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3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3
2006年06月21日19:36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244 字体: 繁體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3

明蕅益大师要解

清圆瑛法师讲义

乙二别序

《解》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经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讲)前是通序。即信闻时主处众。六种成就。证信序也。与诸部经相同。故为通序。此为别序。乃发起一经之由致。与诸部经各别。故名别序。又称发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他经多为弟子发起。请问而说。此经乃无问自说。以净土妙门。无人能问。法门何以称妙。以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故曰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乃自倡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以为发起也。

又。佛智鉴机无谬者。佛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善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第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第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第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第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

如梵网下。引例也。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讲)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亦满亦遍。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乃至事之与事。一一皆得无碍。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但约绝待。已超凡情。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若以金屑著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正念佛时。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旁注云。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统百行以无遗。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解》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十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讲)此正释西方。从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横亘直过。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也。按世界刹种。高二十层。每层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与极乐。同在刹种第十三层。故得平横通达。直至极乐。十万亿。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之土。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语须弥。此云妙高。以四宝所成曰妙。上至忉利曰高。在一个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此山东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胜身。身形殊胜。从人立名。人高八肘。寿命二百五十岁。西面有洲。名瞿耶毗。此云牛货。以牛为货。从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寿命五百岁。南面有洲。名阎浮提。此云胜金。从树立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超胜余金。人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以下。北面有洲。名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寿命一千岁。无中夭者。

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者。日月在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之高。与四天王天齐。旋转须弥。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铁围山。其山纯铁。围此四洲。是一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禅天。一千个四天下。六欲初禅。上有二禅天。名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二禅。上有三禅天。名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三禅。上有四禅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过如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有极乐世界也。

《解》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

(讲)此假立问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问句。所答最妙。离诸戏论。下出戏论所以。即可断疑。

《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如下广释。

(讲)此正释依报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乃释迦自倡依报国土之名。以为发起之序。依报者。众生所依止之果报土也。世是迁流之义。约竖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以辨时劫。界是方位之义。约横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三种翻译可知。永离众苦者。佛于经中自释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永离。是为第一安隐也。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净秽。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讲)此别明净秽。然佛土有四。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若据此土。则各分净秽。所有伪谬。悉皆得正。此段辨凡圣同居土净秽之相。凡是凡夫。圣是圣人。圣人应迹世间。与凡夫共同居处故。名凡圣同居土。五浊者。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投以尘土灰沙之伦。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喻心水本净。因尘劳而成浊也。○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交凑为体。迁流不息为相。二见浊。五利使为体。诸见纷起为相。三烦恼浊。五钝使为体。恼乱逼迫为相。四众生浊。三缘和合为体。色心陋劣为相。五命浊。寿暖识三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此论娑婆世界五浊之体相也。

轻重分净秽。如此土三途浊重。则土秽。人道浊轻。则土净。人天比较。人道浊重亦秽。天道浊轻乃净。欲界与上二界比较。欲界浊重又秽。上二界乃净。娑婆极乐比较。娑婆有五浊皆秽。极乐是五清乃净。因同居土中凡夫。与圣人同一例故。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方便有余土净秽之相。方便者。是佛权巧方便而设。是为化城。中途暂住之所。名有余涅槃。非究竟宝所。无余涅槃也。藏教阿罗汉。辟支佛所证。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已断见思烦恼。未破无明者。亦寄居于此。

析空拙度证入者秽。此指藏教二乘。禀析空观智。析色入空。将四大五蕴。分析此身。毕竟无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蕴之法不空。此观智拙。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拙度证入者属秽。

体空巧度证入者净。此指通教三乘。禀体空观智。体色入空。观四大五蕴色法。现前此身。当体本空。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本不可得。此观智巧。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巧度证入者属净。○又。通别比较。通教三乘。不达中道亦秽。别教三贤。以达中道故净。○又。别圆比较。别教三贤。不达即中亦秽。圆教十信已伏无明。三谛圆融。所见乃净。极乐方便土皆净。以小乘回心故。

