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识心无一动念处
慧 融 记
我知道大家当中有很多是念佛很久的了,所以这七天我配合大家的程度,讲一些对大家有受用的东西。
七天念佛是要求得到受用,就是要使你的心清净,你的心清净了,就和极乐世界弥陀佛相应。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国土叫西方极乐清净世界,你的心清净了和它自然相应,所谓“心净则佛土净”。
怎么能做到心清净呢?在这七天念佛中最要紧的是,心不可慌乱,身不可躁动,应该一切安然,随缘而过。
你怎么能做到心也安,身也安呢?要用一声佛号系心。如果用一声佛号把你的心安下,你的五识就不会躁动了,这样,你就和极乐世界清净国土相应,当你得到了心安,情景是怎么样呢?是一切不动念,因此,须自己留神,七天之中,使心无一动念处。
或者,有人不知道心动念的情景是怎么样,今分总说和别说来加以说明,总说,假使你的心有一点点放不下的地方,那是起心动念了。分别说,你的心记起过去曾见过的东西放不下,或是过去曾经听到的声音放不下,或是香味触等也放不下,这些放不下的,那是你起心动念的,就和极乐世界不相应了。佛门中有一句话叫“打妄想”。大家千万注意,七天当中,要是你打了七天的妄想,那是助长生死流,不可能住生西方,因此,要求大家在这七天之内要把你的心放下,一切妄想不可打。
你或者说:“我放不下,我想我须要作的事情。家庭啦,子女啦、生意啦、学校的功课啦,我放不下。那怎么办?”
我告诉你一个办法:你只要至心地念阿弥陀佛,至心听阿弥陀佛号就是了。而且七天念佛期间,有这么多人念佛,可以借他人的功德听佛号——叫“共相识”。这种识心是共同互为功德的。
你若是不相信,我们不须讲理论,你不妨试试看。至心念佛号,至心听佛号,看能不能对治妄想,你要是每一支香,把佛号念得清楚、听得清楚,保证你能心无所住,如果你起丝毫的疑问心,便不得受用了。大家不妨试试看,以念佛号的功德,使识心无一动念处。
或者有人说:“我念佛、打佛七,想见佛啊!”你要知道,你的心清净就是见佛。若是看到外边出现的佛像,那是化身佛,那是假的。你如果心清净,所见的才是法身佛,是实在的、真的。或者有人问:“为什么心清净是见佛呢?”大家要知道,佛有法报化三身。心清净是法身佛;心清净自然心平等,心平等是报身佛;心平等自然心慈悲,心慈悲是化身佛。法报化三身佛,在你一念清净中见。所以大家要想见佛,不要只见外边现出来的佛,而是要确实知道你的自性清净心就是佛。所以经上说:“欲净佛国,先净自心。”
不管大家在这佛七期间,或者回到家里念佛,都要记住这三种心。假使能够时刻记住,那一定能见佛。
你的心要是清净了,就是你见法身佛啦,叫毗卢遮那;你的心要是平等了就是见报身佛;叫卢舍那;你的心要是发起慈慧,就是见千百亿身佛。
假使不修自心,只是识心向外驰求,那你将走一切的冤枉路。“法界无自性,佛在自心田”所以大家七天念佛,要往这个地方用功——清净自心。
那么,怎么能往这个地方用功呢?要把一声佛号切切实实念好。怎么算是把一声佛号切切实实念好呢?就是至心念,至心听,不作二想,念到你的心不起分别,没有能念的我,也没有能念的佛,那就是法身佛;念到你的心,不分别人我是非,一律平等,那就是报身佛;念到你的心,对一切众生起怜悯心、同情心、慈悲心,那就是化身佛。
你念佛若是只想见外面空中有佛来了,好像大殿里的佛一样,八尺多高。那总是不得受用的事。希望大家知道这个目标——清净自心,以后七天当中往这里用功。
过去曾经有人无心念佛都得解脱,何况我们七天至诚恳切念佛呢?只要这样念下去,各位一定都能往生西方。
恭祝大家念佛成功,往生西方。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不浮不沉心清净
慧 融 记
昨天和大家讲,要想得到清净心,必须万缘放下。这是你得清净心的要领。假如你放不下,怎么办呢?大家可以试试,起无常想。
你放不下的事情,不外乎有二个: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对好的事情,想起来,越想越高兴;对坏的事情,越想越生气。一切恶业就从这里起的了。
你想想,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好的要过去,是无常的;坏的也要过去,也是无常的。无常之法,没有实在的体性。对没有实在体性的法,何必放不下呢?再说,你自己的身体也是无常之法,转眼之间,已是他世之人,你放不下有什么用呢?
