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心月法师传 心月在华岩
心月法师传 心月在华岩
2008年05月06日09:43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500 字体: 繁體

 

第一节 重返华岩

  1987年10月,心月怀着激动、兴奋而又有几分不安的复杂心清,回到一直令他梦绕魂牵的重庆华岩寺。
 
  临近故乡情更怯。
   
  自1956年,应同乡好友杜眠英的邀请,乘船东下,走出轰门以来,30多个年头过去了。这30多年的生活历程,虽然漫长而艰辛,却使心月知民情,达民意,为弘扬佛法同民众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如今,他终于又回到了几十年来时刻思念的祖庭华岩寺。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么会不激动万分呢?使他不安的是,离开故乡几十年之后,尤其是经过文化大革命之后,他的祖庭华岩寺现在的情况怎么样?那些当年他十分熟悉的殿字,菩萨、法器、经书、宝卷,还保存着吗?回到华岩寺他将面临着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当心月满怀着期待、憧憬、企盼和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华岩寺以后,呈现在他眼前的景象,使他的沸腾、激动的心,骤然冷却下来。深深感到“恢复”二字的分量是那样的沉重。
   
  眼前哪里还有一点当年华岩古寺的踪影?整个寺院全被有色金属研究所和风景区管理处占用了。大雄宝殿、天王殿、接引殿、华岩洞、罗汉堂等等,所有殿宇的菩萨塑像、雕像几乎全都无影无踪;藏经楼内当年上万卷的经书、文物、字画荡然无存;各殿宇的历代文人墨客撰写的描联匾额诗文也不知去向;更不用说那些做佛事活动用的钟、鼓、管木鱼、幢幡等法器了。各个殿宇全都成了有色金属研究所和风景管理处的车间、办公室、仓库和宿舍。昔日的佛殿里摆满了车床,有的仓库里放着钢筋、铁管。大雄宝殿东边,被改作一间跳舞厅,舞厅地板就是用寺庙里的90多块描联匾额的木板拼起来的。大雄宝殿西边,成了风景管理处的办公室。殿外两廊的房屋,成了风管处工作人员的宿舍。院里晾晒着花花绿绿的大人小孩的衣物。当年幽雅宜人的官厅,如今也成了家属宿舍,一片锅碗瓢盆,炉灶错落的杂乱无章景象。寺庙区域内还有一所小学。经过了解,心月才知道寺院内住有两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400多人。屡经询问,心月才在风管处伙食团的厨房内,找到了当年华岩寺唯一留下未走的古诚和尚。这个已经50多岁的汉子现在是风管处伙食团的勤杂工。他的工作是天天搬运肉类、蔬菜、柴火,在厨房里打杂烧开水等。
   
  古诚是一个大字不识的老实人,老家在南充县金凤乡,1948年在华岩寺出家。当时,心月正担任寺里的监学兼佛学院的教师,他是古诚和尚的尊证师。心月与古诚相见,分外亲热。古诚告诉心月,自他去上海后,不多几年,也就是1962年,寺庙就被园林局占用了。他因孤身一人无家可归便留在园林局当了工人。两年以后,这地方又移交给了有色金属研究所及其附设的有色金属加工厂。文革以后,又交还给了园林局风景管理处。听说心月此次回来是恢复被毁的华岩古寺,让祖庭重辉时,古诚和尚非常高兴,他表示要跟随心月师父一道,为恢复祖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寺院内各处房屋,全被占用了。当晚,心月只得在古诚和尚的陪同、帮助下,到阴暗、潮湿的华岩石洞内,搭设了一间简易的小床,住了下来。古诚离去后,心月独自一人,躺在小床上,心里筹划着如何恢复华岩古寺。他决心不顾一切困难,一定要把这佛门道场重新建立起来。他深信,如今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了。只要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自己楔而不舍的努力奋斗,他的宏愿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心月便起床漱洗完毕,没吃早饭就从华岩动身,向李家沦的九龙坡区区政府赶去。从华岩到李家沦,有10多里远。心月依仗自己身轻体健,功力深厚不辞劳苦,徒步走到杨家坪,再从那里挤上公共汽车。赶到李家沦区政府大门外时,区政府的大门还紧闭着。政府工作人员都还没有来上班呢。
   
