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明观带修前的开示
杭州远志成长公司主办企业家禅定营来文殊院学修的第三期
傅味琴主讲 2006.6.23上午
学佛法是深山取宝,是人生的转折点
提要:
·人的道德修养必须靠教育来提高
·学佛法是深山取宝,是人生的转折点
·富只能解决贫困,不能解决痛苦
·迷跟觉是相反的,觉悟的人是在追求人生更高的价值
~观日月皆为外光明,以外光明引发内光明(自心光明)
夜~凡夫流转生死,无明昏暗犹如长夜
《药师经》: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
明~生死长夜,菩萨以悲心拔济,犹如月光,清凉普照
清凉~印度天热,日中水可沸,月出人皆喜,佛法清凉,皆除众生烦恼热恼
寂静~见月光心即净寂
~凡夫悲心,小慧杂我,菩萨悲心,有慧无我,悲心从智慧中出,不致好心办坏事
人的道德修养必须靠教育来提高
今天是禅定营开课的头一天,大家知道,佛教的学识与修持,全世界都公认非常伟大、广博渊深,所以佛涅槃后2500多年的今天,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今天我们祖国对佛教寄予很大希望,因为人类的幸福是靠大家的道德修养来维持,而道德修养必须靠教育来提高。佛法里充满了宇宙人生的智慧,所以我们常说“佛是伟大的教育家,法是众生的智慧藏。”
学佛法是深山取宝,是人生的转折点
这一次大家百忙之中抽了三天时间来学法,在人生的过程中这很有必要。因为你们过去取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宝,真正的宝不在社会上,而在深山里。你们这一次深入宝山,意义重大,哪怕只有三天,我只能给你们讲佛法里极少的一部分,但是你们能学一点东西回去,也算深入宝山没有空手而返。你们已经到了中年,很快就到老年了,年轻时代早就过去了,如果再不取宝,那你老年更加走不动了。所以你们这一次来可以说是你们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至于转变多少,那只能逐步逐步来。
富只能解决贫困,不能解决痛苦
富只能解决贫困,不能解决痛苦。有些人富了比没有富的时候还痛苦。第一期禅定营,有个企业家说,他有个朋友现在很富,可是他满脑子想自杀。可是今天富的人,尤其是你们年轻一代,往年你们一个月18元工资,也没有自杀的念头,所以人生这条路越是富,越是危险。我只能说是有危险,要看你走得好走不好。
迷跟觉是相反的,
觉悟的人是在追求人生更高的价值
深圳有个华联大厦,股票套紧的时候,跳下来四五个人。所以说富只能解决贫困,而不能解决人类的痛苦,否则佛教早就在人世间消失了,因为人世间还存在着痛苦,所以佛教还能继续发挥它伟大的光辉。我有时候想,那些在富的道路上毁灭自己的人,真叫不到黄河心不死,在佛教看来,都是在人世间迷掉了。迷跟觉是相反的,觉是叫你醒过来,醒过来的目的就是叫你觉悟。人需要生活,需要感情,需要幸福,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可是航行的方向你可不能出差错。许多人怎么会到寺院里来,他们是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来求佛菩萨,有句老话:急来抱佛脚。这是世间相。
我这儿培养的全是年轻人,这在国内的佛门是少见的。这些年轻人是不是因为生活受刺激了?没有。十年前这些年轻人在社会上地位已经很高了,有的工资一个月要一万多,可是他们都不要了。这不是糊涂,这是醒过来了。要追求更有价值的智慧,就得争取时间,为了争取时间,就得放弃眼前的利益,因为人的生命时光有限得很。你抓这一面利益也要死亡,抓那一面利益也要死亡,你不牺牲掉眼前的利益,更高更珍贵的利益不可能会来,所以他们想通了。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牺牲,因为他们在这里吃得很饱穿得很暖,那么他们牺牲了什么呢?
世间有漏,学佛法是为了成就,
人有智慧,必受欢迎
提要:
·年青人来学佛法,并非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成就
·世间有漏,能忙中抽空学佛法,是聪明人干的事
·越富越忙,学佛法也无暇,有忙得满身是病,人总要透口气啊
·富比穷好,反对拜金主义也是一种觉悟,觉悟圆满了就称佛
·能来听佛法,就有一颗觉悟的心,所以佛说:“众生皆能成佛”
·学佛是学佛的智慧,人有智慧,哪个地方不欢迎不需要?
