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2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2
2006年06月21日19:3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349 字体: 繁體

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2

明蕅益大师要解

清圆瑛法师讲义

《解》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讲)信果者。以往生为果。深信净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从念佛三昧真因。而得往生实果。文中四种譬喻。二喻依因感果。二喻果不离因。决无虚弃者。有念佛之因。必得往生之果。决定功无虚弃。但肯念佛。必得往生。是名信果。

《解》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讲)信事者。以境为事。境由心现。深信心无尽故。依心所现之境亦无尽。实有极乐世界。在此土之西。最极清净庄严。虽云过十万亿佛土。亦非心外。○不同庄生寓言者。寓是寄寓。又托也。寄托之言。虽有其名。实无其事。如庄子南华经云。有人名混沌。生而无七窍。人怜而凿之。七窍有而混沌死。有其名。而无其人。故为寓言。佛说西方极乐世界。是实有。非寓言。亦非理想。故曰信事。

《解》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

(讲)信理者。以法界为理。深信十万亿土。无量事境。实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介尔者。微小之谓也。以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虽然微小。体即法界。本来广大周遍。实无有外。喻如虚空广大周遍。虚空无外。一切世界。皆在虚空之内。心性广大周遍。心性无外。极乐即心内之极乐。故曰不出。

《解》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讲)此文具四法界。一念心性。是理法界。所现极乐。是事法界。全事即理四句。是理事无碍法界。我心遍故三句。是事事无碍法界。一室千灯。即喻事事无碍之义。

又深信西方。依报世界。正报佛生。主即弥陀。伴即菩萨声闻人天。皆吾人现前。一念心性所现之影。性心如镜。西方依正。如镜中之影像。全事即理者。事依理成。事不离理。故即理。如一切金器。依金而成。器不离金。故众器即是真金。○全妄即真者。妄依真起。妄无自体。全体即真。如冰依水起。冰无自体。全冰即水。○全修即性者。修德属始觉智。性德为本觉理。依理起智。全智即理。如依镜有光。镜光即镜。○全他即自者。他指诸佛众生。自即自心。谓不独我之正报身心。与我之依报世界。是我自心所现。即诸佛菩萨。以及一切众生。他之依正二报。亦即是我自心所现。此中四句。皆是事不碍理。理不碍事。理事无碍法界。

我心遍故下。事事无碍法界。我之心性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佛心。众生心。亦随缘。遍成西方四土。事相之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故事与事。亦得无碍。故立一譬喻。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相遍满。重重交相摄入。一光遍多光。多光遍一光。多光摄一光。一光摄多光。光光相融。不相妨碍。即法界十玄门中。一多无碍法门。如是信者。是名信理。上六种信讲竟。

《解》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讲)此明二种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娑婆极乐。两土秽净。皆由自心染净业所感。觉林菩萨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宝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秽。应生厌离。自心所感之净。应生欣求。欣厌二字。即是愿。

厌字。是修行基础。若无厌离。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厌生老病死苦。自然不会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对此世界。不生厌者。皆是不觉悟也。第一不觉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还有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身是众苦之本。为众苦所集故。○第二不觉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贵。无非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觉悟。人生无常。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善导大师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佛问弟子云。人命在几间。一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觉悟人生无我。个个都认此身为我。处处爱我。贪著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果能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深生厌离。则厌堪为入道之门也。

《解》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讲)前四句明有欣厌。便有取舍。厌秽者。厌娑婆浊恶之秽。欣净者。欣极乐庄严之净。欣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厌秽。必须愿舍。既欣净。必须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无可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必须求生极乐。直上九莲。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现前方便欣厌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厌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证。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辙者车路。此中问意。乃偏理而废事。答处乃即事而达理。

我等发心修行。但老实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极乐。从事实上做起。最为稳当。千万不可执理废事。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

《解》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讲)设使世人念佛。不从事相发愿。舍秽取净。但重理性。不取不舍。此即执理废事。亦是不离取舍。何以故。执理就是偏取于理。废事就是偏舍于事。取舍宛然。既废于事。理亦不得圆通。岂是大乘。理事无碍之道耶。

若达全事即理下五句。谓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全体法界。此文当举喻以明之。若能了达全波是水。则水是水。波亦是水。水波虽有二名。同一湿性。而念佛舍秽取净。正是起大乘正信。而发大乘宏愿。故次信而明愿也。

《解》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讲)此正明妙行。执持名号。即是求生净土之妙行。行深则得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固难。而理一心不乱尤难。事理一心不乱。详讲在后若七日下。持名是修法。不乱是成功。

名谓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者。用佛之假名。呼召佛之实德。如念阿弥陀佛。光寿即佛之实德。佛之实德无量。略举光寿二者。佛器亦贵重。器依金成也。

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者。莲池大师云。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遗。上二句。六字洪名。万德具足。下二句。一心念佛。六度齐备。故曰名号功德。不可思议也。

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者。散乱心称佛名号。已纳佛种于八识田中。时节既至。善根成熟。亦有成佛希望。执持。即一心执持佛号。念念相续。临命终时。蒙佛接引。往生极乐。登不退地。故曰执持登不退也。

《解》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讲)此下校量行妙。先示诸行。然诸经中。有示净土之行。种种不一。故曰万别千差。观像。即般舟三昧经。示观像之法。观想。即十六观经。观想西方。依正诸法。礼拜。供养。五悔。即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此两愿。摄属礼拜。既礼拜。必恭敬称赞也。三者广修供养。此愿属供养。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后四亦名悔者。以五者皆能悔过灭罪故。四者忏悔业障。此愿属五悔第一忏悔。五者随喜功德。此愿属五悔第三随喜。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二劝请。既请佛说法。必请久住世间也。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此两愿。摄属五悔第五发愿。十者普皆回向。即回向众生。同生净土。同证真如。同成佛道。此愿属五悔第四回向。

