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楞严专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2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2
2007年06月12日10:3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869 字体: 繁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2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正文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译文  上位已体合真如,故本觉〈注一〉即湛然澄清,觉齐佛觉〈注二〉,此名等一切佛回向〈注三〉。
 
 
 
注一  觉即是照,既已体合真如,体中具照即是本觉。
 
 
 
注二  本觉湛然澄清,无法不知,无理不明,故觉齐于佛觉。
 
 
 
注三  既然觉用都等于佛,一切悲智愿行,无不皆等。故名等-切佛回向。
 
 
 
正文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译文  精真发明〈注一〉,地如佛地〈注二〉,名为至一切处回向〈注三〉。
 
 
 
注一  前已体合真如,已得不变之体。故为精真之体。本觉湛然,复具随缘之用。既然体用俱备,自能以理融事,以理融事,事如理融,不惟觉齐于佛,兼而地如佛地。
 
 
 
注二  地如佛地,即不离本处,而遍至十方。
 
 
 
注三  按华严经说‘此位菩萨,广修供养,遍至佛处。’又说‘三业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既然遍至佛处,广修供养,必是求佛所证。这其中又包含两重意义:一是回向真如,二是回向佛道。又既然普入世界,以作佛事,必是利乐有情,此是回向众生。
 
 
 
正文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译文  觉齐佛觉,故现身无碍,地齐佛地,故现界无碍。因现身无碍,故能涉入界尘。现界无碍,故能涉入身毛。因此世界如来,可以互相涉入〈注一〉。得无挂碍,一一佛身,一一世界,都能成就众生,庄严已德,所以名为无尽功德藏回向〈注二〉。
 
 
 
注一  所以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一多相容。无所挂碍。
 
 
 
注二  华严经说‘住此回向时,得十无尽藏:一,见佛,二,入法,三,忆持,四,决定慧,五,解义趣,六,无边悟,七,福德,八,勇猛智觉,九,辩才,十,力无所畏。’
 
 
 
解  以此证理,即是回向真如。以此趣果,即是回向佛道。以此化他,即是回向众生。
 
 
 
正文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译文  身依于界,故于同佛地,成就无尽功德之藏,这就是成佛的清净因,依此因扩充,直趣佛果,取涅槃道。名为随顺平等善根〈注一〉回向〈注二〉。
 
 
 
注一  一切佛因,并无有二,故为平等。一切功德,尽从此生,故为善根。此位明是回向佛道,其实亦含自他两利之意,以自利向真如,化他向众生故。
 
 
 
注二  华严经名此为坚固善根,正因其依因发挥,无有退转,故华严经颂说‘如是回向诸众生,平等坚固无退转,一切诸佛所觉了,悉皆摄取无有余。’
 
 
 
正文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译文  上位随顺平等善根,即成真根,于是重起大悲,等观众生,见十方众生,都是我的本性,现在我的本性,已得圆满成就,岂能遗失众生,而不度脱。故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解  若令众生,复还本性,即是回向真如;若令众生,同证菩提,即是回向佛道。如华严经颂说‘菩萨普与平等愿,随其所集功业,普令三界得安隐,悉使得成无上果。’
 
 
 
正文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唯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译文  不失众生,不舍一法,即一切法,而不住于法,故离一切相,因一切相都是我本性。正即时离,正离时即。故唯即与离,二俱无所著,这就是离即离非,是即非即,此即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迥绝诸妄,回向真如。
 
 
 
解  按华严经颂说‘一切众生与诸法,悉住其中无所住,真如所在无不在,不得自性是真性,菩萨以此心回向,悉令众生无所著。’
 
 
 
正文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译文  其行纯真,已得为真如之所如,十方无碍〈注一〉,名为无缚解脱〈注二〉回向。
 
 
 
注一  真如体遍十方而无碍,现在行已如真如之所如。故也能十方无碍。因无碍故无缚,出入自在故为解脱,所以名为无缚解脱回向。
 
 
 
