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佛教概况>>边疆佛教概况---藏传佛教
边疆佛教概况---藏传佛教
2008年12月12日09:11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312 字体: 繁體

 

  印度佛教从西元前五、六世纪,发展到西元一世纪前后,兴起了大乘佛教;到了七世纪左右到十三世纪初,印度的佛教逐渐发展成以密教为其主流。相反的,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的所谓“三国佛教”,则属于八世纪以前的印度佛教。西元一世纪到八世纪左右,印度佛教经由西域传入中国的阶段暂告一段落。这个阶段的中国佛教,大致是以玄奘与义净两位求法高僧齎回的梵文经典为基础,从事译经工作,发展成别具特色的中国佛教。印度佛教传到西藏本土时,则是直接由印度德学兼优的阿闍梨与西藏学问僧传入的,因而盛行于西藏地区。该区位于亚洲大陆中部昆仑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地势高峻,气候严寒,形成与内地完全不同的人文风俗,所以佛教史学家称这一系统的佛教为藏传佛教,或西藏佛教。
  在佛教未传到西藏以前,当地居民信奉一种土著原始宗教,称作“苯教”(Bon)。苯教,又称苯波教,俗称黑教,是植根于西藏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巫教。此教崇拜万物有灵,以动物为牺牲来祈福消灾,占卜吉凶,驱鬼辟邪。佛教传入之后,千余年来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文化、人生哲学、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佛教的慈悲、布施、业报等教义,深入人心;大乘佛教的利他主义与解脱思想,成为藏族追求的终极目标。
  又因西藏佛教特别注重师资相承,通常由出家众中的大德行者直接秘密传授佛教要义,所以称之为密教。这位教授师的智德往往在众人之上,所以称为上人,西藏语 叫作喇嘛(bla-ma)。喇嘛特别受到西藏人的尊崇,所以一般又称西藏佛教为喇嘛教, 只是藏族并不自称为喇嘛教, 而称“桑格耶基确斯”(梵Sans-rgyas-kyi- chos),意指佛陀的启示,或佛陀的宗教。
  现在就根据藏传佛教的历史,以朗达磨法难为界,分为前后二个时期来介绍:

  一、前弘期(六四○至八四○)
   松赞干布
  据西藏佛教史的记载,大多认为佛教是在松赞干布(藏 Sron-btsan-sgam-po )时传入西藏的。藏王松赞干布(即弃宗弄赞)先娶了尼泊尔波利库姬公主为妻,公主自尼国携来阿佛像、弥勒菩萨像、度母像等,后来又与唐朝文成公主和亲联婚,更给西藏佛教带来新契机。
  文成公主到西藏时,除了携带中国的四书五经外,还带了数百位的文士技工,和无着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大批的高僧经像。藏王因此大受感化,建造大昭寺、小昭寺供养两位公主分别自印度、中国传来的佛像、经典、法物,成为西藏佛教的滥觞。
  又当时的宰相端美三菩提(藏 Thon-mi-sambhota )奉藏王之命,率领十六名藏族青年前往印度学佛学及声韵学等,为创造藏文作准备。当他学成归藏时,仿效印度梵文,融和了西藏语,创造藏文字母;并运用新创的藏文,翻译带回的大乘佛经,这是西藏译经的嚆矢。
  于是,西藏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进入播种的阶段。松赞干布也依佛说的十善戒制定法律,又规定十六条人道伦理法轨,第一条是“敬信三宝”,但因苯教是当时西藏的传统民间信仰,对于刚传入的佛教难免排斥,因此在当时西藏佛教的流布还有许多阻力,所以佛教在松赞干布时期只是起步阶段而已,并没有很大的发展。