六念等者。一者念佛。为慈悲导师。二者念法。乃诸佛所师。三者念僧。是人天福田。四者念天。得长寿安乐。五者念戒。能清净三业。六者念施。能普济有情。此六念是十六观经。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之一。三种者。一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等字。即等前二种。以及万善。皆可庄严净土也。奉劝念佛。必宜正助双修。以念佛为正修。以余行为助道。所修余行。回向发愿。亦得往生。故曰。一一行成。皆生净土。

《解》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讲)此显持名。先示诸行不及持名。以持名具足事理二妙。堪称妙行。唯者独也。独显持名一种法门。收机最广。普被三根。下手最易。但持六字。此二乃事妙。下三为理妙。方便者。对机修法也。持名念佛一法。念念即佛。不落三乘诸行。故为第一方便。了义者。大乘显了之义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第二义门。故为无上了义。圆顿者。圆融顿超之法也。亦以念念即佛。不落偏渐阶级。故为最极圆顿。

故云下。譬喻清水珠。能清浊水。珠到水清。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以喻佛号能治乱心。故曰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解》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其四种净土之相。详在妙宗钞。及梵网玄义。兹不具述。俟后释依正文中。当略示耳。

(讲)此结三资。信愿持名。以为一乘实教之真因。同居。方便。实报。寂光。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圆修之妙果。宗者。具足因果。今举三资之因。有因便有果。而四土之果。必随之。故此经以信愿持名为正宗。其四种净土下。如文易知。五重玄义。第三明宗讲竟。

甲四明力用

《解》第四明力用。此经以往生不退为力用。

(讲)先总标力用。即功能力用。达默法师。以力言功。以用言德。此经以往生为功。以不退为德。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不仅上三土不退。即同居土。亦得圆证三不退。既生彼国。即是最后身。可以入补处位。疾趣菩提。

《解》往生有四土。各论九品。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

(讲)此下别明力用。有往生四土。不退四义不同。四土者。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每土各论九品。皆以念佛之勤惰。功行之浅深。而分品位之高下。且略明得生四土之相。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四句。此先明凡圣同居土之相。极乐同居。与娑婆不同。娑婆此土。有六道凡夫。二种圣人。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后三名三恶道。阿修罗。善恶杂修。人天为善道。二圣者。一实圣。即已证三乘圣果。未入涅槃者。二权圣。即四圣法界。示现人天等道度生者。凡圣杂居。故名凡圣同居土。极乐此土则不然。虽有凡夫。纯是念佛净业得生。非是有漏业感。但有人天。无四恶趣。亦无四空。外道。魔王等天。纯入正定聚。无不定聚。及邪定聚。但见思烦恼未断。且名凡夫。圣人亦有权实可知。若执持名号。是修法。断见思。即力用。未断者。于见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未断故是凡夫。虽是凡夫。横超三界。带业往生。能了生死。不同娑婆。定要断尽见思。竖出三界。方了生死也。或散即名字位。或定乃观行位。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此土以见思二惑分九品。方便有余土。以尘沙惑分九品。实报寂光二土。以无明分九品。

《解》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土。

(讲)此明方便有余土之相。极乐此土。与娑婆亦复不同。娑婆必须超出三界。凡圣同居土外。三乘圣众。修方便道之所游居。但离三界内生死。未断变易生死。但断三界内见思烦恼。未断尘沙无明。以烦恼生死。二皆有余。故名方便有余土。依天台宗所判。有九人生此土。藏教二乘人。通教三乘。别教三贤位。圆教十信位。皆断见思烦恼故。○若约净土。但出娑婆三界。不出极乐同居。极乐此土。纯是大乘菩萨。经中虽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此皆大乘阿罗汉。非是定性声闻。以其但断见思惑。未断尘沙无明。故名方便有余耳。

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者。此约功行。见思任运先落者。此约断惑。此节意义。极关重要。不可不明。我等修持净宗之人。但求一心念佛。不要求断惑。持至事一心不乱之时。见思二惑。任运先落。即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自然而然。可以横超娑婆同居秽土。而生极乐方便净土也。

如何是事一心不乱。事者。念佛之事相。一是纯一。乱为杂乱。令依事相法门。以能念之心。专念所念之佛。心口相应。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也。既一心系念。六字分明。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念念无间。名为事一心。一心是功用纯熟。不乱即三昧成就。梵语三昧。此云正定。不乱即正定。亦即念佛三昧也。

《解》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讲)此明实报庄严土之相。亦名实报无障碍净土。全性起修。称性所感。真实果报。色心自在。身土互现。身能现土。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土能现身。于微尘里转大法轮。称性庄严。无障无碍。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之所游居。必由全性起修。而至理一心不乱。豁然大悟。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方生此土。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位居等觉。亦属此土。位位皆得分证。常寂光净土。

如何是理一心不乱。理者。净宗之理性。即达理念佛。称性念佛是也。了知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能念心外。无有佛为我所念。所念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能所双亡。心佛一致。不住有念。不落无念。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无。能念之心。灵灵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无念而念。念即无念。唯是一心。寂然不动。是之谓理一心不乱也。

《解》若无明断尽。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也。

(讲)此明常寂光净土之相。常寂光土。即如来所证三德秘藏。究竟涅槃。常即法身德。法身常住不迁故。寂即解脱德。一切尘劳永寂故。光即般若德。般若光明遍照故。三德不离一心。复本心源。究竟清净。是证常寂光净土。