注二  解脱故菩提可成,即是回向佛道。无缚故摄生无碍,即是回向众生。无著故一念不生,即是回向真如,所以华严经名此为‘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
 
 
 
正文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译文  前位已经无缚解脱,十方无碍,但犹法界分量存在。现在性德己得圆成,缘起无尽,十方法界分量也不存在,所以名为法界无量回向。
 
 
 
解  华严经说‘佛子善学此回向,无量行愿悉成就,摄取法界尽无余,是故能成善逝力。’摄取法界,即是回向众生。能成善逝,即是回向佛道。力即是回向真如。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注一〉,已得圆满成就清净的〈注二〉四十一心〈注三〉之后还应当成就四种妙圆的加行〈注四〉。
 
 
 
注一  不住于妙悟,有向上之心,具丈夫之气概,故称为善男子。
 
 
 
注二  虽努力修行,而不住于相,故为清净。
 
 
 
注三  从干慧地开始,终于十向位,共是四十一个位次。
 
 
 
注四  历位修行,位位不离圆通妙性。然后成就四种加功用行。故称为妙圆加行。
 
 
 
正文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译文  前九向位中,已证得无缚解脱,心之德用,至此已极,故此位即以佛觉,用为自己之心〈注一〉。犹如钻木取火一般。火将出未出〈注二〉此时即名为暖地〈注三〉。
 
 
 
注一  此时体拟佛果,德相业用,为自己加功用行之心。
 
 
 
注二  此时当自心欲亡未亡,果用欲显未显之际。
 
 
 
注三  此时所求果用,将欲超出因心,虽未即能,已略现其相。
 
 
 
正文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译文  前十向位中,法界分量全灭,十方全成自心。体观自心即佛境界,亲依法性,成诸佛所践履之地。似依非依〈注〉,如登高山,身已入于虚空,只足下微有阻碍,此即名为顶地。
 
 
 
注  此时亲体自心即佛境界,但心相未忘,故不能实即佛境。所以喻为若依非依。身入虚空,正是观自心已如佛境,而心相未能全忘,不能实即佛境,亲依法性。此即足下微有阻碍。
 
 
 
正文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译文  暖位以佛觉为己心,而犹未能。顶位以自心为佛境,也不能。此位以善得中道〈注一〉,心佛二同〈注二〉。如忍事人,不能怀也不能出,这就名为忍地。
 
 
 
注一  以佛觉泯同因心,因心泯同佛境,虽心佛历然,而相互融即.因果融即,二俱不舍,常于加行心中,现佛业用:亦于诸佛行处,洞澈自心,故说为善得中道。
 
 
 
注二  心中虽然了了分明,要想吐诉于人,而不能启齿,以心佛二同,实无能得所得,故吐露不出。
 
 
 
正文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译文  前三位位位迁变,名为世数〈注一〉,中边各别名为间量〈注二〉。到此则数量销灭〈注三〉,中边不立。迷觉中道,二无所目〈注四〉,名为世第一地〈注五〉。
 
 
 
注一  世数指时间的计算。
 
 
 
注二  间量指空间的计算。
 
 
 
注三  加行位满,无可迁变,故时间不可得。即世数销灭。边中不立,间量不可得,即是空间销灭。
 
 
 
注四  暖位以佛觉为已心,顶位以自心为佛境,都各堕一边。忍位善得中道,至此迷觉两忘,中边不立,迷觉两忘,即超变易之世数,即是超越了时间,中边不立,即绝彼此之间量,即是超越了空间。
 
 
 
注五  此位在世间人中,称为第一。下位入十地中,即为出世间人。
 
 
 
