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楞严专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02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02
2007年06月12日10:20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856 字体: 繁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02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正文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令诸众生,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译文  四是断灭了妄想,心里不存在杀害,所以能令这些众生,人众鬼国,鬼不能为害。
 
 
 
解  鬼神以阴隐为想因,以杀害为堕缘,菩萨断灭了妄想,超越了鬼神的心行,以此超越的威力,所以能令称名者免于鬼害。
 
 
 
正文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销复,同于声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使其兵戈,犹如割水,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译文  第五就是熏妄闻为究竟坚固之真闻,六根销复〈注一〉,同于声家之听,能令众生,临当被害,刀段段坏〈注二〉,使敌的兵刃,犹如割水一样,也同吹光一样,使人不知不觉,性无动摇。
 
 
 
注一  以同一精明,销则俱销,复则俱复,究竟坚固之性,随感周遍一切。
 
 
 
注二  随感周遍,证毕竟空寂,故临兵刃而无害。
 
 
 
正文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则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众生,药*、罗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单那等,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译文  反闻功极,启发本明的光耀。圆照法界。使幽暗之性,不能周全。因此能令众生中,药*罗刹〈注一〉,鸠*茶〈注二〉,毗舍遮〈注三〉,富单那〈注四〉等,虽近在身旁,而目不能见。
 
 
 
注一  男鬼为药*,女鬼为罗刹,都是食人鬼。若是人尸已腐臭,可以咒养为新鲜再食。为多闻天王所统辖。
 
 
 
注二  瓮形魇魅鬼,为增长天王所统辖。
 
 
 
注三  啖精气鬼,能啖人及五谷精气。为持国天王所统辖。
 
 
 
注四  臭饿鬼,能使人发热病,为广目天王所统辖。
 
 
 
正文  七者:音性圆销,观听返入,离诸尘妄,能令众生,禁系枷锁,所不能著。
 
 
 
译文  第七是音尘销灭,耳根旋复,色等诸尘,也随声销灭,一切尘妄,也随闻而旋复。所以能令众生,禁系枷锁,不能著身〈注〉。
 
 
 
注  尘妄既复,真性将护,故能使枷锁断坏。诸尘既灭,以空融境,故能使禁系同于虚空。
 
 
 
正文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能令众生,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译文  第八是灭音使尘不能隔,闻性圆遍,声之所至,遍生慈力,故能令众生,遍生慈力,经过险路〈注一〉,贼不能劫〈注二〉。
 
 
 
注一  法华大成说:‘或旷绝幽隘之处,或怨贼冲出之径,皆名险道。’险道即是险路。
 
 
 
注二  因为遍生慈力,故能随处护生,应缘化暴,所以能令众生,遇贼不劫。
 
 
 
正文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译文  第九是熏闻远离一切尘境,故色不能夺〈注〉。能令一切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注  熏修闻性,使六根圆通。远离声尘,使六境俱脱,六根圆通,故真性有力,六境俱脱,故幻色无力。无力自然不能夺有力,所以能令众生离欲。
 
 
 
正文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无对所对,能令一切忿恨众生,离诸嗔恚。
 
 
 
译文  第十是纯音而无染污障蔽〈注一〉,根与境圆融不二〈注二〉,无有能对所对之分,所以能使一切忿恨众生,远离一切嗔恚。
 
 
 
注一  远离偏计所执名相,唯留依他所起音声。故无染污障蔽。所以无尘。
 
 
 
注二  音既然无染无障,根亦无拘无碍,如是则根与境融为一性,无能对所对之分。
 
 
 
解  前文说的:‘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即是此意。
 
 
 
正文  十一者:销尘旋明,法界身心,犹如琉璃,朗彻无碍,能令一切,昏钝性障,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译文  销灭妄尘,回复本明,故能使法界身心,犹如琉璃一样,朗彻无碍〈注一〉,所以能令一切昏钝性障〈注二〉,众阿颠迦〈注三〉,永离痴暗。
 
 
 