年青人来学佛法,
并非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成就
我是特别喜欢年轻人,天天盼望年轻人来学法,经常问:“今天有没有人来啊?”有个老同学说,“老师啊,人这么多,开支这么大,你负担得了吗?”我朝她笑笑,“妈妈把我生下来的时候,我手里有没有钱啊?”我也不是老板,我们佛教讲人天护法,是会有护法的,你愁什么呀?就好比妈妈把你生下来,必定妈妈会照顾你。今天这么多人并不是因为生活困难、要饿死才来学佛法的,因为他们有追求,追求什么?当然追求事业上的成就,人总要有点成就,才对得起自己。
世间有漏,能忙中抽空学佛法,
是聪明人干的事
世人追求的成就是有漏洞的,佛说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漏法。既然有漏洞,必然有痛苦。你想得到满足,必有不满足的失望,你想得到美好,必有不美好的苦恼。你们在富的时候,能抽出一点时光来换取更珍贵的东西,那是聪明人干的事。
越富越忙,学佛法也无暇,
有忙得满身是病,人总要透口气啊
其实在我的学生里边,也有不少老板,有人已经累得满身是病,没有富的时候,还经常来学学法,富了只是偶然来来。这一次他就没来,因为富了就忙了,中国人的特点:越富越忙。听说海外的老板跟中国的老板不一样,海外的老板懂享受,办了一个厂,他就把这个企业包给人家,自己只要拿一部分,其它时间干什么?他到河边钓鱼去了。你们今天放下手头的工作,停下了三天时间,别忙了,来学学法,人总要透口气啊。
富比穷好,反对拜金主义也是一种觉悟,
觉悟圆满了就称佛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富起来了,国家希望你富起来,是鼓励你做更大的贡献,发展经济,但也反对拜金主义。你们能来学法,这也是一种觉悟,是一种追求。佛法给人们的是智慧,佛不是神,佛翻译成汉文就是智慧圆满的人,因为释迦佛觉悟圆满、智慧圆满,在印度,像这样人就称为佛。
能来听佛法,就有一颗觉悟的心,
所以佛说:“众生皆能成佛”
今天你们怎么会自己发心来听佛法,这有一个内在的根据。佛当年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说:众生皆有佛性,都能成佛。也就是每个众生都有一颗能觉悟的心,将来都能够达到智慧觉悟的圆满。
学佛是学佛的智慧,
人有智慧,哪个地方不欢迎不需要?
佛从没做过老板,释迦佛成道后回到本国,本国的贵族就看不起他,说“你原来是王子,现在却变了要饭的叫花子。”因为佛穿的是平民的衣服,过的生活就是乞食。今天还有人对佛看不起,尤其是在我们中国,长期以来迷信跟佛教混在一起,所以在人们的眼里,信佛的人是信迷信。这种情况虽然是有,可是你能光看表面吗?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我外面这件衣服不穿,里边一件汗衫全是破洞,有这些洞洞,当然会非常凉快。(众笑)你们能凭这件衣服来看我吗?你们的钱有完的时候,我的财富没有完的时候。智慧就是财富,一个人有智慧,哪个地方不欢迎,哪个地方不需要?有人欢迎有人需要,就有你的前途。所以你们今天来学佛陀的智慧,学对了。
肮脏的心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清净的心会给人类带来快乐
提要:
·有个富人来了就回去了,因为他只要舒服,别的什么也不要
·乐与苦、幸福与灾难是同时存在的,逃避总不是个好办法
·寻找苦的根源,是为了转变痛苦,抗拒痛苦
·肮脏的心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清净的心会给人类带来快乐
·佛虽然涅槃了,但菩萨、善知识仍在黑夜里发出光辉
有个富人来了就回去了,
因为他只要舒服,别的什么也不要
前两期禅定营,听说有个人带着朋友来。他本人有点信佛,他朋友不信,只想来听听课,可是来到这儿看了一下,生活条件这么差,马上跟他打招呼,“我先回去了。”这就是在富人身上发生的事,他只要舒服,别的都不要。
乐与苦,幸福与灾难是同时存在的,
逃避总不是个好办法