大家平时可以观察自己的心,会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心浮,一种是心沉。心浮是散乱,或是躁动。心沉,一般讲,是无记,心里边不记善不记恶,或者是暗昧、打昏沉。心浮心沉,都是六道生死轮回的因。
心不浮不沉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这好比是晴空朗月,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明澈照耀,纤尘毕露的。也就是说,本来应该心里头一点事情都没有,只有一声佛号好比明月一样,照耀四方。
大家不妨往这里用功看一看,你是不是心里一点事情也没有,唯有佛号清清楚楚,若是这样,那就对了。如果你心中有一丝一毫放不下的,一切欲求就进来了。
欲求是总说,分别说有五种:眼贪求色,耳贪求声,鼻贪求香,舌贪求味,身贪求触。经上说,由于有诸欲助发爱性,由爱性而取着一切事物。就因为爱和取的原因,于是受生死没完没了。经上又说,境背爱心则生憎嫉。因为你贪求的是色声香味触,如果色声香味触求不到,违背了你的心,你就会起憎恨心;起憎恨恚心以后,势必造诣恶业,从而由恶业因缘堕入地狱、饿鬼。这是就最苦的说。六道里边最苦的是地狱饿鬼。
假使你的心起了爱着,但不造诣恶业,可能便生在人天道。要是粗浊的爱心,或者造恶业的话,便堕入畜生道。为什么呢?因为爱有四种:爱、着。染、淫。由于浅深程度的不同,所以得到的结果也就各异。
爱,大家都知道了;着,就是贪着,比爱就要粗了;再下一层,就有染污之心;最粗的就是有淫欲行动。
如果只有爱和着两种,还可以生天或生人。假使落入染或邪淫,便将随入畜生道了,在家居士求生西方,固然不一定要戒正淫,夫妇之间正淫不戒,一样也可以往生西方;可是夫妇之间也不要起邪淫,夫妇之间,怎么会起邪淫呢?有很多人受过五戒,他们看过《五戒注疏》就知道夫妇之间也会有邪淫的。
和夫妇之间以外的人犯淫欲叫邪淫,其他的不正当的淫欲也叫邪淫,这个戒本疏上有讲解,我在此地不多说了。六斋日夫妇之间不可行房,若是行房的话,也会影响你的往生。
所以说,五欲不要贪着,不管它是爱或者恨,都不要让它生起,因为这些都是染心的东西,眼看色,耳听声,没有过错,若是起了贪着、贪爱,那就是染心了。要是染心的话,就要堕落三途六道。
或者有人要问:“怎么能够不染心呢?”对于这一问题,有一个方便的办法。这办法是佛在世的时候,教导他弟子的。当你的眼识等五种识接触色等五尘的时候,只是“了别”就是了,不要使六、七识同时并起,贪着它想念它。就是说,你眼见色,耳听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触物的时候,光用你的五根,和五识,不用你的意识(六识),和末那识(七识),这样,虽然五根——眼耳鼻舌身起用,可是意识心不动,就能做到不染心了。佛说五根,眼耳鼻舌身,总名叫做身,意识叫做心。五根五识起作用,不染第六意识,叫身受心不受。不管苦乐境,都要身受心不受。
怎么能做到心不受呢?你的意识心不要想,不要想好的,越想越高兴,想坏的越想越生气,你不想它,自然你的意识心就不受了。
佛说这个法门叫灭想受法门。那是圣人所修所得,我们凡夫虽然还达不到那个地步,但也要心向往之。平时大家要往这里用功,教它身受心不受。
心不受就是不想,不想就是没有想受。如果有人能从这个法门修行,慢慢有点成就的话,他不但以此功德一定往生,并且品位还是相当高的。要是大家真正得到成就了,就可以往生方便圣居士。我们都是凡夫,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不过,大家可以多努力试试看,这是一条很好的修行道路。
总而言之,我和大家所说的,和向大家指出应该修行的,都是围绕着清净自心。那是你自性清净心,就是你的佛性,你将来成佛就是它,当它圆现的时候就成佛了。它要是有几分成就,定得往生。
现在我们大家念念佛试试,往这里用功——身受心不受。
开始念佛。
第三天 佛性念佛念佛性
慧 悦 记
我今天看到有很多人眼睛在乱看。我知道,这样的人一定六根不摄,心中散乱。希望大家眼睛不可乱看,乱看是散乱心的表现。同时,我也知道,眼睛乱看的人,念佛根本没有得到受用。
