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佛七讲话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佛七讲话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2007年12月21日09:37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132 字体: 繁體

第一天 持念佛名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们佛七的第一天,先告诉大家,为什么打佛七,怎么样打好这次佛七。

  要是你不知道打佛七的目的,那末,在这次佛七中,是用不上劲的。

  打佛七讲开示,横说竖说的都不外乎“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因为这是大家须要正确认识的。

  我们为什么要打佛七呢?要求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只有佛号,没有其他一切烦恼;而不是要大家来求见神见鬼的。

  佛在经上说,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就得往生。当然,像礼拜啦,忏悔啦,五念法门啦,都是很重要的。可是最重之中最重要的,是持念佛名。例如,大家礼拜,拜佛的时候,要身礼佛,身业清净;口念佛,口业清净,心想佛,意业清净。而其中一点,还是不外乎念佛。如果不念佛,身空起空落,头如捣蒜,没有用。有人本末倒置,忽略念佛,不知一切经教中教导我们的,都是以念佛为主的。

  有人说,《阿弥陀经》说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仅仅持念佛名,怎么能够往生呢?

  弥陀净土是以念佛往生为主要的。所以善导大师说,念佛名号谓是正业,其余都是助缘。提问题的人没仔细观看经文,只是断章取义来说。《阿弥陀经》上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紧接着,经文对什么是善根福德因缘解释说:“善男子善女人,持念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不是说得很清楚,所谓多善根福德因缘就是持念佛名;持念佛名具有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若一日、二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就得往生。此人不观经文,把经文断章取义,割裂开来说,是有违经义的。希望大家不要随从这种说法,要以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为修行弥陀净土的主要法门。

  还有人说:“持念佛名,只念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哪有什么功德?应该礼拜啦,忏悔啦,广行众善啦,那才对啊。”

  这是不了解经义,不知道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就是大功德。怎么知道呢?比如说,有人不杀,戒杀,功德固然很大,可是戒杀的人,保不定也不偷啊,也不盗啊。有人不偷盗功德也很大,但是不盗的人,保不住也不淫啊,也不起邪淫心啊。不邪淫的人,保不定也不撒谎啊。不撒谎的人,保不定也不恶口不骂人,不绮语,不两舌啊。有人不贪,说不定他就瞋恨,他不瞋恨,保不定他不痴爱。虽然说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不两舌,不贪,不慎、不痴,是一切善,可是究竟不能算为大善。如能至诚恳切念阿弥陀佛名号,至诚恳切心一发,念到一心不乱,一定不杀,一定不盗,一定不淫,一定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一定不贪,不瞋,不愚痴。 

  所以我们细寻经义,阿弥陀佛名号,持念一声,是大善根福德因缘。说名号功德有限的也是由于不细寻经义,不了解经义。佛说,佛号为万德洪名,怎么可以不相信,而以我慢心随自意胡说呢?释迦牟尼佛在所有的经上都赞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特殊优胜。称为大愿王,和我们娑婆世界众生有大因缘,在无量恒河沙劫以前,阿弥陀佛就是从娑婆世界发心成佛,修净土的。所以希望大家持念佛名,要求一心不乱。若要一心不乱,心必须要有信、愿、行。

  大家打佛七,既然知道以持念佛名,一心不乱为主,那末,怎样才能作到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呢?

