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智谕
第一天 专听佛号一心不乱
大家打佛七,要伏自己的妄想。妄想就是胡思乱想。如果你心中还胡思乱想,慢慢地会感觉烦躁,安不下心来。伏妄想最好的办法是听佛号,每一支香专听佛号。如果心定下来,发心求生西方。
你把每一句都听清,每一支香都听清,就可轻轻松松过去了。所谓妄想,是你经过的事情,胡思乱想,或者未来的事情,胡思乱想。举个例子说,过去看见、听到的。它的影像会在你脑筋里起伏不定。再不就是计划你未来生意怎么做,工作怎么做,钱怎么赚,那都是妄想。你的心一定安定不下来。降伏它,简便的办法,就是听佛号,把佛号听清了,妄想自然打不入心里面来。
打佛七,功在调心,你们腿疼的不能打坐,可以放下来没有多大关系。如果心不调,妄想不伏,就没有用心了。如果你把妄想真正伏下去,你会得大自在。妄想使你轮回六道,妄想降伏以后,就可往生西方。所以古德有一句话——打得妄想死,许你法身活。
我们今天来谈谈,究竟妄想是什么东西?妄想就是虚妄的胡思乱想。既然是虚妄的胡思乱想,它没有实在的体性。一个法如果有实在体性,可以消灭它,若无体性,是无此法,无此法,何必消灭呢?对妄想又立真实想,没有妄想,说名真实想。既然妄想没有,不对待妄想,怎么立真实想呢?所以古德又进一步说“不除妄想不求真”。这样才合乎中道义。什么原因呢?起心动念除妄想,落生死一边;求真实,落涅槃一边。落生死涅槃两边,不合乎中道。
话说来容易,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到底是什么境界呢?你想一想,如果至诚恳切听佛号,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那种境界,叫一心清净,也名之为一心不乱。听佛号,可以达到一心不乱,达到一心不乱,定得见佛往生。
所谓一心不乱,不是心不在焉;一心不乱是标心有往,一心求生净土,求见阿弥陀佛,纵然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心不乱的境界。如果心不在焉,那是无记,无记是大恶,比性恶还要坏,因为它永不生善法,永不成菩提。什么情形是无记呢?不妨告诉大家。你昏眠的时候是无记,闷绝的时候是无记。如果你把昏眠、闷绝当作菩提,无有是处。所以无记不得成佛,也不得往生。一心不乱不同,一心不乱是诸恶断尽、众善普会。诸恶断尽不被境所转,众善普会也不被境所转,这叫一心清净,也名之为一心不乱。如此修行,即得往生。
所以,七天当中大家往事这个地方修,把你的胡思乱想放下。如果放不下,你狠命地听佛号。佛号听得清清楚楚,自然就不胡思乱想;没有胡思乱想,就慢慢进入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慢慢就得到诸恶断尽、众善普会。诸恶断尽,不落六道;众善普会,往生净土。此其间,大家注意到一点,千万不可落入无记。
本来想和在家多讲一点,因为气力不够,讲到此地。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往生极乐圆现法身
放下!放下!放下!放下一切,念佛求往极乐。究竟放下些什么东西呢?凡你认为有所得的都要放下。不是什么都不管叫放下。那样你学佛也应该放下吗?念佛也应该放下吗?不是的。对父母应该孝,究竟什么是孝?孝,没有东西可得,放下不孝,就是孝。对国家对民族要忠,究竟什么是忠呢?放下不忠,就是忠。对一切众生要慈悲,究竟什么是慈悲呢?放下不慈悲,就是慈悲。学佛要有正知正见,什么是正知正见呢?放下不正知不正见,就是正知正见。如果你把一切有所得放下,把一切邪念、邪思惟放下,一心念佛求生极乐,即得往生。
有人不知道,他说往生极乐世界是死,求往生的人就是求死。他不知道佛法。我们念佛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求离苦得乐,求各人的法身慧命。极乐世界有诸苦但受众乐,所以我们求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是无极之体,无极之体是法身,所以我们求往生。
有人说往生是死,他错误。因为,没有生死,只有苦和乐。怎么知道没有生死呢?如果生死存在的话,就不生不死;生死相续,没有存在。这是什么理由呢?如果存在,就是不生不死;如果还生死,就是不存在。生死无自在。
有人把往生认为是生死,他是不知佛法。不妨我们今天分析分析。生,对待死,才有所谓生。死,对待生,才有所谓死。如果不对待死,什么是生呢?不对待生,怎么是死呢?好比说,丈夫,对待妻子才叫丈夫;妻子,对待丈夫才叫妻了。如果一个男人不对妻子就叫丈夫,没有道理;一个女人没有丈夫就叫妻子,也没有道理。所以,这都是相因相待,假立的名字叫生死。
