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03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03
2006年06月22日09:26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064 字体: 繁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03

会性法师讲述

民国七十四年农历正月于屏东普门讲堂

癸三、结示随顺成就法供

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

普贤菩萨勉善财童子,当如上释之文,了解恒顺众生之义。以平等心视众生,方能圆成大悲,以大悲随顺众生,即是依法修行,以法供养如来,恒顺众生就是法供养。

辛三、结显无尽

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随顺众生,尽未来际。菩萨道当如是,成佛之后,依然如此。地藏菩萨之悲愿,观音大士之倒驾慈航,皆恒顺众生,无有疲厌,无有间断之证明。

恒顺众生,除我执障。若主观强,老是我对你错,不能设身处地为他著想,固执成见,怎能随顺,若常学随顺,转化我执,证无生忍,将来成佛,众生喜见,容易受化。

佛度众生有三不能,其中之一是‘无缘不能度’,故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庆幸我等与佛有缘,才知修学,当珍惜之,相续不断,增长悲心,广结善缘,培养平等心。理可顿悟,事须渐修,莫因能说不能行,或听懂做不到而退心,须步步踏实,慢慢学,只要肯学,必定成就!如心想台北、美国,影像即现,要去,得花时间,费时多寡,则视交通工具而定。

庚十、普皆回向分三

辛一、牒十愿名

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

回转趣向谓‘回向’,将前所修功德,回转趣向三处:

一、回自向他—将己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使离苦得乐。

二、回因向果—即回向无上菩提。现在修行为因,将来成佛是果,期功德回向,愿与众生,共成佛道。

三、回事向理—即回向真如实际。礼敬、赞叹、供养等事相上的修行,回向于真如理体,不执所修,会相归性,藉事显理,同证菩提。

文中所说,不出这三种。

辛二、释行愿相

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

从第一、礼敬诸佛至第九、恒顺众生,所修功德,普皆回向法界众生。乃回自向他也。

回同回,义同,回是俗字。

回向必含发愿,发愿未必有回向,如四弘誓愿,并不含回向,而念佛回向文,发愿求生西方,二者兼具。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

愿众生自今始,尽未来际,健康快乐。

以人道言:假借地、水、火、风四大为身,四大不调,四百四病生。地大不调,身沉重;水大不调,身肿胀;口干舌燥,虚火上升,火大失调;气喘、呼吸不顺,风大不调故。略说四百四,详说不止。愿众生离诸病苦,身得安稳。

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

愿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若起恶念,仗吾道力护持,灭恶生善,所修十善,速得成就,无有障碍。

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

关闭造恶诸缘,不堕三恶道。开示众生植众善根,入佛法海,守五戒十善,生人天,修四谛、十二因缘,证声闻、缘觉,广修六度菩萨行,亲证如来大涅槃。不论凡圣,皆须行正路。此之涅槃,含二乘果位。

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明代苦义。

众生因积聚诸恶,感堕三涂重报,不论何种苦,悉愿代之,令早学佛法,速成正觉,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乃菩萨难行能行之伟大处。

众生各有因果,自作自受,何能代之?菩萨视众生如独子,真诚愿代众生苦,较之父母待子,过千万亿倍,真不能代,仍想尽办法减其痛苦,清凉国师疏钞说有数种,略举五种共勉:

一、发大悲心—常存悲心,愿代众苦,即菩萨行,所谓‘思地狱苦,发菩提心’,非见苦方发。

二、修诸苦行—不畏艰难,精进勇猛,成就道业,便能利济众生,佛雪山苦行,目的在此。菩萨正修时,虽不能代苦,却已做准备救助之增上缘。真实修行,能感化众生,如民初之虚云、印光、弘一诸大师,以身作则,即是代苦。

三、说法教化—有身教、言教。如古德之言行教化,印祖闭关普陀,以书信弘法,数十万人向佛,文钞流传,利益后世,使修善离苦,属言教,即是代苦。

四、修同体观—前云发大悲心,进而见众生苦,感同身受,悲心更切,修同体大悲,乃悲心之增上,尤其本品,更重修观,如前礼敬诸佛等,古人多作修观解,修观虽不易,若常修习,亦能代苦。

五、作诸功德—地藏经云:‘闻健自修,分分己获’,莫待子孙超度,七分得一,六分生者自利。然为人子者,礼请高僧大德为先亡超荐,纵使得一分,总比没有好,故作诸功德回向,亦能代苦。

疏钞云:不退转菩萨,能转众生定业,代受地狱苦。凡夫初学做不到,就不说了。但,现在科学昌明,也有能让我们略尽棉薄,真代苦的,如捐血,既救人又不伤己。或随分随力劝人学佛,断恶修善,得生人天,进趣菩提,如代苦般。详看清凉国师行愿品别行疏。此即回自向他,令众生得益。

‘究竟成就,无上菩提’,是回因向果,兼含回事向理义。

辛三、结显无尽

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回向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尽未来际回向,无间断,不疲厌。

有人不懂回向之妙,疑减损所修,故吝而不肯回向。其实,回向如点烛,暗室无光,唯我一烛,光弱,他人借火,百烛百光,灯灯互映,己火不减,利益他人,光明更盛,故莫吝惜。功德回向,一毫之善,周遍法界,无穷无尽。地藏经说:‘所修归己,仅三生受乐,回向众生,福德无量,得大安乐。’故凡所修,悉皆回向,愿共成佛道。

