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5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5
2006年06月22日09:0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934 字体: 繁體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5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菩萨戒优婆塞彭际清重校

无锡丁福保仲祜笺注

  净土论上曰、「经云。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切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

  会疏曰、「所谓至心者、是至诚心也。信乐者、是深心也。又信谓信心、简疑虑心。乐谓爱乐、对不淳心。欲生我国者、是则欣慕净土之思也。乃至十念者、则是口业称名、下至十声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者、是则明释迦如来应生浊世制遮暴恶也。」善导释曰、「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人能念佛佛还念。

  专心想佛佛知人。」故知四十八愿之中、以此念佛往生之愿、而为本愿中之王也。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十九临终现前愿。念佛行者临终时、弥陀如来与诸圣众共现其人之前之愿也。复名现在导生愿、来迎引接愿、修诸功德愿、至心发愿愿也。菩提者、无上正真道也。发求无上正真道之心、曰发菩提心。观无量寿经曰、「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观经玄义分曰、「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大乘义章九曰、「发菩提心者。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故曰菩提。于大菩提起意趣求、名发菩提心。」发愿者、发起誓愿也。阿弥陀经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临终、临命终之时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虽有往人、无佛迎接。譬如归乡无家人之劳。入户亡倚门之人。归家之者、岂不凄然哉。况临命终时、业障一时现、缺外胜缘、则或堕魔网。是故愿言、若有回万行、愿求往生人、虽非本愿生因、于命终时、各随其所应、现其人前、慈悲加佑、引接我国也。释曰、言发菩提心者、菩提即是佛果之名。心者、即是众生能求之心、故云发菩提心也。修诸功德者、总摄三辈九品、定善散善等、万善万行。于其中或有回一行、有回多行。有修一观、有修多观。或世福、或戒福、或行福。根欲性殊、修善万差。至心发愿、则皆为往生因、故云修诸功德也。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者、是则定散诸机、各别自力三心也。至心者、即至诚心。发愿欲生者、即回向发愿心。此中自含深心。谓深心无别体、但以决定深信、发余二心故也。临寿终时者、即明其时。

  灵芝曰、凡人临终、识神无主。善恶业种、无不发现。或起恶念、或起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猖狂。恶相非一、皆名颠倒。

  因前诵佛、罪灭障除。净业内薰。慈光外摄。脱苦得乐、一刹那间。凡命终位有三种。一明了心通、起善恶无记心。

  二自体爱、唯起有覆无记心。三最后不明了心、唯有异熟无记心。此中见佛来迎等事、即在第一明了位。故悲华经言、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

  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称赞经言、慈悲加佑、令心不乱、随应假现、故云假令。不与等者、大弥陀云、我即与诸菩萨阿罗汉、共飞行迎之。觉经云、我与不可计比丘众、飞行迎之、共在前立。」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

  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系念定生愿。使十方众生、闻名系念、决定往生之愿也。复名植诸德本愿、不果遂者愿、至心回向愿也。名号者、显体为名。名彰于外、而号令于天下为号。名与号其体一也。此名号之目、虽通于诸佛诸菩萨、然以指弥陀之名号、即南无阿弥陀佛为常。大乘义章二十末曰、「显体为名。标德云称。名称外彰、号令天下、说之为号。」法华嘉祥疏三曰、「通即称号。号令天下、显化他之义。

  别即称名。名以定体、即是自行。」

  系念者、念系于一处而不思他也。宝积经四十七曰、「昼夜常系念。勿思于欲境。」观无量寿经曰、「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憬兴云、「若诸众生起愿念佛。即生化土。故此文言系念我国者、即往生之行也。」

  植、广韵曰、「种植也、立志也。职值、一音。」经音义云、「植谓根生之属也。」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

  法华经序品曰、「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

  回向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

  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

  生安乐。」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果遂者、希望果遂也。广韵曰、「果、克也、定也。遂、成也、从志也。徐醉反。」

  如来会云、「若我成佛、无量国中所有众生、闻说我名、以己善根、回向极乐。

  若不生者、不取菩提。」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众生、闻其国严净、虽系念欣慕。因行微劣、不果愿志。长怀茫茫、虚涉生死。故兴大悲愿、不论心厚薄、不简行轻重。于我国苟系念者、皆悉令果遂也。峻谛按、凡此本愿、开出小经所说所谓言多善根、多福德者、正此愿所诠植诸德本也。(案众德本、会疏本作诸德本。)故闻我名号者、当闻说阿弥陀佛文。

  系念我、植诸德本者、彼经执持名号、一日七日也。至心回向、欲生我国者、彼经一心不乱也。不果遂者、则彼经心不颠倒、即得往生之因愿也。回植诸德本之善、而趣向往生、故名回向。疑惑佛智之人、虽系念彼、有疑障故、生胎生边地、不能见三宝。由此愿力故、遂除疑障、得至佛所、是名果遂。」

  第二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

  相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一具足诸相愿。欲令往生极乐者悉皆满足三十二相之愿也。三十二相、具名三十二大人相。此三十二相、不限于佛、总为大人之相也。具此相者、在家为轮王、出家则开无上觉。是为天竺国人相说。智度论八十八曰、「随此间阎浮提中天竺国人所好、则为现三十二相。天竺国中人、于今故治肩髆、令厚大、头上皆有结为好。如人相中说。五处长为好。眼耳鼻舌臂指髀手足相、若轮若莲华、若贝若日月。是故佛手足有千辐轮、纤长指、鼻高好、舌广长而薄、如是等、皆胜于先所贵、故起恭敬心。」佛感此相者、由于百劫之间、一一之相、积百种之福。

  法界次第下之下曰、「此三十二、通云相者、相名有所表、发揽而可别、名之为相。如来应化之体、现此三十二相、以表法身众德圆极、使见者爱敬、知有胜德可崇。人天中尊、众圣之王、故现三十二相也。」三藏法数四十八谓一足安平相、足里无凹处者。二千辐轮相、足下有轮形者。三手指纤长相、手指细长者。四手足柔软相、手足之柔者。五手足缦网相、手足指与指间有缦网之纤纬、交互连络如鹅鸭者。六足跟满足相、跟是足踵。踵圆满无凹处者。七足趺高好相、趺者足背也。足背高起而圆满者。八瑞如鹿王相、瑞为股肉。佛之股肉纤圆如鹿王者。九手过膝相、手长过膝者。十马阴藏相、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也。十一身纵广相、头足之高、与张两手之长相齐者。十二毛孔生青色相、一一毛孔、生青色之一毛而不杂乱者。十三身毛上靡相。身毛之头右旋向上偃伏者。十四身金色相、身体之色如黄金也。十五常光一丈相、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者。十六皮肤细滑相、皮肤软滑者。十七七处平满相、七处为两足下两掌两肩并顶中。此七处皆平满无缺陷也。十八两腋满相、腋下充满者。十九身如狮子相、身体平正、威仪严肃、如狮子王者。二十身端直相、身形端正、无伛曲者。二十一肩圆满相、两肩圆满而丰腴者。二十二四十齿相、具足四十齿者。二十三齿白齐密相、四十齿皆白净而坚密者。二十四四牙白净相、四牙最白而大者。二十五颊车如狮子相、两颊隆满、如狮子之颊者。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佛之咽喉中、常有津液、凡食物因之得上味也。二十七广长舌相、舌广而长、柔软细薄、展之则覆面而至于发际者。二十八梵音深远相、梵音清净之义。佛之音声清净而远闻也。二十九眼色如绀青相、眼睛之色如绀青者。三十眼睫如牛王相、眼毛殊胜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有白毫、右旋常放光也。三十二顶成肉髻相、梵名乌瑟腻、译作肉髻。顶上有肉、隆起为髻形者。亦名无见顶相。以一切有情皆不能见故也。此三十二相依法界次第、法界次第依智度论八十八。其他智度论四、涅槃经二十八、中阿含三十二相经所载、皆大同小异。

  无量义经曰、「一毫相如月旋。二净眼如明镜。三唇、四额广。五狮子臆。六掌有合缦。七指直而纤。八马阴藏。九顶有日光。十上下眴。十一舌赤好如丹菩。

  十二鼻修。十三手足柔软。十四内外相握。

  十五皮肤细软。十六细筋。十七旋发绀青。十八眉睫绀而展。十九白齿。二十面门开。二十一具千辐轮。二十二臂修。二十三毛右旋。二十四锁骨。二十五顶有肉髻。二十六方口颊。二十七四十齿。二十八胸表万字。二十九腋、三十肘长。

