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佛七讲话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佛七讲话一九八八年第二期
2007年12月25日09:1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059 字体: 繁體

 作者:释智谕
           
  第一天 单提佛号断除妄想

  打佛七最主要的,要除妄想。无量劫来生死根,只缘妄想错用心,若能打得念头死,六道原来是法身。

  我们无量劫来随六道生死,皆因妄想。一切法门皆在对治妄想。念佛法门当然亦是对治妄想。所以念佛求要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没有妄想。如果没有妄想,一心持念佛名,求生西方,就蒙佛接引。

  用什么方法来对治妄想呢?就是单提一声佛号,只有求生之心。

  谈到妄想,略说有两种。眼耳鼻舌身不会起妄想,妄想是从第六识起的。第六识跟前五识同时而起的是一种是在第六识自己单独起。

  第六识和前五识同时起的,在现在世摄。现在世眼看到、耳听到、鼻闻到、舌尝到、身接触到,皆有一分意识在内。如果起瞋痴,取相思,就是妄想。

  第六识单独起的,在过去和未来。第六识单独不可能接触到现在。它对过去、未来的一切起贪瞋痴、取相生想,就是妄想。

  分析起来,最主要的是第六识单独起的妄想,带着我们生死。怎么知道呢?临命终时现在的妄想就伏下了。固然有的还起,但不是太厉害。临命终时,过去善恶业一时俱现,是过去的妄想。

  但是,大家也不要这么分别。因虽有过去、现在、未来,都出于一心。第六识和前五识同时起的妄想,虽然在现在,可是它的根,种在过去。第六识单独起的妄想,固然是在过去、未来,可是它的根,是现在下的种。

  所以,在一心中,对过去、现在、未来皆不可贪着取相。如果对过去现在未来都不贪着、不取相,名之第一心不乱。所以,要求大家,现在六根不要动。

  打佛七期间,眼不可乱着、耳不可乱听、六根皆不可妄动。

  不相信,听到一种声音,动心的话,它会很久去不掉。听到一段美妙的歌曲,所谓三月绕梁,忘不掉的。

  想想:睁着眼都忘不掉了,那临命终时,你有什么办法呢?希望大家,七天当中,眼不可乱看、耳不可乱听、不可乱用心。

  我知道你们有很多人,不知道修行要领。眼喜欢乱看。你眼睛一注意到什么东西,出一种明亮的光,我就知道你动心了。一念动心就是生死。所以希望大家千万注意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就叫一心不乱。念佛用功就在这个地方。

  七天当中,如果你想起过去的事情来,赶紧提起佛号。修其他的法门,是教你直接不想。净土念佛法门方便,众生不是喜欢想吗?那就教他想阿弥陀佛、西方极乐。这是佛的方便。想极乐、阿弥陀佛,连一点杂念都没有了,究竟处就是一心。一心就是无念,所以念佛法门是上上法门。

  知道妄念的根源,就要想办法对治。

  虽然说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妄念,可是所起的妄念,大部分是过去的。现在、未来的虽有,但很少。你不会因为现在的每一件事情起烦恼。譬如每天吃饭走路,不会无故起烦恼。当然,有的计划:我的生意下个月赚不赚钱?或在学校下个月的考试及不极格?那是未来的妄念,但不是每个人皆如此。

  唯有过去的妄念下种太深。我虽然没有他心通,但我知道现在每个人都在想着自己的事情。你所想的,不外乎想过去的影相。过去所见到、听到的,六根接触六尘的影相,忘不掉,就起妄想了。

  睡梦中,大部分是过去的妄想,也有一部分是未来的妄想。可是未来的妄想,它的根不还是在过去种的。过去六根不种六尘谢落影像。不会作梦。不相信,大家都没有到过月球,那一位梦到月球的景象来?因为第八识没下过个种嘛!所以梦不到。所梦到的都是过去的种子。由于过去的种子才会想到未来。所以,可怕的是过去的种子。

  如果过去的种子断了,现在又不下种,未来种子不生,那你成佛道,往生西方。成佛是得大自在。所谓自在是随六道而不染,要入就入,要出就出,不染不缚,所以这样叫无量光。遍十方而不染着十方,叫无量寿。不随十方生死。诸佛怎么能达到这地步呢?他不过是没有妄想。所以有句话:打得念头死,许你法身活。