解  地有三重意义:一是位置,从初地到十地,各各位置不同,如地本是一,而各有高低不同。二是坚实,此十地皆以真如为体,不动不坏,如地载山岳河海,永远不动不坏。三是生长,如万物皆从地生长,此十地能生一切善法,又四加行已得地名,与此有何不同?答:四加行虽然都名为地,是指行位渐深,而十地则指果位渐胜。四加行之坚实,是指行力坚固,而十地之坚实,是指果体真常。加行之生长,是指行地力用,十地是指佛地功德。虽然各具三重意义,而各有浅深优劣不同。十地位如从劣向胜,渐历宝所。等觉位如乍到诸珍宝处,妙觉位如已得众宝,从海而还,遍济贫乏。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当下离念,真如现前〈注一〉,于大菩提〈注二〉,善得通达〈注三〉,觉通〈注四〉如来,尽佛境地,名欢喜地〈注五〉。
 
 
 
注一  真如即是菩提之体。
 
 
 
注二  菩提有五:一,发心菩提,位当十信。二,伏心菩提,位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明心菩提,位当初地至七地。四,出到菩提,位当八地至十地。五,无上菩提,位当佛果。
 
 
 
注三  初地即初得明心菩提,即能通达无上菩提,如因一隙之明,便能领略万象,故称为善得。
 
 
 
注四  以能觉之智,遥通如来之智。所觉之理,括尽诸佛境界。
 
 
 
注五  按金光明经说‘昔所未得而今始得,如其所愿,悉皆成就。生极喜乐。’故名欢喜。
 
 
 
正文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译文  上位已通达佛境,无复别界异生之性,故为异性人同,众生与佛,本来是相对存在,此时众生之性既然不复有,佛境界又从何而存呢?至此名为离垢地〈注〉。
 
 
 
注  如有佛境当情,犹为微细念相,依然为真如中之垢。
 
 
 
正文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译文  净之极〈注〉故明鉴无碍,故名为发光地。
 
 
 
注  上位同性亦灭,已离佛念之垢,因此真如精纯,光彩焕发,故名为发光地。
 
 
 
正文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译文  自觉理智,圆满明极,起正法之焰,生方便之慧,烧尽众生烦恼,成就化他功德。譬如明上复生余焰,故名焰慧地。
 
 
 
正文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译文  此时自觉觉他,二者俱不立,故以自他,同异,能觉所觉,都属于有为功用,至此一切相对概念,都不存在,凡有为功用,都不能到,故名为难胜地。
 
 
 
正文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译文  初地即证真如,但仍属有为功用,至上位同异不至,超出有为功用,始契无为之理,但性净尚未明露,有为习影,犹未尽故,至此有为习尽,无为理著,所以说为性净明露,无为真如,明明现前,故名为现前地。
 
 
 
正文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译文  上位无为真如,方以明露无分别智,未能远行,犹为理所障,至此位始尽真如际,然真如无际,以诸法为际,故无分限之理,理既遍于事中,智亦随遍,故能尽真如际。所以名远行地。
 
 
 
解  华严经说‘此地修十方便慧,谓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诸佛平等法,而常乐供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乃至虽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种种劫数意解分别度脱。’据此则不舍众生,常乐供佛,勤集福德,庄严三界,乃至随众度脱等,正本经尽真如际之意。
 
 
 
正文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译文  上位尽真如际,不舍一法。此位不舍一法,尽真如际。是因为有分限之事,全同于无分限之理。事既遍于理中,全事即全理,所以说为一真如心。因此虽遍行一切法,而不离真如际,故名不动地。
 
 
 
解  华严经说‘入一切法,本来无生。’即是一真如心之义。又灌顶大师疏说:三渐所获无生法忍,至此方得亲证,圆成无惑矣。
 
 
 
