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03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03
2006年06月21日19:1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401 字体: 繁體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卷第一)03

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述

明古杭云栖寺古德演义

民国华藏莲社净空会本

【疏】正谓无念者。良繇一心不乱。则不以有心念。不以无心念。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不以非有非无心念。离此四句。更有何念。虽名念佛。盖无念之念也。念而无念。是名一心。如是之心。心无其心。强名曰一。尚无一相。安求所谓五者三者八者二者。然则一心不乱。不异一念不生。焉得非顿。

【演】不以有心念等者。有心堕妄想乃增益谤。今则若言其有。则能念之心本体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非有也。 无心堕断灭乃损减谤。今则若言其无。则能念之心惺惺不昧。所念之佛历历分明。非无也。 亦有亦无堕相违谤。今则有处全空。空处全有。互夺两亡。非双亦也。 非无非有堕戏论谤。今则因有念显无念。因无念显有念。互成双立。非双非也。 又不以有心念。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也。不以无心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也。不以亦有亦无心念。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也。不以非有非无心念。于无了知不辨真实也。 更有何念者。四句既离。百非亦绝也。 念而无念是名一心者。云念则非空。云无念则非有。念夺无念。无念夺念。互夺两亡。则双遮二边。因念成无念。因无念又成念。互成双立。则双照二边。以照夺遮。以遮夺照。非遮非照。唯是一心。

二分圆

分属圆教者。圆之为义。谓四法界中。前三通于诸教。后一独擅乎圆。今此经者。圆全摄此。此分摄圆。得圆少分。分属圆故。

【疏】四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此三诸教所有。四。事事无碍法界。唯华严一经有之。名为别教一乘。以事理无碍。同顿同终。事事无碍。不同彼二。拣乎同教一乘。故名为别。非藏通别圆之别也。

【演】事谓缘起无边。理谓性海无尽。事理谓圆融无碍。事事谓主伴重重。相即相入。

【疏】今谓分摄乎圆者。以华严全圆。今得少分。略说有十。

【演】华严全圆。今得少分者。一无情说法同。二一含无量同。三不动周遍同。四见闻获益同。五八难顿超同。六出生无尽同。七双垂两相同。八教主法身同。九不可思议同。十顿齐佛境同。此十配华严十种玄门。可以意得。

【疏】一。华严器界尘毛。形无形物。皆悉演出妙法言音。此则水鸟树林。咸宣根力觉道诸法门故。二。华严一微尘中。具足十方法界。无尽庄严。此则如大本云。于宝树中。见十方佛刹。犹如镜像故。三。华严不动寂场。遍周法界。故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等无量悉周遍。此则如大本云。阿弥陀佛常在西方。而亦遍十方故。

【演】如本无差别。即不动寂场。无量无等。谓无量世界。无等世界。即遍周法界也。

【疏】四。华严喻药王树。若有见者。眼得清净。乃至耳鼻六根。无不清净。众生见佛。亦复如是。以见圆觉佛。闻普门法。神力乃尔。此则阿弥陀佛道场宝树。见者闻者。六根清净故。

【演】圆觉佛者。谓道穷妙觉。位极于茶。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圆显十身。富有万德。如十五日月。圆满具足。最上最胜究竟觉也。 普门法者。普是遍义。门曰能通。华严中具无量波罗蜜门。一一门中复出无量法。乃至一一句能充遍法界。一一字能通大涅槃。故曰普门。

【疏】五。华严八难超十地之阶。此则地狱鬼畜。但念佛者。悉往生故。

【演】八难谓地狱。饿鬼。畜生。盲聋喑哑。世智辨聪。佛前佛后。北拘卢洲。无想天。以受此果报。不得圣化。故称为难。此是凡夫住事八难。 又复有余中。三十心为三恶道。住无我法。名为北洲。地前法爱如长寿天。未有初地十种六相。名诸根不具。地前智浅如世智辨聪。不穷中理。如佛前佛后。此是二乘住理八难。

【疏】六。华严一即一切。故如来能于一身现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头。一一头出尔所舌。一一舌出尔所音声。乃至文字句义。充满法界。此则如大本云。彼国无量宝华。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明。一一光明。出三十六百千亿佛。普为十方说一切法故。七。华严舍那释迦。双垂两相。此则如观经云。阿弥陀佛现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而又见丈六之身。于池水上故。

【演】舍那释迦双垂两相者。两相。谓千丈圆满报身。与丈六老比丘相。双垂。即二始同时。不动寂场而游鹿苑也。

【疏】八。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故。九。华严名大不思议。净名诸经名小不思议。此则亦名不可思议功德故。

【演】净名名小不思议者。如借座镫王。请饭香土。室包乾象。手掷大千。及菩萨种种不思议解脱。皆不可思议也。

【疏】十。华严为教。即凡夫心。便成诸佛不动智。此则不越称名 佛现前故。是则齐等净名诸经。同为华严流类。圆教全摄此经。此经分摄圆教。以少分义。故名分圆也。

【演】不动智。谓不生不灭心。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也。同为华严流类者。谓华严是源。而此则是其流。华严是本。而此则是其类。此类字。与圣人之于民亦类也。类字相似。此流字。与流流入海。流字相似。

三旁通二    初观经。二诸经

初观经

先明通观经者。有言十六观门。名为定善。执持名号。名为散善。今为通之。于中有二。一总。二别。先明总者。彼经妙观。宗乎一心。此经一心。正符彼意。一心作观。一心称名。何得同归一心。扬彼抑此。详如净觉疏中说。

【演】定善散善者。十六观门为定善。定心成观故。执持名号为散善。散心称名故。彼经妙观宗乎一心者。以若就事上直观依正。岂名微妙。今观若依若正。乃法界心观法界境。生于法界依正色心。是则名为唯依唯正。唯色唯心。唯观唯境。岂不名妙。故知妙观皆宗一心。心性遍周。无法不造。无法不具。若一毫法从心外生。则不名为妙观也。

【疏】旁通者。不别顿圆。但取诸大乘经义理相通。以十六观。是净土专经。故先举也。定散者。孤山判十六观为定善。此经持名为散善。今谓一心不乱。有事有理。即事一心。已非全散。何况理一。

【演】已非全散。何况理一者。若据事持应名散心。今专注一境已非全散。理一心者。悟自本心。本自不生。本自不动。何为散也。

【疏】正符彼意者。彼经三观。即空即假即中。超乎次第。是为一心。

【演】即空即假即中。是一心三观。观三谛一境也。斯乃称性而观。绝待而照。修此观时。只一观而三观。观于一谛而三谛。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故空为法界。一切法趋空。无假无中无不空。假为法界。一切法趋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中为法界。一切法趋中。无空无假无不中也。此观成时。证一心三智。亦名一切种智。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释论云。三智实在一心中得。即此意也。

超乎次第者。以有次第三观。先修从假入空观。次修从空入假观。然后双遮双照。流入萨婆若海。此是别教行相。今是圆观。故顿超也。

【疏】今经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能持所持。了不可得。是名空观。正当空时。能所历然。是名假观。非假非空。常空常假。不可思议。是名中观。良以单提圣号。直下一心。有何次第。正三观圆修之义也。

【演】了不可得者。能所性空故。能所历然者。不碍缘起故。非空非假。互夺两亡。双遮中道也。常空常假。互成双立。双照中道也。遮照同时。故不可思议。

【疏】是则彼经以心观为宗。此经以心念为宗。观即念也。念即观也。两经所说。既同一心。何独此经抑之为散。故此法门名念佛三昧。亦名一行三昧。亦名诸佛现前三昧。亦名般若三昧。亦名普等三昧。三昧之言定也。既通多种三昧。何得为散。大要观想若非一心。观亦成散。持名若得一心。持即成定。不在观想持名。而在一心与不一心也。

【演】观即念。念即观者。观乃注想一境。念乃明记不忘。则观念似别。然观曰心观。念曰心念。则同宗一心。彼则以法界心观法界境。此则以法界心念法界佛。毫无差别。故言即也。

名念佛三昧者。执持名号故。一行三昧者。系缘法界。专称名字故。诸佛现前三昧者。一心功成佛现其前故。般若三昧者。一心不乱即大般若故。普等三昧者。一心功成无法不摄故。

【疏】如净觉疏者。疏云。智者大师于观经。以三种净业属散。十六妙观属定。未闻以持名为散也。孤山判此经为散善。予不韪彼说。且普门品疏。释一心称名。有事有理。存念观音。无有间断。名事一心。若达此心。四性不生。与空慧相应。名理一心。