  大家皆具法身,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就是被妄想障住了。

  妄想有多少呢?广说无量,略说有二种:第六识与前五识同时俱起,起贪瞋痴、取相、生妄想;第六识单独起贪瞋痴、取相、生妄想。

  如果大家真往这个地方用功,断除妄想,就可转凡成圣。楞伽经上说,就得到真智、如如。真智、如如,总说即真如。真如即法性。法性不生不灭、横遍十方。不生不灭即无量寿;横遍十方名之为无量光。这就是所谓的念佛法门。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注意到:如果发现心中起妄想,赶紧以佛号盖住。一心不能二用,佛号一起,妄想自伏。千万不可以乱动六根。六根中有一分意识在内,就乱心了。看好看的、听好听的、闻好闻的、尝好尝的、接触好接触的、想好想的,那就糟糕了。

  知道病根在那里就下功夫。见到我认为好看的,或讨厌的,赶紧念佛,不教它生长。听到感觉好听,或者讨厌、不好听,不要想它,赶紧念佛。鼻舌身意皆如此。

  希望大家佛七期间如此用功。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极乐

  阿弥陀经上说,善男子善女人,执持名号,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可见修念佛法门,一心不乱是很重要的。

  一心不乱方便有多门。如果修念佛法门,作到一心不乱,何妨万法粉陈、横逆沓来?

  所以,大家在世间,难免有横逆之事。逆来要顺受,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知道世间法皆是无常,横逆是从好的事情来,好的事情是从横逆来,何必计较?

  又有人说:我想当年如何荣耀。荣耀是不错,可是已经是想当年。既然知道现在看过去是想当年,未来看现在,不也是想当年吗?何必贪着呢?

  所以大家在世间,应当常念佛号,求生极乐,一心不乱。应知世间一切法无常。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谈到一心不乱,一切法门皆求一心不乱。当然念佛法门也求一心不乱。念佛法门求一心不乱的方便不同其他。其他法门直接离念;念佛法门是求“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离乎两边不住中,为中道义。

  其方便有多种:

  古德提倡高声念佛,这也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不相信,大家到山上去,没人的地方,高声念佛,自然妄想、杂念没有。

  慈云忏主提倡十口气念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念十口气。不相信,大家念念试试,也是没有妄想、没杂念,也是念而无念。

  印光在师提倡十念法。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三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三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声,就是十念。不准计数字、不准拿念珠,只有心中计。这个念法了不会有杂念,不会起妄想。

  还有一种念法。自己念佛号自己听,听得清楚。听清以后,一定汉有杂念、不起妄想。不相信,大家试试看。

  总归起来,这些念佛方便,都是用一个方法。原则是——一心不能二用。利用这个原则,求一心不乱。

  可是,比较起来,高声念佛容易疲劳。十口气念佛,如果念多了,容易伤气。因为它尽一口气念佛的时候,只有出气,没有入气,所以念多了容易伤气。

  十念法,三三四四的念法很好,可是念多了,容易脑筋疼。这种方法是逼自己的神识不可乱想。大家不相信,采用三三四四的念法,念久的话,感觉脑筋就疼了。如果再继续三三四持念下去,就感觉心中烦躁。

  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它的好处,都有它的限制。唯有自己口念耳听、心念心听、自念自听的方法,没有以上的毛病。

  假使用心念,念多久没有毛病;他还有一个方便:每天睡在床上,心念心听也可以用。有病躲在病床上,心念心听也可用。所以这种方便,是方便中的方便。大家不妨用用看。

  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以上所有的念佛方便,皆离不开这项最重要的原则。如果没有这顶最重要的原则,就没有目标了。是什么呢?就是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极乐。

  高声念佛,当然也至诚恳切、持佛名号、求生极乐。十口气念佛,心中也要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极乐。十念法、听佛号、也是一样。

  如果不是至诚恳切、念佛名号、求生极乐,好比天上的云,没有根。希望大家记住。

  什么原因呢?其他法门是自力成就;念佛法门是自力佛力二力成就。如果只知道,高声念佛、十口气念佛、三三四念佛、听佛号,那是自力。如果在这里面,至诚恳切、求生极乐,是佛力、自力二力法门。

  我们往生极乐靠佛力。纯粹自力者,分分解脱而已,不能往生佛的净土。

  佛的净土是报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是报佛报土。大乘同性经,佛亲自说,阿弥陀佛是报土报佛。阿弥陀经也看得出来,阿弥陀经说,彼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成佛是报土报佛。当然,阿弥陀佛、西方极乐是报佛报土。

