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索达专栏>>《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一)
《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一)
2007年04月08日00:20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2476 字体: 繁體

宗喀巴大师造颂
侯生桢敬译颂
索达吉堪布讲释
 

  如是闻法之前,请为度化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
  今日讲释之《菩提道次第摄颂》,为雪域高原共认三大文殊化身之一的宗喀巴大师所著。《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的作者华智仁波切有言:"五明通晓开显萨班尊,显密善说之源宗喀巴,一切佛法教主龙钦巴,雪域三大文殊我顶礼!"如是宗喀巴大师所著之《摄颂》,乃《菩提道次第广论》之总义,亦可谓为《广论》所归纳之颂词。
  释迦牟尼佛三转法轮,为众生广为开显解脱成佛之法门。宗喀巴大师将佛陀所传之一切法门归纳为一种窍诀,即"菩提道次第论"。此《菩提道次第摄颂》措辞严谨、义理深奥,就我等一般凡夫亦难为之作释。然而,就我本人而言,自小对文殊菩萨有一定信心,后又对宗喀巴大师亦生起一定信心。到五明佛学院后,法王如意宝将此《广论》与《摄颂》给我等弟子念了几次传承。如今,汉地虽已有许多《菩提道次第广论》和《菩提道次第摄颂》之译本,然而多数学人缺少正式传承。为使由宗喀巴大师直至现今根本上师之间一脉相续之清净传承,能传到汉地并得以广为弘扬,以此目的,我等会聚于此,听闻此论,确有很大之意义。
  首先释题,《菩提道次第摄颂》中之"菩提",是指果菩提。真正要证得菩提,亦需有一定次第,如《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言之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即三士道修法,故言"道次第"。依此次第而修,最后可直趣无上菩提之果。"摄颂",即为摄含《广论》之窍诀而归纳为颂义。此文译者侯生桢先生,但知其于佛教经论翻译较多,译文亦较为优美。但若与法尊法师之翻译相比,某些地方可能于佛经之真实含义处稍有差异,但此仅以分别显现而言,究竟之义无少许差别。于此末法时代,真正能对佛法生起如是信心,并且承担佛陀如此之事业,其功德真乃不可思议。
  本文仅以字面意义讲释此《菩提道次第摄颂》,未加科判。首先为顶礼句。
  妙善圆满所生身, 满足无边众生语,
  如实尽观所知意, 敬礼释迦佛主尊。
  此颂为顶礼释迦牟尼佛。释迦佛于因地修行时,发起无上菩提心,经过三大阿僧祗劫,广为积聚福慧二资粮,最后证得无上如来佛果,圆满了身、语、意三种功德。此等无上圆满佛果,具足三十二相和八十随好等各种非常精妙美善之形相。由累劫修行而得证世与出世之一切圆满,由此所生法、报、化之三身圆满,即是佛陀之身功德圆满。其次,佛之金刚语,可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如言"佛以一音而演法,众生随类得分解"。此等佛语如自虚空而出,具足六十四种梵天美妙音声,一音中具一切声,普入群机融众音。由是如来之法音圆满具足一切音声,使无边无际之一切众生皆随类而得利益,此非其他言语能为之,即是佛陀之语功德圆满。如是,佛陀又具足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之一切智慧,如实照见胜义平等之智,遍尽观察世俗差别之慧。以此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之圆满,佛陀通晓一切能所知见,了达万法而如指掌。《智者入门》和《现观庄严论》中皆谓佛之智慧已具二十一种无漏法。如《现观庄严论》中言:"顺菩提分法1,无量2及解脱3,九次第等至4,十遍处自体5,最为殊胜处,差别有八种6,无诤7与愿智8,神通9无碍解10,四一切清净11,十自在12十力13,四种无所畏14,及三种不护15,并三种念住16,无忘失法性17,永害诸随眠18,大悲诸众生19,唯佛不共法,说有十八种20,及一切相智,说名为法身21。"此等即佛陀之意功德圆满。佛陀确有如此殊胜之特征,于身、语、意、事业、功德之五部皆已具足圆满。是故,宗喀巴大师恭恭敬敬地顶礼释迦牟尼佛,吾等众生之依怙主、人中之圣尊。
  以此顶礼句可知,此论即为佛教内道之论典,亦是一个最殊胜的论。
  无等导师胜弟子, 承担佛陀诸事业,
  神变遍游佛刹土, 敬礼弥勒文殊尊。
  第二顶礼句,即是顶礼弥勒菩萨和文殊菩萨。弥勒、文殊二位菩萨都是释迦牟尼佛的殊胜弟子。释迦佛已证无上正等正觉之果,无论从发心、成就,及其智慧等种种方便而言,三界六道无有哪一众生能与之相比,故言其为"无等"。而佛陀又广行普度众生之事业,其弟子可谓无量无边,无论根器胜劣,皆与善巧引度,故言其为人天"导师"。佛陀之无量弟子,小乘中有之,大乘中亦有之。于他方无边之刹土暂且不说,就我们娑婆世界而言,弘扬佛陀利生事业,最殊胜的弟子之中,就有文殊、弥勒两位菩萨。他们承接佛陀之意旨,担负佛陀的诸多弘法度生事业。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二转法轮,主要结集者就是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和金刚手菩萨。由此结集,彼等皆已承担佛陀之度生事业,将佛法弘扬于世间。文殊菩萨又于释迦佛面前发愿,至众生轮回未空之际,普渡一切有情众生。而弥勒菩萨亦发愿,继释迦佛之后,成作贤劫第五佛,未来出世转佛法轮,广为承担佛陀弘法利生的一切事业。此两大菩萨,显现处各种神通变化,遍迹游戏于无量无边之世界,于各个佛之刹土中度化无边众生。仅我们人世间而言,文殊菩萨的化现就非常之多,如藏地三大文殊的萨迦班智达、宗喀巴大师、无垢光尊者,还有很多如麦彭仁波切、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上师,和汉地的能海上师等;以及如藏地赤松德赞、汉地康熙、乾隆等以国王、皇帝等种种形相所化现。而弥勒菩萨的化现要略少些,以藏地而言,象萨迦派格荣巴的上师荣登仁波切,即是弥勒菩萨之化身。但是得到弥勒菩萨亲自加持的高僧大德比较多,例如印度有狮子贤菩萨,就现量得见弥勒菩萨,并受殊胜加持而著写了《现观庄严论》讲义。藏地之涡只博布,乃石渠县的一位大活佛,曾亲见弥勒菩萨。他于自己所著《现观庄严论》讲义之结尾部分,发愿说:"愿我再次见到您--弥勒菩萨!在您面前聆听深奥之法门!"有如此之言。法王仁波切在这位大活佛座下,曾听习过《四心滴》……。而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游戏变化于整个娑婆世界,不仅于人天之道,乃至于旁生道、饿鬼道以及各种刹土中,皆以无量化现普度众生。
  由此二大菩萨,不仅承担佛陀之事业,而且善巧度化一切众生。是故,宗喀巴大师又恭恭敬敬顶礼弥勒菩萨和文殊菩萨这两位开显弘扬大乘教法的至尊佛子。
  甚深难测大般若, 如意作解瞻洲严,
  龙树无著二胜哲, 敬礼名满三地尊。
  第三句顶礼句,顶礼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彼者皆已广为开显佛陀之密意。释尊教法,真正之精华所在即为"大般若",此法亦为大乘佛法中最深奥广渊之法门。如此甚为深广、难以揣测思量之大般若法,一般凡夫人即使花千百万劫之时间来精勤思虑,亦无法真实解释其中一句。依佛教理而言,般若有直接密义、间接密义和后加密义,也有外义、内义和深义等许多意义,确实非常难以拆析通达,了悟真实。如此般若波罗蜜多,释尊虽已广转法轮,但教授者如不能于其真正含义作清晰讲释的话,对众生亦无很大之意义。
  但是,释迦牟尼佛曾亲自授记两大菩萨,一是龙猛菩萨,一是无著菩萨。此二者是以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来解释佛教密义的,真正以自力解释的菩萨也只有这两位。如此有许多授记。前者龙猛菩萨如《楞伽经》中有云:"南方碑达国,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于世宏我教,善说无上乘,证得欢喜地,往生极乐国。"《大云经》亦云:"我灭度后,满四百年,此童子转身为比丘,其名曰龙,广宏我教法。后于极净光世界成佛,号智生光。"《文殊根本续》等经中亦有如此之授记。又于无著菩萨授记言:"比丘名无著,善巧经论义,善辨经藏中,了义不了义。成世智导师,启论具真性,彼所成持明,名娑罗女使。由彼明咒力,生起妙觉慧,为令教长住,彼作经摄义。享寿百五十,命终往天界(兜率天内院),圣众围绕中,长久享大乐,最后彼大德,得证菩提果。"如此承佛授记,如理如法了达通晓佛之密意,并依自力作诸论著广为解析开显的,只有龙树与无著二菩萨。在印度佛教中还有很多大菩萨,虽然也能于般若深广之义加以阐示,如月称菩萨著写《入中论》之甚深空性,但彼等亦非自力解释,而是依龙树、无著二菩萨之窍诀所作也。
