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01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介绍华严经三译
各位善知识,新年恭喜,恭喜大家,增福添寿,得大智慧,将来成佛。
这回,本讲堂开讲‘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本品与学佛者的日常行持,可以说是息息相关。如丛林寺院早课的普贤十大愿,晚课八十八佛后的‘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等偈颂,皆出于此。为佛弟子,当如何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一一都有详说,欢喜念诵者,能得无量功德,故凡佛弟子,皆应发心研习。
本品出自华严经,具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总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是品题。和前三十九卷是同一题目,也就是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最后的入法界品,‘入法界’即‘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简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华严经说于世尊初成道时,天台家云:‘佛成道后,三七日中说华严。’小乘则见佛于菩提树下享受成道之乐,乃至第三七日,思惟可度众生机缘。大乘见佛三十岁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成等正觉后,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过去善根成熟的天龙八部讲华严经,阐佛境界。
华严经说些什么呢?本经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佛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统摄无遗!昔有帝问,国师:‘一大藏教,何部最大?’答:‘华严经。’帝疑般若教典六百卷,华严仅八十卷,为何华严最大?师云:般若虽多,唯演般若之理,华严卷少,含括一代时教,故最大。内容广博,不出二点:
一、明世尊及十方诸佛亲证之不思议解脱境界,即明佛之境界。古德云:‘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境界。’其义在此。
二、从初发心至究竟佛果,所历之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五十一阶位的修行法,皆有详明。经中虽未标十信,但十住前所说道理,都是十信法。未标等觉,十地后所说,便是等觉法。
佛法不出空有二门,如般若说空,法相言有,华严则空有圆融,虽圆融,注重从有入门。所以,事相较多,理由事显,事得理彰,事理双融。贤首国师及华严宗诸大师将本经分为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四种法界。其中藉幻有说明事与事不相妨碍的道理,最为深妙,不易明了,今为初学,且非说全经,仅一卷,不及一品,只略知大概内容便可。
也有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佛舍王位出家,成道后,托钵乞食,然所享深妙法乐,无以伦比,借世俗之富贵为喻,实在不能相提并论。世间富贵如花上露,若不善运用,则为恶业之源,岂似清净涅槃,胜乐无穷。
讲经惯例,先释经题,因农历春节刚过,才大年初六,寺院忙接信众,在家忙迎亲朋,累了四、五天,一静下来,就讲深理,恐大家猛点头称好,实际上是频梦周公,坐一小时,入定六十分钟,什么也没听到,反浪费时间,非常可惜!所以,先介绍本经翻译,明其源头。
华严经原文有多少?且不论他。释迦牟尼佛是印度人,生于今之尼泊尔,用的原始语言是梵文或巴利文,须经翻译,始能读诵。本经传入中国,共有三种译本。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法师译。师于东晋义熙十四年(西元四一八年),住建康(今之南京)道场寺,主译华严,四年方成。有六十卷,三十四品,人称‘六十华严’,是最早的华严经译本。
二、唐,武则天时,实*难陀法师译。武则天废中宗,自己执政,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虽女流,不让须眉,是大政治家,一度想改国号为武周。小说家常把她描写得一文不值,私生活糜烂,且不论之。彼尊崇佛法,彰扬慧业,又有人说是利用宗教统理民心,纯属个人观点,不予置评。
武则天礼法藏(贤首)大师为师,执弟子礼。师弘华严,深感六十华严处会未备,闻于阗国有华严经,遣使访求,兼请精通华严的实*难陀为译师,于证圣元年(六九五),离东晋二百多年,距今一千三百多年,译于洛阳大内遍空寺,费时四年,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五十三万八千余字,后人称八十华严。
