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是最好的全身运动
坐禅呢,别看一动不动,其实禅定是另一种形式的运动。人是高等动物,动物必须要动,运动起来,两只手两条腿乃至整个身体都在活动。说修禅定的人缺少运动,这是不对的。当然不能老打坐,两条腿要走走活动活动,但对于全身来说,禅定是一种最好的运动。
禅定能发暖是血液循环畅通
如果禅定不是一种全身运动的话,修禅定的人怎么会全身发暖呢?全身发暖的道理、就是他血液循环畅通。初修的人更容易出汗,如果不是运动他怎么会出汗呢?仅仅是在身体里边的运动,虽看不到外部的形态在动,但里边血液循环在畅通。
禅定能起到医学尚未有的妙处
修禅定妙处无穷,医学到现在为止,有很多病没办法解决,比如说毛细血管梗阻梗塞,禅定就能使它打通,又如体内寒气,形成了风湿病、关节炎、下肢发冷,现在医学还没有办法能把体内冷气驱除出去,吃中药也不一定解决问题,只有修禅定,修到后来,全身暖洋洋,自己会有感觉,这股冷气会从脚底心、脚趾尖透出去。
禅定能使体内寒气往外跑
还有一种情况,初修时,有人说,“别的同学修起来发暖,我修起来怎么反而觉得身体冷,腿也冷”,这是里边的冷气往外跑,就是从里边跑到表面一层,如果你再修下去,冷气越来越少,到后来也慢慢发暖了。这是我们从身体的好处讲,能够解决医学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禅定出境界,要隐藏功德,可以问师
禅定好处很多,但佛教不主张宣传做广告,现在佛门内部也有人在宣传,或替别人宣传,或自己宣传,乃至于宣传神通,也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懂佛法的人,真正修行的人就知道要隐藏功德。那么你说“我在禅定中出现的境界想请教一下,可不可以说?”这个可以。只能跟一个人说,谁教你,你就问他,不要东说西说。
可以讲禅定的功德,不要讲自己的功德
如果你修得好,一说,人家就亲近你,个人容易突出,本人也容易起傲慢心,容易在名利中洋洋得意,那就要堕落,所以佛门最犯忌的就是一个名一个利。为了让你们了解情况,树立信心,当然可以讲讲禅定的功德。我讲这个功德,不是讲我的功德,是讲禅定的功德。对于我本人,很多年来,人家怎么问我,也问不出一个名堂,人家觉得奇怪,“你这个老师修行四十年了,而且一直在教禅定,又听说你是22岁修到现在,总有一点什么吧”,我回答:“我什么也没有。”我只知道我会修禅定,我会教禅定,这是我会的。你问我什么境界,我自己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在变化,这个我能感觉到的。
不问功夫,不求神通,要在断烦恼上了生死
一般社会上人和佛门里的人常会问:你们老师有什么水平,有什么功夫,修出神通来没有?问这个,也不像在修行了,修行人要在断烦恼上去了生死。既然当老师的是引路人,我要把你们引上正路来,什么叫正路?不自我宣扬,要隐藏功德,但是要赞叹佛的功德,法的功德,要赞叹师的功德,要赞叹能海上师,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比丘僧。
禅定在康复上起大作用
现在介绍一下禅定在促进康复上的作用。我在各地教禅定,有二十多年了,有许多难治的病,修禅定就好了。比如心脏病,修空观就有效果,事例很多,他们写的日记我还保存着。苏州有人生了硬皮症,因为这个缘故来学禅定。这种病人皮肤会逐渐发硬,到后来人皮会像树皮那样,据说那个时候苏州生这个病的有五个人,他就是其中一个,据说后来那四个人死了,他到现在还很好,而且人也胖了,整个人都是软的,这就是禅定的作用。
释迦太子六年苦行,获胜静虑
提要:
·禅定能使身子转变
·外道不能了生死,入迷了就转不过来
·雪山六年苦行,释迦太子获胜静虑
·妄念止不住更谈不上止观双运
·不要扰乱一个修行人的心
·扰乱别人出于自私心,鼓励他人有功德
·让徒弟安心学习,是爱徒弟的表现
·父母爱子女的天性,不能表现在自私上
禅定能使身子转变
还有人在臀部生一个像肿瘤那样的东西,据他说修了一次两次禅定就没了。这类促进康复的例子很多,这是从身体的转变上来说的。
外道不能了生死,入迷了就转不过来
从修行上来说,禅定胜于一切外道的动摇。练气功的人都在动,自发功摇头晃脑,跌跌冲冲动得更厉害。一指禅原是佛教禅宗里一个公案,外道不懂禅,却把扳指头的动作称为“一指禅”,既不能入定,又不能断烦恼,也不能了生死。练出一点功能,人就迷了,就会往这条道路上跑,有说佛法好是好,太难了,还取笑说:“你说我是外道,连我这点东西你还没有拿到呢。”因为他们得到了一点皮毛上的好处,就很难回转。所以佛说有几种人难度:有学问的傲慢,有钱的讲究享受,外道执着邪见,一得好处更难转过来。所以佛弟子千万不能贪图一点舒服,使身体上得些好处,而去学外道,第一步走错,没得好处,还会醒过来,拿到一点好处,你就会一直错下去。说句很简单的话,究竟是释迦佛伟大呢,还是气功师伟大?
雪山六年苦行,释迦太子获胜静虑
一切的成就都要在不动不摇里,释迦太子雪山六年苦行,他在雪山洞里修的是禅定,他做太子在王宫里的时候,就喜欢经常禅定。
妄念止不住更谈不上止观双运
成佛前还要入金刚喻定,金刚就是坚固不动,只有坚固不动才能断除坚固的金刚习气。要证阿罗汉果,也不能动啊,你心一动就起烦恼妄想,凡夫的起心动念,无非是贪瞋痴,妄念止不住,更谈不上止观双运了。
不要扰乱一个修行人的心
定是什么,通俗地说,定就是决定的定,你心里决定了,你就安心了,如果你还没有想好,心里还在摇摇晃晃,你这个心就不定了,所以古时候修行人说:“宁可扰乱千江水,不要扰乱修行人的心。”你不扰乱他,他能安心修行,将来有成就啊。你扰乱他,就影响他成就,这个罪过很大。非但是害了一个佛弟子,还害一个真正在发菩提心修行的佛弟子。
扰乱别人出于自私心,鼓励他人有功德
扰乱别人无非出于一颗自私心。不是贪就是瞋,目的就是为自己能达到称心如意,这些你们都有体会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你们有从老远来的,师父支持你,父母支持你,如果有人不安心,你帮助他,那就有功德了,因为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周围的人都要尽自己的力量鼓励他,让他快快学成,要满他的愿。
让徒弟安心学习,是爱徒弟的表现
佛弟子皈依了释迦佛,都是释迦佛的弟子,谁也没有权利去捣乱一个释迦佛的弟子。有的师出于私心杂念,对于来这儿很想学习的徒弟经常扰乱,这种事情出现在佛门里是不应该的,师父都是爱徒弟的,你爱徒弟爱点啥?就是让他好好学习修行,将来报释迦佛的恩,将来弘法去度众生。为了他本人的成就,为了广大众生的利益,当师的应该鼓励他:“我虽然老了,但不要紧啊,你安心学习,如果你不安心学习就辜负了我的希望了”,应该那么说才好。
父母爱子女的天性,不能表现在自私上
举例说,父母对子女的关系包含天性,农村的孩子小学毕业了,到城市里去唸中学,忽然请假回去看妈,妈就训他:“不好好唸书,还回来看我。”这是真正爱孩子。如果不替孩子着想的妈呢?也许会说:“你回来了就好,就别唸书了,妈养你大也不容易,你就在妈身边吧,将来找不到工作,也没关系,因为妈妈这时候也死了。”这是不是自私啊?
