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楞严专栏>>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02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02
2007年06月12日09:51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973 字体: 繁體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02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正文  三摩禅那,
 
 
 
译文  三摩禅那〈注〉,
 
 
 
注  ‘三摩’是梵文译音,或译为‘三摩地’或译为‘三摩提’,或译为‘三摩波提’其意义是‘等至’。‘等’是平等,‘至’是极点。‘等至’就是平等达于极点。众生一天到晚处于妄想中,‘妄想’中出生种种生灭变化的现象,因为妄想中,思想变动不已,于是无法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事物本来平等。一切不同的概念都产生于比较,假如我们停息一切妄念,那么,宇宙万物各安本位,一切自然平等。妄念一动,一切相对概念随之而生。一切相对概念都是妄想的产物,真理不是相对的概念,妄想也不是究竟的真实。若要证得永恒的真理,首先必须脱离相对的概念——如动,静,空,有,生,灭等——要脱离一切相对的概念,必须要妄想停息。妄想停息名为‘止’。‘止’的相对概念就是‘动’。
 
 
 
若有意去停息妄想,恰好仍然落在相对概念中。因此尽管妄想自然停息,而却不是有意去停息它。没有丝毫‘停息’的思想存在。这才是正确的‘止’。这才是佛家的正定。由这个定中观照宇宙万物自然平等。平等之极,名为‘等至’。
 
 
 
其次再说‘禅那’,‘禅那’的意思是‘静虑’。这当中包含两重意义,一重是‘静’,‘静’就是上文所谈的‘止’。二重是‘虑’,‘虑’就是‘观’。因为静到了极点,并不同于木石。木石无知无觉,有什么可贵?在这个静到了极点时,不但有知有觉,而且朗照万物,无所不现。这个朗照万物,无所不现就是‘观’。在这个‘观’当中,虽然朗照万物,然而这当中不杂一丝妄想。湛然不动,犹如一面明镜,虽然万象森罗,全部显现在镜中,而明镜明如秋水,湛然不动。这就是‘观’。其实‘止’和‘观’并不是两件事,湛然不动就是‘止’,明如秋水即是‘观’。惟其‘湛然不动’所以才‘明如秋水’,惟其有真‘止’才能有真‘观’,惟其真‘观’中,才能见真‘止’。这就叫‘止观双运’,‘止观不二’。到了这个境地后,才能进一步察知什么是天地万物生灭变化的原理?什么是宇宙人生不生不灭的本源?然而这个境界,精深微妙,非亲历实证不能明注。言语所不能说出,佛家谓之‘言语道断’。思维不能达到(心),动作不能显示(行),无方所无地点可指(处)。所以佛家谓之‘心、行、处、灭’。这个工夫,不是一天能够达到的。必须依次循序渐进,后文当详论。
 
 
 
正文  最初方便。
 
 
 
译文  开始用功的方法。
 
 
 
解  惟其妙奢摩他三摩禅那不是一下就能作到的,因此阿难问开始当怎样下手?‘方便’就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下文当依次谈到修‘三摩’,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最终究竟’?修‘禅那’何者为‘最初方便’?何者为‘初方便’?何者为‘正修’,何者为‘究竟圆满’?
 
 
 
正文  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译文  此时复有恒河沙这样多的菩萨,以及十方的大阿罗汉辟支佛等,都愿意听佛讲这个问题。大家都静坐一旁,注意听佛的讲示。
 
 
 
解  因为阿难所问,为十方如来成佛之法,所以无不乐闻。
 
 
 
正文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和我是同胞弟兄,同生长在一个家庭。’
 
 
 
解  佛先以弟兄的感情安慰阿难的悲泣。
 
 
 
正文  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译文  当初你发心从我出家,你在我的佛法中,看见什么好的地方?使你能够断然舍去世间深重恩和爱?
 