  三十一踝膝露现。三十二鹿瑞肠。」亦出优婆夷净行出门经修学品。与诸本大体同。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与此愿。

  见或国土、虽十方来生、顿难具相好。新往旧住、优劣千差。能化所化、相貌悬隔。如彼身子聪明、妄招尼犍蔑视。牛主玄德、犹逢众会轻*。是缘虽逮得己利、果缚未脱。所以愿言、我国人天、相好平等、无新旧殊。光颜相映、情无适莫。」

  第二十二愿、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二必至补处愿。使欲往生净土者、必至一生补处位之愿也。亦名一生补处愿、还相回向愿也。一生补处者、依密教之释义、一者一实之理。于初地菩萨之位先得净菩提心、自此一实、出生无量之三昧总持门、乃至至于第十地、更有第十一地、即佛地之法、以一转生补佛处、是名一生补处。大疏六曰、「今此经宗。言一生者。谓从一而生也。初得净菩提心时。从一实之地发生无量无边三昧总持尼门。如是一一地中次第增长。当知亦尔。迄至第十地满足。未至第十一地。

  尔时从一实境界。具足发生一切庄严。唯少如来一位。未得证知。更有一转法性生。即补佛处。故名一生补处。」

  弘誓铠者、弘誓之心坚如铁、可以此心奋进生死之阵头。故比之于铠。荷衣曰被也。积累德本者、积聚功德善根也。菩萨行者、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东宫切韵曰、「释氏云、伦、匹配也、比类也。麻果云、礼云、拟人必于其伦。伦、类也。祝尚丘云、伦、辈也。」文选杂体诗曰、「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现前者、在于现在目前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虽修菩萨行、弥历三大僧祇、巡行五十二位、证果难成、如蚁子登高山。所以发大悲愿、来生萨埵、超越诸位、速至补处、位齐普贤、顿满二利也。释曰、一生补处者、是等觉位、尚有一生无明未破、故曰一生。此品无明、其力最大。

  唯此后心、以金刚智破之、即补妙觉之处、故曰补处。法华云、余有一生在。当得一切智。依宝网经、亦有二生补处、三生补处、四生五生十生、乃至千生而补佛处。今简余生、故言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者、明菩萨意乐不同。为众生等者、具述二利德。自利全为利他、故云为众生故。弘誓铠者、是菩萨入生死场、魔怨军具也。超出常伦等者、超过常途菩萨迂回行故。起信论云、或示超地速成正觉、以为怯弱众生故。或说我于无量阿僧祇劫当成佛道、以为懈慢众生故。能示如是无数方便、不可思议。而实菩萨种性根等、发心则等、所证亦等、无有超过之法。以一切菩萨皆经三阿僧祇劫故。今超出此例、故云超出常伦诸地之行也。普贤之德者、十大愿王等、自利利他德也。圭峰云、一约自体、体性周偏曰普、随缘成德曰贤。二约诸位、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三约当位、德无不周曰普、调柔善顺曰贤。然则一切菩萨功德圆满之德号也。今由佛愿力、故不经诸位而速至于此、故云现前修习也。

  第二十三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徐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三供养诸佛愿。欲使国中菩萨、偏至无量国土、供养诸佛之愿也。神力又曰神通力。神为妙用不测之义、通为通融自在之义、力为力用之义。谓不测之妙力神变、融通自在也。是在定慧、为定力所生属于慧。在如来之四智五智、属于成所作智。法华经序品偈曰、「诸佛神力。

  智慧希有。」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起此愿。

  见有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是故兴愿、愿我成佛时、我土菩萨、皆慈悲勇猛、坚固志愿、能舍清净土、至他方无佛法僧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示如有佛、使佛种处处不断。又见有佛土、但是小菩萨、不能于十方世界广作佛事。或但声闻人天、所利狭小。是故兴愿、愿我国中有无量大菩萨众、不动本处、遍至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又见有如来眷属、欲供养他方无量诸佛、或欲教化无量众生、此没彼出、先南后北、不能以一念一时、放光普照、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有出没相故。是故兴愿、愿我佛土诸大菩萨、于一念时顷、遍至十方、作种种佛事。

  今文言一食之顷、不能遍至等、则此意也。

  今虽云一食之顷。或云每日于晨朝供养、即以食前还到本、或云食未中则还等、皆不动而至之义也。释曰、国中菩萨者、若依小经、庄严经、云众生、应知通一切人天。承佛神力者、如诸经中他方佛土菩萨来此佛所时、承佛加佑、传佛问讯。彼土例此焉。」

  第二十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

  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四供具如意愿。欲使菩萨供养诸佛之品具、如意所欲之愿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菩萨、虽遍至佛前、不能现其德本、供具适意。如善惠仙人、殷勤求莲花。常啼菩萨、卖肉觅供具。是故愿言、我土菩萨、于所至处、各现大威神、一切供具、随意现前。释曰、现其德本者、如大菩萨来现时、必感其德、呈诸瑞相。其犹海妙深持自在智通菩萨、欲来此娑婆佛刹时、大千界震动、犹如船舶在大海中、随波动摇。一切臭秽悉除。金光普照。三苦消灭。

  饥者得食。裸者得衣。盲者见色。聋者闻声。无有三毒心。各各生慈爱心。大地平正如掌。七宝池中、化出无量莲花。雨大香雨、雨天妙花等。供养之具者、花香幢盖宝台宝楼等也。如虚空藏菩萨、自空中雨诸宝、故云如意。亦可现其德本者。财者末也。德者本也。德广大、则供具自至。」

  第二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

  取正觉。

  第二十五说一切智愿。使往生极乐者、得说佛一切智境界之愿也。梵语萨婆若、华言一切智。三藏法数曰、「谓于一切内法内名、能知能解、一切外法外名、亦能知能解、是名一切智。即声闻缘觉之智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菩萨、虽遍至十方、历事供养、不能演说一切智、开阐于佛法、但有财供养、阙少法供养。是故愿言、我土大士、所至为上首、能为大众开诸法义、劝请佛说法。如大惠菩萨以一百八义问佛。文殊菩萨、迦叶菩萨等、于佛会中为首赞扬佛经。又如过去功德藏如来、欲试菩萨、以百亿事问诸菩萨众中、或经月解之、或过半月、或过七日、或过一日一夜念意、菩萨不起其座、能解其义。菩萨智惠、有此殿最、故兴此愿也。亦不但游诸佛国说法。至无佛国能说一切智也。释曰、夫如来智、无法而不照、故名一切智。」

  第二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

  不取正觉。

  第二十六得那罗延身愿。使极乐之往生人、皆得那罗延之金刚坚固身之愿也。金刚那罗延身、谓其体坚固如金刚、其力强如那罗延神之身也。那罗延、译言胜力、或坚牢。天上力士之名。等集众德三昧经音义云、「那罗延身、晋言钩锁力士也。」新译花严经音义云、「那罗延、此云坚固。」翻译名义集云、「维摩经、云那罗延菩萨。涅槃经疏、翻为金刚。」义寂云、「金刚取其体坚。那罗延取其力固。」密力士经曰。「如来之身、或钩锁体、犹如金刚、铿然坚绝、不可破怀。」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菩萨、虽心口业清净、依身劣弱、于三业或不备足。是故愿言、我土圣众、三业庄严内外淳净也。今谓上愿演说一切智者、口意二业。今愿、其身业也。

  第二十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七所须严净愿。令国中人物庄严清净之愿也。穷微极妙、谓精细美善之至极也。称量者、广韵曰、「称知轻重。量合斗斛。」倭名曰、「知轻重谓之称。

  知多少谓之量。」名数、名目之数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虽有情殊胜、所须不妙。或以泥土为宫饰、以木石为花观。或雕金镂玉、意愿不充。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以此故愿言、我佛土中、必使珍宝具足、严丽自然、自得于佛道。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工称妙绝、积思竭想、岂能取图。释曰、总指色声香味触之境、故云一切万物。严谓庄严。净谓清净。光谓光华。丽谓美丽。严净、明体离垢。光丽、表相奇特。以长短方圆大小等为形。以青赤白黑正不正为色。皆非世间所有、故云殊特。点事妙理相即、故谓穷微。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故谓极妙。广略相入、不可思议、故谓无能称量。言其诸众生者、通指大小凡圣言。逮得天眼者、别指外道神仙及二乘得通之人。乃至者、是亦从上向下之言。谓净土严丽、唯佛与佛之境界。上从等觉十地、下向得通之人、不能辨量其名与数量故。例如忉利诸天见夜摩天退没之光明、失心忙然、不辨何相。夜摩天子见兜率天光、亦复如是。」

