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方式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五经讲座>>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03
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03
2006年06月21日19:32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3608 字体: 繁體

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03

宝静法师讲述

学人逸山、性明记录

(丁)二菩萨众

《经》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并诸菩萨摩诃萨,此句举类。并者,及也。承前起后之谓。谓佛于祇园说弥陀经,非唯声闻在座,尚有菩萨同闻。文殊师利,此云妙德。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故云妙德。又云妙吉祥。以其降生时,有十种祥瑞。(一)光明满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涌七珍。(四)神开伏藏。(五)鸡生凤子。(六)猪生龙豚。(七)马产麒麟。(八)牛生白泽。(九)仓变金粟。(十)象具六牙。生时现十事吉祥,故云妙吉祥。法王子,法王即佛。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菩萨能绍隆佛化,荷担家业,故称法王子。舍利弗,为声闻众中,权智第一。文殊为菩萨众中,实智第一。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又云慈氏。因修慈心三昧,故位居等觉,为当来补处大士。乾陀诃提,此云不休息。旷劫修行,而不停息。常精进,此菩萨教化众生,勇猛精进。与如是等,等及无量无数菩萨也。

《解》菩萨摩诃萨,此云大道心成就有情。乃悲智双运,自他兼利之称。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次列。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大道心成就有情者,谓菩萨发广大道心,成就有情识之众生,咸令成佛道。大道心,乃大智。成就有情,是大悲。大道心是自利。成就有情,乃利他。悲智复有六即之别。谓理即悲智,名字悲智,乃至究竟悲智。文殊等是究竟悲智也。佛为法王者,佛乃法王中之王。王于同居,方便,实报,寂光之四土中也。佛有三子,菩萨堪负家业,为佛真子。二乘保守偏空,为佛庶子。凡夫心游道外,为佛外子。文殊能负荷家业,为真子中首。文殊智慧第一者。表其为根本智。此难信难解之经,非第一勇猛根本实智,莫能证入。故以文殊列首。弥勒次者,阿逸多为当来补处佛。现居等觉位,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不休息等,文显易知。此等深位大士,咸皆求生净土。不离见佛,用功易得益。不离闻法,智慧易增长。不离亲近供养僧众,则不致退堕。以住持三宝,显自心一体三宝。又三宝之境,即菩萨所证三德秘藏,故能速疾圆满菩提也。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释提桓因,此翻能为主。能为三十三天主。即道家所称之玉皇上帝。迦叶佛时,身为贫女,发心修塔,请三十二工匠。匠人怜其贫,不取工资,同作功德,故感三十三天之报。等字等于三界诸天也。无量,即指三界诸天,无有限量也。大众则该括天龙八部也。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通序竟。

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天,此天在须弥山顶。正中善法堂天,四方各有四天。四隅山峰,亦各有四天。则成三十三。帝释居中,四方皆辅佐。忉利天主,佛为授记号无著尊佛。四王即四王天也。四王在须弥山腰。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在香水海中,入水八万四千由旬。出水高亦然。四王天在山腰,四面与日月齐。山之东方,有黄金埵,为持国天王之宫殿。山之南面,有琉璃埵,为增长天王之宫殿。山之西面,有白银埵,为广目天王之宫殿。山之北面,有水晶埵,为多闻天王之宫殿。此四天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故为护世四王也。忉利四王,皆地居天,依地而居。夜摩已上,乃空居天,依云而居。夜摩此云时分。以莲华开合,即知昼夜。善知时分故。兜率此云知足,以五欲知足故。内院居菩萨,三灾不到。外院居天人,有三灾。化乐天,变化五欲而娱乐故。他化自在,夺他五欲,而自娱乐。此为欲界之六天,名欲界天,以五欲为界故。色无色者,色界十八梵天。梵者,净也。此十八天中,无五欲。以清净色,禅定为乐故。又名四禅天。无色者,四空天也。以无色蕴,但有受想行识四蕴,故曰无色界。无量诸天者,广指三千大千世界无量诸天也。十方天人者,十方各有三千世界天人也。八部者,护法八部也。(一)提婆,此云天。(二)那伽,此云龙。(三)夜*,此云勇健。能飞行守天宫。(四)乾闼婆,此云嗅香神。以香为食,亦名香阴。帝释之乐神也。(五)阿修罗,此云无端正。男丑女美。(六)迦楼罗,此云金翅鸟。一举能飞万里。以龙为食。(七)紧那罗,此云疑人非人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之乐神也。(八)摩侯罗伽,此云大蟒神。腹行者也。复有四天王所统八部鬼神,即非人等也。问,天人龙鬼,皆见佛闻法。地狱一道何以不列。答,夫诸道之升沉,由戒有持毁。见佛不见佛,由乘有缓急。然持戒有粗细,故受报有优劣。持戒有大小,故见佛有权实。且略判戒乘,各为三品。次以四句料简,其义则显。一戒乘俱急。二戒缓乘急。三戒急乘缓。四戒乘俱缓。然通论戒乘,则一切善法,一切观慧,皆得称戒,亦得称乘。如人天等五乘,及道共等戒也。今约别判,则以三归五戒,十善八斋,出家律仪,乃至定共,能防身口,遮恶道果,得人天报者,名之为戒。若闻经生解,观慧推寻。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生灭,无生,无量,无作诸智,能破烦恼,运出生死者,名之为乘。(一)戒乘俱急者,持下品戒急,报在人中。持小乘急,则以人道身,闻三藏教,见佛闻法。如持中乘急,则以人道身,闻通教大乘,见佛闻法。如持上乘急,则以人道身,能于法华华严等教,及诸圆经中,见佛闻法。预列为同闻众者是也。若持中品戒急,报在欲界天。如持小乘急,则以欲界天身,闻三藏教,见佛闻法。余如上说。若持上品戒急,加修禅定,报在色无色天等。如持小乘急,以色无色天身,闻三藏教,见佛闻法。余如上说。第一句竟。(二)戒缓乘急者,三品戒皆缓,报堕三涂。持小乘急,以三途身,于三藏教,见佛闻法。余如上说。第二句竟。(三)戒急乘缓者,戒急故,受欲界天人及色无色天身。三乘缓故,佛虽出世,说三乘法。而彼等受著人天乐报,耽荒五欲,不见佛,不闻法。舍卫三亿家,及诸不见闻者,三界著乐诸天等是也。第三句竟。(四)戒乘俱缓者,受三途报,不见佛不闻法也。第四句竟。经中不列地狱众者,由其戒缓致重报。佛乘又缓,所以不见佛,不闻法。余经有列者,除乘急耳。若得此意,则识列众来不来义。亦识自己闻经听法。有缘无缘,三世因果,朗然可识也。通序竟。