注一  痴由妾尘覆其外,无明蔽其内,现在既然销尘复明,内外无所覆蔽,自然法界身心,明莹朗彻,离于痴暗。
 
 
 
注二  具足见惑为昏,具足思惑为钝,具足无明为性障。
 
 
 
注三  阿颠迦意为无善心。
 
 
 
正文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涉入世间,不坏世界,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子。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男者,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译文  第十二是融形复闻,不动道场〈注一〉,涉人世间而不坏世界,所以能遍十方供养微尘诸佛如来,各各佛边,为法王之子。因此能令法界无子的众生,想求生子的,便生福德智慧的儿子〈注二〉。
 
 
 
注一  融销幻形,以复真闻,这就是所谓‘诸根圆拔,内莹发光,根身器界,应念化成无上智觉。’
 
 
 
注二  菩萨为法王之子,余福余惹,利及无子诸众生。
 
 
 
正文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含十方界,立大圆镜,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受领无失,能令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端正,福德、柔顺,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译文  第十三是因六根圆融互用,通达无碍,明照无二,含容十方世界,立大圆镜智,空如来藏,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含摄无失。其余功余德,利及法界无子众生,欲求女者,诞生相貌端正,具有福德,性情柔顺,众人爱敬,有相好的女儿〈注〉。
 
 
 
注  有相好即是有端正相,有福德相,有柔顺相。
 
 
 
正文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现住世间。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数,修法垂范,教化众生,随顺众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译文  第十四是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之内,百亿日月所照之处。现在住在世间的众法王子,共有六十二恒河沙数。大家都修法示范教化聚生,其方便和智慧,都各有其不同。
 
 
 
解  六十二恒河沙数,是菩萨现量所见的实数,并不是假设的虚数。
 
 
 
正文  由我所得,圆通本根,发妙耳门,然后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无异。
 
 
 
译文  由于我得到圆通的本根〈注一〉,发明耳门的妙用,以成真三昧,然后得到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众生,持诵我的名号,与那些持诵六十二恒河沙法王子的名号,两人的福德,完全相等,没有差别〈注二〉。
 
 
 
注一  这里有两种含义:一是耳根圆通为娑婆世界修行的本根,如后文说的‘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二是观音所得为圆通的本根,如后文说的‘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注二  耳门三昧,具含容和周遍两重意义,因此门一发,摄其他诸门同于自己的微妙,也同于自己的含容周遍,所以能令众生持自己一名,与持众多名号所得福德,等无差别。
 
 
 
正文  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译文  世尊!我一名号,与那些众多的名号没有什么差别,由于我修习,得到真的圆通〈注一〉,这就名为十四种施无畏力福备众生〈注二〉。
 
 
 
注一   因为六十二恒河沙的法王子,随顺众生的方便和智慧,各各不同,各人所得圆通,唯似圆而非真圆。似通而非通。唯观音所得,具足‘圆’‘通’‘常’三真实性。
 
 
 
注二  众生十四种苦难,菩萨以自己身心,施以无畏之力,一是八难众生,遭受苦难,危及生命,菩萨以福护之,全其生命。二是三毒众生,现起深惑,恐善根遭堕,菩萨以福护而全其善根。三是二求众生,现缺子女,恐后嗣将绝,菩萨以福护之,全其后嗣。四是持名众生,恐福德无多,菩萨以福护之,使福德具备。是故名为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正文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修证无上道故,又能善获四不思议无作妙德。
 
 
 
译文  世尊!我又获得此种圆通〈注一〉,修证而得成无上圣道〈注二〉,以此之故,又能获得四种不可思议〈注三〉的无作妙德〈注四〉。
 
 
 
注一  即是耳根圆通。
 
 
 
注二  获得此种圆通后,上合十方如来慈心,下合六道众生悲仰心,历事造修,历位取证,最后功圆行满,究竟成佛。所以为修证无上觉道。
 
 
 
注三  因为上合佛心,下合众生心,上下兼合,慈悲双运,一获一切获,故所成德相,至妙不可思,至神不可议。
 
 
 
注四  此种妙德非有意造作所成,而是任运自在成就。
 
 
 