欢喜回向,将来成佛,国中皆补处菩萨众。

十大愿超一切愿,最为究竟圆满,从初发心至成佛,悉皆含摄。其中‘常随佛学’、‘恒顺众生’尤为重要,上求佛道故常随佛学,礼敬、赞叹、忏悔、供养、随喜、劝请,皆属之;下化众生故恒顺众生,统摄一切下化无遗,这两愿是菩萨道的要件。将九愿功德‘普皆回向’,与众生共享,同证圆觉。

他经往往将礼敬、赞叹、供养合为一愿,或请佛住世、请转法轮,两愿合并,或将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摄入回向中,故有六愿、四愿、二愿等差别,本想例举经典,一一说明,又觉繁琐,不研究经典者也不需要,故省略。

十大愿,一一皆愿,故不似他经另立愿文,如往生论五念门有礼拜门、赞叹门、作观门、发愿门、回向门。在此则十愿统含。

己二、结益令知

总结修十大愿之利益。

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

普贤大士说完十大愿,告善财言:以上是菩萨十大愿,圆满具足无缺。

十大愿,他经也有,较简略,如离垢慧菩萨礼佛法经,说八种,有的说六种或四种,最少则忏悔、回向两种。开合不同,义理不变,以本品最圆满。华严以‘十’表诸法圆满,法数、功德、愿心等皆圆满,也表十愿功德,重重无尽,无量无边,至此,究竟圆满。

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是故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知。

菩萨行者,依十大愿修行趣入,则能成熟众生善根。为种善根、成熟善根、令得解脱,是菩萨化众的三部曲,依此而修,能满自利利他之愿,圆成一切功德。是故行者,当如实了知普贤大愿,方得大用。

丙二、显经胜德分二

丁一、较量闻经德

以布施等,较量闻本经之功德,显闻法功德不可思议。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极微尘数上妙七宝,谓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赤珠等,布施如是微尘数众,供养极微尘数佛,经无量微尘数劫,相续不断,布施供养,功德甚多。但若有人,闻此十大愿王,一经其耳,植下善根,较前布施、供养功德,前之布施功德百分,不及闻经功德一分,千分不及一,‘乃至’略迦罗分、算分、数分等,优波尼沙陀分,也不及一分闻法功德。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故功德不可思议,听经不似听闲话,听懂很好,纵然不懂,坐一小时,起码身、口、意清净,三业清净,便是修行,何况闻法解义,功德更是殊胜。所以,听经也是修行,回想以前讲过之法华经随喜功德品可知。

丁二、显余众行德分二

除听闻功德外,余读经等,一一各有其胜处。

戊一、约众行以彰现报

现在依教奉行,所得的果报。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罗刹,若鸠槃茶,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若人以坚定不移的信心,于十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十种修行法门只举受持、读、诵、书写四种,余用‘乃至’二字括之。十法行谓:一、书写,二、供养,三、转施(施经典),四、受持(执持在怀),,五、听闻,六、披读,七、开示(演说),八、讽诵(背诵),九、思惟(谛审十大愿之义),十、修习。前九种为第十之前方便,先读熟方能依法修习,故十种以修习为本。

依教奉行,莫言全部,乃至读诵书写一四句偈,能表达全经旨意,功德不可思议,‘速能除灭五无间业’。五无间,见地藏经。犯五逆罪,必堕无间地狱,因读诵受持故,而得解脱。

仗修持功德,能治‘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似微尘数一切罪业,皆得消除。

‘一切魔军’,梵话魔罗,此云杀者、杀行者慧命也,有五蕴魔、烦恼魔、天魔、死魔四种,此重烦恼及天魔二种。‘军’众也,喻障道因缘多。

‘夜*’捷疾鬼。‘罗刹’食人鬼。‘鸠槃茶’,或作鸠槃荼、鸠满拏,新译的音较近‘茶’,咒多念茶音,据密部云:二译音皆不正,当作乌输曼。究竟如何?无从考据,依字读便可。鸠槃茶,译瓮形鬼,形似瓮故,属恶鬼。‘毗舍阇’啖精气鬼,食人精血。‘部多’大身鬼。都是‘饮血啖肉’的‘诸恶鬼神’,具小神通,故称神。

受持本经,少至四句偈,诸魔恶鬼,悉皆远离,若亲近时,则生善念,发心护持。

戊二、约一行以显三报分二

己一、明现世善报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行者单读诵十大愿,无论何时何地,一切无碍。我读诵至今,三十多年,冥应不小,往往‘山穷水尽疑无路’,却‘柳暗花明又一村’,当然,仍有许多不如意事,乃宿业所致。古云:‘善人各有一重天’,诚属不虚。约善法言,得无障碍,自由自在,恶法则不然。怎样无障呢?如皓月当空,乌云尽除,感诸佛菩萨赞叹,一切人天礼敬,一切众生欢喜供养。

