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4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4
2006年06月22日09:07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4269 字体: 繁體

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4

曹魏天竺三藏康僧铠译

菩萨戒优婆塞彭际清重校

无锡丁福保仲祜笺注

  威德无侣。殊胜希有。

  可畏为威。可爱为德。法华嘉祥疏七曰、「畏则为威。爱则为德。又折伏为威。

  摄受为德。」广韵曰、「侣、伴侣。」殊胜者、超绝于世之谓也。希有、事之甚少者。无相类者。法华经序品曰、「是不思议。现希有事。」嘉祥法华疏三曰、「旷世所无。故言希有。」憬兴云、「余不能齐、故云无侣。侣亦匹也。佛德过余、故云希有。」会疏曰、「如来威神功德、不余乘所及、故云殊胜希有。」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

  会疏曰、「深谛善念者、能证智。诸佛法海者、所证理。诸佛法藏、广大幽邃、故喻大海。能穷涯底、故云深。无一分惑、故云谛。离有无见、故云善。理智冥合、常念住是、故云念。」净影疏曰、「谛谓审谛。深思谛观、念佛法海、故能得证。如来藏性、是佛法海。」佛法广大难测、故譬之以海。维摩经佛国品曰、「当礼法海德无边。」大集经五十六曰、「法山欲崩颓。法海当复竭。」

  穷深尽奥。究其涯底。

  广韵曰、「奥、深也、藏也。」老子、「道者、万物之奥。」究、极也、推寻也。会疏曰、「穷深尽奥、究其涯底者、真如实相、非心言所度、故云深。三贤十圣、不能见闻、故云奥。横遍为涯。竖深为底。如来明了、无所不至、故言穷尽。」

  无明欲怒。世尊永无。

  无明、梵语阿尾假也。谓闇钝之心、无照了诸法事理之明。即痴之异名也。本业经上曰、「无明者、名不了一切法。」大乘义章二曰、「于法不了为无明。」同四曰、「言无明者、痴闇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俱舍论十曰、「明所治无明。其相云何。谓不了知谛宝业果。」(四谛三宝业因果报)唯识论六曰、「云何为痴。于诸事理迷闇为性。能障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会疏曰、「无明欲怒者、即是三毒、为诸惑本。如来旷劫勤修、断尽无余、故云永无。」

  人雄师子。神德无量。

  人雄师子、佛之德号。佛于人中最雄健、故曰人雄与世雄。师子者、即譬其雄健也。会疏曰、「佛名人雄、谓于人中最雄杰故。大论云、佛为人中师子。师子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人天中降伏一切、得无所畏故。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三身、四智等威神功德、不可称数、故云无量。

  」

  功勋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广大、赏美德大之称。深妙者、甚深微妙也。大千、三千大千世界也。三藏法数曰、「大千世界者、一日一月绕一须弥山、照四天下、为一世界。一千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也。」义寂云、「积善之力、名之为功。破恶之用、称以为勋。是指五波罗蜜功德。智慧、即般若波罗蜜也。亦智慧是体。光明是相。智慧深妙、故光明无量、能震动大千也。」

  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

  愿、誓愿也。佛教指五蕴之和合为假我、非有实之我体。佛地论一曰、「我谓诸蕴世俗假者。」大论一曰、「佛弟子辈等、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

  」作佛、成佛也。菩萨之行终者、断妄惑、开真觉之谓。法华经譬喻品曰、「具足菩萨所行之道。当得作佛。」齐、等也。

  佛于法自在、称曰法王。同品曰、「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同药王品曰、「如来是诸法之王。」维摩经佛国品曰、「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同慧远疏曰、「佛于诸法得胜自在、故名法王。」释迦方志上曰、「凡人极位、名曰轮王。圣人极位、名曰法王。」

  过度、谓自出生死、又使人出生死也。梵曰木底、木*。又曰目帝罗。译曰解脱。离缚而自在之义。解惑业之系缚、脱三界之苦果也。注维摩经一曰、「肇曰、纵任无碍、尘累不能拘、解脱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解谓离缚。脱谓自在。

  」华严大疏五曰、「言解脱者、谓作用自在。」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又曰、「但无爱憎心、即是二性空。二性空者、自然解脱也。」又曰、「云何解脱心。答、无解脱心、亦无无解脱心、即名真解脱也。

  」传心法要下曰、「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又涅槃之别称。以涅槃之体、离一切之系缚故也。唯识述记一本曰、「言解脱者、体即圆寂。由烦恼障、缚诸有情、恒处生死。证圆寂已、能离彼缚、立解脱名。」俱舍论十八曰、「解脱涅槃、亦名无上。」大乘义章二曰、「涅槃果德。

  绝缚名脱。」同十八曰、「言解脱者、自体无累、名为解脱。又免羁缚、亦曰解脱。」又禅定之别称。如三解脱、八解脱、不思议解说。脱缚自在者、禅定之德也。大乘义章十三曰、「八解脱者、名为解脱。绝下缚故。」注维摩经一曰、「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细相容、变化随意、于法自在、故名解脱。」

  黑谷圆光大师云、「一切诸佛、各有总别二种之愿。总者、四弘誓愿是也。别者、如释迦五百大愿、药师十二上愿等是也。

  然则此偈所愿、亦是法藏菩萨如一切菩萨通发四弘誓愿也。如下四十八愿、正是别愿也。于中今此一偈、当无上菩提誓愿证。圣法王者、即世自在王如来也。不系为解。自在为脱。二种生死俱过度。十缠四缚同解脱。故云靡不等。」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

  梵语曰檀那、译为布施。以福利施与人也。周语曰、「享祀时至、布施优裕。」文子自然篇曰、「为惠者、布施也。」庄子外物篇曰、「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荀子哀公篇曰、「富有天下而无怨财。

  布施天下而不病贫。」淮南子道应训曰、「不义得之、又不能布施、患必至矣。

  」又齐俗训曰、「为义者、布施而德。」论衡定贤篇曰、「使谷食如水火、虽贪悕之人越境而布施矣。」须赖经音义云、「布施、补故反。分布也。惠施也。」翻译名义集云、「檀那、法界次第云、秦言布施。若内有信心、外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大乘义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财物分布与他、名之为布。

  惙己惠人、目之为施。」维摩经佛国品曰、「布施是菩萨净土。」调意者、制伏意之恶也。净影疏曰、「修施治悭、名为调意。」案此一偈、总言佛六度之德也。布施调意、是其施度。三藏法数曰、「施度有三种。一财施、谓以己所有财物、施与他人、令其安乐。二法施、谓以佛法为诸众生演说、令其开悟。三无畏施、谓于诸众生无杀害心、令其无所怖惧。是为施度三行。」

  戒、梵名曰尸罗。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翻译名义集四十四曰、「尸罗、此云清凉。大论云、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经音义云、此义译也。正翻止得。谓止恶得善也。又古师翻戒。戒以防止为义。能防恶律仪无作之非、止三业所起之恶、故名防止。大论曰、云何为戒。若恶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从他受、息身口恶、是为戒。戒疏云、戒、义训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非、明其因也。

  优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又戒是约义、训义、勒义。」戒言戒度也。三藏法数曰、「戒度有三种。一摄律仪戒。谓持佛戒律、具众威仪。二摄善法戒。谓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摄持。三饶益有情戒。谓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众生乐、拔众生苦、平等利益。是为尸度三行。」

  忍者、忍耐也。忍耐违逆之境而不起瞋心也。又安忍也。安住于道理而不动心也。瑜伽论曰、「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唯识论九曰、「忍、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处性。」大乘义章九曰、「慧心安法、名之为忍。」同十一曰、「于法实相安住为忍。」忍是忍度。三藏法数曰、「忍度有三种。一耐怨害忍。谓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无返报心。二安受苦忍。谓若遇水火刀杖、众苦所逼、恬然忍受。三谛察法忍。谓谛审诸法、体性虚幻、而本无生灭、安然忍可。是为忍度三行。」