  是故,以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如此殊胜之功德,可谓之为整个南瞻部洲庄严。《华严经·探玄记二》云:"庄严有二义,一是具德义,二是交饰义。"具此形相功德者方可冠以"庄严"之美誉。印度佛教史中,南瞻部洲就有六严二胜之说。六大庄严指法称、陈那、圣天、月称、龙猛、无著六位菩萨,二大殊胜是功德光和释迦光两大菩萨。另有言之,龙猛和无著为二殊胜,而功德光和释迦光属六庄严。或也有以世亲替代月称之说。其中,龙猛和圣天释中观,无著和世亲释唯识,陈那和法称释因明,功德光和释迦光释律宗,亦有此种分法。另于得地之果位而言,有佛经言,龙树是初地菩萨,而如《大云经》等说龙树菩萨已是七地菩萨,无著菩萨亦为三地菩萨。及无论怎样,得地与否,凡真正以自力解释佛教密义的菩萨,只有这两位。麦彭仁波切曾说,论著作释较为容易,而佛经却不易解释。印藏两地,能以自力讲解佛经密义者极为少见,好象汉地有些法师是自力解释般若密义的。而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又如何解释佛陀教法之密义呢?释迦牟尼佛之真正般若波罗蜜多,应具空性和现证两个方便:一者空性方面,释迦佛将般若空性实义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以自力自解,加以阐示说明,创立了大乘般若甚深见派,即中观派;二者现证方面,释迦牟尼佛将修证次第传给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传给无著菩萨,无著菩萨以此创立般若广行派,即唯识宗。龙树菩萨有《中观根本颂》等中观六论,以及其它许多论著,无著菩萨亦有《唯识三十颂》等许多论典。
  由此可知,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这二位先贤胜哲之功德确实非常殊胜。假如此二尊者皆未出世,我等欲以佛典直接教化众生,定有很大之困难。如同依止一位上师,彼者虽具极大智慧,为转无上法论,然若无以此名言作释,亦难通达其中之密意。所以,我等应由衷感谢龙树、无著二位尊者,于彼者皆应恭敬顶礼。彼二尊者之美名已遍满南瞻部洲地下、地上、天上之三地。龙树、无著于龙宫等处都已相当出名,他处就更不用言说。二位尊者使佛陀之教法广为弘扬,三界众生对此皆生欢喜与恭敬。是故,宗喀巴大师也如是恭恭敬敬地顶礼这两位圣尊智者。
  二大乘师所传承, 深见广行善妙道,
  圆满无误摄要义, 敬礼教藏阿底峡。
  第四顶礼句,顶礼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亦称燃灯智尊者。虽然大乘佛法之中观宗和唯识宗,无论印藏等地都很盛行,但真正以窍诀方式将此二者归纳圆融的,只有阿底峡尊者。
  中观宗的创始者是龙猛菩萨,唯识宗的创始者是无著菩萨,彼二者被誉为二大乘师,即二大车轨之义。此中之乘",梵文是"那亚",有大乘、大车之意,法尊法师译作"大车"或"车轨"。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在印度所创之中观、唯识两大宗派,都是非常善妙之解脱大道。龙猛菩萨所传大乘佛法之中观派,又称深见派。深见派主要以抉择正见为主,见地方面之破立较多,最后确立空性正见,如中观六论都是抉择见之论典。无著菩萨所传大乘佛法之唯识宗,亦称广行派。广行派则讲述现证修行次第,如五道十地、六波罗蜜多等,依次第而广大行。此两大宗派分别由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相续所传之清静传承,都传给了阿底峡尊者。中观派之传承为:释迦牟尼佛、文殊、龙猛、月称、寂天、……阿底峡尊者……。唯识宗传承为:释迦牟尼佛、弥勒、无著、狮子贤、……阿底峡尊者……。此两大宗派传于阿底峡尊者后,尊者又将其融为一体,圆满而修。
  阿底峡尊者初到藏地时,即遇大译师仁青让波,尊者便询问大译师各种经论之义理内容。译师对答如流,所问经论皆已通达。尊者甚为高兴,对大译师说:"未曾想到,藏地也有你这样的智者。由此,我于印地来藏弘法亦无必要之处。"继而又问:"如此广大之法要,于修行时,又当如何行之?"译师仁青让波答曰:"应依各教典所说而行!"尊者听后稍显不悦,即言:"如此而言,我来藏地是很有必要。如按每一教典之言全部修持,何以修完?佛法深广如大海,逐一行修难澈现。"大译师则反问:"若不按每一教典所言,又当如何修之?"阿底峡尊者曰:"我有殊胜窍诀,此等窍诀总摄佛法诸义,依此而行可速证圆满。"于是,阿底峡尊者仅以一"菩提道次"之窍诀,即圆聚"深见"、"广行"两大教义,并在藏地广为弘扬,利益众生无可计量,确实非常了不起。台湾日常法师讲解《菩提道次第广论》经常提示人们:"要多看《米拉日巴尊者传》和《阿底峡尊者传》,实在了不起呀!"此二尊者之传记,阅者读后必有深刻感受。如此深见和广行二宗派,本来就是尽善尽美甚为微妙之解脱要道,而阿底峡尊者又圆满无误地加以归纳摄聚,成为一种精华要义,一种殊胜窍诀,如尊者所著之《菩提道灯炬》,就有许多甚深之窍诀。诸如皈依、发心等修法,不是以广行方式,皆依窍诀形式而修,依此方便捷径可速得解脱成就。是故阿底峡尊者功德确实非常圆满殊胜,而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实际就是《菩提道灯炬》之讲义。于此,宗喀巴大师又恭恭敬敬地顶礼精通佛法教义、智慧犹如宝藏一样的阿底峡尊者。
  遍阅浩瀚经典眼, 趣向解脱殊胜径,
  慈悲方便善指引, 敬礼诸大善知识。
  第五顶礼句,顶礼上师等善知识,顶礼彼等之功德、学问以及种种不可思议的加持。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漂流转于无明轮回,却从未能具足一双明净智慧之眼,真正观察轮回之过患,趣向解脱。而如此必具之双眼,即是具德根本上师等善知识。彼者为接引众生出离苦海,趣入解脱,曾遍阅如海般浩瀚无涯之佛经及后来诸多论典,成为我等众生引路之智慧眼。我等学子若欲精通殊胜经论之实义,必须依止上师。尤其现今末法时代,倘若无有上师讲经开示,可能会有人是特别聪明,特别具高深学问,但亦根本不能真正通晓佛经之真实内义。又如一人未得真正传承上师之大圆满传授,而先得大圆满之法本,实际上彼者亦根本无法通晓其中某些不共加持和修法及殊胜之处。其同世法中之驾驶汽车,若无师父指点,开好此车也无有可能。是故,佛法本具深广性,如若离开上师,就同迷暗了双眼,即使寸步亦难行之。
  根本上师之涓涓教诲,我等皆自内心深处生起感激,上师真如慈父一般,如若此生未遇上师,我等必定还沉溺于无边之烦恼,难知取舍,不闻佛法之妙音,于如此无边无尽之轮回痛苦中迷茫漂泊,难得丝毫解脱之时。如今,我等得遇殊胜之上师三宝,承彼不可思议之加持,方次第了达如"学佛之究竟"、"佛法之不共殊胜处"等逐层法义。若无善知识引导,即使已出家,或已受持居士戒等,彼者仍有很大之困难。因众生之烦恼串习确难断除,一旦身处逆境违缘,本初之信心与发心都极易退失。而上师则如堪忍世间之慧眼,众生心中之指路明灯。故此,我等应象珍惜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始终敬礼护侍上师。
  于此六道轮回之中接引无边众生,上师等诸大善知识又如趣向解脱之殊胜途径。此藏文原意直译,"径"为"梯子"意,故可换言,上师就如趣入殊胜解脱之梯台。如此可以设想,如人欲行远方而无路,于登高处而无梯,此者何以能得成办。同样我等凡夫欲求解脱成佛,然与自己之上师产生很大矛盾,或对根本上师退失信心,则同路断梯折,于今生而得解脱是根本无有希望,即如黄粱美梦。即言如梦,可能你于梦中也无有现见解脱之时。所以,上师是学佛之人唯一不可缺少、最根本之成佛因素。我等皆应如理依止上师,净治二障,以证菩提之正果。
  那么,上师等诸善知识应具何种法相特征?上师具有无边之大慈大悲心,可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时,上师又以多种善巧方便,于无边之众生,善为指指教接引。如若上师无有真正之慈悲心,则彼者亦是不愿如此平等摄受众多具缘弟子,尤其于彼根机恶劣,性情粗暴之众生,更不愿摄持之;如若上师无有何种方便善巧,则于粗劣众生亦根本无予调伏。但于事实可知,上师确非如此。具相上师皆有无量之慈悲心,即使自己遇到任何艰难险阻,也无有屈服,也毫不放弃,始终勇猛精进,救渡众生。并且又巧施方便,广为引导无边众生。彼者若于利根之人,则传以较高法门,而于劣根机者示以次第修法。如此广行慈悲心与方便道,而主持佛陀之正法。是故上师是我等今生成佛之最主要因素,回溯整个佛教历史,不依上师而得究竟解脱之人亦为无有。释迦佛曾于佛经中如是言说,从我释迦佛先前之每一位如来,直至现在,皆是一脉相承,依*上师而得成就的。由此,依止上师至始至终都十分重要!是故,宗喀巴大师于此恭敬顶礼以其根本上师仁达瓦为首的诸多大善知识。
  瞻洲智者顶上严, 声誉幢幡极显耀,
  龙树无著二先师, 传来菩提道次第。
  龙树和无著两位菩萨可誉为二大殊胜,亦为六大庄严之一,整个南瞻部洲之大乘学者无有不承认彼者之观点的。如若我等有人立论著说,必有许多之人不予承认。而真正自力解释佛密意者,只有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二位。彼等所著之学说,南瞻部洲之学者无论于印藏两地,还是汉地等处,都非常予以重视。彼等对此二大菩萨亦十分恭敬与赞叹。于此等之地,佛陀之教法亦十分兴盛。此二菩萨之殊胜言说,可喻如南瞻部洲所有智者顶上之庄严妙饰,彼者之声名美誉,也如吉祥威严之经幢,树立经堂殿顶,又象色彩悦目之旗幡,遍插丘沿山巅。如此极为庄严显耀,三界之中,无有不知彼者之名声威望的。而龙树和无著二位先贤胜师,如此证悟佛陀最究竟之法要后,又相续而传,直至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以此来著写《菩提道灯炬》,后以《灯炬》而于宗喀巴大师处得以广说,成为殊胜之《菩提道次第广论》。故言,龙树菩萨和无著菩萨所传窍诀之大成,即是宗喀巴大师之《菩提道次第广论》。
  满足众生诸愿望, 教诫如同宝中王,
  能纳经论千条流, 故名具德善说洋。
  如此"菩提道次第"摄含佛法一切修持之窍诀,以此能满足各类众生之诸多愿望。上根之人,有上根之修法;中根之人,有中根之修法;下根之人,有下根之修法。如此殊胜之教诫如同如意宝珠,可称宝中之王。若于通常之珍宝,如珠、瑙、翠、玉,多种多样,但所有之珍宝中,宝中之王即为如意摩尼宝。此摩尼宝可满足众生一切善妙之意,而《菩提道次第广论》亦能随顺众生一切美满心愿。是故此等殊胜之窍诀,即为吉祥之摩尼宝王。
  然而,现有如是之言:"《广论》并无可看之处,我等以学红教,何故学彼黄教?"闻此言语,我等皆甚感可怜,如摩尼宝之殊胜《广论》都无有学处,彼者又欲学修何法?如此言者,也许并无他意,只是未得真正之通达了悟而已。但亦不应以自身之无知少智,而随意出此大言,造诸口业。修行之人都应谨言慎行才是!