  到了上班时间,心月走进区长办公室,受到了唐清林区长和区委书记王玉明的热情接待。他俩告诉心月,重庆市政府宗教局、重庆市佛教协会很重视华岩寺的恢复重建工作,区委区政府非常欢迎心月师父回来主持华岩寺的恢复重建。并且表示一定大力支持配合,尽快将有色金属研究所及风景管理处搬迁出寺庙。将占用的寺庙殿字楼阁,统统退还,以便修缮和恢复佛寺殿堂。谈话是亲切、愉快、和谐的,使心月信心倍增。区长和区委书记,又找来区政府办公室的陈俊林主任,指派他具体与心月联系,搞好修复华岩寺的协调保证工作。这次到区政府访谈,令。乙月满意而归。
   
  自此以后,心月全身心投人了华岩寺修复重建的工作中。他从早到晚,不辞劳苦,奔走于有关部门、单位之间,督促尽快搬迁。为了抓紧培修,占用方腾出一间房舍,心月就组织安排人力修缮一间,腾出一间殿堂,就整修一间殿堂,并且立即在殿堂内开始日常佛寺活动。

  1988年春天。一位身材瘦小的年轻人来到了华岩洞,拜见心月。一见面,他便跪在地下,恭敬虔诚地对心月叩了三个响头。这个年轻人名叫谭功线,家住在壁山乡下农村。当时35岁,中学文化程度,毕业于壁山城关中学,父母亲都已去世,未结过婚。他的姨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解放前就皈依了际云和尚,功线从小受姨妈的影响,笃信佛教。父母去世后他就专程到华岩寺拜师出家。听了这个年轻人的情词恳切的叙述,心月当即收他为徒,并在年内,为他落了发,取名朗空。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庙里就聚汇起七*个僧人,能干重体力劳动的有四人,朗空成了干活的主力。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去担石灰,搬石头,参加修复寺庙房舍的工作。头三个月,所有的人都没有发工资,大家也毫无怨言。朗空成了心月手下最得力、可信赖的弟子之一。几年来繁重的体力劳动,把朗空的脊背都压弯了。后来他任过华岩寺的监院、堂主,主管寺庙的一切日常寺务。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占用单位终于全部迁走。寺庙的各个殿宇房舍陆续开始修缮。随即由九龙坡区区长牵头,成立了修复华岩寺领导小组,心月是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区政府还拨专款30多万元,资助培修。
   
  大殿、天王殿、接引殿等各处房舍相继修复完成。度即兴工塑造佛像。心月专门去四J;D美术学院,请来以院长为首的专家、教授,负责佛像的重塑工作。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使殿堂佛像得到初步恢复。1989年9月,在心月的精心操持下,华岩寺举办了首届庙会。开坛之日,梵音齐奏,香烟线绕,四方居士,信徒云集寺内。心月身披万佛袈裟、拈花礼佛、普洒甘露,开示佛法妙义,宣布华岩寺对外开放,一时维素归向,盛况空前。
   
  心月为实现恢复重建华岩祖庭的宏愿,迈出了坚实可喜的第一步。

第二节 祖庭重辉
   
  华岩寺重新开放,四方香客纷纷前来烧香拜佛,香火日渐鼎盛。心月法师一面主持寺庙日常事务,接待来寺内朝拜的香客;一面继续加紧对庙宇的培修,设施的完善充实,使寺貌日新月异。1991年10月,华岩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法会。”是日,从各地前来参加法会的居士、信众以及重庆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难以数记,热闹非常。
   
  “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法会”,由四川著名大德高僧时年逾八十的遍能老和尚,主持为心月传法。早在1937年,心月在华岩寺出家,就读于华岩佛学院时,遍能和尚就是华岩佛学院的教务主任。他对心月的聪颖、勤奋、修持严谨,早就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对心月十分器重。沧海桑田,几十年之后,遍能和尚十分钟爱的学生心月,如今升座成为了华岩寺的64届方丈。由他来主持传法大会,遍能的心清更是非常欢喜激动。旧地重游,感慨良多,使他欣然挥笔,留下了这样的诗句:

昔年曾叩季而关,
半日读书半日闲;
劫后余生重到此,
半岩花雨梦诸天。
   
  诗中“季而关”是华岩寺僧人闭关修炼关房的名称。

  开光时,寺庙的僧人已增至30多名。都是从各地城乡前来,经过心月—一考察,面试之后接收人寺的。以后,经过心月和弟子们苦心经营,寺庙规模不断扩大,各项设施不断完善,佛事活动日盛一日,一年四季,香火旺盛!香客如潮,络绎不绝。华岩寺在海内外名声远播,各地僧人、信众纷纷来寺,人寺出家的、外来求学的僧人和挂单修持者与日俱增。如今寺内常住僧人加上佛学院的学僧多达247人,自愿到寺庙来服务的男女居士也有ito多名。为方便朝山香客,游山群众,寺里开办了招待所,居士斋堂和素餐厅,开设了茶园,法物流通处,工艺品店等。华岩寺已成为重庆市区最大的寺院。