  精进又曰勤。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大乘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断恶法之心之作用也。唯识论六曰、「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二曰、「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慈恩上生经疏下曰、「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华严大疏五曰、「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维摩经佛国品曰、「精进是菩萨净土。」精进、即进度也。三藏法数曰、「进度有三种。一被甲精进。谓起大誓愿心、修诸胜行。二摄善精进。谓修方便行、进趣无上菩提。三利乐精进。

  谓勤化众生、咸修于道。是为进度三行。」

  三昧、梵音旧称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正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

  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沈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

  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三昧即禅度。三藏法数曰、「禅度有三种。一安住静虑。谓乱想不起、深入禅定。二引发静虑。谓智慧现前、生诸功德。三办事静虑。

  谓功行圆成、利益众生。是为禅度三行。」

  智慧、梵语若那、译曰智。般若、译曰慧。决断曰智、简择曰慧。又知俗谛曰智、照真谛曰慧。通为一也。大乘义章九曰、「照见名智。解了称慧。此二各别。

  知世谛者、名之为智。照第一义者、说以为慧。通则义齐。」法华经义疏二曰、「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瑜伽伦记九曰、「梵云般若、此名为慧、当知第六度。梵云若那、此名为智、当知第十度。」智慧、智度也。又曰慧度。三藏法数曰、「慧度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谓平等照了俗谛之法、无生灭相。二法空无分别慧。谓平等照了真谛之法、悟性本空。三俱空无分别慧。谓全照中道、超前二空、悉皆平等。是为慧度三行。」

  会疏曰、「普布珍财、惠施来求、为布施。防非止恶为持戒。忍耐辱境为忍辱。

  勤修不懈为精进。专心不散为三昧。决了无生为智慧。此六能到涅槃正因、故名婆罗蜜。上叹佛意业、具此等德。菩萨缘之。愿求我亦得之。是则法门无量誓愿知也。调意之言、虽属布施、广通六度。谓布施治悭贪、持戒治破戒、忍辱治瞋恚、精进治懈怠、三昧治散乱、智慧治愚痴故。是则烦恼无尽誓愿断也。」言智慧为上者、嘉祥疏曰、「明五度为行、不能出离生死、要须智慧达解本原、方皆过出、故云最上也。」玄一曰、「如是四度、以定慧为上首也。今谓上者、是最胜义。菩萨愿成六度行、于一切为最胜也。

  」觉经曰、「檀施调伏意。戒忍及精进。如是三昧定。智慧为上最。」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誓、要约之言。会疏曰、「志求满足为愿。自制其心名誓。一切恐惧者、总指九界迷情、内有烦恼怨贼、外望生死苦海、未得安身之宅、故为恐惧者。菩萨为之为归为救为洲渚、故言为作大安。是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一切时处、常依此愿而行、故云普行。」

  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

  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

  假者、借之义。设辞也。恒沙、恒河沙之略。恒沙之数、譬物之多也。大论七曰、「问曰、如阎浮提中种种大河、亦有过恒河者、何故常言恒河沙等。答曰、恒河沙多、余河不尔。复次、是恒河是佛生处、游行处、弟子现见、故以为喻。」会疏曰、「假令者、纵夺之辞。

  求道即菩提心。令励其心、确固不拔、是言坚。不堕二乘、故言正。却者、退也。不如舍利弗六住退、故云不却也。

  」憬兴曰、「佛者所供养。大圣者能供养。

  无量大圣、虽供多佛、而有边故。不如求佛、心不退还、以无边故。」觉经曰、「假令有百千亿万那术佛。如是佛之数。使如恒河沙。计以沙等佛。一切皆供养。不如求正觉。坚勇而不怯。」

  如是精进。

  净影疏曰、「佛于彼土勤现化事、名为精进。」会疏曰、「彻穷来际、无有休止、故云精进。」

  威神难量。

  谓威德神力、难可计量也。净影疏曰、「化事众多、是故名为威神难量。」会疏曰、「果上功德、不可思议、故云威神难量。」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

  国土、一切有情之住处。有净土秽土之区别。净影疏曰、「于前所举国土中、诸相庄严最为第一。现今所成弥陀国是。」会疏曰、「国土优劣、必由法王。其犹如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问、据如幻三昧经言、极乐界所有庄严、如一毛析为百分、其一分毛水普现妙乐世界庄严如余大海、何言国土第一耶。答、如来说法、必赴机缘。隐显抑扬、劝物欣求、岂争一隅。」觉经曰、「令我为世雄。国土最第一。」

  其众奇妙。

  其众奇妙者、谓极乐众生、颜貌容色、奇特而微妙也。法华经嘱累品曰、「容颜甚奇妙。」

  道场超绝。

  嘉祥疏曰、「道场超绝者、亦是道树超胜、亦可是修道速疾成佛、故云超绝。此释含二义。一约佛讲堂道树、即见道场树愿本也。佛道树有神德、故其众见色闻声、皆得甚深法忍也。二约圣众道场、即成佛义。皆住一生补处、故当来成佛、超绝他方萨埵。」

  国如泥洹。

  泥洹又作泥曰、同涅槃。净影疏曰、「泥洹涅槃、本是一名、传之音异。」

  而无等双。

  谓独一而无与齐等也。

  我当愍哀。

  当、玉篇、「任也。」正韵、「当犹合也。理合如是也。」愍哀即慈悲也。

  度脱一切。

  会疏曰、「大小凡圣、定散善恶、齐接不余、故云一切。」

  十方来生。

  会疏曰、「十方来生、即愿文十方众生也。总摄一切诸有群生海。」净影疏曰、「十方来生、生人多也。」

  心悦清净。

  会疏曰、「心悦清净者、心谓信心。

  悦谓欢喜。此心非凡夫杂染之心、如来清净愿心、故云清净。释云、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即此义也。」净影疏曰、「心悦清净、归心纯也。」

  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会疏曰、「已至我国等者、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快乐、心快身乐也。安隐、通作安稳。身安心稳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身意泰然。快得安稳。」文句十四曰、「不为五浊八苦所危。故名安。日倒暴风所不能动。故名稳。」宗镜录曰、「安隐快乐者、则寂静妙常。」

  幸佛明信。

  嘉祥疏曰、「幸之言遇。遇自在王佛、今现而证。上但一往发大誓愿、度众生行。行甚难、人不信。意谓但有其言、未必堪行、都无仰学之心、故请佛为证除疑、使物同行。」会疏曰、「佛指世自在王佛。信谓信印。明谓证明。愿心宏大、谁信任之。唯佛灵鉴无昧、幸照我丹诚也。

  」净影疏曰、「幸犹愿也。愿佛信我所求不虚。明我当来定必得果。是故请言幸佛信明。」案明信、净影疏本及会疏本皆作信明。

  是我真证。

  真证、真实不妄之证据也。如云明证。又真实之证悟也。教行信证信卷序曰、「沈自心唯心。贬净土真证。」会疏曰、「是我真证者、佛是三明圆满、证明不虚故。我者、亲之辞也。」净影疏曰、「佛证不虚、故说言是我真证。」

  发愿于彼。力精所欲。

  毛诗曰、「古训是式。威仪是力。笺云、力犹勤。」东宫切韵曰、「薛峋云、力、务也。孙愐云、精、专意也。」净影疏曰、「发愿于彼所求之事、力励精勤修习所欲。」憬兴曰、「所欲者、功德法身、快乐净土。于彼二果、力励精勤而修习、故云于彼力精。亦可彼者指佛之义。谓发愿在如来之所、岂欺诳如来乎。若但有其愿、无精进之行、则是欺诳如来也。

  故云力精等。力谓勤修。精谓精进。

  」

  十方世尊。

  十方、四方四维上下也。世尊、为世尊重也、

  智慧无碍。

  会疏曰、「五眼明朗、照察无碍、故云智慧无碍。」

  常令此尊。知我心行。

  心为念念迁流者、故曰心行。又善恶之所念、谓之心行。法华经方便品曰、「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止观五曰、「广施法网之目。捕心行之鸟。」维摩经佛国品曰、「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