  如此《菩提道次第广论》之窍诀真如摩尼宝一般,真正遍阅后即可了知其殊胜之处,具胜信者务应如实而学。如台湾日常法师,曾亲自于印度善知识面前学过,后于《广论》之所释,确实次第严谨,且又非常善妙广博,此有录音可恭请听之。如此殊胜之《广论》,其藏文原本较为易学,法尊法师又将《广论》翻译成汉文,言辞亦十分优美精炼,只是稍有难度,水平高者能读懂之,一般之人较难一些。但无论何者,切不可妄说"我学宁玛巴,不学格鲁巴"等语。于《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一文中已知,宗喀巴大师实际上亦是莲花生大师化身,此为莲师显现宗喀巴而著写《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故,佛教之各派各宗,总体之处并无很大区别。但是,一般学佛弟子,如与何种教派具足胜缘,则可以此种教派学修为主。此如学修宁玛巴,或者学修格鲁巴等其它宗派,今生之中,皆可主要学修此派教法。然而,为使信心与发心增上,智慧与修行增上,其他教派亦很有益处,很有精华。以教理而言,各教派别抉择中观甚深见之方式有所不同,但于加行次第、殊胜窍诀等处,究竟意义皆为一致。是故,于此佛教之各宗各派,不应顽固地执着自他之别,而应广泛涉取诸家之长。
  此殊胜《菩提道次第广论》不仅能满众生之一切愿望,而且亦能归纳包容佛教所有经藏论典。如此千百万条支分流派皆汇聚于此,故可称名此之《广论》为具足世、出世间一切功德之善说海洋。千江万水归大海,尽管江河滔滔,奔流不息,大海都以更为深广之胸怀,容纳含摄一切之归流。宗喀巴大师著此《广论》时,曾广泛引用《十地经》、《楞严经》等许多佛经以作教证,亦引用印藏等地诸多高僧大德之论著以作印证。如是所有经论之精华要义皆汇集于此,故称《广论》是如同海洋一般圆具一切功德之善说。如此"善说",应符合"真实语、义妙、文巧、清净、圆满"等种种善妙特征。是故,既象摩尼宝那样使众生皆得如意满愿,又如浩瀚之海洋一般深广难测,此二比喻已详尽概括了《广论》之殊胜全貌。
  通达圣教无相违, 能将佛语成教诫,
  佛陀意旨顺利得, 拯救罪行於悬崖。
  此偈颂词亦有其它翻译。如以前我曾于《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一文中,引证宗喀巴大师此处之颂偈。于其文中如是而译:"若知异宗无相违,一切经论和窍诀,则易证悟佛密意。"其句义略释为,如若了知佛教之各宗派别并不相违,亦了知一切经论皆为窍诀,并能圆融一切教言者,如此之人,则易证悟佛陀之密意。如是同偈二文之译,亦可于其内在真实之义稍加斟酌比较。但此处以原译颂偈来讲释,比较好懂。
  如是著书翻译,有时亦觉会有差异。例如于学佛与未学二者比较,前者可能对佛教之解悟略深些。因为无论从师第、法第传承,以及有无上师善知识依止等处而言,学佛之人肯定要具足些。加之学佛之人于闻思修等亦不尽相同,因此显现之处自有差别。此如世法之人佛法不甚精通,而于世法亦有胜者。但是,般若密意非以一般世法能知,故应早日择依善师而行闻思修。如是所言,非为此处谁之翻译更为准确,此种翻译亦可多种多样。例如藏文之《入中论》就有拉措和巴曹两种译本。有者以拉措本为佳,有者以巴曹本为妙。然无论何者,并无固定之译法,只要意义表达清楚即可。如此有诸佛菩萨之加持不同,亦有译者读者之理解证悟不同,种种不同自然显现,然究竟之处亦为不可思议。故不应太执着于分别心,而应无有偏袒,从自他双方,乃至整个佛教事业出发,谨慎思虑。我等学佛之人,应睁开智慧之双眼,以正知正见如理观察,真正通晓其内在真实之义。
 ⊥以整个佛教而言,藏地有宁玛、格鲁等密宗四大派别,汉地也有华严、净土等八个宗派等,确有许多不同教派。但此等皆为释迦牟尼佛所流传下来的,是故各教派别互无相违之处。当然,也许会夹杂另外的教派亦很难说。但是,佛法于人间已弘扬了很长时间,无论汉地还是藏地,每一宗派都有很多高僧大德获得殊胜成就,接引众生亦显现甚多不可思议之功德,如此之教派,确实为真正之佛教。去年,我等于新加坡参加一个法会。有一位法师,在纪念佛陀诞辰之卫塞节活动时发言:"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之佛法是十分正确的,此可用现代科学来证明,也可用现量来证明。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两千多年,而高僧大德们仍不断地成就。而常人学佛以后,亦可看出整个轮回确实无边无际。此等皆用现量证明佛法之正确。如用比量证明,则现在释迦牟尼佛之加持仍未消失,不然的话,现在又如何不断涌现成就者呢?再用科学来证明。佛法所述许多事情,现代科学已证明为正确无误,而另一些事情还尚待科学进一步发展才得以证明。"如是所言极是。是故,佛教已有如此悠久之历史,其基本教义也始终未曾变过,并于度化众生等方面显现很大的加持。而其他一些学派,有者无法存在很长时间,或者基本实质随因缘变化而不断修改。如此佛法确有许多殊胜之特征。
  真实通达佛法之深广教义,如实了知佛陀圣教各派别之间无有任何相违之处,就能将释迦佛之一切教语和以后的所有论典都当成学佛修行之教诫、窍诀。我等修学之人,无论显宗教理、密宗教理、自他派别之教理,只要能从中摄取自己的窍诀,形成对自己的教言,成为对治自己烦恼的手段,那就很具殊胜意义。然有人亦如是说:"此法我不适应,彼法我亦不适应。"如此许多殊胜教法于其不相适应,恐怕此人亦难有一相应之法。以世俗分别之念,来判断人法有缘与否,此极不应理,且易错失胜缘。此亦说明其人并未证悟佛法的真正意义。许多佛法次第,如佛子戒、菩提道次第论,还有大圆满等等,不论是显是密,都是对治烦恼之殊胜窍诀。如若读阅每一法本,自己都是满心欢喜,出门远行时,好象此书要带彼书亦要带,此为殊胜,彼者亦为殊胜。有此感觉,说明此人对佛法确有一点信心。宗喀巴大师言,一切经论皆是窍诀,皆是对治烦恼殊胜教言。如若了悟此中之义,则佛陀之真实意旨,佛陀最究竟之密意,佛陀真正转法轮之宗旨,此人即能顺利获得。反之,总是分别此为显宗,彼为密宗,此为黄教之法,彼者又为红教之法。似乎只需一法,其他各法皆不适应。如此各宗各派于此皆成相违,诸多经论不为窍诀,则此人亦根本无可得受佛陀之真正密意。
  宗喀巴大师于此所述,对我等学佛之人非常重要。此偈颂应常背不忘,则有极大之殊胜加持。各宗派别互不相违,所有经论皆为窍诀,具如此胜信之人,则于佛陀之密意极易了悟,佛陀之宗旨亦能受持。反之,若人擅自分别取舍佛法,对自己可能有很大困难,彼者已濒于危险之边缘。因此,急需一种殊胜之法予以拯救。而宗喀巴大师于此善妙之甚深窍诀,确能拯救如此烦恼重重、我见深执、妄加分别佛法胜劣之人。此者虽已造下如此舍法之罪行,正濒于悬崖而欲跌入,陷于危地而难以自拔,一旦真正得授了悟此种殊胜窍诀,即可被具足智悲之大德所挽救,而将再得生还之机。
  然于末法时代,派别与派别之间的执着对某些人而言确实很深,好象皆为我是彼非,此者以前可能亦有。现又听说有如此规定:学汉传佛教者不能学藏传佛教,学藏传佛教者亦不能学汉传佛教。此又究竟为何!释迦牟尼佛之教言根本无此规定。若是政治原因,亦想一问,国家政策十九号文件有此一条:今日可学此派宗教,明日亦可学彼派宗教,一切信仰皆予自由。但一些地方政策却不准宗教信仰自由,这点即使政治方面亦说之不通,真不知是怎么回事?无论藏传还是汉传,凡是释迦牟尼之佛法本来皆为一体。但以众生之根机而言,于其意乐加行方面是有一定差别,因此佛法亦显现多种多样。然而,现在有人于学藏传佛法后,似乎就看不起汉传佛法。有者好象如是所言:以前显宗早已学过,而今已入密法,显宗那些于我无用。入何密法?于此最殊胜法亦行取舍的话,即造谤法之罪。有者以前常念《心经》、《楞严咒》,如今却只念莲花生大师心咒,好象总觉莲师心咒极其殊胜,非常了不起,反以《心经》、《金刚经》等都为低劣。如此确已濒于非常危险之悬崖,应速速迷途知返!不然,倘若自己仍未醒悟,就将造谤法之罪!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此谤法罪行之内容已明确讲释,此法殊胜,彼法不殊胜,仅口头言,亦是谤法。然有人言:"你等勿说显宗那套,我不愿听。我要一心一意钻研密宗,今生必得大圆满无上普贤如来之果。"如是我应奉劝,最好还是保险一点,否则真有困难。是故,对自己之言行应审慎观察,依宗喀巴大师于此所言,将佛陀一切言教皆视为窍诀,如此各教宗派互不相违才是。我很佩服此间之**西堪布,彼者无论大乘、小乘,于其眼中皆不可思议,皆是佛陀为度化各种根器之无量众生而慈悲宣说。每得一法,无论大乘、小乘,何种教派,于彼皆显无比殊胜,皆予顶礼祈祷,如此皆得真正之殊胜加持。而我等有人却颇为高贵,学密乘,学中观见,似乎总觉胜人一筹,于行道时也目视虚空,仅上望虚空之甚深,却未见道路之坎坷。虽他人见时自以为高入云霄,但行路之时却不能飞行,因其未具腾空翱翔之双翅。无有翅膀而仅视虚空,如此有何意义。故先应脚踏实地注意好路,否则确有点困难。另有些人等,彼之眼光亦为颇高,仅望见活佛堪布之庄严威仪,却无视一般人之明行。于一切高法大法都望上*,而真正相应之殊胜法门却总觉很低,始终看之不起,如此都极不应理。孰不知活佛堪布亦从凡夫修证而成。况且,诸佛菩萨为度化众生,善巧应化无有止境,亦不可思议。许多真正修行之人,并未安立很高之名号,有的还鲜为人知,但彼等皆有较高之修证,如此应予由衷尊敬。而某些愚笨之人,不从实修实证入手,却总以为自己亲近活佛多了,就俨然亦是高贵之极,真是可笑!
  如此上述等人,由自身愚痴及无始业障,有可能已濒于危险悬崖而欲坠深渊。是故,我等以如此殊胜窍诀警示于此,拯救彼者于悬崖,如是净治一切罪,力转烦恼成菩提,平等明见佛法真谛。
  是故印藏诸大德, 有幸依止胜教诫,
  三士菩提道次第, 哪有智者不倾倒?