  华岩古寺昔日的辉煌,重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修聋一新的华岩寺牌轩,红瓦白柱,高大巍峨。挺拔雄秀的华岩寺三个大字,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笔题写的。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
   
  走进华岩寺牌轩不远,便是接引殿。殿门上匾额为“妙严殊胜”。门柱上有清代四川名士龚睛皋手书的一副描联:“双树欲辞金锡令;层楼不染玉梯尘。”字迹清秀、飘逸。
   
  接引殿为专修净业的道场,也是去世信众寄存灵骸和超度亡灵之所。该殿建于清道光癸未年(1823),殿门及正殿均为单山式,两侧配殿为悬山式。主殿幽雅别致,小巧玲拢,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殿内是重新塑造的西方三圣佛像。右边阶梯式的佛龛为佛门信众树立的长生禄位牌,左边佛龛是往生亡灵供奉处。
   
  殿前有一座高大宏伟的牌坊,上方中央楷书四字:沉海香光。引人通思。此牌坊建于清道光乙丑年(1825)。牌坊前后上下均精雕细刻,有佛经故事和人物花草图案,是幸存的不可多得的文物之一。
   
  牌坊前为放生池,池上横跨一座玉带石拱桥,可供观赏池中游鱼。
   
  接引殿四周环境幽静溢,更显佛门庄严,令人肃然起敬。
   
  从接引殿往前,便是“巴山灵境”门楼,飞檐翘角,造型典雅,灵秀生动,风格独特。
   
  踏进门楼,循石阶拾级而上,清石院俱的南边有赵朴初会长题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八个大字的照壁,院仅北边正对照壁就是寺庙的主体建筑华岩寺三门殿。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四重正殿。从下至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禅堂。左右两侧设斋堂、戒堂、客堂、官厅、僧家、库舍等。门窗斗拱、柱机房檐、木雕泥塑皆出自能工巧匠之手,各处所雕刻绘画的人物鸟兽、花鸟虫鱼,皆精雕细绘,美妙绝伦,实为艺术之珍品。其建筑为古典歇山、悬山、硬山等式结合,单檐与重檐并举,全为土石木穿逗结构,部分为琉璃屋面。主要殿堂的大石柱高达14米,直径达70厘米。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古朴庄严。
   
  大雄宝殿顶棚嵌刻有佛教故事的木质彩绘浮雕,神形俱妙。殿中佛祖端坐,两壁嵌柳木浮雕十六尊者和五百罗汉。还供有石刻观音、达摩妙像等。其中观音和达摩是照唐朝画圣吴道子所作白描镌刻的。
   
  大殿四周悬挂着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清代四川名士龚晴皋所书的“野鹤闲云”十足珍贵,为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令许多书法艺术家驻足观赏,叹为观止。
   
  寺内新塑佛像,均为心月邀请的20多位美术雕塑家及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塑造。本着还其原貌为宗旨,以唐宋塑像为依据,以《造像经》为准绳,精心制作而成。重新还原嵌在大雄宝殿墙壁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的木雕罗汉像最为出色。据了解,全国各大古刹中,塑有五百罗汉像的为数不多。最为著名的如北京碧云寺、常州天宁寺、新都宝光寺、苏州戒钟寺、昆明筑竹寺、汉阳归元寺等,其所塑的罗汉像形象色彩各具特色。华岩寺原有的五百罗汉像更别具一格,全部妙相皆以柳木楼空浮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由华岩寺十三届方丈镜山和尚自浙江天宁寺延请工匠摹刻而成,并历经艰苦,水陆兼程,运回华岩寺供奉。是我国佛教艺术瑰宝之一。几十年来虽经多次转移迁徙,个别雕像有所损坏,前后顺序也有参差。所幸其绝大部分保存了下来。经心月方丈发愿精心恢复,除顺序稍有变动外,基本上做到了名号准确。补缺修复工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新补与原雕难以分辨。五百罗汉木雕高不过一尺,宽约7寸,独特的工艺和传神的技巧浑为一体。多姿多态,栩栩如生,深受广大信众和游客的赞赏。心月方丈在“光复罗汉圣像后记”中叙述了五百罗汉的考证,介绍了华岩寺五百罗汉的由来,继而指出:“岁月迁流几经兴替,所幸当今政通人和,罗汉尊像得以修复,正所谓‘三千法界大开菩提净门;五百罗汉复臻人天供养。”’
   