己二、明生后二报分二

庚一、总明等同普贤

此善勇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谓读诵者‘善得人身’,不虚度岁月,肯修学,假以时日,将来必能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得微妙色身,华严经云:菩萨众中,普贤菩萨身相最为庄严,从顶至足,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庚二、别显生后二报分二

辛一、得生人天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将来受生人天,种族尊胜,不被轻*。近善知识,善法熏习,除恶道因,不堕四恶趣。能伏外道,导入正途,息诸烦恼,如狮王伏群兽,如是行者,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辛二、得生净土分二

壬一、愿王导归极乐

依此修行,能导归极乐,最为要紧。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

行者临命终时,最后刹那,古德释刹那有三:一、舍本有,舍肉身也。二、入闷绝无心位。突然休克昏迷,六识不起作用。三、现中有,醒来已是中阴,若非大善、大恶,死后必经中阴,七日一变,四十九日内转生。俗之作七,由此而来,为作功德,助生善趣,世人不知,讹传男人跑得快,须经十殿阎君审判等,根本错误,死并不一定得向阎王报到。如何帮助亡者,可参阅弘一大师‘人生之最后’、饬终津梁等。

顺便回答两个问题:一、盖陀罗尼被是否合法?这个问题,我不便说,因用的人很多,上面印有许多佛号、梵咒,依显教言,不可焚烧经典,不用为宜。密宗用,我非修密者,不知其胜处,依密部,须经金刚上师加持才有效,现在是印的,没依法加持,是否有效?不得而知,陀罗尼被不是非用不可。

二、出家有三衣,在家受戒也有缦衣,寿终后,能焚烧否?

依佛制,不可。穿著死则另当别论。佛制出家人命终,顺当时所穿,不须更换,不烧的原因是‘惜福’,布施他人。但,现在情形不同,给人未必要,若二十五条衣,质料好,或可转施,五衣七衣常穿,欲施不得,可折成长形置棺上,火化时同化,莫置棺内。若土葬,埋土内,恐污法衣,失恭敬,可墓旁焚之。焚化否?视情况而定,须知善巧,有人需要则送,没人要则焚。这是我的看法,只好如此,否则,无法处理。在家亦然。

临欲命终,最后刹那,六根散坏,呼吸停止,人死如虎,无人不怕,一切亲眷远离。世俗传说,死于床会做扛床鬼,故见将断气,速移至厅堂。事实上,是孝子贤孙怕鬼,死在房间,没人敢睡,大厅是公家的,无妨。依佛法,随彼死时睡在何处皆无妨,不须移动,待八小时后,全身冷透再处理,否则,八识未离,动之恐令生嗔而坠落。人死真没价值,不如猪狗牛,尚值几文钱,猪狗牛死了,或许还有人煮来吃;人死则不敢多留,棺出不可再入,怕回来,吓死人了。

活时叱吒风云,此时威势何用?若为帝王,辅相大臣、宫邑城廓、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来空去也空,生时赤裸,死亦然,纵使一身绫罗绸缎,实际上也带不走。明此理,对世间万物应知放下,不执著。

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当尔之时,唯有十大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中,随即引导,在刹那间,往生极乐,莲花化生。故本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念佛者当常持诵。

壬二、见佛授记证果

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往生即花开见佛悟无生,多好!中、下品生,莲花待时方开,唯上品上生,始能如此。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

除见阿弥陀佛外,并见文殊、普贤、观音、弥勒等诸大菩萨,色相端正庄严,种种功德具足圆满,海会围绕。

弥勒菩萨等是法身大士,遍十方界,非仅居兜率天。

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

往生者自见生宝池莲中,蒙弥陀导师,亲授记别。

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受记已,得不退转,随阿弥陀佛,往化十方。

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法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

不久,坐菩提道场、降魔、成佛、说法利生,能令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众生根性教化,不随根性,不能化导。佛世,目犍连度二弟子,久修不得成就,思悔欲退,见佛,佛问:在家作何行业?出家修何法门?甲答:在家洗衣为业,出家修数息观。乙谓:在俗作铁匠,出家修不净观。佛示二人,修法互换,不久,皆证阿罗汉果。因洗衣常见不净,打铁拉风箱如呼吸,根性相近,故易成就。凡夫度众,难在不知根性,佛世,只要亲近佛,各各得解脱。但,凡夫多作观察,亦知一二,尽量随化,熟其善根,究竟成佛。学佛利生为成佛,成佛为度众生,尽未来际,广益无量,非供人瞻仰礼拜而已。

显经胜德毕。

丙三、劝嘱受持分三

丁一、结前胜德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

众生若信闻此十大愿王,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所得功德,唯佛乃知,显功德不思议!