  第二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

  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八见道场树愿。国中菩萨、虽少功德者、亦令其知见道场树光明形色之愿也。知见者、就意识云知、就眼识曰见。又推求名见、觉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见。皆为慧之作用。道场树、即菩提树也。此树下有成佛之金刚座、故谓为道场树。维摩经菩萨行品肇注曰、「佛于树下成道、树名菩提。此树光无不照、香无不薰。形色微妙、随所好而见。树出法音、随所好而闻。此如来报应树也。众生遇者、自然悟道。」

  如来会曰、「国中有无量色树、高百千由旬。诸菩萨中有善根劣者、若不能了知、不取正觉。」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虽所须万物严净、其所知见之境、或不胜妙。虽有道场树、盛衰频变、形量太微、见者不得益。

  况杨梅桃李、徒增爱染。松风萝月、妄添尘劳。是故愿言、我国菩萨人天、虽宿福劣、等见佛树。见色闻香、各得胜益。释曰、少功德者、约未得三法忍者、见此树已、得三法忍故。言知见者、具举六根益。今以目观鼻知摄余也。高四百万里者、悲华言一万由旬、庄严言一千六百由旬、是盖应少功德者故也。」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

  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九得辩才智愿。令极乐往生人得辩才与智慧之愿也。受者领受。读者诵读。经法、见前注。讽诵者、扬诵经文或偈颂、谓之讽诵。法花经音义云、「讽、不凤切。谓咏读也、背文也。周礼曰、教国子兴道讽诵。郑玄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也。」持说者、忆持而宣说也。

  如来会曰、「国中众生、读诵经典、教授敷演。若不获得胜辩才者、不取正觉。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菩萨、虽闻说经。所蔽业障故、速不得慧辩。其犹周利槃特鲁钝、为外道所难。所以兴大悲愿、我土萨埵、同诵经法、辩才无优降也。释曰、言受读等者、凡有五种。一受持、二读、三讽诵、四解说、五书写也。信力故受。念力故持。看文为读。不忘为诵。宣传为说。恭敬模书为书写。今略书写。发口为辩才。内照为智慧。盖夫有智慧而无辩才、则为小人所欺。有辩才而无智慧、则蒙智人呵诫。智辩兼具、应为师范故也。言经法者、如彼海云比丘、所闻诸佛所说经、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不得书一句。彼土之经例之。亦可诸佛所说、自有常法贯摄义、通名经典而已。」

  第三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

  取正觉。

  第三十智辩无穷愿。令极乐往生人得智辩无穷之德之誓愿也。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菩萨大众、虽有智慧辩才、于其所知、尚有限量。如彼维摩诘、难诘诸大声闻及诸菩萨、各取于屈。又若无垢施女、才十二岁、而能超过菩萨罗汉。虽至人之事难测、孰与无一场之耻。所以愿言、我土大众、智辩平等、无有穷尽也。」

  第三十一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

  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观其面像。若不尔

  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一国土清净愿。令极乐国土清净如明镜之愿也。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以瓦砾为所依。以土石为邦域。嶕峣峻岭、枯木横岑。岝峉嶙嶙、莦茀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芃芃广满、为无踪之所。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彻鉴无垢、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也。释曰、皆悉照见者、此亦有二意。一约能照、谓广略相入、巨细无碍。故彼土之中、一尘一叶、皆悉影照十方刹界也。故云皆悉。二约所照、谓国界无边、皆能照现、无有不照之土、故名皆悉。十方一切等者、上是能照。此举所照世界。十方、约方处。普及为一。尽际为切。无有限量、故名无量。无有算数、故名无数。不可思议者、璎珞经十五曰、五法不可思议。云何为五。一者诸佛神德不可思议。二者诸佛箧藏不可思议。三者行业受报不可思议。四者诸佛刹土不可思议。五者演布道教不可思议。故名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者、通摄净秽。犹如明镜下、引喻明其相。以国土清净喻明镜。以十方世界喻面像。」

  华严经曰、「譬如明净发光、金玻璃镜、与十世界等。于彼镜中、见无量刹。一切山川、一切众生、地狱饿鬼、若好若丑、形类若干、悉于中现。」十住断结经曰、「犹如天上水精光殿舍、众宝所成。若彼大自在梵天、升此殿时、举目观见千世界、十千世界、百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所有天宫龙宫、乃至山川树木、药草花实、好丑清浊、三千大千所有形质、至虚空界微细之形、于彼宫殿、悉遥见之。光光相照、亦无微翳。尚如在此人间、服饰悬在架上。亦如明镜、见其面像。彼天宫者、亦复如此。坐起往来、饮食睡眠、悉在目前、如观掌珠。」

  龙舒居士曰、「或者疑之曰、人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中、如何便生莲花一朵。

  予告曰、此不难知。譬如大明镜、凡有物来、便现其影。镜何尝容心哉。以其明而自然耳。阿弥陀佛国清净明洁、自然照见十方世界、犹如明镜、其面像。是故此间念佛、西方七宝池自然生莲花一朵。

  无足疑也。」

  第三十二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

  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第三十二国土严饰愿。使国土所有万物、严饰奇妙之愿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谓虽大地皎洁、所依庄严未奇妙、则于佛土未为尽美。故兴此愿、国中所有、以众宝合成。宝中发妙香、色香超胜也。如此界、则金银虽发辉、无栴檀之香。沉麝虽薰馥、无珠玉之光。然彼土众宝各具妙香、妙香亦发神光。

  柔软也、过迦旃。光耀也、超日月。岂容思议哉。释曰、自地等二句、举所依。

  宫殿等、其能依。虽地下亦有金幢等庄严、今以地上摄之。言虚空者、如论虚空、庄严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宫谓宫室。

  殿谓大堂。重屋为楼。可远观为观。是论地上庄严也。池流华树者、池流即论水功德。华树又下文所说诸树因也。偈曰、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总余一切庄严、不可具述、故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下明能严体。奇宝不一、故云无量。妙香无数、故云百千等。

  且依华严所说、举娑婆异宝神香、谓大海普集众宝药、此珠若在、一切众宝常不散失。普集明光摩尼、映蔽一切庄严具。水清珠宝、澄清浊水。住水宝珠、系其身上、入海中自在游行。得龙宝珠、游止龙宫。帝释摩尼冠、映蔽一切诸余天众。得如意珠、除灭一切贫穷之苦。得日精珠、向日光生于火。得月爱珠、向月光生于水。龙王冠中摩尼宝、远离一切怨敌怖畏。一切世间庄严藏宝、令一切所欲悉得充满。转轮王摩尼宝、破一切闇。帝青大摩尼宝、光明所触、即同其色。璃璃宝、于百千岁、处不净中、不为臭秽之所染著。

  自在王宝珠、处阎浮提、去日月轮四万由旬、日月宫中所有庄严、影现其中。海藏宝珠在海中、普现海中诸庄严事等。

  又鬻香长者云、我能别知一切诸香、所谓一切香、一切烧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亦知调和如是香王。又善了知治诸病香、(白檀治热、熏陆治冷。)断诸恶香、(如安息香、能碎恶邪。)除忧恼香、(如牛头栴檀、先陀婆等。)令于有为生乐著香、令于有为生厌离香、舍诸骄逸香、闻法欢喜香、发心念佛香、证解法门香、圣所受用香、一切菩萨差别香、一切菩萨地位香。乃至人间有香、名曰龙藏、因龙斗生。若烧一丸、大如油麻、即能兴起大香焰云、犹如帝网、弥覆王都。于七日中、雨细香雨。若著身者、身即金色。若著衣服者、悉变成拘苏摩花色。若因风吹入宫殿中、一切台殿楼阁堂宇、皆悉变为拘苏摩花色。众生 者、七日七夜、欢喜充满。身心快乐。惑热清凉。无有诸病。及诸烦恼不相侵害。离诸忧苦。不惊不怖。不迷不乱。慈心相向。