  最主要的一点,须要心安神宁。这样才能持念佛名一心不乱。所以不要去顾虑太辛苦,太劳累,以致心慌意乱,一点不心安,不神宁。假使心总是安定不下来,就得不到持念佛名一心不乱。必须一切放下,把自己的心定下来,宁静下来,持念名号,才能作到一心不乱。不要说是七天时间小小的辛苦,就算临命终时,百苦交煎,也要心安神宁,不失正念。假使能够做到这点,保证任何人都能往生。念佛的人不得往生的,多由于苦到临头的时候,心乱如麻,忘记佛号,不能起正忆念,这样,才堕落到六道轮回中去。

  因此,希望大家时时刻刻要提醒自己:“纵然舍命,我也不要乱心,我也不要失掉佛的名号。”这个最要紧。当然,其他条件还很多。七天佛七才开始,以后我会陆续地和大家讲的。

  现在开始念佛。

第二天 以口引心以声摄耳

  昨天讲到持名念佛,念佛法门以持名念佛为主。

  念佛法门是二力法门。今天和大家讲的是偏重于自力法门。其实,念佛法门的自力,他力是分不开的。说他力就是自力,说自力就是他力,不过是轻重罢了。

  在他力方面,我们可以归结起来,是八个字——信受佛语,依教奉行。

  在自已用功,持名念佛方面,也可归结为八个字——以口引心,以声摄耳。用自己的口,导引自己的心;用自己的音声,摄住自己的耳根。因为自己的心,不能安定,不能清净,就用口的力量来导引它,音声来摄住它。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

  娑婆世界的众生,有两根要利。第一个是意根,第二个是耳根。意根摄住了,其余的眼耳鼻舌身也就都摄了。可是意根很不容易摄,大家静坐的时候,总是想“意不散乱”的,可是往往办不到。要想用意“念”,在心里不出声的念,摄住那最不易摄的意根,那只有念佛功力深的人,才能把意根摄住,初学念佛的人,就很难做到了。

  第二个是耳根。耳根要是一摄住的话,眼鼻舌身意也就都摄住了。念佛的时候,不管怎么念,高声念,低声念,怎么念都好,只要能摄住耳根,就对了。各人可自己去体会。这是持名念佛的要领。从古来老祖师的经验伟留下来,有一个摄耳根的原则;一定要教声音把耳朵灌满,才能摄住耳根。要是把声音灌不满耳朵的话,就摄不住了。这个,大家也可以试一试。要想声音灌满耳朵,当然最好是高声念佛。有时间的话,不妨跑到山上或江海边没人的地方去,高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念,一定能把耳根摄住,耳根一摄,自然其他的根都摄住了。假使念佛的人,只是哼哼叽叽地念佛,我保定他八九还要乱打妄想,因为不摄耳根,难得受用。

  由此而知,高声念佛对都摄住六根确实是有效的。所以古德讲:“大声见大佛,小声见小佛。”佛哪有大小呢?就是小志挑战益,大声大益处。初念佛的人,初学念佛法门,一定要做到这一点。那未,怎么能使声音高呢?念佛的时候,嘴巴不充分张开,声音从脖子里出来,就不高;同时,这样念佛,累得很,不能消散。发音高,嘴巴张得小,会把声带累坏了。所以念佛的时候,要把嘴巴张大,教声音自然而然地出来,这样不必太用力,声音就会很高。这样念佛,容易摄耳根,耳根一摄,六根都摄住了,这不是经教上所说,而是大部分从古德的经验中引用来的,是切实可行的。

  或者大家要问:“怎么知道自己摄住自己耳根了呢?”我告诉大家一个方法。你自己可以观察自己:要是摄住耳根,六根都摄住了,那时你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换句话说,就是你的心不妨碍一切环境,一切环境不能妨碍你的心。这个时候才叫“心净佛土净”。举个实际例子:有人念佛,心中乱动。行香绕佛的时候,遇到前面的人起得慢一些,他会想,这个人总是妨碍我。于是讨厌心就起来了。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或者,在念佛时,心里想,这个敲木鱼的,怎么打得这么快,念得一点不舒服,真讨厌。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打坐的时候坐久了又会想,怎么还不打引磬?坐得腿也疼腰也酸了。真讨厌。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吃饭的时候,见到不称心的菜又会嘀咕:“你看,讨厌不讨厌?我最不喜欢吃这个菜,偏偏有这个菜,讨厌极了。这也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若是有以上情况的,保证你不得念佛受益。你想,你的心东飞西散,东跑西奔,不能停留,怎能得一心不乱,往生极乐呢?各位可以观察得再微细一点,有没有想过去事情,想未来事情,想一切事情,如有,这是以心碍境,以境碍心;如果心里没有这些东西,那念佛就得力了,自然可以逐渐念到一心不乱了。