  是故,于印、藏等地之诸多高僧大德,谓有如此之幸,依止行修此等殊胜窍诀。此圆满殊胜之教诫,乃以下士道、中士道与上士道之三种士道,成立菩提道次第,如此行修即得真实解脱与无上佛果。故于此殊胜之道,哪有智者不为之倾倒和希求呢?阿底峡尊者的"菩提道次第",印度已有众多高僧大德依止他,依此学说而学修。尊者弘法于藏地,传讲《菩提道灯炬》,宗喀巴大师又依此论而著写"菩提道次第"三部著作,即现今广传的《广论》、《略论》及《摄颂》,藏地亦有诸多高僧大德依此学说学修佛法。而且《广论》和《略论》译为汉文时,汉地学佛僧俗亦皆奉为圭臬,如理学修。故此"菩提道次第"的学说,能令一切智者为之钦佩、赞叹,令一切佛子皆生欢欣、喜悦。若有人对此殊胜窍诀未起信心的话,其并非皆言是无始业障之蒙蔽,或曰是当今末法时代之显现,应先反观自身,内照自心,明见真实。总之,无论是何佛法,无论是显或密,皆应无行取舍而恭敬顶礼。如此可得真实加持,竟得殊胜之法乐。
  简括佛典精要义, 每座读闻此道理,
  讲闻正法诸功德, 悉能摄尽应思维。
  "菩提道次第论"简要概括了佛教一切论典之精华要义,并将其归纳为最殊胜之窍诀。若于每一座中,诵读听闻此菩提道次第论,领会内在深奥之理,即能获得讲说听闻一切佛之正法的功德。此等诸佛所宣一切佛法的殊胜功德,在此亦悉皆能得摄受尽纳。是故,我等应时时如理思维如此殊胜之精华要义。此偈中,"讲闻正法诸功德,悉能摄尽应思维"两句颂偈,汉译与藏文原意稍有出入,若能于"悉能"之前加一"也"字,其意义就更显精要,不仅把"菩提道次第论"能包容一切佛法之义表现出来,也能把"讲闻此论,亦即讲闻一切佛法,具足一切功德"之义指示明了。前面汉译第二句之"每座",藏文为"哪怕仅只一座"之意,于此义理似乎藏文表述更具深远。例如,我等坐于此经堂内修持"一座",大约两个多小时。于此座中,殊胜之《菩提道次第摄颂》我已讲释,你等也如理听闻,宗喀巴大师如是告言,我等皆已讲闻所有佛法之意义,并获得讲闻一切佛法之功德。
  因而,此次讲闻,我们还是很有福德因缘。原先,我亦未想要讲此论,似乎上师佛菩萨不可思议之加持,才倏具此缘。几天前讲《三主要道论》时,北京高级藏语系给我寄来一本书,其中恰好有此《菩提道次第摄颂》。以前虽知法尊法师亦有此翻译,但一直未能得到,现在因缘成熟,得此侯生桢先生之译本,我等才能于此较短时间内讲闻此论,一切佛法之功德皆予领受,真是令生欢喜。因此,大家都应时时思维此"菩提道次第"法要,最好是能研读《广论》、《略论》之要义。如时间较短,也可诵此《摄颂》。我们学院对"菩提道次第"之论都非常重视。1987年法王和我等众弟子在五台山时,法王仁波切就曾让我与慈诚罗珠堪布分别传讲《佛子行三十七颂》、《三主要道论》和《菩提道次第摄颂》。此乃首次为汉地众生转法轮,而且又在圣地五台山,故而很有纪念之意义。汉地许多众生都与文殊菩萨有很好缘份,应好好如理思维此等论典,并依此修持,定会得很大之益处。
  今生后世诸福聚, 因缘巧合之根本,
  精进依止善知识, 意乐加行如理仪,
  危及生命也不弃, 如教修供令喜悦。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处颂词开显阐明我等今生获得一切成就或一切智慧之因缘,是依*上师等诸善知识,由此获得无上菩提之安乐。由此,宗喀巴大师言,一切众生今生和后世诸多福慧资粮的积集,诸种功德的会聚,都必须具足殊胜因缘。而此等殊胜因缘得善巧微妙之和合,其必然之根本,即为精进不懈地依止上师,依止善知识。此乃佛法之中最根本最殊胜的因缘。佛经上有一公案,一次阿难对佛陀曰:"吾现已了知,佛法真谛大半依善知识加持,才获以证悟。"佛陀曰:"阿难,此言非也。"阿难闻后疑惑不解,问曰:"为何非也。何故不依善知识?大半不依善知识欤?"佛陀郑重告曰:"此非'大半'也,当完全依善知识而得真实证悟。汝言'大半'实错也。"是故佛教之中,确实所有佛法皆依善知识才得了达悟证,所有功德和福份,亦皆依善知识才能获得。上师等善知识是我等今生和来世的一切福慧之源泉,及能使一切因缘巧合之根本。既知此理,我等就应日日夜夜精进依止善知识。
  《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云:"如是于一切时及分位中,一切事行,皆当随顺师意而修,拂意之业巧护勿作,师虽猛利诃责辱詈,亦无嗔恨,如调顺马;为师役使,于往来处无有厌倦,如彼船筏;有所教令,无论善恶皆力支持,如彼桥梁;一切苦痛及与冷热,皆能安忍,如匠工具;所说言教,皆能听受,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安处卑地,犹如扫帚;断除骄慢,恭敬一切,如断角牛,应当如是依止上师,是为《树严经》等契经所说也。"此间引述依止上师的某些要求。从释迦牟尼佛直至现在根本上师之间,很多大成就者都一心一意精进依止善知识,才得证悟的。《大般若经》云,常啼菩萨依止善知识时,不惜舍弃肉身,才得真正依止法缘善知识。《华严经》亦有善财童子精进依止五十三位上师,经历很多苦行,才得到上师密意传授。藏文《大藏经》之《华严经》中善财童子已依止一百一十位善知识。米拉日巴依止玛尔巴洛扎,听从师父吩咐修房建舍,身体磨破而长肉疮,仍毫无怨言。玛尔巴依止那若巴、那若巴依止底洛巴,彼等都经历种种苦行磨难,最后皆得上师之真实摄受,获殊胜圆满之大成就。宁玛派无垢光尊者依止根本上师格玛**扎时,每日所吃极少,仅食二十一粒小药丸,除此之外,再无任何食物,白天所穿、夜间所盖仅为一麻布口袋,彼者同样经受许多苦行。我们学院得巴堪布之上师--白玉县的白玛堪布,彼者依止善知识时,冬天无有什么可穿之物,自己就挖了一洞,于洞里放些干草,然后住于其处,随时向善知识请教求法。象汉地六祖惠能大师,依止五祖弘忍时,受许多苦行。六祖在依止五祖三年之间未受任何法门,只是干些舂米杂活,最后得五祖印证传以彻悟之法。亦有言六祖依止五祖是八个月时。但无论怎样,彼者亦经历苦行之考验。现代之能海上师,在入藏依止康萨仁波切时,路途经历许多险难,依止康萨仁波切后,每天不论刮风下雨,皆为上师背水,行诸多苦行以承事上师,彼者亦得到上师之密意,最后上师赐予衣钵以作印证。能海上师之高徒清定上师,虽于形式而言未受许多苦行,但从清定上师之意乐和加行方面而言,确实对上师是如法奉行的。法王晋美彭措仁波切在石渠依止上师托嘎如意宝时,行持六年苦行。夏季每日几乎仅食一碗酸奶,无有其它任何东西。如此苦行,最后得到佛法真正之究竟密意。是故,纵观整个佛教史,依止善知识对学佛者而言始终特别重要。于其依止之时,可依止多位大善知识,亦可终身只依一位。如阿底峡尊者曾依止一百多位善知识,最后于静住上师面前真正生起菩提心,善财童子也依止了多位上师,当然亦有许多一生仅依止一位上师而得大成就者。
  于此依止善知识之过程,皆应善加供养承事。《事师五十颂》云:"住十方世界,彼一切如来,於得灌顶师,三时咸敬礼。应三时信诚,合掌以曼茶,花等供事师,接足头顶礼。"依止善知识时,弟子必以内心意乐与外在加行,表里如一,欢喜恭敬,如理依止教法仪轨而行。"意乐"指内心之所欲,"加行"为外显之行为。此二者是相互配合,而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或者于上师面前很恭敬,背后就非如此了。例如,前几年我曾给藏族密宗班传讲"大幻化网"课程,讲了一年。此后,彼等又欲请我讲授。当时我对慈诚罗珠堪布说,如此恐怕有些困难。因为好些人在于其上密宗课时,彼等皆是十分恭敬,而课程上完后,就又满不在乎了。本来佛教之中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法,确有如是所言,可有人好象"一日为师,终生忘记"。是故我亦不愿再讲。其后,我很害怕传授密宗甚深法门,亦不大愿意传授众多之人。因为末法时代,真正具足法相根基之弟子非常难找。大体而言,虽藏族人对上师之诽谤几乎没有,彼等学佛都比较稳固,信心比较具足,而且内心对上师亦非常恭敬。但从意乐和加行方面而言,可能有些问题。如果于上师、诸善知识不能时刻一如,恭敬承事的话,要想得真正之殊胜成就也确有很大困难。由此,弟子应始终依止承事上师诸善知识,无论何时何处,即使遭遇危及生命之事,宁舍生命,也不舍弃自己之根本上师。如言"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愿,无所畏惧。应具如此广大之精神,才可称作真正依止善知识。
  依止之后,更应如教奉行,上师一切吩咐言教,皆当尽力照办,行修供养,而令上师生起欢喜怡悦之心。此间于上师之供养,有三种之分,依《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所言:"上品,名为修行供养,即于一切师所传法,依于苦行勇猛之门而修持也;中品,即为身语承事,以自身语意三业,师有役使为其仆从;下品,即依财物、奉侍、饮食、受用等供献门令师欣悦。"由此可知,最上等之供养实为闻思修,财物供养仅属下品。而如今却恰恰相反,都觉得财物供养是最好的,最为殊胜,以此供养真很实在,可能上师会最高兴的,理应列于上首品位。承事可能仍属中位。至于闻思修,那是个人之事,可能上师于此也无什么兴趣。如此上下品位恰好颠倒,可能亦是末法时代之一种规矩。或者也有如此,有些上师确实如是而行,有些弟子亦如是而行,但如此本末倒置不得任何真实之义,也真正难有究竟之解脱成就。此种行为如同置希奇珍贵之宝石明珠于不顾,偏去寻求彼等并非稀罕、随时易得之泥石瓦砾,真是愚痴可笑!当然,泥石瓦砾于必要之时也缺之不可。是故,在真正具足法相之上师面前,一切财物、受用皆为无常,皆为幻化,对此有漏之法,上师真正是无有任何兴趣的,也不会有太大的高兴。只有那些具胜信心、精进修行、圆证菩提的弟子才真令上师生大欢喜心,这才是最殊胜之供养。如果无此闻思修之能力,就尽力去行中品承事。如若此亦不能,那再奉行财物之供养与布施。总之,各人根机、因缘皆不相同,都应无有分别,随缘而行,尽力供养。只要自己的意乐和加行能使上师真正生起欢喜心,那就是最殊胜的供养。
  此间提到欢喜心,藏地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上师,名叫华灯让波,有四位皈依弟子。一日,上师心情愉悦,忽念让其弟子作四首赞词赞美自己。师道曰:"汝等各作一偈,赞吾名号。一者赞'华',另者赞'灯',再者赞'让',末者赞'波'。"言毕令作。其弟子实乃水平有限,然上师之言,不得不为。彼等皆感希奇,亦又调皮。无奈之中,一弟子首作偈词曰:"华师之徒如食子。"此子形象不雅,身蜷如食子,彼以己身之陋而作言词,欲令师喜。另一弟子忆师晒日之景,嘻言赞曰:"阳光照耀,灯师头上红光光。"师听罢二子之言,甚觉可乐,然依故作严肃,待闻余二弟子之赞,再作分别。时三弟子尴尬,气憋半日,方言辞句:"见到好吃牛肉,让师笑口常开。"余一弟子见彼三者皆已赞毕,师亦正待欲乐,然"波"字难言。情急之中,彼立仆倒,于师顶礼,即又念道:"波师脚下我顶礼。"师闻此四子各自赞语,皆言己相,不禁朗笑。正因上师欢喜之功德,四位弟子于此生中,皆得具足对各种经论精通之能力。彼等老年之后,都觉以前上师给他们开了方便法门,本来他们当时并无什么能力,而且言词之中对上师亦稍带有讽刺意味,但未曾想上师特别高兴,此事亦皆变为殊胜之功德。是故,能让上师生起欢喜心确实非常重要。本来,藏地在造论、著颂时都有如是规矩,即在文章开始时先以优美之语言赞颂上师三宝佛菩萨。若是通达声明、造诣较高之人,彼之辞句必定十分美妙,但一般之人,只要发心很好,即使言词不雅也无有关系。记得某人在赞美文殊菩萨时曾用一句,其本意确实想用美言佳句赞颂菩萨,只因智浅言拙,写成如是之句,彼言文殊菩萨"屁股放在莲花上",实上应为"莲月垫上跏趺坐",彼者一时难以表述,就将"屁股"搬了出来。不过,其所具之功德也同样不可思议。
  以上讲述如法供养令上师生欢喜心,与前述恭敬依止承事上师之内容相合,从闻修上言,都有很大之意义。于此,如宗喀巴大师此等大瑜伽士,真正智慧融入法界之高僧大德,皆以身教而言:"我等于学佛行道中,亦如是依止善知识、诚心供养而修行的。后来之学者,你等若欲寻求趣入佛道,得殊胜之解脱的话,也必须如是于身语意处恭敬行持!"
