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金刚般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02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02
2006年06月25日14:18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308 字体: 繁體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02

文珠法师讲述

10.修因无住

(1)授记无住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前约声闻法明无住,今佛再举自己因中授记作佛,亦无实法可得,以明无住。燃灯佛,是释尊第二阿僧祇劫行菩萨道时,授记之师。释尊往昔曾有一生,在珍宝梵志处学道,学成辞师下山,适逢无遮大会,得钱五百;本想回山供养梵志,以报师恩。后经莲华国,见城中整饰市容,迎接燃灯佛,遂以五百金钱,买五朵青色莲华供佛。后见地上有一穴洼污泥,立即伏在地上,散发掩泥,让佛踏过。

当时燃灯佛为他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佛授记的语言,是从因缘生,缘生无性;佛虽说而实无说,当时释尊虽闻而实无闻。非有甚么神秘的法门,传授给释尊;而释尊亦不见有授记之法可得。若见有法可得,就是著相,四相未空,如何成佛?燃灯佛又怎会为释尊授记作佛?须菩提当然明白此理,故肯定的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2)严土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菩萨修因,不止是授记之法不可得,庄严佛净土之相亦不可得,不应住著。国土是众生的依报,有四种不同:一凡圣同居土,是三界六道众生,同业所感,居住的地方;二方便有余土,是二乘圣人所停留之处;三实报庄严土,是菩萨广修六度,由无量行愿所成就;四常寂光土,是诸佛法身所居之净土。

菩萨为教化自心的六道众生,故庄严凡圣同居土,令得清净;菩萨为摄受自心的二乘众生,故庄严方便有余土,令得清净;菩萨为摄受自心的大道心众生,故庄严实报庄严土,令得清净;菩萨为欲自心断无明,证法身,故庄严常寂光土,令得清净。如维摩经言:‘欲净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国土净。’然心本无相,岂可庄严?故须菩提答:‘不也,世尊!’

菩萨广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不求人天福报,而将此功德,回向佛果菩提,是名庄严佛净土。须菩提认为庄严佛净土,只是事相上的修为而已;若在诸法空性言,何来修证?菩萨既然离相度生,无住修行,不见有能修所修,能度所度,当然亦无能严所严。所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庄严是有,属俗谛理;非庄严是空,属真谛理。菩萨严土,若能不住于有,亦不住于空,空有不住,真俗圆融,所谓:严而无严;无严而严,就可以会归中道,即‘是名庄严’。

下文处处皆有‘佛说’、‘即非’、‘是名’等三句,都是显真、俗、中三谛理。令诸菩萨,体会三谛圆融,即空、即假、即中,无需要舍二边然后取中道。如楞严经所言:一空一切空,无中、无假、无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无不中。因为空、假、中三谛理,原同一体,不可分离,故举一即三,言三即一。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就是说明三谛圆融的第一义空。读诵金刚经的人,能如是知,如是解,如是离四相,证三空,自然与实相般若相应。

(3)生心无住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凊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段经文,是本经的中心思想,是般若的精华,亦是通往宝所的正道。发菩提心的菩萨,应该循此正道向前迈进,努力克制自己,放弃主观,取消私欲,一切无住无著;然后积极展开利生工作,建立福利事业,辅助社会,饶益众生。同时,更要为人演说佛法,续佛慧命,令佛法久住世间,作人天眼目,苦海慈航。

有人认为本经谈空,何止不解本经的要义,简直是很严重的错误。当知本经所说,是真空不空,是以佛于前文,详细阐明无住法之后,总结言:‘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凊净心。’

‘是故’二字,是承上起下之词,用以总结以上所说:离相度生,无住布施之法。‘诸菩萨’指权乘菩萨,发大乘心者,‘摩诃萨’指实教菩萨,发最上乘心者。无论是发大乘心的诸菩萨,或是发最上乘心的摩诃萨,皆应如前面所说:无所住著,而生起清净的心。前文佛已详说:佛的身相不可得,佛果菩提不可得,小乘四果不可得,大乘修因、授记作佛,以及庄严佛土皆不可得;所以无论是权乘或实乘菩萨闻之,皆应离情去执,生起无所住著的‘清净心’,不应再执著色等六尘境界而发心。

清净心,即无所住著的心,菩萨心中稍有一念住著,即是污染,不得清净。大智度论说:‘毕竟空,即究竟清净。’因为般若妙心,犹如明镜,若住一尘,便有污染;一尘不住,则朗然明照,就是毕竟空。然而,毕竟空的清净心,又是甚么?佛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这样,才算是清净心。

‘应无所住’,是有无皆遣,人法俱空。何止对世间有形相、可见闻的事物,不应贪恋执著;乃至出世间一切不可见、不可闻、无形无相之法,亦不应该住著。如是外不住尘,内不执根,根身器界二皆空。此即是依实相般若理,所起的观照般若智,能够深达诸法空性,不再执著一切色心内外诸法,故言:‘应无所住’。

但菩萨为度众生,必须生起慈悲心,喜舍心,平等心,广修布施等六度万行,以利益众生,故言;‘而生其心’。即是依实相般若,所起的方便般若。

菩萨以观照般若,见诸法空相,知一切法不可取,无所住著。以方便般若,随顺俗谛理,不舍慈悲,入俗利生;但不见有能度的我,亦不见有所度的众生,心不住著,谓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是真空,不住一切法;而生其心,是妙有,能生广修六度万行之心。以真空不碍妙有故,无住不妨生心;妙有不碍真空故,虽生心而又能无所住。此正是金刚般若事理无碍,真俗圆融的中道第一义空。能如是发心,如是修行,何止是菩萨,而且是摩诃萨。

昔日六祖惠能禅师,听五祖弘忍禅师讲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豁然大悟,即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物?自此明心见性,成为一代祖师。

据此事实证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确是明心宝鉴,般若要旨。现在,我们听讲或阅读此金刚经,若能无住而生心,虽生心而无所住,破我执,离四相,以清净的信心,实行布施持戒等六度,自利兼他,则其功德利益,实在不可思议。

(4)报身无住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严土无严,是依报不可得;大身非大,是明正报不可得,亦即得果无住。‘譬喻’,是以喻显法,‘有人’,指发菩提心,修菩萨道的人。‘须弥山’译为妙高,是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下达金刚际,上至忉利天,高越群山,因名山王。用以譬喻菩萨所证报身之大。

佛问须菩提:能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的菩萨,结果所得的正报身量,高如须弥山王,你认为‘是身为大不’?须菩提答:‘甚大,世尊!’但此仅就报身的身相言,若据法身理体,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非有形相可取,非有色相可见,既非心智可测,亦非数量可数,何来大身之有?

