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楞严专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1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1
2007年06月12日10:30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2026 字体: 繁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1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正文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译文  阿难!如此各类众生,每一类中,各各具备十二种颠倒〈注一〉,就如捏目相似,因捏使乱华发生在眼前,于是颠倒妙圆真净明心〈注二〉,具足如此多的虚妄乱想。
 
 
 
注一  十二类众生,各各都互具十二种种颠倒。如一卵生,现起为动颠倒,其余十一种颠倒,不是不具,而是潜伏下来,一遇缘便会起来,其他十一类都是如此,总的说来,应该是一百四十四种颠倒。在一一颠倒中,都具足八万四千乱想,真可说是虚之至,妄之极了。
 
 
 
注二  心体不变是为妙,随缘显用是为圆。虽随缘而不变是为真净,虽不变而随缘是为真明,合此体用而言,故为妙净明心。
 
 
 
解  真心本不动,动即非真,故为颠倒。因手捏而有乱华发生,故有八万四千颠倒妄想发生,华虽无实,然灭华须待放手。妄想非真,除妄应须离念。
 
 
 
正文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译文  你现在修证佛的正定,于此本因〈注一〉其根元本为各种乱想所以生出十二类众生。要想除灭这些乱想,必须先立三种渐次,方能除灭〈注二〉譬如在净器中,除去内面的毒蜜,必须要用汤水,并杂以灰和香料,洗净这件器皿,然后盛入甘露。
 
 
 
注一  众生分修分证,即成诸位。圆修圆证,即成佛果。迷位本有,对后果而言,即为本元之因。  注二  不是三渐次中,即能尽除颠倒乱想,必须三渐次后,历位修断,方能种子习气都尽。
 
 
 
正文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译文  什么名为三种渐次呢?一是修习除掉习气乱想的助因。是真修刳除其习气。纠正乱想的正性。三是增长违弃其现业。
 
 
 
正文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译文  什么是助因呢?阿难!在这个世界中,十二类众生,不能自已保全生命,必须依赖四种食,才能保全生命,这四食就是所谓段食〈注一〉,触食〈注二〉,思食〈注三〉,识食〈注四〉,所以佛说:一切众生,都要依赖食来住持形命,,阿难!一切众生,食良好的食品,就能生存,食有毒的食物,就会死亡〈注五〉。因此众生若想求三摩提,就应当断绝世间的五种辛菜〈注六〉。
 
 
 
注一  人间饮食,多有分段,故名段食。又灌顶大师疏说‘经轮云抟食,其义则局,如浆饮等,不可抟故。’
 
 
 
注二  如鬼神等,触气即饱。是名触食。
 
 
 
注三  如禅天中人,但以禅思为食。
 
 
 
注四  如四空天,唯以识定续命。又如地狱饿鬼,历劫续命,惟依业识。这些都属于识食范围。
 
 
 
注五  此处所说食毒故死,并不限于毒药,五辛和慧命有关,故也同于毒药。
 
 
 
注六  依楞伽经所说(葱蒜韭薤兴渠)为五种辛菜。应法师说:兴渠为梵音之讹正译应为兴宜。又慈悯三藏说:根加萝匐,出土辛臭。慈悯冬至破土,未见其苗,此方所无,故不翻也。天台梵网疏说:兴渠是葱蒺。云栖发隐说:葱蒺,胡荽也。又楞伽经说‘葱韭蒜等,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人天。’
 
 
 
正文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疑。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译文  这五种辛菜,熟食能助发淫欲,生食会增长嗔恙。因此世界上食辛之人,纵然能宣讲十二部〈注一〉经典,但十方天仙,嫌他臭秽,尽都会远离他。而饿鬼们趁他食五辛的机会,都来舐他的嘴唇,因此常与鬼同住,福德一天天的减少,不幸之事,逐渐发生〈注二〉。自已永远没有利益。像这样食五辛的人,要想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和十方善神,都不来守护,于是大力魔王,得到机会〈注三〉,现作佛的相貌,来为他说法,毁谤戒律〈注四〉,赞叹淫怒痴,此人命尽之后,自然作为魔王眷属,魔福享尽后,最终堕入无间地狱。
 
 
 
注一  佛教全部经典。
 
 
 
注二  因饿鬼能致祸,现在常与共住,故常招灾祸,因此故长无利益。
 
 
 
注三  因善神不来守护,故使大力魔王得到机会,大力魔王即是天魔。
 
 
 
注四  非毁禁戒为小乖,赞扬淫怒痴为大道。
 
 
 
正文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译文  阿难!修菩提的人,永远断绝五辛,这就名为第一件增长修行的渐次。
 
 
 
正文  云何正性?
 