(乙)二别序,发起序也。

《解》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

此明智旭大师,分科之意。盖一切诸经,皆有别序,序一经之由起。今净土胜法,无人能问。佛观成佛机熟,不待请而自说,故无他人发起之文。旭大师遵智者大师判梵网分科之意,判此文为别序。别序亦名发起序。发起一经之由致,令众得四悉之益也。净土以究竟极果,与众生作因,故云妙门。又门以能通为义,乘此一句洪名,能于娑婆之秽土,通于极乐之净土,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故曰妙门。非九界自力能知,谓之不可思议,故无人能问也。倡者,宣也。佛智下,明发起此经之因缘也。四悉者,即四悉檀之益也。如梵网下引例。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智者大师,判此段偈,作发起序。故此经虽无发起文,例智者大师,判梵网意,故判此文为发起序也。

《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尔时者,当尔之时也。正当世尊观众生机熟,应闻净土法门之时也。佛、即释迦世尊也。告者,以上对下之谓也。是、即指娑婆,此云堪忍。谓堪能忍受众苦也。十万亿佛土者,谓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所化之土。亿、或以十万为亿,或以百万为亿,或以千万为亿。今约最底限度,以十万为亿。应过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外,有世界,名曰极乐。此二有字,正显极乐之依正主伴,确实是有。欲令众生著实生信,以求往生也。今现在说法者,简过去已灭,未来未至,唯有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正劝末世众生,速念佛以求生西,得见阿弥陀佛,即可顿证无生。诸仁者当知吾等生于末法之中,释迦已灭,弥勒未来,正是佛前佛后。若不念佛生西,犹恐弥勒出世,吾人又沉沦三途,何能得见世尊之慈颜哉。所谓佛在世时我沉沦,今得人身佛灭度。懊恼自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唯有念佛生西,现世即能得见弥陀世尊,即可了生死,成佛道。且念佛一法,最简易,最方便。只须七日一心不乱,即可往生。若用其他修行法门,犹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功勋,若风帆扬于顺水。愿诸仁者勉旃。

疏中分三(初)明召告意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净土一法,甚深难解,非大智莫能信忍,故告大智舍利弗。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约四教言,藏通二教,摄小不摄大,摄钝不摄利。别圆二教,摄大不摄小,摄利不摄钝。唯净土一门,三根普摄,利钝全收。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也。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唯心为宗。(二)唯佛为宗。(三)绝待圆融为宗。(四)超情离见为宗。一切法皆唯心所现,唯识所成,念佛即念我自心之佛。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一念心,全体为法界。故曰唯心为宗。世界国土,依正主伴,三藏十二部,皆是佛之相分。全法即佛,故曰唯佛为宗。绝待者,绝诸对待也。能念之心,即所念之佛,全心即佛,所外无能。所念之佛,即能念之心,全佛即心,能外无所。离能所,绝对待,故曰绝待。圆融者,心性遍满法界。佛性生性,亦遍满法界。佛性遍处,生性亦遍。生性遍处,心性佛性亦遍。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名曰圆融。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故曰绝待圆融为宗。超情离见者,但约心佛绝待,已超凡情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圆该四句,融会百非,尤非凡情圣见所及,故曰超情离见为宗。总此四句宗旨,为一句弥陀之正宗,故曰不可思议也。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法门虽多,不外四门。谓有门,空门,双亦门,双非门。今唯佛之宗,圆收有门,圆超空门。以唯心之宗,圆收空门,圆超有门。以圆融之宗,圆收双亦门,圆超双非门。以绝待之宗,圆收双非门,圆超双亦门。正圆收,便圆超。正圆超,便圆收。同时无碍,无非一句弥陀故。甚深难信,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佛初成佛,三叹奇哉。即欲说此弥陀经,只因众生成佛之机未熟,不得已而为实施权。故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堕于三恶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直至今日机熟时至,故特告大智舍利弗,如斯难信之法。当知念佛一法,大智者,能明理起修,名曰明通圣智,显合道妙。庸夫愚妇,虽不明理,而能正信无疑,名为冥通圣智,暗合道妙。唯半智半愚者,实为可怜愍也。

(二)正释经文分五(初)释西方又二(初)正释

《解》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千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横亘直西,亘者通也。谓横通直西也。标示弥陀示现之处。一世界即有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须弥东,有东胜神洲。西有西牛货洲。北有北俱卢洲。一铁围,谓四洲外,有四大海。海外有山,名铁围山,其山纯铁。铁围山围四大碱海,海内四洲。中有七金山,围香水海,海中有须弥山。山腰有四王天,山顶有忉利天。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此为欲界。再上为色界初禅天,此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即一千初禅天,上有一二禅天所覆,名为小千世界。千小千,即一千二禅。上为一三禅天所覆,名为中千世界。千中千,为大千。即一千三禅,上为一四禅天一四空天所覆,名为大千世界。共有百亿四天下也。斯为一佛所化之土。过如此十万亿佛土,始是极乐世界也。

(二)破疑

《解》问,何故极乐在西方。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文显可知。

(二)释依报分三(初)正释世界

《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梵语须摩提。此云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隐之谓。如下广释。

世界者,世谓三世,界谓十方。横竖交彻,故称世界。安养者,娑婆有五住烦恼,恼乱心神,所以不安。有二种生死逼迫,所以不养。极乐反是,故名安养。如下广释,后文明苦乐中释也。

(二)别明净秽

《解》然佛土有四,各分净秽。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土尚无一,云何有四。因众生无明有轻重,故感四土之别也。五浊有轻重,故感土有净秽。先明同居净秽之相。五浊者,性水本清,因尘劳而成浊。尘劳无体,依性水而有相。(一)者劫浊。四浊增剧为体,炽然不停为相。(二)烦恼浊。五钝使为体,恼乱逼迫为相。(三)众生浊。三缘和合为体,轮回不息为相。(四)见浊。五利使为体,邪知谬解为相。(五)命浊。寿暖识三为体,催减年寿为相。轻重分净秽者。如三途浊重,则土秽。人道浊轻,则土净。人道比天道,则人道秽,天道净。欲天秽,禅天净。娑婆一总是秽,苦空无常故。极乐一总是净,凡夫例圣故。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此明方便土净秽之相。方便土,有九人生。谓藏二乘,通三乘,别三贤,圆十信。皆已断见思,未破无明,寄居方便耳。若藏教二乘,不了即色是空。秉析空观,断见思,度分段生死,而证入者秽。法执重故,观智拙故。若是通三乘,秉体空观,断见思,度分段生死,而证入者,所见则净。法执轻故,观智巧故。又通教秽,不达中道故。别教净,了达中道故。别教又秽,不达即中故。唯圆十信,所见则净,已伏无明故。言析空体空者,以四大五蕴,分析此身,觅我、我所,了不可得,故曰析空。体空则非但我空,法亦如幻。体达一切法,当体即空,故曰体空。极乐是大方便,小乘皆向大故。

