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位于亚细亚中部,北部诸山与西伯利亚为界,比邻高丽、中国、细浑河及里海,西以阿尔卑斯山与新疆相邻,东抵日本海。自古以来,为突厥、鞑靼、蒙古等三种游牧民族所居之地。他们信仰萨满教,承认宇宙间有一位主宰,叫做“腾格里”;他们也崇拜日月山河及五行,对着木制的偶像“翁刚”礼拜,相信死亡是从这一世到下一世的轮回;人的灾难都是恶鬼所降,因此请萨满(宗教师)来祈福消灾,如同巫师般透过神灵附身方式,断言吉凶,预卜未来。当西藏的黄教传入之后,萨满教就逐渐被融入了。
一、元朝诸帝的信仰
佛教传入蒙古,最迟在元宪宗蒙哥之世(一二五一至一二五九在位),而佛教成为普遍信仰,则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代。忽必烈尚未即位以前,已经皈依喇嘛上师。忽必烈即位后,模仿汉制,在京城燕京建立太庙,落成时,礼请僧侣做佛事七昼夜,并于此后每年定为永式。至元二十二年(一二八五),忽必烈敕命八思巴等参对勘定汉、藏两种藏经,撰成《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元成宗即位后仍信佛虔诚,因此当时大臣叫必兰纳识里代皇帝出家,而且奉敕翻译梵文经典为蒙文,历经数代,受赐“普图明广照宏辩三藏国师”。元武宗至大三年(一三一○),西藏高僧法光入蒙,增订蒙古新字,又有中国、回纥学者翻译西藏藏经为蒙文。其后的仁宗、英宗、晋宗、明宗、文宗、顺帝,历代都崇信西藏佛教。明太祖即位,元顺帝北退后,蒙古佛教一时衰落,经过一百多年,才有西藏黄教传入蒙古,蒙古佛教于是再度复兴。
二、外蒙古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内蒙古俺答汗遣使入西藏,迎请第三世达赖喇嘛巡锡蒙古,并在绥远归化城为三世达赖喇嘛建寺,俺答汗从此息武崇佛,禁止杀戮,这是黄教盛行内蒙的开始。而外蒙古开始佛教信仰,则是阿巴岱汗的功劳。阿巴岱汗曾经延请三世达赖喇嘛的大弟子大慈迈达里呼图克图,在喀尔喀图拉河边的一所寺院宣扬佛法,甚受蒙人欢迎,因此赠赐“大慈诺门汗”的尊号。到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藏 Rje-btsun Dam-pa Khotokto)时,更加光大外蒙古的佛教。
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是住在蒙古库伦的蒙古佛教的教主,也是喀尔喀蒙古地区西藏佛教格鲁派的最大转世活佛。明朝万历四十二年(一六一四),达赖喇嘛四世派遣爵南派高僧多罗那他前往漠北传教,被蒙古汗王尊为“哲布尊丹巴”。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多罗那他在库伦示寂,喀尔喀土谢图汗衮多尔吉刚生下一子,被认定是多罗那他的转世,以后入藏学法,改宗格鲁派。清康熙三十年(一六九一),受封为呼图克图大喇嘛,就是哲布尊丹巴一世(一六三五至一七二三)。相传哲布尊丹巴是弥勒的化身,起源溯自印度、西藏,认定初祖正是释迦牟尼佛。
第二世哲布尊丹巴(一七二四至一七五七)在库伦创办札尼特高等宗教学院,当时僧侣云集,于是库伦成为外蒙政教中心、蒙古喇嘛教育的圣地。从此,历世的哲布尊丹巴都被清代诸帝厚加礼遇,每年都应请到北京接受各种荣宠赏赐。直到光绪四年(一八七八)情况转变,库伦的满州大臣志刚废除了从来对哲布尊丹巴的三拜九叩礼,并强要八世哲布尊丹巴(一八七○至一九二四)对办事大臣起立相迎,以后清蒙关系恶化,清朝于是大肆破坏蒙古佛教的势力,一直到清朝覆亡,外蒙古宣布独立(一九一二),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在库伦自称皇帝,成立大蒙古国。
一九一五年六月,外蒙古取消独立,北京政府册封哲布尊丹巴,政治上采取由外蒙政府自治的方式,这时候的外蒙古佛教极为兴盛。到一九二四年时,八世哲布尊丹巴示寂,政府改组为蒙古人民共和国,废除了政教合一制度,不许寻觅哲布尊丹巴的转世,废止汗、王公、呼图克图、呼毕勒罕的尊称及特权,禁止喇嘛参加政治活动,十八岁以下的青年不准出家。一九二八年,“蒙古人民革命党”第七届大会更决议没收寺产,强迫僧尼还俗,因此激起了蒙古大众的反抗,以致到了一九三一年的第八届大会不得不改而采取佛教温和政策。
三、内蒙古与章嘉呼图克图