 
 
译文  如何是正性呢?
 
 
 
正文  阿难!如是众生入三摩地,要先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
 
 
 
译文  阿难!这样的众生,若要想证人三摩地,首先一定要严持清净戒律,永远断绝淫心,不食酒肉,用火烹食净洁的菜肴,不食带生气的食品,阿难!假若修行人不断淫欲,和杀生,能出离三界的,没有这回事。
 
 
 
正文  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译文  应当看待淫欲,犹如毒蛇一样〈注一〉,如见著怨贼一样,先持声闻四弃〈注〉八弃〈注三〉戒,执持身不妄动,然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注四〉,执持心不起。
 
 
 
注一  一切习气中,最难断是淫欲,淫欲可以丧法身,损慧命,损法财,灭功德,所以比为毒蛇怨贼,因为毒蛇可以令人丧生伤命,怨贼劫财夺物都和淫欲一样。故以为喻。
 
 
 
注二  四弃就是杀盗淫妄,犯此者众弃不与共住,故名为弃。
 
 
 
注三  八弃就是在四弃之外,加上触八覆随四弃,此为比丘尼所守戒律。
 
 
 
注四  菩萨戒为大乘戒律,主要执心不起,如有丝毫动念,即不清净。
 
 
 
正文  禁戒成就,则于世间永无相生相杀之业。偷劫不行,无相负累,亦于世间不还宿债。是清净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须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睹佛闻法,亲奉圣旨。得大神通,游十方界。宿命清净,得无艰险。
 
 
 
译文  禁戒成就之后〈注一〉对于世间上,永远没有相生相杀的业。偷劫不行,永远没有负债的牵累。在世间上,也不必酬偿宿债。这样的清净人,若是修三摩地〈注二〉,就凭父母所生肉眼,不需要天眼,自然观见十方世界。见佛闻法,亲自接奉佛的圣旨,得到大的神通,游十方世界,达通三世宿命,没有艰难和险阻〈注三〉。
 
 
 
注一  此处是专指淫杀二戒而言,因此二戒最难断故,淫断则在世间上不复相生,杀断则在世间上不复相杀。
 
 
 
注二  持戒之人,由戒生定,由定发相似五通,故不需天眼,自然亲见十方世界,见佛闻法。
 
 
 
注三  如此持戒修定之人,永远不会堕在三恶道中,所以没有艰难和险阻。
 
 
 
正文  是则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译文  这就名为第二增进修行渐次。这就是前文所说的‘真修刳其正性’。
 
 
 
正文  云何现业?阿难!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译文  怎样对现业呢?阿难,这样清净持禁戒的人,心不贪淫欲〈注一〉,对于外六尘,不多流念。因于外六尘不多流念,故能反观根本,自归元明,得成内观。内观既成,外境全脱,根就失掉作用,此时,六根反流,全归一性。六根同时失去作用,这就是全违现业〈注二〉。                              
 
 
 
注一  淫为坏定之罪魁,故此首举贪淫。如前文说:因动有声,故留心淫声。因声有色,故留心淫色。因色有香,故留心淫香。因香有味,故留心淫味。因味有触,故留心淫触。因触有法,故留心淫法,故心不贪淫,则于其他声香味触等,全不多流念,因不流念,故能旋元归一。
 
 
 
注二  流逸是现业,不多流逸即是少违现业。六用即是现业。六用不行即是全违现业。
 
 
 
正文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译文  十方国土,清净洞澈周遍〈注一〉,譬如琉璃,内悬明月〈注二〉,身心都感到十分畅快,妙圆平等〈注三〉,得到大的安稳,一切如来密圆净妙〈注四〉,都从此中显现,此人即获得无生法忍〈注五〉。
 