《解》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实报土,乃别十地,及等觉妙觉,并圆教四十一位,如是别圆菩萨所居。次第三观,乃别教所修。谓十信修析空,伏见思。十住修体空,断见思,入方便。十行修假观,破尘沙。十向修中观,伏无明。初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始入实报。以智不圆故,所见土相则秽。一心三观,乃圆教菩萨所修。谓观一念心,了不可得,谓之空。能所宛然,谓之假。虽能所宛然,而性常自空,空假不二,谓之中。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名一心三观。此观若成,则圆断三惑,圆证三德。故初发心住,即破无明,证三德,而入实报。以观智圆融,所见土相则净也。极乐是实报净,以所证圆顿故。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此土。乃如来所居之土。若约别教妙觉,于本教虽称究竟,而断十二品无明,乃是分证位。故曰分证者秽。无明未穷源故。若论究竟满证,乃圆教妙觉,尽无明源究竟清净圆满之大觉。极乐是寂光,净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同居,即横具上三净,所以谓之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故佛在同居,即寂光土。菩萨在同居,即实报土。声闻在同居,即方便土。又同居即方便土。又同居横具上三。方便横具上二。实报横具上一。故云同居净境,真俗圆通,不可思议也。

《解》此论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今约信愿行三,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下明义处皆然。

此数行小字,乃成时大师所批。一切微尘具足佛土者,谓万法唯心,微尘亦唯心。心净故土净,心秽故土秽。任运之理,故曰法尔具足。极乐虽修德,亦是性所本具。然非修亦弗显也。

(三)释正报教主分三(初)明单复三身

《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

前释佛之依报,今释佛之正报。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之理性,即如如理。乃人人本具之实相理体。弥陀证此,名曰法身。即三德秘藏中法身德也。能证功德智慧,即如如智。乃诸佛自受用报身,实相之宗用也。即三德中之般若、解脱二德。功德即解脱,智慧即般若。亦名福慧二严。即理而智,名报身。即智而理,名法身。理智不二,法报原是一体。法身无始无终,报身有始无终。所现相好色像者,众生根利,佛则为现圆满报身,则有八万四千相好色像。根少利者,则见胜应身,或见带劣胜应身。根钝者,或见劣应身,乃至随类化身。色相皆佛从体起用之化身。又法身如月之体,报身如月之光,应身如月之影。众生机感,如江中水。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然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但以众生机感,故佛有以应现耳。复三身者,复谓重复,二种同一身故。自性清净法身者,性德法身也,即所证之如如理性。虽随缘而不变,不被所染,故曰自性清净法身。如在矿之金,未加煆炼,未有受用。乃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性也。此身通于因果。离垢妙极者,修德法身也。离五住之垢,极三智之妙。断德究竟,智德圆显。修德有功,性德彻彰。如出矿之金,已受煆炼之功,成为受用。此约诸佛果德,故曰离垢妙极法身也。自受用者,乃弥陀智断二德,究竟实果。智德则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断德则五住究竟,二死永亡。乃佛之自受用身也。他受用者,乃弥陀随顺大乘众生之机感,现刹尘相好。所谓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即佛之他受用身也。示生化身者,谓诸佛观众生成佛机熟,示现八相成道也。应现化身者,应物示现之化身也。佛界化身者,谓众生应见佛身得度者,佛则为现佛身也。随类化身者,谓随九界而示现。如观音之三十二应,现同类身,示同人法也。

(二)明超情离见

《解》虽辨单复三身。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

前明佛有单复三身,恐众生不得益,而妄生三一之情见。故复明三身,乃非三非一,而即三即一之旨,以破凡夫情见,故名超情离见。非一非三者,三身本一故非三。实际理地,不立一法,一身亦不可得,故非一。所谓两不成双,一亦不单。离三一相,故曰非一非三也。而一而三者,谓法本无说,若遇四悉檀因缘故,不妨无说而说。三一本无三一,为令众生得四悉檀因缘故,不妨说三说一。此文恐人又执非一非三,故以而三而一,破非三非一之执见也。不纵横,不并别者。谓佛之三身,如伊字之三点,如摩醯首罗天之三目。无前后曰不纵,无分齐曰不横。说三身而非□点水之纵,说一身而非□烈火之横。说一而非并,言三而非别。离四句之过,绝百非之非,不可以心思口议。不可以定一思议,不可以定三思议。不可以定非三非一思议,亦不可以定而三而一思议。此为根本四句,每句各具四句,四四则成十六句。约三世则有四十八句。再约已起未起,则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名为百句。佛身本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曰不可思议。然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如吾人念佛,能念至一心不乱,万缘顿息,一心湛然。则佛之三身,即可朗然彰显矣。

(三)指示生化身

《解》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前谓极乐有四土,佛有三身。今阿弥陀佛,于单复三身中,究属何身耶。答曰,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也。犹恐众生执非法非报,故又曰即法即报也。原夫佛之三身,本不离不即。不离故,三身本一身。不即故,随众生机,各各所见不同也。佛之法身,喻如珠体。报身喻如珠光。应身喻如珠影。三身各不相离。虽不相离,不妨随机所见不同。释正报竟。

(四)重释二有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诚语指示令专一故。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经云,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佛号阿弥陀。此二有字,甚关重要。显极乐依正,皆属是有。以起众生之信仰也。蕅益大师,别号西有,即系此意。言有者,具四悉檀益。的标极乐之依正实境,令众生生欣求心,即世界悉檀欢喜益。佛是诚语。非诳语,非虚语。是真语实语,所说之极乐世界,的确是实有。令众生专心一致,以求生西,即为人悉檀生善益。示其的境,简非干城阳焰。干城,即乾闼婆幻现之城市。旷野深山,多有之。及蜃楼海市等,皆妖气所现。乾闼婆,此云香阴。解见前。阳焰,即春时草地晨曦太阳光所照之阳气。远看似水,近看则无,虚妄不实。非权曲示现者,破李长者,华严合论,谓西方是佛权巧方便示现,委曲宛转为小根所示。当知净土一法,上上根不能越其阃。文殊普贤,尚须发愿往生,何只仅为小根而说。非缘影虚妄者,破末世众生,将第六意识所缘之法尘影子,以为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斯即所谓执理废事。保真者,乃藏教保真偏空涅槃之化城者也。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偏谓藏教偏真。但谓别教但中。谓之西方二有,乃圆教妙有,非偏非但也。破凡外魔邪,权小执著,即对治悉檀破恶益。圆彰性具令深证故者,谓极乐依正二报,乃我心中本具之物。若不发愿往生,不能得其受用。若得往生,本具极乐,全体圆彰。故曰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第一义悉檀入理益也。

