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印祖文抄>>读印光大师文钞记03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03
2007年05月19日18:2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2309 字体: 繁體

读印光大师文钞记03
 
会性法师敬记
 
与融明大师书
 
融明大师的行实,无从查考;唯据书末有‘恐汝于净土法门错过,便可惜三年护关之一番辛苦’句,可知融师是曾亲近印祖、且为印祖护关的大德。
 
古人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佛法难闻,生死难了。
 
这四句话,是古人说的。古人,是指古德高僧。而古德说此四句话,也是完全根据佛陀所说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第三十六章说:‘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佛经中,人身难得的语句很多,不克一一引录;且引祖语一则,以明其义。莲池大师竹窗随笔中,有‘人身难得’一章,其文曰:
 
人身难得——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与不知同。昔须达为佛营室,佛视地上蝼蚁,而谓达言:此蚁,毗婆尸佛以来,经今七佛,尚在蚁身。夫一佛出世,历年甚久,矧曰七佛乎?释迦而后,过五百余万岁,而慈氏下生,名第八佛;未知此蚁脱故身否?纵脱蚁身,未知何日当得人身也!今徒见举目世人比肩相摩,而不知得之之难如是。既得人身,漠然空过,真可痛惜!……
 
满智法师曰:
 
尝闻得人身之难,难如独眼龟泛于大海中寻浮木孔;是最难者人身,最苦者亦人身,最易失者亦人身,修行最易有成就者亦唯人身。望知苦者,假借此人身,于人身之外,速另求一更善之道,以免再入轮回。
 
——竹窗随笔分类略篇、警策篇中,第一即‘人身难得’,后有满智法师批语,今照录。惟文中‘独眼龟’,据涅槃经,是‘盲目龟’耳。
 
‘中国难生’:佛经中的‘中国’,是指有佛法处;有佛法 处即中国,无佛法处即边地。纵得人身,若非生在有佛法处,怎能闻到佛法?
 
‘佛法难闻’:是说:纵然得到人身,又得生在中国——有佛法处,可是、要闻佛法,谈何容易?若无善根,如‘城东老母’,与佛同生一世,仍是不见不闻。今时佛法已很普遍,而真得闻法起信修学者,又有几人?
 
‘生死难了’,更不用说了请读下文:
 
我等幸得人身,生中国,闻佛法。所不幸者,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速出三界,了生脱死耳!
 
大师在写这信时,很谦虚地说‘自愧业深障重,无力断惑’;但大师已得往生西方上品,生死是已经了啦。我们读大师文钞到这里,就应当自愧了!因为我们才是真正业障深重、无力断惑——别说断惑,就是要伏惑,也丝毫未能,岂不愧煞!?
 
然又幸得闻我如来彻底悲心所说之大权巧、异方便、令博地凡夫带业往生之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也!若非无量劫来深植善根,何能闻此不思议法,顿生真信、发愿求生乎?
 
净土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弥陀经语),若非深植善根,怎能一闻顿信?所谓难信,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中,说有十种:
 
言难信者,略言有十:
 
今居秽土,习久心安;乍闻彼国清净庄严,疑无此事,难信一也。
 
纵信彼国;又疑:十方佛刹皆可往生,何必定生极乐?难信二也。
 
纵信当生;又疑:娑婆之去极乐,十万亿刹,云何极远而得往彼?难信三也。
 
纵信不远;又疑:博地凡夫,罪深障重,云何遽得往生彼国?难信四也。
 
纵信得生;又疑:生此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难信五也。
 
纵信持名;又疑:持此名号,必须多历年劫,乃克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生彼?难信六也。
 
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卵湿化,云何彼国悉是莲华化生?难信七也。
 
纵信莲生;又疑:初心入道,多涉退缘,云何一生彼国便得不退?难信八也。
 
纵信不退;又疑:此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生彼。难信九也。
 
纵信利根亦生;又疑:他经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难信十也。
 
故难信而曰‘一切世间’,是不但恶道难信,而人天犹或疑之;不但愚迷难信,而贤智犹或疑之;不特初机难信,而久修犹或疑之;不特凡夫难信,而二乘犹或疑之;故曰‘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读此可知:一闻净土,十疑顿释者,才能深信发愿念佛求生也。若非久植深固善根,蜀克臻此?
 
今见好心出家在家四众,多是好高务远,不肯认真专修净业;总由宿世善根浅薄,今生未遇通人。
 
这就是前说十种难信中的第九种;以为:净土法门是接引钝根的老太婆的;像我这种上根利智的人,应当修学高深的大法,何必作老太婆?这自谓上根的人,怎不比比过去的高僧如庐山远公、天台智者、永明寿公等祖师们,难道远公等不是上根吗?难道自己的智慧超过祖师吗?这般人,总是净土缘浅,又未遇真实博通佛法而又深通净土法门的大善知识,所以不能生起深信、发愿求生西方净土,实在可惜!
 