 
 
注一  既然六用不行,唯有一存,再进观此一也是与六相对而有,六既不行,一从何立?此时能觉之见分既空,所觉之相分复不存,因此见十方国土,皎然周遍洞澈,不见有一法可当情。
 
 
 
注二  此时觉所觉空,唯有空存,再进观此空非他,原是识性洞然,生于大觉心中,故说譬如琉璃,内悬明月。以此身心快然。
 
 
 
注释  此时无妄不尽故为妙,无真不极故为圆,始本不二故为平等。自此三空顿朗,二死全空,故得大安隐。
 
 
 
注四  此时寂照互融,智断具足。故说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密圆即是智果,因收之则密,放之则圆,净妙即是断果,因体之则净,用之则妙。这是诸佛之所证,一切如来回通因心,顿该果海,所以说:皆现其中。
 
 
 
注五  此时悟证已齐于佛境,事修唯在三渐次,颠倒乱想,从此顿息,虚妄轮回,自此不能复有。
 
 
 
正文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明圆,蓥十方界。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译文  从此渐修,随其所发生作用浅深不同而安立圣位。
 
 
 
译文  这就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注一〉。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欲爱干枯〈注二〉。根和境不能相对存在,现前的残余身体,不再继续转生。执心虚明〈注三〉,纯是智慧,慧性明圆〈注四〉,照耀十方世界,干有其慧〈注五〉,因此名为干慧地。
 
 
 
注一  这就是前文所说:增进修行违其现业,获无生法忍。
 
 
 
注二  永断淫心,故欲爱干枯。
 
 
 
注三  十方国土,皎然是为虚,清净无法是为明,故说执心虚明。
 
 
 
注四  此时人法双空,纯是智慧,慧性妙圆平等。
 
 
 
注五  虽得智慧,然尚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干有其慧,故名干慧地。
 
 
 
正文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圆妙开敷。
 
 
 
译文  欲习初干,还未与如来法流水〈注一〉相接,即用此心,从中中〈注二〉流入,依次增进,位位证入圆通妙性,历事造修。
 
 
 
注一  如来法流水,即是菩提涅槃流,此为对众生无明生死流而言。
 
 
 
注二  自此以后,位位增进,总不离乎中道。不遍不倚,任运自在,不住二边,依此渐进。
 
 
 
正文  从真妙圆,重发真妙。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译文  从真妙圆之悟,重发真妙之修,妙信〈注一〉常住,永不退失。一切妄想〈注二〉全部灭尽无余,中道既纯且真,信心决定,名为信心住。
 
 
 
注一  理事并信,故名妙信。
 
 
 
注二  凡夫著有,二乘著空,外道著邪,都属于妄想。
 
 
 
正文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如是乃至过去未来,无数劫中,舍身受身一切习气,皆现在前。是善男子,皆能忆念,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译文  中道纯真之信,明明了了,不为诸法所惑,于一切诸法,都能以中道正理,融会贯通。所以五阴不能覆蔽,十二处不能局限,十八界不能间隔,都不能作为阻碍。就像这样,不但是现在,就是过去未来无数劫中,应断当断之种种习气,都现在眼前。如此的善男子,一一都能忆念,全无遗忘,名为念心住。
 
 
 
正文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无始习气通一精明。唯以精明进趣真净。名精进心。
 
 
 
译文  以妙圆之悟,与中道纯真之信,磨练真精,久而久之,真精发化,起融妄之力。融无始以来习气,通一精明,再以精明之理,历事造修,不停住于有为,以期达到真净。名为精进心。
 
 
 
正文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译文  心精时时现前,智慧时时不昧,纯智慧对待一切事,名为慧心住。
 
 
 
正文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译文  执持智明,以照万事,故事如理,所以说周遍寂湛。虽寂湛不住,而大用繁兴。虽大用繁兴,而不动不扰。这就是所谓‘智周鉴而常静,用繁兴以恒如。’故此名为定心住。
 
 
 