‘佛说非身’,是指法身无相,‘大身’指菩萨证得的报身。法身无形,岂有大小之分?若见有大小,即有所住著,如何证得清净法身?正因为法身之理体,非报身之相,所以‘佛说非身’,但随世俗因缘,不无假名假相。所以菩萨应该不住六尘,不执四相,而生清净心,广修六度万行,结果,必然报得无量相好庄严的报身,故说:‘是名大身’。

11.法施福胜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此引喻校量,显般若无住功德的殊胜。前说有人用满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以校量持经福胜。今佛再以恒河沙数之多的恒河,如是众多恒河中所有沙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用以布施,尚且不及受持与解说此经之福,以显般若无住功德难思。

恒河,译名福河。据说三世圣贤得道之前,多居此地,同时前劫后劫,其名不改。又梵语名兢伽河,译名天堂来;谓此河水,是来自高处。据说雪山之北,有阿耨达池,译名无热恼。因此池是阿耨达龙王所居之处而得名。池中充满八功德水,四面各有出口,统灌四大洲。东面出口,就是兢伽河;南面出处,名信度河;西面所出,名缚刍河;北面出口,名涉多河。其中以恒河最大,面积四十里,沙幼如面,其数量多至不可计数,佛说法时,遇极多之数,每举洹河沙为譬喻。

佛问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洹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洹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的确甚多,尽一洹河中的沙,一沙一洹河,则恒河之多,已经不可计数;何况众多洹河中之沙?如是一沙一世界;众多世界,又都充满七宝,宝的数量之多,实非人间数学可以统计。

‘实言告汝’四字,显佛语真实不虚;凡佛所说,皆是真语、实语、不可不信。‘尔所’二字,意思是‘如许’。佛说:假如有善根深厚,福报又大的众生,能以如许众多的七宝,充满如许众多恒河沙数之多的三千大千世界,用以布施,得福多不多呢?须菩提答;‘甚多,世尊!’

佛言:如果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何以用少至四句偈的法施,其所得福德,已经胜前极多的七宝布施呢?其理由是:财施,能施与受施的人,未必有智慧;法施,无智不能施,无慧不能受。财施仅利益人的色身;法施可增长人的慧命。财施仅能令人除悭贪,法施能令人断烦恼;财施不出六道轮回;法施可令人解脱生死。财施福报有尽;法施福报无穷。所以财施多而福少;法施少而福多。

何况能信是经,即是信实相般若理;能持此经,是观照般若行;为他人演说,是方便般若智。自利利他,皆不离般若,其功德己超越时空,无穷无尽。诚非众多七宝布施可比。故佛言:‘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12. 随说功德

(1)说经处胜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随说’有六义:一随说之人,无论是僧、俗、圣、凡。二随说之机,无论根性利钝。三随说之法,不定章句前后。四随说之处,不拘山林或闹市。五随说之时,不管时间长短,或是昼是夜。六随说之众,或多或少,或大乘或小乘。但求机缘成熟,师资相投,随时随地皆可以说;但能凡有所说,皆与实相般若相应,则随说此经,少至四句偈,此说经之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都应该恭敬供养,如佛塔庙。

‘一切世间’,指十方三世。‘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众生;因为地狱众生太苦,不能修道;饿鬼为饥渴所逼,无心向道;畜生愚蠢无智,不知修道;唯有三善道众生,苦乐交参,始肯发心修行办道。故佛但举三善道众生。

‘供养’有二:一事供养,无论以香、花、灯、果,或幡盖、衣服、伎乐,甚至合掌礼拜,都是事供养。二法供养,是读经明理,如法修行,为人演说,无论环境如何恶劣,甚至危及生命,亦不舍菩萨行,不退失菩提心,是名法供养。

梵语塔婆,或浮图,译名高显处,或灵庙,是供养佛舍利之处。有四处可以建立佛塔,一佛出生处,二佛成道处,三佛转法轮处,四佛入灭处。今‘随说是经’,即转法轮处。故一切众生,‘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据传说:中国隋朝,蜀民荀氏,曾于空地遥望虚空,用手写金刚经,因得诸天覆护,遇雨空地不湿;牧童皆在此地避雨。直至唐朝武德年间,有一僧人告诉村民说:‘此地曾有人向空中写金刚经,诸天宝盖其上,不得令人践踏’。村民遂设栏围之,并于空地奉供佛像,村民常闻天乐之声。所以佛言:说经之处,即如佛塔庙,皆应恭敬供养,此显处胜。

(2)成就三身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是显人胜;‘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是显法胜。说经之处,尚应恭敬供养,何况说经之人?随说四句偈,尚应尊重,况尽能受持此经,进而为人演说?当然可以‘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最上’是指佛的法身,离名绝相,世出世间一切诸法,无过其上;‘第一’是指佛的报身,无量相好庄严,众圣中尊,堪称第一;‘希有’是指佛的应身,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世所希有。佛意是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此金刚经,又能为人演说全经,当知是人,必能圆满成就佛的三身。因为般若能令人离相破执,无住生心,广修六度,积聚功德,自当圆证佛果三身;所以说:三世诸佛,无不从般若出。

(3)敬如三宝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经代表佛的法身,是以凡有此经所在的地方,无论是佛殿、是讲堂、是图书馆,或是办公室,皆应恭敬供养;如尊重佛,亦如尊重佛在世时,助佛教化的诸大弟子。经典是法宝;经由佛说,经在之处,‘即为有佛’,是佛宝;诸大弟子,包括一切菩萨僧是僧宝。所以金刚经所在之处,即具足三宝,当然应该尊敬供养。

佛在世时三宝以佛为主,法从佛出,有佛然后有法,依法修行,然后有僧。佛灭度后,三宝则以僧为中心,因为僧可以弘扬佛法,可以续佛慧命;可以建立塔庙,住持佛法;僧在即法存,法存即佛住。是以三宝弟子,不但要敬佛、敬法、还要敬僧。

(三)正宗分明般若之用

1. 请示经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以上一大段经文,是正宗分说般若之道。现在第二大段,是正宗分明般若之用。

当佛引喻校量持经福胜完毕之时,须菩提因闻佛说:经在即三宝在,皆应恭敬供养;然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故发心弘扬此经。但不知此经是何名字?又应该如何奉持?因为经名,是全经的总刚,能摄全经要义;欲想明白经中所说的道理,必须理解经题的含义,非问不可。故特别请问:‘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2. 佛说经题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

佛出示本经总题,是名‘金刚般若波罗密’。义如前释,金刚是喻,般若是法。金刚有能断之力,般若有破惑之功;今以金刚之坚、明、利,譬喻般若之体、相、用三大。般若之体,是实相般若;实相无相,不可破坏,喻金刚之坚固不坏。般若之相,是文字般若;双遮双照,遮照同时;犹如金刚之明净,能破诸闇蔽。般若之用,是观照般若;能空四相,破二执,断三惑,显三空,证三德,犹如金刚之锐利,能坏一切,一切不能坏。菩萨若能由文字般若的启示,起观照般若,因观照般若的理解,而受持、而深入、而契证实相般若;就可以远离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是以此经名:‘金刚般若波罗密’。

佛在大般若经中,每会皆是只说般若,唯独此第九会,加上金刚二字,目的是显示此会所说,最为精要;同时显示般若的功用,犹如金刚之坚、明、利,不止能令人破执断惑,还可以令人证入实相理体。虽然,实相般若,离言语相,离心缘相,不可以言宣;但佛为随顺世俗谛的因缘,假借语言文字,强立‘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并嘱咐须菩提应当如法受持。

3.劝当受持

(1)受持法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佛为甚么告诉须菩提:‘以是名字,汝当奉持’呢?因为:‘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这种般若法门,非常殊胜,果能奉持,终必成就佛果三德。

‘佛说般若波罗密’,是文字般若。依理成事,事能显理,属于俗谛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观照般若,照见诸法相妄性真,能透视诸法的假形象,深入诸法空性的本体,属于真谛理。‘是名般若波罗密’,是实相般若,性德圆融,周遍含摄,是显事理相即,性相一如;空有不二,真俗圆融的中道第一义谛理。

持经的菩萨,若因闻‘佛说般若波罗密’,由文字般若的启发,知道实相般若的理体,虽然不变,但有随缘的作用;故随众生不同的因缘,而有四圣六凡等虚妄的事相。但此等事相,皆是因缘生法,缘生无性,即有即空,不应心生执著;而能离四相,空我执,即得我空智,见真谛理,证解脱德。