丁二、正劝受持

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闻莫生疑,当真实信受,受已能读、能诵,依法修行,行解有得,广演流通。

我这经本依清朝名家书写影印,字工整,写经当如是,不可草率,书写目的,在使法宝流通,令众受持,今印刷便可。

丁三、重举胜德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行者于一念中,所有行愿速成,福聚无量,为苦海舟航,济度迷津,往生极乐,究竟解脱。

长行竟。

乙二、偈颂分二

丙一、标举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

长行说完,普贤菩萨欲重说文义,普观十方众生根性,而说偈曰:

丙二、正说分四

丁一、颂正示行愿分四

戊一、分颂十愿分二

将十愿分开重颂,但前七愿分颂,后三愿合颂,故又分二段:一、分颂前七愿。二、合颂后三愿。

己一、分颂前七愿

今依长文比照,稍异处略释,不详说。

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    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重颂第一、礼敬诸佛愿。

晚课八十八佛后的回向偈出于此。

‘人师子’佛也。经中常赞佛为人中师子。仗普贤行愿威神力,所以能清净三业,遍礼十方三世诸佛无余。‘一身复现刹尘身’,一身现无量,‘一一遍礼刹尘佛’,一一身礼无量佛。谓:一身现无量身,每一身皆礼无量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    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    赞佛甚深功德海

重颂称赞如来愿。

于一微尘中见微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里弘演妙法,无尽法界内,一一微尘亦如是,我依普贤行愿力故,深信诸佛充满微尘中转妙法轮,愿以至诚恳切心,在每尊佛前,出无尽妙言词,尽未来际,赞颂佛无量无边功德。

以诸最胜妙华鬘    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    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    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    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    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    普遍供养诸如来

重颂第三、广修供养愿。

愿以胜妙花、香、伎乐、伞盖、衣服、灯烛等,一一皆如须弥山多,仗普贤行愿力故,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三世诸佛,愿遍诸佛前,广修供养。

仅重颂财供养,证明财供养即法供养,故不重说。

修财供养,观三轮体空,便是法供养,财、法并具,不偏一边,义含在中。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重颂第四、忏悔业障愿。

此偈大家甚熟,‘我’或更改为‘往’。往昔无始所造诸恶业,皆因贪、嗔、痴三毒,三毒是造业根源,身、口、意是造业的工具,因三毒推动,从三业造作,而种下无量无边苦果,今于佛前,求哀忏悔,悉使清净,不障道业。

平常求忏悔,念此四句,至心礼敬亦可。

十方一切诸众生    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    所有功德皆随喜

重颂第五、随喜功德愿。

十方世界六道众生,及二乘圣者,不论有学、无学乃至诸佛菩萨,所有功德,我皆深心至意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    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    转于无上妙法轮

重颂第六、请转法轮愿。

‘世间灯’,佛也。灯能化暗为明,佛教导众生,能去众生迷蒙,启智慧光,如巨夜明灯,照耀漫漫长夜。

‘十方所有世间灯’,指十方一切佛。‘最初成就菩提者’,如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时,便前往劝请诸佛说法,利益众生,使离苦得乐。

诸佛若欲示涅槃    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    利乐一切诸众生

重颂第七、请佛住世愿。

诸佛化缘尽,欲示现入灭,我皆至心恳请,祈佛久住世间,法灯焰续,利乐众生。

己二、合颂后三愿

所有礼赞供养福    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    回向众生及佛道

此偈前三句,总牒前七愿功德。开头‘所有’与第三句末‘诸善根’,尽括摄七愿。所有‘礼’敬诸佛功德,所有称‘赞’如来功德,所有广修‘供养’功德,并所有‘请佛住世’、请‘转法轮’、‘随喜’功德、‘忏悔’业障的功德善根,我悉回向一切众生,回向无上‘佛道’。令众生皆拥有善根福德,速成菩提。

所有善根回向众生,即恒顺众生,回自向他;回向佛道,即常随佛学,也是回因向果,回向真如实际,故标合颂后三愿。

戊二、总颂行愿分七

行、愿合颂。有愿无行,是虚愿,有行无愿,谓盲行,所以,须愿行并具,如鸟双翼,缺一不可。

下文可说是合颂常随佛学与恒顺众生,两愿合并,再详颂之,文长分七,先:

己一、略颂第八愿

我随一切如来学    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    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    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    速得成就大菩提

两首八句,文浅易明,且长文已说。

发心随十方诸佛修学佛法,以圆满普贤大士的种种行愿,等同普贤。愿效法菩萨,供养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天人师’,佛十号之一,为九界独尊号。佛是九界导师,但三途迷深、修罗嗔重,唯人、天能解、能行,三世圣贤,皆于人道成就,故称‘天人师’。常随佛学的目的在‘一切意乐皆圆满’,求获普贤行愿,广利一切众生,随心所愿皆得圆满。更愿普随三世诸佛,亲近受教,福慧圆具,速证菩提。

己二、广颂第九愿分四

详细重颂‘恒顺众生’愿,文分四段。

庚一、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所有十方一切刹    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    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    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    灭除烦恼尽无余

文有八句,前二句,明佛刹庄严,次显能依众会。‘十方所有诸众生’下,正申发愿,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十方佛刹,广净妙严,海会大众,于菩提树下,围绕诸佛,恭聆法音。普贤行者,亲近如来,恒顺众圭,愿一切群萌,离忧愁苦恼,得涅槃安乐,获佛法深益,灭除种种烦恼。

庚二、愿随形六道说法度生

我为菩提修行时    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鸠槃茶    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愿化六道身以度众。