正文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译文  以定资慧,故定光发明,此即前文所说‘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又以慧资定,故明性深入,即是深入于定,此即前文所述‘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如此定慧相资,相互增长,故说唯进无退,所以名不退心。
 
 
 
正文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译文  定心日益增进,不假功力,任运安然自在,永远保持不失,故能与十方如来,气分〈注一〉相交接〈注二〉,故名为护法心。
 
 
 
注一  如来气分即是慈心。
 
 
 
注二  此时内能自护,外感佛护,故名为护法心。
 
 
 
正文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犹如双镜,光明相对。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译文  前以定心增进,而成护法之因。此以慧明保持不失,而成回向之因。因保持不失故能以妙慧之力,回答佛之慈光,向佛安住〈注一〉,犹如双镜光明相对〈注二〉,其中妙影,重重相入〈注三〉,名为回向心。
 
 
 
注一  即念念常住于佛境中。
 
 
 
注二  前接佛气分,蒙佛慈光,佛心中已有自影。此时回佛慈光,向佛安在,自心中亦有诸佛之影。自心中有佛影时,佛已入于自己心中,佛心中有自影时,自心也入佛心中。
 
 
 
注三  自己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以与佛气分相接时,自心中即有佛故。佛入自己心中时,也带自影,以回佛慈光时,佛心中即有自故。所以说:自心佛心,重重相入,犹如双镜相对。其中妙影,即比喻为佛心中有自己之影,自心中也有诸佛之影。重重相入,表示自入佛心中时,已带佛影,佛入自心中时,也带自影。自心佛心,非一非异,不妨于无回向中,强立回向。
 
 
 
正文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译文  自心与佛光,冥应潜通。获得佛定〈注一〉,不唯得定,并能得果,所以说为无上妙净〈注二〉,而安住于无为,永不遗失〈注三〉,名为戒心住〈注四〉。
 
 
 
注一  佛定即那伽大定,无有不定时。
 
 
 
注二  无上即是佛果。妙即菩提,以能出烦恼缠故。净即涅槃,以能离生死秽故。
 
 
 
注三  此时上求佛道,信知无佛可成;下度众生,信知无生可度;故能安住无为。
 
 
 
注四  因为信力增长,不起丝毫有为之念。故无遗失。
 
 
 
正文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译文  住戒自在〈注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正受意生身〈注二〉,道戒妙净,得觉法自性性意生身〈注三〉,律仪无为,得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注四〉,由此故能游于十方,不惟游于十方,且能随愿所之,愿去何所?一念即至。因此名为愿心。
 
 
 
注一 住戒自在是无论在定,在道,在律仪中,都是任运清净,定戒常凝,得三昧乐。
 
 
 
注二  以三昧力,得自在乐,普入诸刹,随意无碍。
 
 
 
注三  觉了诸法自性如幻,本无所有,故能随意普入。
 
 
 
注四  随诸众生种类现形,如镜现相,而无作为。
 
 
 
解  据楞严正脉论十心。前六修自心,后四合佛德。又据灌顶大师疏说:初一为信之本体,后九为信之德相。又前九属内行德,后一属外化德。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晖,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用真正的方便〈注一〉,发这十种信心,磨炼治习,使圆通之心,更精更明,这十种心,处处不离圆通妙性,相互涉入〈注二〉。最后圆成真纯无妄唯一的菩提心。
 
 
 
〈注三〉故名发心住。
 
 
 
注一  前文文殊菩萨所说偈中‘圣心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可知耳根圆通,独为真实方便。
 
 
 
注二  十心中随发一心,其他九心,都递互相摄相入,心心都是这样,所以圆成菩提一心。
 
 
 
注三  按大乘起信论说:菩提心有三种:一是直心,心正念真如法故。二是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是大悲心,广度一切诸众生故。十心中初一中道纯真,即是直心。从二至九,即是深心。后一能游十方,即大悲心。既十用相互涉入,故随起一心,即三心俱足,故得圆成菩提之心。
 
 
 
正文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译文  依菩提心,重发真智。菩提之心,清净皎洁,故如净琉璃,真实之智,体精用明,故如精金。依前十种妙心,修真实行,践履真如,以成进趣后位之地,故名治地住。
 
 
 