十方如来成佛,皆金刚跏趺而坐
提要:
·儿子不唸书,妈把织的布一刀剪断
·发心出家,不要把徒弟看成私有财产
·佛弟子应以佛教的利益为准则
·修行的磨练,就是境给你的磨练
·认幻为真,容易入魔
·扰乱你修行成就的就叫魔
·离开正法,是抛弃了释迦佛对你的希望
·十方如来成佛,皆金刚跏趺而坐
·身不动,心不动,成就才有希望
儿子不唸书,妈把织的布一刀剪断
有个古代戏叫《三娘教子》,儿子不肯唸书回来了,妈正在织布,就把布一刀剪断,儿子奇怪地问妈为什么要剪断?妈说:“你不唸书,我织布干什么?”
发心出家,不要把徒弟看成私有财产
你们发心出家,父母尚且把自己的儿女贡献给释迦佛,有的师父竟然把徒弟看成私有财产,当初你不同意她来学法倒也罢了,既然来了,还要叫回去,我们都是佛弟子,何况现在要使佛教好起来,正需要赶快培养出人才来。
佛弟子应以佛教的利益为准则
社会上的孩子,考取了名牌大学,想回家休息一星期。父母骂他“你回家休息,将来功课跟得上吗?你这么不争气。”社会上父母往往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父母做错了也得听他的,理由就是我把你养大的,你必须听我的,做子女的应该明白:对的听,错的能听吗?假如母亲叫你陪她打牌,你也听?父亲叫你陪他喝酒,你也听?或者父亲是个小偷,叫你跟他一起去偷,你也听?那不行的!佛弟子要根据佛的教导,以佛教的利益为准则。
修行的磨练,就是境给你的磨练
我发心为佛教教育事业培养人才,到现在,经历多少风波没有退心,我是任劳任怨,无论什么人毁谤我,背后说我坏话,我仍然不计较,总希望大家一颗学法的心能安定下来,不要动摇。有句话说,“雷打不散”,那样才能成就啊。哪能小风吹来摇一摇,大风吹来连根拔,响起雷来,往狐狸洞里一钻,修行人决定了就不要改变了,修行的磨练,就是境给你的磨练。
认幻为真,容易入魔
魔扰乱修行人,会故意化现各种境来,看你动摇不动摇,有恐怖的境,有美妙的境。当然我们修的是佛教的次第禅,很稳当,如果你禅定不太懂,自己又喜欢打坐,有人就容易着魔了,不是佛法使你着魔,是自己乱搞一套使你着魔,或者耳朵里听到悲惨的叫声,或者出现亲人被人拖去要杀的境,你一着相,心怀恐怖,还能修定吗?其实是一个幻境,你不理它,一会儿也就没了。这个境是假的,是魔故意捣乱,如果你认幻为真,一吓,就会吓出病来,人们就称为着魔了,这就是你对这个境没有看破呀。
扰乱你修行成就的就叫魔
什么叫魔?来捣乱你修行、捣乱你成就的就叫魔。你只要本人不动不摇,魔也就把你没办法。有的同学听了法生起极大欢喜心,说:“我要跟傅老师一直学下去。”但学了两三天就跑掉了,这也是受了外界扰乱的缘故。
离开正法,是抛弃了释迦佛对你的希望
你们现在很多同学,已经法喜充满了,对自己将来学法成就,对众生的苦难,都发菩提心。这是好的一面,如果在一个不是弘扬正法的地方你走了,这叫弃邪归正,是应该走的;如果是一个真正弘扬正法培养人才而办学的地方,你为了一个小庙,为了一点私事,为了个人的感情而离开了,你是抛弃了释迦佛的希望。不管是学法,培养人才,或者将来我们想在禅定上取得成就,都要心不动摇。
十方如来成佛,皆金刚跏趺而坐,初学者即学此坐法,于身心极为有益。
十方如来成佛,皆金刚跏趺而坐
十方如来成佛都是在跏趺而坐禅定中成的,从来没有听说过成佛可以走啊走啊,走到半路上成佛了,释迦佛当年还要雪山六年苦行,你做不到跏趺而坐不动不摇,非但不得成就,还会前功尽弃。你回家了,心还会定嘛?家庭有家庭的气氛环境,或者希望你回去当老板,就会把你拖住。有回家的向同学们诉苦,说:“你们太幸福了,我现在想来也出不来了。”再说家里谁教你修禅定,谁教你断烦恼了生死?谁教你成佛的法?有的回小庙,庙里的事也忙,你这一生的生命时光,就这样消耗掉了,还不如发菩提心,把你修行的功德回向给你师父、家人,希望他们长寿健康。你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与成就。
身不动,心不动,成就才有希望
初学者要学跏趺坐,于身心极为有益。身不动了,心就容易定得住。修定前要调身调心,调身完了,就要姿势端正,不动不摇。修定就是培养你不动的习惯,从身体培养到你心里,身不动心也不动,成就有希望,心不动并非要你当下烦恼断尽,至少你希望成就,希望学法,希望修行的心不再动摇。今天下课。(2001.3.26第四讲完)
修定的目的是为了入定
提要:
·修定的目地是为了入定
·成就不难,难在打地基
·修行人经常受干扰,心一直会在动荡之中
·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人离不开环境
·修行的环境能促使我们转变好
·境动心动,所以要接受好的影响
·受人关心而不改变,仍是害群之马
身定心定,易于入定。
修定的目地是为了入定
修禅定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入定,我们总要走一条容易入定的路。修行并不难,难在我们不听话。听释迦佛的话,哪怕你做到50%,甚至30%也能够转变我们的困难,你做到的越少,听烦恼、习气的话越多,修行越困难。
成就不难,难在打地基
盖楼房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高楼大厦,建起来并不难,只要材料人工具足就盖起来了,可是,时间花得最长的就是打地基,往往打地基的时间比建楼房的时间还要长。而打地基的第一步也不简单,要扫除地面上种种障碍,要把旧房子拆掉,一切垃圾废物清理掉,要把泥土下的障碍物去除掉。有的地基打到一半打不下去了,因为泥土底下的障碍物坚固得很。有的地基泥土太松,本来只要打二十根桩,得打四十根。你不通过这样的辛苦,这样的努力,高楼大厦是盖不起来的,即使勉强盖起来不久也要垮掉的。
修行人经常受干扰,心一直会在动荡之中
入定也是这样,辛苦就辛苦在你为入定做准备工作的时候,修行最辛苦的时间也就是你为修行的成就做资粮准备时。本来入定并不那么困难,由于我们经常受到扰乱,自己的烦恼习气扰乱自己,心安定不下来,一直在动荡之中,又扰乱了别人。我们现在过的是群居生活,并不是一个人单独在深山老林里。自己有时候也受别人的扰乱,别人的语言行动我们看见了听见了,内心把握不住,就会像个杨柳条那样摇来摇去,西风吹来往东面倒,东风吹来往西面倒,这个心就不容易安,更谈不上入定了。
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人离不开环境
我们生活的环境就是一个缘,缘是相当重要的,因跟果,从因发展到果是靠缘的作用,人的修行,环境也是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为人离不开环境。
修行的环境能促使我们转变好
如果咱们这个环境是清净的、安定的,人人不造恶业,不恶口,不说挑拨离间的话,也不花言巧语去哄人、骗人,我们听到的都是促使我们内心热乎乎的,心向三宝,促使我们往修行的路上走的话语,我们在这种修行环境影响下,身口意就容易转变得好。
境动心动,所以要接受好的影响
假如这个环境,随时随刻散布着不清净不安定,比如有人身子经常动摇,随随便便、懒惰,我们心的灵敏度很高,只要看到某一个人什么形态什么动作,心里就会有感觉,就会受影响,这就是环境的作用。他坐的样子斜了,你眼睛也看到斜了,你的心也感觉到斜了,且不说你接受不接受这个斜,你心已经在动了。我们那时要求心不动,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够接受好的影响,动好的念头。
社会上四肢不安定的人多得是,手嘛拍别人肩膀,脚嘛经常抖动,我们眼睛一直通到心,看到他在拍人肩膀,就好像拍到自己心里一样;看见他翘起了腿在抖动,我们心就安定不下去,好像自己的心也在抖。严重一点,甚至于看到吵架打架,一个人能够在打架的环境里修行吗?