  暇身胜过如意珠, 如是得来只一次,
  难得易失如空电, 思后应觉世间事,
  如同去扬纯糠秕, 故应昼夜求真实。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处讲人身难得和寿命无常,先讲人身难得。具足暇满之人身非常昂贵,非常难得,如以价值衡量则远已胜过世间一切如意摩尼珠。法王仁波切所著之《忠言心之明点》云:"难得此身如昙花,胜过万宝具果义。"摩尼宝乃无价之宝,难以钱财来购买,而人身则更具宝贵难得了。如此殊胜之人身,在无边之轮回相续中,的确是难以得来的。无数大成就者,具大神通者,皆以神通现量观察生生世世转生人身的情况,发现确实极为少有。今生得到此身只有一次,来世如何,我等亦无任何把握!佛经中有四种难得:(一)于千百万劫辗转轮回,值佛出世万分难得;(二)于千百万劫轮回六道,暇满人身万分难得;(三)于千百万劫轮回当中,偶遇佛法,生起信心万分难得;(四)于千百万劫轮回之中,逢遇佛教,虽起信心,但发起菩提心万分难得。如此四种难得我等大多皆已具足,由此更应倍加珍惜才是。
  如此难得人身又极易失去,如同夜空中刹那之闪电,虽于瞬间照耀四方,然而片刻之后即难寻踪影。慈诚罗珠堪布于《大圆满五加行》中云:"人生无常似秋云,时光如电易消失,万年世事皆如梦,虚度暇满难复得。"人生亦如一场梦,真是如此短暂,人身亦这样容易消逝,可我们自己还觉得有很长很长时间。试问一下,于七十多岁老人而言,现在还能活于世间多少年?于四、五十岁之中年人,还能活多少年?于十几岁、二十几岁之青年人,又能够活多少年?尤其如今末法时代,天灾人祸,疾病横死,连绵不断,今夜还于人世,明朝就已归天,都说之不定。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满心性休息》中讲,如是思维"于过去百年以前之所有诸人与旁生等一切有情,如今一无所在,如是今时于地上诸有情,亦在百年之内大致皆成一无所余,吾者亦不离如此本性,未来诸有情亦如是。"如今诸位都还健在,一百年后,恐怕也是无一幸存了吧。如何能言时间还长呢?犹如我等观察夏日的飞蛾,朝生暮死,非常短暂。于三十三天之天人来看,我等常人亦如飞蛾一般,转眼即逝。哪怕是天人,虽然寿命比人类长得多,但从无始轮回来说,亦是一瞬之事。是故,我等寿命确实极其短暂。
  然而,我等虽已具足暇满人身,但若不以此短暂难得之人生,寻求解脱真谛,而行持胜义菩提的话,亦是非常可惜。"人生如梦乡,觉醒在何方",此中之理,更要甚深思虑,但愿深明此理后,应早日觉醒!实上世间种种所为,诸如扶亲顾友、与敌争斗、积累财产、贪求名利等等一切不实之事,皆是"梦时一片悲欢事,醒后难觅一痴",真正无有任何意义。如同糠秕仅有一层外壳,并无内核实质,若想去除,只需稍一拔扬,即被微风吹逝,自然消散。实此纯糠秕仅为青稞麦粒之表皮外壳,看去似如真正之食粮,然而却空空无实。同理,世间八法(称、讥、苦、乐、利、衰、毁、誉),即如无实之糠秕,表面似乎都很现实,很实在的,但若仔细观察,无有哪样是真正有所收获。如同财色名食睡,贪嗔痴等,无常到时,除自身业习以外,一切都留之不住。而此有一则"麻雀说善法"之寓言,有只麻雀总劝他人断除杀生,自己背地却喜欢吃虫。于此之义故,皆应先从观察思维自身做起,对治世间八法,如同去扬糠秕。除勇猛精进,修持佛法,趣入解脱究竟外,别无他法可求。以前,知穹仁波切讲过,真正具殊胜意义的是闻思修行,此外一切事物皆无有实义。当然,于学修行道之中也会有许多事情不得不做,此亦为很好之顺缘,有其微妙缘起。但真正是行世间八法的话,即使成办亦为不实,若未成办又有何妨,皆应早日舍弃。释迦佛当年为得出家成佛,舍弃王位眷属如弃土石,历无数苦行不舍勇猛精进,终得成就菩提。是故,我等皆应勇舍一切之世法,昼夜精勤,无所间断,寻求真实法性本义,直至圆满成佛。宗喀巴大师如此告曰:"瑜伽士我宗喀巴学佛之时亦如是修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你等欲求解脱之道,于此殊胜法要也应如是而行!"
  死后难不入恶趣, 能解救者唯三宝,
  故应至诚去皈依, 不要违犯其教诫。
  应思黑白诸业果, 如理取舍勤修持。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颂讲述轮回痛苦、因果不虚、皈依三宝和守持戒律四方面之内容。先讲轮回之痛苦。前颂已广为开显"人身难得虽已得,寿命无常必将逝"之理。既然死亡于任何人皆不可免除,而此后又将落于何道,不论是僧是俗,内道及外道,谁亦难保不堕入三恶趣之中。何故此言?应如是观待,我等能忆之今生已造业无数,而于前世乃至无始以来已累劫造业更为难予计度。如佛经所言,累劫轮回中我等皆已造业无量,无论善恶,今生虽得人身,但于娑婆世界,唯有造业更无他事。因此死后,谁有把握不被自身业障牵引,而不堕三恶趣呢?万一落入三恶趣又当如何。佛经中言:旁生道相互啖食,并受役使等苦;饿鬼受尽饥渴煎熬等苦;地狱众生更为受苦无量,如有八寒地狱、八热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等,若再于其所受痛苦和寿数无量来观察,真可谓苦痛之极。若于三善趣而言,较之恶趣似有安乐,如人道、天道、阿修罗道,但以真实所见,其本性亦为痛苦。由此可见,轮回本具痛苦性,尤入火宅难堪忍。
  于此轮回之苦痛,以何法根除?一切智者皆如是回答:真正能解脱生死轮回之痛苦,拯救无边众生者,唯有皈依三宝!《忠言心之明点》云:"如此大畏能脱中,救者不能别处得,真实智慧能性者,应当皈依三宝尊。"由此若欲真正获得解脱,必须皈依三宝。《文殊静修大圆满》云:"诸道基础,入内教群中唯是皈依故。"阿底峡尊者亦言,唯有皈依三宝,以此分别内外之道。是故皈依乃佛教最主要之基础,为一切佛法之起因。无有皈依之者,无论如何亦非佛门弟子。由此可见皈依之重要。是故,应以至诚之心,去寻求具德上师,于彼处授持皈依。《楞严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于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我等皈依上师三宝,即如远游之子归于父母,父母以慈悲摄受,子应不复舍弃也。故应于三宝面前,发愿生生世世皈依三宝,真实生起"纵遇命难,不舍三宝"之信念与决心。
  如有以为,于三宝面前,入皈依仪式,受皈依证等,即为皈依。实此并不圆满,仅名言皈依。而真正之皈依,应具受皈依戒,其戒义为:不要违背三宝之一切言教,不行毁犯其教诫之事。此中包括三所立戒,三所遮戒,及三同分戒,于此略述之。三所立戒者:(一)皈依佛宝。恭敬一切佛像,哪怕断缺之佛像。虽然佛陀早已涅槃,然于一切佛像皆应观为真佛,恭敬供养。(二)皈依法宝。凡释迦佛所说之法,及后来高僧大德诸佛上师所说之佛法,都应恭敬。只要是佛教经典,无论以何文字,或仅剩支言片语,都要恭敬。佛法可分为二:以文言表述之法为教法;而以自心证悟,如信心、悲心等之法为证法。于此教证等一切佛法皆应皈依。(三)皈依僧宝。僧宝包括大、小乘僧众,大乘僧众如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具有八种功德之贤圣僧,小乘僧众指一般清净之善法僧众。于此僧宝应恭敬供养,甚至连僧衣之一块小布片,都应恭敬。三所遮戒者:(一)皈依佛后,再不皈依外道诸师;(二)皈依法后,再不皈依外道典籍;(三)皈依僧后,再不与外道同行共住。三同分戒者有几种说法。其一为,自己根本上师的身为佛,语为法,意为僧众;另一为,根本上师意为佛,语为法,身为僧众。无论如何,自己的根本上师即是佛法僧三宝之总集,故于上师前一定要恭敬顶礼,此为同分三种戒。对于皈依戒的论述,华智仁波切以及宁玛巴许多教典中,都有此九种戒之说。宗喀巴大师的《广论》中亦有许多相关内容,希望大家都应看一看。  皈依三宝后,就应思维黑白诸业,深信因果不虚。此处黑业是指恶业,白业是指善业。此等诸业于《俱舍论》中已讲述很多,尤其于莲花生大师《密咒宝蔓论》中将业细分为十二种。如分为定业与不定业等,有些业于今生即能成熟,有些则于下世成熟,甚或有者是于千百万劫后方可成熟。此等种种之业,都将引发种种之相应果报。故应如此思维,我等众生无始以来已造无量之黑白诸业,皆会得受一切善恶果报,由是,于此善恶之法必须如理取舍,众善奉行,诸恶莫作,精勤修习,行持不断。
  若有人以为,因果之事,现于我等凡夫皆难对治,不如待机缘成熟再行取舍。此者非理,如《定解宝灯论》云:"若未灭除恶增益,怎能禁止恶业风?若未禁止恶业风,怎能断除恶轮回?"我等凡夫,未成就前皆有无始之串习,如果对善恶之法不行取舍对治的话,何能断除诸多业气习障,获得清净解脱之安乐。应于业障果报尚未显现前,速对善恶诸法行取舍对治。此等不应再行犹豫,理当尽力行持佛法。比如我不能杀生,就尽量而为,我不说妄语,亦尽量而为。哪怕日行毫善,夜断微恶,亦是功德无量,生生世世永不消失。汉地有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故应如是思维,学修佛法即使点滴之事亦有实义,我等理应于细微之处而行佛法真义。然又有人言,虽知因果不虚,然如此恶习虽已对治,为何依然如旧。此者亦未免太急,因如此串习长期薰染,非一日可除。如垢染之布,仅漂于水,亦难除垢障,须尽力搓洗多次方得清净。是故,我自内心真正希望你等学子,于此因果取舍应起胜解信。应尽力守持戒律,不行散逸,增善断恶,又持之以恒,如此积集功德资粮,如同"积水成渊"、"水滴石穿",方可得受成就之安乐。然另有人等对佛法经论之见地亦似乎颇高,然于因果取舍之处却不屑言顾。其人真是将自身置于危险之地。莲花生大师曾言,因果取舍之事亦应谨慎行之,否则真正业力现前之时,纵有高深见地,恐怕亦难免身心痛苦,故千万不可说此大话。
  是故,宗喀巴大师于此强调:瑜伽士我亦是如是修"轮回痛苦"、"皈依三宝"、"因果不虚"之引导法门,你等后学之人欲求解脱,也必须于此三引导文如是修行!