《解》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讲)此段。辨实报无障碍土净秽之相。实报者。真实果报土。种种庄严。无障无碍。又名实报庄严土。乃别教十地。等觉。妙觉。圆教初住至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次第三观证入者秽。此指别教所修三观。次第而入。先空。次假。后中。谓十信修析空观。伏见思惑。十住修体空观。断见思惑。十行修假观。破尘沙惑。十回向修中观。伏无明惑。初地修中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入实报土。以智不圆融故。所见土相则秽。一心三观者。乃圆教菩萨所修。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是谓圆修三观。此观若成。则能圆断三惑。圆证三德。故初发心住。即破一品无明。即证一分三德。而入实报土。以观智圆故。所见土相则净也。极乐实报土皆净。以国中一切菩萨。所修所证悉圆顿故。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讲)此段。辨常寂光土净秽之相。此土乃如来所居。若约别教妙觉。于本教虽称究竟。但断十二品无明。与圆教二行齐。无明未尽。是为分证者秽。究竟满证。乃圆教妙觉。破四十二品无明尽。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圆满无上菩提。是为满证者净。极乐是寂光净。以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讲)今极乐世界。称净土者。正指凡圣同居土一土。横具上三净土。以同居境净故。真俗圆融。不可限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在同居。即寂光净土。菩萨在同居。即实报净土。声闻在同居。即方便净土。

《解》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下明义处皆然。

(讲)此乃成时大师所批。修德是修成。性德是本具。性德即真心之别名。若论性德。法法唯心。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故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能修之信愿行三资粮。所修之一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之真因。以感不可思议之妙果。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种同居净土。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唯一无二。方是极乐净土宗旨。虽属修德所成。亦是性德本具。不出性外。是谓唯心净土也。上佛倡极乐世界之名。为下文依报发起之序。再倡阿弥陀佛名号。为下正报发起之序。

《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

(讲)此释正报教主。有佛号阿弥陀。乃释迦自倡正报教主之名。以为发起之序。翻译如下文广释。此处但解佛有三身。身者。积聚之义。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佛则不然。一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故法身遍一切处。二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故报身惑净智满。三应身。积聚机缘以为身。故机缘成熟。应时出世。

各论单复者。三身各皆有单有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即如如理。此理生佛同具。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众生迷此而轮回。诸佛证此而成道。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始觉还源。惑净智满。以智慧为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色像。

法身复者。一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人人本具。不假修成。生佛一如。此身通因彻果。二离垢妙极法身。即如来修德究竟所成佛。离五住垢。断尽烦恼。极三智妙。证得菩提。此身唯佛果方有。

报身复者。一自受用报身。即弥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得菩提觉法之乐。涅槃寂静之乐。以自受用。故名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此从后得智所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二乘有眼。不见报身刹尘相好。

化身复者。一示生化身。即示现降生。八相成道之身。二应现化身。应众生机。现胜应劣应之身。又。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也。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也。上明单复三身竟。

《解》虽(辩)[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

(讲)此段铲除情见。乃论性德。恐人不明理性。而生三一之情见。故破之曰。虽辨明单复三身。实际理地。究竟非一非三。又恐人执著非一非三。故又曰。而三而一。上句双遮。下句双照。合之则正双遮时便双照。正双照时便双遮。圆融中道理性。超情离见也。

不纵横。不并别者。是三德秘密之藏。为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涅槃经云。云何名为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则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别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罗天。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佛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即佛所证三德秘密之藏。

按∴字。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喻圆教不思议三德。不可说一。不可说三。而三而一。离四句之过。绝百句之非。岂思议之所能及耶。离定三思议。离定一思议。离非三非一思议。离而三而一思议。此离四句也。百非者。依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十六句。约三世则有四十八句。再约已起未起。则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则成百句。但能离根本四句之过。百句之非自绝。佛身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如金刚经云。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故曰不可思议。上辨单复三身竟。

