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

  此三已摄一切法。」

  如梦幻响者、譬世法无实体如梦、属因缘如幻、无自性如响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梦、为虚妄见。」又曰、「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智度论六曰、「如梦者、如梦中无实事、谓之为实。觉已知无、而还自笑。人亦如是。

  诸结使眠中实无而著。得道觉时、乃知无实、亦复自笑。以是故言如梦。」又曰、「一切诸行、如幻欺诳小儿、属因缘、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说诸菩萨、知诸法如幻。」又曰、「若深山狭谷中、若深绝涧中、空大舍中、若语声、若打声、从声有声、名为响。无智人谓为有人语声。

  智者心念、是声无人作、但以声触故、名为响。响事空能诳耳根。乃至菩萨知诸法如响。」

  会疏曰、「如梦者、如梦所见、虽有种种事、毕竟不可得。诸法亦复如是。如幻者、如幻所现、虽似实化现、其体本寂灭。

  诸法亦复如是。如响者、如空谷响、虽因声击发、自性无所有。诸法亦复如是。

  」

  满足诸妙愿。必成如是刹。

  净影疏曰、「满足诸愿、是举愿也。

  成如是刹、记得土也。」会疏曰、「是则无量尊因时其心寂静、志无所著、故虽经尘劫、犹如一念。虽在生死、犹如园观。遂则满足妙愿、建立妙土。」

  知法如电影。究竟菩萨道。具诸功德本。受决当作佛。

  知法者、了知一切诸法也。如电者、言世之有为、转变无常、如电光之速疾也。

  金刚般若经曰、「如露亦如电。」如影者、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以譬因缘生之诸法而无实之自性也。维摩经方便品曰、「是身如影、从业缘生。」金刚经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菩萨道、圆满自利利他二利、而成佛果之菩萨道也。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会疏曰、「如电者、譬如电光、忽辉忽灭、虽性空而非空。

  诸法亦复如是。如影者、譬如影像、形障光明影、此现虽有去来相、自性空。诸法亦复如是。菩萨如是体达、故速得无生法忍、净佛国受授记也。」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空、无我、苦谛四行相中之二。五蕴之法、无确实之一相异相曰空。无我我所曰无我。法界次第中之下曰、「空行者。观五受阴。一相异相无故。无我者。观五受阴中。我我所法不可得故。」又无我所曰空。无我见曰无我。俱舍论二十六曰、「违我所见故空。违我见故非我。」又空与无我、异名同义。大乘义章一曰、「空与无我。眼目异名。」

  会疏曰、「一切有情非情、净秽凡圣、名为诸法。性者不改义、其理体也。因缘合成、假名诸法。自性寂灭、体不可得、故云空无我。我即常一主宰义也。虽自性空、万法历然。迷则即净而秽、九界相起。悟则即秽而净、涅槃常乐。所以菩萨虽洞达三空、志无所著、而能大悲薰心、发愿净土。虽净佛土、而常寂静。是则即一法句而二十九种。即二十九种而一法句之义也。专求者、是誓愿义、如四十八愿。如是刹、指极乐、劝希求也。」

  诸佛告菩萨。令觐安养佛。闻法乐受行。疾得清净处。

  安养、西方极乐国之异名。义寂疏曰、「安心养身。故曰安养。」会疏曰、「闻法乐受行者、闻弥陀所说法、受持奉行也。

  上所谓觉了一切法等说也。清净处、即是净土也。上所谓必成如是刹义也。」净影疏曰、「自于当来得妙净土、名得净处。」

  至彼严净国。便速得神通。必于无量尊。受记成等觉。其佛

  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名、闻佛之名号也。会疏曰、「速得神通者、六神通愿成就、故至彼不藉修功、自得神通故。必得受记者、必至补处愿成就、故至彼不经阶级、自成等觉故。

  等觉即是一生补处也。自致不退者、得三法忍等愿成、故至彼自然得阿惟越致也。闻名者、第十七愿意。皆悉到彼国者、第十八愿成就也。故云其佛本愿力。」

  菩萨兴至愿。愿己国无异。普念度一切。名显满十方。

  至愿、至诚之誓愿也。度、渡也。

  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谓之度。会疏曰、「至愿者、弥陀尊摄土摄生摄身愿。本是至极难思、菩萨愿同于此。普念者、平等大悲也。度一切者、同第十八十方众生也。名显等者、同第十七愿也。」净影疏曰、「愿己得土同弥陀佛、名国无异。

