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般若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
2006年06月25日11:3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570 字体: 繁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三)

四、主讲菩萨

(一)主讲经者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现在,讲解经文,不过本经的经文,并不像其他经典一样,先有“如是我闻”等六种成就的序分,叙述本经的缘起,后面也没有流通分的总结。一开始就是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究竟是谁?是主讲此经的菩萨?抑或是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又观自在菩萨,是现于极乐世界,辅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呢?抑或是另有其人?

有人说:观自在菩萨,是指修学般若法门的圣者。凡是修习般若法门,由观照般若之功,深入法性,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之时,而心得自在的修行人,都可以名为观自在菩萨。我认为在理论上,是可以这样说的,但在这里,观自在菩萨,应该是指主讲此经的观世音菩萨。

因为,本经在藏经中,现在还可以见到的,共有七种译本,其中五种,都有序分,正宗分,与流通分。而于序分与流通分中,都说明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而观自在菩萨,亦即是观世音菩萨。旧译名观世音,新译名观自在,实则同是一人。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不是一开始就说:“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吗?

至于智慧轮三藏法师的译本,则说观世音自在。并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很明显的说:“尔时世尊,入三摩地,名广大甚深照见,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行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即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神,合掌恭敬,白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圣者,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云何修行?…。”因此,观世音菩萨,为舍利子而说此经,最后,流通分的经文是:“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学。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世音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悉皆随喜。…”

至于法月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详述本经的缘起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座。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而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己,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蕴自性皆空,从彼三昧安祥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菩萨有般若波罗蜜多心,名普遍智藏,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作是语已,慧命舍利弗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唯大净者,愿为说之,今正是时。于斯告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学:色性是空,空性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是很明显的说,此经是观自在菩萨说的吗?

般若共利言的译本,亦于序分中,叙述六种成就之后说:“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离诸苦厄。即是舍利弗承佛威力,合掌恭敬,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者,云何修行?如是问已,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具寿舍利弗言:舍利子,善男子、善女人,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五蕴性空,……。如是舍利弗,诸菩萨摩诃萨于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说是语已,即是世尊,从广大甚深三摩地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行,应如是行,如是行时,一切如来,皆悉随喜。…”

还有,法成三藏法师的译本,在序分中则说;“尔时世尊等,入甚深明了三摩地法之异门,复于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照见五蕴体性,悉皆是空。时具寿舍利子承佛威力,白圣者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曰:若善男子,欲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复当云何修学?”于是观音菩萨为其说此心经。最后佛亦从定起,赞叹善哉,并印证说:“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当如是修学般若波罗蜜多,一切如来,亦当随喜…。”

而施护三藏法师的译本,虽然经题是“佛说佛毋般若波罗蜜多经”,但于序分中却说:“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佛会中。而此菩萨摩诃萨,己能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观见五蕴自性皆空。尔时尊者舍利子,承佛威神,前白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乐欲修学者,当云何学?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告尊者舍利子言:汝今谛听,为汝宣说。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修学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者,当观五蕴自性皆空。何名五蕴自性空耶?所谓:即色是空,即空是色,色无异于空,空无异于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诵是般若波罗蜜多明句,是即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尔时世尊,从三摩地安祥而起,赞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说,如是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当如是学,是即真实最上究竟,一切如来亦皆随喜。…”

以上五种译本的序分,除了法月法师的译本,说观世音菩萨在说此经之前,特别请佛允许之后而说外,其余四种译本,都是说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子的请示而说此经的。又于流通分中说:释尊出定后,曾经赞许及加以印证。那么,玄奘法师与罗什法师的译本,可能是为了便于诵念,略去前后的序分与流通分。但有人却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又说:“至于法月等译本,完备的具有三分,这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并不是心经本来的形态。”

亦有人说:大般若经观照品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又说:本经最后的咒语,也与大般若经功德品所说:“是大神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是一切咒王,…能降伏一切,不为一切之所降伏。”一样。又陀罗尼集经第三卷,般若大心陀罗尼第十六,有“多侄多,揭帝揭帝,波罗揭帝,波罗僧揭谛,菩提莎诃”这几句咒语。因此怀疑此经,是密教想把此经当为自己的经典,所以将般若密教化,附加密咒真言,同时奉请观自在菩萨为其说法主。

还有人说:“考观世音,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也。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也。”关于以上三种猜想的说法,笔者都不敢赞同。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五蕴诸法,缘起性空,既然是不可磨灭的真理,而般若波罗蜜多,具有大神咒,大明咒…等威力,也是铁一般的事实;那么,不管是谁说,都应该是一样。等如佛在一切大乘经典中,说及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位次、修学法门时,内容都相似一样。即使是历代弘宗演教的大德,无论其辩才多好,其说法的方式又是何等的巧妙;但当其说及十力、四无所畏等佛道功德,与菩萨修学所经历的位次,所修学的六度、四摄等法门时,其内容一定要与其他法师所说的类似。否则,他所说的不是佛经,而是说他自己的经了。然则,佛在般若会上,与诸大弟子广谈般若空义,观音菩萨在此经所说的,也是般若真空妙理,其名词语句,当然亦应该有相类似的共同点,怎可以因为大般若经有段文字与本经相似,就说本经是从大般若经摘录出来的呢!