持经的菩萨,若因闻‘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而能运用观照般若,深达诸法空性,知道实相理体,虽随缘幻生宇宙万有诸法,但其体不变。诸法无不相妄性真,即相即性,就可以因相见性,空法执,得法空智,照俗谛理,证般若德。

持经的菩萨,若因闻佛说‘是名般若波罗密’,能够通达实相般若,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空有相即,真俗圆融,就可以空非法执,得俱空智,见中道理,证法身德。

如是因文字般若而知,而信;由观照般若而见,而解,而受持,终于证得实相般若的理体,成就佛果三德,正是佛说本经的宗旨,亦是金刚般若之功用。凡是发大心的菩萨摩诃萨,皆应当如是受持,才是真正的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2)离言说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依世俗谛,佛虽然说:‘以是名字,汝当奉持。’但在真谛理言,实无般若之法可说。是以佛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既证真空理,深知般若无说无示的妙旨,故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因为佛说法,只是文字般若;若能闻法起行,断惑证真,就是观照般若;深达实相,契证真如,就是实相般若。实相般若,无形无相,不可说,不可示。虽然佛随缘说法,但无言说相,如起信论言:‘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是名真如。’受持是经的人,若见佛有法可说,便是著相,非受持般若。当知佛说法,实无法可说,亦无法可受持。如是知,如是见,才是真正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

(3)离境界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化众生的国土,亦是佛说法之处。不但佛所说之法,是无说无示;就是佛所教化的国土,亦幻妄不真。因为众生共业所感的依报,大如世界,小至微尘,皆是因缘或离或合所幻现的假名假相,不应该执为实有。

佛问须菩提:‘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深知尘界聚散无常,由众多微尘聚合的世界,固然无自性;即此能聚成世界的微尘,亦无实性可得,不过随世俗因缘,可以说微尘众多,故答言:‘甚多,世尊!’

在楞严经说:微尘可以分析成邻虚尘,若再分析邻虚尘,就变成虚空无所有了。俱舍论亦将微尘一再分析,至极微尘时,已非肉眼能见,但天眼可见;若再分析至邻虚尘,则天眼也不能见,唯有慧眼能见了。可知微尘原无实体,只由众多的邻虚尘集合而成,随顺世间俗谛理,佛说:‘诸微尘’;若依真谛理,则‘如来说非微尘’。若微尘、若世界,无不相妄性真,相不离性。佛依此性相不二,真俗圆融的中道理,故说:‘是名微麈’。

微尘如此,世界亦然。由众多微尘和合因缘,积聚而成的世界,当然亦无实体可得。在世界的形相方面,佛‘说世界’;若就诸法空性言:‘如来说世界,非世界’,世界缘聚非有,缘散非空,唯一中道妙理。故佛说:‘是名世界’。然则,受持此经的人,应当知道,不但佛说法,是无法可说;即使是佛所教化的国土,亦不可得。只是因缘会合时,大若世界,小如微尘,徒具假名相而已,不应执著,为境所转。果能如是离境界相而修,就是真修;无住而持,是名真持。

(4)不著身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世界、微尘是依报,佛的身相是正报。诸佛教化众生,何止无法可说,无化土可得,就是佛的正报身相,亦不可得。三十二相是佛修道因缘,所得的果报体,是为教化众生而示现。佛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须菩提明白法身清净无为,无证无得,不可以名言,不可以相见;三十二相,只是释尊为度众生因缘而示现的应身,是有为法,岂可以从有为法之相,而见无为法之性?虽然说:‘幻化空身即法身,无明实性即佛性。’但此只是据性言,非就相论。今佛以相问,当然是不可能从有相的应身如来,见到无相的法身如来。故须菩提答:‘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为甚么?因为‘如来说三十二相’,是幻有、假有、非真有,‘即是非相’;但佛为度众生,不妨示现三十二相。此三十二相,虽然不是‘非相’的法身如来,却是依‘非相’的法身理体所起的妙用,以其用不离体,体不离用,体用相即,故佛说:‘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说三十二相’是显有;‘即是非相’是显空;‘是名三十二相’,是显空有不二,空有同时的中道第一义空,亦即是般若毕竟空。能够如是信解,如是受持,如是为人演说,就是真正的奉持金刚般若。

自从佛出示经名至此,共有以下三义:

一显般若之体:般若之体,即是诸法实性,亦是佛所证的法身理体。此理体是绝对待,谢是非,无言无说的;佛之所以方便演说,目的是令人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证此实相般若。因此佛‘说般若波罗密,即非般若波罗密,是名般若波罗密。’

受持经者,不应于佛所说的语言文字中求般若,不应于佛所化境中求般若,不应于佛应化身中求般若。若知佛说般若无说无示,则是真般若;若知佛所化境即相非相,则法法无非般若;若知佛的应身,诸相非相,即能证入实相般若。能如是信解,如是离相无住,才是真正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二显般若之用:般若之体是真空,般若之用是妙有;真空之体不碍妙有之用,妙有之用亦不碍真空之体。故佛为度众生,从体起用,示现身相,成就国土,说法利生。三十二相是正报,大千世界是依报,若依若正,无非是从体起用,所幻现的假相。从假相言,‘佛说般若波罗密’;从真性理体说:‘即非般若波罗密’。从相不离性,即相即性说:‘是名般若波罗密’。

以其相妄,故不应该执著;以其性真,故应该信解受持。受持此经的人,能知性不坏相,就要生心度众生,广修六度万行;能知相不离性,则虽生心度众生,广修六度,而心不住著。如是从体起用,无住而生心;摄用归体,虽生心而无所住,才是真正的受持金刚般若波罗密。

三显第一义空:‘佛说般若波罗密’是妙有,即不空如来藏;‘即非般若波罗密’是真空,即空如来藏;‘是名般若波罗密’,是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即空不空如来藏。

依不空如来藏,建立一切法;故佛说微尘,说世界,说三十二相。世界是众生共业所感,是世间因果;三十二相是佛历劫修行的果报,是出世间因果。此即是楞严经所说:‘以是俱即,世出世故’。依空如来藏,泯一切法;故如来说非微尘,非世界,非三十二相。即楞严经所说:‘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知不空如来藏,则不昧因果,能去恶修善,自度度人,便是大悲;知空如来藏,相妄性真,不住不著,便是大智。以智扶悲,不舍众生;以悲显智,离相无住。如是悲智双运,空有不二,即是空不空如来藏。如楞严经说;‘如来藏妙明元心,离即离非,是即是非。’能知空、不空、空不空三如来藏的道理,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称性起修,全修契性,性修不二,才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第一义空,才是真正的受持。

(5)身施较量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佛曾经以恒河沙数之多的恒河,如是众多恒河沙的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为喻,显持经功德。但外财布施,虽多非胜。故今佛复‘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为喻,以显持经功德。身命布施,属于内财。若然有人以恒河沙如是众多的身命布施,其福虽多,而且殊胜,但妄心不除,四相未空,仍然是生死因,非涅槃本;如果受持此经为人演说者,能够离相无住,自当断烦恼,了生死,证菩提,其福何止超越内外财布施?简直不可思议。如六祖慧能禅师说:‘多劫舍身,不了空义,妄心不除,仍是众生;一念持经,我人顿尽,妄想一除,言下成佛。’是以佛说:‘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4. 解义赞叹