  未得性相具备身, 欲修胜道不能成,
  故应学此圆满因, 净治三业诸垢染,
  清除业障尤重要, 还应经常依四力。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中之讲述为行修忏悔,亦即金刚萨埵忏悔法。此前,我等应如是而知,若想今生即得成就解脱,必先具备性相圆满之人身,并依此身而修行。如此"性相"即指未坠八无暇和具足十圆满。佛经中言:"地狱饿鬼及旁生,蔑利车与长寿天,邪见不逢佛出世,暗哑共为八无暇。"于此八无暇处,皆无暇修法。十圆满包括所依圆满、境圆满、根圆满、意乐圆满、正信圆满之五自圆满,和大师殊胜圆满、圣教正法圆满、时分圆满、自缘圆满和增上大悲圆满之五他圆满。如若我等未曾得到如此性相具备之暇满人身,而欲求修行殊胜之佛道,也不能使得真正成就。因为无人身者,欲求解脱亦极为困难。如三恶趣中之无明众生,日夜倍受难忍之苦,此等无间痛苦于彼应接不暇,何有机缘闻修佛法?而天界以及阿修罗,彼等善趣贪执乐受,少有现行之苦,极难能生出离心。既未生起出离心,本为痛苦因之轮回亦无法解脱。由此可言,只有具足人身,一者受持八苦、苦苦等苦,另者亦具生起出离心之殊胜因。真正具足如此暇满人身,方可出家清净行,或修别解脱之其它法门,终趋解脱成就之道。
  是故,我等应精进修学,积集如此性相圆满、解脱成佛之殊胜因。为此,应精进修持五加行,精进修持出离心、菩提心,精进而使今生之中即得解脱。如若今生未解脱,亦应精进修持,累积资粮,来世再转具足性相之人身,并得出家如法行,趋向解脱而得成就。何故发愿出家?因为贤劫千佛皆以出家身相而得成佛。如宗喀巴大师之《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所述,具足性相多指出家身相,具此出家身相,方得殊胜之成就。当然,亦有以居士身相而得殊胜成就,但相对较少。《普贤行愿品》亦云:"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如是,我等即应精进修持如此得暇满之人身,或得出家修行之圆满因。
  为得如此圆满因,还须清净对治无始以来,自己身、语、意所造之三业,以及诸多罪垢染习。我等众生所造之罪业,总分为二。一是自性罪,粗分三业,细分十恶业:杀生、偷盗、邪淫之身三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之语四业;贪欲、嗔恚、邪见之意三业。除此十不善业,即为佛制戒罪,如违反佛所制定之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受何佛戒,如有违犯,即造此罪。此二罪者,无论自性罪还是佛制戒罪,我等无始以来皆已造下无量无边之罪业。是故,为得暇满人身,为得真正之成就,皆应勇猛忏悔,如法行修。《忠言心之明点》曾言,佛性本澄净,如水晶显现,然此明净水晶若被裹覆无始障垢,生圆次第亦无显现之堪能,故应以湿帕屡拭其垢染,方现本来之明净。
  是故,我等于学佛之中,清净、遣除无始所造之业和烦恼,断除此等障碍极其重要,尤于行修忏悔之法最为重要。而此忏悔法之金刚萨埵,彼者于未成就前,曾发如是殊胜大愿:未来于我成佛之后,无论有谁能提我名号者,皆愿彼者所有业障皆得清净。如是金刚萨埵发此胜愿,而今彼之愿力已得殊胜显现。于此显现之中,我等众生常诵金刚萨埵心咒亦非常殊胜。有些经续亦如是言:若有人者,能一心一意观想金刚萨埵本尊相,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十万遍,则所犯密乘戒之根本罪亦得清除。是故,我等应常持诵此咒。或者,每日念百字明二十一遍,如此往昔罪业不复增长,当日所造罪业亦皆得清除。《无垢忏悔续》云:"所谓百字明者,此为一切忏悔之王,于一时中诵百八遍,从已成就一切过恶堕三恶趣,亦当解脱。"如此行修忏悔非常殊胜。
  然亦有言,一切本来皆清净,无修无证自然成。但彼者未知,虽言一切众生本具佛性,可无始以来之深重业障,已将我等佛性层层蒙被与阻隔。本来清净、现见本尊、解脱成就,于此障垢中还是难现本来之真实。是故,学佛即是清除业障,忏悔业障。以前很多高僧大德,都以此忏悔法门作为殊胜之要道,持诵百字明十万遍,无有不诵十万遍的。应如是思维自身,无始以来所造罪业,不能忆起的有多少,今生所造罪业,能忆起的又有多少。特别是在家杀生,无始以来,有意杀生,无意杀生,造很多很多罪业,真是难以计度。因果不虚,业缘成熟定受报应。倘若现在还不忏悔,仅以一甚深空性见,则业力现前而堕恶趣之时,恐怕谁也来不及了。我等如今皆得暇满人身,应倍加珍惜如此难得机会,好好忏悔。
  是故,忏悔除障,无论于谁都非常重要。但修行之时,还应经常依止四种对治力。如此四力即为:所依对治力,厌烦对治力,返回对治力,现行对治力。㈠所依对治力。观想上师或于上师面前,或以《三十五佛忏悔文》观想三十五尊佛于面前,也可于佛像、佛塔、经书等面前,以此所皈之境而行忏悔,有此等作依*。此间应发起愿行菩提心,则所忏之罪无不清净。是故,自相续中生起菩提心是最殊胜之忏悔法。《入菩萨行》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㈡厌烦对治力。于先前所作之一切罪业,内心生起追悔心,并生厌烦、痛苦、远离之心,猛利发露忏悔。此之首要是认识错误,认识罪过。不知为罪不行忏悔者,亦不得清净。《三聚》云:"忏悔发露勿得覆藏。"㈢返回对治力。应发誓愿,于今生之中,乃至以后生生世世,再不造任何罪业,如是发起今后永不造罪之坚定决心。《三聚》云:"后当永断禁。"《极乐愿文》云:"若无禁心不清净,纵遇命难不善业,从今不作心誓守。"㈣现行对治力。此有几种修法。于自己头顶观想金刚萨埵佛父母,或观想单尊金刚萨埵降注甘露,令自己无始罪障一切清净,并观诵百字明。还可修七支供,修胜义中观、甚深空性、实相法尔等,得证真实平等之义。此等诸对治力,实以发菩提心、相续守护无修实相之体二者为其深要。
  如此四种对治力,也可于修一法中同时具足。比如,在上师面前忏悔,上师即是所依对治力;于上师前对先前所造罪业生追悔心,即厌烦对治力;继而于上师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造任何罪业,即返回对治力;最后将自己之心与上师之心观想无别,遣除一切罪业,如此真正皈于上师境界中,或上师观想金刚萨埵融入自己头顶,得金刚萨埵开许,自身业障一切清除,此为现行对治力。如此,于上师前即能圆具四力而行忏悔之法。
  是故,宗喀巴大师、华智仁波切等皆言,欲使罪业彻底清除,必须具足如此四种对治力。如若不具四力者,仅为念一"嗡班则尔萨埵吽",亦无有完全清净之时。因彼者于罪业未曾认识,亦无改正之决心。是故应以四力而修忏悔之法,如此一者依境发愿,二者认识此罪,三者永不再造,四者应入最高见地。如今汉地修忏者较多,然具四力者极少。有者三心二意持诵心咒十万,已觉一切皆清净,此者可能亦有困难。如是,不仅应具此四力,还应时时修忏悔。因我等自身之业障尚未清净,天天造业亦越来越多,于此之时,还应继续对治与忏悔。宗喀巴大师言:瑜伽士我于学佛之时亦如是依四种对治力修忏悔法的,你等欲求真正解脱,亦应如是好好行持忏悔之法!
  若不勤思苦谛罪, 就难致力于解脱,
  不思集谛轮回序, 难晓割断生死根,
  出离世间依厌离, 当知生死何所缚。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主要宣说的是苦、集、灭、道四谛法轮。如此四谛可容纳一般小乘所有经论的观点。或言,由证悟人无我而能得之解脱,以此四谛法轮亦可获得。依四谛法修行,其首要为知苦谛,到底痛苦是怎样的;然后断集谛,断除业和烦恼,此为苦谛之源;故应修道谛,依道而修,如八正道等;最后证灭谛,灭除诸业烦恼而显现解脱,亦可称为证悟空性智慧。
  假若我等在此轮回当中,不精勤思维苦谛之罪业,也就难以将整个身心致力于寻求解脱道路之中。但是,如若仔细观察,三界轮回确实尤如"火宅"一般,非常非常地痛苦,如有行苦、苦苦、变苦三种苦;亦有生、老、病、死四种苦,或者加以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所恶临苦,而成八苦;乃至种种大苦所逼迫,一切众生皆是非常之苦恼。然而,若未了悟此轮回之痛苦本性,那么对此三界轮回,亦难生起厌离心。何故是苦,此轮回不安乐吗,如何还要出离?如此众生,暂被无明惑障所蒙蔽,则谁亦难令发起出离心,而趣入解脱。故应如实观察思维,如此轮回之一切皆为苦性,由此真正了知苦谛之罪过,才能发起寻求解脱之信心与决心。否则,也是无法解脱的。
  知此苦谛后,继应思维如此痛苦皆非无故而来,有其根源来历。此等痛苦之源,即是业和烦恼,亦即无始以来之无明。对此若不仔细思维,实亦不行。如此应知,轮回痛苦皆由往昔之无量业和烦恼积集而成,故称集谛。如此集谛于轮回中其次序,即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如此十二因缘次序轮转相续,就形成了生死轮回。如果对此难以知晓,如何能割离断除生死轮回之根本?无始以来,众生之业和烦恼于轮回中相续不断,如转火圈。不明其根本,仅身心痛苦万分,也无有任何意义。如同一人身染重病,倍受侧折磨,其人则应寻医就药,遵听医嘱,方可渐复。然其亦必须了知其侧之来源,如衣食住行等诸多非理之处,并对此病源,急速断除,不可再犯。否则,虽已得治亦难痊愈。是故于此应知,轮回之根本,就是集谛。而其根本之根本因,是无始以来之俱生无明和俱生我执。
  知轮回之根本而断集谛,应依道谛而修,证悟人无我、法无我,证悟缘起性空。大乘之法包含人法无我,小乘仅修人无我。但无论何者,若想真正得解脱成就,皆应先发出离心着手,对世间一切皆生厌烦,并始终依此厌烦心和出离心而修。证悟人无我亦必须依此出离心。如《三主要道论》中所言,要对整个轮回一切行事、一切所作所为,皆自内心生起厌烦心。生起出离心后,还应当知晓,于此生死轮回,是何障碍将我等众生所束缚。此障碍即是业和烦恼,是无始之无明烦恼,将我等众生捆于轮回之中的,是无明绳索。如是当下即得了知,知后勤修道谛,直至显现灭谛,显现智慧,显现真正无我之智。由此,四谛法轮之义于此皆已归纳。
  此处前者是讲四谛法,后者是讲出离心,并以出离心来贯穿四谛之始终。欲生出离心者,首先应知轮回痛苦,继而应知此痛苦之根源,即无明烦恼。若欲断除无明烦恼,又应先将世法看破。如果还未看破世法,就很难断除无明烦恼,依然辗转于轮回之中。是故,出离心确实非常重要,断除轮回之根本,必须生起出离心。宗喀巴大师讲:瑜伽士我亦如是修此出离心的,你等后学之人欲得解脱,也要如是行修此出离心!