我为求成佛道,历劫修行,愿得宿命通,知过去、未来诸事,若生人趣,常得出家,严持净戒,以身作则,不犯轻戒。‘无垢’,垢是垢染、肮脏之意,无垢即无垢染、不肮脏,若犯轻戒,如衣染垢,须加洗涤,方复清净。今严持戒律,微细戒也不犯,谓‘无垢’。‘无破’,不犯根本重戒,出家者犯重戒,如器皿破碎,不能使用,亦如断头,不能延续僧脉,受戒后,不违重戒,清净梵行。‘无穿漏’,穿漏是比喻,如渡海者,爱惜浮囊,不使有裂缝,免遭生命之危,显持戒严谨,不漏落三涂。行者当修持净戒,生天上人间,保持慧命不失,具宿命通,延续所修,易得成就,这是菩萨行者的主要条件。然后化他,弘法利生,不舍天龙八部等一切众生,具语言三味,如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普摄六道,度诸苦厄。

庚三、愿在尘不染勤修胜行

勤修清净波罗密    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    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    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著水    亦如日月不住空

精进修习六波罗密,纯为众生,非为名利,没一点副作用。不管如何颠沛困苦,‘恒不忘失菩提心’,尽除烦恼垢,成就众妙行。于世间修行,能灭惑种、业因并诸魔境,虽处五浊,犹如莲华出污泥而不染,生于水而瓣不沾水,截惑业魔绳,得大解脱。

行者不但即世间而不染,修学菩萨道,‘亦如日月不著空’,不被众生转,不执空性中,不偏空、有,得大自在。

庚四、正颂随顺

悉除一切恶道苦    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    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    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    圆满无上大菩提

愿悉拔众生苦,等与究竟乐;经微尘劫,恒处十方,利益无尽。我尽未来际,恒顺众生,方便度之,念念不忘普贤行愿,期圆成无上菩提果。

己三、广颂随学义分三

上仅略颂,故又详明,文分三。

庚一、明随学根本

所有与我同行者    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    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    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    于我常生欢喜心

所有与我共修普贤行的同参道友,生生世世共聚一处,三业清净,互勉互励,愿共住道友,做我教授善知识,示我普贤广大行愿,增我道业,并愿与我常共集会,提携教诲,对我常生欢喜心,不相舍离。

随学之本在‘常亲近善知讥’,不论教授、同行,皆生生不离,共行共勉,方能恒修愿行,直至成就。

庚二、愿永劫随学

愿常面见诸如来    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    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    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    尽未来劫常修习

愿时时亲觐如来,及海会围绕众菩萨,尽未来际广修供养,毫不疲厌。愿持诸佛胜妙法,学佛所学,行佛所行,不违佛教,光显一切菩提行,证出世间无漏慧,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无间歇,恒常恳切修习。

庚三、颂随学功德

我于一切诸有中    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    获诸无尽功德藏

‘诸有’,指三界六道,有轮回,有生死。简称三界为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处中说九有:欲界,五趣杂居地为一有,色界之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四地四有;无色界之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四有,合起来共九有。详分二十五有,俱舍论偈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总不出三界轮回生死。

行者于三界中,恒修福慧。因定慧生诸权巧,方便度众,而得究竟解脱,获无尽功德宝藏,乃常随佛学之殊胜妙处。

己四、加颂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分二

所谓‘加颂’,因前无明文,仅隐含其义,此以偈加颂品题也。分二:庚一、颂不思议解脱境界。庚二、颂普贤行愿。庚一又分四:

庚一、颂不思议解脱境界分四

辛一、尘刹小大相入不思议

微尘刹土之空间,互相融入不思议。

一尘中有尘数刹    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    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    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    我遍修行经劫海

显微尘刹土,大入小,小入大,不可思议。

一微尘里现无数佛刹,是小中现大,一一刹有难思议佛,每一佛都处在众会中,为海会大众所围绕,愿能参与殊胜法会,亲见无量诸佛,恒常开演无上菩提的修行妙法,令我及众生,增进福智,圆满所学。无量诸佛恒演菩提法的情形,如海之深广无尽。颂文‘海’字,表甚深、广大、无穷无尽之意。并于毫毛端,见三世佛,处微尘刹,转妙法轮。不但空间上,大入小,小容大,横遍十方,就是时间上,也竖穷三际,尽摄过去、现在、未来无余。虽佛无量,国土无边,我犹发愿,深入微尘刹海,追随诸佛修学,尽未来际,无间歇,不疲厌。

如是境界,非凡小所能思议,如毗耶离城维摩丈室,仅一丈四方,竟容三万二千个高广宝座,并无量人天,甚不思议,凡夫往往不信。玄奘三藏留学印度,参礼毗耶离城,室顶已毁,墙壁仍存,见小小之室,何能广纳,不免心生疑惑,逐步而量,从东墙往西壁,近在咫尺,由朝至暮,屡行不到,看似在前,却碰摸不著,始深信不疑。

大入小尤不可思议,只能依文解说,无从显示,乃佛之境界也。

辛二、音声一多无碍不思议

一切如来语清净    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    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    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    我深智力普能入

佛语清净,利益群萌,故云世间好语佛说尽。佛不但言语净无瑕秽,且一音具众音,众生闻之随类得解,能满众生愿,闻所欲闻法,佛出广长舌音,一一音具法、义、词、乐说无碍辩,三世诸佛,以此无碍辩才,于十方世界,广说妙法,契理契机,降魔外,伏众惑。我愿仰仗普贤力,深入诸佛微妙法海,依修成就。