章嘉呼图克图(藏 Lcan-skya)是内蒙古地区藏传黄教的最大转世活佛,其名称是“章嘉地方圣者”的意思,通常他被视为文殊的化身。他与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并称为蒙古二大喇嘛。章嘉从十四世开始,就进入清代的治世,大抵来说,清代对章嘉呼图克图相当礼遇,不仅授与管理宗教事务的权力,并令参与内蒙行政大事,在京师更居上位,支给月廪,夏秋两季在五台山或多伦诺尔避暑。在高宗时所设的大活佛抽签金瓶也是委托章嘉保管。章嘉十四世本是青海人,九岁住进格伦札巴里寺,二十三岁入藏亲近五世达赖,受具足戒,成为第十四世章嘉呼图克图。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奉敕驻锡北京法源寺。康熙四十五年,受赐“灌顶普照广慈大国师”的尊号。五十二年,圣祖巡幸多伦诺尔,授与章嘉十四世掌管西藏以东的教权(黄教)。五十四年,章嘉十四世在多伦诺尔示寂,圣祖还亲自送他的龛座到西宁。
雍正皇帝时,曾就教于十五世章嘉呼图克图,并认为禅的造诣是传承自章嘉活佛的,赞叹他“乃真再来人,度大善知识也,梵行精纯,圆通无碍,蕃邸清闲,时接茶话者十余载,得其善权方便,因知究竟此事”。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章嘉十五世受封为“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的尊号,随从达赖七世研习梵典,又从班禅五世受具足戒。乾隆元年(一七三六),高宗颁赠“管理京师寺庙喇嘛札萨克达喇嘛”之印,十六年,受封“振兴黄教大慈大国师”的尊号。五十八岁示寂。他精通满、藏、蒙、汉等语言,著作丰富。曾与硕庄亲王共同纂修《钦定同文韵统》八卷,并以此书为底本,编纂《满汉蒙古西番合璧大藏全咒》八十八卷,其他另有《楞严经》的编校、“丹珠尔”的蒙古翻译、满文藏经的整理,多被奉为蒙藏佛典的圭臬。
章嘉到了第十九世时,备受殊荣,曾受德宗敕封“札萨克达喇嘛”之号及“灌顶普善广慈大国师”之印,并驻锡北京。一九一二年以后,章嘉受到政府尊崇如故,成为民国四大喇嘛、黄教四大呼图克图之一。先后受封宏济光明、召因阐化、护国净觉辅教等大师德号。历任蒙藏委员会委员、蒙旗宣化使、中国佛教理事会理事长、总统府资政等要职。一九五二年,代表参加在日本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徒友谊会,向日本交涉请回玄奘大师的顶骨,建塔奉安在南投日月潭。一九五七年在台北示寂。
蒙古佛教最盛时期,喇嘛约占住民人口的三分之一(二十世纪初期),佛教重镇为甘丹德成寺。因为蒙古佛教是传承自西藏,所以宗教仪式、寺院组织、活佛转世等,大多与西藏相同。
四、蒙古佛教中心甘丹德成寺
至今蒙古宪法明定人民有信仰的自由,本此条文,甘丹德成寺成了蒙古佛教中心,除每天例行功课以外,也举行其他法会。阴历新年更有为期长达二十天的大法会,祈求来年安康如意。每年有十五天的结夏安居,在此期间,喇嘛诵经祈福,并有系统地研读佛学典籍。
在蒙古,无论是寺僧或信徒都遵循佛教传统,努力研究教史和文化,并致力于翻译、编纂、刊印佛教典籍及修复历史古迹。甘丹德成寺一群饱学的喇嘛即专职于这些工作,成效卓著。他们不但搜集、记载和整理佛教典籍与历史文物,同时寻求断简残篇,编制目录。甘丹德成寺图书馆藏书甚多,是世界上研究佛教历史文化的主要机构之一,其中西藏典籍就有七万多册珍藏在这里。
近年来,《法句经》与《小部经》引起世界佛教学者的广泛注意,该寺的学僧将这两部经典译成蒙古文,并以藏、蒙对照,写成序言及评注。他们也致力研究早期出版的各种蒙、藏文字典,其中具相当水准的《新蒙藏字典》亦在陆续出版中。此外,他们也从事名相及语言学上同义字的字典编汇,对于研究蒙古佛教文化传承尤具深远意义。历史学者谭亭喇嘛和达磨达赖二人都着有《蒙古佛教史》,他们的著作和其他有关佛教史的书籍,均已由藏文译成蒙古文。萨读丹达喇嘛勘校西藏版本甘珠尔,也出版成书。甘丹德成寺为了教育青年学僧,特别设立了一所佛学院。
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蒙古分会更是积极参与大会及其他各项活动,并将本身的宗旨目标着眼于全人类永久的和平。该分会已与其他三十多国分会谛结了良好友谊,经常邀访参观蒙古,以增进对宗教生活风貌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