既然我们知道,对生才有死,对死才有生,如果不对生,就没有死,不对死,就没有生,所以我们就知道,生死各无自性。如果生决定有的话,他不对待死也决定有,那不合道理。同时,都知道有生必有死,既然决定有生,他怎么会死?所以生是空的,没有自性。死也是一样,决定的死,他怎么会生?所以我们知道,生死分开存在,不可能,生死同时存在,也不可能,生时即死时,死时即生时,没有道理。大家都知道,生不是死,死不是生,所以不可能同时存在。什么原因呢?生没有自性,以死才显生,相因相待于死,才有所谓生。死也没有自性,以生相因相待,才有所谓死。佛说生死六道,皆是空义。所以,空才没有生没有死。生灭灭尽,寂灭最乐,寂灭就是不生不灭。求生极乐,是这种乐,绝对不是生极乐世界叫死。
大家都知道念佛法门是圆顿大乘,圆顿大乘当中无生也无死。所以佛说无生无死,叫无生法忍。求生极乐,闻法师得无生忍。生死为苦,离生死叫做乐。无生无死,就是法身。这段话讲得虽然深一点,希望大家好好体认。往生极乐世界不是所谓死,是离苦得乐,求证法身。
有人说念佛法门求生极乐,是天天求死,那他是愚痴。这种人愚痴还无过,要不然就造大口业了。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以后,没有生死。其实,众生天天生死,天天无生无死。大家不相信想一想,你从无量劫来生死不断,无量劫以后你还是生死不断,你想一想,生死不是你啊!不断的才是你呢!如果没有不断,怎么有生死?所谓不断,就是不生也不死。你如果真死的话,谁六道轮回?诚成佛去?
那么,不断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是各位的法身寿命。念佛就是求你的法身慧命圆现,往生极乐就是现你的法身慧命。佛以方便,说极乐世界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八功德水,要它温它就温,要它凉它就凉。其实,那是佛的大方便,透导众生。因为,证到法身慧命的时候,没有生没有死,没有温没有凉、证到法身慧命的时候,你根本不需要衣不需要食,那才是极乐呢!所谓极乐,是不对苦才叫极乐,对苦而生的乐不叫极乐。所以大家第一个观念要认清,往生极乐不是死。
现在有一般人不知佛法,他说求生极乐是求死的法门,他不知道没有死。佛说无生法,无生法当中没有死没有生。如果是不修净土法门,落入六道,你在六道当中也没有生也没有死,不过六道当中要受苦,没有乐。六道轮回,人死变鬼,鬼死生天,既然是人死变鬼,人没有死啊!鬼死生天,鬼也没有死啊!大家不想一想,如果人死了以后,怎么变鬼?俗语讲人死如灯灭,怎么能变鬼?他还能下地狱、变鬼道,他没死,受苦去了!鬼死生天,鬼能够生天,怎么会死呢?去享乐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怎么样脱离六道轮回呢?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不对诸苦但受众乐,彼佛及其人民皆是无量寿,无量寿是你的法身慧命。大家切实衣清,不要再听那些人胡言乱语,说往生是求死法门。他根本不知道。
希望大家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如果你证到法身慧命,就可以离苦得乐,你也可以做无量光、无量寿。
现在开始念佛。
第三天 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
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称为六道。众生在六道里边往来生死,称为六道轮回。其实,六道皆是虚妄,所谓“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家都知道生死轮回六道,学佛要求了生死。其实六道之中没有生死,保有三受呢?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种受,在三界中转变不停,令众生受后有。
为什么六道之中没有生死呢?因为生死相连,生即非死,死即非生,不可能相续。生死不能相续,怎么会有轮回呢?所谓的轮回,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它们转易,只有三受的转易,没有生死。如果六道中有生死,佛不说无生法。大家都通过心经,心经上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是不生不死。