若无明断尽者。四十二品无明。生住异灭四相。悉皆断尽。如起信论云。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则是上上实报。即实报土上上品也。究竟寂光者。即至究竟位。而证究竟无上菩提。究竟无余涅槃。常寂光净土也。往生四相讲竟。

《解》不退有四义。一念不退。破无明显佛性。径生实报。分证寂光。

(讲)此明不退四义。本来只有三不退。今加毕竟不退。故成四义。特显佛号功德。念佛功德。二皆不可思议也。

一念不退者。念念流入如来果海。已破无明。已显佛性。用中道观智。破一品根本无明。显一分三德佛性。正因佛性。理心发。显法身德。了因佛性。慧心发。显般若德。缘因佛性。善心发。显解脱德。是谓圆发三心。圆证三德。开佛知见。径生实报上上品。分证常寂光土。

《解》二行不退。见思既落。尘沙亦破。生方便土。进趋极果。

(讲)二行不退者。度生之行精进。不退堕二乘地也。见思我执之惑既落。而尘沙法执之惑亦破。尘沙二字。从喻立名。此惑能障化道。化道多故。如尘若沙。须修假观。此惑可破。见思既落。即生方便有余土。从空出假。涉俗利生。常修度生之行。上求佛道。故曰进趋极果。

《解》三位不退。带业往生。在同居土。莲华托质。永离退缘。

(讲)三位不退者。娑婆与极乐不同。此土要破我执。断见思。证阿罗汉。辟支佛果。已经成圣。不退堕凡夫地。名位不退。彼土则不然。不必一定断惑。只要一心念佛。乃至十念功成。亦得带业往生。从此娑婆同居秽土。横超西方极乐同居净土。于九品莲华托质。永离退堕之缘。即圆证三不退。此点要注意。华开见佛。以常见佛故。念念求成佛道。证念不退。永离念退缘。以常闻法故。乐修大乘之行。证行不退。永离行退缘。以常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观摩薰陶证位不退。永离位退缘。

《解》四毕竟不退。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度脱。如闻涂毒鼓。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也。

(讲)四毕竟不退者。以显佛号。经名。不可思议功德。不论至心念。散心念。有心念。无心念。或解义。不解义。只要佛名经名。一经历到耳根。纳入八识藏中。即成善根种子。永远不坏。假使过千万劫后。善根成熟。毕竟因斯得度。如佛世一老人。八万劫前。因畏虎扒上树避难。虎过念南无佛一声。以此善根成熟得度。故曰因斯度脱。

下立二喻。一喻普及。如闻涂毒之鼓。远近闻者。皆要丧命。古云。欲挝涂毒鼓。须佩返魂香。二喻不坏。食少许金刚。决定不得消化也。四不退四义讲竟。

《解》复次只带业生同居净。证位不退者。皆与补处俱。亦皆一生。必补佛处。

(讲)此判较力用。前二句指往生之人。不讲上三土。只论带业往生。同居净土。证入位不退之者。皆与补处俱。虽证位不退。亦具行念二不退。经中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乃至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既与俱会。必学利生之行也。末二句亦皆一生。必补佛位者。指虽生同居。即登补处。必补佛位。念念入佛果海。

《解》夫上善一处。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是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

(讲)此段乃要解眼目。带业往生。即与上善俱会。一生补佛。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是居位不退。即已圆证三不退。念佛法门。称最圆顿者。即在此也。

《解》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较彼顿悟正因。仅为出尘阶渐。生生不退。始可期于佛阶者。不可同日语矣。宗教之士。如何勿思。

(讲)此与宗教较量。如斯力用者。即圆证三不退之力用也。千经万论所未曾有。此与诸教较量。从来未经道彻。即八万四千法门。念佛第一。较彼顿悟正因五句。此与宗门较量。沩山文云。“可中顿悟正因。便是出尘阶渐。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顿悟正因者。拣非渐悟。及与邪因也。渐悟不易。况顿悟乎。纵使顿悟正因佛性。能入名字位中。仅为出尘阶渐。若未得分证位。尚恐有退。即使生生能得不退。由名字位。入观行相似分证之位。始可期望。趣进佛阶。何如念佛。横超娑婆三界。横生极乐四土。圆证三不退也。不可同日语者。比较力用不齐。未可相提并论。末二句诰诫之辞。谓参禅学教之士。为何勿思察。不及早念佛。五重玄义。第四明力用讲竟。

甲五明教相

《解》第五教相。此大乘菩萨藏摄。又是无问自说。彻底大慈之所加持。能令末法多障有情。依斯径登不退。

(讲)已知此经力用殊胜。未审何为教相。教相即佛教之法相。教海汪洋。不出二藏。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声闻藏。佛对小乘机所说。又为半字教。菩萨藏。佛对大乘机所说。又为满字教。此经是菩萨藏。大乘圆顿教所摄。以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此经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故非藏通二教。又横生四种净土。圆证三种不退。位居补处。一生成佛。亦非别教。

又是无问自说。乃是十二分教中。无问自说教。此经圆顿中。最极圆顿。无人能问。故佛观察时机既至。无问自说。是彻底无缘大慈。之所加被摄持。特向大智舍利弗。而告之曰。有西方极乐世界。有弥陀现在说法。此为持名念佛。从出之大原。乃金口所亲宣之妙法也。

能令末法多障有情者。我佛灭度之后。正法住世一千年。像法住世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末法有情。三障具足。一惑障。二业障。三报障。既具三障。故名多障有情。佛令多障众生。修念佛观。求生净土。是谓依斯径登不退。径是捷径。持名念佛。是径中径。姑勿论念到事理一心不乱。但十念功成。皆得带业往生。圆证三不退也。