论品目比晋译多五品,实只多一品为前译所无,除补足前译,文较详,品目分得较细,故成三十九品。
八十华严译出,贤首国师启讲,武则天御笔亲作‘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偈,赞本经是无上、甚深、最微妙的法宝,百千万劫难逢难遇,今有幸见闻,读诵受持,发愿:愿解释迦如来所说华严大经的深妙义理。这首偈本是赞华严经的,后广为流传,用作开经偈,由唐至今,无出其右,足见武后之才学,对法之恭敬。
八十华严出,华严经内容约已完备。据译家言,印度之华严偈颂原有十万,本译只四万五千,未及一半,但内容大抵周详。不过,也有缺略,不论六十华严或八十华严,都没流通分,到入法界品,普贤菩萨赞佛偈说完,就结束了,只有序分和正宗分。
三、唐,德宗时,般若三藏译。据说四十华严的梵本,早已传来,南天竺乌茶国王,进贡德宗,直至德宗贞元十二年(七九六),才诏般若三藏译于长安崇福寺,历时三年,有四十卷,称四十华严,距八十之译九十九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
此谓华严三译。其实,四十华严就是前二译的入法界品。六十华严入法界品,从第四十四卷起,有十七卷。八十华严从第六十卷起,共二十一卷。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华严总题目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等于是前二译入法界品的同本异译,内容相似。不过,前二译简略,四十较详,有些为前译所无。入法界品,唯四十华严最圆满,又有流通分,行愿品后的流通分,就是全部华严经的流通分,有了四十华严,经之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才圆足。
后人以为四十卷经文太长,取第四十卷补于八十华严后,成八十一卷。巧的是两译偈颂相仿,互补之下,八十一卷的华严似已圆足。
实际,八十华严的入法界品,有许多缺略处。民初,徐文霨居士,专门研读受持华严经,认为读诵八十华严至第五十九卷,三十八品后,换读四十华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共九十九卷,这种读法,最为圆满。我依之读约二十遍,觉得很好。在座出家或在家,若无缘看全经,念普贤行愿品,在道业上,大有助益。
我十七岁,初住狮山元光寺,本源长老劝我读行愿品,谓能开智慧,当时年少,目的想学‘斡资啰’赶经忏,老和尚既希望我读,我也很听话,没经本,借来抄,读书不多,字又丑,抄后常读诵,手抄本现还保留著。
出家后,研究教理,三十一岁闭关,期间曾为狮山同道讲行愿品,共五千四百多字,因已读得很熟,发愿随讲随背,讲圆满也背完了,二十几年来,坐车时,心中默转,十几分钟,可默诵一遍。虽无显感,冥应不少,今天能讲点经,或许是读诵行愿品而启发的智慧,若人受持,功德不可思议,听了便知。
行愿品早就想讲,经本三年前就印了,因缘不成熟,眼睛出了问题,讲经也停了两年,今年依然未愈,坐在这里,看各位如雾里看花,知有人,却分不清张三李四,既如此,怎能说呢?凭一‘熟’字,会背,且这种版本字大,隐约能见。我只发心讲,不考虑其他,因光阴似箭,渐近耳顺之年,我不太相信自己那么多岁了,犹记昨日玩泥巴,今已过半百,再不讲,年复一年,年老体衰,欲说更难,所以,不管他,每天一小时,讲多少算多少。先明译史。
明译史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
或写‘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奉诏译’,此略‘唐’,翻译朝代名。
‘罽宾’旧译,羯湿弥罗国之简称,今印度北部的克什米尔。
‘般若’译师名,智慧之意。
‘三藏’经、律、论,常说不赘。精通经、律、论,方名三藏法师,译史上,称三藏法师较出名的有旧译家鸠摩罗什三藏、真谛三藏,新译家如玄奘三藏、义净三藏,都是了不起的翻译家。
说到这儿,现在教界对出家人的称呼,混淆不清,不说古代,光复初年,我在狮山,山上只妙清和尚一人被称法师,因会讲经。和尚读过天台宗学院,在普陀山闭关三年。平时,同道相见,互称某师而已。除此外,当时,斌宗法师算是最了不起的法师了,一般寺院住持称和尚,不称法师,虽是日据时代,仍依大陆丛林的称法。
近二十余年来,只要头发一剃,出戒场,就是法师,会说法,年纪大的‘老法师’,一般则‘大法师’。变成法师有大、小、老、青,近年更怪,‘大师’很多,其实,大师不可随便称。民国四十六年,东山寺传戒,我忝为引礼,书记师将全部引礼都写作大师,我反对说:‘我小小的,只四十多公斤,大不起来,不敢称大师。’惜抗议不成,那时,称呼已开始泛滥了。依理,只释迦牟尼佛堪称大师,为三界导师故。再则如有修有证已圆寂的像智者大师、清凉大师、蕅益大师等,方堪称之,人还在世,便称大师,并不妥当。名不符实,混淆视听,不是好现象。
这些话,在这儿说,起不了作用,拿各位作出气筒,也不应该,或许我是老古板吧!不知不觉就说了出来,我们不必见人就称大师,称法师已经很好了。‘法师’约自利言,依佛法为师,复以法师人,做人天师范,是谓法师。实则称能讲经说法者为法师,较妥切。也不须在法师上加‘大’字,常有人写信,称我大法师,回信时总拜托他,下次去掉大字才好,称法师,已愧不敢当了,况大法师!年纪更大,是否要称‘老大法师’呢?所以,我觉得保持以前的称呼较好。