三受怎么来的?由于我们善恶业造成。你如果造了善业,受乐受后有;造了恶业,受苦受后有;你造的业,不恶也不善,受不苦不乐受后有。追究起来,业有那几种呢?略说有七种,广说无量。七种就是身犯杀、邪淫、口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如果你造了这个业,一定受后有。如果没有这七项业,善的、恶的皆没有,不受后有。
这七项业从那儿来的?一切唯心造。你心中起贪、瞋、痴,就造七项恶业了。如果有了恶业善业,一定在三界之中六道轮回。
平时大家都说了生死,了生死是了你十项业。生死不可得,怎么可了?由于杀盗邪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瞋痴,才有生死轮回。生死轮回皆是虚妄,实在没有生死。不过因为你造的善恶业不善不恶业,受苦受乐就是了。在其间没有生死相续。大家如果想了生死,十项恶业不犯。你如果真从生死方面下手,想不生不死,那是头上安头。如果十恶业不犯,自然不受后有生死。所以古德讲,觉后空空无大千。你可不要执着说,空空无大千,什么都没有啊!你造了十项恶业,一切就有!要坏它没有,就不得造业。
讲到此地,聪明人就应该知道,如何了生死,如何修佛道。了生死、修佛道,从惑、业、苦方面下手。所以我们有一个方便法门,叫念佛三昧。
你在世间不妨碍做一切事情,可是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虽然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不妨碍你做一切事情。如果你做一切事情贪瞋痴,不一心念佛,留神你要受乐后有。那叫生死轮回。
在世间、入世间、救度世间、不染世间,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虽然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不和呆木头一样,还可以入世间,救度世间。
你做生意,不妨碍做生意,要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并不是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就不做生意了。虽然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还是做你的生意。如果做生意的起贪瞋痴心,造七项恶业,你要留神,你要生死轮回。如果你做生意,不起贪瞋痴,你就叫了生死。
做工的也是一样。你做你的工,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并不是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就不做工了,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还照样做工。这样可以往生西方了生死。如果做工的,在你工作当中有贪瞋痴心,留神,后面一定受后有。生死茫茫不可期。虽然一时贪点小便宜,后来后果不堪设想。
种地的也是一样,你种你的地,按时间下种子,可是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虽然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到了什么时间种什么粮食,我知道。这样叫了生死修佛道。自己检讨,假使有贪瞋痴心生,有七项恶业起,留神,生死轮回跑不掉。
教书的、办公的、也是一样。教你的书、办你的公,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虽然是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不妨碍你教你的书,办你的公。此其间,要留神的一点,千万不要起贪瞋痴,如果起贪瞋痴,小心,六道轮回。
一切事情皆如此。菩萨修此法门,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就是菩萨的不变;不妨碍做一切事情,就是菩萨的随缘。此法出于一心,一心真如门就是不变,一心生灭门就是随缘。不变,上体佛的无量寿;随缘,上体佛的无量光。这就是修念佛三昧。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每天晚上自己作检讨,我犯十项恶业了没有?如果有,赶紧忏悔。如果不犯,没有根,它不会发芽,保证你可以往生。