正文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译文  用前之十种妙心,践履真如之地,都能得到明了〈注一〉。故能时时证真,真无不融,故能游履十方,得无留碍〈注二〉。从此分身十方,上供诸佛,下利众生。名为修行住。
 
 
 
注一  十心既然心心相互涉入,故一心明了,心心皆然,所以都能得到明了。
 
 
 
注二  前愿心住曾说能游十方,所去随愿,与此何殊?愿心住是得意生身,此是现化身,分身十方,上供诸佛,下利众生。又前为随愿往任何一方,此为分身无碍,遍入诸刹。
 
 
 
正文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译文  称真之行,因该果海,故与佛相同。果彻困源,故受佛气分〈注一〉。如中阴身自求父母〈注二〉,此时虽未得显证,已阴信冥通,感应道交,结成胎分〈注三〉,所以说入如来种,入如来种,如托王胎,故名生贵住。
 
 
 
注一  此处受佛气分,与前文‘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小有不同,前文是指慈心气分,此处是指真如气分。
 
 
 
注二  初住发心,如前阴起惑。二住治地,如前阴造业。三住修行,如中阴持种游行。此既行与佛同,受佛气分,故喻之为中阴自求父母。
 
 
 
注三  佛虽未与明记,已知其必证极果。故阴信冥通,如同业相缠,结成胎分。
 
 
 
正文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译文  既已游道胎〈注〉,常蒙诸佛护念,法身渐渐证入,故亲奉大觉护念,为法身之胤嗣。方便智慧,渐渐具足,故如胎已成,人相具足。故名为方便具足住。
 
 
 
注  依此修因,自在无碍,如贵人处胎,安乐无拘。正如永嘉禅师所说:潜幽灵于法界。
 
 
 
正文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译文  摄化众生,方便具足,故容貌如佛,以权资实,内照真如,理智圆满,所以心相也同于佛,此位名正心住。
 
 
 
正文  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
 
 
 
译文  身心都合同成长〈注一〉,日益增进不退,名为不退住。
 
 
 
〈注二〉
 
 
 
注一  五住权智外现,容貌如佛,为身相同佛。六住实智内照,心相也同于佛。兼此身心二相为七住之因,故七住权实具足,二利兼进,故日益增长。
 
 
 
注二  此处与前六信位同名不退,有何区别?因六信位为信心不退,此位为住道不退。
 
 
 
正文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译文  十身〈注一〉灵相,同时具足〈注二〉,名为童真住。
 
 
 
注一  十身为:一、菩提身,二、法身,二、威势身,四、相好庄严身,五、智身,六、愿身,七、化身,八、力持身,九、意生身,十、福德身。
 
 
 
注二  十身总属权实二智,此中自证境属实智,化他境属权智。
 
 
 
其中菩提身、法身、威势身属实智。愿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福德身,五身都属权智。相好庄严身和智身都通于权实二智。
 
 
 
解  按华严经中菩萨登八地方具十身灵相,而本经八住即具十身灵相,因二经都属圆教,理应前后互融。
 
 
 
正文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译文  因已得大自在,顿超理障,堪任佛法大事,故亲为佛子,名为法王子住。
 
 
 
正文  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译文  表显以为成佛之人,佛欲与之授记令代佛宣扬,教化众生。故如国大王,以国事分委太子。就像刹利王,世子长成后,陈列四大海水,为其灌顶〈注一〉,名灌顶住〈注二〉。
 
 
 
注一  华严经记转轮圣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取四大海水 ,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大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
 
 
 
注二  菩萨受职,也是这样,诸佛智水,灌其顶故,是名菩萨受大智职。具足如来十种力,位在佛数。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成为佛子以后,具足了无量如来的妙德〈注一〉,随顺十方国土〈注二〉,名为欢喜行〈注三〉。
 
 
 
注一  按华严经说‘此菩萨学习诸佛本所修行。忆念诸佛本所修行。乃至云:住持,显现,演说诸佛本所修行。’故佛德无不具足。
 
 
 
注二  即是广行布施。按华严经说‘随顺方土,有贫乏处,以愿力故,往生于彼豪贵大富,财宝无尽,行财施。乃至身肉不惜。行法施则与说三世平等,乃至菩提涅槃。’这都是随顺之义。
 