  」注、「肇曰。六趣往来。心行美恶。悉善知也。」觉经曰、「常念此尊雄。知我心所行。」会疏曰、「心谓愿心。

  行即随行。但有其愿愿即虚。但有其行行即虚。要须愿行相扶、所为皆克故云心行。亦心在当时、行至未来。鉴现在至愿、而明来际之勤行。由来际之修行、知今日之不虚。」

  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假使、权设之词也。苦毒、苦身毒身者。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悔、改也。会疏曰、「三恶道等一切剧苦、是名诸苦毒。夫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

  所以金谕共爇、真伪忽辨。依霜雪时、呈松柏贞。逢苦不转、所以为真实愿也。

  」楞严经曰、「舜若多性、可销亡铄迦罗心、无有改转。」利益童子曰、「纵使堕地狱、十劫受苦、而不作转轮王、远菩提。」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说颂受已、

  已、玉篇、「毕也、讫也。」类篇、「已、语已也。」增韵、「已、语终辞。」

  而白佛言、唯然世尊、我发无上正觉之心。

  无上正觉、为无上正等正觉之简称。

  谓佛之悟也。无过于此之悟、故云无上。离偏邪、故云正。悟真理、故云觉。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译无上正等正觉。」

  愿佛为我广宣经法。

  愿、广雅、「欲也。」为、增韵、「与也。」广、玉篇、「大也。」宣、小雅、「示也、明也。」经法、金口之圣说、为万世之常法者称为经法。毗奈耶杂事四曰、「善和苾刍。作吟讽声。赞诵经法。」会疏曰、「百代不易是为经。群圣轨则是为法。」

  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

  摄取、摄物而取之也。又佛以慈悲之光明摄救苦众生也。观无量寿经曰、「一一光明、偏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庄严者、以善美饰国土或以功德饰依身云庄严。阿弥陀经曰、「功德庄严。」探玄记三曰、「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交饰义。」天亲之净土论、观察弥陀之净土、明二十九种之庄严。其中净土之依报、即器世间清净、有十七种。净土之正报、即众生世间清净、有十二种。依报十七种者、一清净庄严、胜过三界有漏之秽土而无漏清净也。二量庄严、究竟如虚空无边际也。三性庄严、依正道之大慈悲无漏之善根、随顺法性而生起之净土也。四形相庄严、净土清净、光明满足、如明镜日月轮也。五种种事庄严、备诸珍宝、具足妙庄严也。六妙色庄严、无垢光焰炽盛、明净耀世间也。七触庄严、庄严净土之种种珍宝柔软、触之者生胜乐也。八三种庄严、水上与地上及虚空之三处庄严也。九雨庄严、雨宝衣宝华、无量之妙香普薰也。十光明庄严、佛慧明净之日、除世之痴冥也。十一妙声庄严、净土妙声深远、善闻于十方也。十二主庄严、正觉之阿弥陀、为法王善住持也。十三眷属庄严、诸菩萨众由如来正觉之华化生也。十四受用庄严、受用大乘之法味、禅味、三昧味也。十五无诸难庄严、永离身心苦恼、受乐无间断也。

  十六大义门庄严、净土是大乘善根界、一切平等清净、无讥嫌之名言、又无女人与六根不具者及二乘与一讥嫌实体、众生普为大乘之萨埵、一味平等也。大义门者、谓净土为通大乘义利之门户也。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庄严、众生之所愿乐、一切能满足也。正报之十二、分为二种。佛有八种、菩萨有四种。佛之八种者、一座庄严、无量之大宝王、微妙之净华台也。

  二身业庄严、相好之光一寻超于色像群生也。三口业庄严、如来微妙之梵响、闻于十方也。四心业庄严、同地水火风空于无分别也。五大众庄严、彼土之人天圣乘、皆成就大乘善根、由如来清净之智海而生也。六上首庄严、阿弥陀佛于净土为上首、如须弥山王胜妙、无有超过者也。七主庄严、阿弥陀佛为彼土之教主、天人丈夫之众、恭敬瞻仰也。八不虚作庄严、佛之本愿力非虚设、遇之无空过者、必能令速满足功德之大宝海也。

  菩萨之四种庄严者、一不动本处、遍至十方供养化生庄严。二一念一时遍至佛会利益群生庄严。三一切世界赞叹诸佛庄严。

  四无三宝处示法庄严也。此二十九种、皆由弥陀之愿心而庄严者。见净土论。妙土、佛之报土殊妙者。赞阿弥陀佛偈曰、「妙土广大超数限。」会疏曰、「我当修行者、是能修因。佛国清净等、是所取土。遥要当来不可思议劫修行、故云我当。以修行故、摄取佛、故云修行摄取。国土无秽、故云清净。当往生论第一庄严依正绮饰、是云庄严。」

  净名经曰、「菩萨取于净、皆为饶益诸众生故。」注、「肇曰、取净国者、皆为彼耳。故随其所应而取焉。」同经曰、「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注、「肇曰、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夫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也。」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勤苦、勤而苦也。会疏曰、「三界苦果、名生死勤苦。见思等惑为之本。」净影疏曰、「拔生死者、出生死果。拔勤苦本、离生死因。由因数受生死之苦、故名彼因为勤苦本。」

  时世自在王佛、语法藏比丘、如所修行、庄严佛土、

  解深密经云、「如来共有无量功德众、庄严清净佛土。」

  汝自当知。

  峻谛云、「汝自当知者、例如法华三止说、其义深广、不可容易说故。此含三意。一谓法藏菩萨宿殖深厚、高才勇哲、与世超异。净佛国土之事、久既洞达、虽佛智无所加之、故如汝所知、汝自当行之也。二谓摄取佛、各随乐欲。。或取秽浊、或求清净、或摄三乘、或愿一乘、故任菩萨意乐、宜摄取之、不用如来之指示也。三谓凡于净土、有报有化。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唯应自分、宜摄取之也。故云汝自当知。」

  比丘白佛、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净影曰、「斯谓此也。弘谓大也。」境界者、谓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又我得之果报界域也。入楞伽经九曰、「我弃内证智。妄觉非境界。」峻谛曰、「斯义弘深、非我境界者、亦有三意。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斯义弘深、非我境界也。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广大谓弘。幽邃谓深。」

  惟愿世尊广为敷演诸佛如来净土之行。

  敷演又作敷衍。流播也。旧唐书、「敷衍德音。」净土、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梁译之摄论八曰、「所居之土无于五浊。如彼玻璃珂等。名清净土。」大乘义章十九曰、「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净土。」元晓法师曰、「金刚以还菩萨所住、名果报土、不名净土。未离苦谛之果患故。唯佛所居、乃名净土。一切劳患、无余灭故。」又曰、「八地以上菩萨住处、得名净土。七地以还一切住处、未名净土。」又曰、「三聚众生苦生之地、是为秽土。唯正定聚所居之处、名为净土。」又曰、「所说净土、皆是如来愿行所成、非生彼者自力所办。不如秽土外器世界、唯由众生共业所成。是故通名清净土也。」仁王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一切众生蹔住报。登金刚源居净土。」会疏曰、「诸佛如来者、约果上妙土也。亦可诸佛如来因中所修之行。」

  我闻此已、当如说修。成满所愿。尔时世自在王佛、知其

  高明。志愿深广。

  广韵曰、「高上也、崇也、远也。古劳反。明、光也、照也、通也。武兵反。」会疏曰、「高明约具德。深广约愿心。谓持戒禅定、超胜世间、故谓高、方便般若、照究诸法、故谓明。远彻来际无挠、故谓深。周摄一切无遗、故谓广也。」