(1)赞法甚深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尔时,指佛引用洹河沙数身命布施,较量持经福多完毕之时。自从须菩提向佛提出,菩萨发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的问题之后,佛即详细开示般若之道,应该离相度生,无住布施,同时展示般若无住之法:无证无说,声闻得果无得,菩萨修因无法,以显般若真空,破众生执有。再进而说明般若之用,三谛圆融,能出生佛道功德,经在即佛在。而劝导须菩提,如法受持;并引喻较量,显示持经功德,远胜于众多内外财布施,以明般若真空不空,除众生空见。须菩提闻之,深深体会本经所显的毕竟空义,圆融无碍;且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深达实相妙理,故言:‘深解义趣’。今日所解的义趣,是昔所未闻,昔所未解,感佛恩德,情不自禁,涕泪悲泣,赞叹希有。不但赞佛希有,赞法希有,同时深深庆幸自己,得闻希有之法。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以,’可见古人求道心切。从前有一老人,问他多少岁?答:四岁。问他的人,以为他在开玩笑,他却非常认真的说:过去末闻佛法,只贪图物质享受,醉生梦死,浪费生命;自从得闻佛法,止恶行善,改往修来,己经四年,因此,我的年龄仅得四岁。

须菩提早已证得小乘四果,独具慧眼,解空第一,所以说:‘我从昔来所得慧眼’。在般若会上,曾奉佛命,转教菩萨;可知其闻法之多,解义之深,唯独‘未曾得闻如是’诠中道妙理‘之经’典。今在般若第九会上,佛反覆说明,般若真空不空,详细开示,三谛圆融的妙理,令须菩提闻所未闻,解所未解,证所未证,何止‘深解义趣’,还进而破法执,证三空,可谓佛道的生命,由现在开始;抚今思昔,不觉喜极而泣,赞叹希有。

本经开始时,须菩提赞叹希有,是赞佛生活在般若中;今赞叹希有,是赞佛善说般若。前赞,如见华屋外面,弘伟庄严;今赞,如登堂入室,亲见种种宝藏。

(2)赞人希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此赞人希有,‘若复有人’是以己况他,‘得闻是经’是闻慧,‘信心清净’是思慧。‘则生实相’是修慧。实相本无生灭,因众生执我执法,心不清净,故实相隐,烦恼现:今闻佛说般若,离四相,除二执,心得清净,再无烦恼执著,障蔽心智,实相自然显现。故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第一希有,指佛果无上菩提,世所希有;功德,指佛果智圆理极,万德具备。因闻此经,离相无住,妄想除,实相生,断无明,证法身,三德具备,佛性显现,故能‘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3)实相希有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实相,若就字义说,该是有实质、有形相的事物;然据理论,则实字是说诸法真实不虚的本性;相字是指一切事物的形相。意思是说:此真实不虚的本性,虽非一切事物的形相,却能幻现出一切有形相的事物,而一切有形相的事物,无不以此真实不虚的本性为自性,因此名为实相。故经言:‘是实相者’,即是指诸法真实不虚的本性。

世间一切事物,虽然各有其不同的相状,不同的体质,但同是因缘生法,原无实性,当体即空。即此空性,就是诸法真实之性。此真实之性,不变随缘故,非相而现相;随缘不变故,现相而非相。非相而现相,是即空即有;现相而非相,是即有即空。即有即空,故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即空即有,‘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闻是经生净信的人,能见诸相非相,就不取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所以说:‘是实相者,即是非相。’若能离相度生,无住修行,因圆果满,即可证此性具洹沙功德的实相理体,‘是故如来说名实相’。实相非相,是破有,是名实相,是除空,空有双遣,空有齐彰,就是本经所显的第一义空。

(4)庆己劝后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此庆己劝人,庆今劝后。须菩提己证四果,解空第一,且生逢佛世,亲闻佛说是经,深解义趣,自当‘信解受持’依教奉行,结果得证实相般若,‘不足为难’。但佛灭度后,‘若当来世后五百岁’,是末法时代,去佛遥远,众生根钝,我执坚固,邪说炽盛,闻说是经能信解受持,实在不容易。果然‘其有众生,得闻是经’,又能‘信解受持’,悟理起行,当知‘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未法时代,‘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呢?因为‘此人’信心清净,般若智生;依般若空慧,洞悉诸法皆缘生无性,不生执著,‘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又知‘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既离凡夫我等四相之有,亦离二乘非我等四相之空,乃至远离菩萨的亦有相亦无相,及非有相非无相;而不取于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得三空智,见实相理。至此,不但离其所离之相,亦离其能离之心,心境交融,能所一如,便入毕竟空,证同于佛,所以说:‘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5)释尊印证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须菩提不但赞叹此经所说般若,甚深微妙;还赞叹信解受持是经的人,希有难得,所说甚合佛意,故‘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初如是,是印证须菩提所解义趣,能契合般若妙旨。次如是,是印证须菩提所知,正是佛所说:佛所说,正是须菩提所知,见解正确,所说不谬。

惊是惊疑,怖是恐怖,畏是畏惧。三界人天,未空四相,初闻般若无我等四相,故惊疑不安。二乘圣人虽空四相,但法执未除,闻非无我等四相,不禁恐怖。权乘菩萨住于法空,未解空亦复空,闻‘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遂生畏惧。

天亲论云:‘惊谓惧此经非正道行故,怖谓不能断疑故,畏谓由于惊怖不肯修行故。’大般若经亦言:‘薄福异生,声闻独觉,若闻般若波罗密多,恐惧舍离。般若波罗密多,闻名尚难,况能修学?’今于末法时代,竟然有人闻是经,能信解受持,离相无住,的确是希有难得。故佛在印正须菩提赞法赞人,所说正确之后,即继续说:末法时代,闻经信解,离相受持的人,当然是希有,即使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骜,不怖、不畏,当知是人,’亦‘甚为希有!’己经能难可贵,何况更能信解受持呢!

(6)持希有法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是名忍辱波罗密。

何以故以下,是解释何以得闻是经,不骜不怖不畏的人,甚为希有?因为是人闻:‘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如是希有之法,不惊而能信,不怖而能解,不畏而能受持,当然是‘甚为希有’难得。

何谓第一波罗密?有人认为是指布施,因为布施是六度之首,并且布施可以治贪。佛在说第一波罗密之后,继而说忍辱波罗密,正显示般若功能,不但可以治痴,还可以对治贪嗔;所以佛说第一波罗密,是指布施。

但亦有人认为,般若是六度的眼睛,为前五度之师,若无般若,施等五度的果报,仅是有漏之因,将报得人天小果;必须以般若空慧,领导前施等五度,无住布施,离相修行,始可以度生死海,登涅槃岸。

大般若经说:‘若离般若波罗密多,布施等五度,不得名为波罗密。’又言:‘布施等六波罗密,互相摄持,能到彼岸。然般若波罗密多,具大势力,方便善巧,能速圆满所修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波罗密多。非住前五,能办是事,故般若波罗密多,于前五为最、为胜、为高、为妙、为微妙、为上、无上、无等、无等等。由是因缘,独赞般若,超胜余五波罗密多。’据此,则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应该是指般若波罗密。

笔者认为,菩萨修学般若法门,若在能观之智言,如来说第一波罗密,该是指般若波罗密;若约所观之境,则如来说第一波罗密,该是指布施波罗密,而且概括忍辱等波罗密。因为般若是慧行,属于大智;施等前五度,是福行,属于大悲。菩萨修行以智扶悲,故能离相无住;以悲助智,故能无住生心。如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福慧双修,悲智双运,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正是大般若经所说:‘布施等六波罗密,互相摄持,能到彼岸。’的意义。所以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可以说是指布施度,亦可以说是般若度。