  清康熙年间,华岩寺对面的山坡上曾建有“镇龙塔”。后因年久失修记废,被改作僧人圆寂后火化遗体的化身窑。其后,历代高僧圆寂后皆建有安放骨灰的石塔。至解放时,已成塔林。可惜在文革中47座石塔全被毁坏。寺院重光后,心月在祖师塔苑遗址内先后修建了“开山祖师王翁圣可老人塔”、“圆寂比丘洪亮老和尚之塔”、“圆寂恩师际云之灵塔”、“遍能老和尚觉灵塔”。1998年又在接引殿后山坡上建成了七佛塔苑。阁楼式的七佛塔高33米,内有阶梯。拾级而上可到顶层,凭栏俯瞰,华岩全寺及山林水泽,悬岩飞泉尽收眼底。
   
  华岩寺的另一主要建筑群在华岩古洞及其左右石壁下。古洞庙堂是华岩寺的祖庙。华岩高百丈形似象组,寺庙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环境十分幽雅,岩涧滴溅雨花,故又名花岩。古时花、华通用,故又称华岩。是华岩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处高岩流泉,古洞天成,古庙因势而建,以梁为界,内进由巨岩环抱,庙洞一体,梁外则飞檐高耸,腾越于云雾之中,庙因洞名,蔚为奇观。
     
  华岩洞历史久远,但考据湮没。据《巴县志》载:“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曾重修华岩寺”。距今近四百年,几经修复始成现状。今洞匾由赵朴初会长手书。石岩壁上镌刻“有龙则灵”四字,苍劲有力。款题“长白觉罗成骏书”。雕刻细致,完整无损。同治三年(1864)八月十二日川东道觉恒保曾赠印一方“华岩禅院宗律戒坛印”,并在通往庙道上建石牌坊一座,题字“洞天福地”,石坊仍屹立于“曲水流霞”之上。周围绿树掩荫,成为重庆小十景之一。
   
  庙内天井中栽有大金桂树,它标志着华岩寺曾接认于梁平县双桂堂。天井石板地上,相传有圣可大师留下的一双大脚板印。岩下飞溅涧泉之处有一“哗潭”,水声叮路,若珠落玉盘,四季叮略之音不绝。
   
  沿潭傍陡石梯坎而上约400步有一长宽不过3米的凿洞,内供大愿地藏菩萨。洞侧有股小小的流水,终年不竭,传说能治百病,因之被人们称之为“圣水”。引得香客游人络绎前来汲取饮用。故此小洞香火不断,钟磐常鸣。
   
  大殿内塑有庄严佛像。右侧整石岩间精刻一尊佛陀涅渠全身像,长达2百米,形态安详,因之取名“卧佛殿”,信众献花供礼、祈祷不绝。
   
  华岩寺是巴蜀古刹,也是渝西胜景。这里古树参天,翠竹森森,幽送清深,流泉偏偏,湖光微澜,禅寺肃穆,野趣清辉,更有天池夜月,帕绩松涛、远帆宵钟、疏林夜雨。双峰耸翠、古洞鱼声、曲水流霞、寒岩喷雪等八大景观环抱全寺,确是一处修身养性,旅游观光的绝好去处。
   
  心月法师矢志恢复祖庭、振兴华岩、弘扬佛法、修真养性,因而弹精竭虑、呕心听血,才使得华岩寺重新焕发新彩。在中兴祖庭的同时,为弘化十方,大施慧风,心月法师还先后募化巨资,复建、新建了广安兴国寺、合J;!净水寺、丰都延生堂、渝北区龙兴寺、浙江宁波宝庆市、安徽宣州市京山堂、南海宝峰寺等佛门寺院。

第三节 弘法利生
   
  1991年10月,心月法师在华岩寺升座任方丈以后,他比以前更加紧张忙碌了。既要抓紧祖庙的恢复和充实发展,又要主持寺庙的各种佛事活动,接待来自海内外四面八方的信众和香客,为他们解困释疑,消灾免难。还要参加市、区政协有关的会议,参观、访问等各种社会活动。为了弘法利生,再累再忙他也乐意,勿论是参加哪一项活动,接待任何来访的人,他都严肃认真、亲切耐心,从不马虎应付。
   
