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安心法门02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弟子钟清泉敬记
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
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着两个字——决信,为着大家不明白,所以用决信两个字来注解。心的深浅,是以信的深浅来表现的。信,有的深,有的浅。有人说:我信得很深。请问:你信得很深,怎么个深法呢?决信,有这‘决’字就不一样了。如同开会表决,一表决,就不能改了,决定就不能更改。咱们的信有没有更改呢?在台中,这三十年来,那一位决信了?若是决信就是志求往生,不干第二条了。若不能决信,临死时不能往生,怨谁呢?是弥陀不灵?还是观者不灵?是你自己不灵,心中不决信,只是表面作样子。
这张表是根据善导大师作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编的,这部观无量寿经四帖疏简单好懂。至于完备与否,那是祖师作的,我不敢批评。观无量寿经另外还有一部知礼大师作的观经妙宗钞,历来祖师极为赞叹。我们为什么不按妙宗钞讲呢?诸位以后功夫到了,再把妙宗钞从头看到尾,若都明白了,三藏十二部就都会讲了,因为三藏十二部也离不开渺宗钞。以前有人认为妙宗钞太繁杂,可以减除一些,蕅益祖师说:一字不许动,动一字全体就错了。可见妙宗钞的高深洪博。
四帖疏和妙宗钞如何不一样?四帖疏单讲往生极乐的原因,妙宗钞把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生那一品,配得清清楚楚。通通都讲,那就太复杂了。程度到了再看,遇到会讲的,你再请教。四帖疏这个表虽然列出来了,仍要我来解说,但要听得懂我这一套,也得相当的功夫。
乙一、自身罪恶缠缚凡夫
身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身,你的自身是那一类的?你今天有这个人身,但是万法无常,你死了再变化,还会是个人身吗?今天的身体也和昨天不同,老少男女,丑美贫富随时变化。只要是动物,一生下来没有不造罪的。一生下就得呼吸,空气里有多少小动物,呼吸时就杀了多少生命,喝水时也喝进去数不清的生物小虫,所以一下生就在造罪,造罪的机关就是身。干的事小,造的罪小,干的事愈大,造的罪就愈大。大家看历史,谁觉悟过?凡是历史上开辟天下时,都得杀人,不杀人不能开辟天下,夺了人家的天下,还怕他家的后代再来报仇,就抄他的家。历史上被灭亡的皇朝,没有不被抄家的,待以后你亡国,人家也抄你的家。事实摆在那里,自己一点都不觉悟。总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在六道里头出头没,这有谁会觉悟呢?只有成佛才能解脱。这是‘自身’的情形。
罪恶缠缚,你的身子是五蕴聚合起来的,五蕴这些东西都在造罪业。四大五蕴就是绳索,把你捆起来,这个谁又觉悟呢?所以凡夫没有不造业的。为什么叫‘凡夫’,凡夫就是没有一点觉悟的,有了觉悟就是解脱,就可以不学了。古人说:‘事事皆从忙里老’人怎么会有年纪?都是今天忙,明天忙,忙着找死。‘谁人肯向死前休’死以前能放下,找不出那么一个人来,所以是凡夫,既然凡夫没人肯放下,那怎么办呢?佛家有净土法门的办法,当生可以消灾免难,死了可以永超轮回。所以懂得净土法门,再不修净土法门这是傻到所以然处。你的身口意三业一动作,就没有不造罪的,所以要深信自身是罪恶缠缚凡夫。
乙二、旷劫轮回不能出离
轮回就是这里死了,那里生,那里死了,这里生,来回的生生死死。在譬喻经有一篇经文,佛云:上帝死了变驴。从前我在桃园讲譬喻经,别的教出来反对,说我骂他们的教。我说:我怎么骂他的教?他们说:你骂上帝。我又问:你说的上帝是那一位呀?他们说:那还用说,只有一个上帝啊。我说:我们这儿的上帝太多了,跟蚂蚁似的一群一群。他们说:你有什么根据?我就拿出用木棉纸印的旧版譬喻经:你看这是多少年前印的,不是我新印的,我怎么骂上帝呀?