【演】智者大师。于观经分散分定者。观经中。因韦提希启请。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故世尊以三种净业。答思惟。十六妙观答正受。天台疏云。三种净业。散心思量名曰思惟。十六正观说名正受。是即属散属定也。 三种净业者。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若修三种福。为三惑染。不称净业。于十六境。不照三谛。不名妙观。

四性不生者。谓达此心。自他共无因不可得。无心无念也。与空慧相应者。空慧即大般若智。以无虚妄心念。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也。

【疏】普门无不乱二字。智者尚作空慧释之。今云一心不乱。何得贬为散善。愚按智者入灭。唱三宝名。章安临终。亦称弥陀。及二大士。彼师 资自行如斯。必不散判称名。于是益信。

次明别者。或谓此经但闻佛名。或谓此经佛是劣应。或谓此经华局车轮。或谓此经五逆不生。或谓此经止属下品。不知二经实一义故。不知此经尤独要故。

【疏】但名者。或谓观经教想彼佛相好。此经但持四字空名。则不见佛身。故名散善。然经云。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既佛现。则宁无相好。况与众。则主伴齐彰。盖彼以作观见佛。此以持名见佛。为因不同。见佛则一。

【演】但名故名散善者。以若有定心佛身自现。今不见身。显是无有定力。故名散善也。

【疏】劣应者。或谓观经言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此经不说。疑是劣应。故名散善。然大本云。尔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世界。阿难见佛。容体巍巍。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则观经所说。犹一世界。今言一切世界。则更为高大。何得言劣。又大本言。阿弥陀佛道场宝树。纯以众宝。自然合成。则非木菩提树下之身。何得言劣。又观经言。彼佛或现丈六八尺。或现大身。满虚空中。则随机所见。大小无定。故古谓即劣即胜。生法不二。而况今经。不出大小。何得定指为劣。

【演】劣应故名散善者。以定力若深。则所见之身自然高大。今是劣应。显是无深定力。故云散善也。 劣应是丈六身。凡夫小乘依事识所见者。胜应是圆满报身。是大乘人依业识所见者。 非木菩提树下之身者。以劣应身。在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吉祥草为座。报身则七宝树下成道。以天衣为座也。即胜即劣生法不二者。劣即生身。胜即法身。言相即不二者。以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纷纭自彼。于我何为故。

【疏】华局车轮者。或谓观经华大十二由旬。此经车轮。华局于小。故名散善。不知车轮之义。大小无定。大本车轮大至百千由旬。何止十二。详如后文中辩。

【演】华局故名散善者。以若有深定。则所见之华自然广大。今局于小。显是无深定力。故名散也。

【疏】五逆不生者。或谓观经言五逆得生。大本唯除五逆。则济度功狭。故名散善。不知唯除五逆下。有诽谤正法四字。五逆而兼谤法。乃在所除。虽具五逆。不谤法者。未必不生也。良繇谤则不信。不信不生。故所谓疑则华不开是也。观经不言谤法。如兼谤者。亦不生也。又观经下下品五逆文中。谓其人十声称名。遂得往生。则观想未成。唯资十念。五逆之生。正称名得生耳。况大本云。地狱鬼畜生。亦生我刹中。堕地狱者。非五逆人而何。

【演】五逆不生名散善者。以具大定者。速入圣阶。度生亦广。今济度功狭。显是无有大定。故名散也。

【疏】止属下品者。或谓观经下之三品。初言智者教令合掌*手。称南无阿弥陀佛。三言善友教云。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名号。则持名往生。似唯下品。不知持有事理。理复浅深。今下生者。仅是事善。若成理观。则与彼经三观圆修。冥契不二。何虑品位之不高也。况下品文中。乃指恶人愚人。非谓善人智人持名。亦居下品也。故知二经。其义一也。

【演】止属下品名散善者。以具正定者。必于宝刹速证无生。今止成下品。显是无有正定。故名散也。

【疏】独要者。略有三意。一者。观经所明佛身。虽云即报即法。而那由恒沙。不无数计。生身尊特。犹待辩疑。此经但曰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则不属诸数。直指法身。独要一也。

【演】独要三意者。一谓佛身不属诸数。而那由恒沙不无数计。则此经为独要一也。此可对前。佛是劣应一疑。二谓用心不涉次第。而先日次水。自觉繁长。则此经为独要二也。此可对前。但闻佛名一疑。

三谓游历不分高下。而上辈三品。乃遍十方。则此经为独要三也。此可对前。止属下品一疑。 生身尊特犹待辨疑者。有言六十万亿那由他之身。乃是生身。盖以净土之身胜于秽土。秽土生身丈六。净土生身宜尔许高大也。四明尊者。以十三重问答。辨此决是尊特身也。

【疏】二者。十六妙门。虽云即观即心。而先日。次水。次地。次树。次座。方入佛观。则不无次第。犹觉繁长。此经不修余业。单事持名。倏尔一心。便得佛现。独要二也。三者。上三品生。乃能游历十方。承事诸佛。中下二品。皆无此文。今持名往生。便得供佛诸方。食时还国。独要三也。闻说一义。尚恐生疑。更闻独要。必致深骇。故云难信之法。又云不可思议功德经也。

二诸经

复明通诸经者。与诸大乘经意义相通。如净名法华等。旁通如是。乃知此经。义理所该。深邃广远。不应视同浅近。自取愆尤。

【疏】净名法华等者。此一心持名得生彼国。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是净名义。

【演】随其心净佛土净者。经云是故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肇注云。净土盖是心之影响耳。欲响顺必和其声。欲影端必正其形。此报应之定数也。 净名即维摩诘。五百童子之一也。以此经由净名示疾说起。故遂以名经。

【疏】又此一心持名。即以深心念佛。乃至独入他家。一心念佛。乞食无侣。一心念佛。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是法华义。

【演】深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云深心。亦从深理生。亦从厚乐善根生。故十地经云。入深广心。涅槃经云。根深难拔。故言深心。 法华者。实相妙理。巧喻莲华。法喻双彰。名实并显。云妙法莲花也。

【疏】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

【演】般若此云智慧。从方等之后。出大般若。转教付财。融通淘汰。约时。则禺中时。约味。则从生酥出熟酥也。

【疏】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

【演】圆者满足周备。此外更无一法。觉者虚明灵照无诸分别想念。即当人自性也。

【疏】如五百长者子。称七佛名。遂得见金色之身。成阿罗汉。是观佛三昧义。

【演】观佛三昧者。以此经是说念佛法门。修行正定故。

【疏】如菩萨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系念思惟因缘力故。得断烦恼。是涅槃义。

【演】六念者。佛法僧施戒天六事。安心不动。称之为念也。涅槃疏云。前三念他。后三念自。施戒是自因。生天是自果。戒是止善。施是行善。天有近果远果。近即二十八天。远即第一义天也。然谓菩萨六念。则是念同体三宝。一心戒施。第一义理也。涅槃。此云大灭度。是如来断德。具常乐我净四义。此经是第五时所说。

【疏】如佛告父王。汝今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常勤精进。当得佛道。又云。十心向往。命终必生彼佛国土。是宝积义。

【演】十心向往者。一于众生起大慈。无损害心。二于众生起大悲无逼恼心。三于佛法

不惜身命乐守护心。四于一切法发生胜忍无执著心。五不贪利养敬重净意乐心。六求佛种智于一切时无忘失心。七于众生尊重恭敬无下劣心。八不著世论于菩提分。生决定心。九种诸善根无有杂染清净之心。十于诸佛舍离诸相起随念心。宝积者。此部广谈妙法。犹如珍宝积集丰盈也。

【疏】至如华严圆义相通。已见前文。念佛之义。不可胜举。如上且就一经大旨而言。泛论经义。则维摩丈室。容八万四千师子之座。今此净土。十方往生。犹如雨点。皆生七宝池中。曾无窄隘。即净名义。

【演】一经大旨。即念佛往生也。 维摩丈室容八万座者。维摩诘。从须弥灯王佛所。借三万二千狮子座。皆高八万四千由旬。置于丈室。无所妨碍。于昆耶城及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见如故。