  即为法藏比丘而说经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经历劫数、

  尚可穷底、得其妙宝。

  大法鼓经曰、「佛告迦叶、如以一毛滴大海水、能令尽不。迦叶、白佛言、唯然、能尽。」会疏曰、「大海、譬所愿广大。

  一人斗量、譬因行渐次。经历劫数、譬时节长远。穷底、譬克果所愿。得妙宝、譬成正觉。」

  人有至心精进、

  至心、至极之心也。

  求道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

  克果、谓得果也。文句三下曰、「果由因克。」广韵曰、「克、必也。苦得反。

  果、定也。又克也。古火反。」经音义云、「克、口勒反。言必当也。言必定不虚也。」憬兴述文赞中曰、「会亦必也。克者、遂也、得也。」会疏曰、「求索精进不休止、会当得心中所欲愿耳。」

  于是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

  广说见四分律四、有四种之广说。

  刹者、梵语差多罗之讹略。译曰土田。梵汉双举、云刹土。即国土之义。玄应音义一曰、「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或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二百一十亿者、义寂云、「应其器量、广说诸刹。此即通说受用、变化、及净秽土。」会疏曰、「诸佛刹土、通摄净秽、皆是佛所王国界。」

  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

  判善恶之性、经论诸师之说、种种不一。菩萨璎珞经以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经下曰、「一切众生识始起一想住于缘。顺第一义谛起名善。背第一义谛起为恶。

  」大乘义章七曰、「顺名为善。违名为恶。」同十二曰、「顺理名善。违理名恶。」法界次第上之下曰、「善顺理为义。

  息倒归真、故云顺理。恶以乖理为义。」

  唯识论以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无漏行法为善。于此世他世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若夫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不为顺益、故非是善、无记性也。

  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不为违损、故非是恶、亦无记性也。

  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

  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能于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

  净影约五乘而判三种之善恶。一顺益为善。违损为恶。若依此义、则上通佛菩萨、下极人天。其所修之行、名为善。招三途之因及人天中苦果之别报业、名为恶。二顺理为善。违理为恶。理者、无相空性也。例如行布施。所施者能施者施物之三轮物存于意中、是违于无相空性之理之有相行也。若不存三轮之相、是顺于理之无相行也。因之顺理为善。违理为恶。

  若依此义、则上从佛菩萨、下极二乘。其所修之善法名善。人天众生所修之善法、总为有相行、名之为恶。三体顺为善。体违为恶。法界之真性、为己自体、体性缘起而成行德、所行自体、如心不缘理、所谓随心之欲而不超轨之境界也。是名为善。若依此义、则凡夫二乘无论。即上至三乘、总其缘修之善行、齐为恶也。见大乘义章十二。

  天台立六种。一人天之善。五戒十善之事善也。然人天之果报尽、则还堕于三途、故亦为恶。二二乘之善。二乘能离三界之苦、故名善。然但能自度、不能度他、故亦为恶。故大论谓宁起恶癞野干心、不生声闻辟支佛意。当生死涅槃俱为恶也。三小乘菩萨之善。慈悲兼济、故是善。

  然彼身中未断一毫之烦恼、(小乘菩萨三大劫中不断惑最后一坐成觉)如贮于毒器之食物、食者乃死、故亦为恶。四通教三乘之善。三乘同断见思之烦恼、是善也。然堕于二边、不见别教中道之理、未断一分之无明、故亦为恶。五别教菩萨之善。见中道之理、是善。然犹为隔历之中道、不能见圆教圆融之妙中、所行带方便、不称于理、亦是恶。故涅槃经自白、由此以前、我等皆为邪见人。邪岂非恶耶。六圆教菩萨之善。圆妙之理、是至极之善。然此有二义。一顺实相之圆理为善、背之为恶。二达此圆理为善、著之为恶。圆之著尚为恶、况复其余。止观二之三曰、「唯圆法名为善。善顺实相名为道。背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名非道。若达诸恶非恶、皆是实相、即行非道、通达佛道。若于佛道生著、不消甘露、道成非道。」同辅行曰、「唯圆为善。复有二意。一者以顺为善。以背为恶。次以著为恶。以达为善。」又曰、「以著为恶。以达为善。圆著尚恶。况复余耶。」

  以上诸说中、净影第一顺益之义、同于唯识论之说。第二顺理与第三体顺相兼、同于璎珞经之说。天台别教之义、与净影第二顺理之义同。圆教中之第一义、与净影体顺之义及璎珞经之说同。其第二义、以达著断善恶之性、为天台独特之发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于是释然也。

  国土、天台所立有四种。一凡圣同居土。凡夫与圣者同居之国土也。此中有净秽二种。如阎浮提为凡圣同居之秽土。如兜率之内宫、西方之极乐、为凡圣同居之净土。二方便有余土。此罗汉死后所生之国土、在三界之外。罗汉思死入无余涅槃者误、实则土生于方便有余也。修小乘之方便、断尽三界之烦恼、因而生于其土。然尚余障覆中道实相之无明根本惑、故云方便有余土。三实报无障碍土。此为断一分无明之菩萨所生之处。报真实之道之无碍自在国土、故云实报无障碍土。四常寂光土。为全断根本无明之佛之依处。谓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也。见天台观经疏。

  会疏曰、「人天善恶、(案会疏本、正文亦作天人。疏文作人天。)约有情世间。国土粗妙、约器世间。夫国土者、即众生之影响耳。形修则影长、形短则影促、故知由人。人天善恶、故有国土粗妙而已。」净影疏曰、「天人善恶、泛说一切诸土之因。国土粗妙、泛宣一切诸土之果。粗、不精也。说恶说粗、令其舍远。说善说妙、使其修习。」义寂曰、「秽土中有天人别。净土之中有粗妙异。粗即变化。妙即受用。

  应其心愿、悉现与之。

  净影疏曰、「于诸说中随欲广教、名应心愿悉现与之。」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严净国土、皆悉观见。

  严净、国土之庄严清净也。法华经序品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会疏曰、「问、如来所现、既通净秽、今何但言严净国土耶。答、虽所见净秽、所愿但在净土、故云严净。皆悉者、如所现历观故。观亦见也。」

  起发无上殊胜之愿。

  论语、「起予者、商也。疏、起犹发也。」事之超绝而世所希有者曰殊胜。会疏曰、「无有此上、故云无上。超胜诸愿、故云殊胜。谓庄严无上故、受乐无上故、光寿无上故、名号无上故、生因无上故、利益无上故。是总四十八愿大体。」

  其心寂静。

  离烦恼曰寂、绝苦患云静。即涅槃之理也。华严经一曰、「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毗婆尸佛经下曰、「调御大丈夫。导引于群生。令至寂静道。」资持记下四之二曰、「寂静即涅槃理也。」往生要集上末曰、「一切诸法本来寂静。非有非无。」案寂静有二种。一身寂静。舍家弃欲息众缘务、闲居静处、远离愦闹、身之恶行一切不作、是云身寂静。二心寂静。

  于贪瞋痴等悉皆远离、修习禅定、而不散乱、意之诸恶行一切不作、是云心寂静。见释氏要览下。会疏曰、「实夫所愿不轻、散乱难成。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故入三昧、思惟摄受、绝离嚣尘、故云寂静。」

  志无所著。

  志、说文、「意也。」论语、「志于道。」诗序、「在心为志。」广韵、「志、意慕也。」著、类篇、「附也。」净影疏曰、「理绝众相、故无所著。求入名志。」会疏曰、「不著五欲、故云无著。」

  一切世间、无能及者。

  净影疏曰、「证深离相、故世无及。

  」会疏曰、「其心清净真实、无能等者、故云一切世间无能及者。」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弥陀如来建立四十八愿之前、五劫之间思惟之也。庄严经曰、「阿难、彼作法苾刍、闻佛所说八十四百千俱胝那由他佛刹功德庄严之事、明了通达、如一佛刹。

  即时会中头面礼足、辞佛而退。往一静处、独坐思惟、修习功德、庄严佛刹。发大誓愿、经于五劫。」

  僧伽吒经曰、「一切勇菩萨白佛言、世尊、劫何以量。佛言、譬如大城、纵广十二由旬、高三由旬、盛满胡麻。有长寿人、过百岁已、取一而去。如是城中胡麻悉尽、劫犹不尽。一切勇。又如大山、纵广二十五由旬、高十二由旬。有长寿人、过一百岁、以轻缯帛一往拂之。如是山尽、劫犹不尽。是名劫量。」