辛三、时劫长短随心不思议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我依普贤行愿力,深入未来时间中,并将长劫缩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也不出我当下一念,故说‘为一念际我皆入’,所谓一念入一切劫,一切劫摄一念中,念劫相入,所以,能于一念间,见到三世一切诸佛,闻佛说法,亦常趣入佛境界,亲证如幻解脱,获佛威神之力。

时间本是假法,并无实体,长短随人心念,古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仙境如是,况佛境界。昔天合山有一老修行,工作稍息,行至后山,过石桥,见梵刹巍峨,五百俊秀僧人过堂,随之而入,饭罢喝茶,齿颊皆香,欲留下不走,童子不肯,强送至桥,问是何处?童子不答,再追询,童子用手一推,回首,梵刹、石桥均不见,惟有己在此山中,循径归来,园芜锄锈,茅屋倾毁,下山寻故友,已逝百年,友人之孙已八十多岁了。老修行有福,得入罗汉境,餐饭杯茗,人间百年,此即时间长短随人心念,不可思议!

辛四、颂普贤行不思议

于一毛端极微中    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    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    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    我皆往诣而亲近

于一毛端极微尘中,现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一切庄严宝刹;十方微尘毫端内,遍现无边净佛国,我愿深入佛土中,承事诸佛,修普贤行,使诸佛土,更加严净。‘照世灯’,即佛,佛示现人间,导迷启悟,如世之明灯。所有未来一切诸佛,示现修行成道、转法轮、度众生,乃至化缘尽、入涅槃,各阶段中,我皆发愿,恭诣亲近,随侍修学。

此即普贤行之精神,亲近诸佛恒修行故。

庚二、颂普贤行愿分二

辛一、颂普贤行之能力

速疾周遍神通力    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    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    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    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    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    圆满普贤诸行力

十二句十二种力,明修普贤行愿,能成就十二妙力。文倒过来念较易明白,如‘神通力速疾周遍’,意即有神通力速遍十方世界。‘大乘力遍入普门’,以大乘菩萨道力,证入普门境界,示种种法门,接引众生,皆成正觉。‘智行普修功德力’作‘功德力智行普修’,依普贤行,智行普修,解行并进,成就一切功德。‘大慈力威神普覆’,具慈与乐之大力,恩威并济,折摄兼施,如慈云荫覆众生。‘胜福力遍净庄严’,普贤行具殊胜福力,能遍净庄严一切佛刹。‘智慧力无著无依’,有般若妙智,不著诸法。从‘定慧方便威神力’起,按经文读。修普贤行,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具诸善巧方便,威神之力,度化众生。‘普能积集菩提力’,普修万行,积聚菩提大道资粮,将来亲证菩提。‘清净一切善业力’,依甚深行愿,使一切善业清净。‘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修普贤行,能灭诸烦恼,降众魔障,圆满普贤行愿。

辛二、颂普贤愿之广大

普能严净诸刹海    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    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    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    修行无倦经劫海

八句,皆以‘海’显普贤愿之广大。具普贤愿能遍严诸佛刹土,使众生究竟解脱,善巧拣择一切诸法,深证般若妙智,净修所有法门,圆满一切利他之愿,至十方亲近承事诸佛,尽未来际修行,毫不倦怠。

己五、重颂随学与圆满行愿

三世一切诸如来    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    以普贤行悟菩提

三世诸佛的最胜菩提行愿,我皆一一虔敬供养,圆满随学,依普贤行悟佛菩提,成等正觉。

己六、愿同二圣分二

庚一、遍同普贤

一切如来有长子    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    显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    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    愿我与彼皆同等

本品重在普贤行愿,故首愿愿与普贤相同。

一切如来的长子,名也叫普贤,我愿将所修善根功德,普皆回向,入于普贤行愿海中,并冀望自己的智慧、行持,和普贤菩萨相同。愿三业清净,恒无污染,所修万行,所居国土,亦如普贤清净庄严。具如上甚深妙智,方可名为普贤,愿我和普贤无异,具大智、发大愿、行大行,彼之所修我亦修,彼之所证我亦证。

庚二、双齐二圣

我为遍净普贤行    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    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    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    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为遍修普贤大行,实践文殊大愿,圆净二圣事业,使智行一统,愿尽未来际精进不倦。既愿双齐二圣,切修无量行门,必获无边功德,安住一切行门中,彻证一切神通,文殊智猛,普贤亦然,我今回向诸善根,常随二圣学。

己七、结归回向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十大愿殊胜无比,为三世诸佛之所称叹,我今愿将所有善根,回自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以期证得普贤行愿。

总颂行愿毕。

戊三、超颂愿生净土

长行愿生净土文,在显经胜德中,现于此超前重颂,故云‘超颂’。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重颂愿王导归极乐。