《解》故当来经法灭尽。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阿伽佗药。万病总持。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讲)大无量寿佛经云。当来经法灭后。特留此经。住世百年。广度含识。经法灭时。楞严经首先灭。然后诸经相继灭尽。特留佛说阿弥陀经。住世一百年。凡念一遍者。皆得往生净土。以此广度含识。含识即含灵抱识。乃有情众生之别称。此经灭后。只有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住世。现在虚空之中。众生业重。虽见不肯念。有人发心念一句者。即得往生。如地狱中。能念一佛名号。即得出离地狱。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者。梵语阿伽陀。此云普去。是妙药之名。此药能普去众病。故称总持。喻此经持名之法。能治众生一切烦恼心病。三根普被。六度全该。故我常称此经。为大总持法门。念佛为大总持修法。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念佛法门。何为绝待。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双亡。心佛一体。绝诸对待。圆融无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

《解》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欲广叹述。穷劫莫尽。智者自当知之。

(讲)华严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故此经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华严深奥之藏。法华经偈云。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又云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此经专示持名念佛。圆证三不退。必得成佛。故为法华秘密之髓。

一切诸佛心要。不出我现前念佛之心性。菩萨万行司南。亦不出我一念心性。万行虽多。以心为主。如指南针。依此而行。故称司南。皆不出此者。即诸佛菩萨。所修所证。皆不出此经。此经体即法界。法界无尽。故叹述亦莫能尽。智者当自知之。不必广明。五重玄义。第五明教相讲竟。合大科。五解经玄义讲竟。

六正释经解

(讲)此后入文。正释本经要解。因本经文浅义深。莲池大师著疏钞。幽溪大师著圆中钞。乃将妙义。阐发无遗。蕅公以二书。文富义繁。初机浅识。莫测高深。故有要解之作。文虽简。而义仍丰。许多入理之谈。亦不易领解。特于讲演时。命度徒明旸。笔而记之。或可为披阅要解。及修净宗者之一助也。

文三分 甲初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五官具存。正宗如身。腑脏无阙。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

(讲)经文之分三分。始于道安。证于亲光。上古讲经。随文释义。不分科判。迨道安法师。将经文。分为序正流通三分。众议其非。多不肯从。后唐玄奘法师传来。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缘分。二圣教所说分。三依教奉行分。名异义同。后人称为弥天高判。今古同遵。

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下明三科之要。复举喻显之。序如首。五官具存者。五官为百骸之总。观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恶。序分亦复如是。观其序分。便知此经。大小偏圆。○正宗如身。腑脏无阙者。六腑五脏。皆在身中。极关重要。正宗分亦复如是。一陈依正庄严以启信。二劝应求往生以发愿。三示执持名号以立行。三种资粮要义。皆在正宗分中。亦为净土重要之义。○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者。人有手足。方能运动行走。流通分亦复如是。流传万古。通达十方。即流通今后。无有滞碍。故以一人喻一经也。

《解》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

(讲)此引证初中后三善。智者。乃天台宗祖师。名智顗。字德安。系颍川人。其母梦五色彩烟萦怀。而生师。及诞光明照室。目有重瞳。卧必合掌。坐必向西。诚非常人也。十八岁出家。日诵法华经。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大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同听法华。今复遇矣。即示普贤道场。顗于此行法华三昧。诵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得一旋陀罗尼。后立天台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创立三止三观。一生宏扬法华。著三大部。享寿六十七岁。后坐脱于石城寺。

释法华经。亦分三分。第一序品为序分。从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止。为正宗分。从后至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即为初善中善后善。

又一时下。指智者大师。先将全经二十八品分三分。又有一时。讲法华经。则将述本二门。各分序正流通三段。法华一经。前十四品。乃迹门开权显实。迹者。即释迦今生。示现成佛之事迹。开三乘之权教。显一乘之实理。○后十四品。乃本门开近显远。本者。乃释迦久远。早成佛道谓之本。开如来之近寿。显本地之远寿。迹本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者。第一序品。全为迹门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共八品为迹门正宗分。第十法师品。至第十四安乐行品。共五品为迹门流通分。第十五从地涌出品前半。至弥勒菩萨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乃本门发起序。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止。共二品半。乃本门正宗分。从第十八随喜功德品尽经。有十一品。皆为本门流通分。

《解》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讲)此乃寄责疏家。分科未善。蕅公对本经。所分三分。与人不同。故首明三分。皆属紧要。引法华为证。以显初中后善也。

甲初序分为二  乙初通序  二别序

(讲)通序者。通于诸经皆具故。即六种成就。又名证信序。有此六种证明。方信此经乃为佛说。又名经后序。是佛说经之后。佛临涅槃时。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示云。如是我闻等。六成就者。具足六种。法会方得成就故。别序者。别于诸经不同故。惟此经是此序。为本经发起因缘。又名发起序。亦称经前序。是说经之前。序述缘起也。

乙初通序分二  丙初标法会时处  二引大众同闻 今初

(讲)标弥陀法会。科中但云时处。文具信闻时主处五成就。乃从略也。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解》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

(讲)此总标五种成就。标者表显也。如是标信顺者。阿难结集经时。大众请云。如尊者所闻。当如是说。阿难答云。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故为信顺。乃表其信实。以顺众心也。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居其首。○我闻标师承者。师资一堂。面命耳提。亲承金口施教。非辗转传闻也。○一时标机感者。时至机熟感应道交。良时嘉会。大法当宣也。○佛标教主者。佛自觉已圆。然后觉他。以为应机施教之主。○舍卫等标说法处者。舍卫是波斯匿王都城之名。此翻丰德。有谓国觉四德。多闻。解脱。财宝。五欲。四皆丰足。余以财宝五欲。未可称德。将丰德二字。要分开说。当云国多财宝五欲之丰。人有解脱多闻之德。祇树。是只陀太子之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金砖布地。所买之园。供养佛僧。为佛说法之处。