  会疏曰、「然则今言五劫、积之至五、应知时节长远。思惟即选择义。总照粗妙、分别善恶、摄取别选、舍粗恶、择取善妙也。佛、所庄严。清净行、能庄严。以福智清净行、能庄严依正故。盖夫菩萨建立净土、犹如良匠建大城。先沉思图画之、而后大集良材、普调斧钺。弥岁雕琢之、至材成器备、则千丈楼殿、一时克成。五劫思惟、如图画之。永劫修行、如大集良材。十劫正觉、如一朝成立也。」

  阿难白佛、彼佛国土、寿量几何。佛言、其佛寿命四十二劫。

  净影疏曰。「问曰。若彼得寿多劫。

  劫尽之时、居住何处、而得修行。释言。余人见其劫尽。其法藏等、见彼国土安隐不动、故得起修。与法华中、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其义相似。」

  彭际清曰、右明法藏发心、亦从机感而入。我等今日闻是经已、至心回向无量寿佛。求生彼。即与法藏比丘尔日发心、无二无别。无量寿佛决定遥为授记。如世自在王所说、真实不虚故。法藏云、我发无上正觉之心。当知无上正觉、一切愿望从此出生。一切净土从此建立。才发此心、极乐庄严一时具足。故曰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所以者何、一切法不离自心故。下云、其心寂静、志无所著。才有所著、便有分齐。

  便成狭小。不得名为殊胜之愿。惟随顺觉心、摄诸佛。一念圆明、十方清净。

  此是一切众生入道榜样。决当随学。

  莫生屈退。

  佛前发愿第七

  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土清净之、如是修。诣彼佛所、稽首礼足。绕佛三匝、

  绕佛、西天之法。旋绕长上、表恭敬爱慕之意也。西域记二曰、「随所宗事、多有旋绕。或唯一周、或复三匝。」释氏要览中曰、「绕佛亦云旋绕。此方称行道。归敬至也。唯佛法右绕。」法华经曰、「头面礼足。绕佛三匝。」

  合掌而住。白佛言、世尊、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佛

  告比丘、汝今可说。宜知是时、发起悦可一切大众。

  物之初起曰发起。又发扬鼓动他人也。注维摩经二曰、「显维摩诘辩才殊胜。发起众会。」梵语摩诃僧伽、译为大众。多众也。众有三人四人之异义。智度论曰、「大众者。除佛余一切贤圣。」法华经序品曰、「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会疏曰、「发起大众、同心愿求往生、亦令其生随喜之心、故云发起悦可。」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众同喜愿生其、名发起悦可一切众矣。」

  菩萨闻已、修行此法、缘致满足无量大愿。

  大愿、愿众生成佛之心也。又佛愿救众生之心也。会疏曰、「菩萨闻之、自发勇猛心。彼既丈夫、我亦尔。彼发妙愿、我不尔乎。故能缘之满足大愿也。缘、由缘也。此法者、法藏摄取之法也。」净影疏曰、「法藏自说己愿、令诸菩萨学之同发、故云闻已修行此法满足大愿。闻已修行、起愿始也。缘致满等、愿心成也。

  」

  比丘白佛、唯垂听察。

  唯、语辞。垂、上对下之辞也。说文、「听、令也。察、覆审也。」会疏曰、「自上被下云垂。如来听其说明、照察丹诚、故云听察。」

  如我所愿、当具说之。

  愿、即以下四十八愿也。具、广韵、「备也。」会疏曰、「仰惟如来、誓愿海广。以诸有群生海为所缘。以大悲大智为其体。以选择摄取为宗旨。以要心希求为其义。开之则有无量愿。摄之则六八无余。

  所以一愿能摄一切愿。于佛前陈说之、虽愿六八、所归在三。一摄法身、二摄净土、三摄众生也。谓第十二第十三及第十七、为摄法身。第一第三十一二、为摄净土。余四十二愿、是摄众生。然愿心无碍、故愿事亦无碍。一多相融、身土相摄。以土摄身、则愿愿皆国土庄严、故释云四十八愿庄严净土。亦以佛身摄余、则愿愿皆佛身果德、故释云四十八愿酬因之身。亦以众生摄余、则愿愿皆为众生、故释云四十八愿摄受众生。又云一一誓愿为众生故、为广略相入也。又若论其宗要、则唯归念佛往生愿。」净影疏曰、「于中合有四十八愿。义要唯三。文别有七。义要三者。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四十八中、十二、十三、及第十七、是摄法身。第三十一、第三十二、是摄净土。余四十三、是摄众生。文别七者。初十一愿、为摄众生。次有两愿、是其第二、为摄法身。次有三愿、是其第三、重摄众生。次有一愿、是其第四、重摄法身。次有十三、是其第五、为摄众生。次有两愿、是其第六、为摄净土。下有十六、是其第七、重摄众生。」

  第一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第一无三恶趣愿。使极乐国土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之愿也。地狱、界名。梵语曰那落迦、泥犁等。译为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等。其依处在地下、因谓之地狱、是义译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地狱者、如杂心释不可乐、故名为地狱。地持中释增上可厌、故为泥犁。泥犁、胡语、此云地狱。不乐可厌、其义一也。此两释、皆对厌心、以彰其过。非是当相、解其名义。若正解之。言地狱者、就处名也。地下牢狱、是其生处、故云地狱。」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梵云那落迦。此云苦具。义翻为地狱。以地下有狱故。非正翻也。」法华文句四曰、「地狱此方语。胡称泥犁者。秦云无有。无有喜乐。无气味。无观无利。故云无有。」法花经音义曰、「地狱、梵语泥黎耶、或言泥啰夜、或云那落迦。此云不可乐。亦云非行、谓非法行处也。或在山间、或大海边、非止地下。言地狱者、一义翻也。」又摄大乘论音义曰、「那落迦、亦言那罗柯。亦云泥啰夜。旧言泥犁邪。斯梵言楚夏耳。此译有四义。一不可乐。二不可救济。三闇冥。四地狱。经中言地狱者、一义也。所以仍置本名。或言非行、谓非法行也。」

  总之地狱有三类。一根本地狱。八大地狱及八寒地狱也。二近边地狱。十六游增地狱也。(此依俱舍论。若依智度论、则以八寒冰八炎火为近边地狱。)三孤独地狱。在山间旷野树下空中等。

  梵语薜荔哆、译曰饿鬼。三涂之一。

  又为六趣之一。婆沙论百七十二曰、「有说饥渴增故、名鬼。由彼积集、感饥渴业。经百千岁、不得闻水名、岂能得见、况复得触。有说被驱役故、名鬼。恒为诸天处处驱役驰走故。有说多希望故、名鬼。谓五趣中、从他有情、多希望者、无过此故。」大乘义章八末曰、「言饿鬼者、如杂心释、以从他求故、名饿鬼。又常饥虚、故名为饿。恐怯多畏、故名为鬼。」

  梵语底栗车、译曰畜生、新译曰傍生。为畜养之生类、故名畜生。一切之世人、或为啖食、或为驱使、畜养此生。傍生者、言为傍行之生类也。立世论曰、「由因谄曲业故、于中受生。复说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名底栗车。」婆沙论曰、「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生、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问、若以畜养名畜生者、如诸龙水陆空行、岂可为人所养、名为畜生耶。答、养者义宽、且满人世及以六天。不养者处狭、唯在人中山野泽内。又、古昔诸龙亦为人养、具在文史。今从畜养偏多、故名畜生。大乘义章八末曰、「言畜生者。从主畜养以为名也。」

  会疏曰、「将解愿文、通以二义。初述愿意、次释文义。述曰、佛本何故发此愿耶。见或国土、以杂业所感、故国有三恶趣。狱火列底、而如蹈薄冰。鬼畜纵横、而见闻寒心。明昧倚伏。苦乐反覆。为之发大悲心愿言、若我成佛、国中长无如是苦难。上尽虚空、下穷地际、同一快乐、相忘有余也。次释文者、设我得佛、遥期果上、是愿也。不取正觉者、近励因行、是誓也。设之言若也。故异译言、若我得佛。我、自督之词。是用流布语。

