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楞严专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译解03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译解03
2007年06月12日09:5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938 字体: 繁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译解03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正文  一病目人,同彼一国,彼见圆影,眚妄所生。此众同分,所见不祥,同见业中,瘴恶所起。俱是无始,见妄所生。
 
 
 
译文  一个眼睛有翳障的人,所见的妄见,和一国患同样眼病的人,所见的妄见完全一样。他所见的圆影为翳障所生的妄见,这一国人同样在自己的见业上的种种瘴恶而见到种种不祥的现象,这都是从无始以来的见妄所生。
 
 
 
正文  例阎浮提,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译文  例如阎浮提世界三千洲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十方所有有漏国与众生。都同是觉明无漏妙心,由妄想产生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
 
 
 
解  妙明真心,因为妄想产生见闻觉知,就恰如妙明真见因翳障故,出现圆影。而这个圆影,是由翳障而生,并不是真见中产生的。所以这个从妄想所生的见闻觉知,从虚妄中越分追求,因缘和合而成别业。于无生中受生。旧业未尽,新业又成。新业既成,故报将尽。遂于无死中受死。于是因果回圈,生死不尽。
 
 
 
正文  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译文  若能远离一切和合的因缘及不和合的因缘,即可灭除一切生死的因。圆满菩提不生不灭的本性,清净本来妙净圆明的本心,常住于本觉中。
 
 
 
解  若能于妄境中不取不舍,即可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因不取故,即可远离分段生死。以不舍故,即可远离变易生死。不取即远离和合缘,不舍即远离不和合缘。这样即灭除一切生死的因,圆满菩提不生不灭的本性。
 
 
 
正文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译文  阿难!你虽然先已悟到本觉妙明的本性,不是从因缘而生,也不是自然而生。然而你还不曾明白,这个觉元不是从和合或不和合而生。
 
 
 
正文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译文  阿难!我现在再以前尘来问你,你现在还以一切世间妄想众因缘性,而自怀疑证菩提的心也是从和合而起。那你现在的妙净见精是与明和呢?还是与暗和?是与通和呢?还是与塞和?
 
 
 
正文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译文  假若你认为见性是与明相和的,你试看当明现前时,何处杂有见?假若见相可以辨认出来,那么杂的见是什么形像?假若明不是见,那么为什么见能见著明?假若明就是见,那见又怎么能见著见呢?又见假若是圆满的,那明又和在哪里呢?明假若是圆满的,又怎能和见相和呢?明必然不同于见,假若二者杂在一处,就明也不是见也不是了。所以说见和明相和,不能成立。
 
 
 
正文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译文 其他暗与通与乎塞等,也同此例。
 
 
 
正文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译文  再说,阿难!你现在的妙净见精,是与明相合呢?还是与暗相合?是与通合呢?还是与塞相合?
 
 
 
解  和与合的涵义不相同,和是混和在一起而不可分。如泥与水相和。合是二物合在一处,但仍可分,如两手掌相合。
 
 
 
正文  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译文  假若是与明相合,到了暗时,明相已经销灭,这个见即不可能与暗相合。那又怎样会见著暗呢?假若见暗时,不与暗相合,那么与明合时,也不是见明。既然不见明,又何尝与明相合,知道是明不是暗呢?
 
 
 
正文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译文  其他暗与通与乎塞等,也同此例。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想来,这个妙觉元,与这些缘尘〈注一〉以及心念虑〈注二〉等,难道不是和合吗!
 
 
 
注一  缘就是攀缘,尘就是六尘境界。六根和六尘相结合,犹如攀缘六尘,所以名为缘尘。
 
 
 
注二  即六识,六根即依*六识和六尘相结合。识心分别尘境,故名心念虑。
 
 
 
正文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译文  佛说:你现在又说,觉不是和合。那我就再问你,这个妙见精,你认为不是和合的,那到底是不与明和?或不与暗和?不与通和?或不与塞和?
 
 
 
正文  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译文  假若不与明相和,那么在见和明之间,必然有边界。你试仔细观察,何处是明?何处是见?二者之间,以何为界?阿难!假若在明的范围内,的确没有见的话,那彼此就不相涉,那就不应当知道明相的所在。界限从哪里定呢?
 
 
 
正文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译文  其他的暗与通,以及塞等,也和这个情况一样。
 
 
 
正文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译文  又妙见精,假若不是和合的。那么,是不与明合呢?不与暗合呢?不与通合呢?还是不与塞合呢?若不与明合,那么见与明,性质完全不相类。如耳与明,彻底不相接触。它连明相在哪里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够审察明与不与它相合呢?
 