佛教讲平等,说一句平等的话,我心里一方面有些歉意,咱们条件差,生活确实赶不上现代人;可是难免也有一个念头,大家都是人,我能住得下,你为什么住不下,你比我高在哪里?从觉悟的角度来看,这就是迷掉了,这些情况说明有钱人在制造自己的痛苦,他们唯一的办法是逃避。一个人对环境不适应,究竟是幸福还是痛苦?比如说吃好的吃惯了,碰到不好吃的就很不自在,而另一个人比较随和,样样不计较,样样都能适应,这个痛苦他就没有了。所以快乐跟痛苦,幸福跟灾难是同时存在的,就看你觉悟不觉悟。
寻找苦的根源,是为了转变痛苦,抗拒痛苦
咱们开空调也适应,开风扇也适应,吹到风扇咱们觉得挺凉快的,可是有人吹到风扇还嫌热,“怎么没有空调的?”他对风扇已经不适应了。万一你穷了呢?就活不下去了,这在我们佛教来看都是迷。觉悟的人既要懂得快乐,也要懂得痛苦,还要懂得痛苦的来源,还要能把痛苦转变。你们初来都抱着一个心态:佛学我从来也没听过,去听听。这当然可以,总比不来听好。希望你们再提高一步,要求一点智慧。等痛苦来临的时候,你就有一种抵抗力,能够转变痛苦,能够抗拒痛苦。
肮脏的心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清净的心会给人类带来快乐
我年轻时候非常好学,如果我年轻时候不好学,今天也不可能从年初一讲到年三十,讲了几十年还在讲,凭的就是我好学嘛。我学到佛法以后,其它所有世间学问全放下了,因为在我眼里,佛法最伟大,价值最高。我今天能够活到77岁,而且我受过的打击、刺激、精神创伤,我看谁都比不上,要不是佛法的力量,我早就垮掉了。所以佛法会给我们一种智慧的力量,所谓智慧的力量就是你心里的力量。一个人活着是靠心活着的,一个人的智慧也是从心出生的。今天我们国家的领导非常关心佛教,最近还说: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跟佛教完全相应。和谐社会从哪开始啊?从心开始。我们佛教给人的利益就是转变你的心态,所谓叫净化人心。肮脏的心会给人类带来灾害,清净的心会给人带来快乐。
佛虽然涅槃了,
但菩萨、善知识仍在黑夜里发出光辉
佛是人生路上的明灯,佛虽然涅槃了,可是黑夜里还有光啊。今天虽然是末法时期,可还不是一片墨黑,仍有月光普照大地。前两天咱们同学还在说:希望明天能够凉快一点,咱们又没有空调,别让你们太受苦了。我看你们有很大福报,白天讲了这个话,晚上就凉快了。今天比前两天凉快多了,希望明天也别太热了,后天也别太热了,等你们回去再热。热在我们身上我们能适应,热在你们身上你们就苦恼了,所以有钱人都是苦恼人。(众笑)我讲的课以及教的禅定,要让你们现在就得到现实的利益,所以这次给你们讲非常清凉的课,教非常清凉的观,你们听了心里清凉,回去修修禅定就更清凉了。真正的佛法不是空口讲白话,是现实主义,一步一个脚印,是完全拿得到的。今天讲的课以及修的观,我给它取个名字,叫夜明观。为什么黑夜会有光啊,太阳虽然下山了,月亮升起来了。比喻释迦佛虽然涅槃了,可是发菩提心的诸位菩萨、诸位善知识仍然在黑夜里发出光辉,仍然在讲佛法,引导众生去掉热恼、获得清凉。夜明观从法义上讲就是这个意思。
禅定以外光明来引发自心光明,
管理企业也不可缺少智慧与悲心
提要:
·法身是在光明里成就的,法身是智慧的光、觉悟的光
·如果人的脑壳是透明的,就能看到脑皮层的兴奋点会发光
·人因为妄想烦恼,思想不集中,所以光明显不出来
·学气功的竟然自称是佛,着魔都出于自身的傲慢而狂
·禅定以外光明来引发自心光明,管理企业也不可缺少智慧与悲心
法身是在光明里成就的,
法身是智慧的光、觉悟的光
我写了一些提纲,你们每个同学都拿到了吧?佛教的禅定不是气功。气功达不到佛教禅定的境界,气跟光比差得远了,气要修到什么程度才能发光,谁也不知道。(众笑)肚子里的气太多,不好的,有的人气死了,有的人气出神经病来了,他们叫出偏差,出偏差就是气出偏差了呀。佛法禅定特别重视修光,将来我们成就法身就是在光里成就的。法身不是皮肉的身体,说得详细一点叫法身光明,光哪有生老病死?这个光跟太阳光又不同,太阳光是一个火球发出来的光,而我们将来成就的法身光,是智慧的光,觉悟的光。
如果人的脑壳是透明的,
就能看到脑皮层的兴奋点会发光