  所愿广大、不敢轻定、故置不定言。

  地狱等者、所选舍也。梵语捺落迦、又语泥梨、此翻苦具。而言地狱者、此处在地之下、故八寒八热等大狱、各有眷属、其类无数、其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四解脱经、名为火涂。

  二饿鬼道。梵语阇利哆。此道亦徐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庙神。无福德者、居不净处、不得饮食、常受鞭打、填河塞海、受苦无量。谄诳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恶、感此道身。四解脱经、称为刀涂。三畜生道、亦云傍生。此道徐在诸处。

  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五相吞啖、受苦无量。

  愚痴贪欲、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四解脱经、称为血涂。」

  第二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

  取正觉。

  第二不更恶趣愿。使生彼国者不更堕于恶道之愿也。三恶道者、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名为三恶道。一地狱道。二饿鬼道。三畜生道。法华经方便品曰、「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道即能通之义。谓一切众生造作恶业而生其处、故名恶道也。又曰三恶趣。又曰三涂。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发此愿。见或国土、虽受人天善果、须臾退没、复入三恶。

  所以转王荣乐、忽怀白发之感。天上妙果、终招猪腹之生。始终参差、苍黄忽转。故愿言、国中人天、无衰无变、永无反复之忧也。释曰。更犹反也。」

  第三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第三悉皆金色愿。使往生彼国者身皆金色之愿也。真金色者、如来之身色如真金也。法华经序品曰、「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璃璃中内现真金像。」会疏曰、「述曰、佛本何故发此愿。见或国土、虽所受果报、常住安乐。所得身色、黑白不同。如正法念经说十种众生、谓长短方圆三角、青黄赤白紫、是也。广约六道、有如是异现。观人界贫士、常带菜色。富家自妆花颜。庆喜妙貌、却招系颈之祸。迦留黑光、频起堕胎之诮。况过黑太白、黑发赤发等、千差万别。爱憎缘之怀火。是非由之起波。是故愿言、我国人天、纯一金色、无有好恶、彼我平等、情绝违顺。释曰、真金色者、彼土金色、光炎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所以者何。彼土金光从无垢清净业所成就故。」

  第四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形色不同、有好丑者、不取正

  觉。

  第四无有好丑愿。使国中天人无有形色好丑之愿也。形色者、形体与色相也。好、集韵、「美也。」丑、说文、「可恶也。

  」左传、「丑类恶物。注、丑亦恶也。释名曰、「丑、臭也。如臭秽也。」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色光一、形相不同。或有矬陋痟瘦、或有大面长身。

  如彼勒毕国人、长三寸、有羽翼。龙伯国人、长三十丈、持长命。目连妄逢人虫之鄙称。偷罗枉伤浮瓠之讥嫌。好人高举。丑妇深嫉。万惑为之蜂起。百苦依之狼狈。是故兴大悲、愿我国中、形相平等、无有高下、情同水乳、绝彼我情、身光相映、法乐无穷也。释曰、形色者、凡色有二种。一谓显色、青赤白黑等。二谓形色、长短方圆等。好谓姝好。丑谓丑恶也。」

  第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

  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第五宿命智通愿。使往生之天人、皆得宿命智之誓愿也。宿命、宿世之生命也。

  佛谓世人于过去世皆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畜生、展转轮回、谓之宿命。能知宿命者、谓之宿命通。那由他、又作那庾多、那由多、那术、那述。

  数目名、当于此方之亿。亿有十万、百万、千万三等。故诸师定那由多之数不同。本行经十二曰、「那由他。隋言数千万。

  」玄应音义三曰、「那术、经文作述。同食事反。或言那由他、正言那庾多。当中国十万也。光赞经云、亿那述劫、是也。」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身器端正、内无实德。诸根冥昧、触事生惑。徒有瑶林琼树之标。虚无春风秋阳之德。尸位颟顸、有何益耶。是故愿言、国中人天、内外相应。外耀金色妙相。内具六通神德。色身神通、普度十方。又曰、一切众生不识宿命、或以父母为奴婢。或养怨仇为妻子。刀俎宿世亲属。鞭打往昔骨肉。亲死为家犬、不知爱育所缘。怨生为爱子、妄无辨宿债事。有海淼淼。业风频扇。故兴悲愿、国中人天、朗然照彻过去、随类接化、应宿世缘也。一切法功德庄严王经曰、善男子。譬如妇人、身怀重孕。乃至十月时、此妇人加诸病苦。支节酸疼、犹如刀解。不能饮食。欲产之时、受大剧苦。作如是念。我若免难、永不淫欲、常修梵行。才产之后、还行恶法、便忘先时苦切之患。又如有人、多饮药酒。饮已昏迷、不知家处。佛法僧宝、父母妻子、曾不忆念、无恭敬心。

  由昏醉故、遂往尸林险难之处、亦无怖畏惶惧之心。作如是念。岂有天龙夜*之类、能怖于我。如是醉人、虽于此时、委卧荆棘、便生乐想。醉醒之后、心怀追悔、自知非法。言我从今、乃至命尽、更不饮酒、作众过失。后遇恶缘、还复酖饮。愚痴众生、亦复如是、贪著俗情、乐世间事、不行二业清净之因。此等众生、堕于地狱、始生悔心、如怀孕妇人、身遭极苦。受苦恼已、从地狱出、既得人身、躺五欲乐、其地狱苦、不能记念、还造恶业云云。是不识宿命之祸也。然彼国圣众、知过去事、如明镜其面像。则于现在事不惑、自游心于湛然之域、无适无莫。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如释尊成道时。」

  静照云、「若识宿命、则不自高。忆念过去无诸功德、但依佛誓、得生此。」澄宪云、「往生彼土者、先知宿命、深仰佛德、宿过去义命、便生也。」下至者、选择集云、「从多至少、以下对上之义也。谓选舍有量、摄取无量也。」

  第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

  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六天眼智通愿。使极乐往生人得天眼通之愿也。天眼、五眼之一。为天趣之眼、故名天眼。以色界四大所造清净之眼根、前知粗细远近一切之诸色、及众生未来生死之相者。此有修得生得之二种。在人中依禅定于肉眼上修得彼净眼者、谓为修得之天眼。生于色界诸天自得此净眼者、谓为生得或报得之天眼。智度论五曰、「于眼得色界四大造清净色、是名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

  是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二者从修得。」大乘义章二十本曰、「天趣之眼、故名天眼。」观无量寿经曰、「未得天眼、不能远观。」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肉眼昧劣、不见一纸之外。但缘目前、思从于此。

  不见地狱重苦、勤修无勇。不见净土胜乐、欣求念淡。常耽皮肤粉红、不知革囊臭秽。徒叫死灰飘烟、无照幽魂冥途。况名山灵踪、虚恨绝目之滨。知识良友、镇怀望河之思。断肠之事几何耶。是故愿言、我国人天、生得天眼、坐拜十方诸佛嘉会、明照六趣升沉。如明镜无心、妍媸自鉴。若如是则何恶不灭、何善不成耶。释曰、天眼通者、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等相、及见一切障内障外、世出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也。」

  第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耳、下至闻百千亿那

  由他诸佛所说、不悉受持者、不取正觉。

  第七天耳智通愿。使极乐之往生人皆得天耳通之愿也。天耳、为色界诸天人所有之耳根、能闻六道众生之语言及远近粗细一切之音声者。是由色界所属清净之四大而成也。受持者、受者领受、持者忆持。

  以信力故受。以念力故持。是法华五种法师行之一也。胜鬘宝窟土本曰、「始则领受在心曰受。终则忆而不忘曰持。

  」

  会疏曰、「见或国土、虽见色如意、闻声未自在。虽目击道存、不闻多疑虑。不闻恶道愁叹之声、大悲未切。不听正觉大音之响、惠解难开。犹如鹫峰月落、恋法轮于晓岚。龙华春游、隔觉药于永夜。嗟乎诸子、实可怜焉。是故愿言、我国生得天耳、上听法声、皆悉受持、下聆苦声、增大慈悲也。释曰、天耳通者、能闻一切障内障外苦乐忧喜语言音声无壅也。