  假使念佛念到心不碍境,境不碍心,不但当来可以往生西方,现前就可以得到很多的受用,因为那时心里清清净净,没有烦恼,没有纷扰,就可以读书认真,作事认真,学业进步,事业进步。

  最后,我想提请大家注意,要使心不碍境,境不碍心,应在日常处世中,光看自己的过错,莫见别人的事非,可以免除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样,现前就可得很多人的敬爱,很多人的帮助,所以说,念佛的功用,在出世间的方面,可以了生死,证涅槃,往生极乐。在世间法方面,以念佛心,心不碍境,境不得心,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生得以受用不尽。

  希望大家切实实行持,以口引心,把心摄住;以声摄耳,把耳根摄住。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这样念来念去,一定可以得到受用。

  现在我们大家就“心不碍境,境不碍心”。来念佛。

  开始念佛。

第三天 长期念佛同时多念

  我利用了两天的时间,约略地和各位讲过怎样念佛,可能各位已经能知道一些应该怎么去用功,怎么去念佛了。今天 和各位讲,念佛须要长时间去修行,同时要多念。念佛的时候,一定要教佛号绵绵不断,将来要是种入第八识,它也会这样翻起,绵绵不断。

  或者有人说,经上不是说十念就得往生吗?那又何必长时间念佛呢?何必要多念呢?

  不错,《十六经》讲十念就得往生。还有的经,讲三念,一念即得往生。但这不是告诉你可以废止长期念佛,而是告诉你念佛方便。方便到如此广度;尽形寿念佛往生,七天念佛也得往生,十念、三念、一念,只要是至诚恳切心念佛,都得往生。不过,要知道,十念,三念,一念念佛,那要有大善根,要不然,到了时候就不能念佛。《十六观经》讲得清楚,若有众生,具诸不善,十恶五逆都犯,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教他念佛,十念即往生。你要是细看经文,就能知道临命终时,要遇到善知识才好。没有善根,不能遇到善知识,便没人教你念佛;或者,即使遇到了善知识,若自已不能念佛,还是不得往生。我们是不是有那么大的善根,临命终时一定能遇到善知识,自己在病危之际一定能念佛呢?那不一定。我们生在末没时期,业报深重,要是有善根福德因缘的话,就应该早度脱了,怎么会一遍一遍到未法时期呢?所以说,末法时期的众生都是善根微溥的。善根微薄的很难“十念即得往生。”

  不要把你的生命作赌注,说我临终十念,就得往生。那是不是太危险了?奉劝大家,要平时念佛,积存资粮。要尊照善导和尚所指示,长时修,尽此一生不断念佛,想起来就念,想起来就念,叫精勤念佛。这样,存下资粮,才得往生。

  这有几种因缘,广说无量善因缘。略说有三种。

  第一种,以自己的力量,长时间念佛,熏入第八识;久久熏习,等八识就有了种子,但不是一次,二次可以成功。好比读书,看一遍背不下来,看两遍,三遍也是背不下来,不要怕,只管一遍遍地看,看上几十遍,自然而然能背下来了。又如诵《心经》,一遍背不下来,两遍,十遍八遍,甚至几百遍,到后来一定能背下来,那是什么原因呢?无数次的背诵熏入第八识,第八识有执持力量,能执持不忘,同样道理,长时间念佛,也可以熏入第八识,第八识有执持力量,能执持不忘,同样道理,长时间念佛,也可以熏入第八意执持不忘。所以古德说,往生与否,看你,有没有信愿。有信心,有愿心,就得往生。往生的品位高下,看你念佛的功夫大小,功夫用得大,往生品位高;用得小,品位低;不用功,没有品位,不得往生。徒发虚愿,也不得往生,一定要有信愿行。