  普度一切、化众生愿。名显十方、求佛身愿。愿得佛时名达十方。」

  奉事亿如来。飞化偏诸刹。恭敬欢喜去。还到安养国。

  飞化、飞行游化也。化谓神出鬼没之变化。觉经曰、「其奉事亿万佛。飞化诸。恭敬已欢喜去。便还于须摩提。」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会疏曰、「善本者、(案善心、会疏本作善本。)过去修善、是为闻法本缘故。

  清净有戒者、戒是万行之本、见佛闻法皆由之、故举一摄诸善。亦戒者、止恶作善之义。一切善法通名戒。非局指五八十具也。」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曾、过去也。更、经也。文殊般若曰、「譬如有人、先所经见城邑聚落。复闻人赞叹彼城所有园苑、人民皆可爱乐。是人闻已、即大欢喜。如是之人、皆曾见故。

  若不曾见人、纵虽闻如不闻。若善男子、善女人、有闻般若波罗蜜、信心听受、能生欢喜、乐闻不厌、而更劝说。当知此辈、已从文殊师利曾闻如是深般若故。

  」谦敬、广韵云、「谦、敬也、让也。苦兼反。敬、恭也、肃也。居庆反。」奉行者、奉承行持教命也。仁王经末曰、「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胜鬘经末曰、「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维摩经末曰、「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往生论注下曰、「经始称如是。

  彰信为能入。末言奉行。表服膺事已。」

  会疏曰、「谦敬者、谦谓谦让。卑退为义。屈己下物也。敬谓恭敬。敬重知识义也。亦可谦约自身。敬约佛愿。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是名谦。即翻憍过。

  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是名敬。翻下慢过也。闻便闻信也。奉行欢喜、离弊懈怠故也。」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

  圣心、佛心也。智慧海、如来智慧之深广、譬如海也。

  假使一切人。具足皆得道。

  净慧知本空。亿劫思佛智。穷力

  极讲说。尽寿犹不知。

  本空者、诸法本来性空。非始于今、名为本空。佛智、佛陀之智慧也。梵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翻无上正等觉。又云萨般若。旧译一切种智。是佛智之别号也。其真智正而无有过者、故云无上正智。

  于法无有不知故云一切种智。智度论四十六曰、「佛智慧有二种。一者无上正智。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一切种智。名萨般若。」同八十五曰、「唯佛一人智慧、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宗镜录三十三曰、「佛智者、即无障碍解脱智。此是果智。约圆明决断为智。」十住毗婆沙论十五曰、「佛智是一切功德住处。」法华经方便品曰、「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尽寿、谓尽其形寿也。会疏曰、「净慧、能证智。令成罗汉无漏智也。本空、所证理。所谓空无相无愿也。亿劫、时量长远。穷力、思惟不疏。极讲说、犹言悉共推算计。」净影疏曰、「假使一切、人之多也。具皆得道、行德胜也。净慧达本、空解深也。亿劫思佛、观之久也。穷力讲说、言之极也。虽复如此、尽寿不知。

  」

  佛慧无边际。寿命甚难得。佛世亦难值。人有信慧难。

  佛慧、诸佛平等之大慧。即一切种智。无上正觉也。法慧经方便品曰、「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维摩经菩萨品曰、「趣向佛慧。起于宴坐。」寿命难得者、处胎经曰、「盲龟浮木孔。时时犹可值。

  人一失命根。亿劫复难是。海水深广大。三百三十六。一针投海中。求之尚可得。一失人身命。难得过于是。」心地观经曰、「众宝之中、命宝为最。若存其命、是无价宝。」

  佛世、佛在生之时也。难值、见前注。信慧、五根中之信根与慧根也。信以破邪见。慧以断无明。教行信证行卷曰、「佛在世甚难值。有信慧不可致。」会疏曰、「人有信慧难者、信谓信心。慧谓智慧。

  于诸难中、此难尤难也。亦可信心即智慧信德。能决断疑网、是名智慧。」

  若闻精进求。闻法能不忘。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善亲友、称闻佛法信受者曰善亲友。

  观无量寿经曰、「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发意犹发心也。会疏曰、「法者、是弥陀弘愿妙法。得知识闻熏、忆持不失、故云闻法能不忘。善亲友者、观经云、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友有三义。一谓同志为友。念彿行者、契当佛心故。二谓亲呢为友。念佛行者、有亲缘、近缘、增上缘义故。三谓互往来为友。念佛行者、诸佛如来入心想中。行者称念、流入佛海故。」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

  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者、思益经曰、「若无量世界。大火悉充满。要当从中过。往听如是经。」生死流、生死能使人漂没故名为流。会疏曰、「会当成佛道、是自利满足。广济生死流、(案广度、会疏本作广济。)是利他满足也。会、必也。」