受人关心而不改变,仍是害群之马
在我们学法修行的环境里,如果有人常起烦恼,乃至争执吵架,大众都不得安心,他本人也留不住,就想走。难免有人批评我太慈悲,我找这个人谈话,从这面开导他,从那面劝导他,劝他不要退菩提心,好好修行,有什么困难我都给他解决,有时候谈一次要花一、两个小时,有的暂时有效果,最后还是走了。一个人无非是身口意,身子做坏榜样,语言吹冷风,心里有仇恨心态,你再关心他,如果他不肯改变,仍然是害群之马。
对法不尊重,既害自己又害别人
提要:
·对法不尊重,既害自己又害别人
·学生都不听老师话,全体学员一团糟
·不改造好,身口意无非造业
·语言的刺激很大,常有一句话害死人的事
·很多是被自己的病吓死,愁死的
·同学之间要吹暖风,不能吹冷风,要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
对法不尊重,既害自己又害别人
谈到语言,语言的问题不可小看,不可忽视,你说几句对法尊重的话,人家听了就会对法恭敬,你说几句对法不尊重的话,人家听了,就会对法随随便便,既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我们佛弟子应该要尊重法。
学生都不听老师话,全体学员一团糟
拿办学来说,全世界的学校都是一样,学生对老师恭敬尊重,会听老师话,如果你影响了别的同学,对老师看不起,贬低老师,不听老师的话,老师也管不了了,全体学员一团糟。
不改造好,身口意无非造业
不光是身子、语言,祖师说过,众生的起心动念,无非是造业。要随时随刻警惕自己心里在起什么念头,对自己不利还是小事情,你只有一个人呀,从语言中散布出来,要影响几十个人,这个因果就大了。所以我讲课几十年,无非是苦口婆心劝导众生改造好自己的身口意。
语言的刺激很大,常有一句话害死人的事
语言的刺激很大,拿医学来说,语言对病人起极大作用,医院里对病人说话要特别注意,否则一句话说不好就害死人。苏州有个病人,追问医生:“我到底生了什么病,你尽管讲,我这个人开朗得很,你不信,到我厂里去了解了解,我什么都不在乎,人总要死的,有什么好怕的。”医生本来不肯讲,被他这么说那么说,也就说了一句:“你生了一个字的病。”当时他两条腿就发软了,结果这个人不是走下楼去的,是单架抬下去的。
还有的医生自以为说了好话,“你这个病看了很久了,你每次来,路也太远了,这样吧,我这一次给你开三个月的药,你用不着常来。你想开一点,想吃就吃好一点。”病人一听,心想自己没希望了,回去没多久就死了,这就等于在宣判他死刑嘛。你看看语言刺激多厉害!
很多是被自己的病吓死,愁死的
有人说过一句话,医院里死的病人好多都是冤枉死的,为什么,很多是被自己的病吓死、愁死、怕死的。
同学之间要吹暖风,不能吹冷风,要说鼓励话,不说泄气话
心理的作用大都通过语言传布,两句话能使这个同学发菩提心,两句话能使这个同学安定下来,反过来说,两句话就能使他退心,两句话也能使他心动摇,前者有功德后者有罪过。
例如严寒的冬天,每个学生都怕冷,学校里老师带着学生跑步,说:“向着寒冷前进。”学生听了,精神百倍,怕冷的心理也去掉了很多。从前我在医院里讲心理治疗的时候,首先是培养病人的信心,培养病人愉快的心情,要朝气蓬勃,有勇敢的精神,要打掉苦闷和自卑感,让他们看到希望。如果来旁听的人不懂这些,说了一些违背心理治疗原则的话,我的说话就没效果了。
所以在学法修行上,我劝大家还是听佛的话,不要听人的话。你们女众专修班,有同学有老师,你们还是听老师的话好,不要随便听信同学的话,谁知道她在散播什么空气,也许是吹暖风,也许是吹冷风。
同学之间只能吹暖风,不能吹冷风,如果吹冷风,心都吹冷了,还起什么作用啊,冷到最后,你想在这儿长期学法的心也死掉了,如果是暖风呢,心里就安定了。
不听佛话,听了人话,常会乱跑
提要:
·要主持正法,维护公道,大家欢喜,安定团结,这就对了
·要学修禅定,否则戒定慧三学就不圆满
·创造一个身定心定的环境要靠大家努力
·好好看住自己的心,只起功德不起恶业
·不听佛话,听了人话常会乱跑
·有人听到滴水声就被吓死
·要防护他心,不要在佛门里尽干坏事
要主持正法,维护公道,大家欢喜,安定团结,这就对了
再插几句,我今天听到,你们专修班,推选了一位出家比较久的同学来做斋堂的纠察,很好,以后要逐步过渡到你们学生自己管学生。最好是在比丘尼中出几个能够维护公道,主持正法的,要看她身口意的修行功德,要看她的知见和工作能力,能把工作做好,使大家天天欢喜,热火朝天,安定团结,这就对了。
我说这些话,归纳起来就是叫大家要安定。事上要安定,要注意自己的行动,注意自己的语言,还要做到心上安定。你们的心如果七上八下,就很难定得下去,干脆就把你们的疑问和想不通的问题都提出来,我来作个解答。
要学修禅定,否则戒定慧三学就不圆满
你们专修班有禅定课,禅定当然必须要学的,一个从专修班出来的修行人,不懂禅定,高在什么地方?戒定慧三学,定都没有,能圆满吗?既然要学修禅定,就要创造一个容易使我们入定的环境。你们在这儿要过三年,五年,十年,就应该要有这样一个认识,你的家就在这里,应该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家。有不良的风气,有冷言风语,有心里不安定的,希望大家要发心帮助帮助,纠正纠正,决不能让这样的风气扩散,那是害人的。
创造一个身定心定的环境要靠大家努力
我是尽我的力量来启发大家,你们能接受我的话,就能做到心定身定,要创造一个身定心定的环境,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
有人会说我离题太远,其实我也离不远,还是在这个中心里,这叫结合现状,结合生活,给你们做些修行的指导。
好好看住自己的心,只起功德不起恶业
讲到心,下三恶道,也是这颗心去的;到彼岸,也是这颗心到的;成佛,也是这颗心成的;入定,也是这颗心不动不摇,才能入定的,想往生到极乐世界也是这颗心去的,身体是去不了的,如果人身体能去,你现在马上就好去了,飞机票也用不着买了,人身体能去吗?你飞离了地球,你身体不爆炸才怪呢,全是心去的,所以要好好地看住自己的心,要起功德,不要起恶业,要受好的影响,可不能受坏的影响。
不听佛话,听了人话常会乱跑
有则故事说,森林里有个动物,慌慌张张在逃,别的动物问它:你干嘛这么慌张?说“天要塌下来了,你还不逃啊。”结果它也跟着逃了,后来马也逃啊,豹也逃,小兔子也蹦蹦乱跳,乌龟也拼命地爬。到今天,天还没有塌下来,你看语言的刺激多么厉害啊,仅仅说了一句“天要塌下来了”,做了一个动作“赶快跑”,结果大家都跑啊。
有人听到滴水声就被吓死
再讲一个心理学家做过的实验,对一个判死刑的人,告诉他:“今天是执行你死刑的日子,处死的办法,就是在你头颈上划一刀,等你血流光了,你就死了。”然后把他的眼睛包起来,又跟他说,“你听”,他果然听到“滴滴滴”的声音,“这就是你的血在流,血流光了你就死了。”很多心理学家、医学家坐在前面看着他,就看这个囚犯的脸慢慢变白了,慢慢没精神了,果然死了。其实他一滴血也没有流出来,划他头颈的不是刀而是竹片,他听到的声音不是血滴下来的声音而是自来水,这个人是被吓死的。因为这么一搞,他心里就会想,“哎哟我要死了,我要死了。”就那样死了。
要防护他心,不要在佛门里尽干坏事
你们都是修行人,要好好保护同学的一颗心,好好注意自己的语言。你说了烦恼话,即使达到了你的目的,人家听了你的话,结果被你所害。所以同学之间只能吹暖风,不能吹冷风,只能说鼓励的话,不能说泄气的话、动摇的话、污蔑的话、贬低的话。你要走,不勉强你,你别在走之前,尽干坏事。
你们也许会想,老师今天说得这么严重,是不是又有人在鼓冷风了?怕再出事了!当然过去的事情,我不希望再重现,所以给你们打打预防针,对于你们曾经受过影响的,也给你们明白一下,要体谅到我老师的慈悲心,跟一个慈悲的老人捣乱,那是不应该的,不管你信不信佛。
人体是小宇宙,能摄取宇宙能量
提要:
·盘坐能促进血液循环
·人体是小宇宙,能摄取宇宙能量
·人跟狗习气不同,但都包含着宇宙能量
·体内也有个太阳,就是正知正见、开朗乐观
盘坐成循环形,促进生理循环。
盘坐能促进血液循环
这很好懂,这是指的我们盘腿坐的形态,两只手结定印,两只脚盘起来,这样能够促进血液的循环。人站在地上,血液也在循环,人假如盘坐起来,这个循环就容易得多,所以腿病容易消失,因为腿病大都是腿上有寒气,血脉不通畅,如果腿部的血脉经常畅通,腿部的病就容易消失。
两脚心向上,手结定印,易收敛宇宙能量,自身光气返回腹内。
人体是小宇宙,能摄取宇宙能量
“两脚心向上,手结定印”,这是讲修定的姿势。“易收敛宇宙能量”,植物生长也靠宇宙的能量,人能够生存下去,也靠宇宙的能量。人吃农民种出来的食物,食物就是植物吸收宇宙的能量形成的。人怎么能够吸收宇宙的能量?因为人体就是个小宇宙,所以能相应。一块铁,它不会爆出芽来,因为它没有吸收宇宙能量的功能。宇宙的能量,人体里虽都有,如果我们能得到补充,那岂不是更好?