正文  一者:由我初获,妙妙闻心,心精遗闻,见闻、觉知,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我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译文  一是由于我最初获得耳门三味,获得能闻心性,为妙中之妙,超出余门〈注一〉。最后心精证得寂灭,根中遗失虚妄闻性〈注二〉,妄闻既遗,妄见妄觉,也同时俱尽,因此见闻觉知,都不能分隔,成一圆融无碍的〈注三〉清净宝觉。故我一身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秘密神咒〈注四〉,
 
 
 
注一  此时初解动静二结,所闻尽而能闻现。
 
 
 
注二  更进而解根觉空灭四结,遗失根中无始以来的虚妄闻性。
 
 
 
注三  妄闻既遗,妄见妄觉,亦同时俱遗,所以见闻觉知,不能分隔,而成一圆融无碍的清净宝觉。圆融即是随缘无碍,清净即是湛然不动。
 
 
 
注四  因为随缘无碍,故一多不异,所以一身能见众多妙容。因为湛然不动,故无秘不彰,所以能说无边秘密神咒。
 
 
 
正文  其中或现: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万首,八万四千烁迦罗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万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
 
 
 
译文 其中或现一个头,三个头,五个头,七个头,九个头,十一个头,甚而至于一百零八个头〈注一〉,千头万头,八万四千〈注二〉烁迦罗头〈注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至于一百八臂,千臂万臂,八万四千母陀罗臂〈注四〉,二目〈注五〉三目,四目九目,甚而至于一百八目〈注六〉,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注七〉。
 
 
 
注一  头有超出之义,百零八表八烦恼,百零八头表超出百八烦恼。
 
 
 
注二  表超出八万四千尘劳。
 
 
 
注三  烁迦罗是坚固不坏之意。此头刀劈斧斫,俱不能坏。表目利行满。
 
 
 
注四  手有护持之义,母陀罗为印,臂各有手,手各结印,菩萨护持众生,出百八烦恼,并出八万四千尘劳,表利他行圆满。
 
 
 
注五  目有照见之义,表权实二智,权智觉他,实智觉己。
 
 
 
注六  表百八三昧,自他共证百八三昧。
 
 
 
注七  表八万四千方便法门,觉行圆满。
 
 
 
正文  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译文  或现慈容〈注一〉,或现威容〈注二〉,或现定相〈注三〉,或现慧相〈注四〉,救护众生,得大自在〈注五〉。
 
 
 
注一  慈有摄受之义,对众生中之善者,应加以摄受,故现慈容。
 
 
 
注二  威有折伏之义,对众生中恶者,故现威容叫折伏之。
 
 
 
注三  定为静住之相,对众生中妄心驰散者,现静相以收其妄心。
 
 
 
注四  慧为观照之相,对众生中之愚暗者,现慧相以令其观心。
 
 
 
注五  折摄并示,止观双运,无苦不救,无生不护,是以救护众生,灭恶成善,势如游刃,故为得大自在。
 
 
 
解  现慈容时,则首臂目三皆现慈容,说摄受秘密神咒,以摄受善人。现威容时,则首臂目三处皆现威容,说降伏秘密神咒,以降伏恶人及邪魔等。现定相时,则首臂目三处皆现定相,说静住秘密神咒,以对治妄心驰散诸众生。现慧相时,则首臂目三处皆现慧相,以对治愚昧昏暗众生,令其观心明照。如大悲忏文中说:于一身心,现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
 
 
 
正文  二者:由我闻思,脱出六尘,如声度垣,不能为碍,故我妙能,现一一形,诵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无畏,施诸众生。是故十方,微尘国土,皆名我为施无畏者。
 
 
 
译文  二是由于我因闻思而脱出六尘〈注一〉,如声音越过垣墙〈注二〉不能成为阻碍,因此我显出的妙用,能够现种种不同的形貌,念种种不同的咒〈注三〉,这些形貌和咒语,能以各种力量施无畏于众生,所以十方如微尘多的国土众生,都名我为施无畏者。
 
 
 
