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祖师中国大同府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西元四七六),家近五台山,慕其神迹故,年未十五便发心出家。神智高远,三国知闻,洞晓众经,独">
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昙鸾祖师传
昙鸾祖师传
2007年10月24日15:0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099 字体: 繁體

 昙鸾祖师中国大同府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生於北魏孝文帝承明元年(西元四七六),家近五台山,慕其神迹故,年未十五便发心出家。神智高远,三国知闻,洞晓众经,独步人外;特於四论系(龙树菩萨所著之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此四论皆是鸠摩罗什译)之学,造诣甚深,後世谓之四论宗学者。中年後发心注解《大集经》,中途染病,权且停笔,四出求医。行至秦陵,上望青霄,忽见天门洞开,六欲阶位,上下重复,历然齐覩,瞬目之间,疾乃随愈。便欲续注《大集经》,继而思惟∶人命危脆,旦夕无常,宜先学长寿不老术,使身体强健,方可长久住世,大弘佛法。乃前往金陵(南京)谒梁武帝,拜访陶弘景(亦名陶隐居),求诸仙术;陶礼接之,欣然与之仙方十卷。归途行至洛阳,遇北天竺菩提留支三藏,鸾祖问∶“佛法中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留支唾地警曰∶“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纵得长年,少时不死,终更轮回三有。夫长生不死,吾佛教始有之。”即以净土经书授之曰∶“此大仙方,依而行之,长得解脱,永离生死。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河沙之数有极,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佛为大觉金仙,非一般神仙。)之长生也”。鸾祖一闻,豁然深悟,遂焚仙经,并舍四论讲说,专精净土,时年五十三岁;继承龙树菩萨《易行品》及天亲菩萨《净土论》思想,造《净土论注》、《往生论注》,自行化他,流靡弘广。南朝梁国天子萧王恒向北礼,称昙鸾菩萨;而魏朝皇帝重之,号为神鸾,下敕令住并州大岩寺,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时往介山之阴,聚徒蒸业,今号鸾公岩。於魏之兴和四年(西元五四二)往生,寿六十七。临终前夕龙树菩萨现身来告其期曰∶“吾龙树也,所居净土,以汝同志,故来相告。”鸾祖曰∶“何以教我?”龙树菩萨说偈曰∶“已落之叶不可更附枝,未束之粟不可仓中求,白驹过隙不可暂驻。已去者不可返,未来者不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可回。”说已不见。鸾祖妙达言旨,知是告终,即半夜内发遣使者,遍告诸村白衣弟子,及寺内出家弟子,可三百馀人,一时云集。鸾祖沐浴,著新净衣,自执香炉,正向西坐,教诫大众言∶“地狱诸苦,不可不惧;西方净土,不可不欣。”遂与大众向西同音,高声念佛而往生。此时僧俗,皆见旙花映院,多闻异香天乐。
    留支三藏授与昙鸾祖师之净土经典究为何经?唐之道宣律师谓《观经》,明之云栖大师谓《阿弥陀经》,日本法霖法师谓《无量寿经》,而东大寺传承之三论系谱谓之《净土论》;各说不同,颇难认定。然而考查历代三藏法师悉皆翻译与己有缘经论,以此经论为弘扬依据;又从鸾祖所撰《净土论注》考之,则留支三藏所授佛典恐非净土三部经,而正是天亲菩萨之《净土论》。
    昙鸾祖师之著书,始自《大集经》(未完),并及於医术、道教之书,然此等书籍皆失传,唯净土教理之书三部流传於世,即∶

1、《净土论注》二卷
2、《赞阿弥陀佛偈》一卷
3、《略论安乐净土义》一卷

    其中(一)是《净土论》之注,(二)是赞阿弥陀佛之诵偈,(三)是略论净土。然第三之《略论安乐净土义》一书,是否鸾祖真撰,疑点颇多,故後之净土大德,甚少引用。

上一篇:善导大师传
下一篇:龙树菩萨传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