  报土有菩萨和佛的分别。菩萨初地以上受实报果,他往生报土。佛初成佛,前一刹那是报土,后一刹那是常寂光土。十方诸佛,清净国土皆是报土。

  实报庄严土是初地以上,法身大士所生的。方便圣居士是阿罗汉所生的地方。凡夫只能生凡圣同居士。

  其他的佛国土,凡夫所生皆是凡圣同居士。唯有四方极乐世界不是。虽生到凡圣居士,可是他四土圆融。他虽在凡圣同居士,和圣居士、实报土、常寂光土的大菩萨、佛常在一处,这是西方净土殊胜之处。

  什么原因呢?不是仗众生自力生的。是仗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所成。各位详细看看四十八愿就知道了。

  所以唯有西方极乐净土是四土圆融。

  既然是四土圆融,生到凡圣同居士,也可参与其他的各士,所以这是殊胜之处。

  所以西方极乐净土,可贵的是凡圣同居。他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诸上善上是等觉菩萨居常寂光土、实报土。众生生到西方,也可和他聚会一处。这是其他的佛国土所没有的。因为什么没有?彼佛没有此愿。所以我们称阿弥陀佛是大愿王。

  既然知道这个原因了,念佛的时候,起方便时一定要有至诚恳切心,念念中才不落空。

  我再重覆一遍。高声念佛,要有至诚恳切、求生极乐之心。十口气念佛,要有至诚恳切、求生极乐之心。三三四念佛,要有至诚恳切、求生极乐之心。自念自听,要有至诚恳切、求生极乐之心。

  总说一句,不论以何方便,总是以至诚恳切。不见弥陀、不生极乐,誓不罢休!

  开始念佛。

  第三天 忆持念佛持戒清净

  大家处世间,不要贪恋世间。世间总是无常。须要精进,持戒念佛。

  念佛名号,要忆持。般舟三昧经讲,若人忆持阿弥陀佛,定得往生西方。 

  忆持有其方便,有很多人和我说,提不起佛号来,不能够用上力。这是他不知道方便。

  忆持,第一个方便——念佛、拜佛、绕佛,要计数字 。经上说得很清楚。如果你念佛计数字,可以入心。印光法师所说的三三四念佛,不过是教你字字入心就是了。如果散念不计数字 ,好比水上浮萍,很好看,可是没有根。纵然你种往生的远因,今生不得受用。所以大家念佛要计数字。你看到那修念佛法门的。苦苦的计数字,能否得受用。因为业障深重,还不一定呢!何况你散念呢?

  古德往生,都是每天念多少万声佛号,没有一个是散念的。所以说,念佛、拜佛、绕佛,一定要计数字。这可以入心。

  第二种方便,对世间如意的事情,要想到无常。或者你生官了,发财了,要念其无常,念其好景不常啊!唯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常住真心。这样,自然提起佛号,用力地用功念佛。对世间不如意的事情,困难的、痛苦的事情,要念阿弥陀佛,那里是一切自在,唯有诸药,不受众苦。求生西方,就得解脱。这样,此心一起,往生之愿心,油然而生。

  世间一切事情,不外乎苦乐而已。药来的时候,我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苦来的时候,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临命终时,定蒙佛接引。

  平时念佛要多念。所谓闲时修下忙时用。因为我们临命终时,能否念佛?不一定。举几个例子,大家听:

  现在时代更不同了,一个炸弹下来,你来不及念佛,就往生了。一个枪弹飞来,不等你念佛,就往生了。你坐飞机时,假使出事的话,能有时间念佛吗?就算你在医院中病死,难免会昏沈啊!昏迷不醒,你能念佛吗?再譬如,临命终大受痛苦,你来不及念佛。

  平时多多念佛,把一声佛号、往生愿心,种入第八识,它就发生作用。佛说这种人,命终以后生佛前,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多地念佛。