 
 
解  世间恩最深莫过于父母,爱最重莫过于妻子,但出家都要舍弃。
 
 
 
正文  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
 
 
 
译文  阿难答佛:‘我看见如来的三十二种相好,殊胜端妙,不是任何人所能及,身体明亮而莹洁,犹如琉璃一般。’
 
 
 
正文  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译文  ‘我常常考虑,如来的三十二相〈注〉,决不是世间男女情欲之爱所能生得出来的,何以故?男女之欲,粗浊不堪,男精女血,腥臊交遘,杂乱而成,决不能生出这样殊胜明洁,能发出像紫金一样光彩的身体。’
 
 
 
注  三十二相:如来有三十二种与众不同的相貌。
 
 
 
正文  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
 
 
 
译文  佛说:‘很好!阿难!你们应当知道一事众生,从无始久远以来,就在生死当中,轮转不休,都是因为不知道常住不变的真心,清净光明的本体,只知道用一切妄想。’
 
 
 
解  佛家所说的‘心’有两重意义:一是‘真心’,二是‘妄心’。
 
 
 
‘真心’就是一事众生的本性。也就是宇宙人生的本体。此心常住不变,虽假名为‘心’,实际上含义并不同于一般人所谓的心。此心永恒不变,不动不坏,永远清明净洁,能出生万物。但妄想一起,此心即被遮蔽,不为人所觉察。一般人因为不知道常住真心,以妄想为真心,误认妄想为真实,因此轮转生死(妄想即是妄心)。
 
 
 
正文  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译文  妄想生灭不息,并非真实。于是产生轮转不息的生死。
 
 
 
解  妄想永远生灭变化,无有休息之时。众生既误以妄想为真实,于是随妄想的生灭,轮转于生死之中。妄想永远不息,生死也永远不会断绝。
 
 
 
正文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
 
 
 
译文  你今天既然要想研求无上菩提〈注一〉,发明你的‘真心’‘本性’〈注二〉,你应当‘直心’答复我的问题。
 
 
 
注一  就是最高的佛果,
 
 
 
注二  本有之真性,清净明洁,‘真发明性’,换言之,就是说把你被遮蔽的本性发掘出来。
 
 
 
解  ‘直心’就是心当中不掺杂其他的心思,诸如‘虚伪’‘做作’‘应酬’等,‘直心’就是纯一真实心。
 
 
 
正文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
 
 
 
译文  十方如来,都是以同一的道路,出离生死,这条道路就是‘直心’。
 
 
 
解  因为直心,不杂其他杂念,所以心专一。专一之心,自然纯真。同时,力量自然猛利。
 
 
 
正文  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译文  不但现在应直心酬答我所问,从初发心一直到最后成佛,自始至终,乃至中间都一直‘直心’到底,永远不能有丝毫委曲相。
 
 
 
解  这一点极为重要,因为今天既然要求无上菩提,必须先端正态度,既然想得成佛的大‘果’,‘因’上就必须纯一真实。假若在‘因’上有丝毫不‘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将来必然没有结果。《维摩诘经》上说:‘直心是道场’,又说:‘直心是菩萨净土’。‘三世诸佛,皆以直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今天如来既然要宣讲证到无上菩提的道路,首先就要提醒阿难,一定要作好准备,先端正态度,才能接受如来的教诲。这个正确的态度就是‘直心’。不但现在要‘直心’,乃至中间,直到最后成佛都要‘直心’到底。不能有丝毫委曲相。又怕阿难忽视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又特别指出十方如来都是同以‘直心’出离生死,没有第二条路。
 
 
 
正文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译文  阿难:我现在问你,你当初发心学佛,是因为如来的三十二相,你用什么看见的?感到羡慕和喜爱的又是谁?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
 
 
 
译文  阿难答佛说:‘世尊!这个爱乐的心情,是用我的心和我的眼睛产生出来的,由眼睛看见如来殊胜的相貌,再由心里产生出爱乐感情,因此我发下志愿,愿意舍弃世间的生死,出家学佛。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真正这个爱乐的心情起于心和眼睛。假若你不知道心和眼睛在什么所在,那你永远不能降伏外界一切‘尘劳’〈注〉。
 
 
 
注  ‘尘劳’就是外界六尘。从我们有生命以来,就和我们的感官‘六根’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种种喜怒哀乐的情绪,一直到我们生命结束。我们始终疲劳于这个‘六尘’境界中。它支配著我们的一事思想行动,无时或休。因此要出离生死,首先要降伏‘尘劳’。
 
 
 
正文  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
 
 
 
译文  比如国王,被贼人侵犯,要发兵去讨贼,一定先要知道贼人在什么地方。
 
 
 
正文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译文  从无始久远以来,使你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就是心与目作怪。我现在问你,你可知你的心与目在什么地方?
 