旷劫表示数目都不能计算的长远时间,众生在旷劫前就轮回的。可是有这一生记得前生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不只一处。历史上记载的你信不信?不信那就没法子了。今天是二十三日,你拿二十二日给我看,二十二日拿不出来呀,拿不出来是不是就不曾有二十二日呢?记得前生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要深信旷劫轮回不能出离。
乙三、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凡是佛都有度化众生的愿力,在藏经中也有和阿弥陀佛同名号的。名号虽同,但是都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么大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谁晓得?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没有一尊佛的愿力像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么多,即使有发四百愿的也没有阿弥陀佛这一愿——带业往生。不断见思惑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谁信?没人信。我不学佛,还会信,学了佛,我也不信,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世尊说这是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众生的老师,一些人不懂,认为念阿弥陀佛是放着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不学,反而到外头去找干爸爸阿弥陀佛,说这是糊涂话,这是老师吩咐的,跟着老师的话走,有什么不对?佛教用现量、比量、圣言量来验证事情。量如尺可以量长短,现量是现在摆在眼前的。如果不是眼前的事,就用比量推比。例如在讲堂外听讲,他没看见麦克风,他听见我说话,他就可以推知我有用麦克风在扩音。若现量、比量都不能判断的,就用圣言量,问过来人。只要按圣言量就可以成就,与圣言量不同的就是异说,异说就是魔说。
别的佛净土,你要自己去,唯有阿弥陀佛是他来接你。有人说:阿弥陀佛不是很有身分吗?我是个穷毛,他会来接我吗?可是阿弥陀佛他就会来接你,怪气吧!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世界,我愿意绿色世界。你就去绿色世界,没人强拉你去。这些都是异说,异说就是魔说。我们深信弥陀有发大愿摄众往生。下次继续再研究深心的第四项。
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怪我,你念的阿弥陀佛不大管事,说句痛快话,等于没念。大家都知道阿弥陀经上说得很明白,是要念到一心不乱,你们诸位那一位念到一心不乱了?你若一心不乱了就用不着我讲了。
弥陀就是阿弥陀佛。‘大愿’,愿是个人的誓愿,心里想做桩什么事情,就发一种誓愿。弥陀的愿是大愿,怎么个大法呢?什么佛的愿都没他的愿大,他的愿叫四十八愿。其他佛发十愿、二十愿、三愿、两愿就完了,阿弥陀佛普愿是四十八愿,很大了。你把藏经找找看,有没有比四十八愿多的。四十八愿里头要紧的是什么呢?‘摄众’,摄是把大家包起来,不使散开,把谁包起来?众生。众生指谁?从我们这种博地凡夫,直到十地菩萨,都叫众生。有人说:菩萨还叫众生吗?还没成佛都叫众生。‘往生’,是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八个字,在我听来是重要得不得了,在你们听来是毫无味道。你要是懂得,就了不得了,不懂就不知味道。大家要小心,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好像在大海中忽然冒出头来,但身子仍在海中,再一个浪打过来,头下去身子又上来,头出头没,永远受苦,你听了这话,还高兴地说:啊,真好!那就是得了不治之症,糊涂到所以然处了。
讲到这里,大家懂了,当然很好,不懂,若照着这话去办,也能成功。不懂,又不照着所说的话去办,那就没办法了。古时有个公案,某人生病叫医生来看,医生云:你这个病只能再活一个时辰就要死。病人云:喔,还有救吗?既然还有一个对时可活,那当然还有救,那请医生告诉我得了什么病?医生告诉他病情了,医生说:可以吃药了。病人问:不行,请医生告诉我这个病怎么得的?医生又向他解释得病的原因,然后说:明白了吗?可以吃药了吧。病人说:等会儿,请问这药吃了怎么好法?医生又解说一番,病人问:喔,还不错,但是,药从那里来的?医生再向他讲药从那里来的,还没说完,时辰到了。这公案我可不只说一次了。
我在这里讲经,没有我的一句话,皆是经上所有的,经上没有的,祖师的注子没有的,我一句也说不出来,我没这么大的学问,你若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是祖师错了,祖师听的是佛菩萨的,是佛菩萨说错了,那你是佛菩萨的老师吗?
