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禅 宗 篇>>参禅法要
参禅法要
2008年06月07日14:21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218 字体: 繁體

 至如禅宗,若单提向上则一法不立,佛尚无着落处,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真谛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显“性体”也。若确论修持则一法不废,不作务即不食,何况念佛求生净土?此俗谛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谓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显“性具”也。必欲弃俗谛而言真谛则非真谛也,如弃四大五蕴而觅心性,身既不存,心将安寄也?若即俗谛以明真谛,乃实真谛也,如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即四大五蕴而显心性也。此从上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也,但未广显传述,故非深体祖意则不得而知。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修行以念佛为稳当”。及真歇了谓:“净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务密修,以净土见佛,尤简易于宗门。”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可以见其梗概矣。

  及至永明大师,以古佛身乘愿出世,方显垂言教,著书传扬。又恐学者路头不清,利害混乱,遂极力说出一《四料简偈》,可谓提大藏之纲宗,作歧途之导师。使学者于八十字中,顿悟出生死、证涅之要道,其救世婆心,千古未有也。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圆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则、楚石琦、空谷隆等诸大祖师,虽宏禅宗,偏赞净土。至莲池大师参笑岩大悟之后,则置彼而取此,以净业若成,禅亲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须问长安。自后益、截流、省庵、梦东等诸大祖师,莫不皆然,盖以因时制宜,法须逗机,若不如是,则众生不能得度矣。

上一篇:一字禅
下一篇:浅说禅修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