汝于净土虽有微信,然不明净土理致,又僻处于佛法流通不及之地,诚恐日与俗人酬酢,久而久之,与之俱化;近墨者黑,近火者焦,势所难免。
 
读此可知:一、虽修净土,必须彻底了知净土的道理,信心才能真切;二、初修的人,若日与俗人酬酢,久而久之,势必被俗同化,想要度众生,反被众生度!
 
当时时努力。若能念念在道,随忙随闲不离弥陀名号;顺境逆境不忘往生西方;便可于父母之邦,随缘常住。
 
这是大师教导修净业的人,若住在近俗之处,要做到随缘不变,在尘不染,净业才能增进。
 
若不能如是,当往他方净业道场,及亲近净业知识,方不负前来所说种种大幸,及闻净土法门莫大之幸也。(下略)
 
若不能做到随缘不变、在尘不染,就应当列专修净土的道场去专修,并亲近久修净业又彻知净宗理趣的大善知识,才不辜负此生啊。
 
印祖住世时,尚有专修净业的道场,今也、则无!印祖住世时,尚有专修净业而且有大成就的大善知识可得亲近;今也、纵有,亦寥如晨星!法门衰残至此,思之不觉泪下!
 
与悟开师书
 
悟开师,事迹不详。
 
窃闻:净土者,乃究竟畅佛本怀之法也。高超一切禅教律,统摄一切禅教律。略言之:一言、一句、一偈、一书,可以包括无余;
 
一言一句等,下文自有解释。
 
广说之:虽三藏、十二部之玄言,
 
三藏:经、律、论。经诠定学,亦兼戒慧;律诠戒学,亦兼定慧:论诠慧学:亦兼戒定。又:经诠一心,律规三业,论辨邪正。
 
十二部:即十二部经,新译十二分教。孤山颂曰:长行、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
 
五宗诸祖师之妙义,亦诠不尽。
 
五宗:谅即宗门五家:沩仰、云门、临济、曹洞、法眼。
 
纵饶尽大地众生,同成正觉,出广长舌,以神通力、智慧力,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说,又岂能尽?
 
为何说不能尽?
 
良以净土本不思议故也!
 
以不可思议故,所以说不能尽。
 
试观华严大经,王于三藏;末后一著,归重愿王;
 
华严经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末,普贤菩萨为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见四十华严第四十卷,即别行流通的普贤行愿品。
 
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
 
妙法莲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云:‘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是谓‘闻即往生’。又云:‘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惟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与等者。’既是‘惟除如来’,余无等者,可知即是‘位齐等觉’。
 
则‘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者、有由来也。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语见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第九、求生净土中。
 
文殊发愿,
 
‘文殊’,文殊师利菩萨,新译曼殊室利,此云妙德,或妙吉祥。按悲华经:宝藏佛时,阿弥陀佛为轮王,文殊为第三太子,对佛发宏愿已,蒙佛更名文殊师利。又、文殊般涅槃经云:文殊示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后随佛出家。
 
文殊菩萨发愿偈云:‘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思归集一)
 
普贤劝进,
 
按悲华经:宝藏佛时,阿弥陀佛为轮王,菩萨为第八王子,对佛发大愿已,蒙佛更名普贤。华严会上,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云‘劝进’。
 
如来授记放大集,谓:末法中,非此莫度。
 
忆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仅凭记忆,未检原文。)
 
龙树简示于婆沙,谓易行道,速出生死。
 
龙树大士,西竺第十四祖。著「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解释‘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姚秦鸠摩罗什三藏译。有三十五品。易行品第九,明念佛往生为‘易行道,速出生死’。论曰:‘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难),水道乘船则乐(易);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不退转)者……’。
 
则‘往圣前贤,人人趣向’者,岂徒然哉!
 
此二句,亦出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第九、求生净土中。
 
诚所谓: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也。
 
释迦世尊自成佛至入灭,一代中所说大小乘的教法,谓之‘一代时教’。又、天台智者大师,将释尊一代所说,判为五时、八教。这都可以看作是念佛法门的注脚。
 
不但此也,举凡六根所对一切境界,所谓山河大地、明暗色空、见闻觉知、声香味等,何一非阐扬净土之文字也?
 
这些‘文字’,要自己去体会。
 
寒暑代谢,老病相摧,水旱兵疫,魔侣邪见,何一非提醒当人速求往生之警策也?
 
如果是个会用功的人,一切境缘,都是他的‘警策文’,都能使其增进道业。
 
广说,其可尽乎!
 