  志意清净。摩罗耶山出栴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设入火坑、火不能烧。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若以涂鼓及诸螺贝、其声发时、一切敌军、悉皆退散。阿那婆达多池边出沉水香、名莲花藏。若烧一丸、如麻子大、香气普熏阎浮提界。众生闻者、离一切罪、戒品清净。雪山有香、名具足明相。若有众生 此香者、其心决定离诸染著。罗刹界中有香、名海藏。其香但为转轮王用。若烧一丸、香气所熏、王及四军、皆腾虚空、游止自在。善法堂中有香、名香性庄严。若烧一丸、熏彼天众、普令发起念佛之心。须夜摩天有香、名净藏性。若烧一丸、熏彼天众、莫不云集彼天王所、恭敬听闻王所说法。兜率天中有香、名信度哟啰。于一生所系菩萨座前。若烧一丸、兴大香云、偏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供养一切如来道场菩萨众会。妙变化天有香、名夺意性。若烧一丸、于七日中、普雨一切不可思议诸庄严具等云云。

  娑婆三界、尚以如是、何况如来神力本愿所现哉。超诸人天者、近取比校、实超诸佛刹、最为精也。其香普熏下、誓其德。

  选择本愿、妙熏能遍十方、自令发香光庄严之悟也。」

  第三十三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三触光柔软愿。触于弥陀佛之光明者、得身心柔软之愿也。凡相感而心有所动曰触。又物体相遇曰触。身心者、有情之正报也。五蕴之中色蕴者身、受想行识之四蕴者、心也。柔软者、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佛光虽遍、照益维渺。如日月众星、虽照世界、不除痴暗。是故兴愿、佛光周流、触者柔软。释曰、十方无量等四句、是所照境。蒙我光明等四句、能照益。总摄有识类、故云众生之类。执受为身。觉知为心。身为苦器。心为恼端。然今遇阿弥陀如来、平等光照、则业累消灭、信心清净、故云柔软。超过人天者、既蒙触光照益、发清净信心、则预分陀嘉誉、为菩萨胜友。虽形混尘累、心自游净域。虽业缠名利、果自榜金莲。横超五趣八难之道。超过人天、抑是近言。」

  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四闻名得忍愿。使闻弥陀名者、皆得无生法忍之愿也。无生法忍、略云无生忍。无生法者、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也。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谓之无生法忍。于初地或七八九地可得之悟也。宝积经二十六曰、「无生法忍者。一切诸法无生无灭忍故。」注维摩经一曰、「肇曰。无生法忍。同上不起法忍。即慧性耳。以见法不生。心智寂灭。堪受不退故。名无生法忍也。」智度论七十三曰、「无生忍者。乃至微细法不可得。何况大。是名无生。得此无生法。不作不起诸业行。是名得无生法忍。得无生法忍菩萨。是名阿鞞跋致。」深总持、深妙之总持也。梵语陀罗尼、译作总持。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虽佛号高远、闻者寡益。虽下佛种、行业迂回。故愿言、闻我名者、顿结大乘、成佛种子。法忍总持、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也。十方等四句、所化境。闻我等四句、能化德也。无生法、所证理、常自寂灭义也。忍即能证、菩萨断无明、证中道、常忍住诸法无生理、是名无生法忍。宝积八十七曰、无生者、非先有生、后说无生。本自不生、故名无生。

  非先有起、后说无起。本来不起、故名无起。云何为忍。如是忍可一切众生、一切刹土、本来不生、是名为忍。如是忍可一切声闻辟支佛菩萨诸佛、本来不生、是名为忍。菩萨是能证人、故云菩萨无生等。亦可菩萨之言、简异声闻无生智也。诸深总持者、陀罗尼、此翻总持。谓持善不失、持恶不生故。又诸修多罗、能持无尽义、亦名总持。多字一字无字等陀罗尼无量、故言诸深总持。」

  第三十五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五女人往生愿。使世界女人、闻弥陀之名号、发心往生之愿也。欢喜、梵语波牟提陀。接于顺情之境而身心喜悦也。

  法华经譬喻品曰、「欢喜踊跃。」厌、心所名。对欣而言。正韵、「恶也。」恶音污。广雅、「憎也、绘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女人之类、虽厌恶秽质。业障根深、不得速转。长缠三从之难。常怀五障之恨。或于大乘经典、虽往往有转女益、皆是宿殖深厚、上根利智之机也。如彼释迦菩萨、积一大阿僧祇勤修、渐离女身。凡夫女人岂敢哉。所以愿言、无量女人、不论利钝、不简贤愚、闻名欢喜者、顿成变成男子益、往生成佛、自然登假也。释曰、十方无量等、是所化境。闻我等四句、明往生因。寿终等二句、正誓得益。斯乃第十八愿所开也。就生因中、闻我名号者、发心胜缘。欢喜信乐等、是本愿三信也。谓女人闻本愿由来、无有疑心、故喜溢身心、是名欢喜信乐。发菩提心者、是欲生我国之心也。菩提心有自他异。今他力大信也。

  厌恶女身者、转女身经曰、若有女人、能如实观女人身过者、生厌离心、速离女身、疾成男子。女人身过者、所谓欲瞋痴心、并余烦恼、重于男子。又此身中一百户虫、恒为患愁恼因缘、是故女人烦恼偏重。应当善思、观察此身、便为不净之器、臭秽充满。亦如枯井、空城、破村、难可爱乐。是故于身应生厌离。又观此身、犹如婢使、不得自在、恒为男女衣服饮食家业之所苦恼、必除垢秽洟唾不净。于九月中怀子在身、众患非一。及其生时、受大苦痛、命不自保。是故女人应生厌离。又复女人虽生在王宫、必当属他。尽其形寿、犹如婢使随逐大家。亦如弟子奉事于师。又为种种刀杖瓦石手拳打掷、恶言骂辱。如是等苦、不得自在。是故女人应于此身生厌离心。又此女身、常被系闭、犹如蛇鼠同在穴中、不得妄出。又女人法制、不由身常于他边禀受饮食衣服花香种种璎珞严身之具、象马车乘。是故应当厌离女身。又此女身、为他所使、不得自在。执作甚多。捣药舂米。若炒若磨大小豆麦。抽毳纺毡。如是种种、苦役无量。是故应患此身、欲求永离如是众苦。当以此法教示余人、常念如来诚实、赞叹出家、能报佛恩。当发此心、愿离女身、速成男子、于佛法中出家修道。不复贪求花鬘璎珞、游戏园林、衣服饮食严身之具。当观自身及侍立眷属、犹如机关木人、筋牵屈伸举下而已。此身虚伪血肉所成、不久坏灭。此身如厕、九孔流出种种不净。乃至此身无主、从父母生、复以行业而严饰之。此身不净、纯盛臭秽。此身即是屎尿之器、不久弃捐、无可贪处。此身归死、出息入息、必当断故。此身无我、如草木瓦石。

  此身无作者、从因缘生。此身是众鸟狼狗野干之食、弃冢间故。此身是苦聚、四百四病之所困故。此身恒为风寒冷热等分、众病之所坏散、恒以药力得存立故。

  此身不知恩、以饮食养之、无止足故。此身无知、内无作者故。此身是后边必当死故。是故女人应当如是观察此身、生厌离心、修行善法云云。寿终之后者、

  问曰、转女之益、为局命终之后、将亦通现生乎。答、约理、则一念发起时、即为转女身。所以者何。以善为男、以恶为女。若发得闻名欢喜念、则顿成转恶成善之身。虽色相女人、心既入佛、心岂言实业女身乎。若约事、则舍此秽身、得彼大人相、是名转女成男也。」

  第三十六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六常修梵行愿。使十方世界诸菩萨众、闻弥陀名号、常修清净之行、至成佛道之愿也。梵者清净之义。断淫欲之法为梵行、即梵天之行法也。修梵行则生梵天。智度论曰、「断淫欲天、皆名为梵天。说梵皆摄色界。以是故、断淫行法、名为梵行。离欲亦名梵。若说梵则摄四禅四无色定。」同八曰、「有人行十善业道不断淫。今更赞此行。梵天行断除淫欲。

  故言净修梵行。」维摩经方便品曰、「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注曰、「肇曰。

  梵行、清净无欲行也。」法华嘉祥疏七曰、「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故大品云。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又涅槃名梵。证涅槃之万行、云梵行。法华经序品曰、「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法华嘉祥疏三曰、「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大日经疏十七曰、「梵谓涅槃。梵行谓修梵行者名。具大涅槃名为梵。」又涅槃五行之一。梵者清净之义、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佛道者、梵语菩提、新译曰觉、旧翻曰道。道者通之义。佛智圆通无壅、故名之为道。道有三种。一声闻之所得、二缘觉之所得、三佛之所得。今为佛所得之无上菩提、故云佛道。法华经序品曰、「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同方便品曰、「是诸世尊。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同信解品曰、「我等今者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为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又曰、「菩提偏在果故。证成佛道、名得佛道。」又因行名道。佛道者、到于佛之万行也。大乘义章十八曰、「地论言。