所有物体都能发光,人的心也会发光。从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人兴奋的时候,在大脑皮层里会出现一个兴奋点,如果能使周围脑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这个兴奋点就会更明显。如果人的脑壳是透明的,你就能够看到这个兴奋点会发出红光。
人因为妄想烦恼,
思想不集中,所以光明显不出来
我们在禅定中成就的是觉悟的、智慧的光,称为法光,也称心光,因为佛法里充满智慧和觉悟。我们是通过修持来成就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法身光明,可是今天我们谁也看不见,因为我们迷得太厉害,经常起烦恼,杂念纷飞,思想集中不起来。只有在刚刚死的一刹那,你才会看到自己的法身光明。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修行就是修跟普通人不一样,使法身光明恢复它本有的力量,范围能广大、时间能持久。究竟广大到什么程度,时间能保持多久,就看你修行的水平了。不要说我们自己法身光明平时看不见,连佛菩萨的法身光明,我们肉眼也看不见,除非佛菩萨显示的光特别强烈,当年佛在人间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学气功的竟然自称是佛,
着魔都出于自身的傲慢而狂
说个笑话,从前学气功的人,据说能看见人身上的光,很多年前,闽南有个地方请我去教禅定,课程结束了,我到领导那里去告别。领导家里坐了一个年轻人,开始不说话,我以为是他家的儿子,后来才知道是学气功的。等我话讲完了,他开口了:“老师,我刚才看到你头上有金光。”我很客气地说:“你也有光,你好好修行,将来还能成佛。”“老师,我就是佛。”这就出偏差了。(众笑)佛法里也讲到,在修行路上着魔的都是因为傲慢。魔就是专门钻傲慢人的空子。
禅定以外光明来引发自心光明,
管理企业也不可缺少智慧与悲心
看不见法身光明我们怎么修呢?有方法的,就是以外面的光来引发我们自心的光明。我们能见到日光、月光、灯光、火光,以此来引发我们自身的光明。佛门的禅定,特别重视观修日月,日轮能增长我们的智慧,月轮能够增长我们的悲心。人的苦哪里来?就是缺少智慧和悲心。你们的企业假如搞不好,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你领导企业的时候缺少智慧和悲心。你管理上出了漏洞,是智慧不够,你对员工太不关心,是悲心不够。不要以为金钱就能买到一切,你给员工s工资,还需要给员工关心,因为人是感情动物,在佛教里就称有情。
禅定中修光明,离不开生活中断烦恼
提要:
·人到中年能保持童年的天真是最幸福的
·老后面就是死,喜充老大是没智慧的
·来我们这儿,能使你青春长在,人要长寿,学佛法最好
·禅定中修光明,离不开生活中要断烦恼
·要成为佛门的栋梁,要掀起正法的巨浪,不抑制欲的人就到了精神病边缘
人到中年能保持童年的天真是最幸福的
以前的禅定营他们感触很多,收获很多,他们有句话:我们都恢复了童年的快乐。有的说:我离开学校已经很久了,有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使我恢复了学生年代的天真烂漫。
这一点我也有深刻的体会。我年轻时就在社会上讲课,我讲的是心理疗法,其实我的心理疗法说穿了来自佛法,因为佛法是最高等的心理学。我那时常说,一个人到了中年,能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是最幸福的。
老后面就是死,喜充老大是没智慧的
还想起一件很好笑的事情,我22岁进佛门,24岁上五台山,当时佛门的同学都称我小傅,一直到50岁还称我小傅,称惯了,就好像女儿已经30岁了,妈妈还称她小毛头。别人可能要生气,我可高兴了,因为还小哩。别人都喜欢称老,什么黄老、李老,他不想一想,“老”后面就是死啊,所以宁愿做小,不要做老。