(五)释现在说法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此土释迦已灭,弥勒未生。彼土弥陀现在说法,是故应当发愿往生,亲觐弥陀世尊,见佛闻法,迅速成等正觉。正释经文竟。

(三)结出序义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初序分竟。

结出序义者,结出发起之义也。发起者,发起一经之由致也。一经由致,不外五重玄义。故序义文中,一一指出也。序佛法僧,是住持三宝。序实相,是一体三宝。住持三宝是相,一体三宝是性。性即相中之性,相即性中之相。性相一如,故曰同一实相。又言同者,佛是究竟实相,法是能诠实相,僧是分证实相,故言同也。心性唯攀缘佛境,唯以佛界为缘起,故言唯以佛界为所缘境也。不杂余事者,谓心性不落九界也。良以心本不生,生必随缘。所谓心不自生因缘有。若随佛界缘,则全体是佛。若随九界缘,全体即九界。故曰随圣则圣,随凡则凡。法华为纯一无杂之教,此经正与法华同味,而不同时。言虽略,五重之义周矣。初序分竟。

(甲)二正宗分三(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之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乙)初文为二(初)依报妙(二)正报妙(丙)初又二(初)征释(二)广释(丁)初又二(初)征(二)释(戊)今初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此征释极乐名义。初二句征,后文三句释。信愿行三,为此经之正宗。初即广陈极乐依正以启信。此科至关重要。盖佛法大海,非信莫入。故世尊呼舍利弗,征问之曰,西方净土,以何因缘,名曰极乐。此世尊自征,下自释。

戊二释二(初)约能受用释(二)约所受用释(己)今初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夫苦乐乃对待法。净土无苦,何得称乐。此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娑婆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极乐有三乐八乐,无量诸乐。若无娑婆昏扰之苦,亦无以显净土寂静妙乐。对苦显乐,故名极乐。须知净土之乐,乃绝待不思议乐,无苦可待也。众生者,指九法界众生。若得生净土,无生死逼迫,纯受快乐,故名极乐。

疏中分四(初)略明众生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众生者,能受用人也。具含三义。(一)众处受生。谓十方世界,皆我受生之处。(二)众法相生。谓五阴四大,和合而生。(三)生灭相生。谓昏烦恼乱,念念生灭,有众生灭。具此三义,故名众生。凡生极乐净土之众生者,一生必阶佛位。不复还来三界受生,无众受生义。等觉者,与佛齐等。即补处大士以还。皆可名者,谓上至等觉,下至人民,皆可名众生也。例者概也。谓人民与等觉,概是一生成佛。故曰以下下例上上也。

(二)总论苦乐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娑婆,此云堪忍。谓此土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众生于中堪能忍受,而不思出离之,故曰堪忍。三途是苦苦。谓果报身,已是苦果。再加苦受,故名苦苦。人天道虽受乐,此乐不久住。对苦言乐,此乐不能久住。乐不久又转为苦,故曰乐是坏苦。无色界,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者,谓行阴迁流,终归变灭,故曰行苦。此三苦约事,则局三界。约理则通四土。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此即同居苦苦。权现化城,不得久住,即方便坏苦。虽离分段生死苦,分证涅槃少分乐。究竟念相未尽,变易未离,尚有微细行阴迁流。即实报之行苦。极乐永离三苦,受用同佛。不同此土,对苦言乐。净土永离三苦,故名极乐。

(三)别明苦乐分二(初)正释四土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一往分别者,未是详言之谓也。分段者,分谓分限,寿量有延促。段谓段齐,身量有大小。此土同居五浊重,故有分段生死。彼土同居五浊轻,故无分段生死也。八苦者,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前七为别,后一为总。净土转五浊八苦,成清净诸乐,故名极乐。

《解》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此释方便极乐净土。二乘秉圆教体空观,了知一切法,当体即空。观成证入方便土,了知四土圆融。无藏通二乘沉于偏空之弊,滞于寂灭之苦。此土二乘,被偏空涅槃滞碍,故名为苦。彼土反此但受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等乐。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此释实报极乐净土。净土圣人,禀圆教一心三观。了知现前一念心性,当体即空即假即中。不纵横,不并别。观智圆融,无别教隔别不融之苦。但受事事无碍不思议乐也。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此释寂光土之极乐。寂光究竟等者,究竟寂光土也。理智不二,身土一如。彻底法性,穷无明源,证常寂光。此约圆教究竟位。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者,指别妙觉。约别教虽称究竟,约圆教犹是分证位。尚有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也。盖别教菩萨,有不思议变易生死,无明未尽,故十二因缘亦未尽。因缘未尽,故法性之水,渗漏流注也。净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之乐也。

(二)点示妙行

《解》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谓正称名时,便以佛善根为己善根,以佛福德为己福德,故云同佛也。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既曰少善不生,随云,持名得生。可知持名乃多善根多福德。善多故,能圆净四土。福多故,能圆受诸乐。又当知此非生净土后,方圆净圆受。其实正念佛时,一念相应一念净受。念念相应,念念净受,故名行妙也。

(四)结指同居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此显净土优胜,在于同居,不在上三土也。十方佛土,皆有同居净土。而要让极乐同居,最为殊胜奇特。逊者让也。下又可与此土较量其苦乐。优者胜也。收机最广,故优入。下手最易,故从容。念念即佛故横超。不落九界,故度越。佛说苦乐之意,正在同居,厌苦求乐,舍染归净耳。初约能受用释竟。

(己)二约所受用释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此正明净土之乐事。七重栏楯者,七重表七科道品。横曰栏,直曰楯。栏楯围于树外如此方花木,亦作栏楯卫护。一防物损,二示美观。罗网覆于树上,重重相间。四方观之,俱有七重。罗网表定,以定覆心故。栏楯表戒,防过失故。行树表慧,道树高远故。四宝者,谓金、银、琉璃、玻璃也。表常、乐、我、净、之四德周匝者,遍满也。围绕者,回护也。言重重皆是四宝之所严饰也。

疏中分三(初)总释圣境

《解》七重表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

表者,显也。以果显因也。七科,即三十七道品。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详释如下文。四宝者,彼土宝实无量,但言四者,表四德也。此土同居、方便,唯有四倒。彼土同居,人人实俱四德。凡生净土者,咸皆无量寿,即常德。但受诸乐,即乐德。无量光,具八自在,名我德。净土无染,名净德。八自在者,一能示一身为多身。二以一尘身遍大千界。三能示大身轻举远到。四能现无量类,常居一土。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刹犹虚空。下文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即此八大自在我也。皆四宝下,明胜境因缘也。自功德者,多善根之因深。他贤圣遍者,多福德之缘强。此殊胜境,皆一句万德洪名之所现也。