或者有人说,要是这么说起来,我不生贪瞋痴就够了,何必一心念佛呢?不生贪瞋痴,成佛有余,何必往生西方呢?因为你现前今世没生贪瞋痴,可是你过去世不晓得造多少恶业!如按现在今世算帐的话,你可以不来不去,可以作佛了。可是过去世久的帐,谁还呢?还要你自己承当。为了安全计,所以要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我过去世还有恶业,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带业往生;借阿弥陀佛的功德力,令我消业。经上说,念念中可以消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所以我们一心念佛不生贪瞋痴,就是佛力、自力二力成就。
希望大家各自检讨。这是的的确确了生死、修佛道的法门。你如果从这儿入的话,可以登入室。要不然,恐怕你永远是门外汉。
现在开始念佛。
第四天 至诚恳切佛性圆现
持名念佛最究竟。就是持念阿弥陀佛名号。每一部经,佛都赞欢持名念佛。
持名一门,开始从因缘修,最后到实相。刚一开始学念佛的人,要念阿弥陀佛,一心响往西方,以境紧自己的心,使一切妄想打断。所以念佛的时候,心中要有佛。如果心中无佛,嘴巴念佛,空修舌根。如何是心中佛呢?至诚恳切。如何是至诚恳切呢?对佛恭敬。不敢向西方涕唾,因为西方有佛;有佛像在的地方,要恭恭敬敬,不敢放逸。天天这么修,日日这么修,慢慢地,心到至诚恳切处,就蒙佛接引,往生西方。真到至诚恳切处,就是会入实相。平时的心,不敢有一点点放逸。对人对事,要调直,自己心里没有弯曲。空空念佛,修舌根而已。所以大家平时养成“事无不可对人言”。这叫缘修,以阿弥陀佛西方境,紧住自己的心不敢妄动。心不妄动。自然入真如门。
接引众生,这种法门最方便,大家一听就懂,只要是至诚恳切心发起来,都可办得到。就是因为它方便,有一般人把净土念佛法门误会了。他说,空空念一句佛号有什么用呢?他不知道持名之下,就是实相。不过如此道理甚深,少有人知罢了。我今天大略和大家讲一讲。
念佛要把你的佛性念出来。你念阿弥陀佛,第一声灭了以后,第二声才起。前念灭,后念生,相续不断。如果前念不灭、还存在的话,后念不生。什么原因呢?那还是前念啊!所以要想连续念佛,不停地念佛,一定念念灭。可是,前念要是灭的话,后念怎么生呢?国为,法灭了不可再生,好比火灭了不能再烧起,人死了不能再说话。如果前念灭后念生,那就说明后念和前念没有关系。因为前念经灭了,当然没有关系。的以,前念灭,后念不生。
是否前念不灭后念生呢?如果前念不灭的话,后念亦不会生。因为前念不灭,还是前念,没有后念,所以前念不灭,后念还是不生。可是事实上,我们一句一句的阿弥陀佛念得清楚啊!那我们就知道,当中有一个不生也不灭,才能够令佛号念念相继。
假使没有那个不断的性的话,不可能有前念灭后念生。那个不断的性是什么呢?是大德你的佛性。此法甚深,不敢和大家多讲,令大家稍微了解就是了。
大家念佛用功的时候,开始要至诚恳切向往西方,求生极乐。你把你的至诚恳切心念出来以后,信愿行具足以后,自然归入这个佛性。所以,至诚恳切以后,佛性圆现。
上根利智的人,从理的方面入。中下根的人,从事的方面。入了以后,都是一样。从理入也好,从事入也好,入了以后,都是一心不乱。你如果念佛念到这个地步的话,叫念不退。真正达到这个功夫,你可以往生实报土。不要认为它高,它从你至诚恳切、恭敬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来的。
如果真正把你自己的佛性圆现以后,澫益大师说,叫心开见自性佛。这时候你从事执修也可以。从理持修也可以。到这个地步,都可艰心开见自性佛。宗密大师称之为实相念佛。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就是说这种念佛法。
你的佛性就是自性,摄耳根闻你自己的佛性,不闻声尘。大家知道什么是声尘?什么是自性吗?声尘有生有灭,前念灭后念生,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生灭不断,那个不断就是你的自性。有你的自性,才有生生灭灭万法。
本来这个法太深不应该和大家讲。不过,有很多人高傲,不知道上面还有佛,他把念佛法门看得太低了。不得不和大家讲一讲。