如来说第一波罗密,是借用语言文字的假名来表达般若正智,但凡是由语言文字可宣说的,都是属于因缘所生法,非即是诸法的空性。所以‘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持经的人,如果知道因缘生法,相妄性真,不应该执著而已,非无假名假相,亦非无真实之性,而能会相归性,故佛说‘是名第一波罗密。’

依俗谛理,如来说第一波罗密,是真空不空,性不违相;依真谛理,佛说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妙有非有,相不离性。依据空有相即,性相一如,真俗圆融的中道理,佛说:是名第一波罗密。

得闻是经的人,知妙有非有,就应该离相无住;知真空不空,则应该信解受持。既不执相迷性而著于有,亦不执性违相而落于空。如是空有俱不著,二边皆远离,乃至此三谛圆融的中道,亦无取舍之心,一切无住无著,才是般若的真义。今闻经之人,对于本经所说般若无住之法,竟然能够信解,受持不疑;闻经不惊、思义不怖、修行不畏,当然是甚为希有。

般若慧行如此,其他布施、忍辱等福行亦然。闻经者若能知佛说忍辱波罗密,只是随顺俗谛理,缘生诸法而说;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所以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不应该执著于有。但缘生诸法,无不相妄性真,亦不应该执著于空。不著有,故能离相无住;不执空,故能离相修善。既不执相迷性,亦不执性违相,而能会相归性,那就是佛所说的:是名忍辱波罗密,亦即是般若无住之法。闻经的人,果能离相无住,修一切善,当得成就诸波罗密,速证佛道。

(7)佛引己证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引用自己因中修行,能够离相无住,故能成就忍辱波罗密,速证佛果菩提的事实,以证明般若无住希有之法的妙用,而劝受持经者,应该离相无住。若然心有所住,即生烦恼,烦恼不除,怎可以成就忍辱波罗密呢?

忍,是能忍之心,辱,是外来之境,有生忍,法忍,无生法忍三种。能够忍受众生种种横加毁辱,不生嗔恨,不思报复,是生忍。若能忍受自然界的灾害,以及人为的祸患;又不见有能忍所忍,不见有能辱所辱,是法忍。如果忍无忍相,法无法相,能所双亡,三轮体空,一心清净,契证无生理,即是无生法忍。

佛依生忍,说‘忍辱波罗密’,依法忍,说‘非忍辱波罗密’,依无生法忍说‘是名忍辱波罗密’。因为忍辱之法,亦是由因缘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不应执著,故‘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若能在般若真智扶导之下,不见有能忍所忍,离相无住,深入法性,即可以成就忍辱波罗密,故佛说‘是名忍辱波罗密。’

歌利王,译极恶,残忍成性,有一次带宫女入山中打猎,倦极入睡,宫女各自游戏。当时山洞中,有位年青的修行人,被宫女发现,修行人即为宫女说法。王醒寻至,责问是何人?答:是忍辱仙人。王即用刀割仙人的耳、鼻、及断其手足,时仙人已离我等四相,神色不变,心亦不嗔。但护法神忿怒,雨沙砾石,恶王恐怖,跪地忏悔,仙人言:‘我心无嗔,犹如无贪。’王言:‘云何得知无嗔’?仙人立誓:‘若真无嗔,当令我身,平复如故。’当时忍辱仙人,即今释尊,恶王是憍陈如前身。(故事出自涅槃经。)

佛对须菩提说:‘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释尊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内心已经离相无住,万念俱寂,我见不生,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亦不起,故能安然忍受,恶王无理加害,不生嗔恨。否则,释尊‘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正因为当时释尊,心离四相,不见有能忍所忍,嗔心不起,故得身相复原。可知离相无住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释尊往昔行菩萨道时,不止能够忍受歌利王割截身体,而且‘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其能够离相无住,故得成就忍辱波罗密,速证菩提。因此,以下劝诸菩萨修行,应当离相无住。

5.结显无住

(1)发心离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此总结无住功德的殊胜。‘是故’是结前起后。佛于前文,既己详细说明般若离相无住之法,闻经的菩萨,自当解理起行,降心除执,‘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相虽多,不出六尘,既离相发心,就‘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但为教化众生,不妨于诸法空性中,生起布施心,持戒心,忍辱心,乃至生起慈悲喜舍等心。此等心虽然于无住法中,随缘而生,但不执著;虽不执著,却能随缘而生。所以说:‘应生无所住心。’否则,‘若心有住’就不能安住于菩提心中,‘则为非’如佛所教而‘住’。

(2)布施无住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承是‘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的缘故,所以‘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色为六尘之首,佛言不应住色布施,即概括不应住六尘布施。又色代表相,不住色布施,即是无相布施,不于住有;但‘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是无住生心,不住于空。为甚么菩萨要离相发心,无住布施,空有俱不著,二边皆远离呢?

因为‘如来说一切诸相’,‘一切众生’,都是因缘生法,幻有不真,原无实性,其性‘即是非相’‘即非众生’的诸法空性。在般若真空不空方面:‘如来说一切诸相’,‘又说一切众生’,是即空即有;不应执性违相而堕于空。但若在缘起性空方面:相与众生,皆幻妄不真,徒有假名假相,所以如来说:‘即是非相’,‘即非众生’,是即有即空;不应执相迷性而著于有。

持经的菩萨,若知即有即空,则能离相无住;知即空即有,则应生无所住心。维摩经说:‘虽行于空;而植众德本。虽行无相;而度诸众生。虽无作而示现受身;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又说:‘若菩萨不著于相,亦不著于无相,是为不二法门。’此不二法门,就是本经所说: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之法。菩萨果能以离相无住的般若正智为因心,修学布施等诸波罗密,自然可以离相见性,证入寂照不二,空有同时的实相理,得佛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准此可知无住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6.劝信佛语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无住功德,是佛亲证之理,真实之说。佛恐末法众生,智浅障深,怀疑不信,故特别告诉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以诫疑劝信。

因为凡佛所说,皆是根据自己亲证实相般若理的真智而说,所以是‘真语’。佛亲证诸法实相理,故凡有所说,皆是‘实语’。释尊如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不如是说,是‘如语’。凡佛所说,皆如理如量而说,非故意杜撰,欺骗众生,是不诳语。佛虽说三乘五乘诸法,目的皆为一佛乘,所谓:‘言有千差,理无二致’,是不异语。

‘如来所得法’,是指诸佛共证的无上菩提法。此法生佛体同,圣凡无二,众生迷故执此法为实有,二乘悟知此法性空而执空,菩萨虽知此法无实无虚,但未能有无俱遣,而证中道;唯佛亲证此法,本自不生,故知无实;今亦不灭,故知无虚。知无实故,虽证菩提,但于法实无可得,是妙有非有;知无虚故,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是真空不空。以其妙有非有,故如来说:诸相非相,世界非世界,众生非众生;以其真空不空,故佛说:是名诸相,是名世界,是名众生。令人于离相无住的同时,又能发心布施,广修六度,利益众生。所谓:‘无住生心,生心无住。’这就是本经所显毕竟空的真义。

7.喻显无住

(1)著相之失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佛再引用譬喻,显示般若无住的功德。法,指世出世间,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如佛所教而住的菩萨,不应该执著世间无常、苦、空、无我等有为诸法;即使是修因证果的出世间无为法,亦不应该执著。‘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就是缺乏般若智光,不知诸法幻有不真,著我昧空,为物所转,处处障碍,‘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虚空,譬喻真如自性。法,譬喻真如性德所具诸法。暗喻烦恼。佛的意思是说:虚空周遍十方,而且一切色法,充满其中,但处于暗室的人,又缺乏日光明照,虽然身在空中,而不见空,虽面对诸色,而不见色。譬喻真如性空,周遍法界,本具无量性德,一切诸法尽摄其中。由于菩萨心住于法,被无明暗蔽,无般若智光,未悟真如性空之理,虽处身于真如界内,而不自觉,更不能见真如自性本具的性德;如人入暗,一无所见。