正文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解  按楞严正脉说‘前位是得真如全体,此位是发真如大用。称体起用,自然之理。华严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经似说本真。自体自用。前位如一尘一毛,皆清净本然此位则一尘一毛,皆周遍法界。互涉互入,即遍即色等具足十玄业用,故云发真如用也。结名善慧地者。应即法界无障碍智耳。’又说‘详此十圣行相,与华严多所不同,故推圣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按华严唯识金光,皆言此地具四无碍辩,为大法师,最善说法,资中曰:华严明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祗句义,无有穷尽,故名发真如用。予谓说法固亦可以说为发用,然方是大用中一,故今谓是十玄业用,而说法自寓中矣。’若对前二位而言,则前为理事无碍,此为事事无碍用。
 
 
 
正文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自此地名修习位。
 
 
 
译文  阿难!这些众菩萨,从二地以来〈注一〉,到此修习毕功〈注二〉,功德圆满〈注三〉,所以也看待此地为修习位〈注四〉。
 
 
 
注一  菩萨自二地即入修位,至六地即入无为,七地增进无为,至八地一真如心,无作之行始毕。
 
 
 
注二  八地菩萨无作之行完毕,始名为修习毕功。
 
 
 
注三  到了九地,已得全体大用,才可称为功德圆满。
 
 
 
注四  九地以前,都是在修习位中,究竟说来,不但十地,就是等觉,只要还未到达佛地,就不能说是无修,不过是证意多而修意少罢了。
 
 
 
正文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译文  本来前位已修习毕功,功德圆满,应即取证涅槃,而菩萨于功德圆满之后,重起真慈,荫覆众生,利益有情,如晴空万里,重起微妙之云,荫覆世间,同沐清凉之乐。故能障佛果,不得取证涅槃。所以说为覆涅槃海,名为法云地〈注〉。
 
 
 
注  真慈如云,覆障涅槃法。故名法云地。
 
 
 
正文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译文  如来逆流而出果海〈注一〉,菩萨顺行〈注二〉而至觉际〈注三〉,到此正相交会,名为等觉。
 
 
 
注一  如来已到果海,倒驾慈航,出涅槃,入生死。
 
 
 
注二  菩萨将穷果海,急棹智舟,违生死、向涅槃。
 
 
 
注三  佛出菩提觉际,菩萨入菩提觉际,于此正相交会。
 
 
 
解  此上五十五位菩萨位次,应知断惑次第,初信位即说一切妄想,断尽无余。此为断习气现行种子。二信位中说‘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意念无忘。’这就是伏习气。三信位无始习气,通一精明,方是尽习气。此时欲习初干,未遇法流。对境起念之事,也会偶然发生,再以增上信力,圆伏圆断,三信如木已成灰,永不再发火焰,所以四信以后,经中不再说断惑的话,此时如金已从矿中提炼出来,为什么以后复有很多位次呢?如用金作成器具,作成已精,还要更求其精。这就是有作功用,不求其精,而自无不精,这就是无作功用,以后献帝王,陈宗朝,贮甘露,敬天地,享神明,如古玩奇珍,觉齐佛觉。最后成至宝,镇库藏,这就是妙觉究竟果海。全体大用,于此全显,所以断惑以后,还有很多位次,就是这个道理。然而一般经论中,都不谈此理,只有在本经中谈到。
 
 
 
正文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译文  阿难!从干慧心〈注一〉直到等觉。都是最初开始得到金刚心〈注二〉的干慧地一样,一步一步,亲证而来。
 
 
 
注一  最初得到的干慧心当中本来具足一切功德,但未经历事造修,未能亲证。
 
 
 
注二  此金刚心即是圆通妙心,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观音自言‘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正是此心。
 
 
 
正文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译文  就这样重重历事造修,单复〈注一〉一共经历了十二重阶次〈注二〉,最后方达到妙觉地步,圆满成就了无上佛道。
 
 
 
注一  在造修阶段中,单限于一位为单,总包十位为复。
 
 
 
注二  十二重阶次为:一,干慧地〈单〉,二,十信,三,十住,四,十行,五,十回向〈复〉,六,暖,七,顶,八,忍,九,世第一位〈单〉,十,十地〈复〉,十一,等觉,十二,金刚王宝觉。
 