我知道,参加佛七的人们中,很多念佛已是很久了,所以我今天讲的,多少要深一点点,不过也顾虑要使大家都懂。
今天要跟大家讲,怎样对治妄想。妄想对治下去以后,心自然清净,对治妄想有两种方便。第一种,就是你自己用心观察,心里要是起妄想的话,起紧念佛;第二种,不须要观察,只管至诚恳切地念佛。
第一种观察自己的妄想。初学念佛的人可以用它。假使念佛真正有点进步,就可以不用它啦。为什么原因呢?因为你观察有没有妄想,那是起作意心。一起作意心,心中就有一种负累的感觉。时间久了,会感觉心中非常沉重,非常累。所以这个方法,并不是太理想。
固然,你观察出来的妄想,它是贼,可是能观之心,也是妄想,也是贼。所以用心观察妄想,等于是以贼捉贼。实在说起来,这们用功只是以比较细的妄想,对治粗的妄想罢了。当然,这个方法,刚学念佛时,可以用它,它可以把粗妄想对治下去。可是粗妄想虽下去,但细妄想又产生了,所以这个方法还不算是回家之路。
第二个办法就是至诚恳切念佛,其他一切都不管。不须起作意心,只管至诚恳切念佛,将一声佛号念得最切,久久用功,因为一心不乱的关系,能念的我没有了,所念的佛也就没有了,能对治妄想的心也不起,所对治的妄想也没有了。
其实,妄想不须要对治,一心念佛就没有妄想了啊!我们既然说妄想是虚妄的,虚妄的法当然没有实在的体,没有实在的体,怎能把它灭掉,把它对治呢?妄想好比虚空一样,没有实在的东西。假使有人起心动念要灭虚空,这个人不是个大痴人吗?因此,只要一心念佛,至诚恳切念佛,念到一心不乱,自然没有妄想了。所以说,至诚恳切念佛,才能使心清净。起心动念对治妄想,反而使心不得清净。
至诚恳切念佛,一定没有妄想;若是还有妄想的话,那是你在想其它,不够恳切,不够专一,没有妄想,你的心一定清净。这种清净就叫一心不乱。所以念佛法门功德无量,你只要至诚恳切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功德。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念佛是圆顿法门,佛号功德无量。但你可知道它为什么是圆顿法门,为什么功德无量?要知道,念佛是你佛性念的,不是嘴巴念的。你的嘴巴是肉与皮,和木石一样,它怎能念佛?没有佛性,嘴巴怎么知道要念佛?如果嘴巴能念佛的话,死人应该也能念佛,再说,不但不是你的嘴巴念的,也不是意识念的。因为意识心有间断。大家的意识心,前面一念灭了,后面一念才生,若是前面那一念不灭的话,一定没有后面那一念。可是不对呀!前一念灭了,后面那一念怎么能生呢?如果生,则和前面那一念没关系,若没有关系,怎么说是相继呢?所以,可以的确知道,这中间定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不是第七识念的。固然,第七识有相继不断的作用,所谓恒相续,可是它也有转变。人死了,投生畜生,它认为畜生是我。畜生死了,投胎为鬼。它认为鬼是我。它虽然没有间断,可是它有转变。既然它会转变,后面的东西,和前面应没有关系。好比说,人死了投生为畜生,那畜生跟人毫无关系。若和人有密切的关系,它应该还是人,不应是畜生,所以我们定知当中有一个既是不转变的又是转变的,不生不变,随缘无性的东西。
甚至它也不是第八识的染分。八识的染分叫种子,种子结果后,它就没有了,可是佛号不断。尽此一生,尽此一世,甚至命终以后生生世世,佛号之念不断。那是什么在起作用呢?那绝非第八识,那是不生不灭的佛性所念的。由此可知,你念佛,是人佛性能念佛,而所念的还是你的佛性,这才叫圆顿法门,这才是一真法界性,如果你能念的和所念的,是两个东西,那不是一真法界性,不是圆顿法门了。应该知道,念佛功德无量,是圆顿法门,原来它是以佛性来念佛号,念佛号就是念佛性,佛性就是一真法界性。既然是一真法界性,怎会不圆不顿呢?既然是一真法界性。功德怎能可思量呢?因此,用这个法门念佛,对我们往生有很大的帮助。希望大家发清净念佛,结西方缘。
第四天 以心缘历持名念佛
慧 悦 记
今天是佛七第四天,时间过了一半啦!可能有的念佛已经得到一点点受用了,也可能有人心烦意躁了。因为越打坐腿越疼,越念佛,越感觉累,难免心浮意躁了。
