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根」,梵语Kasalamula,意思是善本或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无贪、无嗔、无痴,乃是善根之本,合称为善根。顾名思义,大家也能领会善根的大意,以及它的适用领域。
各人有无善根或有多少则因人而异。例如有甲、乙二人,相偕听了一场佛法开示,甲深受感动,或有所悟,往後勤研佛经,并常到佛寺礼佛,终於成了一位弘法的善知识;但是,乙听了佛法之後,却继续在红尘翻滚,执著於欢娱,内心始终被三毒霸占,无视於佛法的开示。虽然两人因缘相同,结果却迥异。
另外,一般人常把「善根」与「天份」混淆不清。像科学家发现了中子、质子,进而使人们得到更迅速的文明产品,这显然是非凡的科学禀赋,但不是善根;或像某些人在音乐、写作、艺术等等方面的天赋才能,这也不是善根。因为善根与天份的差异实在太大了。
如果持有特殊的天赋,但缺少为善的悲心,也许无法利益众生,亦可能危害世间,或说天赋善则救人,恶能杀人。但是,善根就不一样了,无论才能如何,它就像芬芳的花朵一样,永远照耀人间。
每个人所具有的善根多少都不同,善根越深厚,那是一种福报,别人无法占有;因为,善根完全是按照个人前世或前几劫修得无数福德,才能得到的法果,不是菩萨送给他的。善根要靠自己去修持,去实践,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自然会种下善根,日後也不愁不结善果。如果做恶多端的人,不曾有过善业,又如何能种下善根呢?
所以,祖先有大善根,後世子女不一定会有,所谓「各人善根各人修,莫造恶业自尝果。」,别人有善根,也不必嫉妒、自卑、或妄自菲薄,应立志发下愿力,努力修持,加以实践,要知世间福报恶果的应验是履试不爽,只是时间迟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