  彭际清曰、右明诸佛称叹、及十方菩萨往修供养、受记作佛。即前文无量诸佛悉称我名、及他方菩萨闻名得忍、诸愿所摄。

  觉了一切法下十二句、是为净土正修行路。先达法性、本来无我、则一切空寂、不与佛土而生违碍。次建妙愿、具诸功德、则一切圆成、不于自心而生限量。有志净土者、须从此证入。

  世有执心是土、不信净土者、不知由心秽故、斯现秽土。由心净故、斯现净土。

  若无净土、应无净心。既不疑心、何复疑土。亦有执心是佛、不肯念佛者、不知未了之心、终不成佛。未成之佛、何由了心。惟了心者、方名成佛。必念佛者、方能了心。是诸菩萨、若已授记、今授记、当授记、尚乃从一佛、至一佛。

  承事如来。严净国土。尔是何人、敢逃化外。更有虽闻经法、而自生鄙劣、绝意往生者、不知一称佛名、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具足无上功德。佛有诚言、安可不信。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信力圆时、全成福力。故云、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又云、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大众珍重、莫负提撕。

  补处菩萨第二十四

  佛告阿难、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此是第二十二愿成就。文义如上解。

  阿难、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

  身光、佛菩萨身所发之光明也。一寻、尺度名。八尺曰寻。广韵曰、「寻、长也。又寻常。八尺云寻。倍寻曰常。徐林反。

  」新译华严经音义曰、「何承天纂要云、八寸曰咫。三尺曰武。五尺曰墨。六尺曰步。七尺曰仞。八尺曰寻。十尺曰丈。丈六曰常。小尔雅曰、四尺曰仞。倍仞曰寻。倍寻曰常。」鸾师曰、「里舍间人不简纵横长短、咸谓横舒两手臂为寻。

  」义寂曰、「随彼身量、面各一寻。

  」

  有二菩萨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难

  白佛、彼二菩萨其号云何。佛言、一名观世音。二名大势至。

  大势至、略称势至、大势。又作得大势。梵语摩诃那钵。阿弥陀三尊之一。侍于阿弥陀之右协、主佛之智门者。菩萨之大智至一切处、故名大势至。真言以为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观无量寿经曰、「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涂、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思益经曰、「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悲华经曰、「由汝愿取大千世界故、今字汝为大势至。

  」隋炀帝文曰、「踵武观音。连衡大势。」大日经疏五曰、「如世国王大臣、威势自在、名为大势。言此圣者、以至得如是大悲自在之位、故以为名。」观世音菩萨受记经曰、「得大势。」

  此二菩萨于是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转化、与迁化同。为迁转变化之义、谓命终之变也。

  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

  大弥陀经曰、「阿惟越致菩萨、皆当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八十种好。」此是第二十一愿成就也。

  智慧成满。深入诸法。究畅要妙。神通无碍。诸根明利。

  要妙、诸法之要处、真理之妙旨也。

  明利、聪明锐利也。会疏曰、「诸法要妙者、诸法实相之妙理也。六通、是六根胜用、故云诸根明利。是则六神通愿成就也。亦可诸根明利者、第四十一愿成就也。」净影疏曰、「智慧成满、深入诸法、证会法性。究畅要妙、穷达教诠。」又曰、「穷究通畅、得其宗要、知其妙旨、故曰究畅要妙。」

  其钝根者、成就二忍。

  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

  钝根、愚钝之根机、不堪成就佛道者。法华经药草喻品曰、「正见邪见。利根钝根。」利根者、利者锐利。根者信等之五根。又眼等之五根也。又根为根器、即天性也。又利者速疾之义。根者能生之义。速疾生妙解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般舟赞曰、「地前地上元无二。随根利钝超增位。」净影疏曰、「二忍、谓音响忍及柔顺忍。」会疏曰、「是则第四十八愿成就也。

  有利钝异者、三辈九品往生也。如观经上上品、即悟无生。上中品经于七日。二忍者、即是第一第二法忍也。菩萨得无生忍、则无一法可执计、故云不可计。」

  又彼菩萨乃至成佛、不受恶趣。神通自在。常识宿命。除生

  他方五浊恶世、示现同彼、如我国也。

  恶趣、众生以恶业之因而趣之所。

  俱舍论世间品曰、「趣谓所往。」即地狱畜生等。五浊见前注。恶世、恶事盛之世。阿弥陀经曰、「娑婆国土。五浊恶世。」会疏曰、「于此中又彼等三句、正明是第二愿成就也。神通以下、明所除。言神通自在、常识宿命者、生浊世之所以也。谓能识宿命、故忆过去父母眷属、现在秽域。