  信愿行就是熏习。久久熏入八识后,种子成熟,就得往生。念佛功夫用得大的,当然,熏入八识的时间也久长了,于是品位也相应地高了。

  第二种,就佛力方面说。西方极乐世界,大家都知道,有九品莲台。你绝对不能说,我念十声佛号,和你尽形寿念一辈子佛没有差别,同样也可以获得上品上生。这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你废弃长时间念佛,而只临终十念的话,了不起得个下品生,是不可能得上品上生的。假使不能念佛的话,那便莲往生都没有希望了。说西方有九品莲华,这就告诉你念佛功夫大小有差别。念佛功夫最大的,上品上生;次一等的,上品中生,上品下生;再次的,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乃至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所以要长期念佛,争取上品上生。

  第三种因缘,命终以后也可往生。经上说得很清楚;“命终以后生佛前。”有人说:“命终时不现瑞相的不得往生。”那可不一定。念佛法门的殊胜,就在这个地方,临命终时纵然往生西方。佛在世时,有一老人,大家都说他没有善根。佛收他作弟子,证四通八达果阿罗汉。大家问佛,他没有善根,怎么也能证果呢?佛说,他在迦叶佛时,为虎所逼念了一名“南无佛”,现在那个种子熟了,所以得证果位。这说明“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种子是永不消灭的,我们凡夫肉眼是看不见的,绝对不能说,命终没现瑞相就不得往生。因此,一定要多念,绵绵密密多念,长期念,尽此一生,记起来就念。不怕佛号忘掉,只要想起来就念。要是这样用功久了,杂念一起,自然会想起念佛来,这是一种不思议法。

  或者有人说,第八识是种子识,并不一定都是念佛的种子。命终以后,其他的种子要是生起来,那不是仍旧要堕落吗?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种子虽多,念佛的种子先熟。佛在四十八大愿中说,十念即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十念往生的,八识田中有没有其他种子呢?为什么不随其他业报投入六道,而得往生呢?一则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二则念佛种子先熟。而其他业报的成熟,一定要藉时节因缘。好比种菜,菜种子种下去,要几个月以后才成熟出新的菜,不可能种下菜种子种下去,要几个月以后才能成熟出新的菜,不可能种下菜种子立即就生长可以食用。只有念佛的功德,靠佛力加被,十念、三念、一念,种下去即刻成熟,都得往生。生到彼国以后,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不造诸恶业,不受苦报,而且还是寿命无量,一生补处。我们千万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往生因缘当作儿戏;一定要长期念,多念。

  怎么知道念佛能在第八意识产生种子呢?大家也可自己去体会。念佛久了,除非你不至诚恳切,不用心念佛,会在睡梦之中,自然而然地记起念佛来,不知不觉,好像佛号在心头生起。或者在你不睡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形,清净下来以后,自然不知不觉,佛号在心里面生起。因为第八识有执持作用,由于执持的作用,会通知第六识,第六识有执持作用,由于执持的作用,会通知第六识,第六识就记起来了。或许在各位中已有这个经验了吧?若是现在没有经验不要紧,只要到诚恳切念佛,将来肯定能得到的。如能继续努力,培养善根,便很有希望往生了。

  假使不知道用功,不去培养这个善根种子,那么,它在什么时候发芽,便不一定了,或许下一生,下数生,以后多少劫,都很难说,只有继续培养它,今生就可发芽。所以希望大家各自努力。

  所以平常大家应该长期修,不间断地,绵绵密密念佛,等到第八识生起种子来的时候,它自然也有绵绵密密念佛。希望大家用功,至诚恳切念佛。

  现在开始念佛。

第四天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应该注意哪一些地方。念佛的人,最要紧的,是万缘放下,如果放不下,是没办法念佛的。可能这句话大家已经听得很熟了。