现在我提出来,要求大家特别注意,不要使你的心起烦恼,嫌一切人不合你的意。打坐时嫌维那师怎么不快点打引磬;用斋时心里想,我不喜欢吃这种菜,怎么又买这种菜。你刚来时,可能不会有这种心情,因为那个时候,精神还充沛。现在渐渐感到疲劳了,所以就会心神不定,烦躁不安了。有这种情形的人,要特别注意到恳切念佛,而不是浮泛念佛。
这里,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小的诀窍,当你打坐腿疼的时候,身体可以稍为往后移一点点,这样就容易坐得久了。
心烦意躁一定要戒除。戒除的办法,就是用持念佛名。我们必须要下决心,不要说累一点点,就是阎王差小鬼站在门外,还是要平心静气地念阿弥陀佛。假使有人真能作到这一步,那末,虽是钝要,我也敢说他一定往生西方,希望大家心烦意躁的时候,赶紧提起佛号念佛。
今天就和大家讲,怎样提起佛号念佛,防止心烦意躁,这个办法,就是你的心要缘历佛号。所谓缘历,就是要求你心口相应,心口一致,口念佛,心也念佛,两者必须一致的、相应的。
假如你口念佛,心起烦恼,那就不相应了。请想,你自已的心口都不相应,那怎以跟阿弥陀佛相应呢?或许有人问,到底在什么情形下才是心口相应呢?我且举一例子:大家有受过菩萨戒的吧,受菩萨戒不是要燃香疤吗?燃香疤是很痛的。但当戒师父告诉大家大声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人一心一意地念了,可真的就不疼了,这时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是心口相应,其中不隔杂任何妄想杂念。
所以念佛的时候要以自己的心,缘历佛号,口念佛,心也念佛。你这样念,念到心全是佛,佛全是心,心佛不二,这也就是我和大家讲过的,以你自己的佛性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就是念你的佛性。
并不是因为你念佛的关系腿就不疼了,而是因为你至诚恳切,一心专注的关系,就不感觉腿疼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身受心不受,大家注意,一旦临命终时,若是也能作到这一步,保证你定可住生。希望大家从现在开始,就这样去用功。
假使以我们的心缘历佛号,这样,逐渐地可断两种障:第一是烦恼障,第二是所知障。断烦恼障比较容易,断所知障就比较困难一点,因为烦恼障是事障,所知障是理障,理障就比较深啦!当然,究竟断二障,我们还办不到。因为究竟断就是我法二执完全断除,便是佛,地上菩萨是分断罢了。但即使如地前菩萨渐伏二障。我们凡夫现在还不能达到,不过,我们也可能体会到一点。你一心缘历佛号久了的话,就会有一种感觉,烦恼来时,就会想,不必计较,忍过去就算了吧。这就是我们多少伏一点点了。你过去没学佛的时候一遇到烦恼就忍耐不下,现在能忍下来,就是多少有一点进步了。
理障比较难除。就是因为我执心太重,法执心太重。佛说过,二障没伏,完全是凡夫,生死六道轮回不绝,这就是指的我们这一辈人。我们不希望二障断尽,只希望烦恼障能轻一点点,那就有往生的希望了。要是你能把烦恼障伏下,我敢说决定可以往生的了。
烦恼障如果断话,不但往生,往生品位还很高哩,那是什么原因呢?佛在经上说过,事障若是断了,但理障还没除,这种人是属于声闻、缘觉,品位当然是高的。这个境界我们凡夫虽然现在还没有现前,不过还是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希望大家念佛,一心缘历佛号,慢慢往这方向走。我并不是指望你在佛七期间达到这个地步,回家以后可以继续不断努力往这方向走。
如若多少有一点点进步,就会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执心轻了,有一点点随缘的作用了。例如有人强迫你要这样作,你会随缘想:“好!就这么办吧。”逐渐地就会有这样风度的。你要是没有经过念佛修行,便会起执着:“我认为,要这么办,一定要这么办。你不同意我就不行。”