(2)无住之得

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日与日光,譬喻智慧。日能破暗,喻智慧可断惑;目能见空见色,喻智慧能见实相理,知性具无量功德。佛说:‘若然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则般若智光显现,得法眼圆明,便可以破除无明暗蔽,亲见诸法实相理,真空不空,便可以游于慧日之下,洞悉真如,性具无边功德;‘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佛以此譬喻,显示般若无住之功德,以劝导持经菩萨,应该离相发菩提心,生无所住之心,修无所住之行。

8.自持功德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前说为他人演说的功德殊胜,今佛再说自持功德。自己受持,已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何况进而为他人演说?当来之世,指末法时代,善男子善女人,总括四众佛弟子。末法时代,魔强法弱,斗争坚固,此时若然有人能受持读诵此金刚经,对本经所说第一义空的道理,不惊,不怖,不畏。由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亲证实相般若;则其智慧之深,功德之大,唯佛智能悉知,唯佛眼能悉见。

佛证一切种智,无法不知,谓之悉知。佛五眼圆明,无法不照,谓之悉见。因为凡是能于此经,信解受持,离相发心,无住布施,福慧双修,自利兼他的人,必能于十方世界,分身无量,善巧方便,转法轮,度众生,‘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是以本经,又名功德经。

据说:中国宋朝范文正公,是一位信佛虔诚的大官。毋亡二十一日,梦见母亲哭诉:因生前作业,被泰山府君拘捕,日夜受苦,希望他念功德经超度。又说:功德经即是金刚经。文正公即请僧人诵经七日,第六晚,又见亡母来言:因你至诚念经忏悔,感动观音菩萨来诵了半卷经,我已经业障消除,得生天界。次日,文正公礼谢众僧时问:昨天是谁诵半卷经?旁有人言:‘昨天大众在诵经时,我倚立看到第十六分,大人忽来拈香,我回厨房去。’文正公立即跪地叩首,和尚言:莫…莫…,忽腾空而去。文正公即在腾空之处,建立莫莫禅堂,以谢菩萨救母之恩。

又从前有一苦行僧,日诵金刚经六十卷,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有一位知名度甚高的师兄,时常出外讲经说法,广度众生。十几年后,回到祖庭,很关心的问师弟,在寺中除了执役服劳之外,还用甚么功?师弟说:‘唯有诵念金刚经。’师兄怪责他,为甚么不出外参学,多多研习经教。之后,就匆匆与师弟告别。

师弟说:我们阔别多年,就让我诵卷金刚经,祝福师兄吧!随即坐地诵经。当开始念经题时,空中天乐飘飘,远近皆闻;诵至‘一时佛在舍卫国’时,异香满室;再念到‘尔时须菩提,即从座起,’忽然天雨曼陀罗花…,令师兄自愧不如。古人说:‘能说一丈,不如能行一尺。’故知诵经,胜在解义,解义胜在起行,我们若能由信而解、而行、一心受持经中所诠的真义,当然可以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9.较显福胜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佛说:持经之人,成就无量无边功德,此功德究竟有多少?今佛用恒河沙身命布施作比较,以显持经功德多而且胜。

中国古时,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等十二时。印度则分为六时。上午六至十时,为上日分;中午十至二时,是中日分;下午二至六时,是后日分。晚十时前,是初夜分;十至二时,是中夜分;二至六时,为后夜分。

前文曾举身命布施,但只是以一恒河沙数为限;今佛再假设有人,于每日三时中,皆以恒河沙数等身命布施,而且不止是一日、一月、一年、百年、千年,而是积无量百千万亿劫之长时间,可知其所施身命之多,实在无法统计;但其所得之福,仍然不及持经功德殊胜。

劫是梵语,译名时分。佛经记载,劫有大劫,中劫,小劫之分。人道众生,寿命极短时,只有十岁。届时的人类,极其凶恶,也非常痛苦;由于共同恶业所感,养生之物十分缺乏。能够生存的人类不多,南赡部洲,人数不过一万。因苦极思善,人寿渐增,约经壹百年,始增一岁。人寿增至二十岁时,己过千年,众生眼见善有善报,故从善者日增。如是每过百年,人寿增一岁,增至人寿八万四千岁。此时的人福报大,享受如意,快乐无比。由于众人耽恋五欲,善心渐减;人寿又开始每过百年减一岁,最后减至人寿十岁,如是一增一减,谓之一小劫。积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积成、住、坏、空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经文言劫,是指大劫。佛言:有人于无量百千万亿劫中,一日三时,皆以恒河沙数之多身命布施,其时间之长,施命之多,行愿之坚,得福之大,岂可算数计量?但‘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不逆,是随顺。佛意是:若果有人闻此经典之后,能生信心,随顺般若无住行,不疑不谤,其所得福,已经胜于在无量百千万亿劫中,一日三时,皆以恒河沙等生命布施的人。何况更能依经解义,依义修行?既自己书写受持以自利,复为他人解说以利他,则其福德,更不可思议。

10.能持所持

(1)所持经胜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何以闻经信解受持读诵,为人演说的功德,远胜于无量百千万亿劫,以恒河沙数的生命布施呢?佛言:‘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不可思议,是指法身佛;佛证法身理体,其性空寂,离名绝相,言语道断,非凡夫心可思、口可议。

不可称,指报身佛,无量相好庄严,非言语可称赞,非文字可形容。

不可量,指应身佛,随缘赴感,变化莫测,非凡情圣智,可能揣测度量。

无边功德,指佛所证中道妙理,不但远离空有二边;同时远离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二边,一超直入如来地,圆证三身,万德庄严,谓之无边功德。

又佛之法身周遍法界,法界无边,故言无边。佛的报身,相好无量,无量即无边。佛的应身,随类示现,妙应无方,无方即无边。总显本经所诠般若真空妙娌,能圆断圆证,成就如来三身,以利益无量众生;令一切众生,闻经受持,皆共成佛道。所以说:‘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大乘是菩萨乘;最上乘是一佛乘。发菩提心,上求下化,是发大乘者;发心绍隆佛种,续佛慧命,是发最上乘者。大乘,是在菩萨修因言,最上乘,是在菩萨证果说。大乘教义,有圆有别,有顿有渐;最上乘,唯诠圆顿妙法。故最上乘,并不同于三乘教法中的大乘。

本经开始时,佛说般若之道,劝菩萨离相无住,随人信解受持,是属于大乘渐教,即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次明般若之用,由观照般若的功能,深达实相般若之理体;令人不取于相,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圆修三观,圆显三空,圆断三惑,圆证三身。是属于大乘圆教,即是:‘为发最上乘者说。’

(2)能持人胜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檐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前显经胜,今明人胜。本经功德,既然不可思议,是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则闻经之人,必然是大乘、上乘根机,能够荷担如来家业的法王子。否则,若然是法执未亡之二乘,或是我相未空的凡夫,绝对不可能信解受持此经,何况更为人演说?今有大乘、上乘之机,可以绍隆佛种的人,能自己信解受持,读诵此经;更能广为他人演说此经,则‘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前文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今言:‘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文既倒置,义亦不同。前文言:‘是经’,今言:‘是人’,可知前文是约果德,今约修因。前文是由佛证三身,具三德,从体起用而说是经;今则由闻经生信,自持教他,离相无住,得与性德相应;而成就报、化二身的正因。