说到小跟老,我的故事特别多。60年代,我到长沙,住在长沙大饭店,忽然听到楼下吵架,一个矮小的青年人在骂人,“我是你老子。”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你们都做老子了吧?是做儿子快乐还是做老子快乐啊,儿子从来不给老子洗尿布的,(众笑)我做老子的时候还给儿子洗尿布。所以奉劝大家甘愿做小,这是有智慧的,充老大是没智慧的。
来我们这儿,能使你青春长在,
人要长寿,学佛法最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咱们应该多多少少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有助于延缓衰老。你们到别的寺院再到这儿,会体会到大不相同。你们到别的地方,你们容易老,到这儿来你们容易小,这是环境作用,环境是重要的因素。别的寺院一进去,全是老头老太,这儿一进来全是年轻人,不是小伙子就是小姑娘,而且他们大都没有家庭负担,容易保持童年的天真。我们在湖北时,常有各地来小住的,还出现了一个笑话,有个小住的同学去跟女众部的同学谈话,其实这个同学已经当老师了,她问“你们怎么年纪都这么小?”那个当老师的朝她笑笑,“你看我还小啊,我已经三十多岁了。”三十多岁人看起来像18岁小姑娘,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人要长寿,还是学学佛法比较好。
禅定中修光明,离不开生活中要断烦恼
你们要学佛法,要学光明、修光明,将来在光明中成就,那就离不开断烦恼。人本来就有光明,被烦恼掩盖了,好比灯泡没有坏,为什么光不亮?因为灯泡上全是灰尘,光被灰尘盖住了。所以要去掉烦恼,法身光明才现得出来。为什么要保持童年的天真,因为小孩子烦恼少,大人烦恼厉害,小孩子烦恼时间极短,大人的烦恼可长了。有这么一组漫画,小孩子吵架,回家把各自的爸爸拖出来,结果爸爸跟爸爸吵架,小孩子在旁边看得傻掉了,他们不懂大人在吵什么。后来爸爸跟爸爸打起来了,小孩子却蹲在旁边又在玩了。往往人越长大越不像样,听到一句气话,四年都忘不了,还好没气死。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没有烦恼哪来痛苦?希望大家既来之则安之,恢复恢复你们年轻时代的青春面貌,享受享受这里童年生活的快乐。
要成为佛门的栋梁,要掀起正法的巨浪,
不抑制欲的人就到了精神病边缘
我这些学生跟外面的人不一样,我们在湖北时,天天还唱歌呢。我们唱:“今天我们桃李芬芳,明天是佛教的栋梁,我们要掀起弘扬正法的巨浪。”还唱《团结就是力量》、《开路先锋》,这些歌都挺好啊,使人朝气蓬勃。人的精神面貌起来了,快乐就自然出生,好比早晨的太阳升上去了。为什么一定要去唱狼(郎)呀狗(哥)呀的呢?我十多年前说过一句话,凡是我办学的地方,哪怕在社会上办心理导引与禅定班,狼与狗一律不准进门,因为我们是人。现在有的地方不光是唱狼啊狗啊的,还变成鸡了,公鸡看到母鸡就要追。欲的泛滥要闯祸的,追求享受要适可而止。人要有一点约束能力,人要有自己抑制自己的能力,否则的话,兴奋过度就到了精神病边缘。
人在梦中不知梦,
明白梦中什么也没有,你才是醒过来
提要:
·夜生活丰富,睡眠减少,发病的人更多
·修行就是为了锻炼脑子,对生死的研究是人类的尖端科学
·止是止妄念,观能出智慧,去掉了烦恼,内心光明就会引出来
·凡夫流转生死,无明昏暗犹如长夜
·人在梦中不知梦,明白梦中什么也没有,你才是醒过来
·“人生如梦”,做的是白日梦
夜生活丰富,睡眠减少,发病的人更多
我从前学了点精神病学,已经晚上11点了,有的精神病人还兴奋得东家串门西家串门,人家已经打瞌睡了,他还在讲不完地讲。而且有的地方也讲得太过份了,人家家里的主妇,总要对她讲点礼貌吧?他算洋派,“十年后的今天,你还是这么地丰满啊。”这个话能说吗?(众笑)兴奋过度了!一个人如果兴奋过度,没有抑制能力,晚上也不觉得疲劳,这个人很危险,快要到精神病边缘了。报纸上也有提到,现在夜生活特别丰富,人们晚上睡眠都在减少,所以精神病发作的人更多了。
修行就是为了锻炼脑子,
对生死的研究是人类的尖端科学
昨天我看报,日本人现在最最时髦、最最提倡的,大家都在研究怎么样锻炼脑子。那么我们佛教就是研究怎么样锻炼脑子。可见得佛教所研究的问题,包括生和死的问题,逐渐在被科学家认可,而成为最尖端的科学。