  华岩寺的佛事活动,历来都很庄严隆重。从前除一般常规佛事活动外。历代老方丈每届都要举行三师七证的隆重传戒法会。Zodl年建成了高大雄伟,气势恢宏的弘法楼。中断了52年的传戒法会,得以恢复。现在已经开展的佛事活动还有:每月初一、十五的定期佛事,有佛概会和打佛七,也有随缘佛事,还有授证皈依活动等。1995年8月,华岩寺拥护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倡导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平祈祷活动”,遵照市佛教协会安排,于8月8日隆重举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是日,心月方丈率众如法如仪举行隆重仪式,四众弟子千余人到会。市、区政府领导和宗教部门代表及市佛协成员和各大寺院代表亲临参加。重庆市佛协惟资会长向全寺千余门众宣读祈祷和平文告。心月方丈恭读世界和平祈祷法会“祈祷文”:

唯我佛法,悲悯众生。护国安民,教法正行。
人类灾难,皆源战争。法西斯蒂,灭绝人性。
五十年前,发动战争。日本帝国,侵略相承。
军国主义,祸及斯民。侵我国土,掠我人民。
巍巍神州,伟大国魂。唯共产党,中国之英。
八年抗战,领导人民。解放中国,福利人民。
令日祈祷,一片精诚。佛法水澡,世界和平。
愿我中华,团结安定。祝我群生,众善奉行。
   
  为纪念佛祖成道,祈国泰民安,华岩寺每年农历腊月初八,都要举行盛大的“腊八法会”。布施“腊八粥”。华岩寺内钟声悠扬,信众云集,在主坛法师引导下,举行拜佛、念经、转佛、放生等一系列宗教仪式,祝愿佛祖成道,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佛事活动完毕之后,信众们领受“腊八粥”。粥用糯米、红枣、豆类、干果等熬煮而成,香甜可口,十分宜人。参加法会的信众一般多达 sic-600名。有的还携粥回家,以供老小和行动不便的亲属品尝,同得福慧,共享吉祥。
   
  心月法师还应聘担任了南海宝峰寺、广安兴国寺、丰都延生院、合川净水寺的方丈。虽然这些寺院距华岩寺有的远隔千里,有的远隔数百里,距离最近的也有百里之遥,但是,既应了聘请,他就要尽自己一份力量。除了通过书信、电话对这些寺庙的宗教活动进行帮助指导以外,每年都要抽时间分别到这些寺院去传戒、讲法、解答僧众和其他信众的疑难。对佛事仪轨寺院管理规范等诸多方面进行具体指导。重庆市及附近省区的其它小寺庙的僧众或佛教界其他人士,凡有所问,所请,他都会尽其所知。所能给予解答、帮助或指导。让他们满怀期望而来,高兴满愿而归。众多寺庙在他的指导下,寺院管理及佛事活动走上了正轨,井然有序。心月方丈接待海内外四面八方来寺的信众和香客,十分热情坦诚。上自达官显贵,富商巨贾,海外侨胞,下至普通百姓,贫苦人民,不论高低贵贱,贫富贤愚,他都一视同仁,亲切接待,使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接待中,他以渊博的学识,为来访者解困释疑,指点迷津;对有疾患之人,他也以慈悲济世的菩萨。心肠,向他们指示医治、疗养的方法,使很多病人得以痊愈,恢复了健康。遇到群众有困难,或者有人上门求助,他总要问清根由,鼎力相助,让众多的群众从他的行为中感受到佛光恩泽,受到深刻的教化和启迪。
   
  1996年秋,重庆某山区的一位中年农民,在家人陪伴下,专程来到华岩寺、拜谒心月法师。称他在山中劳作时,因担抬重物,伤了腰。四处求医,医药罔效,疼痛非常,丧失了劳动能力。慕名前来,恳请法师帮助解决他的苦难。心月法师当即为其加持并开了药方。该山民顿感一身轻松,疼痛有所减轻,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不久,腰痛病治愈,几年来都未复发,又能照常劳动生产了。这位农民率领全家老小,再次前来华岩寺拜谒心月法师,感谢他的无私救助。
   
  又有一位伤者,患了严重的肝脏疾病,面黄肌瘦、浑身乏力,病情十分严重。拜谒心月法师后。经心月法师在菩萨面前,化了一杯水,令其喝下。又开了几味草药,令其日日煎服。该病人回到家以后,其肝脏疾病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这位患者高兴地再次来到寺庙感谢;O月法师的救命之恩,并成了心月法师的皈依弟子。
   
  那是1999年秋的下午,心月法师正在方丈室里阅读外地信众寄来的信件。一位白发苍苍,面容清瘦的老太太来到了方丈室门口。法师让她进屋说话,老太太一跨进门来,就扑通一下跪在心月法师面前,伏在地上,哭着说:“师父,你救救我,就让我在庙上来出家吧广    心月法师赶紧上前把老太太扶起来让她坐下,又叫侍者给她倒来一杯水。轻声地问道:
   
  “老施主,你老快八十岁了吧?这么大年纪,正该在家安度晚年,怎么想到出家呢f’
   
  老太太淌着眼泪,伤心地回答说,我今年78岁了。每月也能领几百元退休金。也养过几个儿女。他们都是我丈夫前妻生的。小时候还认我是妈,如今一个个翅膀硬了,有的当了干部,作了官,有的成了家,都不认我这个老婆子了。老伴走了,我孤人一个。日子没法过啊!”
   