  是云天者、若约此方、谓于定中发得色界四大清净造色、住眼耳根上、而能见闻肉根障隔之外无碍故。彼国生得虽不同之、且假此方名、显神通义也。下至闻者、谓天耳有限量、才闻百千亿、而不能闻其余者、不取正觉也。不悉受持者、信力故受、念力故持。虽闻不持、则等牛羊之闻。故愿闻而受持也。」

  第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见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亿那由他诸佛国中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

  第八他心智通愿。使极乐国中天人皆得他心通之愿也。他心智、十智之一。知他人心念之智也。离欲惑而得色界之根本禅已上、得发无智、于六通中、谓之他心通。大乘义章十五曰、「他心智者、非己之虑、称曰他心。照斯之解、名他心智。」智度论二十三曰、「他心智、缘他心有漏无漏心心数法。」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耳目利、智鉴不灵。但缘外尘、不照心法。或以忠为佞、有枉杀范增之类。或以谄为信、有妄宠西施之惑。况见捕蜂疑孝情。嫉饮书戮爱妾。信浮石沉木之谗。昧不水不山之心。行路难。行路难。祸乱所至、不明维由。是故愿言、我国圣众、不藉修持、自知他心、应其意乐、接化无方也。释曰、他心智通者、照一切众生心中所念、如明镜现万像故。」

  第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

  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九神境智通愿。使极乐国之天人皆得神境通之愿也。神足、即神足通也。又曰神境智证通。略曰神境通。又云身如意通。

  又云身通。五通之一。变现不思议境界之通力、谓之神境通。游涉往来自在之通力、谓之神足通。自身得变现自在之通力、谓之身如意通。各就一边而与以名也。其中神境通名、最为通称。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天眼彻视、天耳远听、身欲至时、或不如意。山川隔绝。海陆途塞。苍苍圆盖、唯为瞻望。

  赫赫宝刹、虚仰嘉名。或托风帆、涉万里之鲸波。楹倾轴摧、葬身于鱼腹中。或驾车马、跋千重之鬼关。途穷力尽、丧命于虎口间。乡里妻孥、为之号叫。旅寓客魂、缘之断肠。如是不快之事、亦几许哉。是故愿言、我国圣众、运身自在、所至如意。一念之顷、不前不后、能飞行十方、上供诸佛、下度苦界也。释云、神足者、亦云如意足。此有三。一运身通、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胜解通、谓极远方、作意思惟、便能速至。三意势通、谓极远方、举心缘时、身即能至。

  」

  第十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

  觉。

  第十速得漏尽愿。使众生速得六神通中漏尽通之愿也。想念、思想念虑也。贪计身者、谓贪著计度而执有我身也。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得五通、未断漏结。暂虽如意、终归坠落。其犹达多神变、失于饮唾。蓝弗飞行、退于礼足。

  故愿言、我土圣众、虽神通如意、通忘通想、常无心应变、逍遥于无何有也。释曰、于诸法妄取著、念念不断、是名想念。

  是所谓法执也。于自身妄执、计爱憎违顺、是名贪计。是所谓我执也。断人法二执、是名漏尽。」悲华经曰、「人天无别、皆得六通。乃至解无我及无我所。」

  第十一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灭度者、不取

  正觉。

  第十一必至灭度愿。亦名证大涅槃之愿。使往生净土者必到涅槃大果之愿也。定聚、三聚之一。正定聚也。三乘之行人、各修其因、正得其果之位也。又名不退位。觉经曰、「我作佛时、我国中人民住止、尽般泥洹。不尔者、我不作佛。」如来会云、「若我成佛、国中有情、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菩提。」

  会疏曰、「述曰、所见土中或土众生、虽修佛道、三聚不同。若夫无德而有位、民或坠涂炭之难。有德而无位、则如徒怀归欤之叹。世法如此、矧佛道哉。所以愿言、我土圣众、德位相兼、福慧双备、一一所得、速至菩提也。释曰、定聚者、具云正定聚、亦言不退转、便是菩萨阿鞞跋致也。云何名正定。凡一切众生、虽根性万差、以类聚之、不出三种。以必堕六趣为邪定。以升沉随缘为不定。以定至菩提名正定。灭度者、梵言大般涅槃、即佛果之名。必者、决定之义。」

  第十二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

  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第十二光明无量愿。亦名光明寿命愿。佛誓光明无量、遍照十方诸佛国土之愿也。觉经曰、「我作佛时、令我光明胜于日月诸佛之明百亿万倍、照无数天下窈冥之处、皆常大明。诸天人民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来生我。不尔者、我不作佛。」如来会曰、「若我成佛、光明有限、下至不照亿那由他百千及筭数佛刹者、不取菩提。」

  会疏曰、「佛本何故与此愿耶。见或国土、虽教主至尊、光明有限量、如今日释迦佛少、一丈也。光益不周、则利化有限。

  是故愿言、我成佛时、光明无量、能尽生界、无所而不至、无时而不照也。释曰、凡言光明者、即是智慧之相也。超日明三昧经下云、尔时有菩萨、名曰大光。

  白佛言。何谓为光、何谓为明。世尊告曰、解了慧明、心如虚空、观见十方去来现在三世之事、无所挂碍。逮得权智、神通已达、坐观一切众生根源、无有去来因缘之想。不碍四大、不碍铁围、不碍大铁围宝山。于地水火风、出入无碍。所以者何。地皆空耳。人不解地。地不空者、水不得前、水不出入。以空之故、转相开通。如人体中毛孔、九十九万。

  以神通者、不见有身。察之虚空、无有挂碍。是谓为光。观一切心已生未生、有志无志、道心欲心、漏心尽心、无漏之心、悉晓了见、而讲义各令得所。是谓为明。是知大智发外、能照法界、名为光明。

  涅槃经云、光明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是常住。光明者、即是念佛。明知现在十方众生、正杂定散信疑等、所有念佛、皆悉弥陀不可思议光之相也。

  问、依大法炬陀罗尼经、诸佛有二种光明。一谓常光、二谓放光。今所愿、正在何耶。答放光无量、佛佛同等。今所愿、唯在常光。故悲华经云、常光照于无量无边百千亿那由他诸佛世界。称赞净土经曰、彼如来恒放无量无边妙光、遍照一切十方佛土、施作佛事。是其证也。故古德云、常光一寻、虽常非遍。别缘遍照、虽遍非常。此佛光明、即不如是。经无量劫、遍照十方、实是诸佛不共德也。

  」

  第十三愿、设我得佛、寿命有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

  者、不取正觉。

  第十三寿命无量愿。佛誓寿命无有劫数限量之愿也。法华经人记品曰、「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同寿量品曰、「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如来会曰、「若我成佛、寿量有限、乃至俱胝那由他百千及筭数劫者、不取正觉。」觉经曰、「我作佛时、令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天人民蠕动之类、令得缘一觉果证、弟子坐禅一心、欲共计知我年寿几千万亿劫、令无能知寿崖底者。不尔者、我不作佛。」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佛化无方、在世不久、金容远去、遗法忽灭。三种精气日耗。众魔邪风频扇。人天镇失眼目。苦海长绝舟楫。所以愿言、佛寿无极、齐虚空界。三世往生、同入佛会。」

  第十四愿、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悉成缘觉、于百千劫悉共计校、知其数者、不取正觉。

  第十四声闻无数愿。使国中声闻无有能计校知其数之愿也。阿弥陀赞曰、「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三千大千世界者、须弥山为中山、七山八海交互绕之、更以铁围山为外郭、是曰一小世界。合此小世界一千为小千世界。合此小千世界一千为中千世界。合此中千世界一千为大千世界。大千世界之数量为一○○○○○○○○○也。