 
 
解  心能知一切事物,目能见一切事物。假若心目不动,那么,外界尘劳虽众,一点作用也不能起。所以我们虽然困在尘劳中,流转生死,其主要原因,还该归罪于‘心目’。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译文  阿难答佛:‘世尊!一事世间十种不同类的动物(佛经分世间动物为十类),他们能够理解外界事物的心,都在他们的体内,他们的眼睛都长在面上,那怕是佛的青莲华眼〈注〉,也是长在佛的面上的。’
 
 
 
注  佛眼细长,犹如印度的青莲华瓣,所以佛眼名为‘青莲华眼’。又佛经中‘花’字,都作‘华’字。
 
 
 
正文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译文  我现在看这‘浮根四尘’〈注〉,只在我的面部,而能知能觉的心,实是在我的身体内。
 
 
 
注  就是眼耳鼻舌四根。
 
 
 
正文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
 
 
 
译文  佛问阿难:‘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内,看祗陀林现在什么地方?’阿难答道:‘世尊!这座大的重楼清净讲堂,在给孤独园内,祗陀林就在这座讲堂的外边。’
 
 
 
正文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译文  佛又问:‘你现在堂中,先看见什么?’阿难答道:‘世尊!我在堂中先看见如来,然后看见大众,再望出去,才看见外面的林园。’
 
 
 
正文  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译文  佛又问:‘阿难,你看见外面的林园,是什么缘故看见的?’
 
 
 
阿难答道:‘世尊!因为这座大讲堂的门户和窗子都是开著的,因此我在堂中,能够远远看见堂外的园林。’
 
 
 
正文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
 
 
 
译文  这时佛在大众中,为了慈爱和怜悯阿难,因此伸出了金色〈注〉的手臂摩阿难的头顶,同时告诉阿难和在座大众。
 
 
 
注  佛的全身都带金色。
 
 
 
正文  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
 
 
 
译文  有一个修禅定的方法,名叫大佛顶首楞严王。
 
 
 
解  ‘三摩提’含义为‘等至’,前文己讲过,这里再谈一谈。
 
 
 
《智论》上说:‘一事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三摩提’还有‘总持’的意义,就是总持一事禅定。‘大佛顶首楞严’解见前。‘王’字的意思,就是超出一切三昧之上,为一切‘三昧’之王。‘三昧’就是‘正定’。
 
 
 
正文  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
 
 
 
译文  此法具足一切不同的作用,十方世界所有的佛,都是走这样一条同样的道路。最后得成无上佛果。
 
 
 
解  阿难因为限于水平,只能问十方如来得成菩提的最初方便。于是佛告诉他,十方如来同一成佛的道路就是‘大佛顶首楞严王’三昧。
 
 
 
正文  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译文  ‘你现在仔细听著!’阿难马上顶礼〈注〉,伏著听佛的慈悲宣示。
 
 
 
注  是一种佛教的礼节。就是把头和手足都伏在地下。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刚才所说,身在讲堂,因为门窗开放,所以能远见外面的林园。但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看不见如来,只能见到堂外。’阿难答道:‘世尊,在讲堂中,看不见如来,却能看见外面的林泉,没有这个道理。’
 
 
 
正文  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译文  佛说:‘阿难,你就是这样的,你的心灵一切事物都明白。假若你眼前能明白一切事物的心,确实在身内。那么,你现在应该先知道身体内部的一切。是不是可能有众生,先看见自己的身内,然后再看见外边的事物?’
 
 
 
正文  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译文  纵然不能看见自己体内的心肝脾胃等,那么指甲的生,头发的长,筋脉的摇动,那应该知道吧!为什么又不知道呢?既然对体内的事物一无所知,何以又知道体外的事物?
 
 
 
正文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能知能觉的心,住在身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
 
 
 
译文  阿难又重新顶礼对佛说:‘我听见如来刚才告诉我这样的法音〈注〉,我已明白我的心实在是在我身体的外面’。
 
 
 
注  说法的声音。
 
 
 
正文  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译文  为什么呢?譬如灯光,点在室内,那么,这灯的光必然先照著室内。从房门照出去,再照到院中。一切众生见不著自己的体内,偏能见到体外的事物,也正如灯光点在室外,所以照不见室内。
 
 
 
正文  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译文  我想这个道理一定是正确的,应该没有什么疑惑了吧!这完全和佛的正确看法一样,大概没有什么错吧?
 