  发心大乘道之梁, 是诸广行之根基,
  能转资粮如金汁, 广聚众善福德藏。
  如是知后诸佛子, 应发菩提心誓愿。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此处颂词讲述大乘菩提心。学大乘之法,首要发起菩提心。阿底峡尊者说,大小二乘之佛法,以有无菩提心而得区别。大乘、小乘于证悟之见地、修行、果位上都有诸多差别,但最主要的还是以菩提心来区分的。如是可言,发菩提心是修大乘要道之最主要桥梁,最主要起基,亦是修诸种广大菩提行之根本基础。如四摄六度(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六度)、广结善缘、行持善法,菩提心都应是此等一切之根本和基础。如若无菩提心,何以修善法,真实之义根本无能修成的。无论修持何种善行,例如印送佛经、结缘善物等,如此行为虽已极为广大,又有如汉地某些佛陀基金会于善法方面确已作出极大之供献,但从发心而言究竟有无大乘心呢?如已发起大乘心,确有无量功德。但若无大乘菩提心,即使将世上所有财富珍宝皆予供养、布施,功德亦不为大。而以菩提心行持善法,哪怕仅布施众生一滴水,功德亦是无量无边。是故,如此发心确实非常重要。
  我等自己有时虽明此理,但如是一内观,却亦未做什么,是故很生惭愧。由此,每行一善法,皆应于自心观修一下菩提心,即使一刹那之观想也很重要。以至能于行住坐卧,时时皆具菩提心而相续不断。否则,若无菩提心之摄受,虽外表形象之事所做再大,为名为利,为世间八法,但确实无有多大功德。因其功德大小,非以行为大猩与比量。极大之行为,非定有极大之功德,极大之功德,亦非定需极大之行为,一切之关要即是菩提心!如此即是本来法界之缘起说,并非有谁欺负人。此于《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已广为宣说,《入菩萨行》、《摄大乘论》等诸多大乘法要中也宣说很广。是故,我等修善行,结善缘,持诵明咒,无论何事何法,哪怕是一极微之事,亦应发起菩提心。
  例如,阿底峡尊者初来藏地弘法时,未曾弘扬其它之法,只是皈依和发菩提心。尊者于金洲菩萨处住十二年,十二年中皆修持菩提心,未修其它任何法。是故,菩提心者确为大乘之最要道,且于密法之中亦缺之不可。如若缺少菩提心,密法亦同样修之不成。有者以为,发菩提心本为显宗之事,密宗并不需要,此者极不应理。菩提心乃一切大乘之基础,密乘本来就是大乘法。大乘佛法,有显教之中观、唯识,还有密宗之内续、外续。是故,如是发心不仅是显教之基础,实亦为密法之基础。无论修持何种密法,诸如灌顶、传法、加持等,皆应以菩提心为摄持。如是每一密法之仪轨,其首要之处皆为皈依、发心,于此偈语如法念诵后,方可进行其后之仪轨。
  如是显密之根本,我等皆应勤修菩提心。然修行亦有次第,初修愿菩提心,续修行菩提心。修愿菩提心时,应如是发愿:无始轮回之一切众生皆曾为我父母,于我极具悲愍生养之恩,我今已闻甚深正法,当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证无上大菩提。如是已发愿菩提心,并以精勤之心执着而行,于每一善法皆摄此心,即可生起行菩提心。于此愿、行菩提心,应无间而修,直至相续之中无作任运而生。《入菩萨行》云,生起真实菩提心,即使歇息与睡眠,菩提心之功德亦自然产生。
如此修习菩提心,其显现之关要是对一切众生发起平等慈悲之心,此即所修之大悲处。如华智仁波切于《大圆满前行》中言,往昔格西仲敦巴曾住于一寂静之处,另外有三位格西,分别是博朵瓦、朴穹瓦、衮巴瓦。一天,有兄弟三人及一康垅巴之弟子来见格西仲敦巴,仲敦巴随即询问彼等之事,其问彼弟子言:"博朵瓦格西于今有何所作?"彼弟子答曰:"彼者正为数百僧众转佛法轮。"仲敦巴闻后稍喜而言:"此为很好之善法。"又问:"朴穹瓦格西于今有何所作?彼弟子答曰:"彼者正积聚自他资财,于诸信众建造甚多佛像。"仲敦巴闻后亦稍喜而言:"很好,善法。"然彼并非甚喜,再问:"衮巴瓦于今有何所作?"彼弟子答曰:"彼者正修禅定。"仲敦巴闻后所言所前,亦非甚喜,如此又问康垅巴格西之情况。彼弟子答曰:"康垅巴格西却不知为何,每日往赴一蚁穴出,面对数万蚁蝼,以披单(喇嘛外搭的僧衣)蒙头而痛哭。如此实不如前者转法轮、造佛像之事矣。"彼弟子言语似有无奈不悦之情。然格西仲敦巴闻罢,即刻掷帽合掌,泪涕涌流而言:"实在不可思议!彼者真是功德无量啊!"彼弟子甚感希奇,反问曰:"转法轮、造佛像、修禅定者功德不大吗?而康垅巴格西日日哭泣,为何功德无量呢?"仲敦巴尊者即言:"此即佛法之所作,康垅巴是专为众生修大慈大悲之菩提心呀!如此功德无量无边,实有很多很多之殊胜处。"如此,尊者随即讲述了许多菩提心功德之事。其时,旁边一位蒋达瓦格西听闻此事后,即发愿言:"菩提心有如此之功德,自此我发愿专修大慈大悲之法。"此后,蒋达瓦格西不修其他任何法,一心修持菩提心。
  是故无论行持何法,应以发心为最主要,发起菩提心是一切善法广行之基础。如此修菩提心,能够转变往昔所积聚之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使之成为如同金汁所铸物品一般,永无变质、退化之时。如同一般之物,只是镀一层金就已十分珍贵,而以菩提心来摄持,哪怕一点滴之善法亦可变成广大无边之功德海洋。是故,如此菩提心广泛积聚众多之善,即如无尽福德之宝藏,永不枯竭。如是真正发起菩提心者,皆可称为诸佛之子。《入菩萨行》言:"系生死狱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得名诸佛善逝子,世间人天应敬礼。"了知此理后,我等诸位佛子,应时刻发起愿、行二种菩提心,立广大之誓愿:于今生乃至成佛之间,生生世世永不舍弃菩提心!如此真正生起行菩提心后,无论何时何地,一切功德自然产生。《入菩萨行》言:"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此者之殊胜,于其余任何法中亦是无有。是故,宗喀巴大师感慨而言:如此殊胜之菩提心,瑜伽士我亦如是而修,你等欲求解脱,也应如是好好行修菩提心!
  布施满足众愿宝, 斩断悭吝殊胜剑,
  引发英勇佛子行, 誉遍十方之根基。
  如是知后身财善, 智者应依施妙道。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如前所述,菩提心可分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而后者行菩提心按无垢光尊者之观点,分为六波罗蜜多(六度),其中首位是布施波罗蜜多。此布施度者,又可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三种,于此略述:(一)财施:上供佛法僧三宝,下施乞丐贫困之者。如此可分为小、中、大三种布施。小者布施一般财物;中者布施甚为贵重难舍之财物;而大者所布施者甚至包括自己之王位、国家、妻子眷属,直至自身性命,一切凡夫无能舍者皆令布施。(二)法施:为他人灌顶,说法,传教等,使其相续之中与善法相应而得功德利益。(三)无畏施:于诸有情,无皈为皈,无怙为怙,无助为助等,救护众生于危难恐惧。如是布施波罗蜜,不仅使众生得受利益,亦能积集自身之福德资粮,真可谓修持佛法之微妙法门。一般在家之人可以财施为主,出家之人则以法施而主,而无畏布施无论在家、出家人二者,都很重要。世尊曾言,一般有为之善法,救众生性命者胜利极大,此即无畏布施。尤其现今末法时代,众生造业粗广重劣,我等更应广行放生等事业,消灾增善,转劫为安。
  如此布施波罗蜜多,满足众生吉祥美善之愿,可谓利益众生之如意宝。米拉日巴尊者曾说:"比如吃饭时有众生前来乞讨,哪怕口中之物,也应取出布施对方。"如是而言,正欲食入之物,亦即所谓自身最悭吝之财物,也应随时布施他人。是故,如此布施波罗蜜多,既可比之为如意宝般功德甚大,又可喻之如斩断悭吝等烦恼之殊胜宝剑。我等众生无始以来所积之无量烦恼习气,其五毒之中就有悭吝,此者悭吝必须断除,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前行》和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中于此已清楚阐述。如果初学之者对财物等执着及较深,难令布施,则可从诸如布施蔬菜、食物等较*之物开始起修,待自心渐成习惯后,继而可布施较贵之物,如此逐步递增,最终连自己身体也是能与布施的。然于未证初地菩萨之凡夫而言,真正布施自己肉身是有点困难,因彼未证空性,即使布施亦极易生悔。是故,应把财物布施作为殊胜之法,同样可断除自己无始之贪婪与悭吝,如同宝剑一样断除此等执着。是故,本处颂偈以如意宝与宝剑二者譬喻布施波罗蜜多,以此详解布施之殊胜功德。
  再从修行处上言,布施波罗蜜多也可引发学佛者英勇无畏之信心。此等供养与布施,是往昔释迦佛等一切诸佛菩萨于学法时皆已行持之佛子行,我等如今学佛,亦应发起如是勇猛坚定之信心,广行三种布施。同时,由于常修布施波罗蜜多,使行者之美誉声名能遍满十方,并成为圆满如此功德之根基。如《格言宝藏论》中言,月光国王和智美格登国王不仅把财产、王位皆予布施,甚至身体也予布施,如是我等知晓上述诸多殊胜功德后,布施自己的身体、财产,回向自己的善根,对于任何一位智者而言,也是应能与发起真实坚定之信心,并予以实施的。依此布施之殊胜妙道而行持,从古至今确已成就了无数高僧大德,如龙猛菩萨舍施己头与乐行王子,释迦佛在因地修行时舍身饲虎。还有众多高僧大德,也已供养布施过自己的身体,如此更不必言及诸多舍施财产权位之事。是故我等皆应发起广大之菩提心,行持殊胜布施法门,将自身无始所积之一切善根,回向法界一切有情,此种回向亦等同行持布施度。应如是发愿,文殊菩萨、观音菩萨等诸大菩萨于众生如何回向,我等亦如此回向,由此得广大功德之增上善。《入中论》中言,初地菩萨即已圆具布施波罗蜜多之功德。为使自他广集福慧二种资粮,宗喀巴大师在此劝导我等后学之人:瑜伽士我亦如是修持殊胜之布施法门,你等欲求解脱成就,也应如是行修布施波罗蜜多。