二、此经果然真的是从“大般若经学观品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那究竟是谁摘录出来的呢?若果说:是罗什与玄奘两位译者本人,从大经摘录出来的,但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人物,一个是旧译时代的泰斗,一个是新译时代的权威,彼此相距二百多年。旧译时代,六百卷大般若经,还未译传中国;那么,鸠摩罗什法师,是从梵本那里特别摘录出来单行流通的吗?根据历史记载,玄奘法师译完六百卷大般若经时,已经到了生命的最后,不久就圆寂了。然则,此心经是他在未完成大般经之时,就摘录出来单行流通?抑或是在完成大般若经之后,圆寂之前,赶紧在大般若经中摘录出来?据史料记载:玄奘法师在去印度的途中,观世音菩萨已经教他诵念此心经了,还需要等待十多年后,从印度回来,译出大般若经时,再摘录出来单行流通?

三、至于说:其余五种译本的序分与流通分,“是后人根据一般经典的形式加上的”,这个“后人”,究竟是谁?是指五种不同译本的译者?但他们是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怎会不约而同的都在此经,加上除了文字有少许出入外,内容都是相同的序分与流通分?还有,一个译者应有的道德观念,就是要忠于原本。他们也是当时杰出的高僧,负有盛誉的翻译家,怎可能故意在此经加上序分与流通分,强将佛说的经典,变成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加上佛赞“善哉”,印证“如是如是”等文字,岂不是犯了大妄语,为的是甚么?究竟目的何在?

四、如果说“后人”,是五位译者以外的人,那么又是谁呢?同是一人,或是五个不同的人?若然同是一个人干的,究竟是谁这么大胆,敢修改佛经?又这么能干,可以在五种不同时代的译本中,随便加上自己的意见?有可能吗?或者说:是五个不同的人干的,真的这么巧,秦、唐、宋每一个朝代,都出现改经的人?而且修改的内容又大同小异,不可能吧?

五、或说:是梵本被后人修改,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的。但在罗什法师所译的心经,已经有“故知般若波罗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及咒语了,是否有人在姚秦时代,就要将般若密化,加上密教真言,又在数百年后,再加上序分与流通分,特别奉请观自在菩萨为说法主?

六、至于说:观世音菩萨,是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非修般若之人。所以此经乃佛说,非观世音说。这种说法,更令人无法接受。因为“从耳根圆通,入三摩地,”所修的正是首楞严王大定。修此定者,必然三观圆修,三观圆证;岂独没有般若空慧?如果不修般若,怎可以证得奢摩它空观?再说:观世音菩萨,早已圆成佛道,当然具足佛道无量三昧,无边功德;今来此娑婆世界,协助释尊教化,就不懂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这个法门?

七、在台湾新文丰出版的大藏经,第八册,八五一页中,有一部题名为“唐梵翻对字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并序的经,同时注明是“西京大兴善寺石壁上录出慈恩和尚奉昭述序”。其中大意是说:梵本般若多心经,大唐三藏之所译。因为唐三藏法师,(指玄奘)志游天竺,路经益州,投宿空惠寺,遇见一位梵僧,问他要去那里?奘师告诉他,欲往印度学习佛法。僧赞奘师不辞辛劳,为法忘躯,甚为希有;可惜路远,艰险重重,他有“三世诸佛心要法门”,如能受持,可保旅途平安,随即口受此心经给玄奘法师。奘师次晨起来,此僧竟然失其所踪。后来玄奘法师长途跋涉,每次遇险,即默诵此心经,皆可以化险为夷。或当迷失方向时,默诵心经四十九遍,即有化人出现,指导方向;或于上无飞鸟,下无水草的困境中,饥渴交逼之际,默诵心经,就会发现可食之物以充饥,一路上凡有所求,皆获灵验,终于平安抵达印度。及至那烂陀寺时,又见以前传授心经的僧人出现,并对他说:“逮涉艰险,喜达此方,赖我昔在支那国所传三世诸佛心要法门,由斯经历,保尔行途。取经早遂满尔心愿,我是观世音菩萨。”说完,立即冲天而去。据此,不仅证明此心经,是观世音菩萨所说,还可以想像得到,玄奘法师翻译此经,一定是在大般若经之前,所以,不应该说此经是从大经摘录出来的。

