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佛教早期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包括南传、西藏及大乘佛教。
主要的贡献有:一八七五年蔡特斯完成最早的一部《巴英辞典》;一八八二年戴维兹成立“巴利圣典协会”,将巴利三藏及注释有计画地翻译成英文,而为英国佛教的发展铺路;荷吉森在尼泊尔发现梵文贝叶经典,为欧洲研究大乘佛教的滥觞;阿诺德的诗篇《亚洲之光》问世,被译成十多国语文,接引许多读者信仰佛教;狄斯罗斯着《西藏语文法》、《藏英大辞典》,便利了藏传佛教研究;斯坦因在敦煌千佛洞发现古经典文物,则引起西方学界对西域佛教的研究。近代英国佛教则以孔兹为研究大乘佛教的佼佼者,被誉为欧洲佛学大师。 佛教在民间展开弘法活动,始于一九0六年杰克森在海德公园的宣扬教义,此后佛教渐为一般民众所知,遂使佛教组织渐立,如“不列颠爱尔兰佛教会”、“佛教协会”、“西方佛教僧团之友”、“法光寺”以及专弘西藏、南传佛教的中心等。一九五四年,“摩诃菩提协会”在伦敦创建“伦敦佛教精舍”,是南传佛教在欧洲的第一座佛寺。 一九七0年代,日本佛教传入英国,以禅宗、净土真宗及真言宗为主。中国佛教除了太虚大师曾于一九二八年至英国弘扬佛法外,目前佛光山在英国已有数个道场,国际佛光会也设有协、分会,以推广人间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