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佛学文库>>法师文海>>净土探究(下)大寂法师著(5)
净土探究(下)大寂法师著(5)
2007年04月15日18:53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954 字体: 繁體

无碍的净业天耳果报是忆持诸佛所说法要的主导力量

 

在修学甚深佛法,深入正定的过程中,天人众生于禅定之中不仅可以听闻他方世界里天道、人道两种众生说话的声音,并且于佛力、自力相印相融下,在长劫精进修行中,以其清净的天耳,能够首先恭听、忆念本国世尊——阿弥陀佛所说的不生不灭的根本法性中领悟诸法性空的真谛,俟其般若、志愿、福德、禅定力量加深了,进一步便能以深广清澈的殊胜天耳通,听闻、忆念、牢记其他世界中一佛、二佛、三佛、四佛……乃至百千亿个无量无数的秽土、净土世界中一切诸佛所宣说的无边微妙的佛法。对于无量无数诸佛所说的深奥法义,都能够领悟其中奥妙的义理而不遗忘。因而满足了阿弥陀佛第七个成佛大愿:‘当我福慧圆满,成就佛道的时候,我成佛的世界,必定与我历劫以来修行的大悲本愿相应,佛国中的天人,在佛力、自力的相摄依持下,无不得到如大菩萨一样殊胜的净业天耳果报,能够以无碍清净的天耳听闻百千亿个无量无数的世界中一切诸佛所演说的无边深妙的佛法,而皆领受忆持,不忘不失。’

 

19、三乘圣者运用他心通辨知众生心性方便教化

 

他心通是二乘圣者从正定之中,辨知众生心性善恶,应其根器,方便教化不可缺少的神通产物。依经上说:‘这个修持正定的行者,一心清净无秽,逐渐在无乱无动的心地中,获证他心智通。他能够知道众生心内有欲望或者无欲望,有污垢或者无污垢,有愚痴或者无愚痴,以及众生的广大心、狭窄心,小量心、大量心,正定心、杂乱心,束缚心、解脱心,上心、下心,乃至修证菩提的无上心,都能够清楚的知道。就好像有一个人用清澈的水观照自己的面孔,脸颊上善恶的表情,无不在净水中浮现无遗。禅行比丘因为内心清净的缘故,一定能够像以清水照面者一样,在咬洁的心水中,获知他人心性的善恶而无疑异。’

 

20、佛国天人的他心通

 

极乐世界的天人,时时都是身心清净,深入禅定之中,自然启发了善知众生心性的他心通。在般若、禅定…长劫的勤勉修学下,必然获得和大菩萨一样的定慧,从知道一个世界里无数众生的心念,继而得知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十个、百个、千个、万个、亿个、百千亿无量无数的秽土、净土世界中无尽众生心念的是非善恶。而与阿弥陀佛第八个成佛大愿相应:‘佛国里的天人,必定和大菩萨一样的深入正定之中,获得殊胜的净业他心通果报,善如百千亿无边无际的十方世界中无量众生的善恶心念……。’

 

21、神足通乃自身变现自在的证境

 

神足通,又名身(心)如意通,乃是一个解脱行者深入正定之中,而获得自身变现自在,不受时空限制,游涉往返十方虚空,方便度化众生不可或缺的神通资粮。依经上说:‘当一个禅行者的修证境界,到达身心柔软,四禅无动地的境域时,便能以其清净无秽的定心,显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者以一身变现为无数身,又以无数身还原为一身;或者身体自在飞行于空中,自由穿越石壁而无障碍。这位心灵神巧的修行者所证得的神足通(自身变现自在)境界,就好像时时游行在苍穹中自由自在的飞鸟一样,又宛如轻轻松松地履水如地,践踏在坚硬的水平面上一样。而当这位修行者身上发出火光的烟焰时,便仿佛大火积集燃烧的样子。又能够腾身虚空,以手触摸日月,上升色界梵天……。这都是因为这位修行者长期的清净静修,身心安定,才能产生随意变化的神通功用…。’

 

22、净土天人的神足通

 

极乐世界的天人,在佛力、自力的摄持、精进下,必然从正定之中,启开不可思议的净业神足通力用,远远超过娑婆世界在有学地一分声闻行者所修证的神足通境界。天人众生于长劫修证下,必能获得如大菩萨的神足通,能够运用纯熟的净业殊胜念力,在一念之顷,超越百千亿个他方世界,游行自在,心无挂碍。因而满足了阿弥陀佛第九个成佛大愿说:‘佛国里的天人,在进入如大菩萨一样的殊胜清净的定心时,便能够于一念之间,以变现自在的神足通力,超越百千亿个无量无数的他方世界,往返十方佛刹,供养诸佛,听佛说法,而无挂无碍。’

 

23、修行者如何灭除对有漏身相的贪执?

 

“成唯识论”有一段引证佛经上的话说:‘因为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所显现出来的心行和表相,粗显而散动,六识对于所缘的六尘外境,思虑纷飞,间断不定,随缘而转。若是想要出离此粗显散动无常生死识界的圣者,就必须发出厌恶此念念散动无常的六转识行相。要如何才能转变六识的无常行相呢?首先必须舍离六尘外缘,修习深定,如此渐渐的止息六识行相,从粗想到细想,依次降伏。当此位禅行者的无相观功力逐渐加深了,便能渐次伏除身行的出入息,语行的寻伺及心行的受想。等到六转识的行相以及第七识的染污未那我执等心,在深定之中,通通都灭尽了,心中便不会再执受此身生死位中的有漏身相。’

 

24、厌离有色根身即入无色界空定中

 

“邬陀夷经”上说:‘超段食,随受一处,意成天身,便能出入灭尽定中。’生到无色界的天人,他们已经厌离了六识的粗显行相,在无色界四空定的感报中,不会再现起六识粗想的有色身相。另有一分宿有般若空慧的无色界天人,也是超越段食,唯有意识存在的‘意成天’众,因其深信性空真理不是断灭,依其般若空慧为前导,继续修习深定,当灭尽定现前之时,便是一分利根无色界天众将要超脱三界有漏禅定之际。因此不仅成就阿罗汉果的出世圣者能够证人灭尽定中,就是一分无色男的天人,他们也已经厌离了有色的根身,不会再生起想念,贪著无常的三界色身相。他们先从止息想心的作意开始修行,使不恒行的前六识,及恒行的第七识染污末那等心、心所法,全都降伏灭掉,证人灭受想定中,由此居于厌心微细的最后一定(九次第定之末后一定),便能超脱三界的有漏果报身,永远不受生死色身的束缚。

 

25、佛国天人为何不会贪著净土化身相?

 

西方净土世界中,虽然也有天界众生,但是不同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三界天众果报。当天人众生的禅修程度,接近灭除第七识染污末那等心、心所法时,便不会执著净土中修行感报的化身果报相了。天人大众因为内心厌离了有色根身的染著,其所获得的净业禅定证境,在佛力摄持下,自然胜过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三界之内无色界天人所修的禅定证境。就如“无量寿经”上所说:‘其诸天人…,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吹诸罗网友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播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譬如比丘得灭尽三昧。’天人大众在无量微妙佛法的引导之下,忏悔了许多罪障,佛法正见深入其心,没有我们这般业习深重的烦恼垢心生起。当天人们一心专注听闻、修学佛法,受到佛法的解脱益处之时,便当下得到了近于无漏深定的法喜禅乐,就像比丘深入禅定之中得到灭尽受、想细惑的三昧正定一样,远非浊恶世界三界天内的禅修者所获得的有漏法喜禅乐所能相比。而当天人们深入正定之中,获得近似解脱比丘所得证的无漏法喜禅定时,心中便不会生起欲念,想要贪著自己清净寂然的净土色身相,而与阿弥陀佛第十个成佛大愿相应:‘当我福慧圆满、成就佛道的时候,我成佛的世界,必定与我历劫以来修行的大悲本愿相应,佛国中的天人,个个深入正定之中,在尚未了脱生死前,必定获得与解脱比丘相近的无漏禅定法乐:逐渐降伏受、想的细惑,不会生起欲念——想要贪著自己清净澄莹的净土色身果报相。’

 

26、总结前十项与‘佛法正定’之间的关系

 