注一  因反闻功极,六根之性圆融不二,所以六尘境界不能系缚。
 
 
 
注二  声音比喻性,垣墙比喻尘境,六性脱出六尘,不为六尘所缚。
 
 
 
注三  因为不为尘境所缚,所以对不同的机缘,就显现不同的妙用。
 
 
 
正文  三者:由我修习,本妙圆通,清净本根,所游世界,皆令众生,舍身珍宝,求我哀愍。
 
 
 
译文  第三是由于我修习本根的妙用,而得到圆通〈注一〉,清净了本根〈注二〉,因此我所舍的世界都令众生舍弃身边的珍宝,奉献于我,求我的怜悯。
 
 
 
注一  以修习之力,解于六结,超越三空,自成清净本根。
 
 
 
注二  本根既净,自然一切无著。以此一切无著之力所感召,故能使众生舍身珍宝以奉献。
 
 
 
解  众生的悭贪心最难破,施舍心最难发,菩萨以耳根清净无著之力,竟能感众生破悭吝为施舍,诚为不可思议威神之力。
 
 
 
正文  四者:我得佛心,证于究竟,能以珍宝,种种供养,十方如来,傍及法界,六道众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译文  第四是我悟彻佛心,证到究竟〈注一〉。因此能以种种珍宝供养十方如来〈注二〉。以此供养功德,旁及于法界六到众生〈注三〉,求妻的得到妻,求子的得到子,求三昧的得到三昧,求长寿的得到长寿,甚而至于求大涅槃的得到大涅槃〈注四〉。
 
 
 
注一  以根性为因心,因即同于果,所以说我得佛心。又因结解而成妙悟,悟即同证,所以说证于究竟。既然悟证已等于佛,故无德不备,无法可著。能以珍宝等物,供养十方如来。
 
 
 
注二  因为德备所以能有,无著所以能供,如普门品中观音受璎珞,分作二份,一份奉释迦佛,一份奉多宝佛塔,即是其例。
 
 
 
注三  以供佛功德,回向六道众生,如普门品中观音受璎珞供佛,是因为悯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故。
 
 
 
注四  众生所求,不外世间乐与出世间乐二种,求妻求子,为欲界之乐。求长寿求三昧,通于色界及无色界。求长寿不止是人间,仙道也同有此求,三昧兼世间与出世间,甚而至于超越三乘权果,一乘实果也可以求得。这因为菩萨以不思议之力,能兴广大最胜供养,并作广大最胜回向,使法界众生,有求皆能遂意,是故娑婆世界,无处不礼念观音菩萨。
 
 
 
正文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世尊!彼佛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由我观听,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译文  现在佛问圆通,我是以耳门圆照三昧〈注一〉,缘心而得自在〈注二〉,因入流相,得成三摩提〈注三〉,此为第一〈注四〉。世尊!观音如来,赞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观听十方圆明〈注五〉,是故观音名号,遍于十方世界〈注六〉。
 
 
 
注一  动无远近,静无边际,闻性都无所遗失,所以为圆照。依此圆照闻性,以成正定,故为三昧。
 
 
 
注二  心即是闻性,隔垣能听,十方无所阻碍,故为自在。缘此自在心性,以为观体,不逐外境,一味反闻,故为入流。
 
 
 
注三  依此入流之修,以为观行,行成体备,故得三摩提。
 
 
 
译文  依此圆根,与彼不圆之根相较,自然超胜,故为第一。
 
 
 
注五  言反观闻性,复真遗闻,十方圆照,一时明了。
 
 
 
注六  十方众生,都知道同声称念,菩萨也圆应十方,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解  前面二十四圣,各说圆通,结语都说:‘如我所证,斯为第一。’唯独观音圆通,直说‘斯为第一’,而不言‘如我所证’,这因为前二十四圣,各人机感不同,所以人人所说圆通各异。而观音圆通,普摄群机,所以直说‘斯为第一’此所以为真圆通。
 
 
 
正文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从其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如来及法王子,诸菩萨顶。彼诸如来亦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方来灌佛顶,并灌会中诸大菩萨及阿罗汉。
 