止是止妄念,观能出智慧,
去掉了烦恼,内心光明就会引出来
“观日月皆为外光明,以外光明引发内光明,(自心光明)”,我们修观的时候有观太阳,也有观月亮、观火光、观星星,我们今天学的是观月亮,因为观月亮能使我们清凉,这是外光明。利用这个观以及止,——其实止跟观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东西,而是一个东西,仅仅分开来说罢了。止是止住妄念,你能止住妄想,烦恼就容易去掉,因为你打的妄念,以及胡思乱想无非就是贪瞋痴。观能使我们出智慧,我们今天修的观里也包括止,你只要息住妄念,逐渐去掉烦恼,内心的光明就会引出来了。这叫以外光明来引发内光明。
凡夫流转生死,无明昏暗犹如长夜
夜呢?这是解说题目,“凡夫流转生死,无明昏暗犹如长夜”,凡夫众生都在生死长夜里,这个夜很长啊。我们这一辈子做众生,前一辈子也是众生,众生流转生死,无始以来数也数不清。在流转生死的过程中,长时期听不到佛法,得不到人生的真理,跳不出生死流转,痛苦万分,这就好比长夜。一直到今天,我们还是做老众生,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结束这个长夜、出离生死,最高的目标是成佛。
人在梦中不知梦,
明白梦中什么也没有,你才是醒过来
在黑夜里睡着了,你只能做一件工作,别的工作你都没有能力,这是什么工作?做梦呀!要到他醒过来,梦才结束。不管做恶梦做好梦,全是梦,一醒过来什么也没有。做梦时他不知道自己在做梦,遇到恐怖就害怕,遇到快乐就贪恋。更有趣的是,梦醒过来了,有的人还想重新再进入梦乡,因为他做了好梦,太高兴了,结果真的睡着了,马上做恶梦。等到你明白梦中的境界什么也没有,你才是醒过来了,这就是觉悟,这就是你的成就。
“人生如梦”,做的是白日梦
你说“我早就醒过来了,我现在没有做梦。”梦是一个比方,如果醒了不叫做梦,怎么古人说有白日梦?众生迷茫犹如在梦里,所以说“人生如梦”。佛法教育我们,不管黑夜梦,白日梦,要从梦里醒过来。
人生犹如白日梦,走错了路成千古恨
提要:
·娑婆众生受了苦,却不想离苦,追求结婚的快乐,才有离婚的痛苦
·众生处于生死长夜中,失大利乐,人身难得,走错了路成千古恨
·人喜欢听的话,根据各人处境的不同,快乐时爱享受,受苦时掉眼泪
·嗜酒得肝癌,痛极求佛救,何不及早修行不饮酒
娑婆众生受了苦,却不想离苦,
追求结婚的快乐,才有离婚的痛苦
什么才是我们应该过的生活?并不是梦里的生活,而应该是觉悟的生活,没有痛苦的生活。世间上人追求快乐,我们也追求快乐,性质不同。世间上人追求的是有苦之乐,这个快乐里包含着将来的痛苦,好比是苦药包了一层糖衣。经常有人特地来见我,诉说他的苦,大多都是男女感情问题的苦。从佛法角度来说,如果你不贪结婚的快乐,哪有离婚的痛苦啊。就算是不离婚,夫妻本是冤家,好比是无期徒刑,合又合不来,离又离不开。外国人也说,结婚是恋爱的坟墓。许多人为什么结婚啊?他有他的人生哲学,在写情书的时候,外国人总要添一句:你的奴隶某某人;北方人有句话叫“宁愿做窝囊”,这就是他们的人生哲学。佛也有句话,这就叫娑婆众生。娑婆翻译成汉文叫堪忍,明明是苦,他不肯跳出来,宁愿忍受,在佛来看真是奇怪,所以称他叫娑婆。
众生处于生死长夜中,失大利乐,
人身难得,走错了路成千古恨
《药师经》里有句话:“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没有佛法明灯的光辉,就会处于长夜之中,失去了很大的利乐。“堕诸恶趣”,恶趣即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比人道苦得多。佛教里讲六道轮回,天道、阿修罗道、人道,这是三善道,处境比较好一点。
我们今世能够做人,那是不简单的。在六道里,不知道转了多少次才能到人道,所以要爱惜自己做人时的生命时光。佛经里有个比喻,一只瞎眼乌龟掉在海里。水面上有块木板,木板上有个小洞洞,海浪在动,木板也在动。这只瞎眼的乌龟想头伸到木板小洞洞里,能保住命。你看多难啊,可以说千万次也很难碰到一次。我们今天刚刚碰到了,真好比买彩票中了头奖,我看你们无论买什么奖券,也比不上你能做人这个头奖。如果我们走错了路,人生坎坷,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人生路不是好走的。