  心月关;乙地问:“你家住在哪里?”
   
  “家在杨家坪,有一幢旧房子,是我自己的产业。一个孤老婆子守着个空房子,儿女们都不来看我,不认我。我还有啥子指望,有啥子活头呢?”
   
  “这样吧,把你家的地址给我留下,先回家去,过两天我到你家去看看,再为你想个解决的办法好不好?”心月法师语气温和地开导老太太说:“办法总会有的,你千万不要着急。现今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生活这么好,怎么就没有活路了呢?再说你还有退休金,生活有保证嘛!”
   
  听了心月法师的劝导,老太太心情平静下来。她擦干了眼泪,立起身来又向师父合十作揖,口中说:“谢谢师父开导,我先回去了。”
   
  事过两天,正下着大雨。心月法师带上弟子朗澎坐上小轿车,直奔杨家坪。多次询问打听,才在一条小巷里找到了老太太的住处。当心月师徒出现在老太太的门前时,老太太惊呆了。她把心月法师迎进门,一下子跪在地上,口里不断地念着“活菩萨呀!活菩萨,我见到了活菩萨了!”
   
  寂静的小巷里开来一辆小轿车,淋天大雨还有人来看望一个常年无人过问的老太婆。这稀罕事立刻使左邻右舍惊奇不已,消息很快传开了。来看究竟、瞧热闹的大人小孩,顷刻间挤满了老太太的小屋。心月法师环视了这间老屋内的简朴陈设,一下子就看出,这位老人生活虽不富足,却也还过得去,基本上衣食不缺。他满含关注地询问:“老施主,你有住房又有退休金,生活是不用愁的了,我看你最大的心事恐怕是担心百年之后,没人给你料理后事吧?”
   
  “是啊!是啊!”老太太神情沮丧地回答。“我虽然养大了几个儿女,他们如今都不认我这个妈。几年了都不来看一眼。没人管我了啊!”说着又流出了伤心的眼泪。
   
  “你不要担。乙/’心月法师安慰说:“不孝儿女不管你,我们寺庙来管。这是我的名片,你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就照这上面的号码给我打电话,我派徒弟来帮你。将来你离开人世,我们庙上给你办后事。”心月师父把一张名片交到老人手里。
   
  “活菩萨哟!”老太太又惊又喜,又要下跪。心月法师连忙叫朗澎拉住她。老太太一连声念“阿弥陀佛”,喜悦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她回头对邻居们说:“邻居们,请帮我把居委会主任请来。我今天当着大家写下遗嘱,将来我死了,这房子和我的全部财产都捐给华岩寺。”
   
  “这就不必,这就不必!”心月法师连连摆手说:“老太太如果真心敬佛,每天在家多念几声佛就行了。这房子和你的家产将来要捐,我看就捐给社区办福利公益事业吧广在场的邻居们一片赞扬。有的当场对老太太说:“你老有什么难处,吱个声,我们左邻右舍来帮你。”
   
  从这以后,老太太心情舒畅了,生活上得到街坊邻居的关照,也不觉得孤独了,身体一天天硬朗起来。这些年来,常常同三五个邻居一道上华岩寺敬香拜佛。
   
  心月法师常自怀着慈悲心,关注着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疾苦,不失时机地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他的爱心。前两年,当了解到重庆附近有些贫困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尚有一部分学龄儿童,还未能人学,重庆佛协会长惟贤法师与他研究,发扬“大慈悲心”、“利乐有情”的佛祖教义,倡导发起了“救助山城失学儿童的希望工程”活动,广泛动员宣传,号召大家发扬助人为乐精神,为穷娃娃交一次学费,也为自己种一块福田。这一乐善好施的义举,成果辉煌,仅第四期工程1995年3月13日一次大会上就收到了34.28万元的捐款,可供4()l名辍学儿童复学。据重庆市有关方面告知:市佛教协会发起的“希望工程”活动,得到市内外广泛支持,两年间收捐款127万余元,救助学生  1197人次。此后,这项工程还在不断扩大和不断完善,社会各界无不推崇备至。
   
