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原谅他的」。
「像他这种坏胚子,再也不理他了,有机会一定不放过他。」
「有生之年,我都不会忘记他对我的伤害。」
当我们受到他人的伤害,常常有以上的感叹,而且有的即便经过了许多年,仍无法释怀,甚至一经提起,还咬牙切齿,恨不逾生。
这种现象看起来情有可原,然而细想起来,实在很划不来的。因为当我们沉浸在受伤的感觉中,愤怒、痛苦、抑郁便会渐渐淹没我们的心灵,也因此丧失理性,而做出一些可怕的报复行为,结果便又更加坠入不可自拔的深渊中。
有一个禅门小故事这样说:在一座古刹中,住著一位老禅师和两个徒弟。因为老师父患有风湿腿疾,每天分别由这两名徒弟按摩,以减轻病痛。
老师父是个怪人,每当大徒弟按摩左腿时,他就说:「你师弟按摩右腿按得很好,你应该像他那样按摩。」
但当小徒弟按摩右腿时,老师父又说:「你师兄按摩左腿按得很舒服,你应该学学他。」
日子一久,两个徒弟心生嫌隙,开始彼此憎怨著对方,极思报复。
有一天,大徒弟趁小徒弟不在寺中,便将老师父的右腿打断了。心想如此一来,师弟便没有腿可以按摩了。
次日,小徒弟发现他负责的师父右腿已被打断,报复之心顿起,便将师兄负责的师父左腿打断。
嗔恨报复,就这样毁了一向敬爱老师父的一双腿。真是哀哉!哀哉!这个小故事说明「恨」是多么可怕的事啊。
「你伤害了我,我一定要报复,要你付出双倍的代价。」这种玉石俱焚的心理,不但伤了别人,自己更是最大的受伤者。因为当你不肯宽恕别人的错误或伤害,继续在心中计较,挖空心思复仇,无疑自我折磨。
现今社会许多家庭异离、暴力侵害。受害人的处境令人同情,社会大众虽然无权要求受害者宽恕对方,但是,如果受害者不能学习宽恕,内心一直处在一种愤愤不平的情绪中,一种委曲痛苦的折磨中,真正的倒霉者还是自己。
所以主观上来看,也唯有宽恕,受伤者的心灵才能解脱,也才能真正走出阴霾,重新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