  道者是因。修行此道、能到圣处、名为圣道。」如来会曰、「闻我名已、得离生法。若不修行殊胜梵行、乃至到于大菩提者、不取正觉。」

  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或土菩萨、虽修梵行、隔生即忘、难可相续。或为幻梦之身、营士农工商之业。或为恩爱之奴、造昼夜朝暮之恶。三业四仪、常积秽恶。所作衣食住宅、悉成三涂业因。是故兴愿、闻我名者、速脱尸杂秽身。常具足净善德。身绝秽恶之业。口无粗杂之言。

  梵行相续。速至佛果也。释曰、梵行者、论注曰、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称妙辞为梵言。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又虽混秽浊、而常清净、是名梵行。谓闻名之人、得彼此三业、不相舍离益。

  身为礼敬、口称宝号、是名常修也。」

  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七人天致敬愿。使人天恭敬念佛行者之愿也。五体投地、又曰五轮投地。

  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

  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作礼、作敬礼也。佛说阿弥陀经曰、「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世人、世间之人。对于出世间之人而言。心地观经报恩品曰、「世人为子造诸罪。堕三途长受苦。」

  会疏曰、「述曰、于所见土中、有虽修菩萨行、人天不敬、还致轻毁。梵行缘此退转。道心由兹亡失。所以愿言、闻名欢喜者、诸天及世人、敬礼拥护、自成佛道也。释曰、菩萨行者、通言则是菩萨六度万行也。若别约愿意、念佛三昧也。

  古谓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

  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永不退堕、即精进波罗蜜。一心念佛、余想不生、即禅定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

  是故以念佛三昧、通名菩萨行。」

  第三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八衣服随念愿。使诸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之愿也。应法妙服者、如法之三衣、即袈娑也。自然又曰自尔、亦曰法尔、任运、天然。言离人为之造作、法之自性自然也。法华释签曰、「言自然者、此言通用、何必外计、即任运之异名耳。」裁缝捣染浣濯者、广韵曰、「裁、昨代反、制也。缝、符容反、又音俸、紩也。」说文云、「捣、丁道反、手推也。一曰筑也。」玉篇云、「染、如琰反、色也。」唐韵、「浣、胡玩反、音换、濯衣垢也。一曰涤也。」博雅、「濯、直教反、浣衣也。」

  如来会曰、「若我成佛、国中众生所须衣服、随念即至、如佛命善来比丘、法服自然在体。若不尔者、不取菩提。」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为衣食故、苦役万般、四时不宁处、一生疲贪求。何况禾下丧数千生命。镬中杀无量蚕子。依之沉迷无涯、受苦无穷。

  是故愿言、我土圣众、衣食住宅、随意现前。著衣吃饭、皆助道法也。释曰、袈裟名应法妙服者、僧祗云、三衣是贤圣沙门标识。大论云、佛弟子住中道、故著三衣。宝积宝梁聚会云、未得沙门果者、应以八法敬重袈裟。捣、舂也。谓练绢布等时、捣之舂之、洁白其色。染、染色也。裁、刀尺事。缝、针缝劳。皆制衣相也。再洗尘腻名浣濯。」

  第三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

  丘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受乐无染愿。使国中诸天人受乐而无染著之愿也。漏尽比丘者、烦恼断尽之比丘、即阿罗汉也。

  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有虽衣食自然、受乐胜绝。生惑著故、还招重苦、如色无色诸天。是故愿言、我土人天、(案愿文中凡是天人句、会疏本皆作人天。)乐无乐想、无染清净、如大涅拌也。如来会言、皆获资具、心净安乐、如得漏尽比丘。

  释曰、无学圣者、入无余涅槃、湛然常寂、是名漏尽比丘。然彼人天、证大乘妙果、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不全同彼、今但假而喻无著无为耳、故云如也。」

  第四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悉皆照见。犹如明镜、观见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见诸佛土愿。使诸人见净土庄严之愿也。宝树、珍宝之树林也。谓净土之草木。法华经寿量品曰、「宝树多华树。众生所游乐。」观经详说宝树观。

  如来会曰、「国中群生随心欲见诸佛净国殊胜庄严、于宝树间悉皆出现。」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虽国土清净、映现十方。圣众德微、不能照见。如彼释迦尊、显现佛等二地时、会大众唯见大光。

  望河之怀、岂少耶。所以愿言、纵令虽法报高妙、随念应心、悉现宝树、照见了了、如明镜中、观自面像也。释曰、严谓庄严。净谓清净。不隔时节、不违志愿、故云应时如愿。」

  四十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

  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一具足诸根愿。令他方国土菩萨、闻名以至得佛、具足六根之愿也。诸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也。缺陋者、玉篇曰、「缺、亏也、破也。陋、丑猥也。」

  如来会曰、「诸根有阙、德用非广者、不取菩提。」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或国土、虽修菩萨行、诸根不具、常怀忧恼。如过百大劫、创得五胜、亦虽具足、丑陋不美。人不欲见、故化导不普。是故愿言、闻名之力、顿除多生业累、六根完具、清净殊妙也。释曰、诸根即六根。不具为缺。粗恶谓陋。」

  第四十二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二住定供佛愿。使他方国土菩萨众、皆住于三昧、得供养十方诸佛之愿也。清净解脱三昧者、所住之三昧无垢清净、离一切之系缚而自在、名曰清净解脱三昧。发意同于发心。顷、俄顷也。定意与定心同。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菩萨、虽住三昧、止观不相融、入出有挂碍。谓入则心智虚寂。出则身行散动。若离昏沉、即为掉举。动静不同、难成菩提。是故愿言、纵虽新发意菩萨、闻名字人、能得定慧相即、真俗相照、顿得等上地菩萨也。释曰、清净解脱三昧、庄严言、寂静三摩地、无缚无著、故名清净。止观无碍、故名解脱。住是以下、明其相。此三昧若约愿意、则念佛三昧、能除一切烦恼、能解脱生死、故须名清净解脱三昧。文殊般若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云云。是住定供佛之义也。一发意顷、明能供速疾。无量诸佛、明所供广大。而不等者、明止观相融德。」

  第四十三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

  终之后、生尊贵家。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三生尊贵家愿。使他方国土菩萨、以闻名力、得生尊贵家之愿也。

  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有菩萨大悲熏心、欲游三界度众生。宿业未尽、动生下*家、受世轻慢。利济不广、弘化难流。是故愿言、闻名之力、速除业障、世世生生托豪贵家也。」大论曰、「问曰、若生人中、何以故、正生刹利等大家、不生余处。答曰、生刹利为有势力、生婆罗门家为有智慧、生居士家为大富、故能利益众生。贫穷中自不能利、何能益人。」

  第四十四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

  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四具足德本愿。令他方国土菩萨、踊跃修行、具足万德之愿也。

  如来会曰、「若我成佛、余佛刹中所有菩萨、闻我名已。若不应时修菩萨行、清净欢喜、得平等住、具诸善根者、不取正觉。」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有菩萨久积勤修、不能一行具万德、所以发心多如鱼子庵罗、成遂难得似恒沙金粟。是以兴大悲愿、闻我名者、一称成万德。片言超僧祇。不为苦行。不历多劫。令愚夫顿坐金台。无德忽具万德也。释曰、德本者、解有二义。一菩萨六度、一切功德之本、故名德本。二选择摄取果号、能流出六度万行、为众德本原、故名德本。闻我名字者、明知识闻熏。适悦在心、名欢喜。法喜发形、目踊跃。是至心信乐之相也。此心行即是菩萨行、而具足万德、故言修菩萨行具足德本。」

  第四十五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五住定见佛愿。使他方之菩萨得于定中见佛之愿也。普等三昧者、普者普遍、等者齐等也。住此三昧、则普见一切诸佛、故名普等三昧。悲华经谓之遍至三昧、分陀利经谓之普至三昧、庄严经谓之普遍三摩地。成佛者、菩萨因位之万行究竟、而成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谓为成佛。真言立三种之即身成佛、天台立四种之成佛、占察经说四满成佛。