(二)别明四土至不定止观亦在其中今初

《解》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此明同居土因果。以持名增上善业,及圆五品观为因。同居净土为果。此土唯横无竖。此等庄严者,总指四土、依正二报。增上善业者,别指同居。乃专持洪名所感,亦是修圆五品观行所感也。持名一法,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即佛。乃成佛之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今但言增上者,以增上缘,总摄前三缘也。善缘者,中道无漏善业也。五品观者,谓随喜、读诵、解说、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以此行为能感之因。同居净土,为所感之果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缘生、谓因缘所生法也。胜妙者,殊胜微妙。非娑婆之粗恶也。五尘者,谓色声香味触也。体者,同居净土之体质也。以二感为能生之因,同居净土为所生之果。虽烦恼未断,亦可得生也。

《解》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此明方便土因果。以即空观为能感之因,方便净土为所感之果。因则有横有竖。竖则即空观智所感,横则相似三观所感。言即空者,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中即假之空。相似三观者,修一心三观,证入相似位也。空观相应,证入方便土。如念佛念至能所双亡一念了不可得,与空观智相应,即可生方便土。然此空非顽空,非但空,非偏空。乃一空一切空,摩诃般若毕竟空。虽了不可得,而此一念,仍历历明明。求其一念当体了不可得,乃即中即假之空也。妙真谛者,非是偏真,乃即中即俗之不思议真也。无漏五尘,无见思漏,无尘沙漏,无无明漏,乃中道无漏五尘也。

《解》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为能感之因,实报净土为所感之果。妙假观者,谓即中即空不思议之假观也。如菩萨修习如幻三昧,了知一切诸法,皆如幻如化,当体了不可得。虽知如幻,而仍修如幻三昧,度如幻众生,念如幻弥陀,生如幻净土。此名从空出假,虽终日度生,而无众生可度。如金刚云,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当知佛法,乃先消极而后积极。正积极而自心中仍消极。了知一切法,皆如幻化,即中即空之假,故云妙假观也。此观成时,证入实报土。此约竖论。分证三观者,修一心三观,证入分证位也。此约横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等,皆修一心三观,破无明惑,入分证实报土位也。妙俗谛者,谓即中、即真、不思议之俗谛也。无尽五尘者,随拈一尘,皆具一切尘。谓一一尘中一切尘,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刹,一一刹中一切尘。此即无尽五尘也。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此明寂光土因果。妙中观为能感之因,寂光净土为所感之果。即中观者,即空即假之中观也。此约竖论。究竟三观者,修一心三观,证入究竟位也。此约横论。妙中谛者,谓即真即俗不思议之中谛也。称性五尘者,称性圆融,周遍法界,不可思议之五尘也。明四土横竖论竟。

(二)明四土圆融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解,作此分别。此二句,明分土之由。谓欲令众生易解故,作前四土分别。同居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即中。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者。此明四土圆融。谓若据实理,四土无不圆融。四土无非因缘所生,则四土咸是同居。无不即空,则四土咸是方便。无不即假,则四土咸是实报。无不即中,则四土咸是寂光。所以极乐同居净境者,此引圆融之境,证圆融之理也。真俗圆融者,三谛圆融也。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居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寂光土也。若非圆融之理,何有此圆融之境。凡圣同在一居而无碍,故曰圆融。不可限量者,不可次第三智而限量也。下文有显理处,皆仿于此。别明四土竟。

(三)问答破情

《解》问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此问答除执之文。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落于偏见。故设此问答以遮之。问意,谓寂光真境,原不在三土外,亦不在三土内。以寂光本无所在,乃三土之理体,云何有如斯庄严耶。答云,一一庄严全体是寂光理性,具足三土庄严。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是自业之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又人民但见同居,不见上三。声闻但见下二,不见上二。菩萨见下三,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寂光若在殊胜庄严外,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故曰何异偏真法性也。经文二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初征释已竟。

(丁)二广释二。(初)别释所受(二)合释能受所受(戊)初又二(初)释生处(二)结示佛力(己)今初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又字是承上之辞。前文言陆地有罗网行树等,种种庄严。今言不唯陆地庄严如是,即池水庄严,亦复胜妙无比。七宝池者,七宝所成之池。拣异此方土石所成之池也。池中之水,具八功德。八功德者,一澄净。二清冷。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饥渴。八长养诸根。具八功德,利益众生。详释如下文。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异此土池底皆沙泥滓砾也。中为池水。而周围四边之阶道,悉以四宝而严饰之。阶道之上,有重楼岑阁,亦以七宝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非世之车轮,大不逾丈。乃如金轮王之车轮,其大有一由旬。约一小由旬,亦有四十里之广。其大如车轮之莲华,有种种色,有种种光。若青色有青光,乃至白色有白光。此莲华即为吾人生西时之父母。吾人念佛信愿行切,待娑婆报尽,即于其中,忽然化生。有华无质曰微。华多无碍曰妙。芳气周遍曰香。非同世尘曰洁。此标莲华具四德也。非唯极乐莲华不可思议,即此土莲花,亦有其妙处。试观莲花,出于泥水,而不被泥水所染。正显出世圣人,超出空有之表。泥喻有,水喻空。出于泥水,喻双遮空有。而莲花之根,不离泥水,喻双照空有。极乐池中,金沙喻妙有,德水喻真空。真空不空即妙有,妙有非有即真空。双遮双照,遮照同时,即显实相中道。故曰莲华具不可思议功德也。梵语苏伐罗,此云金。阿路巴,此翻银。梵语琉璃,华言青色宝。又云不远,去波罗奈城不远,有此宝故。玻璃,此云水玉。砗磲,此云大贝。钵摩罗伽,此云赤珠。钵摩罗伽隶,此云玛瑙。然须知人间七宝,即非天上七宝可比。天上七宝虽妙,而万不及极乐七宝之微妙难思。名虽似同,其体则迥异。极乐国土,以斯微妙七宝,而为庄饰。其胜妙庄严,岂可得而思议哉。

疏中分四(初)总标异此

《解》上明住处。今明生处,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

前明净土众生,所住之处。今明受生之处。池水莲华,皆为生西者受生之处。乃七宝所成,不同此方土石。极乐依报,乃是无漏胜善净业所感。娑婆依报,有漏善恶业所感。非唯依报不同,而正报亦异。此方凡夫,是有漏染浊所感。彼土圣人,乃无漏善净所感。极乐净土,是弥陀世尊愿力所成,庄严犹若天宫。娑婆秽土,是众生业力所感,臭秽犹如地狱。地狱岂可与天宫相比哉。金银等者,略举七宝也。彼土宝实无量,今言七宝者,乃随此方凡情所重而言也。此等七宝,皆是弥陀三身四德。随拈一法,即具一切法。随举一宝,即具一切宝。安可以凡情测度,以谓彼土仅有如娑婆之七宝耶。