  以神通自在、故处处现身、摄化无方。释云、三明六通皆具足。忆我阎浮同行人。今此除字、应在神通之上欤。如我国也者、如释迦牟尼如来、应现娑婆世界、同彼浊恶众生、具现生老病死之相也。」论曰、「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愿皆往生示佛法。」佛赞曰、「示现同如大牟尼。

  」

  彭际清曰、右明菩萨声闻究竟成佛。即前文诸菩萨天人种种殊胜、及不更恶道诸愿所摄。观音势至二菩萨、常侍无量寿侧。

  亦从本师转轮。故知东西二土、交相造化。娑婆为华。极乐为果。果必因华。华不异果。何以故、诸佛菩萨依于众生而起菩提。依于菩提而成净土。若无秽者、净亦不成。以菩提心不自起故。是则不离众生有净土。不离净土有众生。净土众生、心心作佛。众生净土、念念往生。故观音云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土者、我誓不成正觉。势至云、摄念佛人、归于净土。皆与无量寿同一愿故。

  菩萨出供第二十五

  佛语阿难、彼国菩萨承佛威神、一食之顷、往诣十方无量世界。恭敬供养诸佛世尊。

  会疏曰、「是第二十三愿成就也。一食之顷、速疾义。往诣十方、所往广远义也。」

  随心所念、华香伎乐衣盖幢幡、无数无量供养之具、自然化生。应念即至。珍妙殊特、非世所有。掫以奉散诸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在虚空中、化成华盖。

  华盖、以华而饰之伞盖也。法华经音义曰、「古今注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止于帝上、有华蘤之像、故因而作华盖焉。」法华玄赞二曰、「西域暑热、人多持盖、皆以华饰之、名为华盖。」

  光色昱烁。

  昱烁或作煜爚、不空罗索经音义曰、「上融宿反。下羊灼反。广雅云、煜爚、火光炽也。」又大论音义曰、「说文、煜、光耀也。爚、火光也。埤苍、煜、盛★也。」又作烧同。挚虞思游赋曰、「要华电之煜烧。」

  香气普薰。其华周圆四百里者、如是转倍、乃覆三千大千

  世界。随其前后、以次化没。

  已上自随心所念至非世所有、正明供具如意相。掫以至以次化没、示散花神变。

  即第二十四愿成就也。会疏曰、「随其前后者、前来大士所散花没、后来散花乃覆也。」

  其诸菩萨佥然欣悦。

  佥然、仁王经音义曰、「佥、七廉反。小尔雅、佥、同也。尔雅、佥、咸、胥、皆也。方言、自关而东五国之郊、谓皆曰佥。东齐曰胥。」会疏曰、「佥、谓皆也。众皆喜跃、名佥欣悦。」

  于虚空中共奏天乐。以微妙音歌叹佛德。

  佛德、如来所具之功德也。俱舍论二十七曰、「佛德者、诸有智者思惟如来三种圆德。深生爱敬。其三者何。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听受经法。欢喜无量。供养佛已、未食之前、忽然轻举。还其

  本国。

  忽然、东宫切韵曰、陆法言曰、忽、呼骨反。郭知玄云、忽、事不意而至也。麻果云、倏忽俄顷也。」诗传曰、「忽、灭也。

  」左氏传曰、「其亡也忽焉。杜预曰、忽、速白八。」会疏曰、「如来会云、于晨朝时、供养恭敬、即于晨朝还到本。此皆由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

  彭际清曰、右明菩萨出诸供具、普供诸佛。即前文供养诸佛、及所欲如意诸愿所摄。

  无量说法第二十六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天人颁宣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宣道教。演畅妙法。莫不欢喜、心解得道。

  颁宣、一作班宣。涅槃经音义曰、「班宣字、古书或作颁、同补*反。颁、遍也。尔雅云、班、赋也。郭璞云、谓布与也。」得道、三乘各断惑证理之智慧、名为道。行三学而发此智、云得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修行得道。」会疏曰、「是则第二十八及第四十六愿成就也。班宣者、班之言布。亦云次也。宣即宣说也。」大弥陀经曰、「阿弥陀佛为诸菩萨阿罗汉说经时、都悉大会讲堂上。诸菩萨阿罗汉及诸天人民、无央数、都不可复计。

  皆飞到阿弥陀佛所、为佛作礼、却坐听经。其佛广说道智大经、皆悉闻知、莫不欢喜踊跃、心开解者。」

  即时四方自然风起。吹七宝树、出五音声。无量妙华随风四散。自然供养、如是不绝。一切诸天、皆赍天上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其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普散华香。奏诸音乐。