人喜欢听的话,根据各人处境的不同,
快乐时爱享受,受苦时掉眼泪
人们喜欢听的话,根据各人处境不同也不相同,苦的人特别希望你同情他的苦。现在的人因为快乐多,大家富起来了,所以都喜欢看快乐的戏。从前我小时候,社会上的人都喜欢看苦戏,因为看到苦戏想到自己也这么苦,有体会啊。而且老太太看苦戏都要带好几块手帕,一面看一面掉眼泪。快乐的人,你跟他讲苦,他不要听。所以在快乐的地方很难度众生,因为苦还没有来,他体会不到。他特别喜欢听的就是发财、子孙满堂、荣华富贵、出人头地、名利双收。讲到享受,你告诉他:现在除了空调,还有新发明叫“调空”,(众笑)巧克力以外还有“克力巧”,(众笑)这个他最喜欢听。你跟他讲苦,叫他觉悟,他因为没有尝到,他会说:“你看我满地都是西瓜,我苦什么呀。”好比一个人,病还没有来到之时,他体会不到病的苦。等到真的苦了,就喊妈了。
嗜酒得肝癌,痛极求佛救,何不及早修行不饮酒
从前太原有个学生,她的老公一天三顿酒,不吃饭,后来成了肝癌。妻子是信佛的,她告诉我:前两天他疼得不得了,自己爬啊爬啊爬到小佛堂去,跪在佛菩萨面前,“救救我吧,救救我吧。”这就是众生相!何不预先防止人生痛苦的来临呢?防病重于治病啊。如果你肯行善、不造恶就能免掉三恶道的苦。佛说过,“五戒保人身,十善生天。”杀盗淫妄酒五件坏事不做,下一世你仍然有福气做人。如果你再行十善,你能生天。
生死长夜,菩萨以悲心拔济,
犹如月光,清凉普照
提要:
·三恶道众生流转无穷,只因习气情深不得出
·学佛是学佛的伟大,学多了、见多了,怀疑也能转过来
·生死长夜,菩萨以悲心拔济,犹如月光,清凉普照
·菩萨自觉觉他,平等心度众生,越是苦难的地方越要去
三恶道众生流转无穷,只因习气情深不得出
如果我们下一世掉在恶趣里,流转无穷啊。不见得畜生死了,就会跳出畜生道做人,即使做人了,也往往是个体残穷苦人,这是一步一步升的。你下了畜生道,谁也说不清你要经过多少世的畜生道才跳得出来。佛有一次对旁边的阿难说——阿难是佛的弟子,也是佛的侍者,一直跟在佛的身边。佛指着一只蚂蚁,问阿难,“你知道这只蚂蚁做了几世蚂蚁了?”阿难说不知道,佛就告诉他:七尊佛出世了,这只蚂蚁还在做蚂蚁。
我们初听佛法,有许多事情很难理解,很难相信,以为是说说罢了,可能没这回事。其实从道理上也能讲得通嘛,因为它舍不得离开蚂蚁洞,蚂蚁洞里还有它的亲人,还有它的老婆、情人啊,蚂蚁也重感情的,与其离开你,还不如我仍然做蚂蚁陪着你,离得开吗?
学佛是学佛的伟大,
学多了、见多了,怀疑也能转过来
其实我跟你们也一样,我也是知识分子,对佛法怀疑很多啊,逐步逐步学得多了,又碰到一些事实,慢慢才转过来。举个例子,根据释迦佛的历史传记,释迦佛一出生就会讲话,在地上走了七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我始终有怀疑,我从没看见一个人生下来就会讲话。但是我信佛是因为佛的伟大,只要他有伟大之处,只要他有智慧,我就要学,我就把这个怀疑暂时放一放。前两天我们这儿来了一位比丘,他是青海那边的人,据他自己说,他一生下来就会讲话。从他讲的话可以看出来,他是爷爷转世的,也就是这个儿子,前世却是他爸爸的爸爸。后来慢慢长大了,吃奶吃饭,过去的事都不知道了。我想他总不会胡说。看看参考消息,全世界稀奇的事情无奇不有。
生死长夜,菩萨以悲心拔济,
犹如月光,清凉普照
明,中国的文字挺好,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日光月光使人间明亮,所以日月为明。“生死长夜,菩萨以悲心拔济”,这个悲不能解说成悲哀,悲就是拔除众生的苦。菩萨干的工作就是给众生快乐,解除众生的痛苦。更伟大的是,菩萨是自苦他安乐,为了让你快乐,我宁愿自己受苦。
“犹如月光,清凉普照”,这也是个比喻,虽然释迦佛涅槃了,众生还是大有希望,因为月亮升起来了。我们衷心地希望人世间的菩萨越来越多,使佛法普及一切众生,而不光是一个地区。
菩萨自觉觉他,平等心度众生,
越是苦难的地方越要去