【疏】如来神力品。释迦与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乃至梵天。为赞叹法华故。今此六方赞叹亦复如是。即法华义。略举少分。通诸大乘。余不繁叙。又起信因缘分疏。明信位初心有四种机。以礼忏灭罪被初机。以修习止观被中机。以求生净土被上机。初谓业障众生。中谓凡夫二乘。则知净土是大乘菩萨所修矣。义理所该。总结上文。

【演】起信谓令人发起大乘信根。因缘分者。此论通有五分。一者因缘分。二者立义分。乃至第五劝修利益分。今当第一。说造论因缘有八种也。

信位初心。谓十信中初信心也。有四种机者。论文云。五者。为示方便。消恶业障。善护其心。远离痴慢出邪网故。六者。为示修习止观。对治凡夫二乘心过故。七者。为示专念方便。生于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为示利益劝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缘。所以造论。疏云自此下四种机。当信位初心。四中前三为下中上三人。后一策以劝修也。

礼忏灭罪者。论云。若人虽修行信心。以从先世来。多有重罪恶业障故。为诸魔鬼之所惑乱。或为世务牵缠。或为病苦所恼。应当精勤。昼夜六时。礼拜诸佛。诚心忏悔。得免诸障。善根增长故。被初机者。疏云。此当下品也。

修习止观者。论云。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是依真如门。止诸境相无所分别。即成根本无分别智。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是依生灭门。分别诸相观诸理趣。即成后得智。被中机者。疏云。此当中品也。求生净土者。论云。若人专念阿弥陀佛。愿生彼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依正定故。被上机者。疏云。此当上品也。

【疏】愆尤者。轻毁此经。即轻毁大乘。获罪无量故。

四所被阶品二初料简。二总收

初料简

已知此经。文略义丰。言近旨远。未委被何根器。有何阶等。先明料简。前三非器。谓无信者。无愿者。无行者。反是皆器。

【疏】先明根器。有是有非。次别阶等。有胜有劣。欲令舍非从是。弃劣取胜也。信。谓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定得往生。究竟成佛故。如经所云。汝等皆当信受我语。是也。

【演】信生佛不二者。迷此心为众生。悟此心为诸佛。诸佛乃觉悟之众生。众生乃沉迷之诸佛。古云。诸佛心内众生。尘尘流转。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也。又复此信。即是起信信根本。慈云信自心。而彼根本外。尚有信佛。信法。信僧。不疑自心外。尚有不疑师。不疑法。今独举根本自心者。以信净土唯心。为净业之独要也。

【疏】愿。谓信非徒信。如子忆母。瞻依向慕。必欲往生故。如经所云。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也。

【演】如子忆母者。楞严言。十方诸佛怜念众生。如母忆子。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疏】行。谓愿非虚愿。常行精进。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故。如经所云。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也。此之三事。号为资粮。资粮不充。罔克前进。又复此三。如鼎三足。或俱无。或具一缺二。或具二缺一。皆不可也。又以喻明。譬之五谷。其无信者。不信即种是谷。栽培此种。定得成谷者也。信而无愿者。虽知佳种。无心求谷者也。愿而无行者。虽望得谷。不事耕耨者也。俱无互缺。准上可知。此三者。皆鸁劣破漏之器。不堪承受甘露法味。故名非器。

【演】不堪承受甘露法味者。楞严云。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今羸劣破漏岂堪承受。

【疏】又复世人虽行众善。于彼佛土。无信行愿。亦名非器。虽有诸过。于彼佛土。有信行愿。亦名为器。反是皆器。如下所明。

【演】虽有诸过。亦名为器者。如观经下三品。皆五逆十恶。临终发心。皆得往生。

于是器中。辈之品之。成三成九。九之又九。三之又三。又细分之。复应无量。如二部中说。

【疏】次明阶等也。辈者。大本三辈。品者。观经九品。故曰三九。三辈之中。复三辈之。则成九辈。九品之中。复九品之。则成八十一品。辈之无穷。品之不已。则成百千万亿辈品。故曰复应无量。所以然者。均名念佛。同一往生。而修有事理。功有勤惰。随因感果。地位自别。故涅槃说十二因缘。曾无二法。而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中智观者。得缘觉菩提。上智观者。得菩萨菩提。上上智观者。得佛菩提。是则诸天共器。食有精粗。三兽同河。渡分深浅。焉可诬也。傥其自负利根。闻说念佛若将浼焉。宁知辈品天渊。存乎其人而已。终不念佛。钝置汝也。好奇负胜之士。幸平气而思之。

【演】下智观者等。下智是但解偏空。而根稍钝者。彼即观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菩提。 中智亦但解偏空。而根大利者。彼即观思议不生灭因缘。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缘觉菩提。 上智是解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生灭因缘。心广无量故。成菩萨广大行故。得菩萨菩提。 上上智是解不但中理者。彼即观不思议不生灭因缘。一切种清净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得佛菩提。是同是十二因缘一法。而因智慧不同。观察不同。而所得遂各各不同也。非随因感果而何。 诸天共器者。净名经云。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三兽同河者。永嘉集云。譬如象马兔渡河。足有长短。而分深浅。

二总收

总收者。但持佛名。必生彼国。则或高或下。或圣或凡。乃至或信或疑。或赞或毁。知有彼佛。便成善根。多劫多生。俱蒙

解脱。

【疏】高下者。以上品即登彼岸。下品犹胜天宫。则品位虽殊。皆得不退故。

【演】下品犹胜天宫者。如云。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尚自有风灾。假饶修到非非想。不若西方归去来。

【疏】圣凡者。以具缚凡夫。但得往生。即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则终当成圣故。此专举其顺者。下言信疑赞毁。则兼违顺.无不获益也。问。信赞应尔。云何疑毁亦曰善根。答。常不轻授记诸人。皆当作佛。人疑不信。乃至打骂。因堕地狱。从地狱出。终得成道。岂非骂打从疑而生。疑从知生。知从闻生。闻知有佛。然后生疑。曾未闻知。疑从何发。因闻知故.佛之一字。已蕴识田。投种土中。雨露忽滋。终有生日。彼毁佛者。义亦如是。故曰但知有佛。皆成善根。毕竟解脱。不闻不知。则不成种。

五能诠体性  四  初随相。二唯识。三归性。四无碍

初随相

已知此经被机普遍。未知能诠。何为体性。依古展转十门推本。约之成四。先明随相。于中复二。一谓声名句文。二谓所诠义。以文与义。皆属相故。

【演】先明随相者。相即文义之相。随有二义。一者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二相。交相随顺。而为教体故。二者且未会归一心。先随文义外相。谈能体诠故  十门推本者。一音声语言。二名句文身。三通取四法。四诸法显义。五摄境唯心。六会缘入空。七理事无碍。八通摄所诠。九事事无碍。十海印炳现。

二谓所诠义者。或难云。此明能诠体性。何故所诠之义。亦作能诠耶。当知以义对名句文。则义为所诠。若以义对理而言。义为能诠。理为所诠也。

【疏】十门展转。详见华严玄谈。圭峰复于中约而束之。遂为四门。初声名句文者。据大小乘教。或以声为教体。或以名句文身而为教体。今依清凉大师。通收四者。以声为教主。名者次第行列。诠法自性。句者次第安布。诠法差别。文者次第联合。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者。屈曲为声上诠表。唯声。则不能诠义。唯名句文。则无自体。兼此四事。是谓教体。以假实体用兼资也。

【演】或以声为教体者。摄假从实故。名等有展转义。非正教体故。依声有名。依名有义。如依父有子。依子有孙。父为体故。或以名句文身为教体者。以体从用故。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等。

名诠法自性者。如无量寿佛。无诠非有自性。量诠分限。寿诠永年。佛诠大觉。句诠法差别者。如无量寿佛。诠法则广大。若云量寿佛。诠法则少狭矣。文为上二所依者。藉文彩连合之功。方显名句之用也。假实体用兼资者。名句文为假。二十四不相应行摄故。声为实。十一色法所摄故。声为体。名句文为用。

【疏】二所诠义者。此声名句文。若无所诠之义。则同乎篇韵。殊无意况。若徒义无文。妙理凭何而得显示。良以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资。乃成教体。故今此经。从如是我闻。至作礼而退。是声名句文体。而其中所说依正二报。信愿往生等。是所诠义也。以是二者。交相随故。而为教体。