你要知道,佛说得很清楚,执着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大家念佛久了,虽然二障没全伏,也多少可有这一点点受用了。“好!不计较,随顺你。”这叫随缘不起计较,不起争执,不起烦恼,叫不变。这就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固然,二障伏,二障断,我们一时办不到,因为我们都是凡夫;但大家有这么多年的念佛功夫,对这一点点小小的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一定要能办得到,我想来很多人一定可以办到的。你知道吗?就凭你这一点功夫,已经有往生的希望了。现在我们大家就试试,以心来缘历佛号,来念佛。
开始念佛。
第五天 慧解立行行起解绝
慧 觉 记
净土念佛法门是行门,重点在修行。大家不可只顾解,不起行,所以净土法门,一定要念佛修行。解,固然是开智慧的心要步骤,可是大家要知道,“智慧虽尊,非行不深”。就是说智慧虽然尊贵,要是不假修行,便不能深入。
因为圆现自己的佛性,要靠修行,光靠智慧是不行的。成就天上佛道在修行,光靠智慧也不行。所以一部《华严》,文殊菩萨(智)表其始,普贤菩萨(行)表其终。五十几位菩萨都在修行。所以佛说,信解行证,不行不证。
《无量寿经疏》也讲,声闻在言教,缘觉在义理,菩萨以行为贵。行才能证,所以菩萨是成佛因地。大家修净土法门一定要确实修行。世间法也是一样,你光知道孝,而不行孝不能算孝;你只知道善,而不行善不能算善。
或者有人说:“你说的不见得对吧。六祖在五祖那里听法以后,没有经过修行,不是就见性了吗?那怎么能说光靠解不能成就呢?”
你不知道,六祖是菩萨,过去世已经因缘具足了。他在过去世修行和学习都已经穷尽,都已经满足了。凡夫愚痴没有智慧,只见其果,不知道其因。如果六祖过去没有经过修行,就有现在见性的果的话,那就违背佛法啦!假使说六祖过去没有因,那末,我们大家也没有因,他能见性,我们也能见性啊!六道众生都没没有因,应该也都能见性啊!外道都没有因,应该也能够见性成佛啊!由此可知,六祖在过去肯定有因,所以在今世才能够有成就。
我们还知道,六祖不但过去修行功深,同时还深结善缘,如果他没有深广的善缘,他不会遇到五祖。他能够有那个根机,又遇到五祖,那是过去世修行所致啊。
好像我们修佛法,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教你念佛,而你又能听他的教导念佛,那你过去定有善根因缘,要不然的话,你不但善知识遇不到,恐还将遇到恶知识哩。或者,即使遇到善知识,而你还不肯念佛呢。所以大家要知道,修学净土法门,一定要重在行。
要想往生西方,须得除“人我执”,破烦恼障。除“法我执。”破所知障。但二障不一定要破尽,分破或者暂伏都得往生。
大家平时修净土法门,就要在自己的行为上多多下功夫。适合我的意也好,不适合我的意也好;是的也好,非的也好;称誉也好,诽谤我也好;万般随缘,一切都好。所谓“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这样,你念佛就逐渐可以有成就。
“只见活人论是非,不见死人道丑好(说好坏)。”大家几十年的光阴很快就过去了,为什么不替自己多作打算,多想一想?佛说,世人都为不急之事忙碌,只要三寸气在,名利争执不休。可不知一旦无常期到,请问能带走多少?事实上,命终以后任人摆布,什么也不能自作主张。所以大家记住,这七天也好,平时在家念佛也好,不要为“我执”所左右,要记住“万般随缘过,一切随缘了。”
念佛要实在下功夫,不一定要谈理论,光谈理论是没有用的。“行起解绝”修行一起,那些理论就没有用了。当然,在没有发起修行的时候,理论可引导你指导你;但等你开始修行,理论就可摆在一边了。好比说,你开汽车,刚一学开汽车,一定得照课本上所讲的怎么开怎么作去驾驶。等你会开了,真正上路开车了,课本上的理论就可放置不管了。你绝对不可能一边开着车,一边看着课本。学佛,修净土法门也是一样。所以大家应记住,行起解绝;要不然,你就不得受用。
大家在这里七天念佛,或者回家后继续修持,都必须记住,早晨一醒转来,第一个念头要记得念佛。我知道大家早晨醒来时,一定在乱打妄想,绝对不会念佛,非等妄想打过了,才上香,拜三拜,那时才想起念佛,这样做是有形无实,那个时候,还不知你是否真正在念佛哩。从今以后,大家要记住,早晨醒过来,第一个念头,要念佛,想起来赶紧念佛!