西方哲学家亚理士多德,每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持相反的意见。有人问他,为甚么不尊师重道,要时常与老师辩论?他说:“吾爱吾师,吾爱真理。”同样道理,我对于说此经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大德,非常尊敬;因为他们都是近代佛学权威,他们著作之丰,说理之精,的确令人敬佩,唯独这点,我不敢赞同。因为有前面的理由,我仍然坚信,法月等五位三藏法师的译本所说:此经是观世音菩萨,因舍利弗的请示而说的。不过,观世音菩萨是在佛前说此经的,说完之后,佛又加以印证,则亦等于是佛说的了。

(二)主讲圣号

观自在,梵语是:阿缚卢枳伊湿伐罗。阿缚卢枳,译言观;伊湿伐罗,译言自在。意思是说:这位菩萨能够自由自在的观察人间的心意,解救人间之苦难,故名观自在。

在华严经说,菩萨有十种自在。

一、命自在:命是生命、寿命,人的寿命长短,皆由各人的宿业而定。寿命已尽,则欲生不得;寿命未尽,又欲死不能。是以人的生死,绝对不可能由自已来决定。但地上菩萨,已经分证佛的法身慧命,可以随意安排自己寿命的长短,为度众生,万劫不长,机缘既尽,一日亦不短。生死自由,来去自在,谓之命自在。

二、心自在:众生的心念,妄想杂乱,心猿意马,最难控制。地上菩萨,已除诸烦恼缚结,分断无明,故能善自调伏其心,收摄妄念,入定出定,如意自在。

三、财自在:人的财富,是由宿世福业报得,不可强求。可惜迷途众生,不明因果,不知修福,反而终日营营役役,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每贪多务得,甚至为了增益个人的财富,不择手段,损人利已,作诸恶业,自食其果而不自觉。地上菩萨,由于多劫修福,积聚功德,因行既深,果报亦胜,资生财物,无须营求,自然丰富满足,不仅拥有无量珍宝严饰自己,如意享用,亦以无量珍宝,救济穷苦群众,如意自在。

四、业自在:一般众生,日常身口意三业的造作,非善则恶,由于或善或恶的作业,已经决定了自已受报好丑的命运,绝对没有选择的自由。地上菩萨,断诸烦恼,具足善行,故一切利生事业,可以自由操作,或现神通,或演说妙法,一切畅通无阻,皆得自在。

五、受生自在:众生轮回生死,被宿业所牵,或上生天界,或堕落地狱,六道升沉,不由自己。地上菩萨,断诸业缚,故能随心所欲,乘愿受生,或往生十方佛国,上求下化。或示现天上受生,教化天人,但天宫非乐,虽入地狱,救济众生,而地狱也不苦,故能受种种生,随缘教化,自由自在。

六、解自在:一般众生知见不正,对于事物的理解,彼此互异,而又我执坚固,自是非他,遂启发争端,导致思想冲突,无法和平相处。地上菩萨,惑将尽,智将圆,胜解现前,助佛教化,心得自在。

七、愿自在:愿是一种意志的力量,众生意志薄弱,不能坚定自己的立埸,往往被境所转。地上菩萨,愿力弘深,既能以愿导行,以行满愿,愿行一致,又能随愿往生,随愿度生,随愿广作佛事,利益众生,无往而不利,自由自在。

八、神力自在:六道众生,有时亦可以报得神通,但只是短暂而非永恒,二乘圣人的神通,虽是永恒但非无限。地上菩萨的神通妙力,无尽又无限。威力难思,随意变化,游戏人间,无所障碍。

九、法自在:法指佛法,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但地上菩萨,分证佛的功德,通达佛法秘藏,得大辩才,善说法要,能观机设教,为诸众生,演说无量法门,自在无碍。

十、智自在:地上菩萨,以始觉智,照本觉理,如楞严经所说:“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得一切种现,能与佛妙觉,融会贯通,于一念中,能现如来,十力,四无所畏,无障碍无,自由自在。但此经所说的观自在,除了十自在之外,还含有以下三种意义:

一、观照自在:菩萨在修般若观照时,能不假分别,不假思索,直接彻底的照见五蕴皆空,亲证实相理,明明了了,没有丝毫的间阂与障碍,故名自在。

二、观境自在:当菩萨修习般若的观智,到达至深至圆的境界时,便能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照彻真理之本体;而深达实相,究竟了知此实相理,充塞宇宙,无所不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万物皆本乎此理,理外无物,物外无理,事理圆融,通达无碍,故名自在。

三、作用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究尽实相,洞悉真谛,而证得法身理体。继之从体起用,随缘赴感,观机设教,恒常往返于生死涅槃之间,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神妙作用,深入世间,寻声救苦,无所障碍,故曰自在。