比如说人经常晒太阳,身体健康。电影里的白毛女,因为她躲在山洞里,晒不到阳光,头发都白了,一棵草,一棵树,乃至一朵花,都要靠阳光的。青菜、稻谷,本身就是靠宇宙能量生长的,所以我们吃了对人体有益。
人跟狗习气不同,但都包含着宇宙能量
人吃饭,狗吃粪,这是习气的不同,但都包含宇宙的能量。
我昨天看见一只狗在吃粪,所以我想起人跟狗的区别,人知道粪是肮脏的,狗可不同,它不知道粪是肮脏的。一个人连自己吐出来的东西,都不要吃,例如把汤圆送进嘴里烫得吐出来,没有人会再把圆子抓进去,经书里有一句话:反吐不食不尝味。你们修行了,出家了,世俗的习气是不清净的,你们已经吐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再抓进去?人生难得,别辜负了我们的人生啊。
人体什么都有,连原子能都有,不光人体有,动物也有,道教讲羽化,听说鸟快要死了,它会飞到半空中自动爆炸,羽毛就掉下来,人们称为羽化,可见也有原子能,否则身体怎么会爆炸?
体内也有个太阳,就是正知正见、开朗乐观
宇宙有太阳,有月亮,人体里面照样有太阳有月亮,就看你们识不识宝,假如你们不乐意让月亮升起来,也不愿意让太阳开出来,这岂不愚蠢?哪怕在阴雨天,大宇宙太阳看不见,你自己小宇宙放放太阳,照样有光明,照样能产生智慧。
身体里的太阳是什么?为什么看不见?看不见不是没有,是被乌云遮盖了,偏偏是被你自己的烦恼,被在别人影响下的烦恼把你心中的太阳遮盖起来了,像这样你还能出智慧吗?所以我提醒大家把心里的太阳放一放,做人就痛快了,满胸怀的光明岂不好?所以,不管环境起了乌云,你们要放出心里的太阳,这个心里的太阳就是正知正见,开朗乐观,这跟宇宙的太阳的作用是相通的。例如每当阳光明亮的时候,我们心情就随之开朗,清早太阳出来了,人精神就好,太阳下去了,人也昏昏沉沉了,所以能够保持你心里的觉悟、愉快、开朗、乐观,这就是你心里的阳光。
下一次再给你们讲,怎么样去收敛宇宙的能量,如果不通过修定,所得到的极其有限。如果通过禅定得到的,极其广大无量。今天讲到这儿。(2001.3.27 第五讲完)
众生离不开欲,就离不开欲界生死
提要:
·跏趺坐易收敛宇宙能量及返回自身光气
·众生离不开欲,就离不开欲界生死
·宇宙间种种元素,会产生“能”的作用
·光靠物质摩擦而产生电,由电而发光
·人不可能靠自身物质去成佛
·无情虽不会下三恶道,可也不会转化成人,也不能证果成道
跏趺坐易收敛宇宙能量及返回自身光气
上次我们讲到“两脚心向上,手结定印,易收敛宇宙能量,自身光气返回腹内。”物体都有光,光不可能没有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有光就有物质,因为有物质,所以产生光。
众生离不开欲,就离不开欲界生死
我们是欲界众生,欲界,一半在人间以下,一半在天上。欲界众生以欲为主,欲界天也好,欲界人也好,都是贪五欲享受的。离开了欲,他就活不了,所以度众生修行,只能一步一步来,欲一下子是断不了的,因为他不适应,无始以来流转生死,他已经习惯了,好比粪缸里的一条蛆虫,人嫌粪臭,但蛆虫却必须生活在粪缸里,如果你好心把它挑出来,放在清水里,它就会死亡,而人要游泳的时候,必然是在清水里游泳,不可能到粪缸里去游泳,因此要粪缸里的蛆成佛,那是不可想象的,人要他干净一点,他尚且不乐意,这就使众生流转生死很难跳出来,所以教育众生,度众生首先要他明白,香跟臭,清净跟不清净。是非好坏先要弄弄清楚,再让他慢慢觉悟起来。
宇宙间种种元素,会产生“能”的作用
众生和整个的世界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地称地大,水称水大,火称火大,风称风大,为什么称大?因为它普及一切,所以称大。人体,骨头地大,水分水大,包括血液,痰唾尿便,呼吸风大,体温火大。他方世界的众生,他方世界的星球,也都是这四大所形成的。怎么形成的,是缘起的。合起来就形成了,分散了就没有了。所以《金刚经》说,世界是一合相,是很多很多的微尘合起来的。那么这些合起来的微细的四大元素,到底在哪里,又从哪里缘起啊?它们存在于虚空里。无边无际的空间,和无穷无尽的时间,合起来就叫宇宙。宇宙里有种种元素存在,元素能够发生一种作用,这种作用就叫能。
光靠物质摩擦而产生电,由电而发光
因为物质有能产生光的这种能存在,当条件具足,它就会发光。我们通常都知道,磨擦能生电,有了电就能发光。古时候没有火柴,两块石头一磨擦,也有火星出来,就是这么缘起的。整个的地球、星球,所有的物质是缘起,人身上的物质,也是缘起。一个叫无情,一个叫有情,区别就在这里。
人不可能靠自身物质去成佛
人不可能靠自身的物质去成佛,也不可能靠身体的物质去六道轮回,如果可能的话,那么山河大地全可以六道轮回,全可以成佛。所以区别就在一个有情,一个无情。
无情虽不会下三恶道,可也不会转化成人,也不能证果成道
一块石头,几千年后,仍然是一块石头,它不可能变成一只小猫的。无情虽然不会下三恶道,但是它始终是一块石头,有啥意义呢?有情虽然会下三恶道,有六道轮转,如一只猫死了以后,它也许会投胎变狗,可也许会投胎做人而得人身。这也都是能的作用。
有情的能虽然离不开物质,可是它跟无情的能,大不相同。无情,一块石头也能分散,泥土也能聚集,花也会花开花落,可是跟有情就不相同,有情既能下堕,也能上升。有情多了一个心的力量,因为有心理活动,产生了情感,所以叫有情,也就是说众生是有情感的,而山河大地是没有情感的,六道轮回虽然不好,下三恶道更不好。可是众生能证果也能成佛啊。
心法色法不可分离
提要:
·自己都不明白,信仰就成了迷信
·无色界天人以光为身体,其实光中也有物质
·心法色法不可分离
·物质不灭,又能缘起
·物质不断在变化,所以人有老病死
·心的力量比单纯的物质力量缘起的功能更强
自己都不明白,信仰就成了迷信
是我们的恶心使我们下三恶道,是我们的善心使我们修成佛,我们的躯壳不可能到彼岸,也不可能到极乐世界,也不可能成佛。现在有一种习惯,人一死就说是往生了,你有什么可以证明他确实往生了?如果没有往生,岂不打妄语了?而且你说他去了,明明人还躺在床上,你怎么说他去了。说:“不是身体去的。”那么什么去了?实在没办法,说是灵魂去了,佛教不讲灵魂,你不懂佛法怎么讲得明白?自己都不明白,信仰就成了迷信,这样就很危险,因为社会上可以把迷信当垃圾扫掉。扫不掉的可不是迷信,而是佛弟子的觉悟、智慧,这是扫不掉的。
无色界天人以光为身体,其实光中也有物质
刚才讲到欲界,还有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色界,依文字来讲,色就是物质,色界天的天人,照样有一个身体的。无色界通常讲没有物质的身体,全是光体,以光为身体,因为人们一般把色理解为物质,这当然也可以,可是这么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物质有粗有细,有极细,乃至于有极微细微细,现在科学家都是这么说的,有什么原子、电子、中子,人的眼睛看不到了,物质还是存在的,不过是微细微细,所以按照我的理解,无色界的天人,也存在极微细物质的。人的眼睛是看不见的,在哪里,就在光里,既然有光,就有物质,没有物质,这个光哪里来。
心法色法不可分离
释迦佛说心法色法不可分离。心法,就是我们的心;色法,就是物质,这就是辩证法,仅仅是佛法对心理的研究比科学家更加究竟彻底。那么这些物质极其微细微细,微细到难以捉摸的时候,人们就看不见了,即使看不见,它的作用还是存在,作用是毁灭不了的。这个作用就是能的作用。宇宙间充满了能,也就是说宇宙间充满着能够产生能的这种微细的物质元素。