 
 
注三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施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为大施主故。结名欢喜行者有二义:一者见有来乞者,作福田想,作善友想,倍生欢喜。二者随乞施与,令诸众生,悉皆满足。’这都是华严经中之义。
 
 
 
正文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译文  已经得到欢喜后,又以戒德感化众生〈注一〉。名为饶益行〈注二〉。
 
 
 
注一  戒德备于已,故感化成于外。不劳费力,而利益无不周遍。
 
 
 
注二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戒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护持净戒故。结名饶益行者,亦有二义:一者自能住无上戒,善自饶益。二者令他住无上戒,亦饶益他,详如华严,兹不繁引。’
 
 
 
正文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译文  以自觉之理觉悟于他,得到他没有违拒〈注一〉,名为无嗔恨行〈注二〉。
 
 
 
注一  若他不能觉,即是违拒,自己厌而舍离,即是嗔恨。现在以自觉之理觉他,他易觉而已不厌,故无嗔恨。
 
 
 
注二  楞严正脉说‘此是忍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常修忍法故。
 
 
 
但彼名无违逆行,盖以甘受外难,无违逆他名忍。此名无嗔恨行,乃取自无嗔恨,堪忍教化名忍也。’
 
 
 
正文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译文  既无嗔恨,故随众生一切种类,在在出现,处处受生,众生世界无尽,菩萨之愿行亦无有尽,所以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注一〉,名为无尽行〈注二〉。
 
 
 
注一  既能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即是时间无尽,十方通达即是空间无尽。
 
 
 
注二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进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修诸精进故,但彼名无屈挠行,盖以一切境界,无能屈折阻挠名进。此名无尽行,乃取一切时处,皆能教化利益名进也。’
 
 
 
正文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疑乱行。
 
 
 
译文  空间和时间都能无尽随顺众生,所以合其心而同其事,于一切众生,种种法门,机对教而受益,教对机而化行,依无差误。
 
 
 
〈注一〉故名离痴乱行〈注二〉。
 
 
 
注一  因禅定功深,故千难交攻,而其智不昏。万机并赴,而其心不扰。
 
 
 
注二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禅度,以华严首标此菩萨心无散乱,坚固不动故。若依今经,即以不痴不乱为禅。’
 
 
 
正文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译文  于一身之中,显现各种异相〈注一〉。又于各类异相中,现同一身相〈注二〉。所以名为善现行〈注三〉。
 
 
 
注一  如观世音菩萨,以一身而现三十二应身。为天现天,为人现人,又于一类身中,对异类群机,显现众多异类身形。
 
 
 
注二  不但能以一身现众多身,又能使众多身现一身,所以名为善现行。
 
 
 
注三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理事无碍智。’灌顶大师疏说‘即智慧度’,又自释说‘若非法界大智,何能圆融显现?’又楞严指掌说‘仍是智慧度,以一多无碍,同异俱成,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善巧运用之所现故。’
 
 
 
正文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译文  不但身相如此一多互融,甚而至于世界,也是善现无碍,甚而至于十方虚空,满是微尘,一一尘中,都能现十方世界〈注一〉,现尘现界,都不相留碍〈注二〉,名为无著行〈注三〉。
 
 
 
注一  十方虚空,满足微尘,显微尘之多,并明能现者小。一一尘中,现十方界,显世界更多,并明所现者大。
 
 
 
注二  尘在界外,而不坏小相。界在尘内,而不坏其大相。同时俱现,不相留碍。楞严正脉说‘界入尘而界不小,是小不留碍于大;尘含界而尘不大,是大不碍于小。’华严经说:‘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也同此义。
 
 
 
注三  依华严经之义‘但是一切无著。’按楞严正脉说‘一有执著,安能大小并融如此?若依本经,无著即是忘尘。忘尘功极,便能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等。’如前显见无碍中所说,是知现尘现界,不相留碍,正是忘尘功极,故以无著行名之。正脉又说‘此是事事无碍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方便度,引华严此菩萨以方便化度故。’又楞严指掌说‘尘界互现,大小相融,正由菩萨无障碍慧,大方便力之所运用。’
 