 
 
译文  其时,世尊在师子座上,从他的五体同放宝光,远灌十方微尘一样多的如来以及法王子和众大菩萨的顶。这些如来也从五体同放宝光,从微尘一样多的方向,来灌佛顶,并灌会中众大菩萨及阿罗汉的顶。
 
 
 
解  世尊本佛,即表此世界的本根。本根开放后,修因远果,可以安住无畏,所以用师子座来表示。一根还于本性,其他五根,一齐脱落,故以五体同光来表示。远灌佛顶表与诸佛同一慈力,灌众菩萨顶表下与众生同一悲仰。又因为本根开放后,体用不二,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彼诸如来,是他方世界之佛,表其余五根,也同具此性,一根返元后,五根并脱,故也同以五体放光来表示,来灌佛顶及众菩萨顶,也是表上合下合之义。
 
 
 
正文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如宝丝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一切普获金刚三昧。
 
 
 
译文  林木池沼,都演出法音,放光相互交织成宝丝网一般。所有在座大众,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生佛同庆,天地呈祥的祥瑞现象,于是大家一齐普遍得证金刚三昧〈注〉。
 
 
 
注  前文所说‘金刚王宝觉,如幻三摩提。’即暗指耳根圆通而言。
 
 
 
解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表一切尘识,全具圣性。既然全具圣性,所以门门都可互通,故用如宝丝网以作表示。大众见此瑞像,从此发心,永无退转,所以名为金刚三昧。
 
 
 
正文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青、黄、赤、白,间错纷糅,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时不现。唯见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译文  即时,天雨百宝莲华,作为供养,其色青黄赤白,相间错落,纷然杂陈〈注〉,十方虚空,都成为七宝色,这个娑婆世界的大地山河,全部隐没不见,唯见十方像微尘一样多的世界,共合成一个世界。梵唱歌咏的声音,自然敷宣节奏。
 
 
 
注   青黄赤白四种色,表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四种圣位,圆融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纷然杂陈。
 
 
 
解  从真涉俗,即俗即真,故大地山河,俱隐没不见,既真俗互融,即妙合中道,故十方微尘国土,合成一界。随缘而应,任运而住,所以梵呗咏歌,自然敷奏。
 
 
 
正文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法王子: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
 
 
 
译文  于是如来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你现在观察这二十五位无学位的众大菩萨及阿罗汉等,各人说他们最初成道的方便,都说是修习的是真实圆通。他们所修习的,其实并没有优劣前后等差别。
 
 
 
解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致,如千径九逵,同会王城,就是俗谚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圣性本来平等,惑习各人不同,摄化不专一道,对症即为良药,易入便为妙门,其闻岂有优劣前后。
 
 
 
正文  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
 
 
 
译文  我现在想使阿难开悟,这二十五种行门中,哪一种行门?适宜于他采用,同时在我人灭以后,此界的众生,要想进入菩萨乘,求得无上的妙道,采取哪一种方便行门?能容易成就。
 
 
 
正文  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译文  文殊师利法王子,接奉了佛慈心的旨意后,即从座上起来,仗佛的威神之力,对佛说偈语道:
 
 
 
正文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译文  觉海〈注一〉之性,澄清而圆现万有〈注二〉,此圆满含藏万有之性,而澄湛不移,此即觉性本自随缘不变,一念不生,一切本自具足。起心欲照,则无明瞥起,转生业识〈注三〉,而成所有之相。所有之相既已妄立,又与妄立之所,相对而成妄能,此时圆澄寂照之性,反成晦昧。故迷失而成虚空,又与空相对而成妄有,即是世界。此中妄想澄凝,成为器世界,(国土)知觉运动,成为有情世界,(众生)。
 
 
 
注一  真觉之性,犹如大海,故称觉海。
 
 
 
注二  海性澄清,圆现万象;觉性澄明,圆含万有;海虽圆现万象,而澄性不改;觉性虽圆含万有,而澄湛不移;此中含有寂照二性,觉性元明,随缘不变,随缘即是照,不变即是寂。随缘不变,即是即照而寂,不变随缘,即是即寂而照。
 