物质不灭,又能缘起
科学上有物质不灭定理,佛法也是这么说的。如果说物质能灭,这就是邪见,叫断灭空,物质不可能断灭的。佛法说得更清楚一点,这些微细的物质,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还会缘起,当然科学家也是这么说的。但是佛法把物质不灭跟物质可以缘起,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物质不断在变化,所以人有老病死
既然能缘起,成了一个粗大的物质,那当然也会分散。一支粉笔,写到后来就没有了,不是没有了,是分散了,变成粉末了。人身体上的四大依靠我们众生的心聚集在一起,并产生了种种的行动,这些物质的四大,它必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人会长大,人会老,人会死,死了不等于没有了,不可能断灭的,仅仅是这一个躯壳分散了,另一个躯壳又形成了,因为它还会聚集在一起。
心的力量比单纯的物质力量缘起的功能更强
宇宙间的这种聚合是无意识的,比如说煮开水,用不着心理状态,只要加火,水就会开,水开了它自然会产生水泡,科学家就研究这个东西,佛学呢,不仅要研究这个,还要研究一个,我们用人的意识作用,能不能产生泡泡?也能产生。所以佛学就研究得比科学高一步,怎么产生?你看小朋友,用一根管子,往肥皂水里一吹,肥皂泡就出来了,你把橡皮管子插到冷水里去,你吹气,它“噗噗噗”地起水泡了,所以人靠心的力量,能产生种种的功能,这比单由物质缘起而产生的功能更强,所以一个凡夫,如果要产生成佛的这种能,是决定可能的,因为他本身就有一个觉悟圆满的种子,并不是无中生有。因为人体的本身有一个心理作用,有一个心的力量,而外在环境的四大没有心理作用,所以我们叫有情,外在环境叫无情。
人从极细四大中产生光体,就能成就佛的法身光明
提要:
·众生因执着而产生分别,很难悟到佛之知见
·心动即有轮回,心不动即无轮回,因为人体与宇宙同一体性
·人从极细四大中产生光体,就能成就佛的法身光明
·说太玄,听不懂,还不如绕个大圈子使大家好明白
·“心为王”,也要靠种种条件才能缘起一切
·如果佛法神奇,你就只能成神不能成佛
·禅定能通毛孔,能以心力摄取宇宙力量
众生因执着而产生分别,很难悟到佛之知见
人怎么会生下来?靠父母。怎么会长大?靠吃饭。米从哪里来?靠土地。地水火风,不过是形状不同,山是硬的,火是煖的,水是湿的,风是动的。高山是高堆堆,小山是小堆堆,再小嘛是个土堆堆,人嘛成了一个头,一个躯干和四肢,从里边看,同样是地水火风四大所成。人的骨头就是高山,人的血液就是河流,人的呼吸就是风,空气流动就成风大,人体内的暖就是火。
由此可以明白了,人是小宇宙,宇宙是大宇宙,这两个宇宙无二无别。整个法界只有一相,别无二相,众生有心,众生的心因执着而产生分别,众生以分别心去分别一切,很难悟到佛之知见。
心动即有轮回,心不动即无轮回,因为人体与宇宙同一体性
人死了如果心一动,心能够调动四大,就有轮回,人死了,如果心不动,人身上所有的四大元素回归太空。遍及宇宙一切,就了脱了生死轮回,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小宇宙跟大宇宙是一个体性。
这些道理你们即使能懂,可是怎么修?佛弟子想修行了脱生死,不放下执着是没有希望的,抓住一个分别心是没有希望的,有分别心又不懂佛法,一旦走错了路,还会下三恶道,至少六道轮回是跳不出来的。
人从极细四大中产生光体,就能成就佛的法身光明
如果能修到心不动的境界,就不会以心的力量去聚集四大,你也就不可能有凡夫的身体。如果你修得好,觉悟高,智慧大,就能产生极微细微细的物质,以极细的心和极细微的物质决定会产生光体,如果你没有现在这样粗四大的身体,这个光体就会遍布虚空,这就是成就法身光明,这就是即身成佛,这个佛不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而是法身佛,佛三个身体第一个身体就是法身。根据这样的科学分析,就能明白成佛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定要把成佛看成是不可思不可议的事呢,所以明白科学对我们佛弟子有极大的好处,要走现实主义的道路,不要去走宗教迷信的道路。
说太玄,听不懂,还不如绕个大圈子使大家好明白
附带说明一下,我讲一个问题往往绕了一个大圈子,等到真正讲这个问题时两三句话就使大家明白了,这样容易听得懂,否则讲不清楚,你也听得似懂非懂,还觉得很玄妙、很高,其实什么都没拿到。
“心为王”,也要靠种种条件才能缘起一切
为什么外在宇宙的能就能够进入到身体里边去,因为小宇宙跟大宇宙体性相同,才能够起这样的作用,怎么样去摄收?要靠心的力量,心色二法不能分离,否则你办不成的。我从前听老法师说,“心为王”。但往往没有作什么启发说明,我要补充一句,这个王可不, 是个光杆司令,如果王一个人到千军万马里去打仗,他也不顶事,这个王必须有许多有机谋的将军和勇敢的士兵才行。心虽然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还要靠种种条件来缘起一切,所以说人体能够摄取宇宙的能量,这是心的作用,但也要靠身体这个工具。比如,你想到某一个地方去,你决定会去,这是心的作用。我想叫某一个人来,他听到了也决定会来的,这也是心的作用,但还要靠两条腿走路。
如果佛法神奇,你就只能成神不能成佛
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现实,所以谈不上迷信,我常说我是一个不信宗教的释迦佛弟子,因此我这里没有宗教迷信。佛法不要讲得太玄太神奇,如果佛法神奇,你就不会成佛,你只会变神,因为神奇嘛。
禅定能通毛孔,能以心力摄取宇宙力量
以前,上海有一家,全家人信基督教。哥哥在教会工作,可是心向佛教。弟弟随我学佛后,现已出家为僧。有一天我去他家,哥哥旁边坐了个小青年在听我们谈话,等我下一次又去他家时,他告诉我,上一次你走后,那个小青年就问,“这是不是傅老师?”“是啊。”“怪不得我坐在他旁边听他讲话时,全身发热,想脱衣服,怕不礼貌又不敢脱。傅老师有本事啊,把空中的能量聚集到这儿来。”我一听坏了,又碰到一个练气功的。
可是怎么聚集?他讲不出道理来,你去相信他,那就是迷信,科学就要讲得出来道理。今天讲给你们听,靠心的力量还不够,还要靠毛孔的通道,要打通毛孔就得修禅定,人靠呼吸吸进宇宙能量,靠口吃进粮食中的宇宙能量,或者再晒晒太阳,除了这些方法摄取宇宙能量之外,如果再能调动心的力量来摄取宇宙能量,从毛孔的通道进入体内,这个力量那可真是不可说不可说了。(2001.3.29 第六讲完)
禅定能从微细的作用中产生光和气
提要:
·结跏趺坐能使光气返回自身
·禅定能从微细的作用中产生光和气
·自身的能量也能传入他人体内而放出气体
·禅定中产生的能量会使他人有麻电感,这是生物电的作用
·能量受意识支配,出定前要作意,把自身放出的能量收回来
·跏趺坐的姿势能通三关三脉
结跏趺坐能使光气返回自身
上一次讲到:“两脚心向上,手结定印,易收敛宇宙能量,自身光气返向腹内。”跏趺而坐时,手结定印,两条腿盘起来,这样非但能够收敛宇宙的能量,而且自身的光气在手掌上也会出来,在足掌上也会出来。你这个姿势一坐,手掌上出来的光气会返回到自己小腹部,因为你两只手掌是放在小腹部的前面嘛。