般若法师精通三藏,应作‘三藏法师般若’,此略法师二字,义含三藏中。
‘奉诏译’,奉皇帝旨命翻译。师精研华严,奉唐德宗皇帝旨意而译。玄奘大师也有许多经典,奉唐太宗或高宗皇帝旨翻译的,写‘奉旨’或‘奉诏’译。
‘译’梵文译中文。
介绍译史,表对译者恭敬感恩,若非师译,无缘见闻受持,故须生珍重想,心存恭敬,置净处,读时端坐,莫随手乱丢。字不深,易学易懂,要发心学习,莫在经本上注音,另备笔记,不可折角为记,要保持经本的洁净庄严。
释题
释题分二:一、释经题,二、释品目。
先释经题
‘大方广佛华严经’七字,是华严大经的总题。古人解释经题,有一定规矩,天台用五重玄义:一、释名、二、显体、三、明宗、四、论用、五、判教相。贤首用十门悬谈: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乃至第九总释名题,第十别解文义。中国佛教讲经方式,不出这两种,唯识家也有‘六离合释’的说法,一般很少采用,以天台、贤首较普及,古德注疏也不出这两种。说华严经,本以清凉国师‘华严悬谈’为准,现为初学,时间也不允许,又只讲一卷,悬谈从略。古德如智者大师释法华经题,就讲了九十天,即有名的‘九旬谈妙’。清凉国师的大经悬谈有好几卷,照本宣科,得花数十天;略说,单经题也要十天半个月。忆民国四十三年十二月,斌宗法师在台北讲阿弥陀经七天,五重玄义说了五天,第六天才‘如是我闻’,最后一天‘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剩九十分钟,其余经文没法讲,只好顺著经文读,等同念经。这种讲法,老修契机,初学茫然,如鸭听雷,有听没懂。民初,大陆讲经出名的圆瑛法师,曾来台湾大岗山、狮头山弘法。于上海圆明讲堂讲金刚经时,一位受持金刚经,以读诵金刚经为常课的居士,带著经本去听,第一天除‘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八个字懂外,余皆不懂,因为说的是悬谈,经五、六天,还是如此,索性不带经本,晃著两手去,直到第三十六天晚上,才听到‘如是我闻’。像这种乐法的精神,真令人感动!我若如是说,怕大家第二天就不来了,慈舟大师云:‘玄妙理,虽投机,而未必对症。’治不了现代人的毛病。今之听众很少花时间研究,昔之听众程度,与说者大多不相上下,说者十分,听者八分,现在,台上的未必有十分,台下的往往没几分,为了适应今人口味,只得调整,不谈深理,仅销文释义,经题也只作简单介绍,像七种立题、明通别之类的道理,过去常提,是普通常识,懂当然好,不懂也无妨,欲详细了解,自己看书去。‘大方广佛华严’是别题,‘经’通题,通诸经故。‘大方广’也通其他大乘经,如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乃至大方广如来藏经,故又属别中之通。
七种立题中,人、法、喻具足立题。‘大方广’,性法。‘佛’,果人。‘华严’,比喻,以万行因华,庄严一乘果德。
释经题分三段:一、大方广,二、佛华严,三、经。
一、释大方广
‘大方广’,细说费时,现以事相、理体二种略解。先约事言。‘方广’即‘方等’,乃大乘经别名,十二部经之一。旧译十二部,新译十二分教,谓:一、长行,二、重颂,三、授记,四、孤起,五、无问自说,六、因缘,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未曾有,十二,论议。孤山法师偈云:‘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共成十二名,广于大论三十三。’义谓欲了解十二分教,可看大智度论第三十三卷,有详细说明。若无大论,可查法数或佛学辞典。瑜伽师地论云:余十一部,小乘经也有,唯方广部,纯系大乘经。故方广是大乘经之别名,题标‘方广’,明本经属大乘经典。
‘大’,拣别经中所说之理,是八地菩萨至佛果境界,八地分证,佛果圆证。佛经凡具‘大方广’字眼,皆作如是解,圆觉经亦然。而方等陀罗尼经,乃通途大乘,不限定八地以上。大方广境界深妙,七地菩萨尚不知,况凡夫!所以,有的佛经内容,凡眼阅之,根本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如蚂蚁不知人境界,故研读佛典,莫因自己看不懂,世智解不来,就生毁谤。如世间科学、哲学等学问,我们没涉猎,同样不懂。地持菩萨戒经云:菩萨对深理,当生尊敬、仰信之心,精进学习,体悟了解。(见轻戒第二十七)
‘大方广’,约事相谓:此是大乘经,叙八地至佛果境界,故名大方广。
约理:‘大方广’为人人本具真心理体。理深难明,今据华严疏钞及谛闲大师辑要疏,融天台、贤首之说,略作简介。
众生本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佛性即真心,妙不思议!‘大方广’指众生本具之真心理体而言,此心具无量功德,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故台宗以性体、性量、性具释,起信论以体大、相大、用大解,若要双陈,数日不尽,故仅能略说。
