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白蛇”一事,据说也有其事,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据《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原来,法海初来金山时,寺庙倾毁,杂草丛生,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勇敢地与白蟒斗法,将白蟒赶入江里。
另一种说法更是于法海毫无关系,纯属张冠李戴。据《高僧传》记载,在法海云游至镇江八十多年前,有一位高僧名叫灵坦,是武则天的侄孙,他曾做过太子通事舍人,后出家为僧。灵坦曾在金山的蟒洞中打走一条白色巨蟒。
后来,人们把这些毫无关联的人和事拼凑在一起,加以虚构,形成了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是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白蛇传》,法海“恶僧”的形象开始著书流传。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对法海和尚进行了猛烈抨击,嘲笑他是蜷缩在蟹壳内的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