由于菩萨能以般若的真理智慧,洞悉事物之真相,通达诸法实相理,亲证法身;继而从体起用,济物利生,广度有情;若自利,若利他,无不自由自在,不受环境所牵制,不为人事所困扰,所向无敌,无往不利,俱得自在。新译时代的译经法师,根据菩萨的实际功德,故译名观自在。

在旧译时代,则译名观世音。菩萨之所以号称观世音,在悲华经、楞严经、以及法华经的记载,其原因有三:

一、宿世悲愿:悲华经说:距离释迦牟尼佛很久之前,有佛出世名宝藏如来。当时有位转轮圣王的太子名不询,信佛甚笃。有一次:恳请宝藏如来到宫中受供养,于三个月中,殷劝侍奉,一粥一饭,一茶一水,太子必恭必敬,无不亲自奉上,不曾假手于他人。最后,宝藏如来问不询太子,欲何酬报。太子说:“世尊,世间无常,物质虚伪,不堪留恋。弟子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尽未来际,救度众生,令所有众生离苦得乐。但愿世间所有苦恼的众生,当其在苦恼煎熬中,能够称念我的名号,我就立即寻声救苦,协助众生脱离灾难,获得快乐。慈悲的佛陀,这就是我的愿望,你能鉴我愚诚,满我所愿吗?”当时的宝藏如来,非常嘉奖太子的伟愿;即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并鼓励他,尽未来际,深入人间,“观”察“世”人求救之“音”声,而施予救济;令诸众生,离苦得乐。

当时的不询太子,就是现在的观世音菩萨。因为菩萨曾在宝藏如来的面前,立下寻声救苦救之悲愿,所以宝藏如来赐给他“观世音”的名号。

二、因中自利:在楞严会上,观世音菩萨,亲对佛说:世尊,在过去很久以前,我曾供养一位观世音如来;承观音如来,教授给我一种“如幻闻薰闻修金刚三昧”的修行方法,因而启发了我内在的智慧光明。同时在强烈的智光照耀中,超越世出世间,再不为一切时间和空间所限制,我认识了宇宙,也认识了自己,而获得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诸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六道一切众生之心,与诸众生,同一悲仰的殊胜功德。于是启发了我内在的仁慈本性,对于一切苦恼的众生,不期然而然地产生无限的悲悯与同情。

自从那时候开始,我便步着十方如来的后尘,常以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等种种方法,来深入世间,寻声救苦,利乐有情。当时的观世音如来,非常赞许我善得圆通法门,即于大会中,赐给我观世音的名号。由于我能观照耳根,听觉之性圆照法界,十方众生,凡称念我的名号,无不圆明了知,不因心念,不假作意,平等拔苦与乐,因此,我“观世音”的名号,便遍十方世界,遐迩俱闻了。

根据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的自述,其所以号称观世音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他在因中修行时,以一心三观之观智,观于一境三谛的真理。观空不着空,观有不住有,根尘俱消,空有圆融,获得听觉圆通,六根互用的特殊功能,所以古之观音如来,赐给“观世音”的名号。

三、果上利他:观世音菩萨,不但是一位由消极跨进积极,由超世而入世的大乘实践家; 亦是冷暖人间的褓母,茫茫苦海的慈航。他“观世音”圣号的建立,不但是基于宿世的本愿,和因中克己修证的自利工夫; 亦是基于果上积极利他的功德。在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请问佛:“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说:“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由是可以证知,观世音的圣号,也是基于果上利他的功德妙用而建立。

综上可知,菩萨圣号的建立,不外是由于自利利他的功德。菩萨在自利时,不忘利他;而利他时,亦不失自利。因为菩萨之所以克己修证,原因是要达到利他的愿望;而在积极利他的行动中,又能庄严佛道功德。不过,据自利方面解释:观世音三个字,则“观”是能观之智,“世音”是所观之境。这能观之智,包括一心三观;所观之境,包括一切善音、恶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甚至一境三谛。菩萨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三观于一心;三观同时,无前后,无差别,无次第,圆观圆证,故名观世音。

若据利他方面解释:则“观”是教,“世音”是机。教是指菩萨寻声救苦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机是指九法界众生,称念圣号哀恳求救之声音。菩萨秉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观九法界众生称念的音声,而来援助,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无乐不与,故名观世音。自利是智,利他是悲。所以观世音的含义,是含有自利利他,悲智双运的意思。

