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佛陀的證道
佛陀的證道
2008年12月20日10:12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792 字体: 繁體

 

  二十九歲(一說十九歲)那年﹐太子終於不聽父王的勸阻﹐在一天夜裏﹐悄悄告別了沉睡中的妻兒﹐捨棄了他所擁有的豪華生活﹐跨上馬背﹐出城而去。來到羅摩村﹐剃除鬚髮﹐披上袈裟﹐成為一位沙門﹐獨自踏上了尋找宇宙﹑人生真理的漫漫長途。
   
  他幾乎尋訪遍了當時所有著名的婆羅門學者﹐即使他們學識淵博﹐道行甚深﹐或以禪修達到非想非非想處定﹐但終不能使悉達多心服﹐因為他們不能解答他關於宇宙人生的許多疑問。很顯然﹐他所尋求的不是哲學上的沉思﹐也不是形而上學的理論﹐而是生命的真諦――這才是他所追尋的世間珍寶。從此﹐他又告別這些〝仙人〞﹐獨自進入苦行林﹐希望通過苦行發現真理﹐這時人們稱他為〝沙門瞿曇〞。如斯雪山苦行六年﹐僅以馬麥充飢﹐甚至日僅一粒﹐形體枯瘦如柴﹐仍未見道。他發覺這並非最好的選擇﹐為了求道﹐還必須有身體的保證﹐於是﹐放棄苦行﹐渡過尼連禪河(Nairanjana)沐浴﹐更衣﹐接受牧女的乳糜之供﹐來到伽耶城外一株畢鉢羅(Pippala)樹下﹐以吉祥草敷金剛座﹐東向跏趺而坐﹐發大弘願:"若不證得無上正覺﹐寧可粉碎此身﹐終不起座。"於是靜心默照﹐思惟出離人間之苦的解脫之道。他最終以奮勇精進的定力﹐大雄大智的慧力﹐在樹下靜坐四十九日 (一說七日七夜)﹐降伏了內外魔障﹐於二月初八日之夜﹐睹東方啟明星﹐豁然開悟――彻悟宇宙人生萬事萬物皆由緣起﹐緣起的萬事萬物畢竟性空(無常﹑無我)﹐獲得了他矢志以求的生命的真諦。正如中阿含經第56《羅摩經》所言:"生知生見﹐定道品法﹐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注2)廓然圓悟﹐成等正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所以稱為無上的佛陀(Buddha)﹐弟子們尊稱他為釋迦牟尼(Sakya-muni)。

 

上一篇:佛陀的生日
下一篇:佛陀的啟示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