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明,指在修密法过程中于特定时刻所悟、所证的光明,相对于如母的根光明,称“子光明”。父母二续所说道光明,是由修本系法特有的拙火定、双运道、睡眠定、本尊法等而证得,统称“密义光明”,以区别于显教修持所证得的“通义光明”。依修证的次第,密义光明大体可分为觉受光明、喻光明、实义光明三种。 觉受光明,谓初修时所得觉受,被认为只是与真正的心性光明相似的一种体验或体会。关于觉受光明的觉受,密典中多说为乐、明、无念(无择、无分别)三相。《密咒道次第宝鬘释》解释这三相又各有三相。
乐的定义是:“于此无不顺之违缘者,谓之乐。”没有不顺适的感受,叫做乐,此乐有三义:一无相之乐,无外境之纷扰;二无二之乐,无“二执染显”——没有所乐与能乐的分别与执着;三无为之乐,乐自然而现,不借助任何条件,非凡夫由欲望、需求的满足而得到的有为之乐。
明的定义是:“灵明展开而不遮,为从本来具有,谓之明。”明,指一种本然的灵明觉照之性,其义亦三:一无境而自明,非对境分别之知,而是那纯粹的“能知”之自体;二本来明,非随缘生起,而是本来具有的明;三自如之明,非造作者,非因缘所生的有为法,而是本然自有的灵明觉性。无念的定义是:“远离寻伺之心识,谓之无择。”其义亦三:一离善寻(善的寻思),不染着于能修之“我”与所修之法;二离恶寻,断除与烦恼相应的粗寻思和意识深层微细的伺察;三离无记寻,没有非善非恶的寻思,灵明知性住于对自身了知不昧之境。远离寻伺,意谓超越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