 
 
正文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译文  这种种地〈注一〉,都是用金刚心来观察〈注二〉,如幻的十种深喻〈注三〉,奢摩他〈注四〉中,用一切如来的毗婆舍那〈注五〉清净修证的方法〈注六〉来渐次深入修证。
 
 
 
注一  因地和果地。
 
 
 
注二  金刚心即是圆通妙心,因为每一地都各有其功业,若不用金刚王三昧来观察,怕产生爱著。
 
 
 
注三  大品中的十种比喻为‘观一切业如幻,一切法如焰,一切身如水月,妙色如空,妙音如响,诸佛国土如干城,佛事如梦,佛身如影,报身如像,法身如化,不可取,不可舍,一切空故。’虽有十种比喻,然而所喻之法不外度生,说法,严土,供佛而已。
 
 
 
注四  奢摩他意为止,既一切法都不可取,即无生可度,无法可说,无土可严,无佛可供,既一切法不可舍,于是任运度生,任运说法,任运严土,任运供佛。既然一切法空,那就取舍双忘,忘心亦寂。这就是依观成止。
 
 
 
注五  毗婆舍那意为观,庄严论说‘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所谓奢摩他。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谓毗婆舍那。’又起信论说‘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义故。所言观音,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婆舍那义故。’观一切法体性空寂,不住本位即名为止。再进观前途功德,引发胜进。即名为观。这就是依止成亲。
 
 
 
注六  止观双运,不即不离,即是清净修证。
 
 
 
正文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译文  阿难!这些都是因为第三增进的缘故,方能好好成就五十五位贤圣的真菩提的道路。
 
 
 
解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共是五十个位次,加以干慧地和四加行,一共五十五个位次,道都是修证真菩提的道路。最后等觉,已至觉际,如已到门前,不能再算是道路上。
 
 
 
正文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译文  凡作此观想的〈注〉,名为正观。若是作别的观想,都名为邪观。
 
 
 
注  此上五十五位菩提位次,都是以耳门三昧深入,位位不离圆通妙心。
 
 
 
正文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译文  此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后对佛说:此经应当怎样命名?我与众生,应当如何奉持〈注〉?
 
 
 
注  奉是奉以自修,持是持以教人。
 
 
 
正文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译文  佛告文殊师利:此经名为大佛顶〈注一〉。悉怛多般怛罗〈注二〉无上宝印〈注三〉十方如来清净海眼〈注四〉。
 
 
 
注一  大就是众生之心,最大最尊最胜,故以佛顶称之。
 
 
 
注二  悉怛多般怛罗意为白伞盖,白为众色之本,印表心真如门,伞盖为展覆之具,即表生灭门。此显经中所说,即同起信论中一心二门之义。
 
 
 
注三  得此法者,可以出世成佛,为法中之王,如世间传国之玺,得之者可以君临天下,故称无上宝印。
 
 
 
注四  十方如来所说十二部经清净妙理,都从此经中流出,又此经所说,即是心海之全体大用,以智圆照此心海,故名清净海眼。
 
 
 
正文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译文  也名为救护亲因〈注一〉,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注二〉得菩提心,入遍知海〈注三〉。
 
 
 
注一   历劫亲眷,互相因依,故言亲因。
 
 
 
注二  阿难与摩登伽,正为此经当机,阿难历劫多闻,未全定力。摩登伽宿为淫女,都因此经,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注三  此菩提心即是真性菩提,遍知海即是究竟果海。
 
 
 
正文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译文  也名如来密因〈注一〉修证〈注二〉了义〈注三〉。
 
 
 
注一  如来密因即是自性本具,依此起修,方成真因。又此本三如来藏之全体大用,悟此则为成佛因心,不悟则密具于自性中。
 
 
 
注二  观行即是修,不必历事造修始为修。妙悟即是证,不必历位取证方为证。
 
 
 