禅定能从微细的作用中产生光和气
我们讲的光跟气是一种能量,气只是一个风大,而不是像气功那样的气。气功也大讲特讲气。其实气跟光差得远了,气要到最后才能变成光。但是我们的肉眼,别说是光了,就是气也很难看得见,除非你跑步跑得热了,要出汗了,那么头上都是气,这是生理上的作用。从微细的作用来说,不是靠四肢的运动,靠我们修禅定时身体里面的运动,也会有气放出来。其实一般人体上都能够看到气,要在很自然的状态,在某种角度下,才能看得到。如果你非常注意地看,反而看不见,看到的人都说,就像白乎乎的蒸气那样。
自身的能量也能传入他人体内而放出气体
如果你本身的这种作用力量不大,通过别人给你一点力量有时候你也会看得见。我过去在给病人治病的时候,常运用这个方法。比如病人经过我这套按摩推拿以后,趴着躺下,我一只手放在他背部脊椎上,一只手放在他尾闾骨上,稍微运用一点声波,使体内产生磨擦,就能发出一种能量来,磨擦生电嘛。或者再通过意识来进行传导,旁人就能看到趴着的病人头上有白气出来。
禅定中产生的能量会使他人有麻电感,这是生物电的作用
光跟气又两样了,气是低级的,光是高级的。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从前常做实验,给病人治疗时,叫旁边的人把一只手掌放松,放在病人的头上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人手掌就感觉到发热,麻电。气功所谓的外气,往往被人感觉是一股冷气,很少带一点点暖。而且气功发过来的气是不舒服的,不柔软的,不会往里渗透的。修禅定的人放出的能量是柔软的、温暖的、舒服的、往里渗透的。尤其是气功的气不会有麻电感的。这里说的麻电感,从科学上来讲就是一种生物电的作用,既然是电的作用,到了一定程度,它就会发光,电灯发光,也是电的作用啊。练气功练出来的一些东西,从咱们懂佛法的人,尤其是修禅定的人看来,这是非常低级的东西。
能量受意识支配,出定前要作意,把自身放出的能量收回来
自己体内存在的能,能够升华到某种高级的能,所以能够有感触。产生发暖麻电的这种光或气通过这样一个禅定的姿势,就能够仍然返回体内,使自己不伤身体。否则我们初修的人,自己身体里的能量有限,如果放出去了,身体容易虚,所以修禅定到最后要出定的时候,必须作意“把能量收回来”,因为这种能量是受本人意识支配的。
~易通三关三脉
跏趺坐的姿势能通三关三脉
三关要通,三关都在背脊上,三脉在身体里边,中脉、左脉、右脉,中脉在左脉跟右脉的中间。怎么通三关,怎么通三脉,以后都要学。这儿只是讲我们修禅定跏趺坐的好处,这个姿势容易通三关三脉。
人体确有光体,禅定能使光体增强放大
提要:
·圆形光体周遍一切,也有从顶门笔直柱状而出
·听说外道也会出光体,大都奇形怪状
·手掌向上光向上,一伸手指光向前直射,意识能使直射的光拐弯
·人体确有光体,禅定能使光体增强放大
·静坐完了,光要收回来不是放出去
·学法要圆满,写书要无误,错了危害极大
~圆形光体周遍一切。
圆形光体周遍一切,也有从顶门笔直柱状而出
我们佛门修行人从禅定中放出的光体一般都是圆形的。人站着的时候,两条腿是长的,跏趺坐时两只腿子一盘,两只手一结定印,这个形状基本上就成了圆形。假如光体是从全身所有的毛孔出来的,这个光体就成了圆形,还有一种,光是从头顶上出去的,那个就不一定是圆形的,也有的是笔直的柱状体。
听说外道也会出光体,大都奇形怪状
听说外道有时候也会出光体,一般不是圆形的,多是奇形怪状的,从前我在上海,有个教练气功给人家治癌症的,她是用倒走的动作,还有像舞蹈那样的动作,据说能治癌症,所以她很忙。因为癌症病人总想活命,所以耐心非常好,据说一天要练六个小时。由于她想跟我学禅定,所以来过一两次,又跟我抱歉说实在太忙。有一天她拿出自己一张照片给我看,说老师你看看是不是放光了?我一看这张照片,脸上有好几处都是白颜色,不像光,倒像白色涂料那样,这么一来这个脸就看不清了,就好比唱京戏的白花脸了。我只好朝她笑笑,我说放光怎么放成这个样子呢?外道东西我不学,我也不懂,说句笑话,即使算放光也不过放成这个样子。
手掌向上光向上,一伸手指光向前直射,意识能使直射的光拐弯
人体都能放出光来的,这是科学,没有什么可稀奇的。以前有个信佛的人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书,是外国人写的,据说他的眼睛很特别,凭他的眼睛就能够看到人体的光。这个信佛的人就来问我,“人手上放出光来是什么样子?”我告诉他,“是往上的。”他说“不错。”他是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的,我是通过实验知道的。其实这只是一般情况,手一伸,五个指头朝上,光就往上。如果手的姿势改变了呢,那就两样了,一个指头一伸这个光会直射出去,如果再加上意识作用,就又两样了,你要让放出来的光拐弯,只要心里作意向左拐,它就向左拐,想向右拐,它就向右拐。八三年的时候,我做过这样的实验,还通过了自身的实践验证。所以我对佛法确信无疑。
人体确有光体,禅定能使光体增强放大
据这本书上说这个外国人看见某个人放什么光,他就去了解这个人,结果他说心清净的,比如说信宗教的人或者修道的人,头上是圆光而且很清澈;如果是全身放出红光的人,了解下来,这个人男女心很强;如果放出的光是灰黑的,这个人憎恨心就大;假如放出的光是黄色的,一般说他比较善良。我提这些情况是说明从科学上来讲人确实是有光体的。
修禅定能够使人身上的光体力量增强,而且还能够通过禅定中的作观,使这个光体有步骤地由小放大,乃至于可以观想放大到三千大千世界,但是之后还得从观想中,把放出去的光收回来。
静坐完了,光要收回来不是放出去
有一年我到一个寺庙,在走廊的玻璃橱窗里,有一篇静坐的文章,看到最后说静坐完了要把全身的气放出去。我也不知道他是从哪本书上抄来的还是自己乱说一通,应该是收回来,不是放出去,放出去了以后,必须要收回来。
所以,出书有好处也有坏处。如果写书的人水平不够自己乱写,抄抄写写,拼拼凑凑,有时候还把旁门外道的东西加进去,这本书一出真是害人不浅。
学法要圆满,写书要无误,错了危害极大
修行人要严肃一点,必须学圆满的法,依止真正的善知识,学成就了,学修都要一点没错,那样才能够出书,否则的话,书写错了比话讲错了危害性更大,讲话讲完了,声音也飘掉了,最多眼前的人听到,即使传开去,也传得不广。可是一出书,一次可以印几万册,或者几十万册,而且保存的时间又特别长,一本书50年以后,仍然不会毁坏。并且看书的人,东南西北全有,弄错了又怎么帮他纠正啊?我是不主张现在有些人为图一个名望,不懂装懂随意写书乱发挥,写对了对众生有利益有功德,写错了害了人要背罪过。
身心如须弥山,不为八风所动
提要:
·乱说乱写要抵住,要指出错误
·端身正坐,金刚结跏,不动不摇
·身心如须弥山,不为八风所动
·要心理卫生就要不接受污染心理的东西
·人应该有点自制力
·神经过敏的人怕联系到自己,宁可不听佛的话
·缺少自制力,是没有定力的表现
·赞一句,乐得不得了;骂一句,受不了,你还能入定吗
乱说乱写要抵住,要指出错误
前一个时期,我还看到有的刊物针对某一大名鼎鼎的人物,指出他很多地方都有严重错误,并说“我建议他自己先深入经藏把佛法学学通”。意思批判他话乱说,书乱写,到处送什么磁带,VCD,现在几乎是遍布全国了,很多人都忍耐不住,都起来反对,据说有些地区,已经不准那种东西散布流通,因为错误极大,危害极大。修行的事情,要改变心理,生理,怎么能够随便乱说呢?