  怎么多多地念佛法呢?要用忆持功夫。忆念阿弥陀佛,如子忆母;忆念西方极乐,好像游子归家。

  所以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样念佛,就至诚恳切了。要不然你念的佛号,飘飘浮浮。

  再加上平时持戒的功夫,可以使你往生。

  如此用功,有时你在睡梦中也会念佛。你打佛七,或许能到这个程度——睡梦当中,不知不觉地念起佛号来。要下功夫,使它经常出现。如果命终以后,再起佛号,就得往生了。

  现在大家妄想纷飞。作恶梦的有很多,梦中犯淫欲行的很多。如果你念佛心净,恶梦就逐渐减少。

  初初开始,在睡梦中,有持戒的行为。如果你在梦中吃东西,就记起来:我受戒,不能吃荤啊!这是好现象。慢慢地,就可以脱离生死。如果心再清净,往生的愿心再恳切,恶梦逐渐减少。再精进的话,梦都逐渐减少。你夜晚睡梦中,特别安稳。你可睡得很熟,一觉到天亮。

  一般人淫欲心重。淫欲是生死流,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你在睡梦中,或者犯淫欲行,可能是不离欲界。欲界天道生不上。看你善恶业的因缘,至多可能生到人道,不然就堕落。

  那怎么挽救?持戒念佛。一心忆持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

  如果念佛心增进,清净心、清净愿力增进,你在梦中犯淫欲行就比较少了。话说回来,这不晓得多少年才能得到的。

  可能还有个情形,大家说不定都有。你在梦中,可会梦见自己没穿衣服吧?那是因为你淫欲心没断。如果淫欲心渐伏,它就没这种梦了。如果还有这个情形,很危险!希望大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你可曾想到,几十年的光阴,一晃就过。莫到想念佛时,没时间了。

  对治这些毛病,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最有效。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所谓“念而无念”。

  如果你把一声佛号、往生愿心,深深重入第八识,临命终,蒙佛接引。纵然临命终时,不现瑞相,命终以后,也生在佛前。

  什么原因呢?第八识里有这个种子,必然发芽。你种下去以后,第八识名之为无没识。就是这个种子,不会没有了。

  这种子如何下呢?就是刚才所讲的: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念佛要计数字。对好的事情要念其无常,求生西方;对坏的事情,要念其痛苦,早求脱离,往生西方。

  说来说去,万般皆下品,唯有念佛,求生西方,是真正的。

  如果不能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我们在六道轮回之中,何年何月出离?那真是不堪设想。

  所以希望大家,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

  现在开始念佛。

  第四天 深妙法门念佛定

  佛七期间,每天和大家讲话,横说竖说,不过是为解释一修行法门。什么修行法门呢?即念佛三昧。念佛三昧也叫念佛定。因为三昧翻译过来,就叫作定。说了千言万语,不过解释这一个法门。

  念佛定和其他的凡夫禅定,大不相同。和中国的祖师是一样的。接引,虽然是三根普被,修起来是最上乘。凡夫禅定,把腿盘起来,木然入定,叫入定。他在定中和木头差不多。念佛定不如此,这没有出定、没有入定。一天二六时,总在定中,二六时,虽然是作一切事,总是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者,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西方。虽然如此,一心不乱,不妨作一切事情。所以它没有出定、没有入定。虽在定中,可以普度一切众生;虽然普度一切众生,总在定中。

  菩萨修这个法门,叫作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经理万法,总在定中,一心不变;虽然一心不变,不像木头一样,能够随缘,经理万法。

  虽遇到一切事情,不被一切事情转。好比说,晴空一片,不妨风起云涌;纵然风起云涌,不妨还是晴空一片。

  苦来了,我在定中;乐来了,我还是在定中。什么是定中?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我在定中,不怕苦来,也不怕乐来。虽受苦,没有畏懼之心;虽受东,没有染污之心。

  像这种定,那是凡夫定,盘起腿,木然入定,可同日而语的?

  各位要修此念佛定,你不管上班也好,作生意也好,作工作也好,总是在定中,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虽在定中,不妨碍你上班,不妨碍你作事情,不妨碍你作生意。

  饥来吃饭、困来眠,念佛心不动;虽然念佛心不动,不像一块死木头,他知道,饥来吃饿、困来眠。

  凡夫定教你修无念;念佛定告诉你念一切,总在无念中。虽然是无念,不妨碍念一切法。这就是大家时常听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

  念佛定,好比百炼金刚,能破一切烦恼,不被一切烦恼所破。虽然修一切功德,没有丝毫造业之处;虽然没有造业之处,天天修一切功德。

  你说它有嘛,它不生不灭;你说它无嘛,它横遍十方。不生不灭,佛告诉我们,假名无量寿;横遍十方,佛告诉我们,假名无量光。不生不灭、横遍竖窮,这种情形叫一真法界,佛告诉我们,假名叫净土。

  知道这个道理,求生净土,不是只在西方。告诉你求生西方,是教你标心有处。标心有处,是使你心不染尘。所以,我曾经和大家讲过,东西南北尽西方,名之为念佛定。凡夫定盘起腿来,和个木头一样,那能相比呢?