注三  依此修证,了悟如来密因之义。含义已尽,了无余义可修可证。
 
 
 
正文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译文  又名为大方广〈注一〉妙莲华王〈注二〉,十方佛母〈注三〉陀罗尼咒〈注四〉。
 
 
 
注一  大即是心之体,就空间而言横遍十方,无边无底,就时间而言,竖穷三际,无始无终,方即是相,言此心具足恒沙性德,广即指用,言其用周遍,无所障碍。
 
 
 
注二  莲华含义甚多,略言其二义,一是方华即果,表因果交澈。
 
 
 
二是处染常净,表染净不二。况以妙称之。言此华为无量香海,无量华藏之所依住,故称为王。
 
 
 
注三  即此微妙章句,能出生十方一切诸佛,十方如来。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故以十方佛母为名。
 
 
 
注四  陀罗尼意为总持,义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又意为遮持,义为遮恶不起,持善不失,这是诸咒通名。
 
 
 
正文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
 
 
 
译文  又名灌顶章句〈注一〉,诸菩萨万行〈注二〉首楞严〈注三〉。
 
 
 
注一  此经原是中印度那烂陀寺大道场经,从灌顶部中录出。故名灌顶章句。
 
 
 
注二  依此经修因,能成就诸菩萨万行。
 
 
 
注三  见前释题。
 
 
 
解  按灌顶大师疏中说‘印土密部有五:东方阿纾佛,名金刚部。南方宝生佛,名灌顶部。西方弥陀佛,名莲华部。北方成就佛,名羯磨部。’此说与今天西藏密宗之说完全相合,而浅识之徒每谤密宗非佛法。甚而引此经后文五阴魔境与密宗不思议境界相比,认为密宗祖师为阴魔附体,不但有违如来无诤之教,且种堕地狱之因,实为可叹!
 
 
 
正文  汝当奉持。
 
 
 
解  按楞严正脉说‘盖必以智照境,随机受益,从性起修,尽其要妙,满其因果,方为能奉持也。’又按楞严经指掌说‘初则显其尊胜,令生信乐,次则彰其力用,令知修习。须依理起观,成观须显密双修,必至因圆果满。奉以自修,持以教人,二俱究竟矣。’
 
 
 
正文  说是语已。即时阿难及诸大众,得蒙如来开示密印般怛罗义。兼闻此经了义名目。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心虑虚凝。断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细烦恼。
 
 
 
译文  说完这番话后,即时阿难与及大众,得蒙如来的开示,密印〈注一〉般怛罗的意义〈注二〉,同时得闻此经了义的名目〈注三〉,顿然悟知禅那修进圣位的增上妙理〈注四〉,于是心虑虚凝〈注五〉,断除三界修心的六品〈注六〉微细烦恼〈注七〉。
 
 
 
注一  密印即是圆通妙性,得此可以成佛故为印,众生不知故为密。也就是前文第一题中所称的无上宝印。
 
 
 
注二  这里所说的伞盖包括自利利他两重意义,伞即自覆意义比较多,覆他意义较少。盖则是覆他意义较多,自覆意义较少。其实诸位中,有些是以自利为主,有些又是以利他为主,而实又各各互具,不过自利或利他,或多或少,各有不同而已。
 
 
 
注三  此经五种名目,虽然各显一义,其实一即包含一切,故通称了义。
 
 
 
注四  顿悟禅那修进圣位。因为从三渐到等觉,历历都是修心,理上加增上妙三字,正表此理为了义。
 
 
 
注五  正当顿悟之时,一切心思智虑互解冰销,当体寂然。
 
 
 
注六  三界烦恼有二:一是见惑,在初果见道位断。二是思惑。思惑烦恼又有三,一是欲界思,二是色界思,三是无色界思。欲界思有九品,前六品在二果时断,后三品在三果时断。上二界思八地各有九品,共七十二品,在四果时断。阿难现在初果,因心虑虚凝,故已至二果,断除欲界前六品思惑。
 