  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菩萨、欲见诸佛、机缘浅薄、针芥难投。或虽得见、须臾入灭。或虽常随、不是多佛。或虽见诸佛、有出没前后。或虽一时见、有其限量。或见应化、不见法报。有如是不快之事、不克其愿。普贤行愿经曰、无量亿千劫。佛名难得闻。况复于现前。见佛除疑惑。师子吼菩萨言、我等无数百千劫。修四无量三解脱。今见大圣牟尼尊。犹如盲龟直浮木。其难如是。所以愿言、闻名念我、不简品位、不论利钝、皆悉得三昧而常见十方无量诸佛、任运流入菩萨若海也。释曰、言普等三昧者、宝积言平等三摩地门、庄严言普偏菩萨三摩地。解有三义。若依诸师、但是菩萨所得三昧名也。憬兴云、普者即普遍义。等者即齐等义。所见普广、佛佛皆见、故所住定、名为普等。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见诸佛世尊、故言为普。平等现无所不见、故言普等。若约选择本愿正意、则是念佛三昧德号也。普谓普遍、凡圣通入之义。等谓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义。菩萨念佛三昧经曰、譬如众生、若依须弥金色之边、其身即与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势力故。又如诸水悉入大海、同其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复如是。是普遍义也。文殊般若云、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

  赞阿弥陀佛偈云、我以一心归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是平等义也。所以势至圆通曰、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今佛愿力、令闻名人即时得念佛三昧、故言闻我名字、皆悉逮得也。」

  第四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

  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使极乐之众生、随意闻妙法之愿也。闻法、闻教法也。法华经安乐行品曰。「合掌赞佛。闻法欢喜。」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起此愿。所见土中、有菩萨虽常见佛、闻法不自在。

  虽目击道存、满受心跑。是故燃千灯于一偈。

  投一身于两句。饥渴之念、无饱足时。是以愿言、我土圣众、闻法适意、不劳负笈破鞋之行。疑滞忽解、逍遥梦觉莲开之晓也。释曰、自然者、性不藉施作故。」

  第四十七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得不退转愿。誓令他方国土之菩萨、闻弥陀之名号、即住于不退转之位也。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所见土中有菩萨、虽勇猛精进、如拂头然、障缘竞来、屡为退转。十住断结经言、时舍利弗告来会菩萨、我曩昔在坏器时、或从一住进至五住、还复退堕而在初住。复从初住至五六住、如是经六十劫中、竟复不能到不退转。上智尚尔、况乎软心。所以学者如牛毛。得者似麟角。

  是以起大弘誓、我威神力、令闻名者即时得阿惟越致。其犹如以不朽药涂种子、在水不烂、在火不燋也。」不退转者、所修之功德善根愈增愈进、不更退失转变也。略云不退。即梵语之阿毗跋致也。十住毗婆沙论曰、「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法华经序品曰、「此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小经曰、「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第四十八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得三法忍愿。使十方诸菩萨得三种法忍之愿也。法忍为证悟之异名。法为所证之理、心安于法为忍。忍有浅深之差别。仁王经明伏忍顺忍信忍生忍寂灭忍之五忍。本经之下明音响忍柔顺忍无生忍之三忍。此三忍或言是仁王经五忍中之前三忍、或言是本经所说之三忍。

  月灯三昧经广明其相云、「菩萨摩诃萨、应善巧知、入三法忍。谓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于是忍中应善巧知。复于其智亦善巧知。何以故。若菩萨摩诃萨、于忍智中善巧知者、彼菩萨摩诃萨、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童子菩萨摩诃萨、若欲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于此三忍法门、应当受持。持已、为他广分别说。利益安乐无量众生。救济世间。

  利益安乐诸天及人。尔时世尊、为彼月光童子、即以偈句颂此入三忍法门。颂曰、于诸众生无违诤。口不宣说非益言。常能安住饶益法。是初说名为初忍。知一切法犹如幻。即于此相不取著。能于智中无增减。是故名为初胜忍。诸修多罗已修学。智与善说恒相应。于佛无量智不疑。是则名为初胜忍。若闻一切善说法。

  犹如佛说无有疑。能信一切诸佛法。

  是则名为初胜忍。于了义经常宣畅。如佛所说而演说。若说我人及众生。即如方便为引接。种种外道诸异说。菩萨于彼心无扰。转于彼人深悲愍。是名第二胜忍相。诸陀罗尼来现前。于总持门无疑惑。所说语言皆真实。是名第二胜忍相。假使四大相转变。所谓地水火风等。于佛菩提永不退。是名第二胜忍相。世间所有诸工巧。菩萨悉能善修学。不见更有胜己者。是名第三胜忍相。奢摩他力得调伏。毗婆舍那山不动。一切众莫能欺。是名第三胜忍相。所有言说常在定。行住坐卧恒三昧。三摩坚固到彼岸。是名第三胜忍相。住于正定获神通。于多佛刹往说法。智者神足势无减。是名第三胜忍相。若修如是寂定时。诸余一切群生类。不能知彼心分齐。是名第三胜忍相。假使世界诸众生。一时作佛演说法。是人悉能具领受。是名第三胜忍相。东西南北及四维。上下二方亦如是。于诸方中悉见佛。

  是名第三胜忍相。悉能变现无量身。一切皆作真金色。于无量刹往说法。是名第三胜忍相。此佛世界诸阎浮。一切皆观菩萨形。诸天及人咸识知。是名第三胜忍相。于诸佛法佛行处。导师所有诸威仪。智者悉能善修学。是名第三胜忍相。世界所有诸众生。悉来赞叹是菩萨。菩萨于彼欣悦者。则于佛智未修学。世界所有诸众生。骂詈毁谤是菩萨。于此若起瞋恨心。当知佛智未修学。若得利养心不喜。于违失时无忧戚。其心安住犹如山。是名第三胜忍相。一名随顺音声忍。二名思惟随顺忍。三名修习无生忍。学此三忍得菩提。若于如是三胜忍。菩萨其有能得者。善逝见彼菩萨时。即授无上菩提记。

  乃至若于如是三胜忍。其有菩萨能得者。悉不复见有生死。于彼起灭亦复然。」

  又善导所说之三忍。一喜忍、念弥陀佛而生欢喜心者。二悟忍、念弥陀佛而悟解真理者。三信忍、念弥陀佛而住于正信者。

  善导解观经中、韦提希夫人所得之无生法忍为此三忍。观经序分义二曰、「因此喜故、即得无生之忍。亦名喜忍。。亦名悟忍。亦名信忍。」净土文类行卷曰、「庆喜一念相应后。与韦提等获三忍。」

  又三种之忍波罗蜜也。一耐怨害忍、能耐忍有情怨敌之恼害者。二安受苦忍、能安受非情寒热等之苦楚者。三谛察法忍、又云无生法忍、不起忍等。谛观真理而安住于无生之理者。前二者为耐忍之忍、后一者为信忍之忍、似稍异、然决定而不动心之义则同。唯识论九曰、「忍有三种。谓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

  佛法、佛所说之法。八万四千之法藏是也。胜鬘经曰、「一切佛法。摄八万四千法门。」法华经序品曰、「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又佛所得之法、法界之真理是也。止观二曰、「法界法是佛真法。」又佛所知之法名佛法、一切诸法即佛法也。大宝积经四曰、「如来尝说一切诸法皆是佛法。以于诸法能善了知、名为佛法。」俱舍颂疏界品一曰、「佛法者、佛所知法。即极远时等是也。」金刚经曰、「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大集经九曰、「佛法者、名一切法。」大宝积经四曰、「诸法本性与佛法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

  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兴此愿。

  见或国土有菩萨、虽得不退、不能顿证三忍。弥历阶级、复经多劫。法藏菩萨怜勤苦相、发此悲愿。我威德力、令闻名人即得不退。得不退时、即得三忍。不藉进趣、不隔时节也。释曰、凡于此愿中有二种即得、是正宗体也。谓难思愿力、一得一切得、不退与三忍同一时具足故也。

  亦可体不二故、故名为即。谓三忍不退、悉摄在名号中。称名时、名义不离、自得此等德、即名之得、故为即得也。」

  佛告阿难、尔时法藏比丘说此愿已、以偈颂曰。

  偈、梵语具曰偈陀、正音应云伽陀。

  此译为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者曰偈也。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颂者、美歌也。