  有些人不知道,说念佛法门,不是修禅定。那是他不清楚。真正是块黄金,他把它当作黄铜。

  所以,大家要深深体认,念佛定,特别深妙。佛说此法是世间难信之法。

  大家要想修念佛定,平时要不动心。虽处闹市,心总是不动的;虽然是心不动,不妨碍你处在闹市。所以说,念佛法门,是一般众生容易修的。

  现在大家都知道,每天要上班,每天要办公,你是否能把腿盘起来,不上班了,不办公了,只打坐?可是有方便法门——念佛定。你上你的班,你办你的公,心总在定中,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不妨你上班、办公啊!

  所以此定没有入定、没有出定。一天二六时,总在定中。何止二六时,无量劫以来,总在定中;无量劫以后,还是在定中。以此原因,名之为无量光、无量寿。

  现在有很多人,专修凡夫定,求断出入息。

  六祖说过,一念断,就是死。六祖所修的禅定,和念佛定差不多。所以,六祖见自己徒弟打坐,把他给打起来。

  文殊师利菩萨说,什么叫作打坐呢?清净心是名打坐,大悲心是名打坐,无贪瞋痴心是名打坐。这就是所说的念佛定。虽临万法,总是清净心;虽是清净心,起大悲度化一切众生。

  清净心是佛的无分别智;起大悲度化一切众生,是佛的差别智。佛以佛分别智,会到实在的法性;佛以差别智,度化一切众生。

  菩萨修无分别智,叫作不变;差别智就是随缘。日日随缘,日日不变;日日不变,日日随缘。

  我们凡夫不够那个资格。只有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这叫一心;不被六道所染,叫作不乱。天天入烦恼而不乱,还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虽然一心,可是不妨碍我天天谋生活、入烦恼之中。

  你如果能把这个功夫用得纯熟,得大自在。休止往生西方?简直就是成佛。因为虽入烦恼,一心不动,是佛法知啊!虽然一心不动,能入十方一切烦恼之中,这是佛的报身、化身。

  如此深妙法门,好比水中莲。虽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清净不染,不妨碍生存污泥之中。

  如果大家修念佛定,能到这个地步,虽在六道之中,总是法身,此之谓常六道常法身。不像一切凡夫常法身常六道。大家想一想就知道了,这怎么是木然入定可比的呢?

  虽处烦恼,而一心不动,称之为定;虽然一心不动,不妨碍处理一切烦恼,称之为慧。定慧等执,名之为念佛定。希望有心人,往此地用功!你如果真得到受用的话,处世间,就是出世间;虽然是出世间,就是处世间。好比珍珠,掉在污泥里边,虽然是非常骯髒,可是珍珠不坏。

  如此深妙法门,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大悲说出来。可怜末法时期众生,有很多人不信。若人回头,即蒙阿弥陀佛接引。

  你如果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名见佛、往生。阿弥陀佛,在你一心不乱当中现。唉!希望大家各自用功,莫再迷糊了。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五天 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佛七期间,每天和大家讲几句闲话。道理是由我来说,修行还要各位自己去作。如果你不实际去作,我所说的。只是假名相;如果你依教奉行,你得受用。所以重点在“行”希望大家能实行,天天转凡成圣。

  古德曾经说过,“节身俭口”,就是节省身上所穿、所用的,节省口里所吃的。“不生奢泰”,不生奢侈、放逸之心。“闻说少欲,深乐修行。”古德人家得道,是这样得道的。

  所以说,少欲为道,多欲非道;清净为道,染污非道。希望大家能够少欲知足。

  多欲多烦恼,如果不信,你回想你过去,因为你多有贪欲,招来多少不自在。回相你过去,不是很平静、很安稳吗?都因为你多欲,招来不自在。

  今后大家要守住一个重点——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这样,有很多好处。如果你能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不生烦恼。所谓烦恼,皆从贪欲来。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就不生贪欲,只结四方缘,不种娑婆种。没有烦恼,就不造恶业。恶业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雨舌。如果没有烦恼,没有业,就不受业击苦,就不在六道轮回之中。如果你没有烦恼,一定造业;造下恶业,一定受苦报。是名之为惑、业、苦,不相脱离。

  你如何能脱离惑业苦呢?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如果能够心离佛、佛不离心,自然没有烦恼;没有烦恼,自然不造恶业。没有惑业关系,自然不受苦报。可想而知,六道脱离。由于心离佛、佛不离心的关系,往生西方。这是很真切的道理。

  唯有贪瞋痴心重的众生不信。如果大家一念回心,即得往生。如果你还起贪瞋痴心、痴心、造业,不出六道轮回。不是阿弥陀佛不接引你,你自己不想去嘛!

