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
2008年12月30日09:1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911 字体: 繁體

 

  佛教早在五百多年前庆祝佛诞千禧年。今年复以西历千禧庆祝释尊示现人间,以表感恩心意。

  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这两段句子,我相信不论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照字面解,显然易明。但是,若论其深邃,则非释尊之知见无能胜之。经中,佛陀举喻以说明为何心恼故众生恼:

  (1)如何绳系着柱,结系不断故,顺柱而转,若住、若卧、不离於柱。

  这譬喻是说,众生无始以来,於有漏、非常的五蕴上深深乐着,未曾间断过,因此长夜流转。

  (2)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

  (3)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

  (4)譬如昼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种像类。

  上三譬喻则说,众生因不如实知,不善调心,不善观察於心,纵容心行,导致於三界中,或转轮为人、天人、阿修罗、灺狱、饿鬼、畜生种种果报现像。

  所以,心恼故众生恼,是说众生因心行的染污,而导致所见的负面现象--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循环不息而转。若问如幻化的万象,是依於什麽动力而有的话。佛说有二种内在烦恼势力,就是无明与爱结。此二烦恼心,能令众生长夜轮回生死,而不知苦际。因为无明烦恼的盖覆,所以不如实知五蕴、五蕴集、五蕴灭、五蕴味、五蕴患、五蕴离。因为不如实知故,邪思泛滥,错认五蕴为常乐我净。因为不如实知故,众生於是乎盲目辛勤追逐,恒常与贪欲、爱、念、渴、嗔恚、愚痴,种种乐着染心为伍。如是者,随着此有故彼有之负面现象--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法则,有情得释解众苦的句号,似乎是无了期。因此,喻众生如狗绳系着柱,不离於柱,所以说,心恼故众生恼。

  什麽是心净故众生净?释尊又慈悲开示吾人,如何从心恼底面提昇至绿化层面。如经中说,吾人须时刻不懈的善思惟观察於心,不要被贪欲、嗔恚、愚痴种种负面心理所杂污。於观察中能如实知五蕴、五蕴集、五蕴灭、五蕴味、五蕴患、五蕴离。能如实知故,不乐着五蕴,不再与贪欲、爱、念、渴、嗔恚、愚痴,种种乐着染心为伍。结果是,此无故彼无之负面现象--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法则,有情得释解众苦的句号得以消解。所以说,心净故众生净。

  十种法行--如说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等,都是对佛所说的遗教,务求引生宗教信仰的情操与理性抉择的闻思修三慧。而欲知心恼或欲知心净者,则多倾向抉择的闻思修三慧。所以,应多注意经中所说:「当善思惟观察於心」,「如实知故」。杂阿含--经二六七,这虽约八百字短篇经文,实已勾画出整个宇宙人生现象概要。希望藉此佛诞庆日,与追求心恼解脱自在者,与愿得精神领域净化者,共勉之!

 

上一篇:一念三千
下一篇:忍辱是修道的根本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