大家下手用功,还是从事修。事修到了究竟,自然入这种境界。根机不够,妄想从理入,办不到。不相信大家想一想,你虽然也听,澫益大师说心开见自性佛,可是听不懂;也听宗密大师说实相念佛,你还是不懂;也知道观音法门反闻闻自性,不知道如何反闻闻自性;也时常听古德们讲,修学佛法要销归自性,你不知道云何销归自性。
持名念佛开始缘修,到了这个地步,叫直观心性,深入实相。这就是所谓心开见自性佛,也就是实相念佛,也就是反闻闻自性,也就是把一声佛号销归自性。如果有人根机高,你不妨修一修。
如果大家听不懂,也不要灰心,只管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到了时候,一样也是见自性佛,也是深入实相,也是反闻闻自性。殊途同归。所以,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我们修学念佛法门,要修学并重,行解相应。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五天 持戒念佛定慧具足
修佛道有三种法: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其实,佛道只有二道,就是定道、慧道。不过,定慧二道在有戒为基础。戒可以生定,定可以发慧,所以世尊特别立戒条。如果没有戒的话,定慧不得成就。
有人说,既然佛法重于定慧,念佛法门只念阿弥陀佛,不谈修戒定慧,是否不合佛所教呢?
其实,戒定慧,于大乘法中,出于一心。戒定慧出一于一心的道理,六祖慧能大师曾经说过。
念佛就是修一心,一心不乱,自然具足戒定慧。
念佛至诚恳切,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自然不造十项恶业,不造杀盗邪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瞋痴。这样,自然戒具足。
念佛一心不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然不被外境所转,一心安然不动,这就是定具足。
念佛一心不乱,是心作佛是心是是佛,六识出于六根门头,在六尘中不染,天天接触六尘,分辨六尘,可是不染六尘,这是无上智慧。
如此一心修戒定慧,与小乘法不同,小乘虽修戒定慧,不识一心。
于一心中,戒定具足,可以不被一切法所转;于一心中,慧具足,能够转一切法。如果念佛人不能从一心中发戒定慧功德,必然被法所转。如果念佛发戒定慧功德,可以转一切法。
不被一切法所转的时候,觉心不动,是佛法身。转一切法的时候,普化十方,是佛报化二身。所以,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时候,可以不被一切烦恼所破,能破一切烦恼。所以念佛三昧又称之为金刚三昧,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金刚般若波罗蜜”。
金刚般若波罗蜜不被一切烦恼所破,不过是戒定具足。能破一切烦恼,是慧具足。
如此深妙法门,希望大家仰体佛旨,好好修行。
如果大家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时候,你就可以觉心不动、三世益物。虽然三世益物,还是觉心不动。这才是大乘戒定慧的功德。这种功德,有一个基础,就是戒。如果无戒之人,定慧绝对不能得到。
所以,戒法是三乘初业,五乘普导。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皆以戒为开始;连人乘天乘算起来五乘,都是尊重戒法。
所以我们念佛,应该要执戒念佛。持戒念佛,自然渐渐地定慧具足。
大家每天晚上要检讨自己,我今天犯戒了没有?戒法很多,可是有一个要点,一切戒法不出十恶业,如果你能做到不杀不盗不邪淫(出家众是不淫)、十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便一切戒都具足了。十业不犯,叫十种净戒。
开始的时候,每天晚上检讨,我今天犯杀业了没有?盗业、邪淫业犯不犯?慢慢地,甚而言之,连苍蝇蚊子都不杀,杀了都是犯杀业。如果杀盗邪淫不犯,你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杀盗淫,你不犯杀盗淫,和它相应,自然得往生。
再检讨,我今天说话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了没有?如果没犯,你今天的功德和西方相应。我今天起贪心瞋心痴心了没有?如果我今天没有贪瞋痴心,就是和西方相应。