由上引述,我们可以约略的了解,极乐世界的天人众生,乃是由佛法慧见,而引入禅修之中;从禅修正定之中,而产生了宿命通(第五愿)、天眼通(第六愿)、天耳通(第七愿)、他心通(第八愿)、神足通(第九愿)等五种神通。再由渐入无漏深定之中,把三界内受、想细惑行相,逐步清除、荡尽了,自然不会生起意念——想要贪著自己清净莹洁的净土化身相(第十愿)。在契入灭尽定的修行中,必定亲证涅乐解脱的真理(第十一愿)。由于天人大众念念深入禅定慧见之中,所虚的依报环境亦是近于寂然安稳的宁静境界;任何世界众生的正报色身相,势必与其依报环境及众生心行业力相呼应;因此当十方世界的众生,正念成就,仰仗佛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时,在念念契入禅修解脱的当下,必定得到与净土世界近于宁谧无染的化尘境域相应的澄净化身果报相(第四愿)。而当天人们深入正定之中时,定然如佛菩萨一样的从寂静无欲的心光中,散发出纯真黄金颜色般的禅定光芒(第三愿)。就因为极乐净土中的所有天人众生,都在正定之中,内心当然不会生起想要造作贪、嗔、痴、慢、疑三恶道的罪业行为;没有了恶道的三毒业心,自然不会感招三恶道的罪报,因此西方净土中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的果报相(第一愿)。而且天人众生在深入正定的当初,必定先断除了身见、戒取、疑三结,得证须陀洹果,彻底斩断了通往三恶道的业行。当一分天人众生,想要带著弥陀开导的大悲行愿到他方世界去广度众生时,在净土世界寿命了结,转生他方任何世界之际,因为天人众生已经得证须陀洹果,或者由于八识田中带著净土世界薰习无量的佛法善根因缘,无论到任何世界弘法利生,随时随地均会得到本师阿弥陀佛的加被,使得蕴藏在八识田中的善根佛种不断的薰发;于佛法胜缘启迪之下,绝对不会再造作三恶道的业行,堕落任何世界的三恶道中去(第二愿)。这是法藏比丘所发的十一个成佛大愿,而由第十一个‘正定解脱’愿为中心,以一分禅行者修持正定解脱的过程,以及净土世界众生闻法修行的情形,约略来综合讨论前十个愿与‘正定解脱’之间直接的影响及关系。

 

27、如何做一位度生的菩提道上永不退转的佛弟子?

 

修行解脱,以是否能证人无漏的禅定为了脱生死的关键。念佛往生,亦是以今生是否能证人‘念佛三昧’,为临命终时中上品往生西方的关键。而西方净土中的天人众生更是以见佛闻法,禅修精进,为进升上等莲华品位,成就菩提解脱之道的基础。有了佛法正见的禅定根基,才能巩固我们所发的成佛志愿,朝向菩萨度化众生的大悲愿行前进而无碍。否则光是有满腔的悲心热情,在这种众生心性黑暗及社会背景复杂的时代里,自己的智慧、定力不够,迟早会随波逐流,而与众生的共业习染形成辗转增上的业缘情缠,丧失了最初发心出家修行的本愿。因此佛陀在诸大乘经里,苦口婆心的警诫我们说:‘如果想要立志做一个度生的菩提道上永不退转的菩萨行者,当你发出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无上成佛悲愿后,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将佛所说的声闻藏及大乘菩萨行者两者之间递进、修证的智慧与悲愿,整体行持的次第及过程融会贯通;有了相当深度的禅定基础、定慧稳固后,才能在未来的菩提解脱道上,知见巩固,定力不退,以其所修所学视众生根器深浅差别而随顺度众因缘,引入佛门。’因此以一分利根的大乘菩萨行者实践其佛道悲智的过程来看,仍然是以般若为导的禅定波罗密为进入自利利他,成佛大道的修行要素。我们再从“华严经”来观看一个高级菩萨行者修持历程,没有一个菩萨不是从深入正定之中,运用其智慧之眼视众生根器的深浅,而应机说法;没有一个大道心菩萨不是深入禅修之中而开启无穷的智慧宝藏;没有一个上乘菩萨不是在深定之中完成庄严净土,广度众生的理想直向无上成佛之道迈进而无碍。

 

28、佛菩萨的无量智慧光明从禅修正定而来

 

由此得知,法藏比丘这第十一个‘正定解脱’的大愿,可以说是一分声闻行者从‘正定寂灭’的过程中迈向佛菩萨的无量智慧光明,成就大般涅槃究竟境界的一个稳固未来悲智不退的根本行持基础。任何诸佛菩萨的无量智慧光明均是从‘禅修正定’之中而逐渐开启的,当然佛菩萨在历劫修行间,于正定之中所产生的智慧光明与声闻行者直接向内寻求生死解脱所产生的正定之光,亦因最初修持禅定时所发的悲心行愿及了悟成佛法门的深浅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定慧力用,亦即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第十二个大愿‘光明无量愿’,便是诸佛菩萨从正定之中启开无量光明的智慧,成就无量光明净土的一个修行究竟圆满的成果大愿。下篇我们就从——由佛菩萨的大悲行愿来认识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展开法藏比丘第十二个成佛大愿的论述。

 

十二、光明无量愿

 

(一)从佛菩萨的大悲行愿认识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

 

1、学佛最后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如果我的智慧光明有限量,受到时空的限制,不能遍照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的话,我便不能圆满成就佛道。’

 

以八十华严整体修证的佛法而言,这第十二个——光明无量愿,是阿弥陀佛四十八个成佛的大悲本愿中最无上最究竟最圆满的成佛行愿。是一个大乘菩萨行者,追求无上佛道的历程中最终极实践的目的。无论任何一个志向大乘成佛之道的佛弟子,选择何种正途的方便修行法门做为初步学佛行特的下手途径,其最后终极的修行成果,就是在于寻求无上佛性光明的圆满开发,圆满实现。

 

2、本愿是诸佛修行成果最重要的问题

 

佛的无量光明,开演诸佛无尽的成佛行愿;无尽的成佛行愿,愿愿汇归诸佛的无量法性光明中。阿弥陀佛无上法性光明的圆满完成,就是十力无尽诸佛智慧之光的总体实现;十方无尽诸佛觉性光明的总体实现,就是弥陀四十八个大悲本愿最后完满实践的成果。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开演无尽的菩萨行愿,愿愿开觉无尽的修证佛法。我们必须从圆满修证佛法的角度,来理解这第十二个愿——佛的智慧光明因行的产生,乃是源自于一个菩萨修行者,在多生累劫自觉、觉他,实行度化众生深广的大悲愿行中最后必然产生修行的圆满结果。

 

3、以什么心态念佛,才能与弥陀的光明本愿相应?

 

当阿弥陀佛四十八个成佛大愿圆满实现之日,就是弥陀净土利乐无边有情影现之时。当阿弥陀佛智慧光明显现无碍之际,就是宇宙中与弥陀有缘众生普蒙佛光照触之日。当阿弥陀佛法性光明究竟圆证之时,就是弥陀圣号具足无边接引力量摄受广大有情生西之时。十方众生因为听闻弥陀圣号,在弥陀本愿力摄持之下,对佛的大悲愿力产生坚定敬信之心,执持具足无量功德力用的弥陀圣号,蒙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慈光加被;在受持弥陀名号的当下,宿慧敢发,时时发出厌离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的决心,时时生起欣慕极乐世界菩提解脱之乐的信愿,一心念佛回归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加被中。我们执持弥陀圣号,必须有这样的共同信念,就是——唯有在日常念佛时,一心背离娑婆苦海,念念以必死之心念佛,当下投入阿弥陀佛的大悲光明接引誓愿中,才能产生深心回向的功能,才能念念往极乐世界前进,念念成就念佛三昧,念念回入阿弥陀佛的慈光加持中,而与这第十二个光明无量愿相应——在阿弥陀佛的无量慈光摄受之下,自力念佛心地之光,融入弥陀的本愿光明接引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4、弥陀圣号的功德力量是怎样产生的?

 

阿弥陀佛的四字圣号之所以会具备如此不可思议的功能力用,就是因为阿弥陀佛自无量劫以来修集、圆证了无尽的大悲行愿而产生。佛的大悲行愿,开演无边的法海真谛;佛的大悲行愿,融通无尽的修证佛法;佛的大悲行愿,就是整部佛法证验的过程。佛的大悲行愿,令一个有志朝向无上佛道前进的修行者,在深解成佛行愿的修证历程后,随佛发出广大度化众生的悲愿,生生世世,力行每一个开觉佛法,利乐有情的大悲愿行。于无量劫数的勤苦修学下,当觉、行圆满的时候,必能产生如虚空般不可思议的广大力用——圆成究竟觉悟,具足诸佛的智慧光明,以无上深广的光能力用,通摄宇宙有缘众生,同登觉岸。

 

5、从那一部经了解最圆满的成佛法门?