(三)菩萨意义

菩萨二字,梵语具足云“菩提萨埵”;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言为“觉有情”。

若据自利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觉悟之心,有情,是指菩萨自己;因为凡是具足知情意之精神活动的生命,都名有情。准此可知,菩萨并不是指泥塑、木雕,玉琢的偶像,而是综合知情意于一体的生命。虽然,但菩萨并不是一般迷情的众生,而是已经觉悟了的有情。因为菩萨是人间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者;他不仅具有超情的意志、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对于佛陀的无上觉道,由景仰,而进修;因进修,而获证。当其分证佛的无上觉道,处于自受用三昧中时,自见内心朗然大觉,与佛无异,故名觉。但尚有微惑未尽,于出定后,就有微细生灭,识情流动,故名有情。总之,在自利方面说:菩萨,该是一位头脑清醒,理解力强,既能觉悟人生真理,又能深达宇宙万物之真相;于事于理,于性于相,都具有正确而彻底的认识,不糊涂、不困惑、不迷信的圣者。

若约利他方面解释:觉,是指菩萨所证的觉道:有情,是指被菩萨所教化的众生。即是说:菩萨的为人,不止自觉、自利,又能觉他、利他。既积极扩展利他的同情心,慈悲心,去拔苦与乐,给予人间无限的温暖;又秉承无边的愿力,将自己所证的觉道,去觉悟一切众生,所谓:“以斯道,觉斯民”。使一切有情,都同归觉道,同得解脱,同到彼岸,共同离苦得乐,因名觉有情。

再约自利利他双方面解释:则“觉”是菩萨“上求佛道”的自行功德,“有情”是菩萨下化众生的利他事业。菩萨一方面上求佛道之“觉”以自利,另一方面又下化“有情”以利他。自利是自觉,利他是觉他;自觉是智,觉他是悲;自觉觉他,悲智双运,是名觉有情。

根据菩萨的意义,我们应该知道,菩萨并不是专指那些代表菩萨的圣像,更不是甚么主人祸福,或三头六臂的神祗;而是具有深度的智慧力、高度的理解力、广度的观察力,以及具有无限的同情、无量的悲心、无边的弘愿的救世者。他既能勇猛精进勤修和体证佛的觉道,又能以慈悲普济之恩德,施于有情;以世界人类的苦恼为自己的苦恼,以世界人类的忧患为自己的忧患。一举一动,无不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一进化退,都以救济苍生为准的,所以称为菩萨。假如我们能够这样做,我们就是菩萨。现在,观世音菩萨,就是能够以精深的觉智,观察诸法实相理,得大自在;又能以高度的悲心,观众生苦,而施以救济。不但自觉,更能觉他;不止自利,而且利他,自利兼他,悲智双运,福慧双修,早已圆满究竟证得佛道的大觉圣者,不过迹门示现菩萨身,助佛教化而已。所以被称名: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五、五蕴空义

“观自在菩萨”,是能修观之人,亦是主讲此经的说法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所修的法门。“行”是指观行或功行,不但宗教,贵在实行;即使是世间一般学说,甚或做人做事,都不可以只重于言,而不重于行;最低限度,亦应该做到言行一致。何况,崇高的哲理,如非实行亲证,又怎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呢?大智度论说:“智目行足,到清凉池。”所谓“智目”,就是智慧的眼睛,亦即是正确的理论;所谓“行足”,就是实践之足,亦是正确的行为。没有实行为伴的理论,是灰色的理论,而且是*不住的空谈;没有理论为依据的实践,则是跛形的,盲目的实践,前途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佛教,是十分注重目足双资,解行并进。唯有解行并进,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统一,智慧之眼睛与正确的行为一致;也唯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始可以发掘宇宙的原理,亲证人生的真谛。

佛教将开发智慧的程序,分为三个阶段,那就是:闻慧、思慧、和修慧。闻慧,是从耳根听闻所得的智慧;这种智慧,虽然不错,但是外来的非内烁的,不能说是真正的智慧。思慧:是由思考所得的结果,把从听闻所得的知识,再运用心思加以考虑,是名思慧;这种思慧,相等于哲学家由思考而得的智慧,属于哲学之领域。修慧:是根据自己实践所获得的智慧,这从理论到实践所证得的智慧,是属于宗教的领域。在三慧中,修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最真实的智慧。但由于我们实行之浅近或久远,所得的智慧亦有深浅之别。

观世音菩萨,由闻而思、而修、而证。不但从深思熟虑中,彻底认识般若真空妙理;同时运用观照般若的真智,来观察宇宙人生的真谛,深达实相般若的理体,而证得般若真理智慧。由于他的实践,非浅近仓卒而是经历久远,深入实际,早已到达智慧之彼岸,故曰:“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时”有两种不同:一是世间实际之时,如说某年、某月、某日;二是但约时分的一刹那。此中时字,乃指后者而言。即是观世音菩萨,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而证实相般若,深入真空的一刹那之时,亦即是“观听圆明,自在无碍”之时;亦即是万缘俱寂,无证无得之时;亦即是物我双忘,境智合一,实相般若理体显现之时,谓之:“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一)人体组织