 
 
正文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译文  其他的暗与通,与乎塞等情况,也同此例一样。
 
 
 
正文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
 
 
 
译文  阿难!你还没有明白一切虚浮的六尘境界中的聚幻化〈注一〉相,都是当处〈注二〉出生,随处〈注三〉灭尽的。幻妄只是它所显的相,而其本性却是妙觉圆明的本体。
 
 
 
注一  六尘境像是因缘和合暂时出现的虚妄相。并不是实有,所以称为幻化相。
 
 
 
注二  当处即是当时当地。
 
 
 
注三  和当处的意义相同,只是文字的变换而已。
 
 
 
解  一切因缘和合而暂时发生的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所以称为妄相。正如前文所举例中灯上所见的圆影相似,都是从同分和别业两种妄见中产生的幻相,这两种妄见都是从业力而显现。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而其本性元为净妙觉明的本体。正如前文所举例中:圆影不过是因目翳而产生的妄相,而能见圆影的见,始终是清净的。(上文‘而见眚者,终无见咎’。)
 
 
 
正文  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译文  就是如此,甚至于五阴〈注一〉,六入〈注二〉,从十二处〈注三〉至十八界〈注四〉,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为灭。殊不知无论生灭去来,都是如来藏〈注五〉当中,常住妙明,不动而周遍圆满的妙真如性。在这个妙真如的永恒不动的自性当中,寻求去来迷悟生灭等等现象,永远不可能得到。
 
 
 
注一  五阴又名五蕴,即是阴蔽自性的所在。也就是蕴藏自性的地方,故称五蕴。后文有详细的阐述,此处暂略。
 
 
 
注二  六入为六尘境界涉入六根而产生的六识。
 
 
 
注三  六根加上六尘为十二处。
 
 
 
注四  外六尘涉入内六根而产生六识,共为十八界。
 
 
 
注五  如来藏为真如自性的另一名称。因为它出生万有,为万物的本体。好像是含藏万物的宝藏,故称为如来藏。
 
 
 
解  一切五阴六入等境界,都是从因缘和合而产生的虚妄境界。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虚妄有生,虚妄有灭。而其本元却是真常不动的妙真如性。这就恰如前文所举例中眼中因翳障而产生的圆影,本属妄见,由翳障而生。而观见这个圆影的能见之性,却永远是清净无垢的,翳障和圆影都和这能见的见性无关,你在这个妙明真见上去寻找翳障和圆影都了不可得,而一切生灭去来迷悟都是从翳障而产生的圆影,不是能见的见性。
 
 
 
正文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译文  为什么五阴〈注〉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注  五阴为色、受、想、行、识。色阴为第一阴,色是包括一切六尘境界,就如前文以见性代表一切见闻觉知一样。
 
 
 
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用清净的眼睛,观看晴明的天空。唯有晴明的虚空,什么也没有。这个人无故不动眼珠,瞪得来眼睛疲劳,开始发华。就看见空中有很多点点斑斑的东西乱飞,另外更多的莫可名状的现象显现。色阴就是这样造成的。
 
 
 
正文  阿难!是诸狂华,非从空来,非从目出。
 
 
 
译文 阿难!这些眼睛发华所显现的景象,不是从空中来,也不是从眼内出的。
 
 
 
解  空表示如来藏清净虚空,眼表示妙明真见。如来藏妙真如性当中,求任何虚妄景象都不可得,任何妄见也不可能从妙明真见当中去求取。
 
 
 
正文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译文  就是这样,阿难!假若这些景象,是由空中来的,既能从空中出来,就能从空中进去。既能出来又进去,那么这虚空就不空了。空若不空,就不能容这些景象起灭,就如阿难的身体,不能再容一个阿难一样。
 
 
 
解  空若能出入,空就成了有内外的实体了,既成实体,空已不成空,则不能容其他的物象从中起灭。故言‘如阿难体,不容阿难。’
 
 
 
正文  若目出者,既从目出,还从目入。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华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旋当翳眼!又见华时,目应无翳,云何睛空,号清明眼?
 
 
 
译文  假若是从眼中出的,既然它显现时,是从眼中出来,那么它消灭时,还应当从眼中进去才是。同时,这些景象既从眼中出来,那就同于眼的性质,应当有见。假若真有见的话,那它在空中不见时,回头进眼时,就应当见著自己的眼。又假若这些景象是无见的话,那它出去时就应当障蔽虚空,回转来就应当障蔽眼睛。又当见这些景象时,眼睛是没有翳障的。要不然,怎会说是晴空?是清明眼?
 