 

而将佛的大悲愿行整个的修证过程,讲解得最清楚的,当首推“华严经”。“华严经”从‘贤首品’至‘十地品’,品品将步上圆满成佛之道的实行方法和度生悲愿述说的极其详尽。发什么样的心愿,以什么样的行门来修学佛法,种下何种的因行,到了何种阶段,何种境界,必然产生何种的成果力用,这是宇宙间从因至果,由果推因必然产生的因果定律。而关于声闻及菩萨行者两者之间不同的因地禅修、行愿层次,第十一个愿——从正定到涅槃解脱,其实践的方法,涵盖了两者修定、愿行的不同行持内容,乃是未来踏上修证诸佛的究竟智慧证境最重要的根本核心问题。

 

6、大乘与小乘的禅定问题

 

依八十华严贤首品第十二之二其中一段经文解释一分声闻及菩萨两者因地不同的愿行、禅修基础说:声闻行者自初发心起便直接由离欲望、断烦恼朝向解脱道下手修行,与初我心时依大慈悲行愿救度众生同登佛道作为入门净心、修定的基础不同。两者在修行的历程中,因初发心时所修集的福德智慧及悲心行愿有深浅的差异,因此在步向成佛之道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定力用当然有著明显的区别。大菩萨的三昧力,乃是由长远劫中的大悲行愿修集而来;声闻三昧力,则是由直接厌离无常生死,趣入解脱而来。诚如“华严经”上区分声闻正定及大菩萨禅定的差别说:

 

‘声闻心住八解脱,所有变现皆自在;

能以一身现多身,复以多身为一身。

于虚空中入火定,行住坐卧悉在空;

身上出水身下火,身上出火身下水。

如是皆于一念中,种种自在无边量;

彼不具足大慈悲,不为众生求佛道。

尚能现此难思事,何况菩萨悲愿力;

广大饶益诸众生,而不具足自在力?’

 

菩萨行者在长劫悲、智等持修证下,具足了深广无边的三昧力用:

 

一、能够从东西南北一切方位入定出定,不受时空限制,现身自在。

 

二、能够随意往返十方世界,亲近诸佛,供养诸佛,而恒住三昧之中,寂然不动。

 

三、能够从六根、六尘中入定、出走,随念自在。此即证如六根六尘空无自住,平等互用的道理。

 

四、能够从一切众生身中入定、出走,变身自在。此乃证知一切有情身性空寂灭,自住平等。

 

五、能够从有情身中入定,再从六尘中出定;从六尘中入定,又从佛光明中出定;从佛光明中入定,再从四大尘境中出定;从四大中入定,又从天宫中出定;从天宫中入定,再从空中起定而心不散乱,恒在定中。此即证如正报身、依报境、众生身、佛身、空性平等。

 

这是具足无量大悲愿行,无量智慧功德的地上菩萨,所入的甚深广大的三昧证境,是十方诸佛于无量劫数中赞说不尽的。

 

以上依八十华严贤首品的颂文略为分别声闻禅定与菩萨三昧不同的正定力用。当菩萨行者完成了弘大无比的大悲愿行时,便会从圆满的光明心性中,显现无上的定境光芒,通照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普度有缘众生,共证涅槃解脱之法。

 

7、四十八愿中各类众生修行的各类问题

 

阿弥陀佛就是在最初修学成佛法门时,于世自在王佛的面前,发下了四十八个成就佛道的大悲愿行,而将这四十八个成佛行愿架构成一部圆满的成佛之道,架构成一部完备的修证佛法。于此,我们首先从四十八愿中约略勾划出有关净土各类众生几个修证佛法的相关问题:

 

一、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天人因果正报修证的问题有:第(1)、(2)、(3)、(4)、(5)、(6)、(7)、(8)、(9)、(10)、(11)、(15)、(16)、(21)、(38)、(39)等愿。

 

二、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声闻圣众的修行间题有:第(十四)愿。

 

三、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菩萨因果正报修证的问题有:第(23)、(24)、(25)、(26)、(29)、(40)、(46)等愿。

 

四、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众生往生净土因行的修行问题有:第(18)、(19)、(20)等愿。

 

五、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菩萨往生净土的本愿自在问题有:第(22)愿。

 

六、在四十八愿中讲到诸佛称扬佛名,十方世界众生闻名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17)、(34)、(35)、(37)等愿。

 

七、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十方世界菩萨闻名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36)、(41)、(42)、(44)、(45)、(47)、(48)等愿。

 

八、在四十八愿中讲到他方世界菩萨闻香利益的修行问题有:第(32)愿。

 

九、在四十八愿中讲到净土世界正报、依报相摄相依的圆满融通问题有:第(27)、(28)、(31)、(32)、(40)等愿。

 

十、在四十八愿中讲到阿弥陀佛智慧光明、应身寿命、众生蒙佛光照触的修行问题有:第(12)、(13)、(33)等愿。

 

以上十点略为勾划出四十八愿在阿弥陀佛大圆镜智的圆满成就下,以无量智慧光能,接引十方世界的人、天、声闻、菩萨圣众往生净土修行,而使西方极乐世界形成具足三乘佛法的殊胜佛国,带领净土世界的众生逐步走向修证圆满佛道的一乘境地中。

 

8、伟哉!圆满华严菩萨道

 

而能够将阿弥陀佛的成佛愿行,以圆满的修证佛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的经典,就是“华严经”。“华严经”是引导我们走向诸佛菩萨大悲愿行的实践中最究竟、最彻底的一部大乘经典。当然,“华严经”的义理深度无边,不是一个初机学佛者所能够理解的。如果没有大小乘佛法做根基,没有佛学的三大体系做基础,就是看了也会似是而非不容易领会。而且以“华严经”裹所阐说的圆满成佛之道修证过程中所显发的无量无尽的深广禅定证境,菩萨修行的层次,也不是像我们这种没有真修实证,没有大悲菩提心的凡夫智识所能揣测于万一。我们今生如果有一点点的出世智慧能够领悟、实行华严法海中所说的丝毫菩萨修成净土成佛的义理,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长远劫以来,这些大乘菩萨行者,为了佛教的源远流长,而在生死苦海中发大心、行大愿,舍身卫教,广行菩萨济生之道。这种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智慧、大慈悲愿行,为的就是要让各类与佛有缘的众生能够踏上正途的学佛之路。大乘菩萨行者这种舍身卫教,随类示现的大慈悲精神,怎不令正信的护教弟子生起最崇高的效仿感恩之心呢?“华严经”,这是讲到大乘净土法门,讲到诸佛的智慧光明、大悲愿行,一定要提到、研究的经典。

 

9、如何深入大乘净土法门?

 

若是从华严经的角度来说明弥陀净土法门,我们可以这样的理解:宇宙间有无量无边的净土世界,每一个净土世界都有它不同形成的因缘层次。以弥陀净土来说,就是佛的愿力和我们众生念佛的清净业力所共同形成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是宇宙间无量净土世界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净土世界。也可以说,弥陀净土法门,是通往宇宙间无量净土世界通道中的一个最能凸显净土特色的清净世界。这是一个非常深入深广的问题,如果不深入大、小乘经藏中从佛菩萨不可思议的行、愿力量产生的甚深禅定证境去研究,就不能进一步的了解大乘净土法门的深奥处,不能够领悟弥陀净土的微妙处。也可以说,要了解大乘净土法门的甚深义,必须将大、小乘佛法融会贯通,才能领会净土法门的精华所在。因为大乘净土法门,本来就是一个菩萨行者在修学成佛的过程中最重要、最终极修行的结果。本来就是融合大、小乘佛法,融合五乘佛法所形成的一部圆满的成佛之道。是诸佛菩萨在实践大悲愿行的历程中,完成度化众生的工作最重要、最彻底的一个修行成果。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大乘佛法,大乘净土法门,大乘菩萨修行成佛的层次,净土世界形成的经过,“华严经”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参考经典。可以说经文从头到尾,品品几乎部在开演诸佛智慧光明的形成、经过及结果。

 

10、佛有无量方便智慧

 

