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弥陀莲社>>莲花山庄>>法然上人传
法然上人传
2007年10月24日14:59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990 字体: 繁體

诞 生

  日本净土宗祖,讳源空,法然是其房号。一一三三年(长承二年)四月七日诞生于美作国久米南条稻冈庄(今冈山县久米郡久米南町诞生寺)。诞生之际,有紫云降白幡两条落于庭中椋树之瑞异。幼名势至丸。父名漆间时国,母秦氏,为当地之豪族。其时,父担任久米郡维持治安职务的押领使。

出 家

  上人九岁时,父不幸遭遇稻冈庄预所(派出所)明石定明之夜袭,因负重创。父临终嘱上人勿将仇报仇,不然将永无了期矣。上人乃投菩提寺(冈山县胜田郡奈义町高丹)依叔父法觉观修业,聪慧非凡。

修 道

  一一四五年(天养二年)上人十三岁,持其叔父所书的《进文殊像一躯》的介绍信,登上佛教重镇的比睿山延历寺。先投北谷持法房源光,继依西谷功德院皇圆为师(《扶桑略记》(三十卷)的撰著者,关白藤原道兼之五世孙),一一四七年(久安三年)于延历寺戒坛院受戒,学习天台三大部教典。一一五零年(久安六年)人睿空之门,遁居于西塔北谷之黑谷(青龙寺),时上人十八岁,由睿空上人赐房号法然,并将比睿山最初之师源光与自名各取一字,命名源空。

回 心

  上人于修行佛道中,深察由戒定慧三学进道之难,以“非三学之器”自居,致力求索简易稳便之修行法门。其时,黑谷有于别所(静室道场)隐居专修念佛二十五三昧的“隐居圣” (即如俗谓“老修行”),此法由源信僧都所倡导,源信有《往生要集》之述作。上人受持披诵,顿觉相契,遂决定修持念佛法门,矢志往生弥陀净土,终生不易。

入 净

  上人二十四岁时,下比睿诣嵯峨,参笼于释迦堂(此时奉有东大寺沙门然于九八七年,宽和三年由宋请来之栴檀释迦佛像,倍极庄严,为道俗钦崇,至今犹盛)。继而行脚佛教初盛地之南郡(奈良),接触到与天台净土教有所不同的净土教,元兴寺有肇自智光的三论净土教,东大寺有永观、珍海相传的净土教等,愈益加深了对净土法门的体会。同时,复于黑谷悉心钻研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

开 宗

  一一七五年(承安五年),上人四十三岁时,基于观经疏散善义——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仗佛愿力往生净土之要义,偏依善导一师,开宗立教。降比睿山,先居广谷游莲房,寻移居于东山大谷之吉水。时值源平战乱,天灾人祸频仍,上人所倡厌秽欣净,简便易行之念佛法门,遂应运而行,广为社会上下人等所信仰,上人之德誉广被于东海、北陆诸地。

论 义

  一一八六年(文治二年),天台宗显真为发起人,邀招上人于洛北之大原,集诸方知识大德——光明寺之明遍,笠置之贞庆,东大寺劝进之重源,天台之智海,证真等三百余人,举行论辩,讨论上人所倡之专修念佛法门,此即有名的“大原谈义”。盖法无高下,契机为贵。犹药无贵贱,对症为佳。经过这一番议论,不仅专修念佛之真义,普为佛教界所闻知,而上人之德望,亦随之光大。

选 择

  当平氏全盘时期处于失意状态的九条兼实,随着源赖朝登上政治舞台而显达起来。一一八六年(文治二年)由右大臣擢升为摄政,越三年又兼任太政大臣。他于此时皈依上人,成为上人热心的护法者。其后,兼实虽因建久政变(建久七年)而失官,仍为上人得力之外护。迨其晚年,终依上人为戒师而得度出家。上人重要撰着《选择本愿念佛集》(建久九年撰),便是应兼实之请而撰写的。由是专修念佛之净土法门,遂迅速晋及于全国各地。