  四方、东西南北也。会疏曰、「自然供养、不有为法故。一切诸天下、诸天供养。」

  前后来往、更相开避。当斯之时、熙怡快乐、不可胜言。

  开避、玉篇曰、「开、辟也。口该反。」广韵曰、「开、解也。避、婢致反。违也、回也。」东宫切韵曰、「曹宪云、避、回也。」案、回转而去、谓之避也。

  会疏曰、「更相开避者、进退不绝之义。谓前来天供养竟、退避而开其席。后来天踵武供敬也。」熙怡、摩诃般若经音义曰、「熙、虚之反。下与之反。说文、熙怡、和悦也。方言、怡、喜也。湘潭之间曰纷怡、或云熙怡。」

  彭际清曰、「右明无量寿佛为众说法。即前文随愿闻法诸愿所摄。问、无量说法、为是纯说一乘。为是兼说三乘。若纯说一乘者、何得尚有声闻众等。若兼说三乘者、何云二乘不生彼。答、纯是一乘。

  别无三乘。岂独佛在七宝讲堂、纯是一乘。乃至一一花中、一一光中、风声水声、诸音乐声、亦纯说一乘。更无三乘。如妙法莲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特以众生根智有差、所闻各异。所证不同。故前文言、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寂静声。空无我声。乃至甘露灌顶等声。其得闻者、或证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乃至不退转地菩萨。具如他译本说。是即顺余佛土、寄四果名、实则决定成佛。不取有余涅槃。以能回小向大故。

  佛本愿故。

  菩萨功德第二十七

  佛告阿难、生彼佛国诸菩萨等、所可讲说、常宣正法。随顺智慧、无违无失。

  会疏曰、「所可讲说等、标辩才德。

  随顺等二句、标智慧德。说不邪僻、故言正法。无背佛意、故云无违。无失众机、故云无失。是则第二十五愿成就也。智慧、即所谓一切智也。」

  于其国土、所有万物、无我所心。无染著心。去来进止、情无

  所系。随意自在、无所适莫。无彼无我。无竞无讼。

  我所者、谓身外之事物、是为我所有、故名我所。大论三十一曰、「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著五众(五蕴之身)为我。然后著外物为我所。」慧远维摩经疏一末曰、「约报名我。外境是其我家所有、名为我所。」注维摩经五、「肇曰、我为万物主。万物为我所。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诸法、皆以为我之所有、是对我之法。」今言无我所心者、谓离实有我所有之事物之心也。同二、「什曰、离我、众生空。离我所、法空也。」

  染著、谓爱欲之心、于外物浸染执著而不离也。新译仁王经中曰、「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今言无染著心者、谓离染污执著之心也。进、前也。止、居也。系、缚也。适莫、适者、适我意也。莫者、不适也。慧苑新译花严经音义曰、「适、丁历反。蜀志、诸葛亮曰、事以覆跑易夺为益。无适无莫为平。人情苦亲亲而跑跑、故适莫之道废。人皆乐人从己、不乐己从人、故易夺之义废也。论语云、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适无莫也。汉书集注曰、适、主也。尔雅曰、莫、定也。谓普于一切、无偏主亲、无偏定跑。」东宫切韵曰、「孙抽云、适莫、厚薄之辞也。」净影疏曰、「于众生所、无适适之亲、无莫莫之疏、名无适莫。」无竞无讼者、广韵曰、「竞、争也。

  逐也。渠敬反。争财曰讼。似用反也。」

  会疏曰、「所有万物者。所谓宫殿楼观池流花树及饮食衣服花香等也。肇公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国财妻子万物、尽我所有。菩萨达法空故、无我所心。夫有我所心、则有自他亲跑。认一所而为住宅、执一方而为家乡、故去来进止、必所挂碍。今离之、则逍遥无系。去者、偏至十方也。来者、还来西方也。进者、往诣佛所。止者、往止闲处也。随意自在、无所适莫者、如供养诸佛时、供具如意。现菩萨达如梦幻、无适莫情、一切皆然故。谢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对我为彼。对彼为我。

  既无我想、岂有彼乎。既亡彼我、则是非情尽矣。故无竞无讼也。讼、争财也。

  竞、争也。」

  于诸众生、得大慈悲饶益之心。柔润调伏、无忿恨心。离盖清净、无厌怠心。

  等心。胜心。深心。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灭诸烦恼、离恶趣心。

  调伏、调伏身口意三业而制伏诸恶行也。又调理恶魔使降伏我也。又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唐华严经五曰、「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探玄记四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维摩经净影疏曰、「调令离恶。离过顺法。故名调伏。」嘉祥疏曰、「柔者以法调之。刚者以势伏之。」