 
 
注三  此即前文所说‘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之义。
 
 
 
正文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译文  虚空生于觉心之中,犹如海中一个波沤一样,一切有漏众生,与微尘一样多的世界,都是依赖虚空而存在,一旦海沤消灭了虚空本来无有,何况依赖虚空而存在的三有情器世间。
 
 
 
正文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译文  达到本元的觉性原没有两样,但入门的道路却有很多,走向圣道的道路无所不通,无论顺行逆行〈注〉都是方便的道路,初发初发心入三昧的人,因为选择的道路不同,入三摩地也各有迟速的不同。
 
 
 
注  依六根而修,即是顺性,以六尘六识而修即是逆性而修。
 
 
 
正文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译文  色想相交结才能成为尘境〈注〉,因为尘境染蔽了本根,于彼精真了然之性,不能明彻,圆通必须明彻才能入,如何能以不明彻之色尘而获得圆通呢?
 
 
 
注  尘境必须识想坚执,交相结缚,染蔽而成。
 
 
 
正文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译文  音声〈注一〉杂和语言,但它具备了名句和味〈注二〉,一不能包括一切,从此处入门,怎会得到圆通呢?
 
 
 
注一  音声二字,含义各别,音是指屈曲声,就是有涵义的声音,声是无涵义的声音。
 
 
 
注二  名句味是三种不同的意义,名就是单独辞汇,句就是组合辞汇,味就是它们的涵义。
 
 
 
正文  香以合中知,离则元无有,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译文  香尘是要与鼻根相合才能知觉,离了鼻根则不能感到有香尘,因此不能常住,似此或有或无,不能固定常住,从此入门,怎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译文  味性不是本然有的,必需待尝味时才显出作用,味觉既不能永恒常一,从此处入门,怎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译文  触尘必需要待所触的物件才能明确知道触觉是如何?如没有所触的物件就不可能知道触尘,因此触尘必是与所触相合才有,离时便无,这样触尘就没有固定的体性,怎能从此处获得圆通呢?
 
 
 
正文  法称为内尘,凭尘必有所,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译文  法尘称为内尘〈注一〉,凭外五尘所落谢影子,能落与所落都不能互遍互涉〈注二〉,依此怎能获得圆通呢?
 
 
 
注一  法尘为外五尘所落谢影子,唯意根所缘,属独影境。
 
 
 
注二  外五尘为能谢,法尘为所谢,两者都五相分明,不能互遍互涉,尘既不圆,岂能说此获得圆通。
 
 
 
正文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译文  见性虽然对境分明,但只能明白前方,后方就不能明白,四角也只能前方明白一半,后方一半就全然不知,依此怎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译文  鼻息出入,通于内外,现前交接之际并无出入之气,何况出入支分,现前断离,三际不相涉入,依此怎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译文  舌根知味不是没有来由的,它是因味尘而产生觉知之性,味尘亡时,觉性就销亡入于无有,从此处入门,怎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译文  身根与所触的情况相同〈注一〉,能触所触双方都不是圆满的觉观〈注二〉,身之与触,合时则有,离时则无,其性不定,怎能从此获得圆通呢?
 
 
 
注一 前文说‘触以所触明,无所不明触,’正同此理。
 
 
 
注二  初心起修名为觉,后心相应名为观。
 
 
 
正文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译文  知根〈注〉与意识妄想杂混在一起,依之起修,欲求澄湛明了,终不能见,因此妄想念虑,终不可脱,怎能获得圆通呢?
 
 
 
注  知根指能知之根,即是意根,也就是末那识。
 
 
 
正文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译文  识见〈注一〉杂三和〈注二〉,究其根本三处都不可得〈注三〉,自身先无实体,依之而修,怎能获得圆通呢?
 
