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即佛这一
「僧問: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師(馬祖道一禪師)云:為止小兒啼。
僧云:啼止時如何?
師云:非心非佛。
僧云:除此二種人來如何指示?
師云:向伊道:不是物。
僧云:忽遇其中人來時如何?
師云:且教伊體會大道。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
師云:即今是什麼意?
(CBETA, T51, no. 2076, p. 246, a21~26)
---
有一天,有僧來問 馬祖道一禪師 ︰「和尚為什麼說『即心即佛』」?
馬祖大師答曰︰「只是為了騙小孩子啼哭罷了」。
(馬祖道一禪師此意乃是為了怕學人害怕參禪辛苦,破參難如登天,故以此【即心即佛】 來令學人不怕參禪,認為禪法一門並不會太艱難 )
此僧接著又問︰「小孩兒不再啼哭時,那又怎麼說呢 ?」
馬祖大師對曰︰「小孩子不再啼哭時 我就向他道『不是心也不是佛』 」。
(原本學人以為【即心即佛】,參禪之事並不難, 聽其 馬祖大師開示以後 ,便入禪門參禪欲了脫生死大事 ;一入禪門之後 ,卻要告訴他【不是心也不是佛】,令其不再以意識覺知心為真心 ,然後才肯死心踏地的去參究真心-如來藏-本來面目 。】
這僧聽到這裡依然不會, 索性打破沙鍋問到底 ,繼續追問︰「除了【即心即佛】 、【非心非佛】這兩種人以外 ,若有其他人來的時候 ,那和尚又如何開示的?」
馬祖大師對曰︰「不是物 (也不是個東西) !」
(這真心如來藏既不似心, 也不似佛, 又不似物, 還真不是個東西勒 !)
這僧求悟之心甚為堅固 ,到了這裡依然不解 馬祖大師之意, 繼續追問 ︰「忽然遇到個【非心非佛又非物】的人來時 ,和尚又將如何開示 ?」
馬祖大師對曰︰「我且教他體會大道!」
這僧到此依然是盲裡夜行,依然不解伊 馬祖禪師之意 ,只好明著來 ,直接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所開示的真實意呢 ?」
馬祖道一禪師機鋒迅捷 ,答他︰「即今問我者是什麼意? 」
( 馬祖大師 就身打劫道︰「即今問我者是什麼意?」只是此答 ,機鋒太過高峻 ,這僧難以會取, 不知 馬祖大師意在何處,金山一座從此僧眼前一晃而過,此僧猶自不解,留下此一公案 。】
========
此公案仍有後續---
《景德傳燈錄》︰「伊闕伏牛山自在禪師者。吳興人也。姓李氏。初依徑山國一禪師受具。後於南康見大寂發明心地。因為大寂送書於忠國師。
國師問曰:馬大師以何示徒?
對曰:即心即佛。
國師曰:是甚麼語話?
良久又問曰:此外更有什麼言教?
師曰:非心非佛!或云: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國師曰:猶較些子。
....師後隱于伏牛山,一日謂眾曰: :即心即佛,是無病求病句(※對治執空病者);非心非佛,是藥病對治句(※對治有病者。)」
(CBETA, T51, no. 2076, p. 253, b1~5)
---
自在禪師在 馬祖道一禪師座下悟明心地以後 ,後有一天 馬祖道一禪師遣 自在禪師前往給 忠國師送信 。
忠國師問 自在禪師︰「 馬祖道一禪師都是以什麼樣的開示教化徒眾 ?」
自在禪師答曰︰「即心即佛 !」
忠國師一聽便不肯此一開示而說︰「這算是什麼開示 !」
自在禪師明知此【即心即佛】的開示難免誤導眾生(執此能知能覺的意識覺知心為自心如來 )
因此 ,聽 忠國師雖如此說 ,亦不敢答言 。
良久 ,
國師又問︰ 「除了【即心即佛】以外, 馬祖道一禪師還有什麼開示 ?」
自在禪師答曰︰「【非心非佛】!或者說:【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
國師一聽,這才說︰「這還差不多 !」
後來, 自在禪師於伏牛山開山弘法度眾 ,有一天對徒眾說︰
「【即心即佛】是無病求病句 ,
【非心非佛】是藥病對治句 。」
意即對於有一類斷見見之人,執著一切法空之人,則應以【即心即佛】來加以對治,
讓彼知其自身也有自心如來,同於三世一切諸佛。
然而,一般參禪學人,則是大多執意識覺知心為真心,所以一聽其【即心即佛】的開示,難免誤會, 以為自己所悟之能知能覺的意識覺知心即是【本來面目-真心如來藏 】。