再进一步,半夜睡觉醒过来,第一个念头也要念佛,不可醒来以后乱的妄想。
再进一步,早晨起床以后,不管洗脸、刷牙、吃饭,一定记住,要念佛。
再进一步,每天只要记起来,就赶紧念佛。这个念佛方法,练习久了,是会使你有很大的受用的。到了真理要用到它的时候,你就知道它能救你的命了。所以必须记住,千万不要乱打妄想,而应该代之以念佛。
临命终时,你将生那一道,这就要看你现在的妄想了。你如果想起不如意的事情来,越想越生气,那个时候就将随着你的恶业堕地狱;如果你临命终时,爱着染淫这四个念头特别深,就将随着你的这些恶业随畜生。如果你临命终时,爱心贪心特别重,就将随着你的贪爱恶业落入饿鬼道。如果你有一点小善,可以生到既有苦,又有福的人道来,大善则可以生天,但将来迟早免不了要堕落下地狱。
我知道。大家在打佛七中,就是打坐的当儿,你心中还在打妄想。你可不知道,你现在乱打妄想,就是为地狱、饿鬼、畜生在下种子!“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你下了种子,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将来怎么不堕三途呢?讲到究竟,堕落三途不出一个情念上。一般人都是情念特别重,所以不出六道轮回。希望大家从今以后,把情念改为道念,这样,无情也无种,你就可以得解脱了。
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你只要念头一起,第一个念头必须教它念佛。不管睡梦中也好,醒也好,行也好,坐也好,只要一起念头,就教它起念佛的念头。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要记往,要实行!
现在开始念佛。
第六天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
慧 觉 记
今天想和大家讲,念佛的要领。念佛要领是在调心,除妄想。假使调心得成就的话,就叫做一心;除妄想看成就,不叫做不乱。大家不得一心,不过不能调心就是了;大家不能得到不乱,那是因为你妄想纷飞不能平息吧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调心呢?怎么除妄想呢?那很简单,就是用一声佛号,一声佛号功德无量。若是你把心用一声佛号调得清清净净,那就叫无量寿;如果你用一声佛号使一切妄想肃清,好比晴空朗月一样,那叫无量光。
有很多人修念佛法门,走错了路,他用思惟心去思惟;思惟这个道理对不对啊,那个事情对不对啊,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啊,有没有阿弥陀佛啊。要知道用思惟心,是走生死路。他不知道,当一切思惟没有的时候,那正是你的佛性。所以六祖说:“不思善,不思恶。是不德的本来面目。”因此,大家念佛千万不要用思惟心,思惟心是走生死之路。
思惟是用第六意识的,而第六意识所思惟的都是妄想。怎么知道都是妄想呢?因为心外无法,一切法都是自己心所变现的。那变现的一切法相都是假的。第六意识起思惟,就是取着法相,这一取着就变成虚妄心。所以,要是用第六意识去思维,那全体都是妄想。
或有人问:“你说得不对啊!经上佛教我们,‘善男子善女人,谛听,善思念之。’你怎么叫我们不思惟呢?”我说,你这个人太粗心了,没看到经上教你“善思念”,不是教你“胡乱思念啊”。什么叫善思念呢?善思念,是思念四谛理、十二因缘理、四摄六度理。究竟说来,要对于一切法,知法而不住法,知法不住法,才是真实的叫善思念。什么是不善思念呢?就是住着于法。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六祖所说不得,思善思恶都是妄想。我引申他的含义来说,分别人分别我都是不善思惟;取着于是非都是不善思惟;取着于美丑是不善思惟;取着于人见我见是不善思惟;取着于兴衰是不善思惟;取着于称道你,讥讽你,诽谤你,赞叹你等等的话,都是不善思惟;取着于苦乐都是不善思惟。
人生免不了遭遇到,兴、衰、称、讥、毁、誉、苦、乐等事相,佛教叫做八风,不取着八风,那叫善思惟。原来善思惟就是“不敢于相,如如不动。”大家平时修行念佛,要注意到这一点,这一点作到了,你的道德就增加了。
怎么能够“不敢于相,如如不动”呢?实际做起来,就是“但省已过,莫讼彼短。”只管省察自己的过错,不要说别的短处。怎么能做到这一步呢?归结到一句话,就是“持戒念佛”,假如能够持戒念佛,就会只省察自己,不论别人过短,就可以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了。时时持戒念佛,对人我是非就可不随他转,对兴衰称讥毁誉苦乐不被所动。自然能如如不动。