(二)明八功德水

《解》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异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此释八功德水。(一)澄清,异此方浑浊。谓彼土之水有澄清洁净,能除污秽之功德。又能洗涤众生烦恼。非但自体澄清,还能澄清众生身心。故经云,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此方之水,不但不能荡除心垢,自体还是浑浊也。(二)清冷,异于寒热。谓彼土之水有清湛凉冷,顿除热恼之功德。此方之水,遇冬则冷,夏日则热。非但不能除恼,还能乱众生身心。(三)甘美,异咸淡劣味。谓彼土之水有甘旨美妙,具足众味之功德。饮此水者,离苦得乐。此方之水,非唯不能离苦得乐,且自体咸淡。海水则碱,河水则淡。余水味劣。(四)轻软,异于沉重。谓彼土之水有轻扬软柔。浴此水者,令身心皆得轻安之功德。此方之水,非唯不得轻安,又复自体沉重。(五)润泽,异缩腐褪色。谓彼土之水,有津润滑泽。饮此水者,得四悉利益之功德。此方之水,非但不得四益,且自缩腐褪色。缩臭也。腐烂也。褪色者,日久色变也。(六)安和,异于急暴。谓彼土之水,有安静和缓之功德。经云微澜回流,安详徐逝。闻此水声,皆得法忍。此方之水,非但不能说法且自体急暴。(七)除饥渴,异于生冷。谓彼土之水,仗弥陀愿力,有疗饥之功德。疗色身饥,且能疗法身。饮此水者,得无量三昧辩才。此方之水,非但不得法喜,又自体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者。彼土之水,非唯长养色身诸根,复能长养法身诸根之功德,谓信、进、念、定、慧。此方之水,非但不长养诸根,复又损坏诸根,并及没溺而死,沴戾而病。沴者不和。戾者,违戾也。十六观经云,八功德水,从如意珠王生,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无量寿经云,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无不闻者。此等文,皆显八功德水之不可思议。功德者,功能德用也。当知若欲详论宝水之功德,真实不可思量。不过随顺凡情,略标八种耳。

(三)明充满其中等

《解》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名道。重屋名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彼方之水,非但充满,复善随人意。经云,彼诸菩萨,及声闻众,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腰,即至于腰。乃至欲令水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此方之水,非唯不随人意,冬则枯竭,夏则泛滥。枯竭即不能得其受用,泛滥则损坏一切,无益而有损也。又彼土池底,或是金沙,或是银沙。或一宝沙,或无量宝沙。异此方池底、纯是污泥,臭秽不堪。入此池,浴此水,便可登常乐我净四德之彼岸,入四土之法会,见四身之佛,闻四教之法也。

(四)明华轮等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青色名优□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华轮即池中大如车轮之莲华也。轮王即转轮圣王。有四种,谓金银铜铁之四轮。今言金轮王所掌之金轮。金轮王,王四天下,有七宝千子,出人寿八万四千岁时,以十善化导众生。金轮宝,大四十里。今极乐之莲华正如大四十由旬之金轮。然此且举最小莲华而言。若依据十六观经、及无量寿经如来会经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居众生身相不等故也。又极乐莲华,非唯莲华大小色相无量,乃至光明亦随色有无量差别。又非唯莲华,如此略说。乃至行树,罗网,宝池,金沙,德水,若光若色,若依若正,一一皆是无量。而今则一一皆是略言,以此经乃删繁取要故也。略叹莲华四德者,谓极乐莲华,实具无量功德。今言四者,亦略举耳。质乃七宝之体,而非定大小拘定之形。随心如意,无有障碍也。又非形则非尘。既能随心如意,则全体唯心。形唯心故,形即非形。尘即心故,尘即非尘。经云,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故曰非形非尘。能生之莲胞,既微妙香洁。所生之身,亦微妙香洁。故曰生身可知也。初释生处竟。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结前文。宝池、德水、楼阁莲华等,种种庄严皆弥陀世尊,愿行功德,慈力所成就也。

疏中分三(初)约佛释

《解》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此约佛释。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弥陀世尊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严有能严所严。大愿乃智慧庄严,大行乃福德庄严。此二为能庄严,称性功德为所庄严。性有三谛。同居乃俗谛性,未见真理故。方便乃真谛性,未达中道故。实报寂光乃中谛性,已破无明故。愿有总别。总则四种弘誓,别则四十八愿,及十八愿等。今以总摄别,则不出四宏。四宏依四谛而发。四谛分四教,则有四教四宏。依愿起行,行亦分四教。今以藏教愿行,庄严同居净土。通教愿行,庄严方便净土。别教愿行,庄严实报净土。圆教愿行,庄严寂光净土。又以前三教则庄严次第四土,以圆教则庄严圆融四土。此二种庄严,必在众生边修,故能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也。今以同居普摄藏教凡圣。以方便普摄通教凡圣。以实报普摄别教凡圣。以寂光普摄圆教凡圣。又以同居摄四教凡夫。以方便摄藏通圣人,及别圆凡夫。实报普摄别圆圣人。寂光唯摄圆教圣人。今以次第四土,普摄次第凡圣。以圆融四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专称名号,圆融凡圣,令往生净土也。

(二)约生释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非今非当。

上明种种庄严,皆弥陀世尊,愿行功德所成就。然须知众生念佛,全摄佛愿行功德,为己功德。则上之庄严,亦我自心所成就。此则约众生释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也。四十八愿,为多善根之因。六度万行,为多福德之缘。佛以此愿行,与众生庄严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一句洪名。是故信愿持名者,全摄佛四土,成我四土。摄佛愿行,为我愿行。故能念念中,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一生成佛也。皆是已成,非今非当者。谓极乐净土,种种庄严。乃我心中弥陀与我早已严成,非待我今成当成也。