《解》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讲)此段所云。阿弥陀佛。乃论修德。正指在同居土中。示生之化身。以是同居土见故。恐疑非法非报。故又云。即报即法也。化身本不离法身。依法身体。垂报化用。三身不相舍离。如摩尼珠。珠体。珠光。珠影。不相离也。旁注随横四土现。即同居横具上三土。在同居土中现也。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讲)此重释西方依正二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现有。非过去。非未来。具四悉檀之义。悉者普也。檀者施也。以四益普施故。一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西方依正。现在实境。令众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国。此世界悉檀。令得欢喜也。○二诚语指示。令专一故。释迦及六方佛以诚语指示。持名念佛法门。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故。此为人悉檀。令得生善益。○三简非干城阳焰。简者简别。西方依正。二皆实有。非同乾闼婆城。乃幻现。旷野深山常见。倏有即无。同妖魔之气所现。阳焰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远看似水。近看则无。渴鹿逐阳焰。即错认为水也。非权现曲示者。破华严合论之伪。李长者著华严合论。谓西方是权现。曲引小根所示。故特破之。非缘影虚妄者。第六意识。是缘尘分别影事。举体虚妄。此破末世众生。认缘影为真心。谓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权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偏。谓藏教之偏真。但。谓别教之但中。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圆教圆中之妙有。故非偏非但也。此对治悉檀。令得灭恶益。○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圆彰西方依正二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刹之外。不出唯心。即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受用。此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讲)此释现在说法。今即今时。非过去已灭。非未来未成。故曰现在。彼佛度生。亦以音声而作佛事。亦不外说法也。释迦说大云经时。告大云密藏菩萨言。西方世界。有国名安乐。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告一菩萨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今彼菩萨。将来至此。则正当释迦说法时。弥陀亦在说法。弥陀寿命无量。释迦虽灭度已久。弥陀还是现在说法。佛世难值。此土弥勒。尚未下生。当来下生。未知我在何道。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弥陀。常随佛学。速成正觉也。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讲)此结出发起序之义。经中不外信愿行三资粮。此先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劝信。劝愿。劝行之序。依正二俱现在实有。非假设理想。应当深信不疑。世界名极乐。循其名则乐之极。应当切愿求生。佛号阿弥陀。光寿无量。闻说应当力行念佛修行。○复次阿弥陀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此合序三宝。及经中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序名。住持不离实相。则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实相之体。起信发愿力行。序宗。信愿行三资成就。必得往生。见佛闻法。横超生死。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号。为所缘之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虽略。意则五重玄义俱周。初序分竟也。

甲二正宗分三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讲)蕅公判此经正宗。不出信愿行三科。为千古独唱。深合佛意。无人能及。

乙初中分二  丙初依报妙 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征释  二广释 丁初又二  戊初征 二释 今初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讲)佛自征极乐之名。乃欲广释其义。令闻者生信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能受用释 二约所受用释 今初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讲)此略明众生。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外身四大假合。属色阴。前五识。领纳五尘之境。为受阴。第六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为想阴。第七识。恒审思量。念念迁流。为行阴。第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为识阴。具足众法而得生。故名众生。是能受用人。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同居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是苦而复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阴迁流。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行阴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问。乐必对苦而显。彼土既无众苦。何以显乐。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而生忻厌也。

慈云忏主。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一者此土有不常值佛苦。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之乐。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彼土但受寿与佛同。更无限量之乐。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永无退转之乐。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无分段八苦者。分是分限。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彼土一一皆无。一无十月胎狱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二无形骸衰朽老苦。但受相好圆满之乐。三无内外诸科病苦。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四无四大分离死苦。但受寿命无量之乐。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六无怨憎会遇之苦。但受上善俱会之乐。七无所求不得之苦。但受自然如意之乐。八无五阴烦恼炽盛之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食毕。盛食之具自去。思衣衣至。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

《解》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不滞空寂。即能从真出假。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观智圆融之故。无三观前后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由始觉觉至心源。本始合一。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不二。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精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所念之佛属缘。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讲)此乃指同居殊胜。极乐同居。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如海纳百川而不隘。镜含万象而有余。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厌秽忻净。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初约能受用释竟。

己二约所受用释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讲)先总释胜境。即极乐殊胜庄严之境。七重栏楯。横曰栏。直曰楯。俗云栏杆。庄严界畔。罗网庄严空际。行树庄严露地。一重行树。一重栏楯。重重相间。而至于七。上覆以七重罗网。一一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七重四宝亦但略言。其实重重无尽。宝宝交错。周匝围绕。佛菩萨住处。