《解》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讲)此别释如是。不变名如。无非曰是。实相妙理。乃指本经正体。实相者。真实之相也。远离虚妄名相故。妙理者。妙性理体也。并非一切事相故。此体非古非今。不属古今。故古今不变。名之为如。譬喻虚空。非明非暗。不属明暗。而明暗不能变也。

依实相理。求生净土四句。实相妙理。并非他物。即现前一念心之自性。依此心性念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所念是实相佛。能求是实相信愿。所生是实相净土。即前辨体文中所云。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故谓决定无非。曰是。

小字批云。悟此者少。达默法师曰。真实不多也。世人但知实相无念。而不达无所不念。又但知实相无生。而不达无所不生。今依此无所不念。故念佛。无所不生。故求生也。是之谓决定无非。曰是。

《解》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

(讲)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故非同凡夫之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阿难乃随顺菩萨假我。随顺世间。假名为我。并无我见之与我慢。但不坏假名。故仍称我。非如凡夫妄执之实我。及与外道妄计之神我也。

耳根发耳识者。耳根。有浮尘胜义之分。浮尘是地水火风。粗四大所成。即今两耳。人人可见。胜义是清净四大所成。惟天眼圣眼能见。耳识依胜义根发。当知根无分别。识有分别。不可不知。唯识云。愚者难分识与根。

亲聆圆音。如空印空者。谓依耳根。所发之耳识。亲听如来所说圆音。佛一音具足众音。故称圆音。又佛音圆被众机。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称为圆。亲聆者。亲耳闻佛所说。非私淑诸人也。○耳识。亦第八识见分。映在六根门头了境。声尘是第八识相分。见相二分。不离自证分。今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以见分而取相分。是为自心取自心。故云如空印空。楞严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妄为色空及与闻见。

《解》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讲)此别释一时。时无实法者。以时本无实体可得。乃依色心诸法假立。亦无一定长短。一夕之梦。经历一生。足证无实。○师资道合者。佛为师。弟子为资。以资之机。与师之教。机教相契。故为道合。自始至终。说听周足。是为一时。

《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讲)此别释佛在。佛者觉也。觉有三义。自觉。超六凡法界。众生之不觉。觉他。超二乘法界。但求己利。而不觉他。觉行圆满。即自觉行满慧足。觉他行满福足。超菩萨法界。三觉圆。万德具。证极无上菩提。福慧两足。乃超九界以独尊。为人天大导师。名之为佛。

原解略释在字。今补之。在者住也。行住坐卧。通名为在。应身。则应机示现。所以有在。若法身。则无在。无所不在也。

《解》舍卫。此云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匿王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匿王大臣名须达多。此云给孤独。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只陀感叹。施余未布少地。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

(讲)此别释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本非国名。乃憍萨罗国之都城。因有南憍萨罗国同名。故以都城为国号。舍卫此云闻物。因国有财宝五欲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名闻各国。故以称焉。为中印度大国。波斯匿王所都也。梵语波斯匿。此云胜军。以其军胜诸国故。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适王奏凯班师。太子出世。故以字之。

给孤独。是匿王大臣。须达多长者之善名。因长者财富无量。常周给孤儿独夫。故称为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者。因须达多为儿聘妇。至邻国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见其种种设备。非常忙碌。因问其故。珊檀那云。明晨请佛斋僧。今预办其供。须达多云。何者名佛。珊檀那云。净饭王太子悉达。十九岁出家。雪山修道。至三十岁。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具足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教化人天。有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现在竹园精舍说法。须达多闻佛。身毛皆竖。欢喜无量。即欲见佛。睡不安枕。佛放光照之。以为天亮。即起而行。将至佛所。天忽黑暗。疑云莫非妖邪惑我耶。遂闻空中有神告曰。汝善自前行。莫得迟缓。前行一步功德。胜过七车七宝布施。须达多信步前行。乃见佛身。金色晃耀。巍巍堂堂。在竹林外经行。须达多未知见佛礼仪。天人化现一人。绕佛三匝。礼佛三拜。须达多依仪敬礼。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便请世尊。来年至舍卫国说法。佛云来年已受瓶沙王请。复请后年。世尊应许。便问舍卫城外。可有清净园林。远离愦闹。能容千众处所否。须达多云。但愿世尊不弃。自当办之。须达多回国。沿途宣告。以至本国。想自己所有园林。皆不敷用。惟有只陀太子花园。围一由旬。宽广茂好。但太子必不肯卖。次日至太子所。赞佛功德。告以请佛。欲与买园之事。太子戏曰。长者财富无量。能将金砖布满园地。即算此园。为卿所买。金砖我亦不要。长者闻言称善。遂即辞归。用牛车装金砖以铺之。太子闻报遂异之。乃亲往观看。大生感叹。尚余少地未布。乃与长者面商。此地不必铺。愿与长者。共成供佛功德。长者不允。要独任其事。太子曰。卿虽金砖布满其地。树根金砖铺不到。树应属我。若砍树铺砖。又失园林之胜。况周围墙垣。亦复是我。何得不允共成。长者闻说始允。只陀施余未布少地。及诸树林墙垣。故称祇树给孤独园。有经称只桓精舍。有经称只垣精舍。各随所称。佛家有金砖布地之典。即出自须达多。初标法会时处竟。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  丁初声闻众 二菩萨众 三天人众

《解》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讲)此别释听众。有声闻。菩萨。天人。大众同闻。非一人独闻。即六成就中。第六众成就也。声闻者。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故得此名。有定性回心二种。即大小乘之分。定性属小乘。所作已办。生死已了。居灭已休。更不前进。耽著小乘涅槃之乐。不肯前趋宝所。求成佛道。是为定性声闻。