(三)约不二释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此段指上佛生二义,作圆融不二义释。弥陀庄严,作增上本质者,与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境也。缘有四种,谓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增上缘。增上者,有增上之力用也。境有三种,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性境有二种,一无本质境。即弥陀大圆镜智,及我等第八识所变身土庄严。又是增上缘也。二有本质境。即前五识,所变之五尘境。带质境,亦有二种。一以心缘心,名真带质。二以心缘色。名似带质,即依经作十六观等也。独影境,亦二种。一无质独影,如缘龟毛兔角等。二有质独影,即依经作观等是。带起自心庄严者,托此增上缘之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带有二种,一挟带。根本智证真如是。二变带。即变起相分是。夫法不孤起,仗缘方生。自心本具四土庄严,须待外缘而起。今托佛之本质之增上缘,自第八识变起无本质境,前五识变起有本质境,第六识变起似带质境。皆是自变而缘,全佛之本质,带起众生之本质。全佛之带质,起众生之带质。故曰自心种种庄严也。全佛即生者,全佛之本质境,即为众生心中之本质境。全佛带质庄严,即为众生带质庄严。全他即自者,佛乃众生心中之弥陀,我是佛心内之众生,生佛互相摄入。非唯与佛摄入,又能与一切菩萨、一切人民摄入,故曰成就如是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又二(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己)初又二(初)正明(二)结示(庚)今初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上叙宝池。此明空中,常作天乐,地上黄金布地。华乐交辉,庄严无比也。天乐异于世乐。天乐乃第一义天之乐,系中道无漏业所成。世乐乃有漏业所成也。极乐净土,上则天然之乐鸣于空,下则黄金庄严于其地。履此金地,不独耳闻天乐,亦且眼见天华。昼夜六时,常雨天曼陀罗等华。日则初中后之昼三时,夜则初中后之晚三时。时时雨华无间。然彼国既无须弥,又无日月。常明不昏,何分昼夜。唯以华开而为昼,华合而为夜也。曼陀罗华者,此云适意华。谓天华妙好,适悦人意也。亦名白华,义含摩诃曼陀罗之大白华,及曼殊沙之红华,摩诃曼殊沙之大红华等四种。从天而下此四华,故曰雨天曼陀罗华。天表第一义谛天,华表住行向地之因位也。其土众生,即以天所雨之华,常以清旦持取供佛。清旦者,六时之一也。衣祴者,盛花之器也。食时晨斋时也。清旦至晨斋时至短,而能供十万亿土诸佛,即还本国。正显净土众生,咸有神足通也。供养佛已,承佛神力饭食。以金银等宝钵,盛百味饮食,随意现前,饭讫自去。而饭后复经行以行道。经行者周匝行绕,循环不断,徜徉自适,调身无滞,调心无逸也。

疏中分二(初)合科意(二)释经文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

此明净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之清净五根,受用色声香味触之微妙五尘。五根为能受用,五尘为所受用也。

(二)释经文分四(初)释常作天乐等

《解》常作者,即六时也。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常作者,六时无间也。此土五尘,以天为极,故名天乐天衣天食等也。然彼土音乐,非世间天乐可比。无量寿经云,世间帝王以百千音乐,不及转轮圣王。乃至第五天不及第六天上。*乐音声,辗转相胜,千亿万倍。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而复千亿倍也。所以称天乐者,一随此方凡情,以天为尊故。二者表第一义天之法性乐也。以弥陀国中,随拈一法,皆是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彼土依正,各有光明,无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耳。

(二)释曼陀罗华等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祴,是盛华器。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极果,果德无不遍也。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妙经四华者,经云尔时世尊,入于无量义处三昧。是时雨天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曼陀罗释如上。曼殊沙此云柔软,又云赤。四华、表四因位者表十住、十行、十向、十地,四种真因菩萨位也。以妙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皆趋向于佛果菩提。言供养他方佛,正表显果德,遍在一切处也。

(三)释即以食时等分三(初)明神足难思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

神足为六通之一,又名如意通。有三种。(一)能到。谓身能飞行,如鸟无碍。移远令近,不往而到。此没彼出,彼没此出。一念能至十方世界。(二)转变。大能作小,小能作大。一能变多,多能变一。(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不测。此为自力神足,尚不可测。况生西者,仗弥陀之慈力,即以佛之神足而为己之神通,岂可得而思议哉。故能不离本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而能回还。逾,过也。非过时而还本国也。

(二)明事事无碍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此约理性,显极乐国中,一色一香,一沙一尘,一弹指,一刹那,一举一动,一声一默,无非自心清净真如。故能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也。前文明神足,乃约事释。今文乃约理显。神足非作意通,乃法性之理,法尔如然也。言一声一尘,即所谓随拈一法也。净土中,随拈一法,皆是究竟清净真如。真如无分别,无分剂,摄尽十方无尽三宝,皆在一法之中。十方三宝,亦是究竟清净真如,亦无分别,亦无分剂,亦能摄尽极乐无尽三宝。一法既尔,法法皆然。故得跨步弹指,互相贯彻无碍。由贯彻无碍,故能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供佛还国,不逾食时也。故曰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三宝影现中,我身影现三宝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三)明法门甚深

《解》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娑婆浊恶障重,如牢狱,不隔而隔。极乐功德甚深,如天宫,隔而不隔也。

(四)释饭食经行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此文明极乐饭食不假安排做作,不劳举拭净洗,无有障道因缘。饭食既毕,但于金地经行,华乐娱乐,胜缘助道,故能一生成佛也。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总结前文天乐天华等,种种庄严,皆弥陀世尊,愿行功德所成就也。当知净土一门,实为了生死之最妙法门。依之修持而得往生者,不可算数计。昔越国夫人王氏,宋哲宗从父,荆王之妻也。导诸妾婢,专修净业。妾婢有偷懒者,则警策之。懈怠者,则训导之。不明理者,则开示之。后有一婢,无疾而逝。其夕夫人梦婢致谢,幸蒙教训,得生净土矣。夫人曰,西方可至乎。婢曰可,遂导夫人,顷之见一大池,中有莲华,大小间错,或荣或悴。夫人问其故。婢曰,世人修净业者,才发一念,此中便生一华。勤惰不同,荣悴亦异。中有一人,朝服而坐。宝冠璎珞,庄严其身。夫人问曰,何人。婢曰杨杰。又一人亦朝服而坐,又问何人。曰马玗也。两人俱修净业,事具本传。夫人问曰,我当生何处。婢导之行,未多远,即见一华台,金碧辉煌,光明洞然。婢曰,此夫人生处之金台,上品上生也。既觉悲喜交至,更警策精勤。某年过生诞,晨起秉炉焚香,望观音阁而立。诸眷方趣前为寿□之则已立化矣。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

《解》以此方耳根最利,故别就法音广明。其实极乐摄法界机,五尘一一圆妙,出生一切法门也。

众生五根,各有利钝。如香积国,舌根利,以香饭作佛事。又有以天衣作佛事,乃身根利。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释迦佛以音声作佛事。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是故此经,别就弥陀法音,广明其受用。若如实论,极乐圆摄法界机,五尘皆圆皆妙,皆能出生一切法门。五尘皆能作佛事,非止音声一尘也。

又二初别明(二)总结(庚)初中二(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辛)初又二(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壬)今初

