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演音,李姓,字步同,天津人,肄业于日本美专,执教于国内各校,民国七年,出家杭州大慈,受具灵隐,慨律学久衰,乃发心宏阐,于是萍居浙闽,专事讲述,著有南山律苑丛书等行世,尤服灵严印公,故亦笃修净业,恒以生宏戒律,殃归西方为志,民国三十一年秋,于温灵预知时至,念佛而寂,年六十四,僧腊二十四,火后获舍利千八百余粒。
师云,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非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如下所列。当病重时,应将一切家事,及自身体悉皆放下。专一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寿已尽,决定往生。如寿未尽,虽求往生,而病反能速愈。因心专诚,故能灭除宿世恶业也。倘不如是放下一切,专一念佛者,如寿已尽,决定不能往生。因自己专求病愈,不求往生,无由往生故。如寿未尽,因其一心希冀病愈,妄生忧怖,不但不能速愈,反更增加病苦耳。
病未重时,亦可服药。但仍须精进念佛,勿作服药愈病之想,病已重时,可以不服药也。余昔卧病石室,有劝延医服药者,说偈谢云,阿弥陀佛,无上医王,舍此不求,是谓痴狂。一句弥陀,阿伽陀药,舍此不服,是谓大错,因平日既信净土法门,谆谆为人讲说。今日患病,何反舍此而求医药,可不谓痴 狂大错耶。
若病重时,痛苦甚剧者,切勿惊惶。因此病苦,乃宿世业障。或亦是转未来三途恶道之苦,于今生轻受,以速了偿也。
自己所有衣服诸物,宜于病重之时,即施于人。若依地藏菩萨本愿经,如来赞叹品所言供养经像等,则弥善也矣。
若病重时,神识犹清,应请善知识为之说法,尽力安慰。举病者今生所修善业,一一详言而赞叹之。令病者,心生欢喜,无有疑虑,自知命终之后,承斯善业,决定生西。
临终之际,切勿询问遗嘱,亦勿闲谈杂话。恐被牵动爱情,贪念世间,有碍往生耳。若欲留遗嘱者,应于健康时写书,付人保藏。
倘自言欲沐浴更衣者,则可顺其所欲而试为之。若言不欲,或禁口不能言者,皆不须强为。因常人命终之前,身体不免痛苦。偿强为移动沐浴更衣,则痛苦更当加剧。世有发愿往生之人,临终为眷属等移动扰乱,破坏其正念,遂至不能往生者,甚多甚多。又有临终可生善道,乃为他人误触,遂起嗔心,而牵入恶道者。如经所载,阿耆达王,死堕蛇身,岂不可畏。临终时,或坐或卧,皆随其意,未宜勉强。若自觉气力衰弱者,仅可卧床,勿求好看,勉强坐起。卧时,本应面西右胁侧卧,若因身体痛苦,改为仰卧,或面东左胁侧卧者,亦任其自然,不可强制。
大众助念佛时,应请阿弥陀佛接引像,供于病人卧室,令彼瞻视。助念之人,多少不拘。人多者宜轮班念,相续不断,或念六字,或念四字,或快或慢,皆须预问病人,随其平日习惯及好乐者念之,病人仍能相随默念。今见助念者,皆随己意,不问病人,既已违其平日习惯及好乐,何能相随默念。余愿自今以后,凡任助念者,于此一事,切宜留意。
寻常助念者,皆用引磐,及小木鱼。以余经验言之,神经衰弱者,病时甚畏引磐及小木鱼声。因其尖锐,刺激神经,反令心神不安,若依余意,应免除引磐小木鱼,仅用声音助念,最为妥当。或为击大钟大磐大木鱼,其声宏壮,闻者能起肃静之念,实胜引磐小木鱼也。但人之所好,各有不同。此事必先向病人详细问明,随其所好而试行之。或有未宜,仅可随时改变,万勿故执。
既已命终,最切要者,不可急忙移动。虽身染便秽,亦勿急为洗涤。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常人皆不注意此事,实最要紧。惟愿广劝同人,依此谨慎行之。
命终前后,家人万不可哭,哭有何益,能尽力帮助念佛,乃于亡者有实益耳。若必欲哭者,须俟命终八小时后。
顶门温暖之说,虽有所据,然亦不可固执。但能平时信愿真切,临终正念分明者,即可证其往生。
命终之后,念佛已毕,即锁房门,深防他人入内,误触亡者。必须经过八小时后,乃能浴身更衣。前文已言,今再谆嘱,切记切记。因八小时后,若移动者,亡人虽说不能言,亦觉痛苦。
八小时后,若手足关节硬,不能转动者,应以热水淋洗,用布搅热水,围于臂肘膝弯。不久即可活动,犹如生人。
凡念佛等一切功德,皆宜回向,普及法界众生。则其功德乃能广大,而亡者所获利益,亦更因之增长。
吾人临命终时,乃是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为人生最后。若未将往生资粮预备妥稳,必致手忙足乱,呼爷叫娘,多生恶业一齐现前,如何摆脱。临终虽恃他人助念,诸事如法。但自己亦须平日修持,乃可临终自在。奉劝诸仁者,总要及早预备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