  万缘放下,究竟是那些缘呢?广说,因缘无量,略说,就是三料。三科就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再把它简单来说,有六种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因为放不下的,不外乎是色香味触法这六种。除此以外,没有放不下的。

  为了使大家放下色声香味触法,所以佛七规定大家不可乱讲话,口要出声音念佛号;眼睛要垂帘,不可乱看;耳朵要听佛号,不听其他的声音;鼻舌身意都是这样。这些规定,不外乎要求大家一心不乱。作不到一心不乱,就是因为有六方面出漏洞了。这六种漏洞,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所以,初修学念佛法门的,要注意到关闭“六窗”。因为这“六窗”可漏掉念佛功德。不过,实在讲起来,关闭六窗。不看、不听、不闻,不乱讲话,不觉触,不想,这并不是最高妙的法门,这不过是为了要对治初学人的散乱心,不得已而用之。

  那么,最高妙的办法是什么呢?念佛号,以口引心,以声摄耳,能作到这一点,一定眼不乱看,耳不乱听,鼻舌身意也是一样,任凭六尘环绕,但于你无防。只要你专诚地把佛号念好,以口引心,以声摄耳,一定六尘不能干扰你。这不是空洞的理论,只要亲自试一试,就能如下饮水,冷暖自知,

  如若真正能作到这一点,那念佛心就不起不落,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到了那时,六尘围绕又何妨呢?这才是上上法门。

  现在教你闭起眼来不看,那是对治你的散乱心,对治你的恶习气,因为你太喜欢看,太喜欢听……你的念佛功德,都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跑掉了,没办法,才叫你关闭六窗的。如果你念佛的心提起了,一心念佛,念佛心不起不落,又何妨六尘常围绕呢?念佛心不起不落,便是念佛心湛然不动,这样就是上体无量寿,六尘虽然围绕,可是不被所染,就变作无量光。这才是念佛法门所要求的。

  希望大家深深体会这个味道,就这样去用功。念一句佛号,必须以口引心,以声摄耳。确实作到了,“六窗”自然关闭,不受六尘干扰了。能作到不受六尘干扰,自然烦扰不苦,业报不系。没有烦恼,没有业。这样虽然阎王爷厉害也管不着你。你要发心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任君之愿,随意往生,这样才有用处啊!

  古德讲过,“老僧三十年不杂用心”。就是从这地方去的,也就是从这里下功夫的。大家要知道,不受六尘干扰,这就是“六根清净方为道,”,这才是修学念佛法门,这才是学佛。

  到那个时候,你就知道,“千经万论有何用?一句弥陀自在心”。那是真正得益处。你在平时,看遍了行经万论,那还是假的呢!你要是不用到这地方来,千经万论一点用处都没有。我和大家所说的,句句是实话,你自己试一试,自然能得受用。

  或者有人说:“不受六尘干扰,我办不到啊!过去恶习气太深了。”现在告诉大家一个法门。平时眼要贪色,耳要贪声,鼻要贪香,舌要贪味,身要贪触,意要贪法,当起贪的时候,开始可先用一个“忍”字,忍住不贪。也就是说,下手工夫是用一个“忍”。忍久了,自然得“定",什么原因呢?因为识有转依作用。要是没有这个作用,就不成为识。忍久了,那识自然而然地转依了。大家记住,开始用功是用“忍”,久而久之,自然得"定"。好比写字一样,开始处处不舒服,但只要摆正了姿势,用正确姿势去写,久了自然写好,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六尘无罪,罪在六根;六根也无罪,罪在你攀缘啊!忍过攀缘这一关,攀缘心一降伏,六根,六尘法尔如是,只不过就是这么一回事。