  赤松德赞
  松赞干布之后的两代, 赞普芒松芒赞(藏 Mang-srong-mang-btsan )及都松芒波结(藏 Vdus-srong-mang-po-rje )在位时,贵族噶氏家族当权,王朝则致力于对外武力的扩张。 都松芒波结死后,其子赤德祖赞(藏 Khri-ide-gts-ug-btsan )开始致力于佛教的发展。唐朝金城公主与赤德祖赞联姻,公主携带佛经入藏,赞普派遣出家人至印度学习梵语,聘请中印度高僧来藏弘法,将佛教带入西藏,她的功劳不可忽视。她并且将杂技百工、音乐及《毛诗》、《左传》、《礼记》等儒家典籍传入西藏,这对汉藏经济、医术、文化交流有极大贡献。所以后人曾作诗“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来赞颂公主对汉藏文化的影响。
  此时佛教得到不少的发展,汉族的僧侣也在王朝中逐渐扮演重要的角色,可是赤德祖赞死后,原来信奉苯教的贵族便准备全面彻底推翻佛教,年幼的新赞普赤松德赞(藏 Khri-sron lde-btsan )登基时,便发布了“禁佛”敕令, 展开藏族史上第一次禁佛运动。可以说,西藏佛教在经历了苯教的反对和破坏后,呈现困顿的局面。
  直到八世纪中叶,赤松德赞成年后,知道先王曾致力佛法的弘扬,于是开始建立制度,力图护持佛教。赤松德赞二度派人迎请印度那烂陀寺长老寂护大师到西藏弘扬佛法。寂护大师在第二次入西藏时,邀请邬仗那(位于现今巴基斯坦境内)著名的密教行者莲华生大士一同入藏。寂护专攻中观,带去许多中观派论着,而莲华生乃印度密教大师,极力宣扬瑜伽秘密法门,翻译经咒,编成了藏传佛教的藏经“甘珠尔”。此外,他更运用神通力摧邪显正,创建三耶寺,并有“七觉士”(七名藏族僧侣)归投在他座下出家,首开藏人出家为僧的先例。大士因为将苯教的自然神列为佛教的保护神,融和了原始苯教到密教体系中,开创密教而呈现显密并行的局面,为西藏佛教注入一股生命力。
  赤松德赞又在西元七九一年正式宣布佛教为西藏国教,禁止苯教流传。这些大规模的改变,大多得力于莲华生大士之功,所以后来宁玛派尊莲华生大士为祖师。

  赤祖德赞
  赤松德赞之后,牟尼赞普和赤德松赞二人继续弘扬佛教,到了赤祖德赞(藏Khri-ralpa-can, 八一五至八三六在位)时,是前弘期佛教的颠峰期,被誉为西藏佛教的黄金时代。而赤祖德赞与赤松德赞、松赞干布三位,成为西藏佛教的护法大王。
  赤祖德赞在位期间,译经事业一直持续,成立了最古老的译经目录《丹噶目录》,几乎收录全部大小乘主要经论。这段时期,为使僧侣安心办道,乃设立了“七户养僧”制度,就是每七户供养一位僧侣,又让僧侣参政,下令凡是毁谤三宝者,则需处以重刑。
  正因如此,隐伏了赤祖德赞的危机,促使信奉苯教的贵族在西元八三六年发动政变,刺杀赤祖德赞,拥立其兄朗达磨(八三八至八四二在位)为王。

  朗达磨法难
  朗达磨在位期间,展开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封闭佛寺,涂抹壁画,焚烧经典,迫害僧侣。这次灭佛行动给西藏佛教带来严重的打击,史称“朗达磨法难”。这一时期,是西藏佛教史中的“黑暗时代”,也结束了西藏佛教的前弘期。

  二、后弘期(九七八至)
  西元九七八年,佛教重新传入西藏,进入了复兴西藏佛教的后弘期。此时,佛教经由两个途径传入西藏,就是阿里、多康。一般称从阿里传入的佛法作“上路弘法”,把从多康传入的佛法称为“下路弘法”。
  
   阿底峡尊者复兴藏密
  阿底峡尊者是西藏佛教迦当派的开祖,出身孟加拉王室,长大后到过印度那烂陀求师访道。十一世纪初期,阿底峡应藏王的邀请到西藏,当时西藏的佛教徒大多修习邪法,不重德行,他为了恢复真正的佛教,乃著书立说,传徒授法,振兴戒律,创立迦当派,并从事经典翻译与著述,形成西藏佛教复兴的空前盛况。因此他对佛教密宗教理和修持的系统化、规范化,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也对西藏佛教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此以后,西藏佛教步入了百花齐放的“后弘期”。