我先说一个当生能办得到,办不到的我就不说。真理,什么是真?不添东西就叫真的,它自然就有,谓之真。佛法说真空,空里头什么也有,叫假有,凡是有的皆是假的。心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么我们学真还是学假?佛要我们学中道,佛讲中道,中国孔圣人也讲中道,你们大家做得到这个中道吗?你迷上空,也不成就,迷上有,也不成就,你找到中,就成就了。中是心经上说的,我们成天念若念成耳边风,那等于白念。想懂得佛理,就得研究,用现量、比量、圣言量量事物。纸,你就说这个是纸,不说成蜡烛,就是现量。现量不懂,就用比量,例如夏天一听打雷,就知道是阴天有云彩。还有圣言量,圣人的学问到了头,他的话你不信,那有什么办法呢?诸位只要按着圣言量走,当生就成就。
圣言量不懂怎么办呢?不必问,例如那个懂局的人说:你往那里去跳吧。圣人叫你去跳火坑,你若跳下去就绝不是火坑,圣人叫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就行了。我的学问太少,我只有遵照圣言量,圣言童之外,我只研究而已,我知道我办不到。
佛说的就是圣言量,那部经不是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明明指出阿弥陀经是佛说的,既是佛说阿弥陀经,那一句皆是佛说的。佛说出来的,你要是天天说,你就成了佛的录音带,那你还了得。我是佛的录音带,佛说什么我就说什么。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今’怎么讲,今是不是就是现在?当下一动心就是今,若能这样一句一句问,大家就增加学问了。
这一部阿弥陀经,皆是佛说的,佛说的不是圣言量吗?有人说,这部经很长,这么啰嗦。这部经一个字都动不得。金刚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不加上佛说两个字?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从开头到结束,皆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没有别人说的话。你听释迦牟尼说的,是圣言量;你听阿弥陀佛说的,也是圣言量;听十方佛说的,也是圣言量。无论如何,最低限度,你得念阿弥陀经,为什么呢?因为这阿弥陀经一切皆是佛说的,经中有说到娑婆世界的,有说极乐世界的,有说十方的,有说三世的,复杂极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话全都有。
这个弥陀经,你得先懂文字,任何一句皆是圣言量,你不必求讲,求讲就是有分别。既然都是佛说的,你遵照那一句都能成功,可惜,那一句我们也不听。祖师说:阿弥陀经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要懂得阿弥陀经,必得把全藏经典都看完了,才能懂得。不懂得,你就照办,这就是依圣言量。圣言量,你没法懂的,你成了佛你才懂的,古德说:极乐世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欲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境界,除了佛。佛与佛才懂得,不到佛的境界是不懂的,诸位成了佛吗?
现在我们学佛譬如上楼梯,还在地下,刚抬了腿上了第一阶而已,上头是什么境界不晓得。弥陀经上的每一个字,都难懂,例如:弥陀经说:‘闻是经受持者’听过阿弥陀经后受持,受是接受过来,持是不放松。这样讲来,诸位听闻过弥陀经了吗?占察经说:听闻一经之后,必须受持。接受过来,抓住不放松,这样才算‘闻’。你要是光耳朵听,没受持,不算‘闻’。大家不受持这个法门,那就是没听过阿弥陀经。
弥陀经,你听懂了,你就听。听不懂,慢慢地静修也可以悟到其中的道理。试问,弥陀经你那一句听明白的?例如: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经文又说,东方亦有阿毗佛......南方世界有......西方世界有......北方世界有......下方世界有......上方世界有......独独东方没有‘世界’两个字,这个文理是什么缘故?这些地方你们注重了吗?诸位最低限度必得念这部经。念一段,只要心里不要乱跑,念一段,这一段就有多少圣言量。有人会说:我还不懂。凡夫懂得了,还叫圣言量吗?圣言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不到佛的境界谁也不懂。
怎么说极乐世界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什么叫念佛?什么叫忆佛?念佛是念兹在兹。那忆佛是如何呢?我就是用这一句忆佛的功夫,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我每天早晨作功课是念佛,怎么念呢?口念耳听,这个很要紧,听你自己念的佛号,听不清楚就是乱了心。忆佛是功课做完了,看见什么都是阿弥陀佛之所变化,与念佛的念兹在兹不一样。
忆佛就是变境界,你个人会变了境界,好比你们读书人脸上就有书卷气,并不是脸变成书本子,而是气质变化了,你们现在多少有变样了,脸上就有道气,我看得清清楚楚。
我修净土,净土以外的禅律密,我都学过。有人会说,那您是饱学之士啊!我是糊涂虫一个,那个我也不成功,这不是自谦,是真糊涂,不管如何,你们记住忆佛就成功了。
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回事。往生是生到那个地方去?凡夫是生到六道里去,在畜生、地狱、饿鬼中转,念佛的人,则往生极乐。往生极乐得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现在谈到深心。
往生的生,大家懂吗?生就是生出来,有生就有灭,有生就有死,中国外国几千年来有不死的人吗?要不死得不生,不生就不死,而成佛前不知要生生死死几万遍。因为除佛以外没有不造业的,既然造了业就免不了生死,但是往生极乐特别,可以不生不死。有人说:这真便宜。虽然便宜,但是一万个人中找不出一个人懂得的。往生的道理不懂也可以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大愿摄众往生,阿弥陀佛不生不灭了,他也发愿要让往生的众生不生不灭。
阿弥陀佛成了佛,具足无量神通,能变化一切,他什么都会制造,佛当工程师,特别制造一个世界,他制造这极乐世界要干什么?为了接引众生往生,叫我们死后到那个世界去用功,到那里再去破三惑——第一步破见思惑,第二步破尘沙惑,第三步破无明惑,去了这三种惑就能成佛。
佛虽然造了极乐世界,但是我们自己去不了,就好比要去美国,没有搭飞机也去不了。念佛的人临终必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家中坐着等,佛就来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不认路也没关系,是佛亲自来接引啊!学净土宗就这么便宜。
净土宗修行必须依据阿弥陀佛说的尺寸来修行,佛所说的话就是圣言量,量就是尺寸,佛说的尺寸一点都错不了,你到什么程度你才懂什么,不到程度跟你说,是空话。譬如在幼稚园不教算数,偏去跟幼稚园学生谈微积分,多么好的教授来讲,幼儿能听得懂吗?反之,到了大学,你还跟他讲幼稚园的小猫叫小狗跳,他还能接受吗?我奉劝诸位,你今天只要学圣言量就可以了。又佛教分显宗、密宗,普通宗、特别宗,这是一般说法。更深地说,也没显宗,也没密宗,也没普通宗,也没特别宗。这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密宗,不然,为什么在别部经翻译作无量寿,独独弥陀经翻成阿弥陀?