检讨今天,十种恶业没犯,你睡也睡得安,吃也吃得安。如果检讨起来今天有犯,赶紧至诚恳切对佛忏悔。经过忏悔,罪业不增,也得蒙佛接引往生极乐。观经上说五逆十恶的人也得往生。无量寿经说五逆十恶的人不得往生,无量寿经说的是没经过忏悔,就不得往生;观经所说得往生,是经过忏悔。佛大慈大悲,就会加被你,仗佛力也得往生。
这是很踏实、很实在的事情,大家都清楚、都明白,同时,人人皆可实行。
希望大家,开始的时候,每天晚上检讨;久了以后,随时随地检讨;为你的西方莲华下种。有一天娑婆命终,你就往生西方了。
开始念佛。
第六天 至诚恳切求佛接引
虽然六道轮回如幻如化,但是众生的惑业深重,不蒙佛力加被,不能够脱离。我们要想脱离轮回,一定要至诚恳切,求阿弥陀佛接引。
众生为什么原因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呢?在惑的方面讲,众生贪着心太重。有的贪着名、贪着利,有的贪着家园,有的贪着五蕴身心,有的贪着男女之间的淫欲;不蒙佛力加被,不能够脱离的。
谈到贪,略说有四种。四种情形,分深分浅。
第一种是贪受。贪受最微细,通界内无明。三界无明,只是爱之一念。
再一种叫贪着。贪着的情形,比贪爱就粗一点了。主要的、贪着受害的众生,是色界无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贪着禅定,不得出离。
什么是贪染呢?六根贪六尘。对色,贪好看的。对声尘,贪好听的。举例子说,大家喜欢听歌曲、听戏,都是贪染。鼻根,贪染于香味,无论男众女众,好用香水、香料。舌根,有两种贪:贪味、贪说话。贪着众生肉、贪好吃的。每天贪着于说话,不说话就不痛快。你如果说话是功德语,有益于众生的话,可以说的;你讲的都是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这是贪染。身,贪着细滑触,讲明白一点,就是贪着男女之间的淫欲。意根,贪着法尘。怎么是意根贪着法尘呢?就是现在大家乱打妄想。你的妄想,打过去未来的妄想,都是贪着之心。
最精浊的一种,叫贪淫固然是欲界的人、天也有,但是他并不那么精浊,最粗浊的贪淫是欲界的五趣杂居。天固然也有淫,不过他越往上升越来越细。忉利天、四天王,和人间的贪淫是一样了。鬼道、畜生道、地狱道,皆有贪淫。
你想一想,有这四种贪,你能够脱离吗?不但四种贪,由于四种贪,造诸恶业。我们众生每天所造的恶业,不外由这四种贪。地藏经上说得清楚,众生举足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
有这么些惑,这么多的业,你怎么能够自己脱离呢?所以我们要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求佛接引。一旦蒙佛加被往生西方,就脱离六道轮回了。所以,往生西方带来往生;你过去的惑业不是没有,可以带到西方去消灭它。
可是有一点大家要注意到,临命终时千万不可有贪念。譬如说:哎呀!我的儿女,我怎么放得下呢?我的生意赚那么多钱,我怎么放得下呢?名闻利养,我怎么放得下?我命终以后,我的房产土地、财产,一点带不去,我怎么放得下?我的冤家,他对不起我,我还没报仇呢!我死不瞑目,放不下!贪念一起,不得往生。不是阿弥陀佛不接引你,因为你贪念重的关系,你不想去。
所以大家平时要养成一种心理,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随时随地准备往生,什么时间阿弥陀佛接引我,我甩手就走,毫无贪恋之心。这是最重要的,大家千万要记住。
所谓没有这四种贪,并不是叫你不要做世间一切的事业。你的父母,你应该孝他不应该有贪心。不有贪心,无贪心便是“看得破、放得下”,你临命终时,看不破放不下,那就六道轮回了。你的子女,应该教育他,对他不可有贪受之心,贪爱一发的话,你的心就不正了;心不正能教育出好子女,无有是处。夫妇之间,应该和顺,不要贪。临命终时,甩手就走,没有一丝一毫的贪恋,看得破,放得下。朋友之间,对一切众生,应该信义,应该慈悲,可是没有贪。没有贪的要点,就是看得破放得下。
希望大家,在世间要看破放下。看破放下,并不是不处世间。虽然处在世间,看得破放得下;虽然看得破放得下,还是照样处世间。以我一念清净心,处于世间;以我一念一念清净心,念阿弥陀佛、礼敬阿弥陀佛;以我一念清净心,求生西方极乐;以我一念清净心,求佛接引,早离娑婆。
我们现在好比一颗珍珠,虽然掉到泥土里边,珍珠本色不变。珍珠本色不变,就是没有诸惑、诸业;没有惑、业,自然不受业紧苦;不受业紧苦,自然就脱离六道轮回了。恐怕自己力量不够,赶紧念阿弥陀佛,求佛力加被,接引往生西方!