其中‘贤首品’第十二之二的颂文,便是在说明诸佛从大叔灭定中释放无量无尽接引众生学佛、向法、修行……的智慧力用。而这些光明智慧都是诸佛在过去无量生中广行菩萨自利、利他的大悲愿行中产生的。经上说,菩萨所修成的每一种智慧,都有其度化众生不同的因缘业行。由菩萨修学各种不同的净行大愿,而积集汇聚聚佛的广大禅定证境。由佛的广大禅定证境而产生了深广无垠的慧炬光芒。佛以各种不同的方便智慧,教化宿世随佛共同修行、共同弘法的各种根性的众生,依个人过去所种植各类与佛同行的善根业缘,而以其与众生的善根因行相应的大智慧力去接引他、教化他,开导他认识、修学更高深更圆满的成佛法门。

 

11、说明其中一种佛的放光修行因缘

 

诚如经中所说,在佛的无量智慧证境之中,其中有一种光能智慧,是随著宿世与佛有缘的念佛众生的净业因缘而产生的。当念佛众生今世净业因行成熟,佛就释放这种光能力道在其临命终时接引他往生净土世界。佛的这种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大定力光能,于佛宿性行菩萨道时,是依什么样的修行法门,而令佛获得此种接引众生见佛光明往生净土的慧炬光芒呢?经中颂文说:

 

‘佛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殁者;

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

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

 

佛的这种接引众生见佛往生的智慧光明,乃是佛于宿世曾经修持劝念佛号、劝信佛教的净业因缘而来。

 

12、为临终人开示的功德力量

 

由此可知,在众生临终之前,如果我们能够用净土法门,方便开导,规劝有缘的众生念佛,使临终人对阿弥陀佛的庄严圣像生起深心瞻仰敬信之忱,让临命终人在大众念佛声中随众念佛,令其身心随著安祥的佛号而往生净土佛国,或者种下未来修学净土法门的善根因缘,这种为临终人开示、助念的慈悲愿行,便是我们莲友在培植无上佛道的修行过程中,其中一种具有汇聚成佛的光能、智慧,最为方便的位行力量。经中并列举了四十三种光明智慧,都由佛在过去生中修集各种世间、出世间不同的福德、净行而来。

 

13、如何才能感受到佛的光明力量加持?

 

经上说,唯有宿世曾经随佛共同止、住,共同成就佛道因缘,具有深厚善根,培植深厚清净业行的利根众生,才能在某种修行因缘成熟下,与佛清净、光明的大定慧力相应,见到佛的自在光能力用。如果多生多劫以来,作恶多端,甚少种下善业因行,对佛、法、僧三宝没有深刻的概念与信仰,当然不能领悟、感受到诸佛菩萨在无数劫修证佛法的历程中所凝聚成的无穷的慧炬光芒而释放出来不可思议的接引力道。造什么样的业行,必与什么样同行众生的业缘果报相应,这是宇宙间任何事物形成的因由本末必然产生的牵引力量。尤其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更加凸显其巨大的磁能相应力道。

 

14、以人体磁场来看佛的光明产生

 

什么是由磁能相应力量而产生的佛菩萨由无数劫修证佛法的历程中所放射出不可异议接引众生到净土去而形成的无穷慧炬光芒?

 

这就是在说明佛菩萨将其最初仍是凡夫身时所拥有的自身四周所投射复杂、黑暗、自私、凶暴、贪嫉……之光波(磁波),转换成高尚、清净,具有高度精神频率,高度超越三界众生磁能不可思议的另一层次的磁性光芒。以此修炼的纯一、净洁的紫金色光芒,而产生无尽的导射作用,穿越层层宇宙时空,导射到无际的虚空世界去,与其有缘众生心念所投射求往生的磁光相感应。

 

按人体磁场学说,科学家早已用高频率的电场,拍摄到凡是生物的身体周围,都有一层因磁性的放射作用,而产生的电磁光芒(见生命的神光)。以人类来说,因每个人的思想、生理、心理、情绪及所处人事环境、自然环境有种种净秽、复杂、邪正……的不同,而产生千差万别的互相交感作用。所以反映人体(生物)四周电磁光芒的色彩也有无量的差异。依有眼通的人(包括外道行者),可以从每一个人身体周围所散发出的灵光颜色,判断一个人品德、心理、修养的高低、好坏及健康情形。譬如一个人如果个性自私、容易生气,一心专注物质生活的享受,那么他身上四周所散发出来的光彩,就是红色的(还分很多等级,如暗红色、浅红色……),如果一个人喜欢研究哲学,追求精神生活的省思,则其身上磁场所放射出来的振波(磁光),就是黄色的(依次又分许多等级)。佛菩萨早在无量劫中,即已超越众生界色身杂乱、黑暗的‘光气’影相,将‘身心’转变成具有高度精神修养的紫金色磁光(与太空、世界中所存在的电量、辐射能完全不同,乃是由‘心力’作用所导射另一层次不可思议的磁光。),才能释放无量的慧炬光芒,通照太空宇宙,利益无尽众生。

 

15、佛的行与愿

 

阿弥陀佛就是在宿世修行时,一点一滴凝聚了无量的德行、志愿,由菩萨无量的智慧德行而汇聚成阿弥陀佛的圆满法性之光,积聚成阿弥陀佛的菩提愿行,产生迥异众生界身心的智慧光能。而佛的行与愿就是成就佛国净土成就佛的智慧光能最大的修证力量。诸佛的行,总括的讲便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行(后面诸愿会详细说明);诸佛的愿。则是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成佛悲愿。如果在修行之初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想方向指引我们前进,那么极可能会在学佛的过程中走许多冤枉路,甚至绕了一个大圈子仍然站在原地踏步,乃至多劫依旧落在外道的知见中。无可讳言,除了定慧具足的大修行者外,像吾等一类的博地凡产生智慧的信仰,产生坚定的往生信愿,坚信宇宙中确实有一位阿弥陀佛圆满修证觉者的存在。由阿弥陀佛在不可思议的大寂灭定中所放射出来的光明力道,而使得与阿弥陀佛宿世有缘的佛弟子,在听闻弥陀净土法门,倍受弥陀净土思想,称念弥陀圣号,一心想念、想去弥陀世界的同时,就蒙受阿弥陀佛的光明力量加持,感受到阿弥陀佛光明力量的存在,对往生极乐世界没有疑惑,信心坚固。

 

16、加强对光明本愿修证上的认识

 

现在大部分的念佛者,由于对阿弥陀佛的光明证量认识不够,对弥陀净土的形成因缘认识不足,对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大悲本愿没有下功夫去研究、探讨。因为没有建立对大乘净土法门修证问题上正确的认识与发心,所以在念佛时,不能够深刻的念到佛的悲心本愿上去。如果念佛时的功力,不能够当下发出弃舍这个无常的身相,一心念到弥陀的悲心本愿上去,不能够心心扭转、回转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业力习性,脱离这个地球的地心引力(业力牵引),心念朝向另外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前进(回向的简单释义),便很难与另外一个世界的业缘果报相应,不容易感受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清净光明的能量加被,而与弥陀的大悲本愿相应。

 

17、本愿讨论的重点

 

由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整体结构就是在讲大乘净土法门的修行问题,而第十一个愿是四十八愿全体成果的总实现,当四十八愿每一个愿力圆满修成时,到最后都要归结到佛无上究竟圆满的法性光明中,因此现在对于阿弥陀佛的行与愿只著重在一个菩萨行者依悲与智启开光明心地的重点融通问题,做扼要精简的论述,俟讲到净土天人、菩萨……等于净土世界前因后果的修行问题时,再将菩萨行者如何圆满净土成佛之道的行与愿做较为广泛的讨论。

 

(二)菩萨十地证境

 

1、心地法门的意义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整体修证层次,即是证入菩萨行者十地行门(十种层次的修行阶位)的原动力。菩萨诸地定慧力用的渐次开发,渐次增广,渐次修证,则是产生诸佛究竟智光的泉源。所谓菩萨十‘地’义,依华严经而言,就是指的智慧心地。一个菩萨行者,多生累劫以来发大心、行大愿的究竟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如大地般的无穷智慧宝藏,如大地生长无穷万物般地丰盛智慧。唯有将潜藏在光明心地中的智慧泉源挖掘出来,才能像佛菩萨一样的以如虚空般地广大智慧,深入去观察众生的各种根性,根治众生的各种心病而无疑碍。

 

2、大乘佛法以什么为根本?