又若据法所显义。则无非佛事。如香饭光明等。当知法法皆为教体。

【疏】法能显义。则法法自彰。不俟文字。如华严云台宝网。毛孔光明。皆能说法。净名云。有佛世界。以香饭而作佛事。有佛世界。以光明而作佛事。乃至一色一香。一举一动。无有一法而非佛事等。今此经者。水鸟树林。咸宣妙法。则随举一法。皆成教体。

【演】法能显义者。色声香味触法。尘尘皆为教体。眼耳鼻舌身意。根根尽入圆通。所谓翠竹黄花。无非般若。白云流水。尽是真如。松风昨夜炽然说。自是聋人不肯听。

二唯识

唯识者。此文此义。皆识所变。而有本影四句。

【演】唯识者。唯有拣择。决定。显胜。三义。识有了别义。略而言之。唯遮境有。识拣心空。故曰唯识。

文义皆识所变者。变有二。一者因缘变。有实体用。是前五及第八识。二者分别变。但可为境。是六七二识。今声为因缘变。有实体用故。名句文及所诠义。乃分别变。但可为境。无实体用故。

本影四句者。本者实有本质。影者自心影像。本如镜外之物。影如镜中所显之影。识如镜体。

【疏】四句者。一唯本无影。即小乘教。不知教法皆唯识现。谓如来实有说法故。

【演】唯本无影者。是认影为本。小乘不知唯识现者。以小乘人。不达三界唯心。心外有境。如小儿执镜中之影为实。不知乃镜光所现之影故。

【疏】二亦本亦影。即始教。以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从妙观察智净识所现。名本质教。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影像教。诸佛众生互为增上故。

【演】净识即第六识心王。以六识相应心所。既转成妙智。则心王岂不是净识。以纯无漏故。妙观察智者。唯识论云。转八识相应心所。成大圆镜智。转七识相应心所。成平等性智。转前五识相应心所。成成所作智。转六识相应心所。成妙观察智。五七八三智,能现种种身。唯妙观察智。能于大众中雨大法雨。闻者识上所变者。他佛宣说。若文若义本质。闻者识上变起文义而缘。如镜对像自变影故。增上是助意。互为增上者。佛无众生。佛不说法。是众生于佛为增上缘。众生无佛说法。众生亦不能自变文义而缘。是佛于众生为增上缘。如月无水不能现影。水无月亦不能现影。是互为增上意。

【疏】三唯影无本。即终教。以离众生心。更无有佛。唯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令彼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说法。是故佛教全是众生心中影像。

【演】离众生心。更无有佛者。谓佛本是无。心净故有。以心净故。诸佛即现。若离众生心。更无有佛也。何以故。法身妙理。无有色相迭相见故。教中云。佛果无别色心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是也。大悲即众生缘。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经。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大智即法缘。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为增上缘者。如涅槃云。波罗奈城。有优婆夷。屈请众僧。奉施医药。有一比丘身婴重病。良医诊之。当须肉药。是优婆夷割其股肉。切以为羹。施病比丘。服已病差。女人患疮苦恼。发声称佛。我在舍卫闻其音声。于是女人起大悲心。是女寻见我持良药。涂其疮上。还复如本。善男子。我于尔时实不往至波罗奈城持药涂彼。当知皆是慈善根力。令彼女人见如是事。此即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也。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说法者。华严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等。

【疏】四非本非影。即顿教。非唯心外无佛。众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绝言。即不教之教。所谓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说听皆无。唯识而已。是以识为教体也。

【演】不教之教者。如维摩诘嘿然无言。文殊叹曰。是真不二法门。世尊洗足已。敷座而坐。须菩提赞言。希有世尊。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是也。尊者无说。我乃无闻者。空生宴坐石室中。空中帝释散花供养。空生曰。散花者谁。曰我天帝释也。何以散花。曰以尊者善说般若。尊者曰。我本无说。帝释曰。尊者无说。我乃无闻。乃真说般若也。此四皆言唯识者。唯识有二。一胜义唯识。二世俗唯识。今初句唯本无影非唯识。即前之随相门。二句亦本亦影。是世俗唯识。三句唯影无本。通世俗胜义。以无本质。应是胜义。以有影像应通世俗故。四句非本非影。唯是胜义唯识也。胜义唯识。即后归性一门。此当门名世俗唯识。四句料简实通前后也。

【疏】今此经者。且约终顿二教。则众生心乐出离。自于心中见佛为说极乐依正。信愿往生。而实无说无听。故识为教体。

【演】心乐出离五句。是唯影无本。而实无说无听。是非本非影。既不离此二句。此文此义非识所变而何。故识为教体也。

三归性

归性者。前以所变之万境。摄归能变之八识。今以所现之八识。复摄归能现之一心。则性为教体。

【演】归性者。因一念无明。迷此性体。而现起八识。次从八识体。变起万境。今溯流及源。反末归本故归性也。

八识即心生灭门。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黎耶识也。此识有觉不觉二义。今是不觉义中。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故云能变之八识也。

一心即本源之一心。所谓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也。此心有真如生灭二门。是虽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而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

则廓尔大悟。故云能现之一心也。

【疏】一心者。即真如自体也。从此真如。流出教法。故会相归性。则所谓重颂如。授记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

【演】从真如流出教法者。具足言之。则从真如流出根本智。从根本智流出后得智。从后得智流出大悲心。从大悲心流出十二分教。今但依源头说。故云从真如流出也。  重颂如。授记如者。谓重颂亦是真如。授记亦是真如。一切皆如者。一切差别教法。皆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也。

出仁王经。经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佛言大王。法轮者。重颂如。授记如。十二分教一切皆如等。

【疏】以上展转推寻真实之理。极至于此。譬之物不离梦。梦不离人。圆觉疏云。生法本无。一切唯识。识如幻梦。但是一心。则以自心为教体也。

【演】譬之物不离梦者。物譬随相。梦譬唯识。人譬归性。生法。是因缘所生之法。生法本无。一切唯识。即物不离梦。识如梦幻。但是一心。即梦不离人。

【疏】今此经者。依正信愿等法。若文若义。究极皆归一心真如。故古德云。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印。为经教体。此经一心不乱。即是实相。即是真如。则合前二种。会归一心。而为教体。

【演】皆以一实相印为教体者。印有二种。一三法印。二实相印。凡经诠空。无相。无愿。三法。乃小乘经。诠一实者。乃大乘经也。

四无碍

无碍者。心境理事。本自交彻。境及事者。是名随相。心者唯识。理者归性。俱交彻故。

【演】无碍者。前二科摄末归本。会相归性。前浅后深。不能相融。今此一门。本末融通。性相不二。举一全彰。圆融无碍也。心境理事本自交彻者。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则心境不二。理外无事。事外无理。理者即事之理。事者即理之事。则理事圆融。

【疏】交彻者。以一心原有真如生灭二门。真如即是生灭。故理不碍事境心生灭即是真如。故事境心不碍理。

【演】生灭门者。谓迷此法界。为三细六粗。为流转门。灭此三细六粗。归一法界。为还灭门。此二门。迷时妄生真灭。悟时真生妄灭。总为生灭门也。真如门者。谓真如自体。迷时不见妄生真灭。悟时不见真生妄灭。非生非灭。非染非净之体。即真如门也。一心原有二门者。论文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是也。

真如即是生灭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随缘故。全真如为生灭。不变随缘也。

生灭即是真如者。虽五道随缘。而缘起无性故。全生灭即真如。随缘不变也。

【疏】今此经者。心即是土。则一念无为。而不妨池楼鸟树昭布森列。众生信乐。随愿往生。土即是心。则七宝庄严。而不妨全体空寂。不立一尘。实无众生生彼国者。则心境理事。互相融摄。而为教体也。

【演】心即是土下。乃以理成事门。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无边也。土即是心下。乃全事归理门。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也。

六宗趣旨归三  初总陈。二异解。三正意

初总陈

已知此经能诠之体。如是该罗。未审所宗。当在何者。夫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而有通别。通论佛教。因缘为宗。别则依古十门。自我法俱有。至圆融具德。后后前前。次第深浅。是故诸经。各有宗趣。