‘大’,疏云:‘大以当体得名,离绝为义。’当体,指真心理体,广大无边,楞严经云:‘十方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十方虚空置真心中,如天空中的一片彩云。又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大觉即真心。虚空处大觉海里,如海中一个小水泡。显心性竖穷横遍,无外之大,非对待之大,含一切法。‘离绝为义’,心性离过绝非,不生不灭。单‘离过绝非’,就有得说了,所谓‘离过’,离四过也,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任何事都可配合四句,唯心性不拘于此。细分,四句下各具四句,为十六句,又合过、现、未三世,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再配已生起、未生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句,加上根本四句,刚好一百句,楞严经有详说。心性理体不拘四句,也不在百句中。说有,增益过;无,损减过;亦有亦无,戏论过;非有非无,相违过。用四句说,皆有过,百句说也不对,理甚深妙,语言文字无从表达,唯亲证始知。如生盲者,不识诸色,怎么形容,也弄不懂,如白色,喻如白壁,便以硬为白,喻如雪,则以冷为白,白鸟喻之,手摸羽手,不小心,噗一声,飞走了,又误以为飞是白,越说越糊涂,初学凡夫,深理说多,徒增困扰,真心理体万古常新,亘古如是。凡夫一向以妄为真,认贼作子,今学佛,要舍妄归真;念佛求无量寿,就是求真心的无量寿,寻回本具之理体。
‘方’,就相得名,常遍为义。‘常’约时间论、竖穷三际。‘遍’约空间说,横遍十方。台宗谓之性量,心之量竖穷横遍,具诸功德,起信论谓之相大。
‘广’,从用得名,包博为义。约性具说。心性本具十法界,六凡四圣,不出心外。有人画十法界图,中间心字,周围十法界,佛最上,地狱最下,实际上是心包十法界,非十法界包心,十法界不离当下一念心,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这个道理,心包十法界故用大。何谓用大?心觉则成佛,心迷为众生,古德云:‘三点如星相,弯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得,作佛也由它。’说明心的写法和妙用。心无形却广大,二祖见初祖,求为安心,初祖云:‘将心来,与汝安。’二祖答:‘觅心了不可得。’无形相故,无形相又包罗万象,世出世法,本自具足,故名‘性具’。若非本具,修行不能成就,因含善种,才能闻法起修,藉缘熏习而启发。老儒生问老禅师:‘经谓心含万法,如何取信?’禅师反问:‘闻夫子读万卷书,是否?’答:‘学富五车,不只万卷。’‘能背否?’‘能背居多。’禅师注视云:‘从头至足,不过六尺,万卷书藏在何处?’夫子当下即悟。
佛法实在不可思议,常听人说:佛法深奥,我那听得懂、学得来!但是,很多人一入门就看深经,一看便懂。因此,佛法若要依浅深分初级、中级、高级,很难!没法分清楚!杨仁山居士虽博学,不曾研读佛书,初见起信论,如获至宝,从此,学佛笃行,可是,一般人那看得懂起信论!杨仁山居士一看便领会,起信论是初级吗?我读日本书,人之初,性本善,合起来,读不到二十天,但出家初听经就听楞严,且能复讲,谁也不信,难怪,我在佛光山教书,偶回狮山,遇家叔,问我在南部做什么?答:教书。老人家哈哈大笑说:‘没读书,会教书,笑死人了!’若非本性具足,宿生熏习,岂能如此!设须学后方有,譬如磨砖不能成镜,修亦枉然。
‘大方广’,直指生佛同体之心性,具无量德,受无量名,所谓:真如、圆觉、常姓妙明、涅槃、如来藏等,一切一切皆指心性,含理深广,立名无量,每一名显一胜德,故云:‘心性具无量德,立无量名’。上约性德略释大方广。
二、释佛华严
‘佛华严’,修德。‘佛’,就果得名,觉照为义。修行之后,亲证心性,彻究心源,名佛。约果德立名。‘华’,从喻得名,感严为义。因修万行之华,感果地一乘之庄严。华为能严,佛为所严,能严所严,谓‘因果别相’,佛是果,华是因,藉华显修因,因华灿烂,果则妙明。‘严’,功用受称,资庄为义。显成佛之妙用,资助成佛胜德,庄严佛果为义。为因果总相。因修万行为能严,果彰众德为所严,故成佛称‘万德庄严’。
累劫精修,究竟成佛名‘佛华严’。如释迦牟尼世尊,因修万行,福慧双足,功德圆满,谓‘佛华严’。
有人读作大方广、佛、华严经,是错误读法,应念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性德,‘佛华严’修德;佛为果,华是因,严乃总指因果之胜,如是名为‘大方广佛华严’。
何谓佛?怎样才能成佛?有人不知,往往错解,以为人死就会成佛了。昔在狮山,有人往生,常听到:‘某某人成佛了!’认为佛是死的,大错!佛是活的,密宗说活佛。悉达多太子三十岁成佛,正值年轻力壮,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八十岁入灭。谁说成佛就是死呢?又有说‘证涅槃’了,这也不对。世尊在菩提树下成正觉时,就证涅槃了。涅槃乃本具性德,不生不灭,借寂灭理,言佛入灭,故云:‘化毕归寂,谓之涅槃。’并非死了才证涅槃。
成佛必定福慧圆足,晚课念‘皈依佛,两足尊’,即福足慧足,不是依字解误为两只脚,两只脚的就是佛,我们都是佛吗?我们只是理即佛,理上讲是佛,事实不是,须历劫修行,福慧圆满,才能成佛。