  如果不离佛、佛不离心,不生烦恼,不造恶业,在家自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外自然尊敬长上,朋友信义,一切众生互相和谐,社会自然安宁。如果到了那一天,就名之为西方极乐世界。

  如此说来,西方极乐不远,只在大家方寸之间。一念正,就是西方极乐;一念邪,就是六道轮回。西方极乐、六道轮回,不外乎你一心。希望大家善自养自心。自心是什么心呢?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大家不要误会,说我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还上班、办事不啊?正因为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没有邪念,上班、作事才负责认真。在家庭、在社会,才能孝、悌、忠、信。到了那一天,不是现在的娑婆秽土了。

  由于你这个心,能感佛住世。我们释迦牟尼佛,八十住世,是因为众生恶业所感,促长寿为短寿而已。阿弥陀佛,佛寿无量就是因为他的国家,众生不造恶业,不受苦报。众生心力所感,佛寿也长。三世一切佛,皆由唯心造。

  希望大家,不要贪图享受。如果贪念一起,贪图享受,你就不知足了。由于不知足的关系,贪求一切,造诸恶业,你把你的清净妙法身,使他堕落涂之中,还恢复你的清净妙法身。到那一天,你就知道,虽然身处娑婆,已是西方莲华池中之人。

  说来说去,心念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是什么道理呢?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谓之一心;不起贪欲,不生烦恼,谓之不乱。如此一心不乱,即是修念佛三昧。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检点自己,是苦是乐,在你自求。

  苦、乐是因缘所生法。龙树菩萨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什么因缘所生呢?是你一心所造的因缘所生。此心不造。不受苦。不受乐。此心怎么能不造呢?清净即是道。受苦、受乐,皆是染污。此心清净,就是极乐国土,所谓心净则佛土净。

  你受苦是从贪欲来;受乐也是从贪欲来。皆是有为法。有为法毕竟败坏。唯有心清净,不生不灭。不生不灭称之为极乐国土,称之为净土。约正报来说,不生不灭叫作无量寿;不生不灭,自然横遍竖窮,称为无量光。佛以大方便,开导众生,希望众生能够仰体佛旨,尽力奉行。

  怎么能作到心清净呢?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如此谓之一心不乱,亦名之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希望大家,竭诚用功。

  现在开始念佛。

  第六天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诸佛,如此教诲。大家如果能作到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究意佛道。

  诸恶不作,身心没有过非;众善奉行,能够广度一切众生;自净其意,究竟佛道。原来这一句偈,从二乘说到究竟佛果。

  诸恶不作,身离过非,就不落凡夫众生生死了。不落凡夫众生生死,就入二乘声闻、缘觉。所以诸恶不作,实在是说声闻、缘觉乘。声闻、缘觉二乘,虽然是出生死,疾取涅槃。虽然圆满觉道,不行化道。在佛法当中,涅槃和菩提,他仅仅得到一项,所以二乘人沉空滞寂。

  众善奉行,是说菩萨道。菩萨行空不证,入生死、度众生,成就一切功德,名之为众善奉行,虽然众善奉行,度一切众生,身心无有过非。换句说话,就是入生死,不染生死;虽然身心远离过非,不妨普度一切众生。这是声闻、缘觉乘办不到的。

  身离过非,叫作菩萨的不变;众善奉行,名之为菩萨的随缘。声闻、缘觉仅仅可以作到不变,不能够随缘度化众生。

  菩萨亲证不变,可是能随缘度众生;虽然随缘度众生,始终还是不变。这是在菩萨修行路上讲的话,还不究竟。若论究竟,唯有一佛乘。

  不变是一边,随缘是一边,所以菩萨到此地步,还有二边业。到佛的地步,不变就是随缘,所以没有不变;随缘就是不变,所以没有随缘。不变就是随缘,也有随缘;随缘就是不变,也有不变。没有不变,没有随缘,名之为真谛中道;也有不变,也有随缘,名之为俗谛中道。到这个地步,不变不可得,随缘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名之为自净其意。所以佛称为无心道人。虽证空而不住于空,通二乘,与二乘有别;虽众善奉行,不同于菩萨。