大本云。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辗转增多。乃至七宝。

观经云。七宝行树。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又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经文略。但言罗网。未言网间宫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显也。即借文以显义。借事以显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三十七分。解在后文。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此土同居。有凡夫四倒。无常执常。非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方便。有二乘四倒。常计无常。乐计为苦。我计无我。净计不净。合之二土有八倒。彼国同居。人人实具四德。常者。同佛无量寿故。乐者。但受诸乐故。我者。自在无碍故。净者。清净庄严故。皆四宝则自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则自功德深。内因胜也。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外缘胜也。此即极乐真因缘。

《解》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讲)此下别明四土。先明同居土因果。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极乐此土。横具上三土。唯横无竖。此等庄严者。总指同居庄严。有二能感因。一增上善业。即持名多善根之业。以念念即佛。乃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闲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即增上缘。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为中道无漏善业。○二圆五品观。圆教观行五品位。谓随喜。读诵。解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二者。为能感之因。同居净土。为所感之果。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缘生。即因缘所生法。殊胜妙好。非同娑婆粗恶五尘也。同居之体质。亦即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也。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讲)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观智。相似三观。为能感因。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有横竖。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横则相似三观。乃圆教相似位。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方便土果。为妙真谛者。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谛。乃圆教不思议真谛。即假即中。故称为妙。无漏五尘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漏五尘也。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讲)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智。分证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妙假观智。非别教次第之假观。乃圆教即空即中。不思议假观。横则分证三观。乃圆教分证位中。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实报土果。为妙俗谛者。非是别教之俗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俗谛。即真即中。故称为妙。无尽五尘者。色声香味触。随举一尘。皆具一切尘。尘尘无尽。实报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尽五尘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讲)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观智。究竟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所感果。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即中观智。非别教次第中观。乃圆教即空即假。不思议中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为妙中谛者。非是别教之中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中谛。即真即假。故称为妙。称性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称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议之五尘。为常寂光土之体也。上明四土横竖也。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假)[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讲)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别。同居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四句偈分之。其实四土庄严。无不圆融无碍。无非因缘所生法者。四土唯一同居土也。无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无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实报土也。无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无不即空者。方便土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假者。实报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中者。寂光横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极乐同居净境者。引此圆融之境。以证圆融之理也。此论修德所成之境。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称性无碍。真俗中三谛圆融。不可限量。

极乐同居。具足四土。圆融无碍。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居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称合圆融之理。成此圆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下有显理处。悉皆仿此。以上别明四土竟。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讲)此假立问答。以断偏执理性之疑。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废事之见。前二句是问词。下答云。一一三土庄严。不在寂光之外。三土全体。是寂光理性。一一理性。本来具足无量庄严。事在理中。理随事遍。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诸佛究竟依报之果土也。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业之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见同居。不见上三土。声闻但见同居方便。不见上二土。菩萨能见下三土。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若谓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胜妙庄严五尘。则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以上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征释竟。

丁二广释分二  戊初别释所受  二合释能受所受 初又二  己初释生处  二结示佛力 今初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讲)上四土依果明住处。此宝池莲华明生处。池以金银等七宝所成。异此方土石也。此即对待而论。以显彼土绝待之乐。此土同居是有漏惑业所感。彼土乃无漏净业所成。又为弥陀愿行之所庄严。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数量者。略也。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讲)八功德水。略显八德。文易可知。惟缩腐褪色。与沴戾六字。解注如下。缩者臭也。腐者日久味变。褪色日久色变。沴者不和。戾者不顺。因不和顺。所以增病。

极乐宝水。非止八德。实则功德无量。十六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是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无量寿经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是水本无心。能随人意。又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解》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此方之水。有时枯竭。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底纯金沙。亦只略言。观经云。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异此方池底皆污泥不净也。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坦途曰道。履之游行。重屋曰楼。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及聚会说法之处。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彩画丹青而严饰也。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菩萨所居。亦复如是。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砗磲此云大贝。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有云非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禹王卑宫室。颜回居陋巷。只贵其德。不重宝严。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经营。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忻净之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沉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讲)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银轮王。统领东西南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至要即王位。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可以周游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海边现有轮王道路。能通四洲。轮王有七宝。千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乃至百由旬。千由旬。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标名于上。如若精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倘一生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而且表莲之德。轮有运载义。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讲)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华即标名。勤惰才分。荣枯顿异。是为感应冥符妙。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而全体唯心矣。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曰非尘故洁也。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以上释生处竟。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讲)此结示佛力。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精进。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清净之行。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讲)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正。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此属性宗。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为带质境。为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带质无异本质。故曰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二义祗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  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 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己初又二  庚初正明 二结示 今初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讲)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为众生五根所受用。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乐以天称有二义。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昼夜六时者。昼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英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祴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讲)上是天乐。为耳根所对之声尘。金地为眼根所对之色尘。此是天华。为眼鼻二根所对色香二尘。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此云适意。色香美妙。适悦人意。又云白华。清白洁净。世所未有。此即天华。乃天人所雨。以表供养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