修净土,最低限度要念阿弥陀经,经中每一句都是佛说的,皆是圣言量,因为这部经名是佛说阿弥陀经,没别人说的,皆是佛说的话,佛说的话就是圣言量。经中所说都在表现佛理。例如佛法有真、假、中三谛三观,空是真空,有是假有,中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有真的办法,假有假的办法,但是都偏于一边,学佛就要学中道。就如大的寺庙都有三个门,以前的衙门也是六扇三个门,寺庙的门要念作‘三门’,到后来念错了,才叫‘山门’,请问:山在那里?这三门事实是一种表法,看到这三门就明白佛法是讲空有圆融的中道,这可以在经上查到,并非我在造谣的。为什么寺庙三门摆个样子,众生看了就能明白佛法?因为说法,有用嘴说法,有用物体说法,极乐世界完全是用物体说法,所谓五尘说法,不必用嘴说法。有人怀疑问说,在阿弥陀经,阿弥陀佛没讲一句话。有这个疑问的人,是没把经文念明白,不懂弥陀经的表法。总之,要念弥陀经,能全部看懂那就不得了,若没办法全部看懂,能拿经中的一句,遵照去做,也一定得利益。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阿弥陀佛的大愿有四十八个,别人即使发四十八愿也不算大,怎么不算大呢?因为只有阿弥陀佛有这个愿,阿弥陀佛他成了佛,断了惑业,他又令众生通通不造业,这就难了。这个力量很大,所以叫大愿,这个愿力是要让众生不生不灭。而且还亲自来接引,这也是大愿,因为像生到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并不来接引,要自己去。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特别,他来接引,所以画西方三圣像,除了极乐世界图中阿弥陀佛是坐着的外,在我们这个世界所绘的西方三圣,都是站姿,若塑成坐的就是错的,站着就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的表相。
弥陀的大愿全都是为摄受众生往生极乐,所以我们念佛是要‘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愿以这堂功课,回向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念佛是全为了往生。既只为往生,所以净土法门称不回向法门,我们念佛用不着回向,因为我们念佛不作别用,专在往生。
修净土法门,除了念佛之外,还可以用‘忆佛’,忆字全在观想上,譬如我今天看你们这些人都是诸上善人,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有这个忆的功夫,我的心理就不一样了,于我有大好处。
往生的道理,必须成了佛才知道,唯有佛才真正相信弥陀大愿,所以只有佛有资格出来证明,证明这件事一点都不假,连登地菩萨也还不能当证明人,(初地菩萨叫欢喜地菩萨,还有喜,就是有情众生),只有成了佛才不说假话。
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要‘甚至诸佛再来,决不改此心’,就算是这一些在阿弥陀经上劝证的六方佛来说:我从前向你证明的那些不算,还有比这个法子更便宜的。即使这些佛来讲,我们也不听,因为普通人都不说两番话了,何况是佛,怎能打诳语呢?就算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来说有别的方法,我也决不改此心。你向佛说,请您向别人说吧,我已发了往生极乐的誓愿了,我决不改此誓愿,有这种精神,叫‘深心’,有这个心,那就无事不办。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谓在三军的威严阵营中,可以把他们的元帅夺过来,但是一个立住志向的匹夫,你却没办法叫他改变志向。对往生有深心决信,心就安住不动摇了。
下次接着讲净土安心法门的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