 

华严经上说:‘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也就是说,吾人学佛的究竟目的,就是在于追求心地宝藏的逐渐开发,逐渐显现。当明澈的心地如湖水般地晶莹澄净时,就是我们明利的智慧在光明的定境中呈现无碍之际。当光明的定境究竟显发之际,便是佛智光明圆满修证之时。

 

3、大乘佛法最主要的修证问题

 

经上又说:‘如是十地义,心意不能了,慈悲及愿力,出生入地行,次第圆满心,智行非虑境。’又说:‘从行境界法智生。’这便说明了一个菩萨行者佛智光明的修证成果是从善修诸智慧之行而来。所谓诸智慧之行,便是指以般若为首的六度万行。而菩萨契入广大智证的般若行门,又是以救度众生同登涅槃彼岸的悲心愿力为前导。亦即经上所言:‘发生广大心,量等虚空界,悲先慧为主,方便其相应。’此乃阐明了一个菩萨行者在长远追求佛道的过程中,乃是以悲心愿力为驱使,为先导而扩展、推动、延伸智慧生命的开发、成长、茁壮、恢廓、深邃、广远……。没有生生世世的将大慈悲愿力再咒愿、再提升、再发挥、再超越、再成就,便不能维持、坚固在生死道中的长远入胎、受生。继续做深远佛道的智慧生命之追寻与完成。相对的,在长劫追求佛智光明的修持中,假使没有以般若无我的禅修观慧做为修行学佛的基础,来牵引、辅助我们的悲心愿力,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时时将利济众生的慈心悲愿融入修证深广空性的佛智光明中,那么无论您的悲心愿力再廓达、再长远,所做利益众生的事行再广泛、再圆满,也不能究竟的觉悟宇宙万象的真理,充其量只是一个招感人天果报,具有广大福德的入世菩萨行者。而一个菩萨行者生生世世发广大悲愿救度众生的目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于调伏多劫以来刚强、坚硬、狭窄的凡夫心地,使其在悲心的激发下,日渐宽大为怀,温文柔软。唯有在心胸日益宽大、温和、柔软的情况下,才能逐渐在般若空慧的引导下,走向修证量等虚空界的广大空性觉海中。也唯有在无我的禅思空慧指导下,才能逐渐扩大已发出的慈悲心愿,令其在救度众生的当时,以无常苦空的无我真理为前导,放舍个己人我、情爱的执看,逐步发出平等、深广的慈悲胸怀去普缘一切众生。在多生累劫以悲导慧,以慧辅悲,两者相辅相成,双运递进的力行下,必能日渐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产生如虚空般普渡法界众生的广大心量,也就是印证华严经上所说的:‘发生广大心,量等虚空界,悲先慧为导,方便其相应。’而逐渐进入出世菩萨圣者解脱智慧的领域,启开如佛一般的智慧宝藏,觉悟更高深更广远的佛智光明境界。

 

4、如何了解心地法门的修行意义?

 

我们要知道,菩萨一地一地的修证境界,都是在做清净心地,开发智慧的工作。一个菩萨行者为了实现心地的光明境界,而运用各种修行的方法和普渡众生的志愿做为开发圆满智慧光明的前方便。修行的目的,本是在善用各种智慧之行来调柔、寂静修行者的妄动之心。悲愿的理想,亦是在运用慈悲心怀来柔和、升华、宽大菩萨行者修学佛道前的凡夫狭窄胸襟。如果一个修行者的心地在行与愿相互递进的修持过程中,愈来愈柔软、愈谦下、愈随顺、愈不浊、愈纯善、愈润泽、愈寂静、愈不动、愈广大、愈坚固、愈明盛、愈清净、愈平等、愈无相……,则其智慧证量越超越、越深广、越无边、越圆满、越究竟、越不可思议。也就是金刚经所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5、初地菩萨以大愿力净化心地

 

依华严经而言,初地菩萨的修行者,在过去长劫学习佛法的行进间,已经发出了无数护持佛教、听闻佛法、亲近善知识、供养诸佛、度化众生的大悲誓愿。其中有关觉悟宇宙真相,庄严佛土的大愿说:‘愿一切世界,广大无量,粗细乱住,倒住正住,若入若行若,如帝网差别,十方无量,种种不同,智皆开了,现前知见。……,愿一切国土,入一国土;一国土,入一切国土,无量佛土,普皆清净,光明众具,以为庄严,离一切烦恼,成就清净道,无量智慧众生,充满其中……。’

 

初地菩萨就是在无数大愿的开发下,依愿修行,渐渐在愿行辗转递进下,柔软了心地,谦下了心地,随顺了心地、宽大了心地、润泽了心地、调伏了心地、寂静了心地、不动了心地……,而在心地逐步寂灭、恢廓的情况下,产生十种进级未来诸地修行的最初功德力量。

 

6、初见光明心地的十种修证次第

 

一、净信成就:初地菩萨行者一定对佛法僧三宝,一切菩萨修行法门以及如来究竟智光的证境,产生清净、坚固的信心。

 

二、大悲智慧成就:当初地菩萨对于佛道的修证次第与内容有了净信、深刻的理解后,必然会往大悲愿力的前导下,进一步积极的实践追求佛法及度化冠生的实际工作。在度化众生的历程中,因为深切地感受到众生沉沦生死深渊中所产生的痛苦烦恼,而仁慈地发出济度众生出离苦厄的大悲愿心。

 

三、大慈光明智成就:当此地菩萨行者,令众生了解如何出离苦海的道理后,一定会继续运用其在禅修中所获得的宁静、宽大、深远的大慈胸襟,引导他们进一步朝向究竟安乐的佛道前进。

 

四、大舍心成就:一个菩萨行者,唯有在修学佛道的过程中,产生了追求广大佛慧,利益众生大悲、大慈的深重心、广远心,才能视身物如敝屣,无所吝惜的施舍周遭一切的内外身物,因而成就内外俱舍的大舍心。

 

五、无疲厌心成就:当一个已经能为众生发出施舍身物的大道心菩萨,在他投身于广大救护众生工作的行列间,一定会不厌不悔的积极去从事世间、出世间有利益于众生的一切事情,而成就了广大利益众生的无疲厌心。

 

六、一切经论智成就:一个已经有了广大利益众生无疲厌心的菩萨,为了接引各式各样根器的众生,踏上学佛修行的道路,势必会深入经藏去研究一切有益众生出离苦海,安乐解脱的佛法经论,而成就了通达一切经论的智慧。

 

七、惭愧庄严成就:一个通达佛法经论的菩萨,在与众生接触、交谈的时候,必然能够适时的运用其方便智慧,应机教化,举止安祥,如进知返,时时以惭愧心觉照自己,庄严身心,努力的往自利、利他菩萨成佛之道前进。

 

八、坚固力成就:唯有当一个修行者,对佛法具备净信心,对利益众生具备大慈大悲大舍心之后,才能在他弃舍外尘身物,追求佛道智慧的觉悟下,进入最初超出欲尘垢心无我禅修的行列。亦唯有在身心逐渐出离外尘境界后,才能在禅修的洗礼下,对佛道的追求,获得最初不退转心的坚固修行力量,而与出世圣者出离五欲六尘的出世解脱心相应,初见清净光明的智慧心地,而入圣者见道之心,心大欢喜。

 

九、供养诸佛成就:当一个菩萨修行者,在愿力、定力、福德力逐渐超越欲尘束缚范围,获得初步不可思议的坚固修证力用后,心念便渐渐得到了自在,修行到了这个时候,才能随著我们的愿力、念力、福德力自在受生,往返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听佛说法而无挂碍。

 

十、依教修行成就:一个具有广大福德、智慧,愿力、念力获得自在的修行者,生生世世,不论生在何处,均能因往昔善根智慧的启发,而领悟甚深法义,依教修行。

 

以上是略谈初地菩萨依大愿力净化心地,开发佛法智慧的十种修行次第。

 

7、二地菩萨以十善业自利、利他

 

当初地菩萨的光明心地渐渐在大慈悲心、大愿力、大福德、大舍心……的洗礼下显露无遗时,便逐渐脱离欲界尘境的染著,成就清净的离欲梵行,戒行具足,进入二地菩萨修行的领域。

 

经上说,一切佛法的修学,皆是以十善业做为学佛的基础,一个修行者,如果十善业受学得法,则逐步清净身心,首先超出欲界垢染,想要进一层发心修学声闻、独觉、菩萨二乘圣者的出世修行境界,也就不困难了。二地菩萨为了更加坚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悲愿,继续以十善业自利、利他,使得原本清净光明的心地,更加正直、柔软、纯善、不杂、调伏、寂静、广大……。又深知十不善业,令众生堕落三涂恶道,受苦无穷,因此对于沉沦生死苦海的可怜众生,再度地发出了利益心、安乐心、慈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教化心……:心心念念希望以自己成就的清净成行来教导众生力行十善业,脱离十恶业,以此教化众生去恶崇善至诚恳切利益众生的清净行为来增长、加强、巩固、廓大自己度化众生的大悲誓愿。

