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截流大师的生平事迹
截流大师的生平事迹
2008年05月07日09:07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279 字体: 繁體

 截流大师(1626 - 1682),是清朝著名的净土宗师,讳行策,号截流,清初顺康间(今江苏宜兴)人。俗姓蒋,父亲名叫全昌,是宜兴老儒,与憨山(1546 - 1623同莲池、真可、犍益并称为明末四大师)是好友。憨山大师示寂后三年,一天晚上,全昌梦见憨山大师进卧室,随后截流大师出生,是以其父全昌为子取名为梦憨。时为明朝熹宗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

  截流大师生长于书香门第。自小饱读佛典儒书,少时即显其过人之处,喜好独处思维,内心之中时常萌发出家修行之志向。待到父母相继逝世后,时年二十三岁的截流大师,决意前往武林(今浙江杭州)理安寺投礼箬庵同通问和尚出家为僧。之后于问公座下修习禅定功夫,精进不懈,胁不着席地修了五年,终究参悟诸法本源。

  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问公往生后,截流大师去到报恩寺。该寺的息庵瑛法师修净土法门,于是劝导大师也修净业,并为大师讲净土法要,而使其对净土法门有了深入的了解。后又遇钱塘樵石法师,引导大师修学天台教观。并同入于净室,共修法华三昧。通过名师的教导加之大师自身本具的宿智,于天台教理的修习,使得截流大师对于天台教义体悟无遗,达到了理事园融,通达无碍的深妙境地。

  清朝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大师三十九岁时,自觉宗门教下之修法理论皆有深研,然而探其本源,但觉无能超乎净土教法者。应当修行净业,归心净土。遂发愿求生西方,并结茅屋于杭州法华山西溪河渚间,号之为“莲庵”。专一其心修持净业,精勤念佛,晨昏礼诵净土经典,精勤称念弥陀佛号。如是精进修行,历经六载,终得念佛三昧,深悟净土要义。

  康熙九年(公元1670),截流大师进住虞山普仁院(今江苏常熟),开始依靠自身的修行经验与影响力,接引大众共修净业,倡导兴建莲社,并发起集众七日念佛的共修法会。七日之中大众同心念佛求生净土,此种行法,使得许多社会不同阶层的居家学佛念佛人士,虽不能长期住于庙宇之内修行,亦可在短时内共修净业,大众同修念佛法门,同愿求生西方净土,此种行法可谓是为清代以降“打念佛七”之滥觞。

  截流大师专对此七日念佛之行法而作文开示说:“七日持名念佛,贵在一心不乱,无间无杂。非必以快念多念为胜,但不缓不急,密密持法,使心中一句佛号,历历分明。着衣吃饭,行住坐卧,一句洪名绵密不断,犹如呼吸相似。既不散乱,也不沉没,如是持名念佛,可谓事上能一心精进者,于事上能一心精进念佛,则往生必有份。若能进而体悟念佛之理以达理一心精进念佛,是则事理圆融,往生无碍,且品位自高。

  截流大师常住普仁院达十三年之久,直至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七月九日漠然示寂,世寿五十七岁,僧腊三十有五。《净土圣贤录》有记载大师往生后的奇异情景:“时有孙翰者,病死一昼夜复苏,曰:吾为冥司勾摄,系阎罗殿下,黑暗中,忽睹光明烛天,香华布空,阎罗伏地,迎“西归大师”。问大师何人?云“截流”也!吾以师光所照,遂得放还。同日,有吴氏子病死,逾夕复活,具言所见亦如翰言。”大师一生以弘传净宗为己任,孜孜不倦地自行化他,所作殊特因行,必感胜妙果报,佛光接引往生西方。是则阎罗伏地所迎。孙翰等所见之西归大师自然必是截流大师无疑。

上一篇:藕益大师的佛学思想
下一篇:截流大师的佛学思想及其影响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