 
 
正文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译文  一切菩萨,无量妙行,一时具足。随举一行,都是第一波罗密多〈注一〉,名为尊重行〈注二〉。
 
 
 
注一  最上故为第一,波罗密多为究竟之义,又翻为到彼岸。因为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即是究竟之处。
 
 
 
注二  行至如此,可尊可重,故以得名,华严经名为难得行,如世间可尊重物,至为难得。
 
 
 
解  若住于涅槃,虽说是彼岸,还不是第一。一定要不住涅槃,不住生死,往返度生,无住而住,方名第一。华严经说‘菩萨住此行时,不舍菩萨大愿,不住生死此岸,不住涅槃彼岸,不住烦恼中流,而能运度此岸众生,至于彼岸,往返无有休息。’这就是本经所说‘第一波罗密多’之义。又楞严正脉说‘此是究竟彼岸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是愿度,谓菩萨于大乘愿,不退转故。’又楞严指掌说‘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乃菩萨以愿导行之所致也。’
 
 
 
正文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译文  如此圆融〈注一〉,能成十方诸佛轨则〈注二〉,名为善法行〈注三〉。
 
 
 
注一  种种妙行。全是一行,此所以为纯。而一行中又具足种种妙行,此所以为杂。如此纯杂无碍,故为圆融。
 
 
 
注二  以此妙行,遍历十方,助佛转轮,教化众生,故成十方诸佛轨则。
 
 
 
注三  一言一行,同归至善,皆是佛法,可为轨则。华严经说‘此菩萨能自清净,亦能以无所著力,方便而普饶益一切众生。’
 
 
 
解  按楞严正脉说‘此是轨生物解智。’又灌顶大师疏说‘即是力度。’又解释说‘具足三力,谓修习力。思择力,变化力……’
 
 
 
正文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译文  以前九行,一一都是清净无漏〈注一〉,一真无为〈注二〉,自性本然的缘故〈注三〉,此时行行都真,法法都实,故名为真实行〈注四〉。
 
 
 
注一  如上九行,虽大用繁兴,而常自如如不动,故为清净。以如如不动故,离于念相,等虚空界,此即如来清净法身。因起心动念,即离法体,成为有漏。
 
 
 
注二  菩萨当寂灭现前之时,俱空不生,一真独露,即证无为。
 
 
 
注三  菩萨亲证无为,获二殊胜,发三妙用,都出于性之本然。
 
 
 
注四  楞严正脉说‘此是会缘入实智。’灌顶大师疏认为这是智度,智是三种智,一是无相智,二是成熟有情智,三是受用法乐智。
 
 
 
正文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译文  阿难!这样的善男子,已满足了神通〈注一〉,已完成了佛事〈注二〉,清净无漏纯洁精真,一真无为,性本然故,所以能远离一切留患,于是任运度生,而不见有生可度。这就是不住无为,回无为心,向涅槃路。这就名为救护一切众生〈注三〉离众生相〈注四〉回向。
 
 
 
注一  已到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地步,妙用已达极点,此时故说满足神通。
 
 
 
注二  成佛轨则,所作俱备,故说成佛事已。
 
 
 
注三  度生有两重意义:一是度令离苦,二是度令得乐。这就是救护。
 
 
 
注四  因为能所对待,此时不见自为能度,故也不见他为所度。
 
 
 
内外都空,中间亦无度生之法,这就名为三轮体空。这方是真灭除度相。
 
 
 
解  此位正向佛道。因涅槃即是佛道。同时也兼向其徐二道。因救护即向众生,离相即向真如。
 
 
 
正文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译文  既已三轮体空,则一切可坏,都已远离〈注一〉。并此诸离,亦复远离〈注二〉这就名为不坏回向。
 
 
 
注一  一切生灭法,都是可坏之法。三轮体空,即远离一切可坏之法。
 
 
 
注二  若是即守此诸离,依然可坏,故并此亦须远离,上位灭除度相,是以空坏有,此处远离诸离,是以有坏空,空有俱坏,方为体合真如。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译解02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译解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