 
 
正文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译文  佛告阿难说:‘现在这些比丘,刚才随我到室罗筏城依次乞食,现在又回到祗陀林,我已被留吃过斋饭了。你看这些比丘,一人吃饭,众人肚子饱不饱呢?’阿难答道:‘不啊,世尊!何以故呢?这些比丘虽然是阿罗汉,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和性命都不同,怎度能够一人吃饭,众人的肚子都饱呢?’
 
 
 
解  佛家分众生的食为四种,‘抟食’是其中一种,又名‘段食’。后当详解。
 
 
 
正文  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
 
 
 
译文  佛告诉阿难:‘假若你能觉能知的心,确在身体外面,那么,身体和心各在一处,互不相干。心里所知道的事,身体不能知觉;在身体上的感觉,心里也不能知道。’
 
 
 
正文  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译文  我现在把我的‘兜罗绵手’〈注〉给你看,当你眼睛看时,心里能辨别吗?’阿难答道:‘是这样的,世尊。’佛告阿难:‘假若眼睛看见,心里就能辨别,可见身体和心是相干的,那么心怎么可能在体外?是故,你应当知道,你说应当觉知的心,住在身体外面,这话是不正确的。’
 
 
 
注  是印度一种极柔软的绵。佛的手极为柔软,所以称为‘兜罗绵手’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如佛刚才说的,心不能见体内,因此不在身内。心和身体又彼此相关连,并不相离,可见心并不身体外边。我现在重新考虑,知道心在有一个地方。’
 
 
 
正文  佛言:处今何在?
 
 
 
译文  佛说:‘那你说在什么地方?’
 
 
 
正文  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伫。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
 
 
 
译文  阿难说:‘这个能知能觉的心,既然不能知道体内,却能看见外面的事物,我考虑这个心一定潜伏在‘根’〈注〉里。恰如一个人拿玻璃碗盖在眼睛上,虽然有东西盖在眼上,然而并不阻碍视觉。眼睛随便看什么,心里就能辨别。’
 
 
 
注  就是感官。
 
 
 
正文  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
 
 
 
译文  然而我能觉能知的心,不能看见体内,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就是因为它潜伏在感官里,所以它看外面的事物很清楚。
 
 
 
正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
 
 
 
译文  佛告诉阿难:‘如你所说,心潜伏在感官内。如玻璃碗把它盖著一般。那么此人当他用玻璃盖著眼睛时,当他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还看见玻璃没有呢?’
 
 
 
正文  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
 
 
 
译文  ‘是的,世尊!此人当他拿玻璃盖著眼睛时,其实他是见著玻璃的。’
 
 
 
正文  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
 
 
 
译文  佛告诉阿难:‘既然你的心潜伏在眼根内,就像被玻璃盖著一般。那么,当你看见外面的山河大地时,为什么不看见自己的眼睛呢?假若你能看得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的眼睛已成外境,不是感官了。就不可能如你刚才所说:随便看什么事物,随即就能分辨出来。’
 
 
 
正文  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伫,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译文  假若你看不见自己的眼睛,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里,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能觉能知的心,潜伏在感官内,如像被玻璃碗盖著一般。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又作如是思惟。是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有藏则暗。有窍则明。今我对佛,开眼见明,名为见外。闭眼见暗,名为见内。是义云何?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现在又有这样的想法,我想众生的身体,五藏六腑在体内,七窍在外边。五藏在体内是黑暗的,七窍对外是明亮的。现在我在佛的面前,睁开眼睛看见明亮的外景,就是见外。闭著眼睛,看见黑暗,就是见内。不知道这样的看法是否正确?’
 
 
 
正文  佛告阿难: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为不对眼?
 
 
 
译文  佛告诉阿难:‘当你闭眼看见黑暗的时候,这个黑暗的境象,是和你的眼睛相对或不相对?’
 
 
 
正文  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
 
 
 
译文  假若这个黑暗的景象,是和眼睛相对,那么这个暗景,是在眼睛的前面,怎么能说是见内呢?
 