“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得的结果。照见二字,是能观之智;“五蕴”,是所观之境;“皆空”,是以能观之智,观于被观之境,所获得的结论。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以甚深微妙般若的真理智慧,照见五蕴诸法,原无自性,其性即是真空,所以说:“五蕴皆空”。 

   五蕴的“五”字,是指色、受、想、行、识等五种。“蕴”是积聚义,积聚色等五种元素,而组织成我们具有灵魂与躯壳的身心。一般哲学家,对于宇宙人生之组织,人言人殊。希腊初期的哲学,有以水为化生万类的原质者。如伊阿尼学派中德黎说:水是万物本体,因为水有生气,有活力,时而结冰,时而化水,变动不居,其力弘大,故能产生万物。

但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则说神是宇宙人生的创造者。及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后,专志于哲学研究的康德、尼采等,都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即吾人之心,因而产生绝对的唯心论;而马克思等,则主张宇宙元素是唯物的。总之:唯心论者,以宇宙是一个“包罗万有,贯通一切,完全理性”的心。但唯物论者,则以为整个宇宙人生,都是物质的东西;除了物质及其规律外,更无甚么意识的作用。心亦不过是物质的一种而已。

佛陀则认为宇宙人生的元素,不外是物质的条件,配合识心的活动。即是说:吾人原始本具的真心,由一念不觉的无明,幻现心理与物质之现象;于是因境牵心,由心取境,遂幻现宇宙万有,情与无情诸法。所以人身的构造,是综合精神与物质于一体的。但这种精神与物质混合的说法,并非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所主张的心物二元论,而是佛经所说的五蕴论。

1.物质条件

五蕴中的色法,是物质界的代表,宇宙间大而显者,如恒星地球;细而微者,如原子电子。大凡科学家,认为有实体存在的物质,包括宇宙间的能量,俱属佛学所说的色法摄。顺正理论云:“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

大乘五蕴论:“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是指坚、湿、暖、动等四种物之特性。亦即世人所谓地、水、火、风等四种。此四种为宇宙万有产生必具的条件,故名四大种。所造色,则指这四大元素所构造的一切事物,其中可分为有情色、无情色。有情色,指吾人身体方面的形色,及生活的状态。无情色,则指凡眼所见、耳所闻、鼻可嗅、舌可尝、身可触的一切世界上客观的事物,都属于“色蕴”所摄。

2.心理现象

客观的物质,是离不开主观之经验的。由于吾人主观之意识,与客观的色法互相交涉而发生关系时,便会引生种种不同的心理现象。这些心理现象,就是佛经所说受、想、行等三蕴。比如我们说:园子里有一棵荔枝树,但我们怎知道那是荔枝树呢?其认识的过程:第一个步骤,先是感觉眼前有一棵青绿的东西,这种感觉便是受。其次:联想起过去曾经见过的荔枝树,接着把这些影像重现脑海,便是想。再其次,将这些影像和眼前所见的东西比较,对与不对便是行,最后,认识确是荔枝树,便是识。凡我们认识外界的色,非经过这种程序不能成立。所以色是吾人心理之对象,离开主观的心理现象受想行识之外,那客观是甚么东西,我们就不能认识了。

然受想行又是甚么呢?受是感受,接受。是人们对于外在的环境,由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例如:人眼前所接触的东西是美好的,或处身在非常写意的环境中,便会生起可意快乐的感受。反之,就会引生痛苦的感受,或中性的感受,是属于人类情绪的反应。想是一种想像,思考,或判断的心理作用。往往吸取外界的事物,作为思考的资料。犹如摄影机一样,能把眼前境物拍摄下来,印烙于识心中,形成所谓记忆,作为言说的资料。行是一切心理的活动。能推动人的身心,向或善或恶发展。总而言之,受想行三种,都是我们意识上所附属的心理作用,等如心理学家所说:感觉、想像、意志等心理现象。

3.精神主体

识蕴,是精神界的主体,亦名心王。识是最难理解的东西。倘能了解识之为物,亦即能全盘了解人生的真义。然则识究竟是甚么呢?五蕴论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境,了别为性,亦名心意,由采集故,意所摄故。”又杂集论:“问识蕴何相?答了别相是识相,由此识故:了色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境界。”可知识,是对外境由分别而认识的心理活动。初期佛敖,但说六识,所谓眼识-眼觉;耳识-听觉;鼻识-嗅觉;舌识-味觉;身识-触觉;意识-知觉。后来大乘佛教,尤其是唯识哲学愈来愈精密,故有第七末那识,以及第八阿赖耶识之说。

在八种识心中,以第八阿赖耶识为精神的主体,万物无不从此而诞生。梵语阿赖耶,译名为藏。藏有三义:

一、能藏:指此识之特殊功能言。原来此识不独具有含藏一切善恶染净诸法种子的功能,更有保持一切种子而使含藏在其体中的种子,不失不坏的作用,因此一切种子为所藏,阿赖耶识则为能藏。

二、所藏:阿赖耶识既能为诸法种子所依止的储藏室,则由此储藏室的种子所发展出来的诸法现象为能藏,而此为诸法现象的种子所储藏的阿赖耶识,反而变为所藏。

三、执藏:又名我爱执藏。是从第七识与第八识的关系方面立名。因第七识以此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而在恒审思量中,不自觉地诞生我爱的固执,执此第八识之见分为自我,此第八识便成为七识所爱执之对象,故名我爱执藏。

阿赖耶识既能含藏宇宙万有的种子,作为开创宇宙的总机构,更能作为第七末那识执爱的对象,成为自我的来源,所以唯识家视此识为宇宙万有的始创者;亦为组织人生社会,和发展一切差别现象的最高机关。在现实世界裹,内而人之生命与器官之感觉,外而宇宙万有及自然界之生长,无不是从此第八识心之潜能而变现,故曰:“唯识所现”。又言:“万法唯识”。

唯识所现,是从体起用,由上而下,从至简至高之原理,演绎出宇宙人生的一切差别现象。“万法唯识”,是摄用归体,由下而上,从至繁至低之事物,以求其背后所依据之原理。再由各种事物之原理,渐次概括其要,而达于最高之原理。前者是由简单而趋于复杂,由善美而趋于恶化;后者是由复杂而归于简单,由恶化而趋于至善。一为下降,一为上升。无论是上升或下降,俱不离识,是以识心为构造宇宙人生之原理,精神界的主体

(二)空的内涵

1. 有而非有

唯物论者,偏于物质; 唯心论者,重于精神。佛学虽非心物二元论者,但认为心之与物,实为构造人体之主要因素。如吾人体中,四肢百骸,是地的坚性;唾涕血泪,大小便等,是水之湿性;人体之温度,是火之暖性;行动进止,俯仰屈身种种动作,是风的动性。人体中地水火风等物质的成份,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其他有关知情意等的精神作用,就是五蕴中受想行识等四蕴。由此五蕴积聚而成的人生,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生灭无常,只是幻有,假有,非真有,所以说:“有而非有”。此有而非有的生命,不止是无常的、而且是苦的,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等苦。

在人之四周,有谁能逃出痛苦的魔爪呢?不要说科学家无法征服外在的一切风灾、水灾、火灾,及海啸、地震、瘟疫、疾疠等自然界的灾害,致使吾人无法摆脱这些威胁!就是人生内在的心理与生理,又有谁能幸免生老病死,…种种苦恼呢?

生苦:当人诞生之前,处胎之苦,甚于地狱;诞生之后,与外界空气接触之苦,犹如刀割;所以人生,在呱呱堕地之前后,己经饱尝苦的滋味了。

老苦:人有了生命,很自然的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当人生壮年的时候,往往雄心万丈,壮志凌云,谁知世途险诈、命运坎坷,半生遭遇,百般磨折。所谓:“人间历尽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于是愤世嫉俗,悲酸苦恼,一命呜呼,壮志未酬身先丧,常使英雄泪满襟,固属不幸;假使侥幸,能长命百岁,满以为福,谁知:“百年如流矢,生命若昙花。”寒暑迁流,岁月不永,转瞬青春消逝,渐渐鸡皮鹤发,步行龙钟,老之既至,则风烛残年,人命无几。你会不会“悲吾生之须臾,感吾生之行休”呢?若然加上子孙的不孝,老而无依,心中苦楚,能向谁申诉?

病苦:人生血肉之躯,原非铁铸,精神饱受环境种种无情之打击,肢体复受寒暑风雨之侵袭。贫者因为饥渴而疲于奔命,富者又为五欲尘劳消耗精力。所谓“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焉得不病之理?“英雄最怕病来磨”。病倒了,辗转呻吟,当你察觉“病时方知身是苦,健时多为别人忙”时,己经悔之已晚。若然不幸,贫病交逼,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病苦煎熬的凄惨,真的是有口难言。

死苦:古人说:“寄孚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然则,人生于世,不过匆匆数十寒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所谓:“风火散时无老少,深山磨尽几英雄”。一旦死神降临,纵然是有金钱、有势力、有地位,又有甚么用呢?“有钱难买阎君赦,无计能求狱卒饶。”最后,不是仍须向死神屈服吗?孟子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虽然贪生怕死,人之常情,但死之一字,又有谁能幸免?