 
 
正文  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因此应当知道,色阴是产生于虚妄,其本元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解  色阴为瞪目成劳所现空华,不从性空〈注一〉而起,不由真智而现〈注二〉。来无所从,去无所至。生于虚妄,灭于虚妄。但能消除虚妄,即还净目晴空,即是真如智境。真如本体,常住不变,所以说其本元不是因缘。然而随缘显现妙用,变化无穷,所以不是自然性。
 
 
 
注一  性空即是本性,即是前文所说的如来藏。如来藏如明镜朗照万物,而其中空无一点实质,又名空如来藏。本体清净空寂,故言性空。
 
 
 
注二  真智即前文的‘妙明真见’,性空是自性的本体,真智是由体所现的妙用。
 
 
 
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平安,身体舒适,心情畅快。这个人无故把两支手掌,在空间中互相摩擦。于是在两手中,产生了涩滑冷热种种感觉。受阴〈注〉就是像这样产生的。
 
 
 
注  六根和外六尘相结合,如眼观色,耳听声等,名为受。
 
 
 
正文  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
 
 
 
译文  阿难!这些虚幻的触觉,不是来源于虚空,也不是从手掌生出来的。就是这样,阿难!假若这个触觉是从虚空来的,那它既能触到手掌,为什么不触到身上呢?虚空无知,不应当于触有所选择。
 
 
 
正文  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则掌知,离则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译文  若是从掌出,就不应当在两掌合时才产生触觉,又假若是从掌出,两掌合时有知,两掌离时就应当重入于掌,那么臂腕骨髓也应当知道入时踪迹。假若确有觉心,能知出知入。那就有一件东西,在身体内往来,何须要待两掌相合才知道,名它为触呢?
 
 
 
正文  是故当知: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所以应当知道,受阴产生于虚妄,其本元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悬崖,足心酸涩。想阴当知,亦复如是。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酸梅,口中就有水流出。想到足踏在悬崖上,足心就发软。你应当知道,想阴〈注〉就是这样的。
 
 
 
注  五阴中第一是‘色阴’,指一切存在的事物。第二是‘受阴’,即是感官接受外在的事物。第三是‘想阴’,即是分别认识事物。第四是‘行阴’,即是六根对待六尘境界而产生的行为。第五是‘识阴’,简单说来,就是生命的本源,一称命根。后文有详细的阐述。
 
 
 
正文  阿难!如是酢说,不从梅生,非从口入。如是,阿难!若梅生者,梅合自谈,何待人说?
 
 
 
译文  阿难!这样酸的说法,并不从酸梅产生的,也不是从口内进去的。正是这样,阿难!若是从梅生的,梅就应该自己谈,何须待人来说呢!
 
 
 
正文  若从口入,自合口闻,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何不耳中而出?
 
 
 
译文  假若酸梅的说法,是从口中进去的,又何须用耳来听呢!假若只有耳听见,那么这水为什么不从耳中流出来?
 
 
 
正文  思蹋悬崖,与说相类。是故当知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想踏在悬崖上,足心就发软,也和这件事的道理相类似。所以应当知道,想阴本产生于虚妄,其本元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正文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踰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译文  阿难!譬如急流,波浪相续不断,前际和后际之间,不相超越。应当知道,行阴就是这样。
 
 
 
解  瀑流是河床的高下而造成的现象,正像行阴由行为造作而生。波浪相续不断,不相逾越。正像万物念念迁流,变化不息,前念后念,不相逾越一样,故引以为喻。
 
 
 
正文  阿难!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离空水。
 
 
 
译文  阿难!这个流性,不因空而生,也不是因水而有。也不是水的本性,但也不能离开空和水。
 
 
 
解  不因空生,表示行阴不因性空而生,不因水有,表行阴并不因识而有,亦非水性,喻行阴并不是识性。非离空水,明行阴不能离开性空和识性。
 
 
 
正文  如是,阿难!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此瀑流,性应非水。有所有相,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澄清时,应非水体!
 