【演】通论佛教因缘为宗者。教中云。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乃至法华最后极谈。亦曰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疏】尚者崇也。圣人立教。一部语言。何所崇尚。所崇尚者。名之曰宗。归者至也。立此为宗。为求何事。究所归至。名之曰趣。因缘者。拣异无因邪因。一代时教。不出因缘。如所谓因缘故生灭。因缘故即空。因缘故即假。因缘故即中。佛教所宗。因缘摄尽。故云通也。

【演】无因邪因者。计万法从虚空生。从自然生等。是无因。或从冥谛生。或从自在天生。或从太极生等。皆邪因也。

因缘故生灭者。谓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因缘故即空。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故即假。是亦名为假名。  因缘故即中。是亦名中道义。此四句若对五教言。因缘故生灭。是小乘教。即空即假是始教。即中是终顿圆三教。以终为双照二边中道。顿为双遮二边中道。圆为遮照同时。不思议中道也。 若对四教言。生灭为藏教。即空为通教。即假为别教。即中为圆教。以别教但中。对圆为假故。

【疏】十门者。第一我法俱有宗。内执有我。外执有法。名为附佛法外道。第二法有我无宗。则异外道。繇是从前至后。繇浅入深。乃至第十圆融具德。十门分别。详具华严玄谈。若约之为五。不出有。空。法相。法性。圆融。今此经者。宗乎法性。以净土依正信愿等。皆归一心。一心不乱。即法性故。

【演】不出有空等者。以第一我法俱有宗。此唯有。第二法有我无宗。第三法无去来宗。第四现通假实宗。此三通有空二法。第五俗妄真实宗。第六诸法但名宗。此二唯空。第七三性空有宗。为法相。第八真空绝相宗。亦是空。第九空有无碍宗。为法性。第十圆融具德宗。为圆融。

二异解

今明此经。古有多解。有谓信愿为宗。有谓超过三界二种清净为宗。令诸众生得不退转为趣。

【疏】信愿为宗者。诸解多同。以经中屡言。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故。二种清净者。论言极乐世界。依正二报。清净庄严。非三界所及。故以为宗。而要其所归。为令众生。生彼清净极乐国土。生彼国已。即不退转。以此为趣。

【演】论言者是天亲论。

三正意二  初总举。二别明

初总举

此经宗乎法性。于法性中。复分总别。总而合之。谓是依正清净。信愿往生。以为宗趣。

【演】宗乎法性者。以此经属终顿二教。终教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出中道妙有一切作佛。此经正是中道妙有。皆登不退故。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说真性。一念不生。即名为佛。此经一心不乱。即得见佛故。

【疏】取前二说兼合言之。总为宗趣。以前说不该依正。后说未详信愿。故须兼合。始得无遗。良繇依正信愿。兼备交资而得往生。皆不出自心故。

【演】兼备交资而得往生者。有信愿。而无依正。则信愿何法。故必依正清净以资信愿也。有依正而无信愿。彼依正清净。自是清净。于我何为。故必信之愿之。以资亲证彼依正二报也。皆不出自心者。恐问云。既是依正信愿往生为宗趣。何又言法性为宗。故云也。

【疏】其总为宗趣者。如华严例。彼经亦兼众说。总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趣故。若欲分之。上句为宗。下句为趣。义亦自明。若欲加之。彼经加不思议。今经亦尔。

【演】彼经亦兼众说者。华严经。有以无碍甚深法界为宗。有以缘起为宗。法界缘起相即入故。有以因果为宗。以此经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所成果故。有以海印三昧理实为宗。有以因果理实合为宗。以因果是行位。理实是法界故。以上各各互缺。今贤首总兼众说共为宗趣也。

上句为宗。下句为趣者。彼经因果缘起为宗。理实法界为趣。此经依正清净为宗。信愿往生为趣。

二别明

又别明之。则成五对。一教义。二事理。三境行。四行寂。五寂用。以为宗趣。

【演】别明者。展转推寻也。正是大师极论其宏功。令人发起真信处。世人多疑此经文义粗浅。教义一对足以破之。愚者多执事而迷理。事理一对足以破之。狂者多执理而遗事。境行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正涉有为。行寂一对足以破之。或疑念佛自救不了。寂用一对足以破之。

一教义者。教谓言教。义谓义理。智者能于一字中。尚解无量义。愚人虽读尽贝书。只是寻行数墨而已。故教义一对。不可不发明也。

二事理者。事即依正信愿等事。理即一一消归自性。彼执事而迷理。正由不知旨趣故。

三境行者。境谓法界境。即阿弥陀佛是。行是法界心。即一心执持是。此即所谓系缘法界。专称名字。一行三昧也。

四行寂者。行即一行之行。寂即寂光之寂。修一行三昧。欲证寂光无上果也。

五寂用者。寂即常寂本体。用即恒沙妙用。证此本体发起妙用还度众生。方是大乘妙旨也。

【疏】一教义一对者。以教为宗。令达义为趣。言崇尚此念佛往生之教。其意云何。正欲晓会经中所说阿弥陀佛正报依报清净庄严。信之愿之。则生彼国。教中有如是义。是其趣也。不徒为语言文字而已。

【演】不徒为语言文字者。古云。汝终日转经。不知终日经转。盖以其徒为语言文字故也。所以说。诵经千卷。不如解经一偈。

【疏】二事理一对者。以事为宗。令显理为趣。承上一经言教。俱约所诠之义。而义中复有事理。言崇尚此依正信愿等事。其意云何。正欲显发事中所具至理。是其趣也。不徒为事缘之迹而已。

【演】显发事中所具至理有二义。一是随文入观。即一一消归自己。一是依事造修。往生彼国。发明自性唯心之理。徒为事缘之迹。即所谓终日死钻故纸。与终日喃喃但掏数珠者。

【疏】三境行一对者。以境为宗。令起行为趣。境即是所观之理。对能观之智。故名为境。言崇尚此理。其意云何。既知弥陀自性。净土唯心。正欲即此以为真境。而起观行。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是其趣也。不徒为晓达此理而已。

【演】以境为宗。境字。若依后文解释。标念境者。以四字名号为境。则此处当云。境即是所称之名。而言即是所观之理者何。良由所念阿弥陀佛四字。全体即是法界。全体即是当人自心。而自心一念。具足三千性相。自心一念。即空即假即中。岂不是所观之理。能观之智。即当人称念之心。灵灵不昧。无有间断者是。对能观之智。故名为境者。以所念之佛对能念之心。即名为境也。而其实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又复自性唯心之理。忘能所绝对待。何言境也。故云。理虽非境对能观之智。亦得言境也。正欲即此以为真境者。当知此字。即自性唯心。即所观之理。即阿弥陀佛四字名号。离我心性别无名号。离此名号别无心性。全体法界为真境也。而起观行执持名号者。谓以此名号为真境。而起执持之观行也。此正是从性起修。性既离言。行亦无住。虽云执持。实离四句绝百非。无念之念也。

【疏】四行寂一对者。以行为宗。令至寂为趣。言崇尚此念佛观行。其意云何。良繇心虽本寂。多生习染。触境生心。若不修观行。纵令强抑妄心。终非定慧平等。今依正观。执持名号。至于一心。则复还空寂之体。是其趣也。不徒为有作妄计而已。

【演】强抑妄心者。有定无慧。名曰痴禅。若堕无想。则成外道。故理体虽寂不妨起行持名。以幻修幻。以楔出楔。幻尽觉圆乃归真寂也。今依正观。即是后文理持。至于一心。即后理一心。有作是有为。有作对无作说。妄计是虚妄遍计。对圆成说。谓若不归空寂。则是有为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故。

【疏】五寂用一对者。以寂为宗。令发用为趣。言崇尚此寂。其意云何。良繇妄想执著。无繇解脱。妄尽心一。则净极光通。喻如尘尽镜明。无像不现。所谓既生本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以无数方便。大作佛事。度脱众生。妙用恒沙。是其趣也。不徒为沈空滞寂而已。如是十门。展转生起。以为宗趣。

【演】沈空滞寂者。耽著空寂之体。不起利生之用。乃二乘有余涅槃之境也。

七部类差别三    初明部。二明类。三非部非类

初明部

已知此经。宗趣冲深。未审当部等类。为有几种。初先明部者。部有二种。一谓大本。二谓此经。

【疏】部者。以是总归一部。而有详略。详为大本。略为此经。大本有六。一名无量平等清净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