用智慧分别一切法叫作照,也叫观。不被境所动叫作止,也叫作寂。这是持名念佛,有功最实在的地方。人我是非来了不被所动,那就叫“寂而照照而寂”。一切八风吹来的时候,知法而不住法,知法叫作“照”,不住法叫作“寂”。并不是八风吹来,你全不知道,苦也不知道,乐也不知道,人家骂也不知道,人有称赞也不知道。不是那么说的。而是我虽然知道,可是不住着,不被所动,这就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也就是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你这样念佛, 一定能得大好处。
古德说过:“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话。”就是这种功夫。你的法身是什么呢?就是你自己的佛性啊!佛七第三天,我和大家说过,“佛性念佛念佛性”。以你的佛性能念佛,那叫寂而照;念佛还念你的佛性,那叫照而寂。
固然,我是个凡夫,不知道古德说的,“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是什么滋味。可是我绝对相信佛说的话,和善知识说的话没有错。所以一定要念到念头(妄念)死。念头死了,就不取于相了;不取于相就“如如不动”法身得活了。
“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这二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那个心要是念佛念到寂而常照叫无量光;你那个心,念佛念到照而常寂叫无量寿。你那个心念佛念得全心是无量寿无量光,你还往那儿去找佛呢?
你要找佛,是以佛找佛,以心找心。因此,你只管念佛,一直念去。“不敢于相,如如不动”就是了。可是你要知道,从事上说,也不能说是没有佛,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假使用你的思惟心,认为是没有佛,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你还是取相(取非法相)被它所动。大家应注意用功的正在这个地方:也不取着有佛,也不取着地佛,那正是“一心”。一心的时候,不被外境所乱,叫做“不乱”。
实在说起来,一心不乱,它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要是说到究竟处,你分不清什么是一心,什么是不乱。好比无量光无量寿到极点的时候,就是一个阿弥陀佛啊。原来一心是体,不乱是用,离了体没有用,没有用也就没有体,这叫一真法界性,就是诸位的佛性。那么,怎么能到这个地步呢?不要用思惟心,只管一心不乱去念佛就做到了。如若思惟心稍微一动,与佛便隔十万八千里,反之,如果你不用思惟心,当下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因此,大家不要错走路头,有思惟心,是不对的啊。不要思惟西方极乐世界好,或是弥勒净土好,其实弥勒净土和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分别,都是一真法界罢了。
法无分别,那是你们自己心生分别。分别心一起就是生死。有些人用思惟心说:“我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要求生东方药师净土。”有了这个分别心,恐怕什么佛士都生不了吧!一真法界中,不分东西南北,你怎么能生得了呢?因为你取着于相,被它(相)所动了。因此,大家必须一心求生西方,十方都是西方,西方就是十方。
刚才我说得很清楚,当你念得你那个心,寂而常照的时候,它(心)就是无量光;念到照而常寂的时候,它(心)就是无量寿;念到一心不乱的时候,它(心)就是净土。
所以说:“心外无土,土外无心,若净佛土,先净自心。”谈到这里,有一般自作聪明的人,又会取着相,用思惟主了。他可能说:“这么说起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没有的,这完全是我的心罢了。”这是他又取着于相,又打妄想了,又用第六意识思惟了。我不是说过,不准你取着有,也不准你取着无吗?对于自己的心,也不应取着有,不应取着无,它是横遍竖穷的。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必须既不应取着于有,也不取着于无,它也是横遍竖穷的。
本来心佛不二,你偏要分别,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从你心中赶出去,那不是自己冤枉自己吗?