回心属大乘。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出离化城。涉俗利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广修六度。普度众生。同诸菩萨。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是为回心声闻。

三种众中。不先列菩萨。以声闻居首者。其故何也。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二佛成道后。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随从不离故。三为佛法所系。佛法二宝。必赖僧宝得传故。

《解》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讲)菩萨居中者。一以菩萨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其相不定故。二有此界菩萨。有他方菩萨。乘时利见。到处化度众生。不常随从故。三声闻欣涅槃。是滞空。人天乐生死。是著有。菩萨不住涅槃。不畏生死。处染若净。在俗恒真。不落空有二边。常居中道。故曰表中道义故。

《解》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讲)天人列后者。一三界内人天虽分。同是世间有漏相故。二有圣有凡。有苦有乐。品类杂故。三天人从佛闻法。亦复护法。为外护职故。以是列后。

丁初声闻众分三  戊初明类标数  二表位叹德 三列上首名 今初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专求出要。二破恶。正慧观察。破烦恼恶。不堕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魔即怖也。

(讲)与者同也。师资同堂晤对。大比丘。即大乘声闻。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受具足戒者。受二百五十戒。割爱辞亲。出家学道人也。

又既称大比丘。则具足戒。亦可云具足三谛戒也。真谛戒具足。出同居家。俗谛戒具足。出方便家。中谛戒具足。出实报家。

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三义者。一乞士。外向施主乞食。以资身命。内向如来乞法。以资慧命。一钵资身。即手持钵多罗。常行乞食。佛制比丘。乞食资身。舍除贪慢故。行乞则折伏傲慢。无所蓄藏。则破除贪心。专求出要者。专心研求。出离生死之要道也。

二破恶者。以三观正慧。破除烦恼诸恶。小乘云破身口七支之恶。大乘自当广指诸恶。不堕爱见者。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我执已空。见思惑尽。超出三界。不堕爱见深坑。

三怖魔者。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磨成就。地行夜*。空行夜*。天行夜*。辗转赞善。声传六天。魔闻生怖。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见同解。戒同修。利同均。名事和也。

(讲)僧是略称。具足应云僧伽。译为和合众。有理事二种和合。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解脱生死苦缚也。事和者。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合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天竺僧分大小乘。六和亦然。○又僧有五种。一无耻僧。毁犯禁戒者。二哑羊僧。不解三藏者。三朋党僧。交游族姓者。四世俗僧。昏昏度日者。五胜义僧。证果说法者。此僧非前四。乃第五胜义僧。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讲)首句举总数。三迦叶兄弟三人。过去在迦叶佛时。共立刹竿。感为兄弟。先为事火婆罗门。后遇佛得度。迦叶此云龟氏。姓也。先人在山修道。感灵龟负图而出。因是命族。三兄弟。一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胸前有癃。状如木瓜故。年一百二十岁。频沙王奉为国师。世称大仙。师徒五百人。释迦如来。初度憍陈如等五人之后。即思要度一位。世界有名之人。可以广度多众。乃以妙观察智。观察三迦叶。机缘已熟。即至木瓜林借宿。优楼频螺。以道不同。拒而不纳。释迦云。天色已晚。即指石室云。此处可否借我一宿。答曰。此处有毒龙。佛云无碍。迦叶即许住之。其徒曰。必为火龙所害。师云。彼愿意。汝勿多事。佛即往住。众徒心均不安。恐佛必遭火难。其夜火龙吐火。佛则放三昧火胜他。龙嗔喷毒气。佛入慈心三昧。则不受毒。龙降伏。次日迦叶众徒往观。火龙伏于足旁。乃大异之。归告其师。迦叶云。彼道不如我道真。意劝众徒。勿信小沙门。迦叶于是留佛少住。以礼待遇。佛为显神通。至第十六次。迦叶心起一念。佛即为说出。并谓迦叶云。汝自谓得阿罗汉果。其实未得。汝勿自高。成大妄语。于是迦叶心伏。求佛度其出家。佛令与众徒宣布。各愿从佛修道。将事火之器。弃之河中。二伽耶迦叶。伽耶山名。即象头山。在王舍城外。依此山学道故。闻知大兄。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从佛。三那提迦叶。那提此云河。在河边学道故。一日见河中事火法器。随流而下。疑二兄为人所害。即往探之。知二兄皆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归佛。师资共一千人。身子。即舍利弗。其母身形端正。是其所生之子。故称身子。目连即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婆罗门种。二人先事沙然梵志。沙然去世。众推二人为师。后闻佛因缘教。心有领悟。师徒二百人。皆从佛出家。耶舍长者子。及同学共五十人。亦从佛出家。并初度憍陈如。十力迦叶。额鞞。跋提。俱利。五人。应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故曰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脱四句。此大比丘众。皆是佛成道后。观察机缘成熟。先得度出三界。解脱生死。感佛度脱深恩。恒常随从。与佛俱在一处。不离左右也。初明类标数竟。

戊二表位叹德

《经》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解》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即乞士果。二杀贼。即破恶果。三无生。即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

(讲)前比丘是修因名。此阿罗汉是得果名。因果相契。因具三义。果上亦含三义。一应供。罗汉为世间福田。应受人天供养。即乞士所感之果。二杀贼。杀心中烦恼之贼。烦恼名贼者。以能伤害法身慧命故。即破恶所感之果。三无生。出分段生死。于三界内不再受生故。即怖魔所感之果。以魔乐生死。闻说受具足戒。即怖佛界增多。人天减少也。