 

因为二地菩萨的清净戒行成就,而使此地菩萨的心性愈加趋向生死解脱的道上前进。诚如经中颂文所说:‘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由于此地菩萨的愿力、念力、智力、福德力……逐步在清净戒行及十善业的调伏下,愈加地纯善与寂静,于是更加净化了禅定力道的修持,开发了广大的神通力量。以其深广的神通力用,接引无数的众生信佛闻法。如经中颂文所说:‘所有种种神通力,此地菩萨皆能现,愿力所作复过此,无量自在度众生。’

 

8、三地菩萨进入深广禅定修持

 

欲步入正途的甚深禅定修持,必须以佛法的闻思修慧为基础,广集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才能直入正规的禅修证境而无障碍。三地菩萨名为发光地,这便说明了此地修行者在听闻正法、思惟法义、解悟真理、为法忘躯、依法修行、广修福德,普渡众生……等各方面的实践问题,已经做得非常彻底。才能在自度、度他的体验中,深刻的领悟到:欲根治无量众生的烦恼心病,唯有先拯救自己的烦恼心病,将身心超出世间爱欲生死的束缚范围,一心专注在佛道智慧的追求中,才能以我们所修证如虚空般地的广大悲智,彻底的对治众生的无量烦恼病症。所以此地菩萨时时刻刻,以其无量利益众生的哀愍心,在寂静无人之处,收摄身心,思惟佛法,依教修行……,因而以无限的忍力、耐力、毅力……所汇集成专注的精神力量,超出欲界众生的散地界限,进入色界、乃至无色早的禅定境界,而逐渐在出世正定的成就中显发如太虚般地智慧光芒。诚如经中所说:‘菩萨住此发光地时,即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住初禅。灭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主喜乐,住第二禅。离喜、住舍,有念、正如,身受乐,诸圣所说,能舍有念受乐,住第三禅。断乐先除,苦喜忧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住第四禅。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种种想,入无边虚空;住虚空无边处,超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住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少所有。住无所有处,超一切无所有处,住非有想非无想处。但随顺法故,行而无所乐著。’

 

‘此菩萨,心随于慈,广大无量不二,无怨无对,无障无恼,遍至一切处,尽法界虚空界,遍一切世界,住悲喜舍,亦复如是。’

 

‘此菩萨,得无量神通力,能动大地;以一身为多身,多身为一身,或隐或显,石壁山障,所往无碍……,天耳清净,过于人耳,悉闻人天……。以他心智,如实而知他众生心……。念知无量宿命差别……。天眼清净,过于人眼,见诸众生,生时死时……,诸天之中,菩萨天眼,皆如实知。此菩萨,于诸禅三昧,三摩钵底,能入能出,然不随其力受身,但随能满菩提分处,以意愿力,而生其中。’

 

‘此地菩萨,观一切法,不生不灭,因缘而有,见缚先灭,一切欲缚,色缚有缚,无明缚,皆转微薄……。’

 

由上经文得知,三地菩萨在广大悲智愿力前导下,已经能够证入甚深法性禅海中,而且不会对甚深的禅定法荣生起贪染之心。因为心力不执著三昧境界,念力便得到自在。就在念力自在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出入禅定证境,依自己的念力、意愿力而自由受生,不受神力果报的束缚。

 

9、四地菩萨智慧炽盛

 

四地菩萨名为焰慧地,这便说明了此地修行者因不断勤勉的将悲智愿力导向甚深禅修之中,而使得原本明利的智慧,更加地散发出如火焰般炽盛的慧炬光芒。四地菩萨是依何法精进修习而获得此炽盛、明利的智慧呢?经上说:‘菩萨已净第三地,次观众生世法界,空界识界及三界,心解悉了能趣入,始登焰地登势力,生如来家永不退。’又说:‘自身见为首六十二,我及我所无量种,蕴界处等诸取著,此四地中一切离。’

 

四地菩萨做三十七助道品增上修行(三十七道品的释义,在十六愿中有说明),在不舍庄严净土的广大救渡众生的大悲愿力下,更加精进地在禅定中斩断了身见、我我所见,蕴、界、处等十八界的微细心念贪执,使得在定境中的智慧愈发的明亮、锐利……。

 

10、五地菩萨获证深广、平等、清净心

 

五地菩萨在福力、智力、定力、愿力相互交融递进下,使其戒德、心性、行持、菩提悲愿、度众力量,佛法知见、世间知见……融入甚深平等、清净的光明觉照中,亦即获得十种平等、清净心。由于此地菩萨的禅波罗蜜偏胜,致使在甚深广大禅修中所获得的方便智慧,比而回地更加的难得殊胜,所以此地菩萨名为难胜地。虽然深入的了悟一切菩萨行的次第修行法门及诸佛智慧光明的修行原理,但是此地修行者尚未获得解脱智慧,仍是以信解的甚深智力领悟法义。即经上所说:‘善如世谛胜义谛,相谛差别成立谛,事谛主尽及道谛,乃至如来无碍谛,如是观谛虽微妙,未得无碍胜解脱,以此能生大功德,是故超出世智慧。’

 

11、六地菩萨深悟一切法平等之理,空解脱门现前

 

大地菩萨名为现前地,现前的意思便是指空解脱门现在前、无相解脱门现在前、无愿解脱门现在前。当三解脱门现在前,也就是般若波罗蜜现前,无障碍的光明智慧成就的意思。而要如何才能修得三解脱门——般若波罗蜜现前呢?依经上说:此地菩萨以前五地所修集的平等、清净的方便智力,深入思惟观察出‘一切法因无相故平等,因无体故平等,因无生故平等,因无灭故平等,因本来清净故平等,因无戏论故平等,因无取舍故平等,因寂静故平等,因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焰如化故平等,因有无不二故平等。’当菩萨行者以修证的平等、清净方便智慧,观照出一切法平等不二时,便证入第六现前地,获得明利随顺忍(柔顺法忍)——能够运用其修证的光明锐利的智慧,观照、随顺诸法平等不二的实相而不违背,仍末获证无生法忍。亦即经中颂文所说:‘菩萨圆满五地已,观法无相亦无性,无生无灭本清净,无有戏论无取舍,体相寂灭如幻等,有无不二离分别,随顺法性如是观,此智得成入六地。’也就是说六地菩萨已经‘了悟因缘所生法,无作无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的真理。当此地菩萨深悟三界所有唯是缘起幻有,缘起幻有即是唯心所现,缘起幻有、十二因缘皆依一心而立的道理时,便当下契入了空性解脱门,能入灭尽定中。虽然体证空理,但是仍然不舍大悲愿心救拔众生。就在此地菩萨体证性空真谛的同时,三解脱门、无障碍的光明智慧便如实现前了。亦即经中颂文所说:‘如是普观缘起行,无作无受无真实;如幻如梦如光影……如是观察入于空,知缘性离得无相;了其虚妄无所愿,唯除慈愍为众生。空三昧门具百千,无相无愿亦复然;般若顺忍皆增上,定慧均等现在前。’

 

12、七地菩萨证入灭尽定中

 

七地菩萨在其所修集的广大甚深的空性证境中,又获得了十种不可思议的方便智慧。以此十种殊胜的方便智慧,能入无量众生界,人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并且在行住坐卧,乃至睡眠之中,都保持著光明觉照,没有丝毫烦恼妄念。因为此地菩萨精进修行到了极致,已经获得最极殊胜的方便智慧的自在力用,因此在念念之中,经常能够具足十波罗蜜、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总持法(法总持、义总持、咒总持、忍总持)、三十七助道品、三解脱门,乃至一切菩提分法……。

 

经上又强调说:菩萨在诸地修行的过程中,‘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过。’七地菩萨就是具足成就了大愿力、方便智慧,所以能够以自在的方便智力,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证入第八地无功用行中。在七地以前,名为末超烦恼行;而契入七地之中,不名有烦恼晋,不名无烦恼者。为何如此说呢?因为一切烦恼不现行的缘故,不名为有烦恼者。又因为追求如来智慧,尚未圆满的缘故,不名为无烦恼者。此地菩萨因为已经从甚深广大的空性证境中获得最极殊胜的自在方便智慧力用,以此不可思议的自在方便智力,便能在念念之中入于灭尽定中,念念中又从灭定中而起。虽行于实际,心心寂灭,但因大愿力摄持的缘故,而不证灭。因为能念念出入灭尽定中,自然清除了宿世以来无量身口意所造作的染污业行,令身口意业融入无相、清净的修行中,止息任何染污烦恼生起,于是亲证了无生法忍光明。