我现在把话说回来,再讲浅显的。念佛的要领,在调心,除妄想。这个大家一定可以听懂吧?既然是调心,除妄想,所以不可用第六意识思惟,因为,上面说过,第六意识思惟的都是妄想。
好,现在开始念佛。
第七天 至诚恳切念弥陀
慧 明 记
昨天和大家讲,假使有人说:“我要生其他净土,我不生弥陀净土。”此人不得往生。什么原因呢?因昨天时间很紧迫,无法和大家说清楚,现在再来和大家谈谈,要是不交代清楚,大家会生疑的。
因为“西方净土”、“东方净土”、“弥勒净土”、“十方净土”都归一真法界。我们修弥陀净土是归一真法界,修药师净土也是归一真法界,修十方任何净土没有不归一真法界的。
有人说:“我要求生药师净土,不求生西方弥陀净土。”那等于说。我不要生到一真法界去。那么药师净土,根本到不了。因为药师净土,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也就是弥陀净土。
“东方净土”、“西方净土”、“十方净土”,不过好比不同的门就是了,从任何一个门,都入一真法界。什么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诸佛世界。佛在《圆觉经》中说:“十方无量不可说阿僧祗恒河沙诸佛世界,皆如空华,乱起乱灭。”我们知道空华是虚妄的,没有实在体的,既然是虚妄的,没有实在体的,那么十方世界都无隔碍。
大家千万不要说:“我修弥陀净土。弥勒净土不好,药师净土也不好。”不要这么说,因为同样都是一真法界中的空华。不过这里面有各种方便的不同。好比进入上海市,你走苏州当然可以进入上海市,走加兴也是可以进入上海市。上海是一个,不过进入的方向不同就是了。若是你从南边过来,一定是经过加兴进入上海市,如果你说:“我不要经过嘉兴,我要经过苏州。”那当然是可以,不过要多走一点冤枉路,进入一真法界也是这个道理,应看那个门方便,那个门不方便。而不要以为十方净土有好有坏,也不要以自己的个人意见去衡量,一定要依圣言量,信受佛语,依教奉行。所以大家应该知道,十方净土同入一真法界。佛不说二法,(佛只说一法,一法就是一真法界)二法是魔说。我们大家修弥陀净土,是选其方便罢了。
今天佛七到晚上就圆满了,希望大家自己尽量调心,不要受环境左右。这里正好试一试怎样能够身受心不受。希望大家精进念佛!念佛皆在调心除妄想。要使打佛七有所成就,就看你妄想少不少,心清净不清净,不在于你见神见鬼,见到什么现象,当然,见佛见菩萨是你感应的好现象,但你若是不知道调心降妄想,反而心生执着,那便错认门头了。
在这七天念佛中,或者有的人有点小小的受用。可是你也不要太高兴,而是要更精进,不可放松,仍要继续持名念佛;因为你若是一放松一懈怠,是会退下去的,同时,我们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要是不蒙阿弥陀佛垂手接引,往生西方,即使现世不退,来生难免不再退转,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修西方弥陀净土的原因。
十方净土固然都是乐邦,都可往生,可是其他净土没有佛发愿垂手接引众生。唯有西方净土有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说:“如果有众生持念我的名号,当他临命终时我若不与圣众前去迎接,我就不取正觉。”所以大家要发至诚恳切心,念念求见阿弥陀佛,念念求生西方极乐净土。因为我们单凭自力是靠不住的。往生十方净土都得靠自力,唯有往生弥陀净土可获得佛力、自力二量。
大家从今以后,不要光学些空洞的理论,一定要“慧解立行”。当你躺在病床上临命终时,你是一句理论都不管用了,唯有一句阿弥陀佛可保证你往生。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过去追求理论都是错用心。那时候你虽然知道,但已经来不及了。奉劝各位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
念阿弥陀佛的人要记住,必须戒除十项恶业。你的念佛心不可有杀、盗、淫(在家人不可有邪淫),平时说话不可有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尽量使你的心不要有贪瞋痴,假使能做到十项恶业不犯,恳切持名念阿弥陀佛,一定可以往生。为什么呢?因为极乐国土的众生,都是十项恶业清净的,你能恶业清净,自然也可往生。大家千万记住,应该从平时下功夫,若是不从平时下功夫,只是“临事抱佛脚”定会事倍功半。你如能念佛心里没有十项恶业——不要说没有,就是逐渐轻了的话,那末,虽在娑婆世界,已经是莲花池中的人了。
每年打佛七,我都交代大家不要杀生。因为要过年了,希望各位居士回去后,尽量避免杀生,给众生留一条生路,也给你自己留一分善根,将来好有面目去见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