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明告诉记者,这些经版因为都是木制品,保存起来要求比较高,理想的环境就是要恒温恒湿,而且要防虫。因为在恒温恒湿的情况下,木板才不会变质,不容易起翘,不容易发霉。“但是,直到现在经版楼内都缺少空调,这些经版完全处于自然状态,根本做不到恒温恒湿。我们也很想做到恒温恒湿,但是经费不够。”
肖永明无奈地表示,现在,他们只能采用最常规的方法——多通风,定期打药水,天天轮番检查。“除了受潮外,虫蛀也是金陵刻经处头痛的一个问题。肖永明表示,他们曾经向国家申报了经版保护工程,“当时,这个保护工程的做法主要是在经版的表面涂上一层膜,这样就不怕虫蛀和发霉了。但是这个工程终究没有做。因为这一做法在纸质的书籍中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木头有没有损害?对文字有没有损害,我们心里都没底。”而对于那些损毁的经版,他们也曾想办法要将其修复,但是,难题也接踵而至。“我们想让刻经处的师傅把缺损的字补全,但后来,还没进行到十分之一也停止了。因为国家方面来人,说经版是文物,要原汁原味地保护,不能在经版上进行挖补,所以,我们也就不敢修补了。”(稿源: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