以上所说,宜参阅智者大师法华玄义中释‘经’字下‘历法明经’一段,自能明白上文之义。
 
言‘一言统摄’者,所谓‘净’也。净极则光通,非至妙觉,此一言,岂易承当?于‘六即佛颂’研之,可知也。
 
‘净极光通’,出楞严经。经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六即佛颂’,宋.普润大师撰。师讳法云,字天瑞,号无机子。长洲(江苏苏州长洲县)人,俗姓戈。学通内外,宏天台教观,专修净业。宋徽宗政和中,帝赐紫衣,号普润。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西纪一一五八)九月廿八日,西向端坐,念佛而化。寿七十三。
 
六即佛颂:
 
理 即 佛    动静理全是  行藏事尽非
            冥冥随物去  杳杳不知归
 
名字即佛    方听无生曲  始闻不死歌
            今知当体是  翻恨自蹉跎
 
观行即佛    念念照常理  心心寂幻尘
            遍观诸法性  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    四住虽先脱  六尘未尽空
            眼中犹有翳  空裹见花红
 
分证即佛    豁尔心开悟  湛然一切通
            穷源犹未尽  尚见月朦胧
 
究竟即佛    从来真是妄  今日妄皆真
            但复本时性  更无一法新
 
一句者,信愿行也。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净土一切经论,皆发明此旨也。
 
‘非信’下至‘证所信’之二十八字,出阿弥陀经要解明宗中文。
 
一倡者,赞佛偈也。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虽只八句,净土三经之大纲尽举也。
 
‘举正报以摄依果,言化主以包徒众’,此二句,原出智者大师观经疏序,序云:‘所言佛说观无量寿佛者:佛是所观胜境;举正报以收依果,述化主以包徒众;观虽十六,言佛便周。’
 
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等八句。此八句偈,举尽净土三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之大纲。
 
一书者,净土十要也。
 
净土十要,明末蕅益大师选定。十要者:一、阿弥陀经要解,二、往生净土忏愿仪、决疑行愿二门,三、观经初心三昧门、弥陀经行愿仪,四、净土十疑论,五、念佛三昧宝王论,六、净土或问,七、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八、西斋净土诗,九、净土生无生论,十、西方合论。
 
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痛哭流涕,剖心沥血!称性发挥,随机指示。虽拯溺、救焚,不能喻其痛切也。舍此、则正信无由生,邪见无由殄也。
 
须细读、精读净土十要,方知大师所说,是真语、实语。
 
就中、最要者,惟要解。
 
大师文钞中,多有推崇要解之文,如‘与体安和尚书’、‘复濮大凡居士书’、‘复邓伯诚书’等。
 
而初心入门,断疑生信,作险道之善导,示宝所以必趣者,天如或问,妙叶直指,尤为破坚冲锐之元勋也。
 
天如则禅师著「净土或问’。师之略历,前已说过(见第二十七页)。
 
妙叶大师著「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师,明初,四明人。尝习天台教观,深修念佛三昧。每病学人惑于‘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等说,因药成病,极乐净土,求之分别缘影,乃著此书二卷,于洪武二十八年(西纪一三九五)刊行于世。
 
须知:净土法门,具四法界;
 
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
 
所有事相,皆事事无碍之法界也。读而修者,切不可执理废事。倘一执之,则事理两丧。如人知意根最胜,而废弃五根,则意根亦无地可立矣!唯即事以明理,由理以融事者,方可无过。所谓:净土要旨,全事即理。理事圆融,即契本体。(下略)
 
学佛的人,往往易生执理废事之病,一闻‘自性唯心’之说,便拨无净土:不知‘理由事显,事得理彰’;‘从性显相,相相皆性’。蕅益大师有‘净土偈’,正对治此病,兹附录五首如次,序云:
 
‘博山禅师,拈净土偈,每云:“净心即是西方土”,盖以因摄果也。读者不达,遂至以理夺事,几成谤法!予触耳感怀,每拈“西方即是唯心土”,俾以事扶理,聊附补偏救弊之职云。’
 
偈曰:
 
西方即是唯心土  无上深禅不用参
佛向念中全体露  更生疑虑太痴憨
西方即是唯心土  欲悟唯心但念西
舌相广长专为此  更求玄妙抑何痴
西方即是唯心土  未识西方岂识心
逝子谬希圆顿解  恰将落叶作黄金
西方即是唯心土  土净方知心体空
一切境风犹挂念  云何妄说任西东
西方即是唯心土  慧日高悬第一机
事理双融真净业  现前何法不玄微
 
——偈有十四首,谨录五首。见灵峰宗论卷十之一。
上一篇:读印光大师文钞记04
下一篇:读印光大师文钞记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