【演】平等即寿命。清净即光明。觉即佛也。支娄迦谶等。是五译人。支娄迦谶。汉明帝时人。光武中兴。故名后汉。明帝即光武子也。

【疏】二名无量薵经。曹魏康僧铠译。

【演】康僧铠魏人。曹丕篡汉国号曰魏。

【疏】三名阿弥陀经。与今经同名。吴支谦译。

【演】支谦吴人。孙权称帝。国号曰吴。

【疏】四名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

【演】法贤赵宋时人。赵匡胤为天子。国号曰宋。

【疏】五出宝积第十八经。名无量寿如来会。元魏菩提流志译。查(佛书解说大辞典)别卷。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系唐南天竺三藏沙门菩提流志所译。唐高宗永淳二年遣使迎来。于开元十五年示寂。

【演】菩提流志。南北朝魏人。魏主本姓拓跋。改姓元。国号魏。

【疏】六名佛说大阿弥陀经。宋龙舒居士王日休者。总取前之四译。参而会之。唯除宝积。彼所未及。然上五译。互有异同。汉吴二译。四十八愿。止存其半。为二十四。其余文中。大同小异。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但其不繇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如三辈往生。魏译皆曰发菩提心。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演】亦有未尽。谓已尽美。未尽善也。亦可旧文紧要处。彼亦采取未尽。

高下失次者。下品不发。则不发为劣矣。上竟不言。上亦劣耶。上竟不言。不言为胜矣。下言不发。不发亦为胜乎。故曰失次也。

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者。不发菩提心。则小乘而已。二乘种不生。故知发心乃往生根本也。

【疏】然今疏钞所引。义则兼收五译。语则多就王文。以王本世所通行。人习见故。余五间取。而概以大本标之。故上六种皆名大本。今此经者。名为小本。文有繁简。义无胜劣。判属同部。

二明类

二明类者。自有三种。一观经。二鼓音王经。三后出阿弥陀偈经。

【疏】类者。不同其部。而同其类。如从昆弟。虽不同父。而同其祖。亦名比肩。相为等夷。故曰同类。观经者。观无量寿佛经。具谈十六妙门。一心三观。详本疏钞。鼓音王经者。佛在赡波大城。伽伽灵池。与比丘百人说。中云。若有四众。受持阿弥陀佛名号。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接引往生等。后出偈经者。始终唯偈。是伽陀部。中云。发愿喻诸佛。誓二十四章。愿止存半。与汉吴二译同。而四十八愿。自古及今。传扬已久。二十四者。或梵本缺略。未可知也。

【演】伽陀。此云孤起颂。

【疏】或问。鼓音亦说持名。云何不兴今经同部。答。以有咒故。彼经虽说持名。重持咒。

三非部非类

三明非部类者。带说净土。如华严法华。及起信等。又非部类。而中说专持名号。如文殊般若。

【疏】带说者。诸同部同类之外。复有诸经。虽不专谈净土。其中带及劝赞往生也。华严。如行愿品。既明十大愿王。而末言以此十愿导归极乐是也。

【演】十大愿王者。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乃至第十普皆回向。华严称性而谈。法华正直而说。二经皆归极乐者。以欲入毗卢性海。先归净土玄门。欲悟一乘实相。先入西方安养。二经始终既尔。中间诸经可知。故知净土一门。一代时教之总持。法界众生之归地也。

【疏】法华。如云诵斯经者。命终当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也。起信。如前教起中所明是也。等者。如观佛三昧。十住断结诸经。带说净土。层叠非一。详如后释文中杂引。文殊般若。详后执持名号文中。

八译释诵持五    初明译。二明释。三明诵。四明持。五结劝

初明译

已知此经。为部为类。详略同别。未委译自何时。凡有几译。以至注释阐扬。读诵受持。有何灵验。初明译者有二。一名佛说阿弥陀经。即今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演】详略同别者。详谓大本。略谓此经。同谓同类。别谓非部非类。

【疏】姚秦者。周有嬴秦。南北朝有苻秦。姚秦。今言姚者。拣非余秦也。

【演】嬴秦者。周时有非子者。是伯益之后。善养马。周孝王爱之。封于陕。国号秦。后并吞列国。而有天下。以其姓嬴。故云嬴秦。苻秦者。东晋时氐种也。苻坚强盛.雄据关中。国亦号秦。是为苻秦。姚秦者。羌种也。姚苌为苻坚将。后坚为晋兵所败。苌遂据关中。传子兴。是为姚秦。

【疏】三藏者。通经律论。兼善华梵故。法师者。佛法所属。演扬诲众。为表范故。鸠摩罗什者。梵语具云鸠摩罗耆婆什。上五字。此云童寿。什者。深善此方文字之什。华梵合举。称罗什也。译者。易也。易梵成华也。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北方曰译。今经自西来。而言译者。汉之北官。兼善西语。摩腾始至。遂称为译。今仍之也。

【演】周礼掌四方之语者。东曰寄。南曰象。西曰狄鞮。北曰译。皆官名也。寄言能寄寓风俗之异于此。象言能仿像风俗之异于彼。狄鞮。则欲别其服饰之异。译。则欲辨其语言之异。周官通谓之象胥。而世俗通谓之译也。又译释也。犹言誊也。谓以彼此言语相誊释而通之也。

【疏】按本传。师。中天竺国人。父名鸠摩罗琰。家世相国。弃荣出游。龟玆王以妹妻之。生师。师生而神灵。七岁随母入寺。见铁钵。试取加顶。俄念此钵甚重。我何能举。即不胜重。遂悟万法惟心。博学强记。人莫能及。以冲年高德。故云童寿。既通三藏。东游龟玆。王设金狮子座处之。苻坚据秦。将事西讨。适太史奏异星现于西域分野。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云。朕闻龟玆有罗什者。得非此耶。遣将吕光。临发。谓曰。朕非贪地用兵。闻罗什深解法相。为后学宗。若克龟玆。即宜驰驿送什。及破龟玆。载什以归。中道闻坚已为姚苌所害。遂止不返。什师因不至秦。后苌亦闻而名。要请。而光不允。苌亡。子兴复请。亦不允。因遣兵伐光。光侄降秦。方得迎师入关。奉为国师。

【演】遣将吕光者。秦符坚建元十三年。使吕光伐丘兹国。破之。拥众归至凉州。因据州称凉王。光死。侄吕隆降秦。乃迎师入关。居逍遥园。

师阅旧经。义多纰僻。不与梵本相应。乃集沙门肇睿等八百余人。新译经论三百九十余卷。并畅神源。发挥幽致。师未终少日。集众谓曰。愿所宣译。传之后世。咸共流通。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以弘始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长安。阇维薪灭形尽。舌根俨然。今此经者。译于什师。而舌根不坏。与诸佛出广长舌。赞叹此经。合而观之。佛语不虚。于是益信。

二名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二经联比。小异大同。时所宗尚。皆弘秦本。

【演】二经联比者。联谓联续。比谓比并。什师译之于前。奘师译之于后。有联续义。两经意义无相违背。有比并义。

【疏】玄奘法师者。唐洛州缑氐人。姓陈氏。少罹患难。随兄长腱法师。出家于净住寺。年十一。诵维摩法华。卓然自立。不偶时流。年二十一。讲心论。不窥文相。涌注不穷。时号神人。

【演】卓然自立者。师十一岁时。见诸沙弥剧谈戏笑。乃呵曰。夫出家者。为无为法。何得更为儿戏。可谓空丧百年。识者知师德器非凡矣。

【疏】贞观三年。往西域取经。备经险难。历百五十国。遂至舍卫。取经六百余部。贞观十九年还京。于玉华台翻译经论。总一千三百三十卷。既卧疾。见大白莲华。及佛相。右胁累足而逝。两月。色貌如生。先是西行之日。。抚灵岩寺松而作誓言。吾西去。汝西长。吾东归。汝东向。师去。松西长至于数丈。一日忽东回。门弟子喜曰。师归矣。已而果然。时号摩顶松云。按师誓言自要。不爽如是。真语实语。亦什师舌根不坏。诸佛舌相广长意也。所译此经。焉可不信。联比者。先后重译也。小异大同者。梵音稍别。及语有繁简。如恒河殑伽。六方十方之类。而大意一无相乖也。皆弘者。法华三译。奏本盛行。此经二译。亦复如是。