  忿、恨、俱心所名。各为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忿乃向有情非情之心、令自心愤怒之精神作用也。恨则结怨烦恼之精神作用也。俱舍论二十一曰、「恨者谓于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成唯识论六曰、「云何为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顺正理论五十四、辨忿恨之差别曰、「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名为忿。如冬室热、其相轻微、而余势强、名为恨。」

  盖者五盖也。五种之烦恼、覆盖心者。

  新译华严音义曰、「盖谓五盖。贪盖、恚盖、惛沉睡眠盖、掉举恶心盖、疑盖也。」离盖者、脱离五盖也。厌怠、广韵曰、「论语云、食不厌精。于艳反。下徒亥反。

  懈也。」

  等心者、于一切众生怨亲平等之心。

  又诸行等修之心也。智度论八曰、「等心者、是于一切众生中、无怨无恚。」探玄记二曰、「无思益物、故云等心。」

  胜心、修殊胜之行之心也。高僧传六曰、「发胜心于旷劫。」深心、三心之一。

  求法之心深重、云深心。又求深高佛果之心、云深心。又于深因种德难拔、云深心。观无量寿经曰、「二者深心。」天台疏曰、「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

  故曰深心。」维摩经佛国品曰、「深心即是净土。」注曰、「肇曰。树心众德深固。故难拔。深心也。」同菩萨品曰、「深心即是道场。增长功德故。」又谓凡夫迷之深固也。法华经方便品曰、「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方便力故、而为说法。

  」

  定心、修禅行而远离乱意也。智度论二十六曰、「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能点。」爱法、爱乐执著于法之心也。止观五之六曰、「爱法即无明。

  」乐法、乐求妙法也。喜法、得法欢喜之心也。

  烦恼、梵语吉隶舍。贪欲瞋恚愚痴等诸惑、烦心恼身、谓为烦恼。智度论七曰、「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同二十七曰、「烦恼名、略说则三毒、广说则三界九十八使、是名烦恼。」注维摩经二曰、「肇曰、七使九结、恼乱众生、故名为烦恼。」止观八曰、「烦恼是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又与心作烦、令心得恼、即是见思利钝。」大乘义章五曰、「劳乱之义、名曰烦恼。」唯识述记一本曰、「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故名烦恼。」梵语杂名曰、「烦恼。吉隶舍。」

  慧远疏曰、「求善不息、名无厌怠。诸行齐修、故曰等心。所修务上、名为胜心。求心殷重、故曰深心。远离乱意、故曰定心。得法爱著、名为爱法。闻时耳乐、名为乐法。求时心喜、名为喜法。灭诸烦恼、离烦恼也。离恶趣心、除恶业也。」

  会疏曰、「菩萨心相、广如宝云经及十住毗婆沙等说。今但略举之。于诸众生者、所化境。得大慈悲等者、能度心。哀愍众生如一子、常为拔苦与乐之事、故名大慈悲饶益之心。于瞋怒人常生慈心、柔和善顺、无佷戾心、故名柔软调伏(案柔润、会疏本作柔软。」无忿恨心。离五盖惑、其心清净、经无量劫、无疲厌想、故名离盖清净无厌怠心。其心平等、不别怨亲、故名等心。不发二乘下劣之心、故名胜心。深求大乘、其心不挠、故名深心。深心坚固、由若金刚、故名定心。爱诸佛正法、如好好色、故名爱法。勤求佛法、不顾身命、故名乐法。所得正法、欢喜不忘、故名喜法。三毒十缠、能感恶趣。今断此心、故名离恶趣心。是则达众生空、亡彼我想故也。」

  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

  会疏曰、「行是修行行成为德。故云究竟所行成就功德。」

  得深禅定。诸通明慧。

  深禅定、深妙之禅定也。禅定有种种。先于世间禅、总有未至、中间、四禅、四无色之十种。上地之禅望于下地谓之深禅定。

  明慧、三明与三慧也。慧远疏曰、「禅谓四禅。定者、所谓四空定等。诸通、六通。明谓三明。宿命、天眼、及漏尽。慧谓三慧。闻思修等。」会疏曰、「出世间上上禅定、非凡夫二乘所及、故云深。通谓六通。明则三明。皆慧性也。世间出世一切智慧悉满足、故云诸。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沈空。有慧而无空、则同外道邪智。故双举之。」

  游志七觉。修心佛法。

  游志者、往还其心之所之也。七觉即七觉分。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俱舍论谓之七等觉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法觉支、以简择智慧法之真伪。