有慧解脱下。标三种罗汉。今是无疑二句。是拣大阿罗汉。慧解脱罗汉者。因中修性念处观慧。即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观成断惑证真解脱生死。能破一切智外道。○俱解脱罗汉者。因中修共念处观慧。谓诸禅三昧。与四念处共修。具三明八解脱。能破五通外道。○无疑解脱罗汉者。因中修缘念处观慧。缘念世出世法。皆悉通达。能决众疑。能破围陀外道。三种罗汉。修因证果。彼此不同。今经云。皆是大阿罗汉者。决定是无疑解脱。故名大也。

《解》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讲)此是开迹显本。以释大也。又此阿罗汉。约迹则是声闻。约本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菩萨之别称。破无明见法身。大乘之士也。示作声闻者。隐藏法身大本。示作声闻小果。如舍利弗。过去已证金龙佛位。须菩提。乃是青龙陀佛。倒驾慈航。故曰示作。证此持名念佛。不思议之法。故名大也。

《解》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

(讲)上表位。是阿罗汉位。此叹德。是大菩萨德。从佛转轮者。依从佛所转之法轮。悉能代佛宏化。转妙法轮。法以轮称者。譬喻二义。一轮有推碾之功。喻法能推碾众生。粗细烦恼故。二轮有运载之义。喻法能运载众生。从凡夫地。到圣人地故。既能代转法轮。自可广利人天之众。为众所共知共识者也。闻名曰知。见面曰识。二表位叹德竟。

戊三列上首名

《经》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拘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冕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解》德腊俱尊。故名长老。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目连尊者。神通第一。饮光尊者。身有金光。传佛心印。为初祖。头陀行第一。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星宿尊者。无倒乱第一。继道尊者。因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喜尊者。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多闻第一。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不动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供。福田第一。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善容尊者。寿命第一。无贫尊者。亦佛堂弟。天眼第一。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讲)此列常随众上首之名。长老二字。贯下十六尊者。非独指舍利弗一人。德腊俱尊者。若德重智深。是谓法性长老。若腊久年高。是耆年长老。俱者并也。德腊并尊。故名长老。此中多有德有腊者。亦有有德而无腊者。并无有腊而无德者。

身子尊者。已证阿罗汉果。堪称尊者。身子乃连母为名。其母身形端正。故名身。是身所生之子。故曰身子。本经称舍利弗。舍利此云鹙鹭。其母眼目伶俐如之。故称舍利弗。弗即子也。又称鹙子。声闻众中。智慧无能及者。在胎已能寄辩母口。八岁登座。论议无双。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称智慧第一。亦姑显一德耳。十六尊者。各有偏长。非余尊者。不具智慧。亦非身子。不具余德。

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具云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先人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此族出家多人。以摩诃二字拣之。云大采菽氏。神通者。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罗汉具六神通。一如意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命通。六漏尽通。前五。天仙神鬼皆有。彼是报通。此皆修通。后一圣人方得。言第一者。如止耆婆之车。焚得胜之殿等。难以具述。

饮光尊者。身有金光。梵语摩诃迦叶。此云大饮光。由宿世为冶金师。有一贫女。至塔中礼佛。见佛像金身。坏了一块。乃起一念。我如有金。当为装饰完好。发一善愿。即有感应。后行乞途中。拾一金钱。即倩冶金师。为其锤薄。不取工价。发心同饰佛像。自尔以来。九十一劫。身常圆满紫金光聚。光吞日月。故名饮光。加以大者。拣异其他迦叶也。

传佛心印者。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舍身为座。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今付摩诃迦叶。此即我佛传心印于迦叶。为初祖。迦叶复传心印于阿难。递代相传。心心相印。故称心印。

头陀第一者。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以十二行。抖擞尘劳烦恼故。一住阿兰若。二常行乞食。三次第乞。四日中一食。五节量食。六过中不饮浆。七著粪扫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坐。十树下宿。十一露地坐。十二但坐不卧。迦叶年老。不舍头陀。佛悯其老。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曰头陀第一。此尊者未曾入灭。佛嘱传衣弥勒。在鸡足山入灭尽定。以待弥勒佛出世。

文饰尊者。即摩诃迦旃延。此云大文饰。南天竺国婆罗门种。西域四大姓一刹帝利。此云王种。二婆罗门。此云净裔。三毗舍。此云商贾。四首陀。此云农夫。婆罗门多智。尊者又复出家闻法。善解契经。阿含经云。有外道执断见。问曰。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答曰。如罪人被囚。宁得归否。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答曰。如人堕厕得出宁肯更入。如是种种善论。故云论议第一。大膝尊者。即摩诃俱絺罗。是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论议辄胜。自姊怀胎后。皆姊胜。知胎中必怀智人。自思弟屈于姊。尚是小事。将来舅屈于甥。岂不令人见笑。遂辞姊。到南天竺国。读四围陀典。发愤精进。尚无剪爪之功。世称长爪梵志。十六年归。欲与甥论议。问姊甥今何在。姊云先从沙然梵志学道。现从佛出家。即至佛所。索甥归还。佛令立论。论胜则还。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广众一显。遂曰。论胜还甥。论屈我头把汝斩。佛笑谓曰。汝以何为宗。答曰。不受为宗。佛云。汝见受否。大膝一想不好了。两头俱堕。说受则自宗相违。说不受。世间相违。被佛一问。自知论屈遂逃。行不数武。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乃返佛所。高声曰。瞿昙取刀来。斩我头去。佛曰我法无如是事。汝既知屈。可从我出家。由精勤故。得四无碍辩。触问能答。故称答问第一。