  不仅如此,心月法师还决定由华岩寺向“希望工程”捐款20万元,修建了秀山县洪安民族小学。Ztol年3月,又为奉节县33位贫困学生捐助学费1万元。10余年间,心月法师和华岩寺先后为助学、救灾、扶困及其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近百万元,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心月法师心系众生,勿论在华岩寺内为信众加持解疑,还是外出参观、访问,始终时时处处不忘弘法利生。1994年夏天,心月法师在泰国弘法并加持一老虎,他端坐在匍匐于地的老虎之前,以手抚摩虎顶,慈悲祝曰:“过去欠债努力还,从今不能再作恶,脱去毛衣换布衣,来世脱离畜生道。众生皆有佛性,愿众生都能成佛……”那只老虎似通灵性,闻心月说法,频频应声点头。
   
  1998年7月,心月法师应有关方面邀请,飞赴广东省南海市为该市新塑一座高达70余米的观世音菩萨像主持佛像开光仪式。是日,观者云集,中国佛协、广东省佛协及广东省、南海市的各级领导,都亲临法会。此前,当地已多日无雨,每天都是骄阳灼灼,万里无云。当心月法师登上法坛,为观音像主持开光仪式时。其地上空,忽然雨星云出,接着便降下甘霖点点,使炎热的天气,突然变得凉爽宜人,此情此景,令所有在场诸善男信女,无不以手加额,喷喷称奇!
   
  南岸区有一个“三口”之家全是女人。祖母、母亲和女儿,都靠母亲的工资过活,其母偏偏又下了岗。高中毕业的女儿,再也没有继续读书的勇气了。虽然她的文化课和专业课成绩都上了北京某高校的录取线并且给她发来通知,让她去学校参加面试,可是因为没有钱也只好决定放弃了。恰好这事被心月师父知道了,他带上徒弟朗赵,驱车前往南岸找到了贫困之家,鼓励她们要有勇气面对眼前的暂时困难。小姑娘无论如何也要读书深造,今天社会科技发达,知识不高将来不能为国家多做贡献。一番开导之后,心月法师给了她们一些钱,又让朗澎为小姑娘买了进京的火车票。法师还说:“让孩子去上学吧,经济上有困难,我们给你解决!”一家人千恩万谢,连声诵佛。小女孩经过面试,被学校录取了。进京上学前,心月法师又派人给她送去了路费和学费。小姑娘离家时,一家人特地到华岩寺向心月法师辞行道谢。小姑娘表示,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学本领,更要以“活菩萨”,0月师父为榜样,将来有了能力,就要尽全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也难于尽述。心月法师对于自己所做这些利乐有情的事,始终抱着“做完就了”的宗旨。自己不记、不说,不求人知,看得自然,做得自然,究竞做过多少弘法利生的善事,实在无法完全统计。

第四节 僧才辈出
   
  当辉煌的华岩古寺重现了昔日辉煌,当弘法利生的各项佛事活动蓬勃开展起来的时刻,饱经风霜而且年逾古稀的心月法师,并不止步于已有的卓越成就。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为绍隆佛种、续佛慧命,荷担好如来家业,又把办好佛教教育,培养僧才,列人了自己的工作日程。
   
  心月法师亲身受过优良正规的佛教教育,亲身从事过正规的佛教教务工作,也便深刻地体知具有研究能力的僧才,具有教化能力的僧才,具有寺院管理能力的僧才,成就有修有证的高僧大德,是弘扬佛法的需要,是佛法常驻世间的重要基础。只有深人经藏,只有办正规佛教院校,通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才能造就人才,才能真正使佛教发扬光大。恢复历史悠久的华岩佛学院,也便成了心月法师的一大愿心。
   
  他首先开办短期讲习班和初级、中级培训班,培D;!了本寺30多名执事僧才。进而规范寺庙管理和如法如仪地正规开展寺庙各项佛事活动。教育住持寺院的僧众,虔诚信仰,精进守戒,做广大信徒的导师和楷模。以自己高尚的僧格形象,言行举止体现佛教的正法理念,反映出佛教信仰和修证品位。“自度度他,自利利他”,承担起化世导俗,净化人心的重任。继后又为居士们开办佛学普教班,每周星期日,居士们可自愿到华岩寺听佛学专题讲座。