 

经中又称扬此地菩萨说:‘此地菩萨,于三千大千世界,能够运用其修证的方便智慧,做为广大众生光明智慧的指引之师。除了佛及八地以上的菩萨,其余菩萨的深心妙行,没有一个能够与他相比。’‘此地菩萨所修证的广大禅定神通解脱,虽然念念皆得现前,亦证无生法忍,然而是*自力、有功用行所成,非如八地已进入无功用行当中,较得成就。’

 

13、八地菩萨得证无生法忍,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慧

 

经上说:‘当七地菩萨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著,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菩萨住不动地时,身口意业,念务皆息,寂灭现前,解脱智慧成就,弃舍一切有为有相的加功用行,完全进入无为无相的证量之中。无漏果报法彻底成就,(住于报行)。’这个时候,因此地菩萨本愿力的缘故,诸佛亲自现在他的面前,以佛的智光加被他,令其继续修学诸佛法身智慧,续佛慧命,引导他前进说:‘……你现在虽然得到了寂灭解脱,但是无尽的凡夫众生,依旧在生死苦海中打滚,你应当忆念你过去所发济度众生同入不可思议智慧解脱之门的大悲誓愿,不应该就此入于究竟涅槃。而且此寂灭无分别之法,一切二乘圣者亦能得证。诸佛不以得证此法而称为如来,诸佛之所以称为佛者,乃是因佛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法、无量清净身相、无量智慧、无量国土、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声音……,你只不过得证此一法光明——所谓一切法,无生无分别。而佛所证得的甚深无碍智慧、诸法光明的实相,乃是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你均尚未证入,你应当起智观察,十力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有种种差别,不是你现在的证觉智慧所能契入的……。’

 

当诸佛以法身化导此菩萨后,八地菩萨便先以一身起行,精进修学诸佛法身智慧,于是获证了诸佛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慧;又以所修集的殊胜智慧力用,往返无量世界受土、净化无量佛国、教化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证入无量法门、具足无量神通……,又以所修证的大方便善巧智慧,如实而知世间无量成坏相、地水火风无量差别相、世界微尘无量差别相、众生无量差别相、欲界色界无色界无量差别相……。又于一三千大千世界中,随众生身,信解种种差别相;并以不可思议的智光力用,普于一切佛国众会之中示现种种应机受生之相。

 

当菩萨成就了如上无量不可思议的智慧、通力时,便能于一念中分身一佛刹中,其身不动,乃至于不可说佛刹众会中皆现其身而心不动。因而成就了十种自在:一、命自在,二、心自在,三、财自在,四、业自在,五、生自在,六、愿自在,七、解自在,八、如意自在,九、智自在,十、法自在。当获得此十种自在时,便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以国土身作自身、以业报身作自身、以自身作众生身……。当成就如是自在智身已,即能入佛境界,佛境现前,常为诸佛所护念……,示现无量差别身相,于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三昧自在……,于无量国土,示修菩萨行;入无碍法界,无量大乘法会之中,放大光明,随有可化众生,应机教化。

 

因为此地菩萨获证不退转法身的缘故,所以称为不动地。以此不退转法身的甚深三昧力用,常常能够现见无量诸佛,随时承事供养。又以不退转法身所证的大智光明法力,普灭众生一切烦恼黑闇,开启众生无穷智慧宝藏。又放法身三昧光明,遍照百万不可说微尘数世界,令有缘的众生见到菩萨的三昧光明,都能够启发宿慧善根,灭除烦恼火焰,得到清凉智慧……。

 

14、九地菩萨获得诸佛无尽善巧智慧

 

经上说,当八地菩萨进一步‘普入如来秘密处,总持三昧皆自在,获大神通入众刹,力智无量不共法,随诸佛转大法轮,不舍大悲本愿,利益众生之时,便能契入九地之中。’九地菩萨因为得证如来秘密法藏,能以无量的善巧智慧,如实了知善不法、无记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间出世间法行、思议不思议法行……,又能以无穷甚深的智慧力用,如实了知众生心种种差别、众生心种种相、诸烦恼种种相、诸业种种相、众生根上中下相、众生理解力上中下相……,受生种种相、习气种种相、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相……。因能以无尽的善巧智慧,随顺了知如是无量世界中众生的种种差别行相,依其根性需要而教化调伏之,所以称此地菩萨为善慧地。

 

菩萨在此地中,因为所修智慧较前诸地更为殊胜,随时能以不可思议的善巧智慧随众坐种种烦恼习气而为说法对治,成为广度无边众生的大法师,具足法师的圆满德行。又能受持、守护诸佛所说的一切法藏,以菩萨言辞,四无碍辩才而宣扬诸佛法藏。又获证无量陀罗尼门,以无尽善巧, , 的音声辩才法门而为众生演说无量佛法。又以广大神通力,到无量佛所,在一一佛前,均以所修证的无尽陀罗尼门听闻正法,闻持不忘,再以无量差别义门,而为众生解说。

 

当此地菩萨初见佛时,在头面礼佛之际,便于佛的智光加被下获得了无量法门。如果此地菩萨想要用一种音声为大众说法,一切众生都能够解悟法义。如果想要用种种声音,为众生说法,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开悟。如果想要放大光明,演说法门,便随菩萨心念即时放大光明,于光明中演说种种佛法……。如果想要在不可说的无量世界中之地水火风聚集的所有微尘的一一微尘中演说佛法,即满菩萨所愿,随其心念示现其中而为众生说法……。又能于一念中随众生有所欲求深入一一不可说世界中依其根性、需求而为众生解惑、开示。虽然此地菩萨的福慧已近圆满境界,但是仍然昼夜不息的专精修行——‘唯入佛境界,亲近如来,证入诸菩萨甚深解脱,常在三昧之中,恒见诸佛,未曾舍离……。并于一一劫中,见无量佛,皆能恭敬尊重,承事供养。又放诸佛面前,请问种种疑难,获得说法陀罗尼门,永不忘失诸佛所说每一句法要。’

 

15、十地菩萨得证诸佛最后无上禅定,大放光明

 

十地菩萨证入诸佛甚深境界,具足诸佛十力不共法,忝为佛数之中,得证诸佛最后无上三昧,名为菩萨离垢三昧。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后圆满所显现的。此大宝莲华,为无始以来无量清净众行所成就,恒放无量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众生。当十地菩萨坐在宝莲华座上……,一切世界,随即震动……。菩萨便从两足下、两膝轮、脐轮中、左右协、两手中、两肩上、项背中、面门上、两眉间、头顶上……,放出无量智慧光明,成为炽然光明网,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广度有缘众生。

 

十地菩萨以其所证的无上智慧,能够如实了悟诸佛所入的微细智慧、诸佛所入的秘密藏、诸佛所有入劫智慧、诸佛所有入微尘智慧……,乃至一切佛所有广大无际智慧,此地菩萨皆能契入。又有无量不可思议解脱门、无量三昧门、无量陀罗尼门、无量神通门……,皆在此地成就。诸佛这种像太阳般普照万物利济无穷众生的秘密法藏,又如大雨普降甘霖,滋润无穷万物的光明大法,唯除第十地菩萨,其余一切九地菩萨及所有声闻、独觉众生都不能知、不能摄、不能持……。因十地菩萨能于一念之顷受持诸佛所有法明、法照、法雨;一念之顷,能够普遍十方无数世界,演说大法,随众生心之所乐,霖甘露法雨,灭除一切众生惑业尘焰,所以称此地菩萨为法云地。十地菩萨又能以明达的智慧,自在的神通力,随其心念,令无量世界,互作互现,不可测知……又能依其心念,于一毛孔中,示现一切佛境界、诸佛国土不可思议庄严之事……。其智慧光明不异如来,而其身语意业,亦不舍菩萨三昧……,十地菩萨福慧功德宣说不尽……。

 

16、综合菩萨十地修证次第

 