前言:‘不可思议’,是法身如来,属体大,即法身德;‘不可称’,是报身如来,属相大,即般若德;‘不可量’,是应身如来,属用大,即解脱德。佛证体起用,遍法界,尽未来,说法利生;由文字般若,令诸众生,无住生心,观照实相,共登彼岸,同证菩提。是以本经功德,不仅无边,亦复无量。

今则先言‘不可量’的应身,次言‘不可称’的报身。意思是说:菩萨修因,如果欲想分身无量,度脱众生,现尘现刹,不相为碍;自当发四弘誓愿,上求下化,始可成就,不可量的应身。如果欲想成就福慧庄严,相好无边,不可称的报身,就要生无所住心;不住于法,而修六度万行。如是不著相;不坏相。不执有;不偏空。称性起修;全修契性,性修不二,方可与具备体、相、用三大的性德相应,方可以成就圆满报身之正因。

前文说:无边功德,是显佛果菩提,离四句,绝八非;今言无有边,是说菩萨修因,仍未证绝对待,离能所之性德,必须以无治有,以无住离相的功德,求证离四句,绝八非的菩提。故言:‘无有边,不可议思功德,’合言之,便是‘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亦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亦是‘正念真如’。菩萨发愿度众生,是大悲心;无住生心,是深心;正念真如,是直心。三心并发,就是‘信心不逆’,就是成佛的正因。此人功德,足可以负荷承担如来的家业,继承佛志,绍隆佛种,不久即登如来宝座,掌法王权,行法王令。所以说:‘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以下,是反显。佛意是:如果不是发大乘心,或发最上乘心的人,一定爱乐执著小乘法。(二乘所证只是我空,未得法空,属于化城,未到宝所,并非究竟,故名小法。)爱乐小法的二乘圣人,我执虽空,法执未除,贪著涅槃轻安寂静,见有能证所证,仍有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四见未空,如何能信解受持般若真空妙理,进而为人演说呢?此正显示,非不可思议的人,不可能受持不可思议之法,不可能作不可思议之事,更不可能成就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佛说:‘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3)应修供养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即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在在处处’,是指时间与空间;‘一切世间’,是指有情世间;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众生。佛于有情世间中,但举三善道众生,实是概括三界、六道、四生、九有、天龙八部中,所有信佛、闻法、具有善根的众生。供养,包括事供养与法供养,海龙王经法供养品说:‘菩萨有四事供养如来:一不舍道心,植诸德本;二心立大慈,合集无上;三建大精进,严净佛土;四深入妙法,心得法忍。’今言:‘以诸华香,而散其处。’是但举事供养,实则包括法供养。

塔,是供养佛应身舍利之处。佛的意思是:无论是何时何处,若有此经的地方,‘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等于是佛的塔庙所在,一切世间,六道众生,凡是佛弟子,皆应该恭敬供养,作礼围绕。为甚么?因为‘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是以‘在在处处,若有此经’,即有佛的法身舍利,不但‘皆应恭敬,作礼围绕,’还要如供养安奉佛应身舍利的塔庙一样,‘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中国明朝,有一头陀僧名怀林,初在苏州承天寺出家,但不守清规,饮酒食肉,胡作非为。有一天,正在室外乘凉,忽然看见两个鬼卒走来,用锁炼套上他的颈部,要将他拘捕。怀林看见鬼卒手中令牌,有十多个人名,自己的名字也在其中,立即向鬼卒求情,希望暂缓七天,等待其余的人都被拘捕了,再来捕他。次日,他将此事告诉寺僧,并买冥钱焚烧给鬼卒,及安排后事。寺中有一僧人说:‘真如寺有位道行高深的禅师,可往求助。’他真的去向禅师求救。禅师说:‘本寺佛塔倾斜,须钱修理,你若发心化缘修建,我当教你拒鬼之法。’怀林为了求生,也就发愿修塔。禅师即将手中念珠交给他,并嘱他在七天之内,不要离开禅房,夜里也不可睡觉,日夜不间断的一心诵念金刚经。诵至‘当知此处,则为是塔。’两句经文时,要特别注意,细心体会,就足可以自救了。

七天之后,两个鬼卒跑到禅师处说:‘有个注定要死的头陀僧,逃来此地,不知现在何处,请求指示方向。’禅师说:‘他现在我房中,你们去捉他吧!’鬼卒推门而入,急急退出说:‘房中有一座宝塔,光明照耀,令我们眼睛睁不开。’师说:‘他在修上乘法,又发愿修建佛塔,天龙鬼神对他,亦无可奈何。你们回去对冥王说:怀林僧由某禅师暂留修塔,功德冥阳两利,你们不会有罪的。’怀林此次大难不死,加以七日夜专心诵念金刚经,善根增长,罪业尽消,不敢再蹉跎岁月,立即自制铁炼,锁住自己颈项,出外化缘,如是寒暑无间,风雨不改,将所化得的金钱,全部交给禅师修塔,经过二十多年的岁月,终于完成修塔功德。

11.灭罪生福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举本经无住妙用,能灭罪生福的功德,以释人疑。因为前文佛说:‘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又言;‘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然则,凡是受持读诵此经,或为人演说此经者,都应该福报无量,受人尊重,恭敬供养。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甚或有人,反而被人轻*,原因何在?佛说:此皆因‘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故,先世罪业,即得消灭,’

关于罪业报应的事,通于三世,又有定业与不定业之分。经言:‘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是指定业不可转。至于不定业,若能至诚忏悔,止恶向善,持戒修福,罪业就可以消灭。

又业力受报,可分为现业现报,现业来生报,现业后世报三种。又有重罪轻受,轻罪重受,人中罪地狱受,地狱罪人中受,种种不同;必须审察其犯罪动机,以及助缘如何而定。

释尊成道后,尚要受九种业报。一、孙陀利女,恶言嗔骂;二、旃遮女,讥嫌清净;三、提婆达多,推石灌象;四、木桩伤足;五、释族被灭,头痛三日;六、食马麦三月;七、背脊疼痛;八、苦行六年;九、空钵而还。可知业报难逃,有如是因,必招如是果;即使修行至佛,亦要受报。

今说持经之人,由于先世罪业深重,应堕地狱,因持经功德,仅受人轻*之报,先世罪业,即可消灭;此即是转后报现受,转重报轻受,转恶道报人中受。受报既毕,罪业已销,加以诵经解义,离四相,破二执,无住生心,自利兼他的福德因缘,将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中国唐朝,法藏法师,发心建造佛殿僧舍,富丽庄严。一日,忽然暴卒,见一七宝所成的精舍,内有梵僧对他说:汝造伽蓝,不无功德,可惜于三宝物,有互用之罪…,法藏请教梵僧,如何脱罪?僧教其受持读诵及书写金刚经。后无病延年,享寿一百一十岁。可知诵经,的确有灭罪生福的功德。

又明度法师,亦是中国唐朝人,以诵金刚经为常课,而且慈心爱护动物。有鸽子在他屋檐筑巢,生有二小鸽。师每日用粥喂小鸽,并咒愿说:‘乘我经力,速得超生。’一日,二小鸽忽然堕地而死,师在后园葬之。是夜,梦见两小儿来向他礼谢说:‘蒙师饲养及咒愿,今已转生人道,投生在距寺东十里的张家。’由是可知持经功德,确实可以灭罪生福。

12.较量功德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祗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阿僧祗,译为无央数。华严经言:‘阿僧祗、阿僧祗,为一阿僧祗转,阿僧祗转、阿僧祗转,为一无量。’今以无量之数以计阿僧祗劫,显其时间之长。那由他,译为一万万,将一万万之数,加以八百四千万亿倍,是明其数之多,实非人间数学所能统计,亦非譬喻所能显示,唯佛与佛的智慧乃能知之。