 
 
正文  若成内者,居暗室中,无日月灯,此室暗中,皆汝焦腑。
 
 
 
译文  假若要说这就是见内,那度你处在暗室中,没有日月光和灯光时,这室中的黑暗,都是你的三焦五藏。’
 
 
 
正文  若不对者,云何成见?
 
 
 
译文  假若这个黑暗景象,不和眼睛相对,那么又怎么能为眼见呢?
 
 
 
正文  若离外见,内对所成。合眼见暗,名为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译文  假若要说闭眼时,眼睛因为离了外见,就转过来向内。闭著眼时,见著的黑暗,就是见著体内。那么睁开眼看见外景时,为什么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呢?假若不能转过来看自己的面孔,可见眼睛是不能转过来向内看的。
 
 
 
正文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译文  假若眼睛真能转过来看见自己的面孔,那么你能觉能知的心和你的眼睛都在空中,哪里在你的体内呢?若你的心和眼都在空中,自然和你的身体不相干。
 
 
 
正文  即应如来今见汝面,亦是汝身。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译文  既然你的眼和身体已不相干,那么现在如来见著你的面时,也是你的身体,你的眼睛已知道这回事了,眼睛的知觉,应该和身体毫不相干。
 
 
 
正文  必汝执言身眼两觉,应有二知,即汝一身,应成两佛。
 
 
 
译文  假若你一定要说身体有身体的能知能觉,眼睛有眼睛的能知能觉,那么你就有两个能知能觉的心。都在你一人的身体内。将来你成佛,也成两个佛。
 
 
 
正文  是故应知,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闭眼见暗,就是见体内,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言;我尝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
 
 
 
译文  阿难说:‘我常听佛教诲“四众”〈注一〉弟子,因为心生于是种种“法”〈注二〉生,因为法生所以种种心生。’(此二句后文当详论,此处暂略。)
 
 
 
注一  佛家称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为四众。
 
 
 
解  宇宙人生,一切事物,佛家统称为‘法’。
 
 
 
正文  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内外中间三处。
 
 
 
译文  我现在考虑,这个能够考虑一切事物的本体,就是我的心性。随便我想到哪里,这个心就和他相合。这个心也不在‘内’,也不在‘外’,也不在‘中间’三处。
 
 
 
正文  佛告阿难:汝今说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刚才说,由于法生,以致种种心也随之而生,你想著什么事物,心随就和他合在一起。你的心一定要有体,才能和外物相合。假如你的心无体,就不能和任何事物相合。’
 
 
 
正文  若无有体而能合者,则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
 
 
 
译文  假若没有体也能和外物相合,那么岂不是‘十九界’〈注一〉因‘七尘’〈注二〉合。然而这个道理是不能存在的。
 
 
 
注一  佛家以身体感官‘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外界事物‘六尘’一色,声,香,味,触,法——相结合时,每一‘根’都有一‘识’来结合一‘尘’。由此因六‘根’而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合‘六根’‘六尘’和‘六识’那称为‘十八界’。‘界’就是范畴。宇宙万物都概括在十八个范畴内。此处说‘十九界’,是释迦佛为了驳阿难假如心没有体,也能和万物相合,岂不在十八界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无体的‘心’。那不是成了‘十九界’了吗?
 
 
 
注二  佛家分外界事物为‘六尘’现在既然多出一个无体的心,那么‘十八界’成了‘十九界’,‘六尘’也变成‘七尘’了。
 
 
 
正文  若有体者,如汝以手自挃其体。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还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
 
 
 
译文  假若你能知能觉的心,是有体的,那么你用手自己触自己的身体时,你觉得你的知觉是从体内出来的?还是从外而来入你的体的?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内出来的,应当先见自己的体内,假若这个知觉是从外来的,应当先见你的脸。
 
 
 
正文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译文  阿难说:‘看见是眼睛的事,知觉是心知,不是眼见,不能以见来说它。’
 
 
 
正文  佛言:若眼能见,汝在室中,门能见不。则诸已死,尚有眼存,应皆见物。若见物者,云何名死?
 
 
 
译文  佛说:‘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你在室内时,门能不能看见东西?假若眼睛能见,那么一般死了的人眼睛都还在,都应当能看见东西。假若死人能看见东西,为什么又说他是死?’
 
 
 
正文  阿难,又汝觉了能知之心,若必有体,为复一体,为有多体。今在汝身,为复遍体,为不遍体?
 