   2教派时期
  自十一世纪中叶至十五世纪初,西藏佛教产生了许多流派,这些教派间的宗教教义、仪式各有不同,各教派的显密经典渐趋完备,各派主张的修持方法也自成体系,形成了后弘期佛教的特色。
  宁玛派(古派或旧派之意) 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派中历史最久远的一派,尊莲华生大士为祖师,重密轻显,因此以传承及弘扬密法为主。本派的僧侣多从事生产,可以娶妻生子,以无上瑜伽为究竟,行持从俗,不尚律仪。由于本派僧侣习惯戴红帽,所以俗称“红教”。
  萨迦派 萨迦,藏语是“灰土”的意思。因萨迦寺是座落在灰白色岩石山坡上的一座城堡建筑,才以颜色命名该寺及其教派,因此称为萨迦派。本派以瑜伽行中观派的见解为主流,倾向于显教教学,盛行研究唯识、中观。该派五祖八思巴曾被元世祖敕封为国师,使密教成为元朝国教。又因萨迦寺的围墙上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等菩萨的红、白、黑三种颜色的花纹,所以俗称“花教”。
  迦当派(教诫派) 由阿底峡尊者的弟子仲敦巴创立的教派,是后弘期各派中最早出现的派别。本派认为显教和密教是相通的,但密教更有特殊的功用。
  噶举派(迦当派的支派) 噶举,是口传之意。因本派师徒教学法注重口授传承。本派主张显密兼修,特别注重密法的修炼与实践。其修身法,包括无上瑜伽密的“双身修法”。相传始祖马尔巴、密勒日巴在修法时沿用印度僧侣的习俗,身穿白色僧衣,所以俗称本派为“白教”。此派发展奇特,从居士教的马尔巴到戒律精严的、苦行修行的密勒尊者,而后则因出家比丘刚波巴的著书立说,成为以出家僧伽为主流的净化教派。
  格鲁派 十五世纪初,宗喀巴以“迦当派”的教义为基础而创立的教派,本派虽是最晚兴起的,但却是势力最大的派别。格鲁,是善律之意。因为本派倡导严守戒律,并严格划分教义阶段,不能越级,所以本派以教义完备著称于世。本派僧侣穿戴黄色衣帽,故俗称“黄教”。

  2宗喀巴的宗教改革
  宗喀巴是十四、十五世纪西藏佛教的改革者,博学而持律严谨,因目睹西藏佛教出现种种颓废的现象,于是决心振兴佛法,力挽颓风。他从萨迦派的仁达瓦学中观,采用阿底峡的佛学理念,确立了综合大乘、小乘、金刚乘的三士教教义来进行改革,要求僧侣严守戒律,独身不娶,并强化寺院组织和管理制度。这些措施获得支持而成效卓著,因此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逐渐传播而成为后世达赖、班禅喇嘛的源流。
  宗喀巴的教化披靡全藏,徒众日盛,不数年间,尽夺红教喇嘛说法之席。他的声誉远扬,成为西藏的学术泰斗。藏传佛教因他的改革,使格鲁派成为正统教派,传承至今。

  1三、达赖喇嘛与班禅喇嘛
  2活佛转世制度
  西藏佛教认为修行有成就的喇嘛,他的神识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迷失,相反地,神识能够清楚地通过另一个肉体而获得新生。活佛生前能预卜自己的神识在那一个方向转世,并暗示下一代活佛的人选。寻访者按照活佛指定的方位,便可找到符合条件的婴儿,叫作“灵童”,经过佛前占卜对灵童加以确认后,他便在寺院中继承原来活佛的宗教地位。这就是活佛转世制度。
  在宗喀巴时,黄派并无活佛转世的制度,这一制度开始于噶举派的噶玛巴希。因为他幼年出家研习堆松钦巴创立的白教教义,造诣很深,信众推崇他为堆松钦巴的转世继承人,噶玛巴希于是成为藏传佛教的第一个活佛,也是活佛转世制度的滥觞。
  在宗喀巴的再传弟子根敦嘉穆错去世后,找到了年仅三岁的索南嘉慕错作为转世灵童,成为格鲁派活佛。此后,格鲁派将这个制度进一步普遍化。格鲁派有极其严格的戒律,禁止僧侣娶妻生子,因此大小活佛全靠活佛转世找到寺院继承人,这一制度长期以来成为藏族全民的信仰,也广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
  活佛转世的范围,仅限于藏族聚集区或蒙古等地区。黄教所辖的寺院都效法沿袭,因此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转世活佛,其中最主要的系统是达赖和班禅两大活佛系统。

  2达赖喇嘛
  达赖( dalai ),是蒙古语,大海之意; 喇嘛( lama ), 为西藏语 bla-ma的音译,上人之意。总和起来“达赖喇嘛”的尊号,就是统治西藏的法王之意。
  这一称号源自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慕错,前二世根敦珠巴、根敦嘉慕错都是后来追认的,成为一世、二世达赖喇嘛。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索南嘉慕错应邀到青海,会见蒙古土默特部落首领俺答汗,弘传密法有功,俺答汗赠予“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尊号,此后就成为达赖喇嘛全体系谱的称号。
  西藏佛教在佛、法、僧三宝中,最尊崇喇嘛僧,所以主张在精神、物质方面供养喇嘛僧就可以成佛。 达赖喇嘛自第一世以来, 就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更受到全藏士庶的无上尊崇。自第五代达赖喇嘛从蒙古接受西藏全土政权后,历代达赖喇嘛遂成为掌握政治、宗教的最高权力者。
  汇集历世喇嘛所著的各类著作,称为《喇嘛历世全书》。其中,第五世达赖所著的论丛,广摄显密二教的文献以外,并涵括西藏历史、经录等部分,是全书中最重要的著作。