爱别离苦:人生恍如“海萍云鸟,聚散无端。”为了事业,学业,或逼于环境,至亲至爱的人,都要分开的。人非草木,谁属无情?对于自己所爱的,一旦生离或死别,犹如“虞氏帐中辞项羽,明妃马上谢君王。泪深江海犹嫌浅,恨远乾坤未是长。”你伤心不伤心呢?人生最苦是甚么?无非生别与死离,能不令人黯然神伤?

求不得苦:贪求享乐,力争上游,原是人之天性,无可厚非;可是,人生总是不知足,往往贪求不靥,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但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足吾欲者有限。所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当你对于金钱、地位、声望、甚至生活上种种要求而不获得时,是何等的失望与悲哀?

怨憎会苦:当我们遇到曾经伤害或侮辱自己的仇敌时,所谓冤家路窄,但又偏偏要聚会一处,内心多么难受?至于其他人与人之间的磨擦,子女之抗拒不孝,兄弟姐妹之不睦,婆媳姑嫂之争吵,或夫妻之反目,又何尝不令人感受难言之苦呢?

五阴炽盛苦:人生之苦,是无穷无尽的,但追究苦之根源,皆由积聚五蕴所组合的身体而来,所以佛说:“身为苦本,形为罪薮。”中国哲学家老子亦说:“大患莫苦于有身;及吾无身,吾又何患?”可惜世人没有般若智慧,不知由五蕴诸法组合的色身,是属于因缘生法,空无自性,而妄想执着五蕴色身为自我。既然有了自我之观念,自我的执着,便自他对立,分疆划界,物我角逐;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往往为了自我的生存而搏斗,更为了谋求自我之发展,以满足自我的私欲,而互相竞争,互相排斥,甚而互相陷害,互相杀戳。遂使人生如战场,人的一切厄运,亦随之俱来,而人生的苦恼,也就无穷无尽,故曰:“一切苦厄”。

2. 空而非空

观世音菩萨,运用般若智,不但照见五蕴皆空,同时发现五蕴假我的背后,还有一个永恒的真我存在。因为五蕴之相虽假,但五蕴之性却是真的;这个真实不虚的诸法实性,才是永恒真我之所在。如果我们能够向善方面发展,就可以开拓真理生命,终必证得此永恒的法身真我,回复人生本觉明净,纯善无恶的真心。因此,教人实行克制自己,扩展私我,成为大我;使自己浑然与物同体,万物莫不在自己的怀抱中,而自己亦溶化于万物的怀抱裹,自他一体,物我交融;不再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薄人厚我,反而体会我与众生,是息息相关,苦乐与共。

人能克制自己,化私欲为大公,把小我扩展为宇宙之大我,就可征服自己,改造自己,不再为一己之利以坏全体,以危大局;更不会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如是贪心既灭,嗔痴不起,自然取消杀盗淫妄等罪恶行为。人能浑然与物同体,就不再患己身之危害,而忧众生之苦恼。每视他人之苦为自己之苦,把他人之厄难当做自己之厄难,事事重大我而轻小我,在在先公后私,舍己济人。前者是自我的救济,属于自利;后者是推己及人,属于利他。一则去恶,一则从善;一则自利,一则利他,直至二利究竟,就可以成就佛道,证得永恒不朽的真理生命——法身真我。这就是:“空而不空”。

若然人只知去恶而不从善,那是消极的;只有自利而不利他,那是自私的。仅有无我之思想,而无救世之悲愿,就会堕于悲观而厌世;仅有大悲救世的悲愿,而缺乏无我之精神,悲愿就无法完成;那是绝对不可能建立理想的人生,找回永恒的真我。

观世音菩萨,教人修学般若法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运用般若的真理智慧,通达缘起性空之原理,洞悉五蕴假我,是缘生无性,有而非有。不再颠倒执着,此“身为苦本,形为罪薮。”的五蕴假我,而贪、而嗔、而痴、而去作一切不合理之恶业;反而扩展小我而为大我,积极展开济世益群的利他工作,拔一切众生之苦,与一切众生之乐。然则,何止“苦因既断,苦果不生”。能“度一切苦厄”;还可以积功聚德,断烦恼,了生死,到达涅槃真理的彼岸,究竟离苦得乐!

由是可知,五蕴皆空的内涵,不止是消极的有而非有,否认一切,厌弃世间;而且是积极的空而不空,建立一切,利益世间。可以说:是由消极跨进积极,由悲观走向乐观,由愚昧转为智慧,由罪恶转为良善;甚至由迷转悟,由凡转圣。不但可以度脱人世间的一切苦厄,还可以度脱出世间三乘圣众的一切苦厄;不但可以彻底取消无明烦恼的黑幕,还可以竖起真理智慧的旗帜,横度二种生死的苦海,到达真理的彼岸,回归真心的首都,彻底反妄归真,究竟觉悟成佛;因此,本经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上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四)
下一篇: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义(二)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