 
 
译文  阿难:‘又你能觉能知的心,假若确有体存在,那么你这个心,到底是一个还是多体?今天知觉在你的身上,这个知觉到底是遍体还是不遍体?’
 
 
 
正文  若一体者,则汝以手挃一支时,四支应觉。若咸觉者,挃应无在。若挃有所,则汝一体,自不能成。若多体者,则成多人,何体为汝?
 
 
 
译文  假若是一体,那么你用手触你自己的一支,应该四支都同有感觉。假若你四支都有同样的感觉,那你就不应当知道你触的是那一支了。假若你能知道触的是那一支,可见知觉是一体,这话不能成立。假若是多体,那你一身就有多个能知能觉的心。已成若干个人。哪一个人才是你呢?
 
 
 
正文  若遍体者,同前所挃。
 
 
 
译文  假若是遍体,又和刚才讲的一样了。遍身都有知觉,何以知道触的是那一支?
 
 
 
正文  若不遍者,当汝触头,亦触其足,头有所觉,足应无知。今汝不然。是故应知,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译文  假若不是遍体,那么当其触你的头时,同时又触你的足。头有知觉,足应当不知道。但是今天你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应当知道,你刚才说的,随便想到那个事物,心就与之相合,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与文殊等诸法王子,谈实相时,世尊亦言,心不在内,亦不在外。
 
 
 
译文  阿难对佛说:‘我也曾听佛和文殊等众法王子〈注一〉谈实相〈注二〉时,世尊也说过,心不在内,也不在外。
 
 
 
注一  位次较高的菩萨。水平已接近于佛。佛为无上‘法王’。他们即将成佛,犹如法王的太子,即将继承王位,故称为‘法王子’。
 
 
 
注二  ‘实相’是对‘假相’而言,凡是有生灭变化的相,就祗能是暂时的‘假相’。永恒不变的相才是‘实相’。凡有相就有生灭变化,凡有相就不可能永恒不变。因此《般若经》上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实相’即是本体。本体因为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显现各种不同的假相。其实一切假相,都是由本体所显现,明白这个道理后,在一切假相中,就可以见到‘实相’。譬如镜中所显现的一切景象虽然都是假相,然而要有这面镜子才有这些假相。要想在假相以外去找镜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维摩诘经》说:‘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又说:‘遍观无量世界,并无二相’。
 
 
 
解  上面所谈的‘实相’。都是浅言之。更深一步谈‘实相’。应该是不与任何事物相对。既不是‘有相’,也不能说它是‘无相’。
 
 
 
因为‘无相’是‘有相’的相对概念,实际上仍然落在‘相’当中。彻底脱离了一切‘相’,才是佛家所谓‘真空绝相,名为实相’。到了这个地步,没有‘相’与‘不相’这回事,正如佛经上所说:‘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后文还要详谈。
 
 
 
正文  如我思惟,内无所见,外不相知。内无知故,在内不成。身心相知,在外非义。今相知故,复内无见,当在中间。
 
 
 
译文  我现在再考虑,要说在体内,体内无所见。要说在体外,体外又和我不相干。现在既然内不能知体内,当然不在体内。身心既相知,并不相离。当然不可能在体外。既不可能在体外,体内又无所见,可能是在中间?’
 
 
 
正文  佛言:汝言中间,中必不迷,非无所在。今汝推中,中何为在。为复在处。为当在身?
 
 
 
译文  佛说:‘你说中间,中间必然有一个明确的所在。并不是无所在。现在你所谓的中,中在那里?在你的身体以外吗?在你的身上’?
 
 
 
正文  若在身者,在边非中,在中同内。
 
 
 
译文  假若在身上,在表皮上不能说它是中,在表皮下,那就是体内了,也不是中。
 
 
 
正文  若在处者,为有所表,为无所表。无表同无。表则无定。何以故。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则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
 
 
 
译文  假若在体外,那么在哪里?这个中到底是有所表示或无所表示?假如无所表示就等于无。要是有所表示,那么表示的地点就不定。为什么呢?譬如我们定某处为中时,从东方看去就是西,从南方看去就是北。既然所表的地点首先混乱了,心岂不杂乱了吗?
 