  2班禅喇嘛
  班禅,西藏语Pan-chen的音译,意思是大博学者、大智慧者。
  以班禅喇嘛作为历代转世活佛的称号,是从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古坚赞开始(前三世都是后来追认的)。清世祖顺治二年(一六四五),统治卫藏的蒙古语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率军进藏,尊罗桑却古坚赞为“班禅博克多”(博克多是蒙语,乃对睿智英明之人的尊称),并敕令他主持札伦布寺,划分后藏地区归他管辖,是为班禅四世。从此以后,原来西藏地区习惯上用于博学高僧的“班禅”称号,成为相对于达赖喇嘛系统的历代转世活佛的专有称号。
  到了第五世班禅时,清圣祖派员入藏,封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光显的意思),正式确立了班禅的地位。藏人认为班禅是金刚的化身,或为阿弥陀佛化身。历代班禅大多住于后藏日喀则的札伦布寺,在政治上,拥有地方政权。

  2达赖与班禅的关系
  自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从他的两大弟子根敦珠巴与凯珠开始,各自形成两大活佛转世系统达赖与班禅,代代相传,他们同为格鲁派教主。在清王朝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西藏佛教的正统派和西藏地方执政的教派,并在蒙古地区广为传播。
  班禅与达赖的关系并非全然友好,如第九世班禅罗桑却京曾久居我国内地,直到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丹嘉慕错噩耗传出,才返回西藏,却不幸殁于返藏的途中。一九四四年,第十世班禅宫保慈丹被迎到后藏,力主改革佛教。中共进入西藏后,全藏成为中共地方政权之一,十四世达赖喇嘛于是流亡到印度,而班禅喇嘛则采取容共的态度,显示西藏佛教的发展与生存有着立场不同的微妙关系。

  1四、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影响
  2发展与现况
  西藏佛教历经后弘期的发展后,形成以格鲁派为主的“达赖与班禅”体系,来主导西藏佛教界。但自从西藏成为中共地方政权之一后,许多寺院都遭到严重破坏,迫使一些喇嘛离开西藏,越过喜马拉雅山,流亡海外。
  不过也由于这样的因缘,使喇嘛们得以将藏传佛教传到西藏之外的世界各地去,受到世界各国人士的喜爱及推崇。尤其十四世达赖喇嘛能适时把握机缘,大力向全世界宣扬佛法,同时还全力推动世界和平运动,使他在一九八九年十月荣获“诺贝尔和平奖”,这不但是西藏人的光荣,也是全世界所有佛教徒的光荣。

  此外,这些流亡在外的喇嘛,更在喜马拉雅山麓附近地区建立“西藏人民自治区”,使离开西藏的藏胞也因此拥有一个重建家园的栖身之所。除了西藏之外,西藏佛教在青海、甘肃及蒙古各地区也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一直盛行至今。

