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至二九七六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中,一诚法师被赶出寺门,强行调入云居山垦殖场改作农工。先去深山破竹子,后来又改放牛,更多的时间则是在云居山公路工地上。
尽管如此,师仍是不改初衷,克奉操守,独息暗中坚持茹素诵经。一九七八年底,师与体光等道友率先回到云居山祗树堂禅寺旧址,劈茅草砍竹子,搭盖茅蓬,恢复出家人生活,并且举行了佛事活动,次年春,和众道友归驻真如禅寺。不久,被推举为本寺寺务管理委员会委员,任知客,师主张先行修复虚云舍利塔,以扩大影响,并赴京请示,得到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肯定。
一九八五年秋,升座荣膺真如禅寺方丈。此后尤以重兴祖庭,“继佛续心灯,宏法是家务”为己任。在主持寺务管埋中,既注重历代祖师遗训的实践,又紧密结合今日的情况,做到既奉佛法,亦守世法,对于寺务管理重点抓了僧众的定身心,杜放逸,严戒律。制定了“真如寺常住规约”、“客堂规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带头认真遵循。
在师的表率示范下,真如寺僧众认真恢复与光大了虚云主寺时期所形成的道风,每日的早晚功课上殿,每月望朔“布萨诵戒”,重视僧从的坐禅习定。新建面积达千馀平方米的新禅堂於一九九零年落成,增加坐长香的僧人,又在原先每日坐四支香的基础上,延长至每日坐十四支香,以期深入修持。每年举行夏讲冬禅七,不仅寺僧众参,而且有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四众弟子专程前来。还注意带领僧众进行农耕,以实践首丈祖师遗训。于一九八七年即恢复“真如禅寺僧伽农场”,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又学习世间法,采取承包责任制,以调动僧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因而,真如寺呈现道风正,规矩严,农禅好,各项事兴业旺发达的局面。
自一九八五年起,师亲自设计与指挥施工完成了虚云纪念堂、西禅堂、方丈寮与性福、海灯、朗耀诸和尚塔墓;先后完成了观衡、戒显等历代祖师塔墓的修茸。寺内诸殿堂楼阁修复一新,数百尊佛像得以重塑,且镶金饰彩,无比庄严。他重视青年僧人的修学,带领他们遵奉“般若堂中学无为,明心见性是指归”之圭旨,深人《金刚经》等经典的学习;教导他们应当把握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刻警惕,做到“不污染”;强调“尘尘混如,刹刹达云”;要求他们学禅应当首先学会做人,懂得禅法即在平日行劳作之中,学禅不能一味追求形式,而挖土挑水耕田也是修行。
师对于他们视性殊,或安排坐长香,或坐香与出坡并举。先后将几名符合条件者送至北京、灵岩山佛学院培养,大胆启用青年僧人充任职事,委以重任。对于众多僧人,每年春夏两季都要组织他们学习唱念。一九八七年,主持举办本寺僧众培训班。二年后,又专们聘请广州光孝首座和尚本智来寺主持讲经班。
一九九二年,主动支持江西省佛教协会来寺举办执事培训班,并亲自主讲“寺院清规”。期间,安排真如寺全体青年僧人前去旁听,以提高学识。为绍隆佛种,续燃传灯,於一九八五年、一九八八年、一九九一年三次主持传授三坛大戒,受戒衲子上千万。一九八九年秋,应宣化之邀,作为“中国佛教赴美弘法团”成员,抵美国万佛圣城参加传戒大典,担任尊证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