密宗说即身成佛,禅家讲明心见性,皆属理即佛、名字即佛,绝非究竟成佛,从来没有福慧不足的佛。密教纵言即身成佛,也提过去有成了佛的祖师,但我不曾见闻如本师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留传十二部经,广度一切众生的,可见不是福慧圆满的佛。我们学佛,要以究竟即佛为目标,若今生始修,须经三大阿僧祇劫(三大无数劫),嫌佛道长远,懒惰懈怠,难期成佛;肯发心,不畏艰苦,菩提在望。今天闻法,种下善根,就有成佛的希望,时间迟早而已。明此理,莫贪快,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你看楞严经,持地菩萨,单修桥铺路,就修无量无数劫,最后遇佛开示:‘善男子!当平心地,心地若平,大地皆平。’才开悟。所以,莫心急,也莫愁修行不相续,如是因,如是果,你信佛吗?真信佛别忧愁,今种修行因,将来定结修行果,道心坚固,必能相续,就怕心浮杂用。信因果,才真信佛,依法精进,万牛莫挽,任何境界都动摇不得,否则,风吹草动,欲速反慢。
三、释经
‘经’,梵语修多罗或素怛缆,译契经,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理契机,名经。契理不契机,度众不得;契机不契理,不能了生死。总言之:经者,径也,修行的路径。古德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佛经不只念诵而已,读诵目的在求明白修行之路,如阿弥陀经,教人念佛,得一心不乱,便可往生。经,教导人修行,依之可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听经的目的也在此。
次释品目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乃四十华严之品目,六十、八十华严称‘入法界品’,名有详略,义理无差,即证入一真法界之意。内容虽同,惟本译详尽,且最末卷‘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前二译所无。
释品目分三段:先说‘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次言‘普贤行愿’,再明‘品’。
一、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入’,亲证也,长劫修行,福慧二严,便能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证入有能所,‘不思议解脱境界’为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修普贤行愿,才能证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亦即修普贤行愿,就能成佛。
‘不思议解脱境界’,分境界、解脱、不思议解脱,三段说明。
何谓境界?‘境’,分际。‘界’,界限。境界有分际境界、所知境界两种。所谓分际境界,如国有国界,省、县、市、镇、乡、村、里、邻,乃至家庭,都各有界限。像此处围墙内是普门讲堂范围,墙外则不是。此约有形有相的境界说。
‘所知境界’,无形无相,六凡在迷,四圣了脱,境界各异。以人道言,依报环境,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青红赤白,眼见相同,内心世界,各有感受;皓月当空,有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的放歌纵酒庆团圆,忧喜各别。
有一老修行度一小沙弥,住山下茅蓬。一博学居士来,见环境清幽,心生贪念,想占为己有,明知老和尚不善言词,专修念佛,却订约辩论,赢的住下输的离开,害老和尚彻夜难眠,大将亮才睡著。卖豆腐老者来,见草扉紧闭,不闻早课声,随即高呼开门,老和尚无精打采应之,问明原委,老贩云:‘免烦!我卖豆腐,天天打嘴鼓,练就好口才,交给我好了!’‘但你是俗人,一眼就被看穿。’老和尚答。‘无妨!你为我剃发,借穿僧服,你委曲一下,暂时叫我师父。’老和尚想,横竖皆输,辜且试试吧!尽速张罗,并告知居士,为之引见。居士略施问讯谓:‘老师父夜归,知我与令徒订约事否?’座上人点点头。居士以为禁语,言:‘师既禁语,用比的好吗?’又点头。好戏开锣了!居士出十指,老贩回五根,居士惊退一大步;再伸三指,老贩以姆指对,又退!居士用手指圈个小圈,贩者两手一挥,比个大圆圈。不知怎么,居士竟落荒欲逃。老僧躲在门边,偷窥哑谜,追问何故?居士说:令师精通叙理,广学多闻,我初暗示,你虽习禅,十恶不改,故比十。不料师出五,答:我不但没十恶,且严持五戒。第二次,我说:你虽持五戒,三毒充满,有何用?故我比三。师却出姆指,隐示我一心向道,三毒不侵!又输!最后,我说:你虽一心修行,可惜心量狭窄,比个小圆圈,令师大手一挥,说:我心包太虚,广大无边。三辩皆输,无颜再留,走了。
老贩挑著豆腐也要走,老和尚拉著,请他解释。贩者云:什么知识分子,‘十’块豆腐多少钱也不知道,我告诉他:‘五’块钱。真没常识,我豆腐卖了几十年,也没碰过讲价的,今天头一次,嫌贵要我卖‘三’块钱,那岂不亏本,我告诉他:‘一’毛钱也不减!不买拉倒!没想到读书人真没风度,竟嫌我的豆腐‘小小’块。惹我生气,比说:我不偷工减料,货真价实,‘大大’一块!