所以說,本來沒病,因為此【即心即佛】的開示卻又誤解了 ,所以說是【無病求病句 】。
然而對於執意識覺知心為真之人,則開示以【非心非佛】,正好對治其病也,所以說是【藥病對治句】。
即心即佛之二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郑氏,幼岁从师于荆州玉泉寺。
初参大寂(无所住注︰马祖道一禅师),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唐贞元中居于天台山余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
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遮里住。』
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
师云:『作么生别?』
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师云:『遮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
---
《景德传灯录》中记录了许多错悟公案,此大梅法常即心是佛的公案即是一例:
法常禅师初参 马祖大师时问:「如何是佛?」
马祖答云:「即心是佛。」
大常法师听 马祖大师恁么说便将能知能觉之心认作是佛心-如来藏,自以为悟,不待 马祖大师的勘验印证便告辞前往大梅山开山弘法。
后来 马祖大师听闻此个阿师住山当起宗师,乃令一僧前往问云:「大梅和尚!您见马大师,究竟是得到什么法了?便在这儿住山弘法?」
大梅禅师答云:「马大师向我说︰『这个心就是佛。』我知道了,便在这里住山弘法。」
此僧续云:「马大师近来佛法又不一样了。」
大梅禅师闻此僧恁么说,乃问云:「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此僧答云:「马大师近来又说:『不是心不是佛。』」
大梅禅师闻后云:「这个老汉一天到晚迷惑人,一直都是这样。随他去讲『非心非佛』,我这里只管『即心即佛』。」
---
一般人听闻「即心即佛」,每将能见闻觉知之灵知心误认是佛心-如来藏, 马祖大师听闻此僧开山弘法,唯恐大梅禅师错会他的意思,因此派人去告诉他:「不是心,不是佛。」实是真心既不像个心、也不像佛。无奈大梅法常禅师自以为所悟真实,便不受 马祖此教。
该僧回禀 马大师大梅和尚的应答,马大师误以为大梅和尚真的悟了,便公开为他印证,此实是 马大师早年粗心大意所作错误的印证;何故末学作此言?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二︰
「不见僧问大梅:『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梅云:『西来无意。』
盐官闻云:『一个棺材。两个死汉。』…
…只如这僧问『祖师西来意』,却向他道『西来无意』,尔若恁么会,堕在无事界里。」
后来,有僧问大梅法常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 达摩祖师远从西天来到东土所欲弘传之佛法密意?)
大梅法常禅师答云:「西来无意。」
盐官齐安禅师听到这个公案以后说:「一个棺材,两具死尸」(一个现成公案,陷住了两个未悟之人), 盐官禅师一听大梅和尚恁么答,便知道问者答者俱皆未悟,故作此言。
克勤圜悟大师复又评云:如果你随大梅和尚的开示,便会堕在一念不生之黑山鬼窟的境界中,与悟无干也。
由此可证明大梅法常禅师确实乃错悟知人。
---
《无门关》卷一:
「马祖因大梅问:『如何是佛』,祖云:『即心是佛。』
无门曰:若能直下领略得去,着佛衣吃佛饭,说佛话行佛行,即是佛也;然虽如是,大梅引多少人,错认定盘星。争知道说个佛字三日漱口,若是个汉,见说即心是佛,掩耳便走。」
若是个伶俐底汉,无妨能在 马大师此「即心是佛」之下悟明心地;然而, 无门慧开禅师拈评大梅和尚误导许多人以能知能觉之心为佛心,断却多少佛子的法身慧命啊!
无门禅师拈评大梅野狐之后,为尚未开眼底佛子们别开一线:他日若听闻有人说「即心是佛」,掩起耳朵便走。
由上所述,显然,大梅法常禅师所悟非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