衣祴。是盛华器。盛字平声。贮也。衣祴例如进香香袋。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法莲华经之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以四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果。果德无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诸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为真因。念念趋向无上妙觉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言供佛之多也。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四句。蕅公之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今在彼土。能供十万亿佛。意显往生彼国已。有欲还供本师释迦。及当来弥勒。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到哉。更不落十万亿之数量耳。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迥)[回]还也。

(讲)食时。乃受食之时。清旦盛华。供养多佛。食时即归。明其神足不可思议。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飞行。轻举远到。二转变。大小一多。互相转变。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莫测。故能不离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义。一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二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譬如月不离空。而能影现众水。不假逾时。回还本处。极言其速之至也。此种神力。固由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愿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讲)上文神足。已显不思议之理。此文显极乐事事皆无障碍法界。故举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举足跨步。伸手弹指。一一无非全体法界。极乐净土。随拈一法。体即法界。摄尽十方无尽三宝。十方三宝。体即法界。摄尽极乐依正。故云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如帝珠网。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

《解》又。显在裟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讲)又。显在娑婆。则五浊深重。恶业为障。故与极乐。不隔而隔。如五台清凉胜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极乐。则诸善俱会。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圣人之与人间。隔而不隔也。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讲)饭食经行者。受斋之后。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饮食之乐。并不假安排造作。食毕钵去。自然化去。亦不劳洗涤举拭。并无尘缘障道之苦。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不以美故。过量而食。食已自消。而无遗滓。或见色闻声。意以为食。自然饱适。无所味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至复现。但经行金地下。虽有天华缤纷。天乐敷奏。娱乐之境。心不贪著。优游自在。一心行道。任运进修。或称念佛名。或参究禅理。或修习观行。非徒散虑逍遥也。

此饭食经行。是寻常日用事。当知日用之中。头头是道。古德云。运水搬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尽是禅机。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著。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徒劳万里。味哉言乎。初正明竟。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如来重呼舍利弗。告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神足往还。饭食经行。一一无非弥陀愿行功德之所庄严。○愿庄严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即可遍至。又愿我刹中人。欲食之时。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今者成佛。一一如愿。○行庄严者。法藏比丘。既发愿已。天雨妙华。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华之庄严。又愿后修行。恒往佛所。承事供养。故感果上国中人民。一食之顷。遍供多佛。神足之庄严。又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故感果上天乐鸣空。国中众生。自然衣食之庄严。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 庚初别明 二总结 庚初又二 辛初化有情声 二化无情声 辛初又二 壬初鸟音法利 二征释略显 今初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竺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除如来音声。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者。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鸟亦如之。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必观受是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四如意足。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处。属所观之境。以智观境为念处。一身念处。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非同娑婆不净。二受念处。观净土之受。纯不思议乐。无有众苦逼迫。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四法念处。观净土五阴之法。自在为我。非同诸法无我。

《解》四正勤。一已生恶法令断。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讲)正勤。即正精进也。净土众生。圆证三不退。惟善无恶。净念相继。入三摩地。不退入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退无上道。念念趣向萨婆若海。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讲)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足。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极乐净土。今已得生故。二精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得圆证故。三心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故。四思如意足。深入佛慧。任运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讲)五根者。信进念定慧也。五者何以名根。具二义故。一能持义。如树有根。能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二能生义。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正道。即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习一切善法。助发正因。名信根。二精进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三念根。念正助道法。更无他念。名念根。四定根。摄心在正助道法。相应不散。名定根。五慧根。于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蕅公云。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于苦谛。当体即是法身。集谛。当体即是般若。道谛。为解脱因。灭谛。即解脱果。名慧根。

上一篇: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4
下一篇: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