  我建超世愿。

  建、立也。超者卓出之意。世者普通之意。为卓越三世诸佛愿之大悲本愿、故称超世愿。指普通四十八愿而云。或持名摄身(摄法身也。第十二、十三、十七之三愿。)摄土(即摄净土也。第三十一、与三十二之二愿。)之五愿。本经注曰、「超世流布诸佛本愿、是名超世。」净影疏曰、「前所发中、求法身愿、求净土愿、名超世愿。兴心名建。」

  必至无上道。

  无上道者、如来所得之道、更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方便品曰、「正直舍方便。俱说无上道。」同寿量品曰、「每自作是念。以何令众生得入无上道。速成就佛身。」同劝持品曰、「我不爱身命。

  但惜无上道。」法华嘉祥疏二曰、「菩提云道。无上正偏知果道也。」净影疏曰、「得果决定、故云必至无上道矣。

  」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誓不成等觉者、弥陀如来为菩萨时立四十八愿已、更立誓、斯愿不满足、则我不成佛也。

  我于无量劫。

  无量劫者、经劫无量也。劫者、梵语谓世界成败之一期也。

  不为大施主。

  大施主、于一切之人行大施者。

  普济诸穷苦。誓不成等觉。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

  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净影疏曰、「我成佛时、名闻十方、有人究竟于我名字无所闻者、不取正觉。」以上自我建超世愿至此、谓之三誓偈。会疏曰、「此三誓中、初誓发愿成就、次誓因中胜益、后誓果成德号。古谓四十八愿必定满足、(初行颂意)以此本愿济众生苦、(第二行意)此本愿名超闻十方、(第三行意)如此三事、若不成者、誓不成佛也。初中超世愿者、总指上诸愿。

  故如来会言、今对如来发弘誓。当证无上菩提日。若不满足诸上愿。不取十方无等尊。盖以其愿超出世间之常情、诸佛未发之事故也。愿心既决然、克果岂有误、故言必至。成佛、正斯愿成之时、故言斯愿等。次一行中、因行长远、故云无量。以财济世贫、以法赒无福、故名大施主。」

  离欲深正念。

  离欲、离贪欲、淫欲也。法华经普门品曰、「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四十二章经曰、「离欲寂静。是最为胜。」正念、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也。起信论曰、「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慧远观经疏曰、「舍相入实、名为正念。」会疏曰、「欲是诸苦之因、施戒能离之。正念是善护助、如著铠入城、忍定能为之。」

  净慧修梵行。

  会疏曰、「净慧则是般若波罗蜜。不人天小乘等不净之慧、故名净慧。精进一度、总通五故、是则菩萨六度也。能离贪瞋痴等浊恶、故名梵行。」

  志求无上尊。

  注见前。

  为诸天人师。

  为、王肃注论语云、「作也。」诸、正韵、「凡众也。」会疏曰、「行愿双运、所求成满、则能天能人、非天非人、而为天人之中模范、故云天人师。」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

  案此二句、明所化之广大。法华玄赞曰、「妙用无方曰神。威势能摧曰力。」会疏曰、「神谓威神。干用为力。大光者、即无量光、神力所发用。又大光者、能照。无际土者、即所照国界。无所不照、故言普照。」净影疏曰、「神力演光、照无际土、身业化也。」

  消除三垢冥。明济众厄难。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

  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三垢、三毒之异名、贪瞋痴也。冥者、无知之异名。无知有二。一染污无知、二不染污无知。俱舍论一曰、「以诸无知能覆实义及障真见、故为冥。」厄难、犹困难也。智慧眼者、智慧能见事物、故名眼。智慧即眼也。又曰智眼。智之眼也。谓非肉眼也。唐华严经六十一曰、「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成实论十九曰、「智慧现在前。犹明眼见色。」昏盲暗者、总谓昏昧盲冥而暗无所见也。法华经曰、「盲冥无所见。」喻愚痴也。

  闭、慧琳音义曰、「必计反。广雅云、闭、塞也。说文、闭、阖门也。」左传曰、「潜师闭涂。」恶道、乘恶行而往之道途。地狱、畜生等是也。与恶趣同。大乘义章八末曰、「地狱等报。为道所诣。故名为道。故地持言。乘恶行往。名为恶道。」通达者、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音。如来说名真是菩萨。」善趣者、六道之中、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为四恶趣。人天为二善趣。又地狱饿鬼畜生为三恶道。修罗人天为三善趣。门者、具差别与趣入之两义。于法有种种之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指经中法为门。净土论注下曰、「门者、入出义也。」大乘义章一曰、「门别不同、故名为门。又能通人趣入、名门。」四教仪一曰、「门者、以能通为义。佛教所诠正四句法、通行人至真性实相之理、故名为门。」案以上六句、明化益之相。

  会疏曰、「化益相中、自有三对。一因果对。谓三垢是贪瞋痴。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众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转因。

  众厄难、是其果。谓六趣四生也。佛光普流清净欢喜智慧之德。消除三垢重障之冥。集因既灭、苦果盍止、故云广济等。(案明济、会疏本作广济。)厄难无量、故云众。二智愚对。智慧眼、即智慧。昏盲暗、是即愚痴。彼无碍光、破此无明暗、故云开彼灭此。佛智如眼。无明如盲。如来神力、能除众生膜翳、普令开佛智明眼故。又盲冥如暗。智慧如日。果日破众暗、佛慧破无明、故喻暗。亦可彼此共约众生。谓众生心中本具智慧眼、由无明幻翳、妄为昏盲。住昏盲中故、以佛眼为彼、认盲为自。佛光普照、开众生心中慧眼、灭无始时来盲冥、故言开彼也。三善恶对。六道者、则流转所由、故言恶道。菩提者、则上善所入、故言善趣门。神光德泽、横截五恶趣、升道无究极、故云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也。」

  净影疏曰、「消除已下、口业化也。

  消除三垢、济众厄难、小乘法化。教断三毒、名除三垢。开彼慧眼、灭昏盲暗、大乘法化。闭塞恶道、通善趣门、人天法化。」

  功祚成满足。

  净影疏曰、「功果福祚、皆悉成满。

  」会疏曰、「积功累德洪勋、感成福智庄严位、是谓功祚成。成谓成就因行、究竟义。

  满足、即果德无欠故。」

  威耀朗十方。

  净影疏曰、「威曜十方、光之广也。

  」会疏曰、「见闻信伏为威。德光独曜为曜。十方、约横。亦自可摄三世。」

  日月戢重辉。天光隐不现。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常于

  大众中。说法狮子吼。

  净影疏曰、「日月戢辉、天光不现、光之胜也。佛光映蔽、日月摄光、不能外照、名戢重辉。」会疏曰、「人间大明、无过于日月、故云重晖。自欲天至四禅、各有光明、展转增胜。佛光一照、则悉隐蔽、犹如聚墨、故云隐不现。戢、藏也、敛也。敛其光而不能放、故云戢。嘉祥曰、戢之言集。明日月光杂耀、皆入如来德之内、是亦一义。众、谓所化众生。法藏、能化教法。一切众生贫穷无福慧、为开佛法藏、大与功德宝、赈济穷子、故谓广施。佛化无间断、故谓常。」

  狮子吼、又作师子吼。佛在大众中为决定之说而无所畏、谓为师子吼。涅槃经二十七曰、「师子吼者、名决定说。」维摩经佛国品曰、「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同注曰、「肇曰、师子吼、无畏音也。

  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喻师子吼、众兽下之。」胜鬘宝窟中末曰、「所言不怯、名师子吼。」临济录曰、「师子一吼、野干脑裂。」

  供养一切佛。具足众德本。

  德本犹言善根。德者善也。本者根也。诸善万行之功德、为佛果菩提之本者。又德中之根本也。依是义而弥陀之名号名为德本。教行信证六本曰、「德本者、如来德号。此德号者一声称念、至德成满、众祸皆转、十方三世德号之本、故曰德本也。」净影疏曰、「供一切佛、具众德本、福因成也。」会疏曰、「众德本者、本、因也。菩萨因中万行、全是果上万德之因也。故谓众德本。」

  愿慧悉成满。得为三界雄。

  愿慧者、誓愿与智慧也。三界雄、佛之德称。佛为三界中之大雄。伏一切之魔障。净影疏曰、「愿慧悉满、智因成也。为三界雄、明因得果。」会疏曰、「愿是万行之先导。慧即佛道之眼目。愿以导因行。慧以照佛道。愿慧成满、即名如来、故谓得为三界雄。」