  大千世界之上有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成自小千中千大千三种之千也。内容即一大千世界。以此一大千世界为一佛之化境。且此三千大千世界之广、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焉。见智度论七、佛地论六。

  会疏曰、「述曰、此愿于所见土中、虽教主最尊、徒众太少。如今日世尊才有千二百法筵、庄严未尽善美。所以愿言、我成佛时、圣众无量、围绕瞻仰。」

  第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

  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第十五眷属长寿愿。使国中天人长时随佛之愿也。本愿者、本为因之义、元于因地立此愿、今日得其果、故对于果而曰本愿。又本为根之义、根本之誓愿也。菩萨之心广大、誓愿亦无量也。唯以此愿为根本、故曰本愿。如阿弥陀如来之四十八愿、药师如来之十二愿是也。往生论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十住毗婆沙论三曰、「一切去来今佛。威力功德智慧无量深法。等无差别。但随诸佛本愿因缘。或有寿命无量。或有见者即得必定。闻名者亦得必定者。」法华经譬喻品曰、「以本愿故。说三乘法。」广韵曰、「修、长也。息流反。短、促也、不长也。都管反。」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虽佛寿长久、所化甚危脆、须臾殂落。或蔽死魔、沉沦三有。所以愿言、我土人天、与佛寿等、长时永劫、师资随从也。释曰、修短自在者、或有众生、见佛速入灭、生难遭心、依之得道。应此机故、即现短命、如彼月面佛、寿一日一夜。或有众生、依佛在长远、闻法累功、渐次得道。应此机故、即示长寿、如彼日面佛、寿千八百岁。准此、菩萨长短、随应变现自在、自其所愿也。今虽得无量寿、而能不妨现量寿、故云除其。修、长也。」

  第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有不善名者、不取

  正觉。

  第十六无诸不善愿。使往生彼土者无有诸不善名之愿也。不善者、违理而损害现世及未来世者、名为不善。五逆十恶是也。

  是在现在损害自他、在未来感苦果而损害己心身、故为不善。如三途之苦果、彼虽在现在损害身心、然更无为之招未来世之损害者、故非不善。唯识论五曰、「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恶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于他世、故非不善。」大乘义章七曰、「恶法违损、称曰不善。」胜鬘宝窟上末曰、「十恶破戒违理、名为不善。」

  不善有四种。一胜义不善、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也。依此义、则一切之有漏法即生死法、总为不善。以此中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稳。犹如痼疾故也。二自性不善、无惭无愧及贪瞋痴之三不善根也。以有漏法中、此五法自体不善。犹如毒药故也。三相应不善、与彼相应同时俱生之一切心心所也。

  以他之心王及心所必与无惭无愧、三不善根相应、方成不善之性。若不相应、则不然。如杂毒药之水故也。四等起不善、身业与语业也。以此为自性不善与相应不善所引起之不善、(依善起善、依恶起恶。能起所起同等、谓之等起。)如饮毒药汁而生之乳故也。见俱舍论十三。

  会疏曰、「述曰、见或国土、多不善名。名虽实之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且夫如来至德、称以瞿昙。沙门高仪、轻呼秃头。是皆虽招唾天之过。动苦铄金之难。又如来在世、频有讥嫌之声。缘此故制诸戒律。浮囊易破。戒珠难护。所以愿言、我成佛之国土、永绝三途苦难等名、及外道恶人所有讥嫌之名。唯有适意悦乐之声、供佛敬法之声也。

  赞云、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实是此愿证悟之紧要也。乃至等、从体至名义也。」

  第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

  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诸佛称扬愿。使十方诸佛各各称赞颂扬阿弥陀佛名号之愿也。亦名诸佛咨嗟愿、往相回向愿、选择称名愿也。新译花严经音义云、「咨嗟、咨音咨。孔安国注书云、咨、嗟也。玉篇云、咨嗟、嗟叹也。郑笺诗曰、咨嗟、叹美之深者也。」觉经曰、「我作佛时、令我名闻八方上下、无数佛国诸佛、各于弟子众中、叹我功德国土之善。诸天人民蠕动之类、闻我名字、皆悉踊跃、来生我。不尔者、我不作佛。」如来会曰、「若我成佛、彼无量刹土中无数诸佛、不共咨嗟称叹我国者、不取正觉。」

  会疏曰、「述曰、此愿于所见土中或土如来、虽功德殊胜、其名不传。其名不传、故信愿往生甚少。是故愿言、我正觉名、诸佛各各称扬劝赞、闻者皆往生也。

  释曰、十方世界者、所偏国界。无量诸佛者、能化教主。谓十方各有无量世界、皆有无量诸佛而为法王故。咨者、赞也。嗟者、叹也。称我名者、此有三义。一诸佛称扬彼佛德号。二诸佛咨嗟称名之人。

  如彼小经、六方诸佛、证诚护念称名之人。三诸佛亦咨嗟、亦自称念彼佛名。如释言三世诸佛、依念弥陀三昧、成等正觉故。」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

  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使念佛之众生往生西方净土之愿也。亦名选择本愿、本愿三心愿、至心信乐愿、往相信心愿也。至心、至诚之心也。又至极之心也。心源彻到也。晋书王嘉传曰、「候之者、至心则见之。不至心则隐形不见。」按、道经云至心朝礼、本此。金光明经上曰、「至心念佛。」同文句二曰、「至心者、彻到心源、尽心实际、故言至心。」同文句记曰、「至犹极也。」

  信乐、信顺所闻之法而爱乐之。即信心欢喜也。至心信乐、欲生我、其至心与欲生心之二、摄于信乐之一。此谓之一心、又云一念。盖信喜心诚、即为至心。

  其心即为欲生净土之欲生心也。教行信证信卷曰、「私辟三心字训。三即合一。

  其意何者。至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

  心者、即是种也、实也。言信乐者。

  信者即是真也、实也、诚也、满也、验也、宣也、忠也。乐者、即是欲也、愿也、爱也、悦也、欢也、喜也、贺也、庆也。

  言欲生者。欲者、即是愿也、乐也、觉也、知也。生者、即是成也、作也、为也、兴也。明智至心、即是真实诚种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信乐、即是真实诚满之心、欲愿爱悦之心、欢喜贺庆之心、故疑盖无杂也。欲生、即是愿乐觉知之心、成作为乐之心、故疑盖无杂也。今案三心字训、真实心而虚伪无杂、正直心而邪伪无杂、真知疑盖无间杂故、是名信乐。信心即是一心也。一心即是真实信心也。是故论主建言一心也。」唯识论六曰、「二信有德者、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

  十念、念佛等之十念也。又十遍之称名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净土宗如他宗之授三归五戒等、以十遍之称名授其信者、谓之授十念。

  五逆又曰五无间业。罪恶极逆于理、故谓之逆。是为感无间地狱苦果之恶业、故谓之无间业。此有三乘通相之五逆、大乘别途之五逆、同类之五逆、提婆之五逆等。三乘通相五逆者、通于三乘所立之五逆。又曰小乘之五逆。常言之五逆是也。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由佛身出血。五破和合僧。(由罪之轻重次第)破和合僧者、多数僧众、和合而行法事、修佛道。以手段离间之、使之斗乱、使之废法事。五逆之中此罪最重。阿阇世王问五逆经曰、「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俱舍论十七曰、「言无间业者。谓五无间业。其五者何。一者害母。二者害父。三者害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华严孔目章三曰、「五逆。谓害父。害母。害阿罗汉。破僧。出佛身血。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

  」最胜王经溜州疏曰、「五逆。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罗汉。四者倒见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违福田故。故名之为逆。执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诽谤者、法花经音义云、「诽、字林方味反。谤也。谤、毁也。广雅、谤、恶也。国语、左史谤之。贾逵曰、对人道其恶曰谤也。」诽谤正法者、正法为佛法。

  即诽谤佛法也。其罪最重、永不可成佛、故曰谤法阐提。(阐提为不成佛之义)

上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5
下一篇:佛说无量寿经笺注03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