  七天时间不太长,希望大家知道法门了以后,切实用功。这是为你自己用功啊,不是为别人用功。如果你自己心不调伏,不能一心念佛,造业是你造,受罪还是你受。

  希望大家切实用功。这个法门就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现在我们大家就开始试一试,用用功,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一心念佛。

  开始念佛。

第五天 念佛进步在心清净

  今天是佛七的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应该有一点点进步了。不过,学佛不应求速成,一定要慢慢修习。

  我今天告诉大家,应该怎样观察自己念佛有没有进步。念佛有了进步,并不在于见神见鬼,或者有什么感应,有什么特技。不在那里,而是在心清净不清净。经上讲,佛门中唯有修心,没有别的事情。所以应观察自己;第一个,烦恼不轻?如果烦恼减轻了,那是进步了;第二个,我见轻不轻?如果是非心轻了,那是念佛有进步了;第三个,是非心轻不轻?如果是非心轻了,那念佛有进步了。

  一般人总是见他人是非,不见自己过错。这不是学佛的人应有的行径。要知道,这个心假使不除去,将来以心现境,境界现前的时候,就不会有好境界。你不可看别人都不如你意。什么人最不如你意呢?牛头马面最不如你意。你若有此心,就会现这个境。这是很可怕的,大家要警戒。

  希望大家心里要现阿弥陀佛。所见的就是阿弥陀佛。

  要知道,三界如空华,唯是一心造。可怕的不是地狱,不是饿鬼,不是畜生;可怕的是自己的心。假使不怕自己的心,反而怕外面所现的那个地狱,饿鬼,畜生,那这个人是最愚痴的人。因为念佛求生西方,西方就是自己的心。假使不从自己心上去修,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有呢?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自己的真心啊!

  因此,大家应经常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只要看看自己是否把这一切看得轻,看得淡了。若是是非心、计较心还很重,那是没有什么进步。干脆地说一句,那往生可能希望很少;相反,堕落 倒是有希望的。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计较人我是非,因为这是往生的大障碍。平时要观察,就观察自己的过错,自己作的事对不对?自己有过、有非没有?对于他人有不是的地方,要起怜悯心、宽恕心,并以他作为镜子,照照自己,警戒自己,不要犯像他那样的过错,这才是修道之心。

  你要是见神呀,见鬼呀,起感应呀,有特殊的功能呀,以为这是进步,那就错了,因为那不过是唯心所造的,什么心造的呢?贪心,愚痴心造的那个境界。真正好境界,清清静静,没有一切人我是非。

  奉劝各位打过佛七,回家以后,也继续这么用功。念佛要念得那个非心轻轻淡淡,不可过于重名利,不可过于重人我是非。假使有事和别人接触的时候,总要存让他三分的想示,这是往生之路;假使存在胜他三分的想法,那是生死之路。希望大家千万记住,念佛用功夫,就应用到这个地方来。

  有人说:“别人强,我弱,我绝对不干,我一定要胜过别人。”争强好胜,这个对你没有好处;因为有了这种心,一定会现这种境。所以奉劝各位一定要年任何人都是阿弥陀佛,看任何人都是观世音菩萨;将来命终以后,这个心一定现阿弥陀佛,现观世音菩萨。千万不可看任何人都不顺眼,看任何事都不如意;如果这样,命终以后也会出现不顺眼的人,出现不如意的事的。本来没有地狱,地狱都是心现的,所以平时不可和人家争强斗胜。“莫道我弱他人强,再让一步有何妨?只见荒埋枯骨,不见坟头有帝王。”

  或者有人说:“你这个说法,太懦弱了,太消极了。”不是的。相反地,这是世间第一强人。怎么知道的呢?“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岂不是世间第一强人吗?