  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

  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止观及法界次第名为除觉分、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是行蕴所摄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动时、可用除舍定之三觉支摄之。若心沈没时、可用择法精进喜之三觉支起之。念觉支、常念定慧、不可废退。是故除念觉外、他六觉随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证无学果。止观七曰、「心浮动时、以除觉除身口之粗、以舍觉舍观智、以定心入禅。若心沈时、以精进择喜起之。

  念、通缘两处。」同辅行曰、「定慧各三、随用一、得益便止、无假遍修。若全无益、方趣后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于两处。」

  修心、修治其心也。佛法、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藏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即佛法也。大宝积经四曰、「如来尝说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

  会疏曰、「七觉支者、一择法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故名精进。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故名喜。四除觉分、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惠均平。若心沈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舍定等三觉分摄。故念觉常在两楹之间、调和中适、是名念。此七通名觉分者、能到菩提之分故。心之所趣谓之志。菩萨常以之为所趣故。修心佛法者、总摄余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及圣道、名佛法。常以之为栖神之宅、修心整身、故名修心。」

  肉眼清彻、靡不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法眼观察、究竟

  诸道。慧眼见真、能度彼岸。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肉眼、人间肉身之眼也。涅槃经曰、「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王建诗曰、「争将肉眼看云天。」清彻分了者、清净洞彻、分明了然也。天眼、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彼修得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之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大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

  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

  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

  法眼、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三藏法数曰、「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偏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观察、俱舍光记云、「伊利尼、此云观察也。

  」广韵曰、「说文云、观、谛视也。古玩反。察、监也、谛也、审也。初八反。

  」

  慧眼、慧能观照、故名眼。照诸法皆空真理之空慧名之。思益经三曰、「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智度论三十三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大乘义章二十本曰、「言慧眼者。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又曰、「法眼了见一切法相。慧眼了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见真、以空慧彻见真谛之理也。

  佛眼、佛名觉者。觉者之眼云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也。又别于前之四眼。

  四眼至佛、则总名为佛眼。法华文句四曰、「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

  皆名佛眼。」毗尼止持音义曰、「谓具肉天慧法四眼之用、无不见知。如人见极远处、佛见则为至近。人见幽暗处、佛见则为明显。乃至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也。」

  觉了法性者、菩萨发大愿心、誓欲了解无量无边不可穷尽之一切微妙法门、而不使有遗余也。会疏曰、「彼土肉眼、无漏清净无垢秽、洞然照十方、故云清彻。

  所见明审、故云分了。天眼通达无量无限者、凡夫二乘、所得天眼、皆有限量、菩萨不然故。」

  憬兴曰、「照瞩现在色像、名为肉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法眼者、能与俗谛智相应、普知三乘道法差别、故云究竟诸道。慧眼者、能与真谛智相应、达到平等无相彼岸、名度彼岸。度者至也。佛眼者、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谛、故云觉了法性。」

  慧远疏曰、「形肤曰肉。净肉之根、能有照瞩、目之为眼。于彼国中、报得肉眼、彻见无数世界之事、名为清彻。所见明审、故无不了。斯乃照瞩现在色像、名为肉眼。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故名天眼。所见宽多、故曰无量。所见长远、故曰无限。智能照法、故名法眼。能见一切众生根欲性心。辨知一切化众生法。所知穷极、名为究竟。了知三乘道法差别、名究竟诸道。照空实慧、见理名眼。能见真空、故名见真。除舍有相、达到平等无相彼岸、名度彼岸。前四是别。佛眼是总。见境周尽、故云具足。又复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

  」

  以无碍智、为人演说。等观三界、空无所有。志求佛法。具诸辩才。除灭众生烦恼之患。从如来生、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等观、一切平等观念事理也。涅槃经一曰、「等观众生、如视一子。」空、因缘所生之法、究竟而无实体曰空。又谓理体之空寂。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万善同归集五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无所有、又言无所得。空之异名也。楞严经上曰、「安然得无所有。」仁王经中曰、「是故阴入界无我、无所有相。」

  如如、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诸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也。智度论一曰、「人等、世界故有。第一义、故无。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法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玄应音义二十三曰、「如如、历法非一、故曰如如。」佛性论二曰、「如者、有二义。

  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

  」

  集谓集谛。灭即灭谛也。世语、世间之言语论说。此对于世间之正法而言。正论、正者、对邪而言。正法之论议也。

  慧远疏曰、「从如来生、解法如如、是其理解。解由如来教化出生、是故说之从如来生。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善知习等、(案集灭、慧远疏本及会疏本皆作习灭。)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由于圣教能善知故、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会疏曰、「三界者所度境。空无者、能观智。虽知众生国土、毕竟空寂。而能以三乘道、说法利人、故云志求等。菩萨四无碍辩才、无不具足、故云具诸辩才。