  自净其意的地步,身心无过非叫常寂,因为他不随生灭;众善奉行,广度十方,名之为常照。佛自净其意,就是常寂常照,常照常寂。常照而寂,假名叫无量寿;常寂而照,假名无量光。常寂者,清净常住;常照者,光明遍照。所以自净其意的境界,在佛的正报叫法身;在佛的依报称之为净土。净土无量,法身无量,统通是一真法界。

  和大家讲这些话,讲得太深一点。

  所以我们要修学佛道,就要首先诸恶不作,第二步要众善奉行。诸恶不作,简单说,在凡夫位,十项恶业不犯。杀、盗、淫、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瞋、痴,不犯。十项恶业不犯,凡有所作,皆是善事,叫众善善奉行。这叫修行佛道。

  诸恶不作,凡夫开始修,称之为修定;众善奉行,名之为修慧。定慧等执,就是自净其意。因为定者,一切法不可得;慧者不可得也不可得。上体佛的法身,上体佛的净土。

  众生处于世间要留神,出家、在家有不同之处。出家人求的是佛道;在家众多是求福报。

  佛道就是定慧二道,障定慧二道,最厉害的是淫欲。如果淫欲心动,不得定;不得定故,即不得慧。定慧不得,称之为佛法边外。在座的出家众要注意到。障佛道,要记住,淫最重,所以出家戒第一条是戒淫。

  在家众求福报,障福报最厉害的是杀。冤冤相结,无有了时。你杀他,来生他杀你,那有福报可谈呢?所以在家众,五戒的第一条是戒杀。

  唉!谈到此地,现在要过年了,希望大家回去的时候,莫杀生。你可以过一个安安乐乐、欢欢喜喜的年。可以种下将来福报之根苗。同时,一般畜生,也可以过一个平平安安的年。杀了他,来助成我们杯酒之欢,于心何忍?

  所以我至诚恳切,希望佛弟子不杀生,同时也希望各位,回去影响你附近的人。纵然是不能使你附近的人不杀生,也可以使他们把杀生业,降到最低限度。

  我们没有神通,不知道,只图口腹。经上说,人死变羊,羊死变人。菜市场所有的鸡鸭鱼肉,不要问,都是人变的。你虽然吃鸡肉,等于就是吃人肉,因为六道轮回嘛!要是杀人肉给你吃,你吃得下去吗?

  还有一个重原因。既然是人死变羊,羊死变人,六道轮回,我们今天过年吃的鸡、吃的鸭,说不定是前几生,我们的父母、亲缘所变的。你只顾吃的时候好吃,没想到你所吃的,正是前世父母。如果如此观照,那能咽得下喉去呢?希望大家,大发慈悲心,莫开杀戒,尽量影响你附近的人,使他们减少杀生。

  同时还有一项对大家要求的。从现在开始,我们佛七的功德、你回去念佛的功德,就通回向给被杀的众生,愿他往生西方。只要他们能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那不是一件可喜之事吗?

  所以在家众,没有破坏、障碍福报最重,还在其次,这种大慈悲心最重要。你这个慈悲心发起来,并不是为鸡鸭鱼肉发的,你是为过去的父母、亲缘所发。佛说过,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无量劫来,我们不晓得多少众生,互作父母、妻子、儿女。今天和大家讲,希望大家不杀生,大发慈悲心。

  今天我是为一切畜生,向大众来请命。

  开始念佛。

  第七天 增进道德莫求神通

  学佛为何事啊?增进道德而已。道者自利,德者利人。自利利人,是三世诸佛的愿心。所以,大家应该断烦恼,起大悲。烦恼断尽,道自然圆;大悲完成,德自然满。

  声闻、缘觉,仅仅断烦恼,所以他圆满觉道;菩萨断烦恼,还起大悲,觉道、化道双圆。

  如此修学,叫修学佛道。念佛法门就是如此。不生烦恼,烦恼生时,赶紧念佛,以念佛心利益一切众生。有的人,学佛求神通。他不知道神通不了生死,道德增上,才是了生死。

  佛说,劝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自具神通。我们众生都有神通,被贪瞋痴障住,所以不得神通。