 
 
正文  阿难言:我所说中,非此二种。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其中,则为心在。
 
 
 
译文  阿难说:我所说的中,不是这个意思。比如世尊说的,眼根之所以能够攀缘色,因为当中产生了眼识。眼根能够辨别颜色。色尘是没有知觉的,眼识生于其中,心就在这里。
 
 
 
正文  佛言: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
 
 
 
译文  佛说:‘你的心假若是处于‘根’与‘尘’之间,那么你的心体,是兼连‘根’与‘尘’两端呢?还是不兼连‘根’‘尘’两端?’
 
 
 
解 ‘六尘’即是体外一切,‘六根’即是体内。现在阿难说在中间,因此佛问他兼不兼连根尘。
 
 
 
正文  若兼二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
 
 
 
译文  假若兼连两端,那么外物千差万别、都和你的心相关连,岂不混杂?体内六根各各作用不同,心体岂不混乱?同时外物是无知无觉,六根是有知有觉。无知和有知是互相矛盾的。你的心体,绝不可能兼连无知无觉和有知有觉。这两个敌对矛盾之间。以什么为中呢?
 
 
 
正文  兼二不成,非知不知,即无体性,中何为相?
 
 
 
译文  心既然不能兼有根尘二端,那么心既不是无知的六尘,也不是有知的六根。那么它的体性又是什么呢?体性都不能定,又以什么为中间呢?
 
 
 
正文  是故应知,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心在中间,这话是不正确的。
 
 
 
正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与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转法轮。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
 
 
 
译文  阿难对佛说:‘世尊!我从前看见佛和大目连,须菩提,富楼那,舍利弗四位大弟子一道讲法,常说:能觉能知能分别一切的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到处都不在。’
 
 
 
正文  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不?
 
 
 
译文  一切都不著〈注〉,就名叫心,那我这个无著,就叫心吗?
 
 
 
注  无著就是无依无*无粘著。
 
 
 
正文  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
 
 
 
译文  佛告诉阿难:‘你说能觉能知能分别的心性,一切都无所在。那么,什么是一切?世间虚空水陆飞行,种种物象,名为一切。你所谓的不著者,到底是有所在,还是无?’
 
 
 
正文  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
 
 
 
译文  要说是无,无就等于乌龟的毛,兔子的角,又那里还有什么无著呢?既然还有一个不著者,就不能说他是无。只要有存在,就有现象。没有现象就是无,不是无就有现象。有现象就有所在,有所在就有所著,怎么能说它是无著呢?
 
 
 
正文  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译文  因此你应当知道,你说的一切无著,就是能知能觉的心,这话是不通的。
 
 
 
正文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来最小之弟,蒙佛慈爱,虽今出家,犹恃憍怜。所以多闻未得无漏。不能折伏娑毗罗咒。为彼所转,溺于淫舍。当由不知真际所诣。
 
 
 
译文  此时阿难在大众中,即从座上起来,偏袒著右边的肩头,右膝跪在地下〈注一〉。双手合掌恭敬的对佛说:我是,如来最小的弟弟,得到佛的慈爱。今天虽然出了家,但还依仗著佛的怜爱,虽然听得很多,但是没有证到无漏。不能够折伏娑毗罗邪咒,反而被它迷惑了,陷在淫舍中。主要由于我不知道真际〈注二〉的所在。
 
 
 
注一  这是佛教的礼节。
 
 
 
注二  即是真心实际。阿难不知道真心的所在,误以为妄想为真心,妄想虚幻不实,于是误认虚幻为实际。
 
 
 
解  佛向阿难征诘心的所在,阿难七番答复都是错误的,犹如‘盲者窥日’,始终不得要领,以上辩论称为‘七处征心’。
 
 
 
正文  惟愿世尊,大慈哀愍,开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诸阐提。隳弥戾车。
 
 
 
译文  惟愿世尊,以大慈悲心怜悯我们,说明和指示我们修奢摩他的正当途径。并令所有的‘阐提’们〈注一〉,摧毁他们的弥戾车〈注二〉。
 
 
 
注一  含义是断善根的人。又叫不信因果,无惭愧心的人。
 
 
 
注二  意为‘恶见’。就是见解邪恶不正。又含有‘边地’的意思。边地就是见解不正,落到一边去了。俗称谓‘杀偏锋’。
上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03
下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译解01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