  希望大家时时刻刻观察自己念佛是否有进步,进步的时候,烦恼轻,我见轻,是非轻;不关乎那些感应不感应。

  现在开始用功念佛。

第六天 持戒念佛

  今天我听“监香”告诉我,有人打坐的时候,身体震动。我不得不和大家讲一讲。身体震动,是由于身子刚刚静下来,生理发生了些微变化,这和你修行没有关系。若是任其震动,初期的震动是病例,久而久之,就是魔。所以初学静坐,必须要求觉观。觉观力不够,就出现这种病了。

  觉观力对治两种病,就是散乱和昏沉。散乱昏沉对于治了以后,便不用觉观了。震动是散乱的一种现象,开始的时候,会感觉很舒服,好像腾云驾雾一样。。震动的方式固然有不同,可感觉都是不一样,好像腾云驾雾。假使认为这是修行有进步,那就错了。原来这是一种病态,要不是加强觉观,不克制它,它就成为魔障。

  一切魔障,都是从色、受、想、行、识产生的。要是能够深深地照见五蕴皆空,一切病,一切魔障就没有了。否则,任其震动,日子久了的话,自己不能克制,那就变成魔鬼障了;不但静坐的时候,它会震动,只要在课桌边,饭桌边、一坐下来,一静坐下来就会自然而然的震动,那就不好治疗了。所以当震动开始的时候,应用办法去对治。最好的办法是提起觉观;觉观一起,它就不震动了。、

  假使不知道,怎么提觉观,我可告诉你一个办法。在它再震动的时候,可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把它吐出来。只要作一次深呼吸,它自然就停止了。假使情况较重的话,虽然呼吸一口气,它可以停止,但不久又震动了,那时可再呼吸一口气,继续对治。如果深呼吸不能对治它,那只好睁开眼睛。再比较重的活,那就干脆不打坐,起来拜佛。念佛,没有这些病。一心念佛,绝对不会有这些病。希望大家不要把病当成药,要认识清楚才是。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要持戒。“持戒念佛”,这是最好的增上缘。《观无量寿佛经》说,上品上生的人,必须要慈心不杀,具诸戒行。所以具足一切的戒不犯,可以得上品上生。能获得上品上生,就可以位同四、五、六地菩萨 ,这是戒功德增上。大家一定要戒杀。五种逆罪里,有四种是犯杀。五种逆罪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所以杀罪最重。

  《般舟三昧经》也说,菩萨要想现前见佛,应修十二头陀行。所谓头陀行,就是戒行。没有戒功德,纵然往生,也不过得下品下生;有戒功德,往生品位可以增高。我不厌其烦地天天给各位授八关斋成,就是希望大家能得到戒功德。别处是七天一次授八关斋戒,我们为什么天天给各位授八关斋戒呢?原因就在这里。

  希望大家回家去,继续持戒念佛。使天天念佛功德增上。时时检讨自己,不可犯杀盗淫恶口妄语绮两舌、贪瞋痴。这样,大家念佛自然能得受用。

  现在大家开始念佛。

第七天 勇猛精进克期求证

  还记得佛七开始的时候,和大家讲过,念佛不求别的,只求往生西方,一心不乱。经上说过,一心不乱,可得往生。不知道大家七天念佛,可曾作到一心不乱?

  我们定了很多规矩,目的都是为了诱导大家走向一心不乱。所以,能够随便顺规矩,不起“我见”的,自然就逐渐地烦恼轻,产得下。不然的话,起“我见”,处处和规矩抵触,恐怕就很难得到益处。随顺规矩,唯心史观求往生西方,这就是“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的入手之处。希望大家回家以后,也向这方面支去用功。

  这一期的佛七,今天最后一天了,今天加香,加到十二支香。或者有人会感觉辛苦,希望大家能捍劳忍苦。因为我们打佛七,念佛七天,就是要勇猛精进,和平时念佛大不相同。各位平时念佛悠悠荡荡,用不上力,佛七是教你勇猛精进,克期求证。