这便是境界问题,居士满脑子名相,贩者满脑子豆腐经,你等境界呢?是学者还是贩者?仔细审察。但是凡夫境界,不出生死轮回,不是解脱境界。
‘解脱’,解烦恼束缚,脱离痛苦。有二义:一、离障解脱。断除见思、尘沙、无明烦恼,起码断见思惑,证阿罗汉果。二、作用解脱。灭惑、业、苦三障,得大解脱,自由自在。所谓‘作用解脱’,至少断见思惑,具六神通,来去自在,作用自如。古之高僧,掌控生死,欲去则去,想留则留,无挂无碍,如明末紫柏大师,被诬入狱,叹喟:‘事既如此,住世何益!’本为兴隆三宝,因缘不足,寂然入灭狱中,便是一分作用解脱,不似凡夫,操自阎王,阎王要人三更死,不肯留人到四更。
二乘解脱境界,大菩萨能知,犹可思议,称‘解脱境界’,非不思议解脱境界。
‘不思议解脱境界’,约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法身大士言。天台之别初地、圆初住菩萨,彼之境界,非凡小所能心思口议,法身大士分证,究竟佛果满证,现指究竟佛果言。究竟佛果的不思议解脱境界,有四种妙用:
一、事相境界无边,不可思议。一切事相境界,佛皆了知。如一树多少叶?我等不知,有空砍下来算,或许也会算错,佛即问即答,丝毫不差。
佛世,一婆罗门不相信佛是一切智人,于树旁,随手折一树枝,问佛枝叶多寡?佛当下给个标准答案,随数不差,以为枝之叶少,佛眼利,稍瞄便晓,又问大树上的叶片,佛如实回答,彼还真有闲工夫,砍下来,用了三天三夜时间数,果如所说,始信佛是一切智人。这就是事相境界无边,不可思议,佛无所不知。
二、理性境界深远故不思议。佛法涵盖一切法,一切法不能超越佛法,甚深微妙之理,佛悉彻知,故云:‘世间好语佛说尽。’名不思议解脱境界。
三、理事圆融,不可思议。理事无碍,从性显相,相相皆性,不能执事废理,理由事显,事得理彰,圆融妙理,佛通达无碍。
四、以性融相,性相双融,重重无尽,不可思议。事事重重无尽,如帝网天珠,互映互摄,本经专说这类妙理,唯佛究竟证得,法身大士分证。
二、普贤行愿
‘普贤行愿’,先明普贤二字。德周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普贤菩萨德遍法界,是因心最圆满的等觉菩萨,仅次于佛。此约字面解释。
‘行愿’,发愿,依愿起行。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谓之四弘誓愿。弘者,大也。属通愿,三世诸佛都曾发此弘愿。佛菩萨为度生,须断烦恼,故‘烦恼无尽誓愿断’,欲除烦恼得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成佛是学佛的究竟目标‘佛道无上誓愿成’,圆成佛道,始能广度众生。
愿,是修行指标,行,实践所立,趣向理想,所谓‘以行山填愿海’,愿如海深,行似山高,历劫修行,誓达目的方止。行与愿,如鸟双翼,车之两轮,有愿无行是虚愿,有行无愿没目标,缺一不可。
‘行’音ㄏㄣˋ。太虚大师说:‘普贤行愿品,约普贤菩萨读ㄏㄣˋ,修圆故;约凡夫读ㄒㄧㄥˊ,正修故。’所以,等觉菩萨以下,读ㄒㄧㄥˊ,读ㄏㄣˋ也无妨。
普贤行愿,有通别。通途论之,从初发心至等觉,乃至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所修,不论四弘誓之通愿或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药师如来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释迦牟尼佛发愿于五浊恶世度化众生等别愿,包括六度万行在内,都是普贤行愿。
别,指本经所说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等普贤十大愿,为普贤菩萨别愿,谓之‘普贤行愿’。
此十大愿‘即愿即行,即行即愿’,边修边发愿,随愿而行,愿行同时,愿行相辅,非待发愿后才修。
三、品
‘品’,类也。物以类聚,相同义理集在一起。这品专说‘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故名。有四十卷,前三十九卷偏重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第四十卷(本卷),专说十大愿,兼明不思议解脱境界,长行没明文,倡颂中提及,所以,太虚大师说,这卷经可单名普贤行愿品。一般都以此称。
正释经文
本卷经共五四七六字,长文偈颂交织而成,分结前起后、正说行愿、结归流通三大段。
甲一、结前起后
总结前文,生起下文。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总结前文。
前三十九卷言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后参普贤菩萨,听大士说法,所证与普贤等,同是等觉境界,进则成佛,故普贤菩萨为之赞佛胜德,末二偈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若有闻斯胜功德,而生欢喜信解心;如所称扬悉当得,慎勿于此生疑念。’三十九卷文止于此,六十、八十华严亦然。
‘尔时’,普贤菩萨赞佛胜德完毕时。