  戒律如水洗罪垢, 是解惑热之月光,
  诸众之严如须弥, 没有恐怖众敬仰。
  如是知后持净戒, 智者应如护眼珠。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六波罗蜜多之第二为持戒,此者可分三: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为大乘之分法,下面分别释之。初者律仪戒者:包括自性罪和佛制戒罪,凡是佛教所规定者,都应善加取舍,不要违越,此为律仪戒。其次摄善法戒者:以摄持善法而言,诸如转塔、念经、闻法、阅书等,以及诸多善法之修行,只要能令善根增长,即使甚微之善行,自己亦应去尽力积集,广为行持,此即摄善法戒。其三饶益有情戒者:自己一切所为所行,皆应从饶益一切有情众生而出发,此律亦是佛法之戒,《入菩萨行》中言:"前理既已明,当勤饶益他,见远佛具悲,于彼开诸遮。"其意即指此戒。一切饶益有情之事,皆应尽力行持,即为饶益有情戒。如此戒律若要细分,还可分为比丘戒、沙弥戒、居士戒等七众所持戒,或有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多种分法,但从总体而言,持戒波罗蜜多则应分为此三者。此处之颂偈,宗喀巴大师则一面称扬戒律之功德,另一方面讲述持戒波罗蜜多之意义,于此广为示之。
  首先,戒律犹如清净凉爽之水,可洗尽身、口、意之一切罪垢污染。《入中论》言:"彼戒圆满德净故,梦中亦离犯戒后,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戒律以梵语则称"尸罗",汉文译为"持戒",有遣除烦恼,息灭"三业炎火"之义。此者于《入中论》中有所讲示,但《入中论》与《现观庄严论》二者对此所释稍有差异,而此处依《入中论》中之义,则谓凡得清凉者即为持戒。释迦佛赞叹出家行时曾言:出家已得清凉地,在家仍留炽焰坑。因佛法之戒在家时尚未全部具足,待出家后方可圆具。而戒律之清凉,却如明净之水,清净身心之中一切罪障过患,其所具功德极为殊胜。龙猛菩萨曾言,万物之基为大地,一切功德之源自戒律。如人未受戒时,身心倍受种种炽热恼障之害,真正难以生起功德,如若受持诸戒,则可趣入清凉之境,渐次去除诸种烦恼,一切功德亦由然而生。是故,戒律又喻作是解除障惑恼热之月光。佛法之中亦用月光表示清凉界,犹如炽炎之地酷热难忍,若当一轮明月出升时,皎洁之月光刹那遍满深蔚之蓝天,身心内外皆得清凉,一切恼热由此寂灭。
  其次,戒律又具庄严之义。凡能严谨持戒,遮止诸种过患,如此之人必然举止安祥,行为端正,具足一切肃严威德之相。是故无论于天界还是人间,此人皆可成为诸众有情之庄严。此如须弥山王,于一般之群山众峦,须弥山已摄具一切威仪庄严,巍然耸立,坚不可摧,是为众山之王。如此严持戒律之人,实上无需任何特殊装饰,其外表显现亦自然威严肃目,令人起敬。如释迦牟尼佛曾于别解脱戒中云:"持戒比丘具净光。"真正守持戒律的比丘,身上是有光的,确有非常微妙、殊胜之光,有如是之说。是故,于外在显现之处,持戒有如此殊胜之功德。同时,再以内心修持而言,严持戒律之人亦没有任何值得恐惧怖畏之事。如若有人犯戒,其内心深处自然会生起畏惧和忧虑,或怕他人耻笑,或者恐惧堕入恶趣,确有很多迷惑和烦恼。而真正清净持戒之人,却能轻易远离如此种种之恐惧。经论中言:凡持戒者,上品得圣果,中品生天,下品亦可复得人身。是故,凡能守持清净之戒,来世易得解脱之果报。如此之人,内心安宁而无恐怖,外表庄严而具威德,身体亦能发出妙光。无论于天界或是人间,彼者皆可令诸众有情尊敬和倾仰。如释尊所言:"我之装饰是清净戒,金和花鬘实为愚者之饰。"《入中论》中亦云:"戒律田中长功德,受用果利永无竭。"
  如是戒律具足内外诸多殊胜之功德,我等了知以后就应严谨守持。对于清净之戒律,有智慧的修行者都知道应如保护自己眼珠一样地护持。一旦遇到危险,谁都会首先保护自己的双目,因为眼睛是全身最重要的部分。而守持戒律,应比自己的眼珠还重要,比生命还重要。无论遭遇何种情况,首先都应把戒律护持好。汉地的弘一大师就特别提倡戒律,藏地也有蒙拉格瓦仁波切等,古往今来许多许多的高僧大德都是十分重视弘扬戒律的。由此可说,戒律确实非常重要。如今已是末法时代,众生业力深重,守持戒律很为不易,但持戒之功德亦尤为殊胜,此可详见所撰之《持戒功德如意宝树》一文。是故,学佛之人应始终守持戒律而不放逸,宗喀巴大师如此引导言:瑜伽士我宗喀巴于学佛之道中亦如是严持戒律修行的,你等欲求解脱,也应如是修行持戒波罗蜜多。
  忍为力士妙庄严, 除烦恼忧胜苦行,
  如鹏降伏嗔蛇敌, 遮挡恶语刃铠甲。
  如是知后胜忍铠, 多种形式去熟练,
  瑜伽我亦如是修, 你欲解脱如是行。
  安忍波罗蜜多亦称忍辱波罗蜜多。此者亦可分三:怨恨忍,苦行忍,深法忍。其初者为怨恨忍,即耐怨害忍:缘遇他人之嗔很、打骂,乃至诽谤、伤害,皆能宽容安忍,不生任何恼恚,反当以慈悲心而饶益彼者,是为此忍。如出家人有《沙门四法》:"他人恨我我不恨,他人害我不害,他人骂我我不骂,他人打我我不打。"此为修行忍辱之殊胜法门,否则要想忍辱亦是很难很难的。曾遇一例:城市街头一拉板车者,不意撞到一卖西瓜之西瓜摊,瓜随落地,卖瓜者顿显恼色,然前者仍直理云:"我为让路,实非有意。"后者怒云:"你必是故意所为,当速与我赔偿。"是故二人互不相让,各诉己"理",争吵半日,亦未见胜负。本来极小之事,旁人观之甚觉好笑,然于当事者总觉难咽此气,无法忍受。是故未修忍辱之人,如此小事亦难调顺,更不言大的方面了。由此我等无论于何事何情,都应稍微忍让一下,这很重要。真正修行则应象《沙门四法》那样,任凭他人如何打骂亦不还手,任凭自己身心遭遇何种极大痛苦,亦不起一点嗔心、恶念,一切都只发善心、只发菩提心。这样修行对于一般初学者可能有点困难,本来以世间法就是有许多许多的困难,但我等学修佛法,就应该英勇一点。并非如世法那样,拿起刀枪向敌人面前冲去,如此称为英雄。真正以佛教角度而言,其人确实不能称为英雄英雄,彼者仅为愚笨、愚痴之人,而佛教徒之英雄是能对治烦恼、调伏自心之人,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是安忍度之第一为怨恨忍。
  其次为苦行忍:真正修行佛法,谁都会遇到甚多极大之困难,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屈服,应继续努力精进。如唐朝玄奘法师等高僧大德去印度求法拳时,一路上遭受了多少险难,但亦是无有任何退缩,而最终得到殊胜法要的。是故为修正法,当忍一切苦痛寒热而事修行,即是苦行忍。其三即是深法忍:于甚深空性之法勿生邪见。一般小乘易生邪见,而大乘之法本来一切对已任运离戏,皆显现为空性,无有来去、异同。但有时会马上生起邪见,如此密法一切本来清净,中观一切空性缘起,心里总觉并非清净,或者并无空性,这样就对深法生起一点邪见。于此修证见地之差别亦应安忍,故称深法忍。是故,安忍波罗蜜多大致可分如此三者,宗喀巴大师于此一面分而释之,一面又赞颂忍辱之殊胜功德。
  首先,于佛法之修行而言,为圆满自他功德而勤修安忍度之人,彼者应被赞誉为具足大力之人。一般世法之力士可分两种,一种是以前世善业所感而今生富贵具势之人,另一种则能忍受各种苦难之人。而佛法着重是指后者,为寻求真实解脱之道,利益广大众生,自己甘愿忍受他人一切打骂恼害,忍受身心一切烦恼痛苦,凡能如此精进修行安忍波罗蜜多者即可得殊胜堪能之力,故被冠誉为"力士"。如《法集经》云,行持忍辱得六种殊胜之智慧力:忍一切所骂得"如响平等智力",忍一切所打得"镜像平等智力",忍一切所恼得"如幻平等智力",忍一切所嗔得"内清净平等智力",八风无所动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烦恼无所染得"集因缘平等智力"如是勤修安忍度之力士,彼者相貌亦必定妙善庄严。《入菩萨行》有言:"轮回因忍得,美貌无侧,享誉与长寿,乐等转轮王。"是故修行忍辱,可出生世出世间多种功德。诸如相貌庄严美满、常享美誉安乐等,皆因往昔修行忍辱所得。但以甚深真实谛而言,于此自心安立之分别显现不应太与执着。
  然而,真正要修行安忍波罗蜜多却有极大之困难。如《入菩萨行》云:"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一切罪业之中,嗔恨过失最为大,而一切苦行之中,忍辱法行最为难。通常之苦行对我等而言大都已能忍受,如缺衣少食、寒暑交困,仍能坚持修法,如此并非甚难。但当遭遇他人"无故"打骂,"有意"伤害,无论多大之委屈痛苦,仍能心生安忍,无为所动,那可真不简单,如此方为最难之苦行。是故修行忍辱法门确实甚难甚难,但亦应尽力行持,《入菩萨行》中就有诸多殊胜修法。如此真正修行起安忍度后,内心之中去除烦恼和忧愁,身心之处生起轻安和愉悦,亦是自然之事。是故忍辱之法亦应称之为极其殊胜之苦行法门。
  如此殊胜之安忍波罗蜜多,即能很好地降伏嗔恨之心。佛教诸多经论皆言,嗔心所造业最重,《入菩萨行》云:"一嗔能摧毁,千劫所集施,供养善逝等,一切诸善行。"如此嗔恨之心,能摧毁一千劫所积集之善根与福报,确实是我等学佛修行之最大违缘。然而,亦如大鹏金翅鸟能轻易降伏具大嗔心之龙蛇敌军一样,忍辱之法即能调伏自心之嗔敌。龙蛇之类,嗔心极大,有时引来无数敌军,实难抵御,但只需一修大鹏本尊法即可降伏彼类。然而,若未降伏自身之嗔心,仅是摧毁外在之一切怨敌亦无有任何意义,如此外在虽愈以摧毁,却愈加增盛,愈加强大。《佛子行三十七颂》中云:"若无消除自嗔敌,虽灭外敌又增上,由此仁慈悲心军,调伏自心佛子行。"此处关要即是自身心性,断除内心之嗔恚,方为摧敌之根本。如是应以慈悲之心,勤修安忍波罗蜜多,以大鹏金翅鸟,降伏一切嗔敌。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二)
下一篇:事师五十颂释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