 
 
译文  正是如此,阿难!假若是因空而生,那么这十方无尽虚空,都变成无尽瀑流,世界自然都遭受淹没。假若因水而有,那它就应该是水所生,那么能有和所有都应该有相,而且现在应该仍在。假若它就是水性,不在水外。那么水澄清时,就应该不是水体。
 
 
 
正文  若离空水,空非有外,水外无流。
 
 
 
译文  假若离开空和水,空性遍一切处,就不可能有外。离开了水,水外即不可能有流。
 
 
 
解  空不可能有外,就不可能离开空。流不可能离开水,所以水外就无流。
 
 
 
空表示如来藏,水表识性,行阴虽然虚妄,但不能离开空性和识性。其相虽然是虚妄,其性却仍是真性。绝不能在妄想以外求真性,所以说是即妄即真!
 
 
 
正文  是故当知: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所以应当知道,行阴虚妄,本不是因缘,也不是自然性。
 
 
 
解  观想虚妄,而性不离真,所以从前永嘉觉禅师说的:‘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正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行。用饷他国。识阴当知,亦复如是。
 
 
 
译文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注〉,塞住它两边的孔,里面全是虚空,远行千里,赠送外国。识阴你当知道,就是这样。
 
 
 
注  频伽是印度的一种鸟名,全称是迦陵频伽。意为同命鸟。这种鸟是一身双头,频伽瓶是像这种鸟形的。
 
 
 
解  此处喻众生因为识阴的关系,以四大〈注一〉所成之身为自身。塞其两孔,塞表二执〈注二〉孔表二空〈注三〉。因为二执障蔽了二空,故以塞其二孔表之。空表识阴,言众生因为二执未破,妄认四大假合之身为自己,因此为躯壳所局限,生死不得自由。千里远行表修行人从初发心到最后证果,路途遥远。赠送到外国表修行人断二执,证二空。转有漏为无漏。
 
 
 
注一  古印度以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为地水火风四种物质,称为‘四大’。佛教即沿用此说。其实,古希腊亦有此说。
 
 
 
注二  执一是我执,执著五阴假合而有见闻觉知,以为此中有我存在。二是法执,不明五阴等法为因缘假合幻相,以为其中有实性。
 
 
 
注三  二空一为人空,佛教小乘人悟得惟蕴无我之理,悟得无我而证得人空。大乘菩萨悟得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合而证得法空
 
 
 
正文  阿难!如是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
 
 
 
译文  阿难!这瓶里的虚空,不是从远地带来的,也不是从此地盛进去的。
 
 
 
解  已到他国的虚空,表已证佛果的无垢识〈注一〉,不是从远处带来的。比喻无垢识不是从凡夫有漏身中带来的。不是从此地盛进去的,表示无垢识也不是到了佛的地位后转入无漏身中的。本来性识〈注二〉周遍,无处不在,因位〈注三〉上的阿赖耶〈注四〉,即是果地〈注五〉上的无垢识。在相上虽然虚妄,在体性却是真实。
 
 
 
注一  无垢识又称第九识,音译为庵摩罗识。就是本来清净,一尘不染的本性。
 
 
 
注二  即是识阴的本性。
 
 
 
注三  因是与果相对而言的,修行人在凡夫的地位即为因位。
 
 
 
注四  唯识论上在六识之外,还有第七识和第八识,第七识为‘末那识’。‘末那’即意。第六识依此‘末那’而生识。故第六识为意识而第七识音译为‘末那’。此识为我执与法执之根本,它是依*第八识而起作用的。第八识为‘阿赖耶’识。它含藏万有,无所不包。故又称‘含藏识’。它含藏无量种子,能显现一切作用,故又称‘种子识’。
 
 
 
注五  果地与因位相对,即是在佛的地位上。
 
 
 
正文  如是,阿难!若彼方来,则本瓶中,既贮空去,于本瓶地,应少虚空!
 
 
 
译文  就像这样,阿难!假若瓶内虚空,是从远方带来的。那么,瓶内既带走了一块虚空,放瓶的原地,就应该少了一块虚空才是。
 
 
 
解  此处表示‘无垢识’不是从凡夫位上带来的。
 
 
 
正文  若此方入,开孔倒瓶,应见空出!
 
 
 
译文  假若瓶内虚空,是从此地进去的。那么开孔倒瓶时,就应当看见有空从瓶内倒出来。
 
 
 
解  这里表示,无垢识不是到了佛地,才进入到无漏身中的。
 
 
 
正文  是故当知: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译文  所以应当知道,识阴虚妄,本来不是因为因缘和自然性而生的。
 
 
 
解  以上说明五阴都是生于虚妄。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译解01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二译解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