‘菩萨摩诃萨’,大菩萨。义常说,今略。‘称叹如来’主要是称扬赞叹毗卢遮那佛,并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佛十种通号之一,后佛如先佛之再来,故名如来。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乃常说之名相,不懂者可查注解或法数。‘胜功德’,功,功能,约修行时间说。德,德用,修行成就之妙用。佛累劫勤修,万德庄严,无与伦比,曰‘胜功德’。‘已’完毕。已、己、巳,中国方块字须详看细分,‘上巳、下己、已中分’。实际上,我只读过三字经、百家姓、昔时贤文,十几天会背后,因出麻疹而休学,并没读什么书,读书识字多*自己带杓子舀的,字字老师教,怎么可能!像这句话也是无意中得之,以前老师很肯教人,我十几岁写‘上大人,孔乙己’,被路遇的老先生看到,告诉我‘己’错了,然后说上巳、下己、、已中分,我就舀起来了,至今五十多年,都是在大路边、小路边学,不是在教室中学。现代年轻人,粗心草率,不肯用心写字,如‘见’写成‘贝’,懒到脚伸长长的,弯都不肯弯一下,依文看是见,但字非见又非贝。‘员’,头上口移到旁成‘呗’,全走了样。国字不可马虎,须工整,否则,脚翘到头上就难看了!复兴中华文化,只是唱歌跳舞,没搔到痒处,这些看似小问题,实是大症结。
‘称叹如来胜功德已’,指第三十九卷,叹佛胜德偈颂毕,有人误为是下文‘所有十方世界中’,真是错到马来西亚了,没弄清楚乱说,后文未讲,怎可‘已’呢?
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
普贤菩萨偈赞佛已,再对善财及诸菩萨说:佛功德无量,尽未来际,叹不能尽。
上对下说曰‘告’,下对上言‘白’,今已不分。普贤大士对法会大众及善财童子说,主要是对善财,彼是当机,故另标出。
‘诸菩萨’,诸者,多也。除善财外,尚有华严海会众,皆是菩萨,纵有声闻,也是回小向大,能闻华严义理的大心声闻,经云:‘有六千比丘、受文殊化’,非等闲之辈。
‘善财’,即善财童子。一般以为童子是未成年男孩,大概七、八岁左右。佛经不然,乃菩萨通称,四十华严称文殊菩萨‘文殊师利童子’,他经亦作是称。
从善财初参文殊菩萨,历五十三位善知识言,绝非男童,而是二十多岁的青年。神坛误为小孩,乩童作孩童状,撒娇、翻滚等,明理人一见,便知是假。就算佛世时,彼是童子,经二千多年,难道还长不大吗?不真不实,不值得信赖。且佛菩萨度人以正知正见为旨,要人正信,绝不会假外道乩童之身,佛弟子当明辨。
误善财为小孩,也可能受西游记红孩儿的影响,谓善财童子拜观音,那是小说家笔下的人物,非佛法所说。
为何名善财?其出生载于四十华严第四卷,云善财领五百童子,亲近文殊菩萨,可见非一人,古注:名善财,有二义:一、出生时,家现众宝,请教相师,以为呈瑞,具大福德,故名善财。二、无量劫修行,聚集无数功德法财,将近圆满,故名善财。另谓:善财非今生始修,乃久修之大菩萨,今示现从初发心起,亲近文殊菩萨,教发菩提心,引南方参德云比丘(四十华严名吉祥云),示修念佛法门,如是辗转介绍,经五十三位,后参普贤菩萨。因此,学法,依理当广学多闻,多去参访,善知识须倾所知外,还要鼓励亲近他人,令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中国人总喜欢留一步,导致许多精巧艺术失传,每人都怀著秘方入棺材,使‘麻布袋,草布袋,一代不如一代’。
‘善男子’,普贤菩萨称善财,具大善根、发大心、行大行的大丈夫。佛经上,善男子也是菩萨的通称,表善财乃菩萨也。
菩萨开示善财及大众:佛德广大,前仅略颂,不但我普贤称叹不尽,假使尽十方遍法界,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演赞,也叹莫能穷。
‘刹’,梵语刹多罗之简称,译国土或世界。‘佛刹’,一佛教化之三千大千世界。‘劫’,梵语劫波,此云时分。长时曰劫,短时曰刹那。世人不知,误为灾难,常闻‘又过了一劫’,实际,世界成、住、坏、空一遍,才是一大劫,中含八十小劫。
‘不可说不可说’,华严十大数之一。华严经有阿僧祇品,从阿僧祇列起,共有一百二十三数,最后最大数目有十种,简称‘华严十大数’,凡说数目多,便以十大数喻,所谓:一、阿僧祇,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所以,不可说不可说是十数中最大数,虽言不可说不可说,佛及大菩萨犹知之,若以凡夫立场,虽阿僧祇,亦不能体会。
将如是佛刹,磨成微尘,一微尘为一大劫,经极微尘数劫,以无碍辩才,日以继夜,相续敷演佛胜功德,也说不尽。
或许有人会认为佛功德说不尽,恐是重复述说吧!像北部农家种田器具碌碡,转个不停,有人想数,跟著从田头打到田尾,老数不清,实际只八粒而已。其实,绝对不同,试想,由初发心,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成佛,五十一阶位,所修福慧,纵相似,却不相同,长劫不懈,万行无缺,岂是短时间可说尽!此类事,非凡夫境界所能解,当仰信之。
普贤菩萨讲这段话,显佛德广胜,勉善财并海众,须发成佛心。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
生起后文。要成就佛功德,当遵修十种大行大愿。
甲二、正说行愿分三
乙一、长文分三
丙一、正示行愿分二
丁一、大士征列名数
普贤菩萨征释十大愿名。
何等为十?