供养,概括饮食、衣服、卧具、医药四事供养,以及法供养。释尊因中修行,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在未值遇燃灯佛之前,已经值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数诸佛,而且于众多诸佛处,‘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此明释尊修行时间之长,遇佛之多,供养之大,但其所得功德,仍然不及受持读诵此经功德百分之一,千万亿分亦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此是佛引自己因中修行功德,与持经比较,目的在于显示持经的功德最胜。

13.结叹难思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此总结较量持经功德。佛曾两次举恒沙数外财布施,及双举无数恒河沙数众多内财布施,较量持经功德,又再举自己亿劫修因之功德比较,以显此经无住功德的殊胜,亦不过是略说而已。若然详细具足的说,犹恐怕末法时代,根钝智浅,业障深重的人闻之,心生迷惑,痴狂,闷乱,狐疑不信。若因不信而谤法,必堕地狱,不可不慎。

由于此经,离相无住所显的毕竟空,义理幽深微妙,非凡智可思,非语言可议,故说:‘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凡依此经不可思议之理修行者,必能圆伏烦恼,圆证三身,万德庄严。故言:‘果报亦不可思议。’

自最初须菩提问: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即为广说般若真空的中道妙理,应离相发菩提心,无住修六度万行。接著重重显示般若的妙用,能破执除惑,灭罪生福,成就佛道功德。直至现在总结本经功德,要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般若法门,已经讲完。以下须菩提再请,佛再答,是显般若之体。

(四)正宗分显般若之体

1.再次启请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须菩提再次提出的问题,虽然语言文字,与最初开始时,所提的问题完全一样,但其问意,以及佛所答的道理,显然不同。综合古德各家的意见,有以下三种不同的看法。

1.吉藏法师曾判此经,前半是为前会众说,后半是为后会众说。须菩提若不再重请,则后来者,未免向隅,坐失听闻般若妙法的利益。何况佛重说,既可以令后至者得益,亦可以使巳闻经的人,得熟闻深思之利。为此,故重请重说。

2.前半部是为初发心的菩萨说:教其如何发心,如何度众生,如何降伏心中的烦恼,得不退转。后半部则为已经发大心、修大行的人说;因为未得般若空智者,虽然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但心存我执,见有我能发心,我能度众生…,我相未除,怎可以与般若正智相应?又如何能契入实相般若?为此,须菩提再次请问,佛答以实无有法发菩提心,实无有法可修可证,使闻法者,得知发心修行,必须离相无住,全性起修,全修契性,以除其我法二执;执相既尽,实相般若自然显现。

3.我法二执,有粗细之分。粗的是因对境遇缘而生,名为分别我法二执;细的无须外境为缘,但心念一动,即起分别,是名俱生我法二执。此经前半部说,不应住六尘布施,不应住六尘生心;是遣粗相的分别我法二执,亦即破其所执。后半部说实无有法,发菩提心,是遣菩萨存有我能发心,我能修行,我能降伏烦恼之心,以除其俱生我法二执,亦即破其能执。

笔者认为,本经开始,由于须菩提的启请,佛即为初发心菩萨,说修学般若之道,要离相发菩提心,应无所住,修六度万行。经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又言:‘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约外境遣其执著。令闻经者,依文解义,生起信心,启发般若正智,离情去执。就可以空四相,破我执,断见思,证真谛理。

继而详细说明般若之用,显示般若无住之法,三谛圆融,功德不可思议,并劝信佛语真实,应当离相发心,无住受持。同时,一再引喻较量,显示持经功德殊胜,令闻经者,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真发菩提心,离相修善;就可以除法执,断尘沙,伏无明,而与般若真空妙理相应。

但对于般若真空不空之理体,仍然未能领会;故须菩提再次启请,佛即为已经发大心、修大行的菩萨,宣说般若真空理体,实无一法可得,不止是发心无法,即使是授记、得果、度生、严土,皆无法可得;以显示般若理体,不空而空。但又恐众生,以为菩萨修因,既然无法可得,则佛果亦应该无所得,而生空见;故又再约佛果功德,以显般若理体,空而不空。令持经者,体会般若真空妙理,实是不空而空,空而不空,而能离相修善,最后乘观照般若之功,证实相般若之理。即得三智,断三惑,证三空,成就佛果三德。因此,笔者将正宗分,分为三大段;初说般若之道,次明般若之用,最后是显般若之体。

‘尔时’,是当佛总结此经功德,不可思议之时。须菩提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问佛,不过,现在所说的‘善男子、善女人,’已非最初想发菩提心的凡夫,而是闻经生信,深解义趣,悟理起行的大菩萨。

 须菩提最初问发心,是指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今问发心,是指发起修行证果之心。初问的意思是:应以何种方法,令初发菩提心的人,其心可以安住于菩提道中,得不退转?又应该以何种方法,降伏其心中烦恼妄想,令四相不生?

今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意思是说:菩萨既离一切相,于法应无所住,何以发菩提心有所住?若然不住,何谓发心?又应该用何种方法,降伏其执著能空四相的妄心?以下佛答,也不像开始时,先答降心,后明无住。而是直以菩萨修因,诸佛证果,一切无住,以答须菩提问:云何应住?

2.重显无住

(1)发心无法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当生如是心’,是明发心无法。此中如是二字,义通前后文。通前是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亦即‘应生无所住心’。佛意是说:发菩提心者,当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我心中的众生,然则众生之苦,即我之苦,众生之乐,亦我之乐;我与众生,休戚相关,苦乐与共,应救应度。但不应心生分别,有能度所度之想;虽然不见有能度所度,但不妨终日度众生。‘如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始可与般若正智相应,始可以契证般若真空妙理。故言:‘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一众生实灭度者。’

通后,‘应’字贯摄以下三句,次第深进。初句是菩萨生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因为度众生是菩萨的职责。其次是菩萨应生起慈悲心、平等心,度尽一切众生;但众生无尽,是以菩萨的悲愿亦无尽。第三句是菩萨‘灭度一切众生已’,应知‘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维摩经说:‘一切众生即涅槃,不复更灭。’华严经说:‘一切众生成菩提,成与不成无增减。’因为众生本具实相理体,原无生灭去来,只因一念迷故,菩提即烦恼,涅槃变成生死;若能一念觉悟,则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以烦恼与菩提,生死与涅槃,皆系于众生心中一念迷悟的因缘。譬喻水遇冷缘结成冰;冰遇热缘变成水;冰水之相虽异,冰水之性实同。佛性亦然,迷即众生,悟即是佛;生佛虽殊,佛性无二。

菩萨发菩提心,当知生佛体同,只因迷悟各别,苦乐天渊,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虽然应该‘灭度一切众生已’,但应知‘而无有一众生’为我‘实灭度者’。如是度生之念不起,我等四相亦空,度而无度,无度而度,才是真正的发心。如果菩萨认为我能度众生,是著我相;见有众生可度,即著众生相;有我即有人,有众生即有寿者,四相不空,与凡夫无异,怎可以说是菩萨呢!所以佛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所以者何以下,是解释何以‘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的理由,是因为实无有法可修可证。宝积经言:‘凡所有法,无不是幻。’大般若经言:‘设更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为如幻如化。’楞严经亦言:‘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花。’在佛的智慧观察,世间一切法,无不皆是如幻如化,虚假不真。菩萨上求下化,固然是如幻如化;诸佛成道,亦是如幻如化。既无修因可得,亦无佛道可证。故说:‘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上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03
下一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01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