 
 
注七  见惑分别名粗,思惑任运为细。
 
 
 
解  按楞严正脉说‘本经从初历谈,但言奢摩他及三摩提,而未言禅那,直至此处,始一称之,下连修进圣位,足显谈圣位处,乃是说禅那耳。自阿难请位以来,至此说法复为一周,名染净因果周,即阿难所请禅那义也,’按禅那通常翻为静虑,以寂灭为义,现在本经为灭十二类生颠倒乱想,立三渐次,即是静的意思。干慧心中,干有其慧,即是虑的意思,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即是寂灭之义。又按圆觉经疏释为绝待灵心,本经位位不离中道,即是绝待灵心。又楞严正脉说‘全取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为禅那体,今经三渐获无生忍,即是正因佛性,奢摩他中用诸如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即双兼缘了,二因也。题中诸菩萨万行。义统乎此。’
 
 
 
正文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无遮。善开众生微细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译文  即从座上起来,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对佛说:大威德〈注一〉世尊!慈音无遮〈注二〉,善开众生微细〈注三〉沈惑〈注四〉,令我今日身心快然〈注五〉,得到大的利益〈注六〉。
 
 
 
注一  令十二类众生,颠倒妄想,一时销灭,故称大威德。
 
 
 
注二  将修进圣位,增上妙理,尽情吐露故称慈音无遮。
 
 
 
注三  十二类众生微细妄想,非佛不能知,非佛不能说,故为微细。
 
 
 
注四  众生颠倒妄想,自己不能知,自己不能觉,故为沈惑。
 
 
 
注五  闻佛开示后,喜圣位之可修,知生死之不系,所以身心快然。
 
 
 
注六  因名思义,奉持可凭,故得大饶益。
 
 
 
正文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遍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道。世尊。此道为复本来自有?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译文  世尊!假若这个妙明真净的妙心〈注〉,本来是遍圆周遍,甚至于大地草木,蠕动含灵,这一切无非从心建立,推其本元,惟是一真如性。此一真如性,即是如来成佛真体,即是法身。既然佛体真实,为什么还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和人天等道?这些诸道难道是本来自有的,抑或是由众生的妄习生起的?
 
 
 
注  心性本来有随缘的意义,故称妙明。又有不变的意义,故称真净,虽随缘而不变,虽不变而随缘,故称妙心。
 
 
 
正文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发是语已,先于女根生大猛火,后于节节猛火烧然,堕无间狱。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
 
 
 
译文  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杀非偷,没有果报,讲完这番话后,先从女根,发生猛火,随后全身肢节,猛火烧尽,死后堕入无间地狱。琉璃大王〈注一〉和善星比丘〈注二〉,琉璃大王为诛瞿昙族,善星妄说一切法空,都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注三〉。
 
 
 
注一 琉璃大王是波斯匿王的太子,为因宿怨杀释迦佛全族后堕无间地狱。事见涅槃经及琉璃王经。
 
 
 
注二  善星比丘一名善宿,是佛堂弟之子,或说提婆达多之子,因亲近恶友,退失四禅,又妄说一切法空,无佛无法,致生身陷入无间地狱。见阿含经。
 
 
 
注三  阿鼻地狱即是无间地狱。
 
 
 
解  琉璃大王杀释迦族事在波斯匿王死后,此经开始为波斯匿王请斋,此时琉璃大王尚在童稚,岂有杀释种之事,此经译时,为房融润笔,或为房融误加此事入经中。
 
 
 
正文  此诸地狱,为有定处?为复自然?彼彼发业,各各私受。惟垂大慈,开发童蒙。令诸一切持戒众生,闻决定义,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译文  这些地狱等,是有固定处所吗?还是自然存在呢?抑或是他们自发的业因所感,然后各人自己私自接受果报。望佛大慈说明开发童蒙愚昧,使这一切持戒的众生,明辨是非,知道应当如何决定自己所行,欢喜踊跃,顶戴受持,谨而无犯戒之过失。
 