  能破邪显正、令得妙果、故云除灭等。从如来生者、能证人。解法如如者、所证法。菩萨则佛法王子、从佛口生、从法化来、故云从如来生。法如如者、法即一切诸法。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善知习灭音声方便者、习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者、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

  修诸善本。志崇佛道。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

  俱尽。闻甚深法、心不疑惧。常能修行。

  生身、二余之一。菩萨变易生死之身也。二余、生身之苦果与烦恼之余残也。疑惧、广韵曰、「疑、不定也、惑也、嫌也。

  语其反。惧、怖也。其遇反。」王弼注周易曰、「内怀疑惧、是也。」

  会疏曰、「万行具修、不求余乘、故云修诸善本志崇佛道。若配四谛、是当道谛。

  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出过三界、离父母生身、有漏果缚悉断尽、故云俱尽。是即灭谛也。憬兴云、生身、在报。烦恼、苦因。

  因果二余、皆已尽故。甚深法者、大乘法门诸佛行处也。文殊般若云、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

  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故云心不疑惧常能修行。」

  净影疏曰、「修诸善本、志崇佛道、趣菩提行。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灭生死行。知一切法皆悉寂灭、观空修治。生身烦恼二余俱尽、治成离障。生身、苦报。烦恼、惑因。此二残余、皆悉灭尽。闻甚深法不疑惧者、于深能解、所以不疑。于深能入、为是不惧。常能修者、于佛深法行不息也。」

  其大悲者、深远微妙。靡不覆载。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

  疑网。慧由心出。

  于佛教法、该罗无外。

  覆载、广韵曰、「覆、盖也。」载、承也。易、「君子以厚德载物。」庄子曰、「夫子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一乘、成佛唯一之教也。乘为车乘、以譬之佛之教法。教法能载人运于涅槃之岸、故谓之乘。法华经专说此一乘之理。法华经方便品曰、「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文句四上曰、「圆顿之教。为一佛乘。」胜鬘宝窟上本曰、「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

  」起信论义记上曰、「乘者就喻为称。运载为功。」决断、广韵曰、「决、断也、破也。」玉篇、「决、判也。断、决断也。」该罗、兼摄物而不漏也。

  会疏曰、「深远微妙等者、彻穷来际、故云深。普度六趣、故云远。不二乘所及、能发无缘悲、故云微妙。夫覆而无外者、天也。载而无弃者、地也。菩萨大悲法之、故云靡不覆载。一乘、能载法。彼岸、所运处。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三。犹如等一火车。是则究竟了义。故云究竟一乘。彼岸、涅槃妙果也。疑网则智慧对。断除疑网、则智慧自生。由心者、无师自然智、而不由他悟故。」

  嘉祥曰、「该罗者、该之言及。罗之言摄。明解佛法、弘广万法。无外、尽也。

  」慧远疏曰、「深远微妙、悲心深也。靡不覆载、悲物广也。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随化多乘、就实不殊、是以言一。于此一乘、穷名究竟。至于彼岸、涅槃果极。除妄显真、名断疑网。真解发中、名慧心出。于佛教法、穷解无余、名该无外。」

  智慧如大海。

  如大海、喻其深广。

  三昧如山王。

  山王、谓山之最高者。在诸山中为王也。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曰、「弥楼山、摩诃弥楼山等诸山王。」如山王、喻其不动。

  慧光明净、超踰日月。

  慧光、智慧之光也。会疏曰、「超踰日月者、日月有亏盈、慧光不然。日月有出没、慧光常明。日月不照心内、慧光能照。日月不周、慧光周遍故。」

  清白之法、具足圆满。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

  圆满、谓满足而无欠缺也。会疏曰、「以戒德喻雪山。戒德清净、如大雪山、常洁白、能照众生、令清凉故。」净影疏曰、「雪山显其定净。诸德皆净、名等一净。」

  犹如大地、净秽好恶无异心故。

  异心、谓二心。移于他之心也。

  犹如净水、洗除尘劳诸垢染故。

  垢染、以染身之垢、喻烦恼之心也。

  犹如火王、烧灭一切烦恼薪故。

  火王、譬火之猛曰王。烦恼薪、烦恼烧于智慧之火、故譬以薪。

  犹如大风、行诸世界、无障碍故。

  此喻菩萨自在无碍、如风行空。

     犹如虚空、于一切有、无所著故。
上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9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7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