那十大愿呢?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正列十大愿。
欲学读音,得注意我念。五十岁以上的,念客家音,或许还准;三、四十岁受现代教育,可能失真,常用国语翻成客家音,‘成功’变‘层功’,‘批’作‘匹’,去建材行买东西,老板说:一匹一匹的货色不同。害我莫名其妙,客家音‘匹’‘批’,意思相去甚远,现在客家音要读到标准,很不容易。本经字不深,注意学,必能正确,我的乡音还算标准,可作参考。
十大愿,下文有解释,不先说,免重复。
丁二、当机征名请示分二
戊二、当机总征(总问)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
善财童子禀白菩萨:‘大圣’,善财对普贤菩萨的尊称,发大菩提心,历劫修行,惑尽功圆,名大圣。大士本可成佛,愍众生故,示等觉身,非西游记之齐天大圣。
‘乃至’,超略词。今举十愿中之初愿礼敬诸佛,第十普皆回向,略第二至第九愿。
善财请教,前云欲成佛,当发十大愿,依愿起行,现请问大士:如何礼敬诸佛,乃至普皆回向,愿一一详说,以利后学。
先列名再请问,表示不知,实以善财程度,无不明白,为利众生,代为请法。
戊二、菩萨别释分二
己一、正示十愿分十
庚一、礼敬诸佛分三
辛一、牒初愿名
十大愿,每愿经文,读法相仿,皆分牒初愿名、释行愿相、结显无尽三段。第一愿详明,第二愿起,相似处则略说。
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
普贤菩萨受请,为之开示。
‘善男子’,针对当机,兼含大众。
牒,重复。前已说初愿名,今再重述之。
辛二、释行愿相分三
壬一、明所礼果境
身心所礼境界,即佛果。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
尽十方,遍法界,无边佛土,磨为微尘,一尘一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胜微尘数,显佛无量。
佛为何如是之多?华严经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在佛眼看一切众生皆是佛。十方三世诸佛,同受我虔诚礼敬。
‘世尊’佛十种通号的最后一号,世出世间最为尊贵,九界独尊,故名世尊。
又‘所有’,非指外境,慈舟大师云:‘所有乃吾人本性所具。’
十方微尘数佛,不离当下一念心,莫向外求。
壬二、明能礼因心
明礼敬者心态。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
初发心者,礼佛便是修因,如何礼敬呢?我仰仗佛及普贤大士愿行威德,并自己深心信解力,自他相合,一切诸佛,俨然在前,受我礼拜。
凡夫力弱,纵不能观无量佛,至少观一佛,现前受礼。
壬三、明能礼心相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
先总明。
一一佛,我皆以清净三业,恒修礼敬。
‘身语意’即‘身口意’,口不说话,不构成业因,属身摄;出诸语言,已成业种,谓语业。‘身’无三恶,澡浴清净。‘口’无四恶,不闲言杂语。‘意’无三毒,万缘放下,至诚恳切。礼非一时,恒久如是,故云‘常修’。散心礼佛,不得利益,清凉国师列十种礼:
一、我慢礼,贡高我慢,争位次,执位置,如碓上下,心不恭敬,不但无功,反而有过。
二、唱和礼,人念我念,人唱亦唱,有口无心,台南、台北、美国、日本,到处游荡,人在殿内,妄想纷飞。
三、恭敬礼,身心端肃,殷重顶礼。
四、无相礼,五、起用礼,六、内观礼,七、实相礼,八、大悲礼,九、总摄礼,十、无尽礼。都属修观,理深,列名便可。凡夫心粗境细,观想难成。如我愚钝,拜四十多年,不会观想;上根利智者,可寻注作观,起码要做到身心恭敬,故拜佛莫贪多,一天几千拜,大家比赛。有人说,拜快不打妄想,其实,妄想照打,‘比赛’即妄想。除非阿罗汉,才没妄想。
拜佛要五体投地,捧足殷重。额头、双肘、双膝谓五轮,又名五体。现多是‘五体投垫’,并未投地。纵用拜垫,垫不宜高,否则有失恭敬。
‘常礼’,以清净三业常修礼敬。常,不间断。凡夫要做到不间断较难。敬,常存敬心。心敬等固礼拜,纵不能做到常礼,也要心常敬之。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