  凡到华岩寺进香、求道、观光、拜访的人,一走进华岩寺,庄严肃穆的法场、清雅干净的寺院,秩序井然的各项佛事活动,衣着整洁仪表慈祥的僧众,亲切和谐的人际接洽,令人感到“洞天福地、人间净土”跃然于心。无不受到佛光的普照,法雨的润泽,从而心清意悦,遂心满愿。

  1993年开始筹建华岩佛学院,组建三年制的中专型僧伽学校规制,面向各寺庙招生。开设佛学课程有沙弥律、佛教概观、佛学概论、中国佛教史、印度佛教史等;基础知识课程有政治、古文、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和书法绘画等。课时分布:佛学课程为60%,基础知识课程为40%。
   
  华岩佛学院从经费筹措,设施置办以及师资延聘等方面,均自力经营。心月法师为此费尽苦心,创业维艰。为了把学院办好,心月法师全力聘请当代佛学名家任教。首任教务长柳楔(是现代大儒、大佛学家王恩洋先生的弟子,原东方文教研究院研究员)。
   
  1995年秋重庆佛学院也迁并于此。自1995年9月1日起,学院定名为重庆佛学院。
   
  学院坚持学修并重,学僧要参加上殿过堂,诵戒坐禅,增长信心,树立正信。坚持学僧生活丛林化,加强教学、生活规范化管理,制定了《学生守则》、《课堂规则》。《上殿规则人《斋堂规则人《生活规则几《作息制度尼《考核制度尼《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学员文化素质、思想觉悟以及对经典的理解能力、应世能力都得到培养。
   
  佛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招生,学僧实行供给制,除供给学习和生活用品外,还发给助学金,优秀学员还发给奖学金。学院贯彻“学修一体化”、“生活丛林化”。实行科学管理,规范教学。学校设院务委员会,由惟贤、心月任正副院长;正副主任委员。以爱国爱教,弘法利生为宗旨,继承中国佛教优良传统,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僧人。1999年聘请唐思鹏先生继任重庆佛学院教务长。唐思鹏是四}!;佛学院教授著名唯识学家唐仲庸先生的儿子,幼年时即受到佛学熏陶。自上初中二年级开始,在父亲指导下系统诵读、学习佛经。1984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内科专业。分配到医疗单位工作期间,时常应邀到佛学院或寺院讲经。1989年辞去公职,专门从事佛学教学。先后在宝光寺佛学院、四J!;佛学院任教。同时应聘到昭觉寺佛学院、成都青年佛学社讲经。他对“般苦中观学”、“法相唯识学”有较深研究和体悟,先后在《法音用广东佛教》及香港《内明》等佛教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计80余万言。并著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新注入《十二门论新疏凡《唯识二十颂讲义》等十四种。其中半数以上被选作佛学院教材。到重庆佛学院后,他协助心月法师办好学院上报审批手续,着手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并参照普通高校的学籍、教学管理办法结合佛学院自身特点,加强管理,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至2001年,佛学院先后有两届学员毕业,其中有中级班毕业生39名,研究生3名。Zbol年面向全国招生,新招男女僧众学员80余名,其中高级班(相当于本科乃0名,中级班(预科广0余名,还有数名研究生。为了扩大办学规模,为有志于佛学研究的各界人士广辟人门途径,心月法师与新任教务长唐思鹏先生,细心研究之后,提出了开办函授班的计划,并向重庆寺佛教协会和重庆市民族宗教委员会提出申请,得到他们准许之后,Ztol年面向全国四众招生。除台湾和西藏外,全国其它省市都有僧人或学佛居士,佛学爱好者,研究者报名人学。一下子就招收了新学员sbo多名,其中高级班学员3ho多名,研究生30多名。学院教务处及早组织教师,编写佛学教材和学习辅导材料。已经编写印制教材30多种。确定了专职教师联系学员,以信函方式解答学员疑难,指导学员自学。
   
  佛学院狠抓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育人方针,教学计划,严格的管理制度,教师与学员共同努力,学员们的进步很快。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都有很大提高。他们毕业之后回到各寺院或者到国外寺院去,很快成为那里受人敬重的僧人,有的还担任了寺院住持。2001年中级班毕业的释光泽和释定赞,同时考人了中国佛学院继续深造。学习修行成绩均优的研究生释隆藏、释续源和释胜军,都成了佛学院本科班的法师并兼作班主任工作。新松日茂,僧才辈出。重庆佛学院已经走上蓬勃发展的康庄大道。心月法师续佛慧命的心愿,已经并且正在变成令人欣慰、鼓舞的现实。

 

上一篇:心月法师传 心月照千江
下一篇:心月法师传 心月在民间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