二明释

次明释此经者。论则有天亲菩萨无量寿经论。解则有慈恩通赞。海东疏。孤山疏。乃至大佑略解等。

【疏】天亲菩萨者。常入日光定。升兜率天宫内院。亲觐慈氏。造无量经优婆提舍。优婆提舍者。此云分别义。慈恩法师者。讳窥基。姓尉迟氏。敬德犹子也。奘师度之出家。学通大小。造疏计可百卷。释弥勒下生经。笔锋得舍利二七粒。复示西方要义。有弥陀经通赞一卷。海东法师者。讳元晓。其疏此经。大率依论为主。孤山圆法师者。十疏流通。此疏居一。

【演】孤山十疏通经者。一文殊般若经.。二遗教经。三般若心经。四瑞应经。五四十二章经。六不思议法门经。七无量义经。八普贤观经。九阿弥陀经。十首楞严经。世称十经疏主云。

【疏】义渊。净觉。越溪等。历代诸师。种种解释。率多散没。至元大佑师者。乃有略解。今唯海东越溪大佑所解仅存而已。世远人亡。经残教弛。遂令如是广大深远法门。不得人人晓了。宁不悲夫。

若夫远承佛旨。弘阐秘宗。为论为文。为集为录。为传为偈。为赋为诗。交赞互扬。其丽不亿。莫不叮咛恳告。感慨悲歌。普劝迷流。同归觉路。一曾过目。可弗铭心。

【疏】上文专指注释此经。今谓其余赞咏净土。所有言辞。不可胜纪。为论。如十疑宝王等。为文。如龙舒无尽等。为集。如决疑指归等。为录。如净土自信等。为传。如净土略传等。为偈。如径路修行等。为赋。如神栖安养等。为诗。如诸家怀净土等。

【演】宝王论等者。草堂飞锡法师。作念堡三昧宝王论。天台智者大师。作释十疑论。龙舒居士王日休。作净土文。无尽居士张商英。作求生净土文。侍郎王古作直指净土决疑集。吴郡沙门大佑。作净土指归集。无功居士王阗。作净土自信录。慈云忏主遵式。作净土略传。善导和尚作偈。偈云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永明寿禅。作神栖安养赋。诸家怀净土诗。如中峰,西斋楚石。诸师等。

【疏】告而曰恳。真诚之语。冀其信受而奉行也。歌而曰悲。凄楚之辞。或能感发而兴起也。丽。数也。不亿者。亿不足以尽之。言多也。此皆净土圣贤。千言万语。不厌繁重。直欲生死海中。尽挈众生于彼岸而后已。我等应当衔恩报德。镂骨铭心。展转流通。递相劝导。如其置而不览。览而不信。不曰愚蒙之训。则曰寄寓之谈。独且柰之何哉。

三明诵

次明诵此经者。如舌根不坏。天乐西迎。方解冤而往生。未终卷而坐脱。归如入定。终靓白莲。银台而易金台。粗乐而来细乐。

【疏】舌不坏者。智论云。有比丘诵弥陀经。命欲终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诸大众。俱来迎我。后从火化。舌根不灰。色相自若。天乐西迎者。宋唐世良。诵弥陀经十万过。一日谓家人曰。佛来迎我。言已。作礼坐逝。其夜有利行人。在道味山上。梦西方异光。旛华缤纷。音乐嘹喨。空中声云。唐世良已生净土。解冤往生者宋上虞民冯。少事游猎。见巨蛇。持稍将往刺之。时蛇在岩下。欲噬黄犊。抿推岩石压之。至死。蛇屡为祟。抿修忏念佛经年。蛇不能害。一日请同社净侣。诵弥陀经.合掌而化。未终坐脱者。晋智仙法师。号真教。住白莲寺。十三年西向十念。十二时不暂废。一夕微疾。命观堂行人诵弥陀经。未终卷。安然坐脱。归如入定者。宋释处谦。精修净土。一夕。诵弥陀经毕。称赞净土。告众曰。吾以无生而生净土。如入禅定。奄然而化。终观白莲者。宋嘉禾郡钟妪。日诵弥陀经十遍。念佛不辍。一日语其子曰。见白莲华无数。众圣迎我。遂端坐耸身化去。银台金台者。怀玉禅师。台州人。布衣一食。常坐不卧。精进念佛。诵弥陀经三十万遍。一日见西方圣众。多若恒沙。一擎银台。从窗而入。玉曰。吾一生精进。誓取金台。何为得此。银台遂隐。玉感激。倍复精进。三七日后。见佛满空中。乃谓弟子曰。金台来迎。吾生净土矣。说偈含笑而逝。郡守段公异之。作诗赞美。有枝低只为挂金台之句云。

【演】枝低只为挂金台者。诗云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惟有门前古槐树。枝低只为挂金台。

【疏】粗乐细乐者。元子华禅师。大历九年。于润州观音寺。诵弥陀经六月。忽得疾。夜闻香气乐音。空中告曰。粗乐已过。细乐续来。君当往生。良久念佛而化。异香连日不散。

又若书写则化被苍生。讲演则祥符白鹤。

【疏】书写者。唐善导大师。凡得赃施。用写弥陀经十万卷。劝人受持。亦有读诵至十万遍者。五十万遍者。僧俗归仰。至有感极焚身供养。得念佛三昧者。不可胜纪。讲演者。宋沈三郎。晚岁回心念佛。因病。请僧讲弥陀经。易衣而终。缩膝欲起。二子局于名教。以易龛为难。曳其胫直之。将入殓。忽举首出衣被。矍然而坐。举家大惊。二子急前扶卫。乃以肘节捶之。子曰。助父坐脱耳。竟坐逝。荼毗。有白鹤二十九只。飞鸣云表。久之西去。

现前感应。则宝地遥观。克取往生。则涅槃非比。如斯感应。屡见古今。

【疏】宝地遥观者。唐大行禅师。初修普贤忏。后入大藏。随手取卷。得弥陀经。日夜诵咏。至三七日。现琉璃地上。佛及二大士现前。僖宗闻其事。诏入内庭。赐号常精进菩萨。后琉璃地复见。即日命终。异香经旬。肉身不坏。涅槃非比者。梁道珍法师。讲涅槃经。天监中。憩锡庐山。慕远公净业。禅坐中。忽见海上数百人乘宝舫前迈。师问何之。答曰往极乐国。因求附载。报云。法师虽善讲涅槃经。亦大不可思议。然未诵弥陀经。岂得同往。师遂废讲念佛。诵弥陀经及二万遍。将终四七日前。夜四鼓。见西方银台来至。空中皎如白日。声云。法师当乘此台往生。时众咸闻天乐异香。数日香犹未散。其夜峰顶寺僧。遥见谷口火炬数十。明燎彻夜。次日乃知师逝。如上所录。皆修因证果。此感彼应。叠见层出。自古及今。未及枚举。

四明持

若持名者。或一念而飞一光。或一声而出一佛。或响弥林谷。或音彻宫闱。或六时系念。而依正盈空。或十字标心。而圣贤入会。洎乎昭代。续有名流。

【疏】此正明执持名号也。净业诸贤。多不繁载。姑举昭灼世人耳目者一二。以为激劝。飞光者。唐善导大师。人间念佛得生净土否。答曰。如汝所念。遂汝所愿。于是导乃自念阿弥陀佛一声。则有一光从其口出。十声至百。光亦如之。光明满室。帝闻其事。敕所居为光明寺。后登柳树端坐而化。出佛者。少康法师。在乌龙山。建净土道场。劝人念佛。众见师念佛一声.口出一佛。至于十念。十佛次出。犹若连珠。临终之日。口放异光数道。奄然而逝。响弥者。唐道绰禅师。平居为众讲无量寿经。将二百遍。人各掐珠。口称佛号。或时散席。声播林谷。音彻者。唐法照。于并州五会念佛。感代宗皇帝宫中闻念佛声。遣使遥寻。见师劝化之盛。遂诏入宫。宫人念佛。亦及五会。号五会法师。六时者。晋慧远法师。居庐山。制莲华漏。六时念佛。澄心系想。后十九年。七月晦夕。于般若台。方从定起。见阿弥陀佛。身遍虚空。圆光之中。无量化佛。及菩萨众。水流光明。演说妙法。佛言。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汝七日后。当生我国。至期。端坐而逝。十字者。宋长芦宗赜禅师。禅理洞悟。宗说兼通。而远遵芦阜之规。建莲华胜会。其法日念阿弥陀佛。或千声万声。各于日下以十字记之。一夕。梦一男子。乌巾白衣。风貌清美。谓赜曰。欲入公弥陀会。乞书一名。赜问公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贤。亦乞登名。言讫遂隐。赜觉而语诸尊宿。皆云华严离世间品。有二菩萨名。乃知圣贤幽赞。以二大士书于录首。昭代者。今代也。如西斋。空谷。天奇。毒峰等。皆近世高僧。笃信精修。匹休前古。相续不绝。稍详往生集中。盖千万中。纪其一二而已。