   2佛教对西藏的影响与贡献
  印度佛教自第七世纪传入西藏,经过长期与苯教冲突、融和过程的前弘期,和教派林立的后弘期,终于形成独树一格的西藏佛教。一千多年来,佛教对西藏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教育,乃至生活习俗等,都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今简要说明如下:
  深入民间,生活佛法化 佛教是藏族全民信仰的宗教,藏民不论出家或在家,在生活上均与佛教息息相关。传统的西藏人,无论走路或做事,都是在念诵祈祷词,甚至再贫穷的人家,也都安置有小小佛龛。僧侣每日都行诵经、辩经、礼佛、听经等修持,时时不离开佛法的信仰。
  转经轮更是藏人所喜爱的礼敬法宝的方式。西藏的寺院设有转经轮,信徒一手摇动经轮,一手持念珠诵经,这是累积功德的方法。
  藏人常在山口路旁用石头堆起“玛尼堆”,在石堆上插有风幡和树枝,枝头上挂有经文纸带,在玛尼堆上刻有六字真言,或佛菩萨、度母的造像。藏人经过山口石堆,都要下马表示敬意,并祈祷平安吉祥。每逢宗教节庆日,经幡蔽日,香烟缭绕,围着玛尼堆祈祷念经,颇为壮观。
  丧葬习俗佛法化 藏人长期以来受佛教影响,认为人的死亡只是躯体部分,而神识永恒存在。藏族的丧葬形式,一般常见的有塔葬、火葬、水葬、土葬及天葬等多种。其中,塔葬限于大活佛,天葬最为普遍。藏人活着的时候,行善积功德,死后便把尸体布施给秃鹰吃,并请喇嘛诵经,超渡亡灵。
  政教合一 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治领袖,拥有崇高的地位与权力。
  转世活佛制度 如上所述,活佛转世是班禅及达赖的传承系统,成为西藏佛教独特的宗教制度。
  寺院教育制度 传统的西藏教育,就是寺院教育,所谓“舍寺院外无学校,舍宗教外无教育,舍僧侣外无教师”之说,就是对过去藏族教育状况的高度写照。
  在西藏,一所寺院犹如一间大学,或专门学校。但寺院的经法教育制度因各派教旨、寺院规模及社会背景等的不同而有差别,比较完备的当推格鲁派。按照格鲁派“ 先显后密”的学经程序,入寺分科有三种办法:一、是先入显宗学院,然后再转入密宗学院学习,毕业后仍不失为显宗学院博学的学者;二、是先入任何密宗学院,不得转入显宗学院;三、是专在显宗学院学习,不再入密宗学院。显宗属于基本教育,由显入密,比较自由;密宗注重修持,是一种权宜教育的捷径,所以由密入显,就绝无仅有了。
  显教学院的学经程序,主要是次第学习五明的五部经论:因明学、般若学、中观论、戒律学、俱舍论。按此程序,学完大约需要十五到二十多年时间,相当于大学毕业,就可以考取不同等级的“格西”。凡是取得格西学位的,有三种出路:一、是在大寺院的“札仓”(学校)任职,或出任中小寺院的“堪布”(住持)。二、是转入密宗学院修习密宗,继续深造,研习密宗四续部: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灌顶受戒,研修数年期满,就可考取密宗学位,合格者授予“昂仁巴”,相当于硕士或博士学位。三、是住寺清修,或收徒传法。
  总之,格鲁派寺院经法教育的特点有三:严格的学程,固定的教材,严谨的学制。严格的考试制度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注重背诵。
  建筑艺术 西藏寺院的大小建筑以山势为基座,主要建筑如佛殿都建在地势较高之处,主殿巍峨耸立,僧舍等则沿着地势向山脚延伸,使整个建筑群富有节奏感,再配合歇山式屋顶、斗拱、琉璃砖墙、彩画装饰等,显出寺院的庄严宏伟。殿内有真丝绣织的唐卡和幢幡,佛龛里雕龙刻凤,金碧辉煌,在在充满着艺术的美感。
  密宗的造像有的是狰狞愤怒,有的是青面獠牙,有的是怒目张口,凶悍可怖,有的手持骷髅,身系人头缨络等不同姿态。这些造型,主要是藉着降魔的象征,让人产生敬畏之感,此与苯教融和的历史有关。
  总之,西藏的寺院建筑是佛教与艺术的结合体,我们可以看到藏族人民的智慧、技术与艺术的高度创作和表现。
  《西藏大藏经》的文化资产 西藏佛教为藏人及世人留下最伟大的贡献,便是《西藏大藏经》的汇编。这部藏经是根据梵文,采取逐字直译的方式译出,是藏文佛教经论的总集。
  《西藏大藏经》是汇辑西藏译的经典及西藏撰述的章疏等所成的藏经,分为甘珠尔与丹珠尔两部分:甘珠尔译为佛语部,是正藏,收有经和律;丹珠尔为论疏部,是续藏,收有论、经的注释、赞颂,与语言、文学、历史、医学等资料的一般论书。在当今的印度佛学领域内,可视为研究佛学的重要资料。由于其可部分弥补大多已散逸的梵文经典,在国际佛学研究上,自然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西藏人自古就以坚毅不拔、刻苦耐劳的精神在青康藏高原上繁衍不息。他们创制文字,发展藏传佛教,在文学、艺术、歌舞、医学、建筑文化、藏历等方面,都有丰硕的成就,使西藏在千余年历史中,创造出独特的佛教文化。

 

上一篇:海陵佛教概况
下一篇:边疆佛教概况---蒙古佛教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