《经》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种种奇妙杂色之鸟,多而且美。种种,言非一。奇妙,言异常杂色,言美观。净土鸟实无数,今顺凡情,所常见者,略举六种耳。昼夜六时出和雅音,显诸禽说法无间也。五根即五善根也,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法,如树有根,不被境风所动。能生圣道,故名为根也。五力者,谓此五法有力,能破五住烦恼也。七菩提分者,即七觉支。由前五根有力,故得七觉支之慧用也。八圣道者,亦名八正道。由前有择法觉,故入正道也。等法二字,等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十力,四无畏,无量法门也。闻是音已,即能念佛法僧三宝。以其彼鸟圆演三宝功德,闻者即能圆念一体三宝也。念佛即得念不退,念法得行不退,念僧得位不退。圆念三宝,圆证三不退也。

疏中分二(初)释鸟音(二)释法利今初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种种,不一之辞也。杂色,言其美观也。净土之鸟,非唯多,而且美。鸟实无量,今顺凡情,所常见者,略出六种。(一)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即元朝楚石梵琦禅师。俗姓朱,宁波象山人。云是春莺者,西斋诗云,舍利即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者,亦未可定也。(二)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能及者。唯有如来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方能超诸其上也。(三)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语耆婆耆婆迦。心识各别,同一报命。释迦,调达,因中曾为此。白鹤,孔雀,鹦鹉,常见可知。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名虽相似,体却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如意珠王化生,名虽同,其体迥异。原是弥陀三身四德所成也。

(二)释法利又三(初)释道品又二(初)正释又七(初)四念处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二受念处,三心念处,四法念处。

此明净土诸鸟,演畅之音,即七科道品。非若此土众鸟漫鸣,无意义也。七科道品者,一四念处。念为能观之智,处为所观之境。此有四教之别,今正明藏教念处。以厌离门中,正当用故。良以此念处,能断娑婆爱欲。爱欲不断,难得往生。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喻如乘马先须解缰,开舟先须拔锚。锚不拔,舟岂能开。缰不解,马安得行。爱欲不断焉得往生。念佛人多,往生者少,正为爱欲不断之故也。故佛临涅槃时,阿难问佛,佛在世时,依佛而住。佛灭度后,依何而住。佛答云,依四念处而住。良以众生迷倒,非常计常,非乐计乐,非我计我,不净计净,谓之荣四倒。若持名生西,即可转四倒成四德。净土众生,咸是无量寿,即常德。凡所领受,咸皆是乐,即乐德。俱八大自在我,即我德。无二种生死染,即净德。二乘迷倒,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谓之枯四倒。菩萨迷倒,计亦常亦无常,乃至亦乐亦无乐等,即菩萨二边四倒。九界众生,俱皆迷倒。故佛以四念处为其依止,以破其四倒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众生不知此身幻妄,妄生执著。汝爱我心,我恋汝色,恩爱绸缪无有了期。所以轮回六道,生死相续。当知吾人一身,九种不净。(一)种子不净。初受身时,一念爱欲心生,纳想为胎,流爱为种,故种子不净也。(二)受生不净。谓受生时,揽父母赤白二滴,识投其中受生。(三)住处不净。谓在母腹中,生脏之下,熟脏之上。如在尿坑,臭秽不堪。释论云,此身非莲华,亦不由旃檀,粪秽所长养,名住处不净。(四)食啖不净。在母胎中,唯食母血。(五)初生不净。十月满足,从尿道出。血衣同下,臭秽狼藉。(六)外相不净。是身从头至足,纯是秽物。九孔常流不净,双眼流泪,耳出结聍,鼻中流洟,口出涎吐,大小便道,常出尿屎。及诸毛孔,汗流不净。如是不净,充遍于身。是名外相不净。(七)自性不净。此身根本从秽业生,托于秽物长养。其性质自尔不净,不可更变。无论饰以美丽衣服,涂以众妙花粉,浴以最胜香水,食以上等肴膳。而经宿之间,皆变成不净。是名自性不净。(八)举体不净。薄皮之内,脓血遍满。屎尿盈腹,蛆虫遍体。(九)究竟不净。一俟业尽报终,死尸臭秽,更为狼藉不净。若焚之于火,则爆烈烟臭。薪尽形灭,同于灰尘。若捐弃于地,则猪拖狗扯,骨肉纵横。或入冢间,则日久腐败,终归磨灭。若投之于水,则膨胀烂坏,为水虫所食。一切身中,人身最为不净。常作如是观,能断娑婆贪爱,能成净业。为修净业者,厌离门之最妙方便。此为四念处中之身念处也。(二)观受是苦。凡有所受,咸皆是苦。受以领纳为义,有内受、外受、内外受。缘内、名内受。缘外、名外受。缘内外、名内外受。又意根受,名内受。五根受,名外受。六根受名内外受。又一一根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于顺境生乐受,于违境生苦受,于不顺不违境,生不苦不乐受。当观乐受是坏苦,生灭无常故。苦受是苦苦,逼迫身心故。不苦不乐受,是行苦,念念迁流故。此名受念处也。(三)观心无常。心谓心王。心王不住,体性流动。若粗若细,若内若外,贪嗔痴等分,皆悉无常。此名心念处。(四)观法无我。法谓规则。有善法,恶法,无记法。人皆约法计我,我能行善,行恶,行无记。若于心王计我,已属心念处摄。若于心数计我,从九心数,一切善数,恶数,通大地数,并属行阴、法念处摄。此等法中,求我决不可得。如龟毛兔角,但有假名,决无实体。若善法是我,恶法应无我。若恶法是我,善法应无我。若无记是我,无记不能起业,但为因等起。因此无记,起善起恶。善恶业尚非是我,因等起,何得是我。当知无有我,但是行阴。然行阴亦非我,所谓四大本空,五阴非有,我身当在何处。无我我所,故曰观法无我。此名法念处。此观娑婆浊秽念处,以启娑婆厌离门。次观净土清净四念处,能启极乐欣求门。一、身念处。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以对娑婆九种不净。发菩提心,为种子清净。投于七宝莲胎,为受生清净。端坐莲台之上,为住处清净。禅悦法喜,为食啖清净。华开见佛,为初生清净。三十二相,紫磨金身,为外相清净。莲华托质之身,为自性清净。清虚之体,为举身清净。一生成佛,为究竟清净。二、受念处。净土之受,纯是不思议乐受。谓六根受于六尘,皆得无量福德智慧三昧辩才。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唯是真常。无贪爱,无嗔恚,无愚痴。既无三毒,则唯一平等真常之心。四法念处。观法有我,净土五阴皆具八大自在我。此名净土之清净四念处也。

上一篇: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04
下一篇:阿弥陀经要解亲闻记02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