综观十地菩萨修证次第,乃是圆证诸佛究竟智慧光明的主导力量。初地菩萨为求无上佛道,以大悲愿力广修身命布施,背离尘境,初入圣者见道之位。二地菩萨具足持戒净行,涤除尘垢,心地明洁。三地菩萨忍力成就,超出欲界,步入色界无色界禅定之中,初现出世智慧光芒。四地菩萨一心精进,禅定增上,念慧具足,慧光炽盛。五地菩萨证人平等清净心,微妙禅定及智慧,为而回地所难胜。六地菩萨深悟缘生法性空寂真义,得证法性平等不二空理,在不舍大悲愿行的情况下,三解脱门——般若波罗蜜现前,能入灭尽定中,得证明利顺忍,至此方便智慧转更明净,转更寂灭。七地菩萨念念出入灭尽定中,虽然心心寂灭,行于实际,但因大愿力及方便智慧执持的缘故而不证灭,无生法忍光明已经现前;于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行,至此有相的加功用行,已经到达极致。虽然了悟十方国土犹如虚空,而仍能以大愿力及已修成的殊胜方便智力继续修持清净的微妙善行,庄严佛土。八地菩萨舍离一切微细的心意识业行,从亲证的无生法忍中得到寂灭解脱。诸佛令其自忆度化众生的大悲本愿,为了完成度生的本愿力,应当继续修学十方诸佛无量甚深广大的禅定与智慧。于是八地菩萨在诸佛智光护念下,愿力增上,刹时以智光明,普现受生,修成无量身智,一切种智现前,报得神通三昧自在,至此能以无穷约三昧力用,大放光明,遍照无数无量佛刹微尘世界,度化有缘众生。九地菩萨从无尽广大三昧证境中,具足成就无量善巧方便智慧,作大法师,深知无量法相差别、无量众生诸行差别。并能于一切时中,随心所念,以无量四无碍辩才、无量陀罗尼门、教化众生。十地菩萨得证最后三昧,蒙受诸佛智水灌顶,契入无量不可思议解脱智慧中。从其周身上下彻放无量光明,在虚空中,形成炽盛光明网。以此无尽不可思议解脱智慧,证入诸佛广大智海中;于一念间,普遍十方虚空世界,霖甘露法雨,灭除众生无量热恼尘焰,具足教化众生的圆满光明智慧……。

 

17、阿弥陀佛经过十地修证境界

 

菩萨十地的修证次第,不是我们烦恼未断、福慧浅薄的凡夫俗子所能窥见于万一的。以上仅略依华严经引述菩萨十地的修证情形,目的乃在希望同是修持净土的莲友,能对诸佛无量智慧光明的产生有一个概略的认识。阿弥陀佛便是在过去修行期间,经过菩萨一地一地的修证境界,运用无量无边的修行方式与度生悲愿而完成了开发、调柔、广大、寂灭……智慧心地的功夫,使得光明的智慧像恢廓的大地般地令无边无际的种子在辽润的土壤中滋生、发芽、成长、茁壮、繁茂……,成就了最后滋养佛智光明的圆满功德。

 

18、诸佛智慧之光圆满平等

 

华严经中佛不思议法品,又对诸佛的智慧之光圆满平等的道理,有明确的说明:‘一切诸佛,皆悉能放无数光明,其光平等。一一光明,有不可说光明网,以为眷属,普照一切诸佛国土……,一切诸佛,皆有无量常妙光明,不可说不可说种种色相,以为严好,为光明藏,出生无量圆满光明,普照十方,无有障碍……。’又说:‘一切诸佛,同一体性,同一法身,境界无尽身,功德无量身,世界无尽身,随念示现身……。’‘一切诸佛,等悟一切如来法,等修一切诸菩萨行,若愿若智,清净平等。’又说:‘诸佛所有身相所出一切佛智光明,均是从佛菩萨的无尽行愿而产生。就在诸佛从鼻、舌、掌、胸、足……,周身上下所放射出的无量光明中,呈现了佛菩萨无数劫以来所修证的悲愿行海及一切法界、虚空界海……。’又说:‘诸佛菩萨所放光明,非从十方来,但由佛菩萨往昔无尽三昧善根力量而生……。’大般涅槃经又说:‘当佛无量功德圆满成就时,便称为大涅槃现前境界。’

 

19、诸佛身光亦圆满、平等

 

由此可知,诸佛的智光、身光都是圆满、平等的。诸佛利济众生的无量身光、智光,必是随著与其有缘的众生,适时的需求,而应机示导随缘显化的,故而有诸佛应机化众(应化身佛),其迹影现佛国世界,产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智光、身光度化差别。如释迦牟尼佛的周身圆光,在地球世间应机所感,众生只见佛常光‘一丈’相,而弥勒佛环绕在其周身的‘常光’,应机所感,则有十里之广(智论卷八)。无量寿经卷上又记述:‘又有的佛身光应机所感,可照射七尺,有的佛常光可照耀三四十里,或数百里、数千里,辗转增上,乃至照射一佛世界……。阿弥陀佛的周身常光,应众生净缘所感,凡是在无量无边的佛国世界中与弥陀有缘的善根众生,都能够蒙受弥陀身光的照射。’

 

为什么诸佛身光照射的程度有远有近?关于此点,智论文解释说:‘诸佛光明,由佛心力而发,通照十方,没有消灭的时候。’

 

又说:‘每一尊佛的身体四周都有一圈圆光显现,当佛不特别入无量三昧时,恒由心力放射常光(身光)。’

 

又说:‘一切诸佛常光无量,常照十方世界,释迦牟尼佛神通、身光无量,亦应十方世界有缘众生之机所感,或现常光一丈相、或现常光百丈、千丈、万丈、亿丈,乃至遍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佛国世界。释迦牟尼佛的身光之所以在五浊恶世,显现一丈光明,那是因为娑婆众生“少德少智”、“薄福钝根”的缘故,双目之业不堪受光盛之明。倘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必应机所感,显现无量身光,适时度化其缘。事实上,诸佛在初生时,成佛时,初转法轮时,皆放无量光明,遍满十方世界,只是众生“福慧浅薄”,不见佛光明。’

 

准此得知,并不是诸佛的身光、智光有大有小,而是诸佛的身智光明,势必随著修行者(念佛者)慧根显发的深浅差异,而导致蒙受佛身光明的加被对个人形成不同照射、化导的因缘与程度。

 

20、弥陀是十方诸佛智慧圆满成就的代表者

 

诸佛的悲智本愿在学佛修行之初,因个人学习的环境,接近的善知识及发心度生因缘的差异……,容或有各种偏胜、偏执之点,但是到了最后证圆满佛果时,依华严经说,每一尊佛一定是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调御丈夫、无上士、如来、天人师、佛、世尊十号究竟具足,悲智平等,愿力圆满,同一体性,同一法身。阿弥陀佛便是与诸佛同在发心、修证诸佛无量智光的本愿修行中,先发大愿——誓愿到最后成佛时,一定要具足成就诸佛的究竟智慧光明,于是在逐渐认识诸佛悲智平等的领悟间,深入去学习无量智光产生的正确道理及方法,而完成了修证佛智光明的本愿功德。因而代表十方诸佛成为无量智慧光明的圆满成就者。令与弥陀有缘众生,都能够在阿弥陀佛无量悲愿的超感能力启动下,得到佛力的护念与加持。

 

我们如果对阿弥陀佛无量光明证量的产生,能够从圆满修证诸佛平等悲智的立场上来做一种基础理性的探讨,从菩萨十地波罗蜜的证境下,来认识阿弥陀佛究竟智光、身光的形成面,了解阿弥陀佛无穷大悲行愿的根源处。那么我们对于阿弥陀佛圆满智光、身光的呈现,便能够有一个基本概略的体认。当我们对于佛智圆满的修证有著理智的信仰,不流于迷信、偏解的色彩,那么在众生执持弥陀圣号时,一定能够对阿弥陀佛无量光明的接引力道产生无比的信心,对弥陀大悲本愿的超感能量,毫无疑异。

 

我们都是与弥陀宿有法缘的众生,在充满对阿弥陀佛的无尽悲愿的景仰、敬信中,愿随弥陀踏上未来修证诸佛光明本愿的修行道路。让我们在称颂弥陀佛智光明的本愿功德圆满证量下,共同为弘扬弥陀净土法门,大乘净土法门而努力。让众生在赞扬阿弥陀佛无量智光的接引下,踏出这个黑暗的娑婆苦海,朝向西方清净的佛国世界前进吧!

上一篇:净土探究(下)大寂法师著(6)
下一篇:净土探究(下)大寂法师著(4)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