现在开始念佛。
第七天 佛心无高下清净平等是
佛心无高下,清净平等是。
学佛,就在修心。念佛人的心,天天是清净的,平等的。心清净,不生不灭,上体无量寿;心平等,横遍十方,上体无量光。
所以,大家注意到修心,每天的心,不要教它有举、有降。在世间法,心高举的时候,叫兴奋。遇到喜欢的事情,非常兴奋,心就高举起来,这样就失掉清净平等了。有地时候,心里沮丧,心就降下来,也就失掉清净平等了。一天二六时,教你的心,不举、不降,如此便是清净平等心。
如果遇到兴奋的事情,赶紧念阿弥陀佛,使它平和;如果沮丧的时候,赶紧念阿弥陀佛,使心情平和。使你的心,一天二六时,在万事当中,坚持不动。虽然是不动心,不妨碍处理万事。这有一个要点:于一切事无心。怎么讲呢?于一切事情不动心机。
大家要切实留神,你如果动心机的话。临命终时,还向于自己。你动了心机它种入第八识,临命终时皆现前,它可以引导你堕落。
所以,遇事不动心机,心中不受事的冗扰。这个情形我如此讲,或者不爽;虽懂我的意思,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你看那个镜子,物来了就照,丝毫不爽;虽然照得丝毫不爽,物去而不留,镜子边一点影像没有,不染不著。绝对不是照出影子来以后,留下一块影子。这就好比是佛心,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
每天大家修行,要往此处用功。如果你心中有事,喜欢、兴奋得忘不掉;不如意的事情,沮丧、丧气得放不下,如果有这种情形,你赶紧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号入心,高举的心就平下来,沮丧心也平下来。千万不要想它。你想它有什么害处呢?你临命终时,它就变相现前。善的事情,现人天境界;恶的事情,它现地狱饿鬼畜生境界。你要知道,六道轮回总如幻如此,就是因为你一心不能清净平等,才随六道轮回生死不断。
名人检讨自己,如果有这种情形,赶紧念佛消灭它。谁能救你呢?你自己救你!你的心清净平等,就得往生。
所以,学佛唯在一心,一心包罗万法。于万法方面说名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叫净土。我们所说的一心,就是阿弥陀佛。我刚才说过,一心清净是无量寿,一心平等是无量光。此法甚深,我在略地请一点给大家听。
万法归一心,一心起万法,这就是所谓的“万法归一,一起万法。”万法归一,名一切即一;一起万法,名之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须弥入芥子而不小;一即一切,芥子遍须弥而不大。如心就是佛,此心就是一真法界,此心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此心就是极乐净土。所以学佛也好,唯在求一心,大家千万不要迷惑。
现在有一般迷惑的人,不修自心。修学术,修神通,甚而言之,有人修功夫。这一切总不是归家之路,智者所不取。如果大家随着他走的话,你要堕入六道轮回,无有出期。
此法甚深,从解无益。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求佛大慈大悲接往生。
所谓往生者,不过是证入一心,证入一真法界。自办办不到,求佛加被。
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天天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接引往生。
今天佛七圆满,虽然加香,大家要把心放开,安之若素。怎么能和平常一样呢?救你的心不举、不降,清净平等,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
现在开始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