你们是不是菩萨,自己心中无数。你说“我连腾空都不会,怎么会是菩萨?”菩萨不一定在天上而在人间,要腾空干什么?有人总希望,“老师,与其你讲得这么多,还不如露一手。”意思叫我天上飞一圈,由他来卖门票。菩萨不在人世间飞到天上去,光度天上的众生,不度人间的众生,可能这位菩萨也太高贵了吧。菩萨救济众生是平等心,越是苦难的地方越要去。你们只要做到这样两句话,慈悲为怀,方便为门。对一切众生要慈悲,慈就是给他快乐,悲就是解除他痛苦。自己要觉悟,也要引导别人觉悟,这叫自觉觉他,还要做到自苦他安乐。做到这些,你不敢承认自己是菩萨,谦虚一点也好,至少应该告诉你,这就是菩萨精神,真正起作用的还是菩萨精神。
凡夫悲心,小慧杂我,菩萨悲心,有慧无我
提要:
·起了烦恼,既扰乱自己,又扰乱别人
·清凉从慈悲心来,为众生拔苦与乐,自然无有热恼
·明月是寂静的光,是清凉的光
·月出人皆喜,佛法清凉,能除众生热恼之苦,心即净寂
·凡夫悲心,小慧杂我,菩萨悲心,有慧无我
起了烦恼,既扰乱自己,又扰乱别人
“清凉普照”,烦恼是热恼,起烦恼的人,热恼得晚上都睡不着,所以现在晚上失眠的特别多。从前我在社会上开禅定班,有个学员跟我说,“我到禅定班第一个好处,就是睡得着觉了。我本是吃了安眠药也睡不着的人。”因为他炒股票,股票一会升一会跌,弄得他神经紧张得睡不着,太热恼了!秃顶就是脑子太热了,所以现在年轻人秃顶的也多了。秃顶就等于脱毛,狗猫有自我保护机制,天一热就会脱毛。我这个秃顶可不是炒股票的关系,我是为了弘法事业太辛苦的关系。一个人起烦恼冒火的时候,汗珠会像黄豆那样滚下来,如果你站在他的旁边,你会像烤火炉那样。起了烦恼了既扰乱自己,又扰乱别人。
清凉从慈悲心来,
为众生拔苦与乐,自然无有热恼
与热恼相反的就是清凉,清凉从慈悲心来。如果你不为自己考虑,专门为别人考虑,一生干的事情,专为别人解除痛苦,给别人快乐,你的心始终是清凉,没有热恼的。
明月是寂静的光,是清凉的光
我们今天修的观就是以明月的光来促使我们内心的清凉,一清凉就容易去掉烦恼。明月的光是寂静的光,是清凉的光。我们在观明月的时候,不要观成一个星球,而是观成像十五的月亮那样圆满的光体,月亮里没有黑影子,明月下面没有浮云。一观起明月来,你心里就会感到清凉。生活经验就是这样,月亮一出来,我们周围就清凉了。
月出人皆喜,佛法清凉,
能除众生热恼之苦,心即净寂
清凉怎么解说呢?“印度天热,日中水可沸,月出人皆喜,佛法清凉,皆除众生热恼。”印度天气非常热,到中午一杯水放在太阳下,这杯水会开的。“月出人皆喜”,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所有的人都欢喜。这是比喻佛法清凉,能够解除众生烦恼的热恼。
再来解说寂静。寂:“见月光,心即净寂。”见到月亮的光,你的心自然会发生一种作用,使你感到清凉、清净、寂静。
凡夫悲心,小慧杂我,菩萨悲心,有慧无我
“凡夫悲心,小慧杂我;菩萨悲心,有慧无我。悲心从智慧中出,不致好心办坏事。”这是凡夫跟菩萨的区别,凡夫也有悲心,父母对孩子的慈悲心犹如长江的水流不尽,孩子已经60岁了,在妈的眼里他还是个小孩子。人们今天能够行善,能够帮助苦难的人,这就是人类的悲心。可是凡夫的悲心是小慧杂我,智慧太小,常常好心办坏事。有人老是诉苦:“我这么好心,他还不解我的情。”你自己了解了解,你这个好心后果恶劣啊,没给人家带来快乐,人家现在反而在受苦了。比如,父母对孩子的宠爱,就是害了孩子。
“杂我”,凡夫众生虽然做各种各样好事,难免夹杂着个人的利益,做好事他愿意,但是你要给他一个名。佛门里许多人也是如此,他愿意在佛门里修供养,但是必须刻他的名字,这叫小慧杂我。许多地方就利用这种心态,用名来勾人家的钱:我给你名,你赶快把钞票拿出来吧。我是讲佛法的人,我们不谈世间上的问题,至少佛门是清净的,不应该有这种现象。
菩萨的悲心“有慧无我”,与凡夫刚刚相反,菩萨智慧大,有智慧的悲心不会好心办坏事,因为他看得真、看得远、看得准。“无我”,菩萨从没有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为了众生得到利益。
今天时间超过了,就讲到这儿,休息一会,来学修禅定。(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