  象善导和尚那样打佛七,我们未法时期的众生没办法随顺。善导和尚打佛七是坚持七天不睡觉,每天一食长斋,软饼粗饭,随时酱菜。七天念佛,不绕佛,不拜佛,其他事情一切不管,只管合掌念佛。他要是立念的话,站着念就念一万,两万;坐着念呢,也念一万,两万。大家可知道,念一万、两万要多久时间吗?以我们念佛的时间计算,四字洪名念得最快的时候,一个小时也只能念六千声。这样,善导和尚念两万声佛号需要三个小时。要是叫各位站三个小时,恐怕就要倒下来了。坐着念两万声佛号,也要三个小时。那不要你的命了?就是那个时候,能同善导和尚一起打佛七的,也不超过十个人。因为没那么好的根机可以和他一样用功。我们知道大家的根机,才采取行策大师的绕佛念法。善导大师的立念、坐念对大家的身体是配合不上,恐怕大家难以持续。

  为什么打佛七只念七天呢?因为下根人的持续力只有七天,再多了的话,就支持不住了。大家七天念佛,念得都很好,都还能坚持得住。根据《圆觉经》上讲,修行,修奢摩他、三摩钵体,禅那,上根利智的人,可以持续修一百二十天;中根人,可以维持一百天;下根人,可能维持八十天。这说明,不管上、中、下根,修行都有一定的持续力,并不是经年累月地都能维持;那除非是大菩萨,一般凡夫众生是办不到的。

  念佛法门也是一样的,上根人修“般舟三昧”可能维持百天。在一百天当中,要不坐,不眠。所以自古以来,很少有几位老祖师修过般舟三昧,一般人是修不成的。

  中根人念佛,可以七七日,就是四十九天。四十九天能维持下来,那就很不错,可以说,是很不得了的。我们念佛七天,大家就感觉精疲力尽,要是连续七七四十九天,后果就可想而知了。而且,这四十九天不是教你悠悠荡荡混过去,是要勇猛精进的四十九天。

  下根人,一般的都只能持续七天的念佛,这七天当中,根据《弥陀要解》说,也分上根下根。上根人一天,两天就可的一心不乱;下根人七天也可以得一心不乱;上根人可以维持七天的一心不乱,下根人可维持一天、两天、三天一心不乱。

  七天念佛,不知道大家进步怎么样?今天是圆满的一天,希望大家精进努力。

  第七天未尾一天了,想和大家讲几句家常话。各位回去就过年了,过年不要忘了往生,,应该极积求往生西方。过年闲散期间不要太贪口腹,就算不能完全戒掉肉食,但一定要有慈悲心,不要为了满足食欲,任意伤生。这对往生极乐世界,是一个很大的阻力。

  我觉得,畜生实在可怜,人类过年享乐,畜生受浩劫,比我们遇到战争,遭受诛杀惨死的情状还要严重。所以大家应该发慈悲心,不要杀生,纵然不能断肉,也应该戒口腹,尽量地少吃。

  各位不想一想,菜市场里的畜生,瞪着眼在等死。凡到菜市场的人们,很少有怀慈悲心的,看见关在笼子里的那些鸡呀,鸭呀,没有一个人怜悯它们的。每个人只是用贪婪的眼光,挑瘦拣肥。你想,假使那些鸡是我们的话,人家看见我们要死了,不怜悯我们,不同情我们,反而嫌我们肥,嫌我们瘦。可口不可口,我们作何感想?假如说,这个笼子里的鸡、鸭是我们的孩子们,而他们正在笼子里瞪着眼等死,你们将作何想法?

  所以希望大家回去过年,虽然吃好东西,不要太贪口腹。纵然不能素食,也不可太贪。经常念佛替畜生回向,愿他们“尽此一报身,往生极乐国。”这样,功德无量,对往生也是最大的增上缘了。

  希望大家千万要作到这一点。

  现在开始念佛。

上一篇:佛七讲话一九八五年第三期
下一篇:佛七讲话一九八五年第一期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