不动摇~清定上师说:“金刚结跏,定身不动,如须弥山。(此坐若从高空掉下,不翻跟斗,至地仍如此,因上轻下重故不动。)”
须弥山~地基七宝所成。(除佛出世,余皆不动。)
端身正坐,金刚结跏,不动不摇
“金刚结跏,定身不动”,端身正坐不动不摇,“如须弥山”。这是打比方。须弥山最最牢固,因为它是七宝所成,只有佛出世的时候才动,其余时候都不动,我们金刚结跏的姿势,犹如须弥山那样不动不摇。我听清定上师讲过,像这种金刚结跏的姿势,如果你从高空掉下来,不会翻跟头,即使你掉在地上,仍然盘着腿子,因为上轻下重关系,这也是比方。因为你盘起腿,重心很稳,所以不动。
身定心定~清定上师说:“身心不动,今谓控制末稍神经,不致骂一句受不了,赞一句乐得不得了。”禅定故,身心如须弥山,不为八风所动。
身心如须弥山,不为八风所动
“身定心定”,身心都要不动,身定能够促使心定,心定身子更不容易动。“今为控制末稍神经”,从心理学来说,人应该要有自制力,“不至于骂一句受不了,赞一句乐得不得了”,这是讲心理反应。听到人家骂你一句,气就来了,控制不住,赞你一句,心就动了。心里一气一动,就会影响身体,气堵住了,会胸闷,胃疼,晚上睡不着。所以有很多病啊,都是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比身体更重要,要注重身体健康,同时更要注重心理健康。
要心理卫生就要不接受污染心理的东西
我讲的心理学,全是讲的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卫生。心理卫生是要心理上能抗拒不卫生的东西,例如别人骂你,讲的话很不好,好比是细菌,你不要受它感染,要有抗拒力,你听到了也不生气,这样就能保护自己心理的卫生。有的人呢,还没有骂,但是话不好听,有人听了就生气了。还有的人,话也没有什么不好听的,只是脸色不好看,他又生气了。还有人,对方脸色并没有不好看,乃至是笑嘻嘻的,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他神经过敏了:“你这话啥意思啊?你这个话明明说我嘛,因为我这两天曾经有过这样一件事情”,怄气了。有的人呢,明明这句话在说别人,给他听见了,“明明是假装背着我,还不是说我”?由此而产生心理上的障碍,都属于心理病态。
人应该有点自制力
说话口吃的人,精神上很痛苦,尤其是怕别人笑他口吃,别人讲到口吃,他也难受,乃至看见饭店有写上“随意小吃”四个字,他看到“吃”字心就不舒服,什么字都好写,偏要写个“吃”字。从前有个口吃的人,中午吃过饭,他没有去逛街,在单位办公室听到两个女同志在谈话,一个说:“我家的孩子,不知怎么搞的,说话口吃了,我、我、我……难听死了”。另一个说,“我家的孩子也来了,这怎么办啊”。你一句我一句,他实在坐不下去了,就悄悄地溜出去了,又不是说他,这叫神经过敏。人的反应是很快的,神经过敏的人经常会搞错事情,所以人应该有点自制力。
神经过敏的人怕联系到自己,宁可不听佛的话
如今佛门里的人,竟然会有学愚的人,一听到佛有批评众生愚痴的话,就听不进去了,搞邪命的人一听到佛有批评邪命自活的话,就听不进去了,佛的话宁可不听了。如今某些佛弟子的烦恼已经发展到不可理喻了,其实,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何必自找烦恼。
缺少自制力,是没有定力的表现
从前有人跟我说:“怎么使我说话快一点?因为别人说我说话太慢了,听得他肚肠都发痒了。有的说都要被我急死了。”其实嘛,他说话并不太慢,比他说话慢的人还有呢! 也没有听说有人由于对方说话太慢,急得死掉了,说句笑话,即使急死了,你也不用负法律责任。缺少自制力,是没有定力的表现。
我们修定的人要讲究一点科学,现在的众生烦恼厉害,而且还会在人们中间扩散,还会变化出奇形怪状来,所以入定很困难。那怎么办呢?就要在生活里,多讲一些心理健康,多讲一些修养,使他能有一种自制力。
赞一句,乐得不得了;骂一句,受不了,你还能入定吗
小孩子缺少自制力,家里来了客人,称赞他几句 ,小孩子就会“疯”起来在客厅里跑跑跳跳兜圈子,有的大人就像小孩子那样,赞他一句,就乐得不得了。
有人修禅定得到禅乐了,快乐的感觉压不住,看见人就讲,像这样一执着就容易着欢喜魔。如果对于恐怖境界,你不观空,不知如影如幻,心一执着也会着恐怖魔。如果骂一句受不了,赞一句乐得不得了,这样你还能入定吗?你原来定的功夫给你这么一搞也消失掉了,那该怎么办呢?就要多听佛法,听法听得多了,你思想、修养、境界都提高了,到那个时候,你自己会转变过来的,熟能生巧嘛。下课。休息五分钟带修。
(2001.4.2第七期讲完)
禅定的力量能使身心不动
提要:
·禅定的力量能使身心不动
·世人总是被苦乐所动
·应于世八法能忍
·苏东坡被“放屁”放过江来,是被讥风吹动
·在八风里要保持沉着、冷静
禅定故,身心如须弥山,不为八风所动。
八风~苦乐、利衰、毁誉、称讥。应于世八法能忍。
禅定的力量能使身心不动
禅定的力量能使身心不动,须弥山最牢固,比喻禅定不动如须弥山。我们修行人应该不为八风所动,苦乐,利衰、毁誉、称讥,这就是八风。苦跟乐是相对法,利衰、毁誉、称讥也是相对的,合起来是四对,分开来是八个。
世人总是被苦乐所动
世界上的人,总是被苦乐所动,受到苦了,忧愁悲恼,乃至灰心丧志,消极厌世,这都是被苦的境界所动,就像被风所吹动,风是一个比喻。快乐的时候呢,情况好转了,所谓鸿运高照,趾高气扬,哪怕平时生活中稍微得到一点快乐,心就浮起来了,洋洋得意,或者迷于尽情地享受,这就是乐风。苦风容易使人消沉,乐风容易使人迷惑。
应于世八法能忍
利衰,事业很顺利,获得利益了,心也跟着浮起来,欢喜、傲慢、贪爱得很;假如事业衰败,就变成了失望、低沉、绝望。毁誉,当人家毁谤你名誉的时候,就通不过去了,动瞋恨心,想办法进行报复。别人给你荣誉了,你心又安定不下去了,又高傲起来。称讥,称赞你一句,你就觉得挺舒服,洋洋得意;讥笑你,讽刺你,一听到这话,就受不了,气不过。“应于世八法能忍。”这八种法,也称八风,都是世俗上的事情,世俗人经常在八风里动摇。我们修行人在这世俗八风里应该能忍得住,不为所动。
苏东坡被“放屁”放过江来,是被讥风吹动