【演】如西斋。空谷。天奇。毒峰等。皇明楚石琦禅师。有西斋净土诗。空谷隆禅师。有空谷集。天奇禅师号茕绝老人。有茕绝集。毒峰善禅师。有语录行世。

至于感护则宿冤得度。恶鬼不侵。灵应则瞽目重明。俘囚脱难。

【疏】冤度者。唐邵彪。镇江人。为诸生时。梦至一公府。主者问汝知所以不第否。彪对不知。因使人引彪前行。见大镬中。有蛤蜊作人语。呼彪名。彪怖。遂念阿弥陀佛。蛤蜊变黄雀飞去。彪后及第。官至安抚使。鬼却者。佛世有一国邻于罗刹。罗刹食人无度。王约。自今国中。家以一人。次第送与。勿得枉杀。有奉佛家。止生一子。次第充行。父母哀号。嘱令至心念佛.以佛威力。鬼不得近。明晨往视。见子尚在。将之而还。自是罗刹之患遂息。目明者。宋崇氏女。双瞽。念佛三年。精勤不替。双目重明如故。难脱者。元末张士诚攻湖州。江浙丞相与战。擒四十人。囚槛送戮。夜宿西湖鸟窠寺。大猷谋禅师。徐步廊下。囚见师神观闲雅。持诵不辍。因求救拔。师教令至心念南无救苦救难阿弥陀佛。中有三人信受其语。念不绝口。天晓发囚。易枷锁。至三人。刑具不足。惟系以绳。既而审鞫。知良民被虏者。遂得释。

又复恶人则善和十念。地狱现而化佛空迎。畜生则鸲鹆称名。形骸掩而莲华地发。何况身无重慝。报在最灵。信愿熏修。宁成虚弃。

【疏】恶人者。唐张善和。屠牛为业。临终。见群牛索命。于是大怖。唤其妻云。速延僧为我念佛。僧至。谕云。经中说临终恶相现者。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和云。地狱至。急取香炉来。即以右手擎火。左手拈香。面西专切念佛。未满十声。自言佛来迎我。即化去。畜生者。宋黄岩正等寺观公。畜鸲鹆。常念佛不绝。一日立化笼上。观葬之。已而土上出紫莲华一朵。寻土中。则华从舌端而发。灵芝照律师。为之赞。有立亡笼闭浑闲事。化紫莲华也太奇之句。如上持名所举。自飞光出佛至此。亦千万中纪一而已。慝者。恶之匿于心者也。最灵者。人为万物之灵也。末复结言。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恶未必如善和。畜生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以此比况。知必生也。信愿熏修。所作唐捐。无有是处。

五结劝

是以一音始唱。千佛同赓。三学高僧。九流名德。若幽若显。若圣若凡。如万水无不朝东。似群星悉皆拱北。方之捷径。号曰普门。岂虚语哉。决志求生。无容拟议者矣。

【演】群星悉皆拱北者。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疏】此总结净土法门。一切众生所皈依也。唱者导也。赓者续也。始唱者。释迦开示西方。众生始知净业。是引而导之也。同赓者。六方赞叹。详如经文中说。是续而和之也。三学者。谓禅教律三宗也。禅如永明。以宗门柱石。而上上品生。

【演】永明以宗门上上品生者。永明寿禅师。秉单传之旨。作宗镜录。万善同归集等。入灭后。有僧经年绕其塔。人问故。曰我病入冥。见殿左供一僧像。王勤敬礼。密询之。乃杭州寿禅师也。凡人死皆经冥府。此师已往西方上品上生矣。

【疏】圆照以独秉单传。而标名莲境。

【演】圆照标名莲境者。宋时圆照本禅师。初参天衣有省。后一志念佛住净慈。有雷峰材法师。神游净土。见一花殊丽问之曰。待净慈本禅师耳。又资福曦公。至师所礼足。施金而去。人诘其故。曰吾定中见金莲花。人言以俟本禅师耳。后临终坐逝谥圆照。

【疏】教如僧睿弘辅什师。而莲华出榻。四明中兴台教。而西向坐亡。

【演】僧睿莲花出榻者。僧睿。从罗什法师禀受经义。后预庐山莲社。宋元嘉十六年。忽告众曰。吾将行矣。面西合掌而化。众见睿榻前一金莲花。倏尔而隐。有五色香烟从其房出。

【疏】律如灵芝。生弘毗尼。而死生安养。清照大阐律学。而说偈西归。

【演】清照说偈西归者。宋清照亨律师。初依灵芝习律。专修净业六十年。临终念佛说偈曰。弥陀口口称。白毫念念想。持此不退心。决定生安养。

【疏】若广举者。不可胜数。九流者。谓儒道农工医卜等也。儒如文潞公。德业满朝。而结十万同生之缘。苏长公文行绝世。而有西方公据之说。

【演】九流者。谓儒流。道流。阴阳。法流。名流。墨流。纵横。杂流。农流。

文潞公名彦博。为宋宰相。封潞国公。苏长公名轼。为翰林学士。自号东坡居士。十万缘者。劝人念佛书名莲录。满足十万人。西方公据者。长公往来南北。每带一西方变相而行。人问之曰。此我生西方公据也。

【疏】道如葛济之舍仙学而回心净业。

【演】舍仙学而回心者。宋葛济之。句容人。久事仙学。妻纪氏。独精诚念佛。元嘉三年。方在机杼。忽觉空中清明。乃瞻仰四表。见西方有佛现身。宝盖幢幡。映蔽云汉。喜曰。经言。无量寿佛其即此耶。遂五体投地。济之惊异就之。纪氏指示佛所。济之亦见佛半身。祥云五彩。亲里咸现。济之由是回心念佛。

【疏】鸾法师焚仙经而专修观经。

【演】焚仙经而修观经者。后魏昙鸾。性嗜长生。受陶隐居仙经十卷。后遇菩提流支。乃问曰。佛有长生不死术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乃授十六观经。曰学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其为寿也恒沙劫石莫能比焉。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昙大喜。遂焚仙经而修净土。

【疏】乃至子章之业岐黄而念佛。

【演】业岐黄而念佛者。元吴子章业医。一生念佛。至正间无疾。念佛而逝。岐黄者。岐伯与轩辕黄帝问答。作内经等书。为医家之祖。

【疏】张铨之荷耒耜而称名。

【演】荷耒耜而称名者。晋张诠。高逸好学。耕锄间带经不释。后入庐山莲社。研穷内典。多有悟入。宋景平元年无疾。西向念佛而逝。

【疏】幽如冥君敬礼。罗刹休心。

【演】冥君敬礼。即寿禅师。罗刹休心者。有罗刹在一聚落。其民日送子与食。有子归信三宝。一心念佛。遂不能食。因得归。

【疏】圣如文殊求生。普贤愿往。况显与凡。不待论矣。朝东者。会极义。拱北者。宗本义。喻净土为真际所诣。势必向往。非强之使然也。

【演】真际所诣。诣者在也。

【疏】捷径普门。解见前文。重言结之。明不虚也。决志者。大本云。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生彼国土。则决定其志。无退怯也。拟议者。易曰。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今谓不须拟议。昔人有言。卜以决疑。不疑何卜。念佛往生。但谛信不疑而。何复拟议为哉。

【演】不疑何卜者。唐太宗为秦王时。与太子建成相忌。欲举兵。众疑恐不胜。命卜之。张公瑾。取龟投地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

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卷第一终

上一篇: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04
下一篇: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