  如佛无碍智。通达靡不照。

  愿我功德力。等此最胜尊。

  无碍智、谓佛智之通达自在也。法华经化城喻品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涅槃经八曰、「如来不尔。悉知自地及以他地。是故如来名无碍智。」大集经一曰、「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胜鬘宝窟上末曰、「无碍智者、于世谛法、知之自在也。」靡、尔雅释言、「无也。」最胜尊、尊中之至极。

  称佛。净影疏曰、「佛无碍智、达无不照。

  愿我功慧等此胜等、功是福因。慧是智因。愿我以此福智之力、等佛如来最胜之尊。」会疏曰、「如佛等者、法藏菩萨所成正觉、如今日现在世自在王如来也。

  」案功德、净影疏本、正文同、疏文作功慧。

  斯愿若克果。天千应感动。虚空诸天神。当雨珍妙华。

  会疏曰、「克谓克成。果谓果遂。盖夫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国家将兴、德星现天。仁德将至、瑞草生庭。斯乃天地与人同其道、通其体也。菩萨誓愿、非为己身、一一选择、皆为众生、是至诚之极也。是至德之归也。成不自一任法性、岂无其应乎。」应感动者、神佛之感应。胜鬘宝窟中本曰、「应为论。应感既彰。」天神、梵语曰泥缚多。为梵天、帝释等一切天众之总称。雨珍妙华者、降下珍奇殊妙之华也。净影疏曰、「斯愿一偈、请证要瑞。若定克果、大千应动、空雨妙华。」

  佛语阿难、法藏比丘说此颂已、应时普地六种震动。天雨

  妙华以散其上。自然音乐空中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

  天雨妙华者、自天雨殊妙之华也。法华经序品曰、「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自然、天然也。淮南子、「因天地之自然。」音乐者、对举之、音与乐有别。浑言之、则谓乐曰音乐也。赞、类篇、「称也。」决定、谓事定而无动也。胜鬘经宝窟上末曰、「决定为信也。」

  会疏曰、「应立誓说偈时、故云应时。普地已下、正现瑞应其请。于中有四种。

  所谓地动、雨华、音乐、赞叹也。初二种器世间瑞应。后二种众生世间瑞应。斯乃表本愿成就庄严二种清净也。凡法华六瑞、开实相法。今经灵应、证净土门。

  天地感动、非为少事。十方世界普震动、故云普地。是应大千应感动之誓。天雨妙华者、若依如来会等、亦雨栴檀细末等妙香。此华难思议、故言妙华。是酬当雨珍妙华之誓。无坡者、无令然、故云自然。天地垂象、未尽其感、加以赞言、倍决其志。是应虚空诸天人之言。(案上天神、会疏本作天人。)克果无疑、故云决定。决定中之决定、故言必成。无上正觉、即佛果。无有此上、故名无上。

  亦诸佛中之法王、故号无上正觉。」嘉祥疏曰、「地动表皆行因。雨华明必得果。自然音乐、证妙乐之土、说法化物也。」

  于是法藏比丘、具足修满如是大愿。诚谛不虚。超出世间

  深乐寂灭。

  会疏曰、「于是者、正指感应之时。

  得听察而陈愿意。请证诚而得瑞应。愿成得果、无毫发疑、故言于是等。修是修立义。

  谓修饰建立心中所愿。满谓满足义。

  谓以六八愿、其所求无余故。愿心真实、无虚假念、故云诚谛不虚。一切世间无能及者、故云超出世间。其心寂静、志无所著、故云深乐寂灭也。」寂灭为梵名涅槃之译语。其体寂静、离一切之相、故云寂灭。法华经序品曰、「或有菩萨见寂灭法。」维摩经佛国品曰、「知一切法、皆悉寂灭。」注曰、「肇曰、去相、故言寂灭。」同弟子品曰、「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是寂灭义。」智度论五十五曰、「灭三毒及诸戏论、故名寂灭。」

  彭际清曰、右明法藏为一切众生而建大愿。当知诸佛国土、不离众生一念清净心而得成立。一切众生性本清净。本无生死。

  本来常住无余涅槃。祇因瞥尔情生、遂成流浪。头出头没、无有了期。菩萨悯之。发斯宏誓。为诸众生破除妄执、昭廓心量。现自在力。显大威光。法性如然、非从外得。何以故、自性空寂、离诸恶趣。当知菩萨顺空寂心而严佛土。自性妙圆、具诸相好。当知菩萨顺妙圆心而严佛土。自性无碍、现六神通。当知菩萨顺无碍心而严佛土。自性无住、不可断灭。当知菩萨顺无住心而严佛土。自性无作、无有限量。当知菩萨顺无作心而严佛土。自性无外、譬如春风广被万物。当知菩萨顺无外心而严佛土。自性无内、譬如水镜悉现众像。当知菩萨顺无内心而严佛土。自性光明、如日普照。当知菩萨顺光明心而严佛土。自性平等、如香普熏。

  当知菩萨顺平等心而严佛土。故知四十八愿、无一愿而非众生本具之心。即以自心还严自土、如水赴海。如响应声。故法藏曰、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空中即赞言、决定必成无上正觉。以不可思议之因、起不可思议之果。当知不可思议之因、即不可思议之果。有志净土者、须从此信入。

  积植德行第八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梵龙神八部大众之中。

  诸天、见前注。魔梵音、欲界第六天之魔王与色界之梵天王也。法华嘉祥疏曰、「欲天主为魔。色天主为梵。」俱舍光记三曰、「魔谓他化自在天魔。梵谓梵王。」龙、梵语那伽。长身、无足、蛇属之长也。八部众之一。有神力。变化云雨。智度论曰、「那伽、秦言龙。」梵语杂名曰、「龙、梵名曩饿。」善见论十七曰、「龙者、长身无足。」慈云之天竺别集上曰、「天龙一鳞虫耳。得一渧之水、散六虚以为洪流。」辅行四曰、「龙得小水以降大雨。」五不思议之中有龙之不思议。孔雀王经、大云经等、说诸龙王之护持佛法。神、有灵妙不测之德者之通称。通名八部众。天神乃至阿修罗等。

  八部众者、有二说。一为舍利弗问经之说、通常用之。一天众。欲界之六天、色界之四禅天、无色界之四空处天也。身具光明、故名为天。又自然之果报殊妙、故名为天。二龙众。为畜类、水属之王也。

  如法华经之听众、列八大龙王。三夜*。新云药*。飞行空中之鬼神也。四乾闼婆。译作香阴。阴者、五阴之色身也。彼五阴唯嗅香臭而长养、故名香阴。帝释天之乐神也。法华经之听众、列四乾闼婆。五阿修罗。旧作无酒、新作非天。又作无端正。此果报虽类天、而非天部、故云非天。又容貌丑恶、故云无端正。彼之果报、有美女而无酒、故云无酒。

  常与帝释战斗之神也。六迦楼罗。译作金翅鸟。两翅相去、有三百三十六万里、撮龙为食。七紧那罗。译作非人、新译作歌神。似人而头上有角、故云人非人。

  为帝释天之乐神、故云歌神。帝释有二种之乐神。前之乾闼婆为奏俗乐者、此则为奏法乐者之天神也。八摩猴罗迦。译作大蟒神、大腹行。地龙也。见名义集二。此八部总为以人眼不能见者、故谓之冥众八部。八部中天龙之神验殊胜、故曰天龙八部、又名龙神八部。

  会疏曰、「其佛者、即世饶王。诸天等、举时会列众。魔、逆发佛化。梵、劝请之首。逆顺相会、圣化维扬、故列之。即诸天摄。亦可魔、欲界主。梵、色界主。故别举之、总括诸天。龙谓难陀、跋难陀等诸龙。神谓密过等鬼神。即八部摄。总别兼举、故言天龙八部、犹如言四禅八定。天龙、夜*、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猴罗伽、人非人、为八部。部即部伍、部署之义。大众者、菩萨声闻四部众也。」

  发斯宏誓、建此愿已。

  宏誓又作弘誓。具曰弘誓愿。谓佛菩萨弘大之誓也。法华经普门品曰、「弘誓深如海。」文句十下释之曰、「弘、广也。广制要心、故言弘誓。」辅行一之三曰、「僧那、西音。此云弘誓。」法界次第下之上曰、「广普之缘、谓之为弘。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也。

  」会疏曰、「斯弘誓者、总指上六八三誓等。建此愿者、蹑上起后之辞。」

上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6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4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