身不动,是指跏趺而坐,这个姿势坐好了就不要动。在平常我们也应该要做到种种威仪,身不要乱动。心也不要乱动,不要起烦恼,这些烦恼哪里来啊?无非是被世间上八种风吹动了。历史上佛印禅师跟苏东坡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谈禅斗机锋,可是苏东坡每次都输给佛印禅师,据说苏东坡连他的帽子、袍子、乃至皇帝赐给他的玉带,全输给了佛印禅师。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明月之夜,苏东坡在山上修禅定,这次得到好处了,修完禅定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四句话,其中有一句:“八风吹不动”,就是说他这个时候的境界,八种风都吹不动,写好后就叫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去看,并要回诗。佛印的回诗也是四句话,每句只有两个字,第一句是“放屁”,第二句还是“放屁”,连写了四句“放屁”。这时苏东坡就坐不住了,马上下山坐了船,过江来找佛印评理,说:“你讲理不讲理?我又不打妄语,我写出我今天禅定的境界,你怎么说我放屁呢?”佛印朝他笑笑:“我又没说错,你说八风吹不动,怎么我连放四个屁就把你吹过江来了?”苏东坡一听就脸红了,因为他听到放屁两个字,就被讥风吹动了。
在八风里要保持沉着、冷静
修行人的真正境界要自己修出来,一个修行人要想成就的话,应该时常保持沉着、冷静,不要为一点小事,或一句话,就忍不住了。在生活里,苦乐,利衰、毁誉、称讥,这八种风随时随刻都会吹过来,尤其是称讥,说你一句好,你就大为欢喜,听到讥笑、讽刺你的话,你就忍不住了,就要生气了,发火了,乃至既不是讥笑,也不是讽刺,批评你一句,就激动了,好心提醒你一句,眼睛就两样了,出现了冒火的眼光,意思就是你管到我头上来了。这样的话,这个修行也太没有功夫了,进佛门也白进了。
如能入定,即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提要:
·没有法义的熏陶,没有禅定的定力,自然不知修行怎么修
·细烦恼主要在心里,修禅定为断细烦恼
·我们身心都在动,如果能入定,即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也看不透
·心有大圆镜智,能见宇宙一切
·循身观、不净观修成,能见人体白骨,种种不净
·端身跏趺坐,不动不摇,熙怡微笑,慈祥庄严
·身心放松,心作松想
没有法义的熏陶,没有禅定的定力,自然不知修行怎么修
现在很多人,进了佛门以后,不知道该怎么修行,什么也修不起来。因为他们没有经过法义的熏陶,也没有禅定功夫,只听到几句通常的话,“要行善”,“要慈悲”,“要唸佛”。很少提到怎么断烦恼,怎么修禅定。当然你唸佛,越唸烦恼越少,越唸八风越吹不动,这也是有成绩了,假如相反呢?唸佛二十年,烦恼非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脾气更坏了,越老越老气横秋,那唸佛起什么作用啊?
细烦恼主要在心里,修禅定就为断细烦恼
修行就是为了断烦恼,我们要朝断烦恼的方向努力,听法,持戒,遵守丛林规矩,在学校要守校规,这样粗烦恼就会去掉。可是细烦恼怎么办?细烦恼不一定表现在行动上,主要在心里,修定就是为了断细烦恼。
山~表不动,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喻五地菩提心,修静虑波罗蜜,五地修定成就。
我们身心都在动, 如果能入定即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为什么提到山呢,因为五地菩萨的菩提心是以山来比喻的。五地菩萨主要是修禅定。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三地忍辱,四地精进,五地禅定。这是讲主要的,其实每一地还有很广大的修法。你修静虑禅定波罗蜜成就,五地就能成就。“能见空中一切境界。”我们现在的心在生活中是飘浮的,眼睛看种种纷动的景色,耳朵听种种纷杂的声音。即使修禅定时,我们的心也在动,妄想一起来就等于心在动,所以修禅定,身心要如山而不动。如果真正能入定的话,就能见空中一切境界。
这个世界有很多我们也看不透
整个的虚空,佛教称法界,有三世间,正觉世间,是指佛菩萨的世间;有情世间,是指众生;器世间,是指众生的生活环境。虽然整个宇宙里星球很多,世界很多,但他方世界的一切我们都看不见,即使眼前我们这个世界,很多很多我们也看不透,比如每个人身上都有光体,我们就看不见,因为光体太微弱,又比如我们看见的脸,仅仅是皮肤,皮肤里面连肌肉都看不见,再往里骨头更看不见,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都在动,身也在动,心也在动。
心有大圆镜智,能见宇宙一切
佛有一种智慧,叫大圆镜智,意思就是像大圆镜一样,能反映出宇宙种种的形象,如果你能证到这种境界,正觉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的种种现象,在你心里都会现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修禅定,否则你心是定不下去的,一个人入定以后,才能见空中的种种境界。举个例子,我们站在高山上看东方日出,看得很清楚,初明的景象怎么样,太阳没有出来时的光怎么样,这是我们眼睛看见了,其实你没有真正看到宇宙的本来面目,当你入定了,不用眼睛看,心里自然会现出这个境界来。现在我们禅定中用心去观,观还是一种学习、练习,观到一定程度,它自己会现出来,现出来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境界,比你眼睛看到的更加明澈,更加广大,更加辽阔,也就是说比你眼睛看到的更殊胜,这种殊胜的境界,只有通过修禅定,它才会现出来。
循身观、不净观修成,能见人体白骨,种种不净
假如你修循身观成就了,你一看人,就能看到身体里边的骨头,修不净观成就了,哪怕这个女的化妆得很漂亮,你马上能看到里面肮脏得不得了。这一些都必须要在空中才能够显现,讲完跏趺观,咱们就要讲空观,空观是很重要的基础,要修空观,就要样样放得下,空就是空掉烦恼,空掉妄想,空掉执着心,这么一空掉,你就能见空中的一切境界。
跏趺观法:①金刚结跏,端身正坐,不动不摇,熙怡微笑,慈祥庄严。②想松:头——足。
端身跏趺坐,不动不摇,熙怡微笑,慈祥庄严
真正修还得在修的时候给你们做指导,这里仅仅是用文字表明一下跏趺坐的姿势,“金刚结跏,端身正坐,不动不摇,熙怡微笑,慈祥庄严。”脸上稍微露一点笑容,要很自然的,表现一种法喜充满的样子,但不是要你故意微笑,你有欢喜心,脸上就有一种自然的自在的微笑,这种样子就很慈祥庄严。
身心放松,心作松想
第二步,要把全身放松,放松的办法,就是心作松想,从头到脚,从脚到头,进行一个来回,或两个来回,三个来回,你这样一观想一松掉,里边就起作用。空跟松有密切联系,如果你不放松的话,身子绷紧了修空观,这不恰当的,所以修空的时候,一定要配合身体放松,身心都不要紧张,都要放松。跏趺观讲到这儿讲完了。(回向)
(2001.4.2 第八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