 
 
注一  识见即是眼识因缘境而有见。
 
 
 
注二  见必须依三种条件而产生,一是内依根及根性,二是外托色尘,三是内外交杂,三缘和合而产生。
 
 
 
注三  究其根本,一、不从根生,单有眼根,没有色尘,眼识不能产生。二、不从色尘生,色尘无知,不能生识。三、不从性生,性澄识动,性不相类。所以三处都不能得,故虚妄不实。
 
 
 
正文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译文  心闻洞彻十方,自在无碍,这是由于菩萨多劫修习,广大愿力所感。初心不可能达到,所以不能从此获得圆通。
 
 
 
正文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译文  观想鼻端白气,本是佛对治难陀散心权宜的机用,只是令人摄持心内的妄念,假若心真有所住,怎么会获得圆通呢?
 
 
 
正文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译文  说法只是运用音声,拨弄文字,不应当得到大开悟,富楼那所以得大开悟,成阿罗汉,是因为他历劫修成无碍辩才,今世因缘会合,所以如此。说法只是名言句义,都是有为法,并不是开漏胜业,怎能依之而获得圆通呢?
 
 
 
正文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译文  持戒和犯戒但能约束身体的行为,假若不是身业所摄,就无所约束,元本不能遍一切处,如何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神通本宿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译文  神通本是宿因久修所成,并不关现前法尘分别意识,妄想攀缘,虽依法尘,然而不能离外物,若是离了物,法且不有,何况于识,如此局限于物,何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从地性来观,地性坚碍,不是初心所能通达,而且平地也仅是有为法,不属于无为的心法,何能获得圆通呢?
 
 
 
正文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从水性观察,想念并不是真实〈注一〉,如如之理,也不是初心觉观所能达到〈注二〉,如何能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一  前文月光童子先观身内水性无夺,次观与外界香水海,等无差别,都是由想念成境,其后出定,仍然是自身而不是水,足证知想念并非真实。
 
 
 
注二  欲契会如如之理,须待证水合空,得无生忍,始能达到。一有觉观,动相现而如如之理即隐。
 
 
 
正文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从火性来观察,厌有〈注〉并不是真离,不是初发心最好的方便,怎能获得圆通呢?
 
 
 
注  前文乌刍瑟摩因厌欲而见火相,若无厌欲之心,则无火相,所以不是初心方便。
 
 
 
正文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从风性来观察,动寂〈注〉二相不是没有对待,有对待即不是无上觉,怎能依此获得圆通呢?
 
 
 
注  如前文琉璃光初观诸动无二,等无差别,次观来无所从,去无所至。都是相待才能成观,相待成观,即是能所相对。能所分明,岂是无上觉体。那能依此获得圆通呢?
 
 
 
正文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是从空性来观察〈注一〉,昏钝〈注二〉先就不是觉,无觉即与菩提相背,依此怎能获得圆通呢?
 
 
 
注一  此应前文虚空藏菩萨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
 
 
 
注二  虚空以昏钝为相。
 
 
 
正文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译文  若是从识性来观察〈注〉,观识生灭不停,不能常住,自体先不能定,怎能依它获得圆通呢?
 
 
 
注  此应前文弥勒菩萨谛观‘十方唯识,以识性为因心。’
 
 
 
正文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译文  一切行为〈注〉本不能常住不变,念性元在生灭当中,既然以生灭为因,怎能得到无生灭的果呢!依此如何能获得圆通?
 
 
 
注  一切动作行为,都属于行阴。
 
 
 
正文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译文  我现在启白世尊,佛出现在娑婆世界,此方的真正教体〈注一〉,清净〈注二〉在于音闻。若想取得三摩提,实〈注三〉应从闻中入门。
 
 
 
注一  教体遍对一机即不名真,故必须三根普被,始名为真。
 
 
 
注二  教体中有障碍有局限,即浊而不清,有生有灭,即染而不净。无此三端,故名清净。
 
 
 
注三  必须具备三种条件,始名真实。一是无碍,二是无局限,三是无生灭。
 
 
 
解  此处说娑婆世界的教体,据维摩诘经中所记:‘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或有佛土,以佛菩提树而作佛事;乃至或以园林,台观,或以虚空,影响,或以音声语言,或以寂无言说,各随方宜,教体不同。’可以作参考。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03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译解01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