制 诫

  一二零四年(元久一年)延历寺僧徒,以法然别树一帜,诉于天台座主真性,要求停止专修念佛。时以法然为天台宗之僧侣,议定应由本宗处理。是年十一月,上人于京中集合门人实行“自肃自戒”,制订“七个条之制诫”,门下包括亲鸾(绰空)等,由一百九十人签名(原件现存京都小仓山之二尊院),申述对阿弥陀佛以外的佛、菩萨之轻谤,对念佛以外的修持圣道门诸余行者之方争论,对淫酒食肉之劝诱,将守持戒律者目杂行等。皆所禁制。将此进上天台座主,以证实无违背之意。

遇 徙

  一二零五年(元久二年)九月,南都兴福寺僧徒,将“九个条奏状”上诉于院,告发上人无敕许而立念佛之新宗,专修念佛与日本诸神相背反等“过失”。然以兴福寺为氏寺之藤原氏中,甚有支持上人者,加以专修念佛一法已广行世间,实不可得而轻率禁止,院之审议,一时未行。可是,一二零六年(建永一年)末之时,上人门徒住莲、安乐二人,将善导大师的“六时礼赞”谱以哀婉之调,颇流行于一时。当后鸟羽上皇离院巡幸熊野山时,院之女史二人依投住莲、安乐出家为尼(一说院女与二人有私)。于是,当院以兴福寺奏状为口实,弹压下来,九条兼实此时亦无能为力。追究责任及于上人,被判刑配流于四国地方,此时上人已臻七十五岁高龄了。

行 化

  上人被配流之所,原先定为土佐国,因兼实从中斡旋,改配于九条氏领地之赞岐国(香川县)。兼实对上人这一叵测之遭遇,心情沉痛异常,相送上人出京后,遂即西逝。上人泛舟下淀川,过摄津经之岛、播磨高砂、室津,经盐饱岛抵四国。沿途之中,随缘垂教,扬化颇多。一般民众渔夫农民,乃至游女(艳装弹唱于舟间之伎女。当年曾受上人教化之游女元祖名友君者之墓及塑像,今仍存于室津之净运寺)皆无不受教。于当年内,虽蒙赦免离去四国,然犹未许入京,上人乃隐栖于摄津之胜尾寺,经四年之久。

西 逝

  一二一一年(建历一年)末,蒙准归京,仍居东山大谷吉水草庵。翌年正月示疾。正月二十三日,作为顾命之遗训,写下楷定一宗要旨以防后世曲解师意的三百余字的著名《一枚起请文》(原件今存大本山黑谷金戒光明寺,为一宗独一无二的法宝)。一二一二年(建历二年)正月二十五日,上人所作已办,安祥西逝。时年八十岁。

门  流

  由上人开宗立教的净土法门,受到僧俗群众的广泛崇奉。即修行圣道门之他宗大德对上人亦亟尊崇,如圣觉、明遍、重源等。上人的门人弟子,继承绍隆净土法门者,主要有幸西 (一念义)、圣光(镇西义)、隆宽(多念义)、证空(西山义)、长西 (诸行本原义)等。
  上人入寂后,其东山大谷墓堂成为专修念佛者皈依之中心地。墓堂建成后,由信空管理。上人灭后第十五年,即一二二七年(嘉禄三年),比睿山延历寺僧徒掀起所谓“嘉禄法难”。专修念佛指导人物的隆宽、空阿弥、幸西三人,遭到配流之刑。天台山门徒众,欲掘出上人遗骸放流于鸭川。由于信空事前谋虑,趁夜将上人遗骸奉迁至嵯峨,时为一二二七年(嘉禄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之夜。更于翌年正月二十五日于粟生野荼毗,奉遗骨安葬于嵯峨二尊院境内之雁塔。
  其后,于东山大谷,修复了上人墓堂。作为上人之遗迹,知恩院的完成,则是由此以后又经过约二百年的事情。

上一篇:道绰禅师传
下一篇:明末临济宗高僧密云圆悟略传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