星宿尊者。父母祷星宿而生。即离婆多。又译假和合。释论云。夜坐空亭。见一小鬼负尸而来。有一大鬼追来争之。乃请尊者分判。自思若依理而判。必为大鬼所害。若枉理而判。难免小鬼所害。俱不免害。乃依理判曰。我见此尸。是小鬼负来。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小鬼取尸手足补之。因此烦恼。遂疑此身非我。若我本身。眼见鬼拔食讫。若非我身。云何随我行。逢人即问。汝见我否。僧答云。本是他遗体。非我有也。遂悟此身假和合。即得道果。入定心无倒乱。故云无倒乱第一。

继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译大路边。槃陀伽译继道。相继于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于归家途中生子。继道随兄从佛出家。因根机愚钝。仅持一偈。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兄遣还俗。哭泣不已。佛怜而教之。使诵扫帚不辍。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如若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

喜尊者。佛之亲弟。四月九日生。身黄金色。具三十相。短佛四指。故称仪容第一。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世称智者。与舍利弗论议结舌。深信佛法。有欲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短小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遂从其出家。

庆喜尊者。佛之堂弟。是佛成道日生。净饭王是日。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报告。又闻王弟白饭王。报告生子。故字之曰庆喜。至二十岁。佛度出家。要求佛将二十年所说之法。重为宣说。悉能记忆。迦叶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称多闻第一。

覆障尊者。即罗侯罗。过去因塞鼠穴六日。报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是佛之子。佛与耶输陀罗。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达第四次出游。见比丘僧。为度生老病死苦。回归向父王请愿出家。净饭王闻言流泪曰。阿私陀仙人之言应矣。次日至宫中。劝太子曰。汝若有子。当许出家。太子指耶输陀罗腹云。他已有孕。耶输一惊。即觉成孕。于太子出家后。六年始生。恶声盈路。诸释皆愤恨。请王治其罪。耶输虽能自信。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设一火坑。誓言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抱子投坑。火化红莲。托耶输体。母子无损。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佛度罗侯罗出家。密行第一。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报。司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憍梵波提。过去世为沙弥。见老比丘诵经。轻弄云。如牛食草。老比丘已证阿罗汉果。告云。汝此言有罪。随即忏悔。犹堕落五百世为牛。余报未尽。尚事虚哨。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观德。讥谤又要获罪。于是令居天上。诸天敬奉。故受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即宾头卢。颇罗堕。昔树提长者。以钵置刹竿上。号于众曰。谁能现通取钵。当以与之。尊者即时现通取之。佛诃责不许入灭。留身世间。应末世供。为人天福田。故称福田第一。

黑光尊者。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人见惊骇。佛禁夜行。因之而始。此尊者为佛使者。摩利夫人师事焉。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一千。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故称教化第一。

房宿尊者。即劫宾那。由父母祷星宿而生。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

善容尊者。即薄拘罗。毗婆尸佛时。以阿梨勒果。施一病僧。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又持不杀戒。感五不死报。初生现异。母以为怪。遂欲处死。置之熬盘不死。复置釜中不死。复投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剖子现。竟无所伤。渔人养育成人。因火不能烧。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伤。名五不死。颜貌端正。故曰善容。享寿一百六十岁。故称寿命第一。

无贫尊者。即阿冕楼陀。楞严经。名阿那律陀。译云无贫。亦云如意。由昔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不受贫穷。得如意乐。亦佛之堂弟。听法之时。常乐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因闻佛呵。恐受坠落。乃自责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精进失目。佛怜而度之。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好乐反见。照明金刚不坏本体。而得正定。遂得半头天眼。告螺髻梵王云。我不因眼。观大千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是为天眼第一。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等者。等余未列之众。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者。或过去古佛。倒驾慈航。或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影响法会。助宏道化。今闻净土摄受十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第一义悉檀。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增道损生者。闻此念佛法门。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自净佛土。即净自心之佛土。复名当机众者。因此等常随众之机。与念佛之教相当。堪能得益。故称为当机众矣。初声闻众竟。

丁二菩萨众

《经》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解》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乃智悲(并)[双]运。自他兼利之称。

(讲)此释菩萨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义。在会听众。不独声闻。诸菩萨。亦所同闻。摩诃萨。乃菩萨中大菩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大道心者。发大菩提心。即运智上求佛道也。成就众生。乃运悲下度众生也。故曰智悲双运。自他兼利者。运智上求是自利。运悲下度是利他。菩萨二利兼焉。

《解》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讲)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菩萨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于真子中。文殊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难信之法。故以文殊居初。

《解》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列次。

(讲)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当来成佛。龙华三会。度众无量。现居等觉之位。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

(讲)旷者远也。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常精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并运。常无疲倦。故名常精进。

《解》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深证等觉。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必皆求生净土者。以不离三宝故。小注云。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秘密之藏。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讲)此会。不独出世间声闻菩萨。并有世间天人。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者。能为忉利天之主。未来成佛。号无著尊佛。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报此天。中间一天。天王所居。东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为内臣。合名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东方持国天王。宫殿建于黄金埵。南方增长天王。宫殿建于琉璃埵。西方广目天王。官殿建于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宫殿建于水晶埵。此四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又称护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兜率天。此天有内院。菩萨所居。三灾不及。外院天众所居。化乐天。他化天。至此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未离欲故。

更等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四禅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五不还天五天。合为十八梵天。名为色界者。色蕴胜故。以离欲清净。无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净也。以禅定为乐。又名四禅天。

更等无色界。四空四天以灭色趣空。无色蕴故。名无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横论第二天之名。以为竖论总数。三十三层者。错误也。

无量诸天。应指大千世界。四禅以下。诸天之数无量。大众俱者。总指在会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鬼神等。无不与会。共秉同闻。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旁注。唯广大故微妙者。唯法门广大。故无机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门微妙也。初通序竟。

上一篇: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3
下一篇:阿弥陀经要解讲义01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