  说起来,惭愧得很,我学佛数十年,一点儿神通也没有。每天吃饭、睡觉、念佛,只求一个“老实”二字。求到现在,老实二字还没求到。我看见人家有神通,我非常羡慕;可是,我不想得神通,只想往生西方。相反地,我正为了逃避神通,我才求生西方。

  什么原因呢?六道之中,唯有人不具神通。天有神通,大家都知道了;阿修罗有神通;死后作鬼,鬼也有神通;如果投生畜生,有的畜生也有神通,狐狸可以崇人,就是有神通,曾经有一条蟒蛇,化为老者,向百丈禅师求法,这也证明畜生有神通;最大的神通是地狱,地狱神通吓死人,刀杀不死,火烧不死,油锅炸不死,像这种神通,那儿有啊?

  我恐怕,再一失人身落入六道,才赶紧求生西方。如果有一天,我具有神通,那失去人身,堕入六道。如果那样,生死无期,苦不可了。所以我赶紧念佛求往生。

  诸位要是有求神通的,不要太急。你死掉的时候,失去人身,就得神通。可见神通不了生死。

  自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道德增进,那个神通就不同了。现在有很多说,我有天眼通能见神见鬼。他不知道,圣人、佛、菩萨的神通,如何之大。

  小阿罗汉,他的天眼,可以见一个小千世界;大阿罗汉,像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这些人,可以见三千大千世界;辟支佛,可以见一百个三千大世界;菩萨的神通,可以见无量、无边、无数的三千大世界;佛的神通,可以化无量劫为一刹那,一刹那为无量劫。那是我们可思议的?要小小地见点神、见点鬼,死了以后就可见了。

  再讲,我们众生本具神通。鬼有神通,人死为鬼,既然鬼是从不来的,当然是人具有神通;人死了生天,天的神通当然也是从人来的;人死成阿修罗,阿修罗的神通,当然也是从人来的啊!地狱、饿鬼、畜生皆如此。所以就知道,人本具神通。

  小阿罗汉能见一个小千世界,他是从人成的啊!所以我们皆具有见一小千世界的天眼通,不过被贪瞋痴障停顿;大阿罗汉见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我们也有啊!怎么知道呢?没有人,怎么有大阿罗汉呢?菩萨虽然是能见无量、无边、无数的三千大千世界,可是他也是从人来的啊!所以就知道,我们人,本具神通啊!纵然佛可以化无量劫为一刹那,化一刹那为无量劫,他还是人成的啊!

  各位想一想,是不是我们人本具神通啊?原来都被贪瞋痴障住。佛教我们修戒定慧,消灭贪瞋痴,慢慢地,我们也可以见一个小千世界;进一步,见三千大世界;进一步,可以见无量、无边、无数的三千大世界;到圆满的那一天,我们也可以化无量劫为一刹那,一刹那为无量劫。

  可是众生不信,不修道德,不息灭贪瞋痴,硬求神通。如此求神,因为道德不具之故,也有可以得到神通。好的生天,有天的神通;次一等的生阿修罗,有阿修罗的神通;再次一等作鬼,落入鬼道,有鬼的神通;再次一等落入畜生道,也有神通;有一天落入地狱的话,得大神通,我们就受不了了。

  这种通叫作业报通;息灭贪瞋痴,劝修戒定慧,所得的通,叫修通。不管报通也好,修通也好,说明我们众生,我们人,本具一切神通。如果矿石里没有金字,练不出金子来;练出金子来,是说明矿石里有金。所以六道轮回、四圣,皆有大神通,那证明我们就有嘛!如果我们没有的话,好比矿石里没有金子,怎么能练得出金子来呢?

  修通可以了生死,报通是落入生死。如何了生死呢?修进道德。如何修进道德呢?断烦恼,起大悲。说回来,还是那一句话。断烦恼,不变;起大悲者,随缘。

  希望大家记住,如此念佛。不要作个愚痴人,光知道求鬼通去,大众当中有的人求这种鬼通。我可以很忠诚地告诉你,有害无益。奉劝诸君,及早回头。老实念佛,老实断烦恼,老实起大悲。

  现在开始念佛。

上一篇:佛七讲话一九八八年第三期
下一篇:佛七讲话一九八八年第一期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