愿临命终时,尽除诸障,亲见弥陀,往生极乐。‘安乐刹’,安乐佛国,即西方极乐世界。

我既往生彼国已    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    利乐一切众生界

重颂见佛授记证果。

往生后,得不退转,努力进修十大愿,皆圆成无余,上求圆满后,方能‘利乐一切众生界’,下化众生,令六道离苦,二乘回小向大,尽化十方,普获安乐。

明发愿虽在娑婆,成就要在西方,凡夫对十大愿只能随分随力修学。

彼佛众会咸清净    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    现前授我菩提记

彼国依正庄严,诸上善人聚会一处,皆清净海众。从初生至等觉,都是莲华化生,环境七宝所成,平坦无瓦砾荆棘,行者娑婆业尽,于殊胜莲花中,上品上生,亲见阿弥陀佛说法,并蒙佛授记别,如法华会上佛为舍利弗、目犍连授记般,将来毕竟成佛。

蒙彼如来授记已    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    普利一切众生界

蒙弥陀如来授记后,已是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的大菩萨,能化身千百亿,周遍十方世界,利益一切众生。

圆教初住,别教初地,可分身百界,示现八相成道,成佛度生,况位位增进呢?二地二住可以千身,三地三住则一万,每一化身,皆运深广智慧,普利一切含识。

为何华严会上,普贤菩萨还要以十大愿王,劝导善财及华严海众,求生极乐呢?清凉大师行愿疏说有四义:

一、有缘故。弥陀愿力与娑婆众生最为有缘,所谓‘家家弥陀佛’,纵使不信佛,也知道佛弟子念阿弥陀佛。

二、不离华藏故。极乐世界在华藏世界的第十三层,和娑婆同一层,第十三层有微尘数佛刹,极乐是其中之一,故生西方安乐国,并未脱离华藏世界。

三、令众生心归一处故。虽然十方净土皆可往生,但为使众生专注一境,心归一处,一门深入,易成就故,导归极乐。

四、阿弥陀佛即本师故。阿弥陀佛与释迦如来,平等无别,当体即是。四十华严第三十九卷,普贤菩萨赞世尊胜德云:‘或有见佛无量寿,观自在等所围绕’。或见本师即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围绕,因此,弥陀即释迦,释迦即弥陀,无二无别。生西方并未离娑婆之毗卢遮那,亲近阿弥陀佛便是承事本师,同一法身,所以,求生极乐,即见华藏胜境。

戊四、总收行愿无尽

总颂每一愿‘结显无尽’经文。

乃至虚空世界尽    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    我愿究竟恒无尽

普贤行愿总收一切行愿无尽。

‘乃至’超略词。长行文较详,颂文较略,以乃至括之。

虚空界、众生界、业及烦恼,四种虽无尽,但亦有尽时,如众生烦恼有断尽之日,业有清净之时,我之愿行永无尽期,立志恒度一切众生。

丁二、追颂显经胜德

十方所有无边刹    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    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    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    获胜功德过于彼

八句重颂较量闻经功德。以众宝供养功德,和闻持行愿功德,两相较量,何种殊胜。

用尽十方无边刹土之珍贵众宝,供养如来,并以最胜安乐布施人天,经一切微尘数劫修福,如是长劫,以妙供品,上供诸佛,下施众生,功德不可谓不大。但若有人,偶闻十大愿王,一历耳根,即生净信,心生渴仰,求胜菩提,仅此一念功德,胜前供养、布施功德,一经于耳,功德如是,况依教修行呢!

即常远离恶知识    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    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下二十句,颂显余众行德。

信行十大愿,能常远离恶友,不受牵缠,除恶因,不堕四恶道,生人天中,若念佛求生西方,临命终时,迅即往生,速见弥陀如来,圆具普贤殊胜行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    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    如彼普贤菩萨行

如是行者,不空过光阴,可谓善得寿命,善用人生,不久之将来,定能成就普贤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    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    一念速疾皆消灭

往昔因无智慧,未亲近三宝,致造五逆十恶极重之罪,今闻普贤行愿,发心读诵受持,于一念间,速灭五无间业,而得解脱。

显行愿力之大,能于一念中,忏除无间地狱业,况余诸罪。

族姓种类及容色    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    堪为三界所应供

出生尊胜种族,六根无缺,颜色端正,具智慧力,能降伏诸魔外道,如是行者,堪受三界众生供养。

速诣菩提大树王    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    普利一切诸含识

修普贤行,能速至菩提,坐菩提树下,降伏强软二魔,成等正觉,转妙法轮,普利众生,如释迦牟尼佛。

‘含识’,即众生。众生心含八识,故名含识。

丁三、颂劝嘱受持

若人于此普贤愿    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    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能发心读诵、受持、为人演说此普贤十大行愿,所得果报,唯佛方知,未来必定成佛。

十法行仅列读、诵、受持、演说四种,礼佛、赞佛、供养等,便是受持。‘演说’则不论深说、浅说或略说。

若人诵此普贤愿    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    成就众生清净愿

若人虔诵十大愿,举少分善根说,就在一念中,圆成一切功德,仗此一念,将来能成就自利利他的清净大愿。

愿王虽十,不出上求下化,以一念敬心读诵,度众之清净誓愿,悉皆圆满。

丁四、总结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    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以此所修普贤行愿的殊胜功德,悉皆回向给一切众生,普愿沉溺三界苦海的众生,仗此功德,速超生死,往生极乐,亲近无量光佛。