 
 
正文  佛告阿难!快哉此问。令诸众生不入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译文  佛告诉阿难:痛快呀!你发的这个问!可以使一般众生,不致落入邪见,你现在仔细听明白,我当为你讲清楚。
 
 
 
正文  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
 
 
 
译文  阿难!一切众生的本性,实在是遍圆清净的,因为不明白这个道理,妄见有众生相,于是产生了种种虚妄习气,这些虚妄习气又分为内分和外分两部分。
 
 
 
正文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羞,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译文  阿难!内分即是众生身分以内之事,因为种种爱染,发起妄情,这些情见积习不休,能生出爱水。因此众生心忆珍珍馐美味,口中就出水。心忆所遇之人,无论是怜是恨!眼中就泪满。贪求财资,心里产生爱涎。就全身光润。心著淫欲之事,男女二根,就会自然流出水来。阿难!这些众爱虽然各别不同,然而或流或结,总是一样。水流润湿不能上升,自然随水之性下坠,这就名为内分。
 
 
 
正文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仰,发明虚想。想积不休能生胜气。是故众生,心持禁戒,举身轻清。心持咒印,顾盼雄毅。心欲生天,梦想飞举。心存佛国,圣境冥现。事善知识,自轻身命。阿难!诸想虽别,轻举是同。飞动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译文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身分以外,胜妙之境。因为渴求仰慕之心,启发清虚想念,想念积习不休,能生殊胜之气,超脱形累。
 
 
 
所以众生如心持禁戒,就会觉得全身轻快〈注一〉。心持咒印,即会顾盼雄毅〈注二〉。心要想生天,就会在梦中飞升起来。心想佛国,就会在梦中或禅观中,见到圣境界〈注二〉,事奉善知识,自然会不惜身命,为法忘躯。阿难!这些众想虽然各有不同,然而都是以超胜之气,同样轻举。因为飞动不沈,所以自然超越,这就名为外分。
 
 
 
注一  心念律仪戒,能净三业。念善法戒,能成圣因。念饶益戒,能利乐有情。
 
 
 
注二  咒即是法,为诸佛秘印,故心持咒印,如佩秘印,纵遇魔外,亦无所畏惧,故能顾盼雄毅。
 
 
 
注三  如十六观经中所说:得见弥陀。又如西藏密乘,全赖观想,得见本真。此虽然圣境,但惟自见。故称冥现。
 
 
 
正文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
 
 
 
译文  阿难!一切世间生生死死,相续不断,生则顺其习气而造善恶诸业,死则随其迁变而流转于六道轮回。当其临命终时,还未舍弃暖触〈注一〉之前,一生所造善恶两种业,同时顿然显现,死逆生顺〈注二〉,两种习气交相并发。
 
 
 
注一  未舍暖触,即是命根还在,八识还未去。
 
 
 
注二  死为逆相,故想避开,生为顺相,故想求得。因为有避死求生之念,所以一生所造善业恶业,交相并发。
 
 
 
正文  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
 
 
 
译文  当命终时,纯想即飞,最后必然生于天上〈注一〉,假若在飞的心中,兼有福和兼有慧〈注二〉,与及有净愿的人〈注三〉,此时自然心开〈注四〉,见到十方佛的一切净土,随愿〈注五〉往生。
 
 
 
注一  前文曾说卵以想成,与此处所说纯想生天,有何不同?因为卵生是由颠倒乱想而成,生天是由清净习气所致。
 
 
 
注二  供佛即能得福,闻法即能生慧。
 
 
 
注三  除供佛闻法而外,并愿生生世世,常在佛前,及发愿往生等。
 
 
 
注四  人命终时,神识唯见十方如墨,有福慧和有净愿的人,暂昏即悟。所以自然心开。
 
 
 
注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说‘临命终时,一切所有,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3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1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