此经常说‘无量光’,‘光’表智慧,修十大愿,须以智导,否则,盲修瞎练,大智度论云:‘五度如盲,般若为导’,布施等五度如足,般若为目,智目行足,方达彼岸,故处处言无量光,表普贤行愿,离不开文殊妙智,智行双运,才能成就所修。行而无目,易入歧途,有目无足,不达目的,显智之重要。

乙三、结赞

总结上文,赞普贤行愿之殊胜。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前说此普贤广大愿王清净偈已。

普贤大士于毗卢遮那报身佛前,说了十大愿偈颂后。

此偈最圆满,能令行者断惑、证真、度众、成佛,故曰‘清净’。

闻印度当时大乘菩萨道盛行,初学都以普贤偈作早课,因全部行愿品文长,故仅诵偈颂。我昔住狮山茅蓬,也如是依行。偈中圆含十大愿,故藏中另有‘普贤行愿偈’译本,未摄长文,显彼时盛行之状况。

善财童子踊跃无量,一切菩萨皆大欢喜。

‘踊跃’,喜至极也。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后参普贤,普贤菩萨身相最为庄严,一毛孔具无量佛刹,运神通力摄善财入毛孔中参学,出已,证与普贤等,为等觉菩萨境,大士才为说佛胜德偈(第三十九卷),于第四十卷说十大愿,童子闻十大愿王,喜极踊跃。华严会上,所有菩萨,闻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生大欢喜。

如来赞言:善哉!善哉!

华严胜会中,佛很少说法,多属菩萨说,至此,毗卢遮那佛才开口称赞,印证普贤菩萨所说真好。

首句‘善哉’,赞十大行愿说得好,能令众生上求佛道。第二句‘善哉’,赞普贤行愿能下化众生,令诸行成就。‘哉’,语尾音。

经佛印证,虽菩萨说,与佛说无异。

正宗分毕。

甲三、流通分分二

此之流通分,是全部华严经的流通分,八十华严和六十华严,至赞佛偈最后‘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止,并没有流通分的经文,只四十华严的普贤行愿品才有,也因此,华严经才算圆满。后人将此列入八十华严,成为八十一卷。文分二:

乙一、功归佛说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

普贤菩萨说,由佛印证,如同佛说,故功归佛陀。

佛赞善哉完毕时。‘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圣者’总指诸大菩萨,至少破无明证法身。‘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如是’,总指四十华严,前三十九卷可说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第四十卷为‘普贤行愿品’,当将此不可心思口议之解脱境界,殊胜法门介绍圆满时。

乙二、时众受持分二

丙一、别列持众分三

丁一、菩萨众

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

文殊师利菩萨为上首,所领导的诸大菩萨,及其教化成熟的六千位菩萨比丘。

详见四十华严第四卷,文殊菩萨在福城东边说法,舍利弗领六千比丘弟子,皆回小向大,欲学菩萨道,舍利弗劝令亲近文殊,受文殊教化,成就菩萨道,也参加华严胜会。华严经到第九会才有声闻出现,即此六千比丘。

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

弥勒菩萨为上首,领贤劫诸大菩萨。

贤劫有千佛出世,释迦世尊第四,弥勒第五,后面还有九百九十五位,正在行菩萨道,并及贤劫中兴隆佛法的诸大菩萨。

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

普贤菩萨为上首,统领十方刹海极微尘数菩萨众。

普贤菩萨烦恼断尽,只留一分生相无明,成佛顿断,是因心最圆满的菩萨,故谓‘无垢’,叹彼断惑胜德。

‘一生补处’,即等觉位,后补佛位,教化众生。

‘灌顶’,是譬喻。古印度风俗,太子登基时,取四大海水,灌其顶,以承王位。‘灌顶位’,也就是等觉位,即补处菩萨,借喻此类菩萨,进一步便成佛。

‘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显十方来集之菩萨众多。

‘种种世界’,经中说世界种类千差万别,详见华严经。

所有世界,一切菩萨,皆聚集胜会,闻华严妙法。

丁二、声闻众

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

以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为上首,率大乘善根成熟的大声闻众。

丁三、八部众

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

除菩萨、阿罗汉外,还有人天及善根成熟的八部众,都在法会中。

‘世主’,即国王。华严经首卷列所有世间主参与法会,国王、天王等皆世主,乃至八部众,树、海、空、道场、山神等,皆各有其领导者。

‘人’,统指世间人。‘非人’,总括鬼神众。‘等’,所有一切听众。‘八部’,常说不赘。

丙二、总结受行

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从菩萨众起至八部众止,所有大众,闻佛说华严大法,皆踊跃欢喜,各归本处,依教奉行。

耳根发耳识,开启闻慧,深‘信’不疑,‘受’持在怀,是思慧。念念不忘依教‘奉行’,是修慧。‘信受奉行’四字,具足闻、思、修三慧。

佛法重实践,闻而后思,思而后行,方得受用。

‘普实行愿品’,因时间及个人眼睛关系,略说至此。本品列为净土五经之一,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对净土行者尤为重要,虔修十大愿,精进念佛,临命终时,设若阿弥陀佛没来接引,仗愿王之力,也能送往西方,是念佛者的强心剂。愿普贤行愿广得流通,人人见闻信受,普令众生,圆满所修,共生极乐世界。

上一篇: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下一篇: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