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说禅
说禅
2008年03月05日14:44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685 字体: 繁體

 "禅"是简称,又名"禅那"、"驮衍那"、"持阿那"等。意译为"静虑"、"思惟修习"、"弃恶"、"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等。它指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极寂静以详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状态。说到这里,自然明白"禅"是一种觉悟,修道者因为得禅而见到了内心原本的"自我"。自性清净了,人生的痛苦与烦恼自然得以解脱。可是,修道者虽然实现了"禅",而内在的这个"自我"却无法言说的。它的极致,是一种空灵、清虚与淡雅,一切有为、有相到此都变的多余。

  禅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其目的及思惟对象则各异。禅及其他诸定,泛称为禅定;又或以禅为一种定,故将修禅沉思称为"禅思"。"禅"的"思"是一种什麽"思"呢?它,或许是一种"无心"的状态,也可能是悠逸飘然的感受,也可能是率真疏野的性情。

  全部的佛法,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持戒清净始可得禅定寂静,禅定寂静始能得真智开发。因禅定为佛教之主要修行,故大小乘经论皆广为说示之,而其种类繁多。华严宗五祖圭峰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说,禅可分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等五种。这又暗示"禅"的"相"千姿百态,一味的禅却因眼、耳、鼻、舍、身、意而呈现的千差万别。 

  修习禅定,自内心要有发起的胜因。《金光明最胜王经、最净地陀罗尼品》载:"成就静虑波罗蜜有五种相:(一)摄诸善法,令之不散。(二)常愿解脱,不执着于二边。(三)愿得神通,成就众生诸善根。(四)为净法界,蠲除心垢。(五)为断众生烦恼根本"。此乃说明菩萨修静虑波罗蜜时所期之意愿。因此,有时放下自我,认认真真的替他人着想着想,多做些利乐大众的事业,是否也是一种"禅"呢?

  中国各宗派均各依其教理而修禅定,唐宋以降最流行的为菩提达磨所传之禅。后者系源于《楞伽经》等之思想,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其宗旨在于阐扬经典以外,释尊以来以心传心之法。意即不依经典文字,专以坐禅及棒喝等方法,令众生悟其本来面目。此即禅传入中国后所成立之禅宗。唐代有牛头禅、北宗禅、南宗禅等流派;其后,南宗禅曾盛极一时。至临济、曹洞等宗,则各有其独特之宗风。 

  禅最朴实,也最接近生活。日常中一餐一饮,举手投足,都可体现禅;周围环境的一花一草,片云孤月,亦能展示禅。但,无论怎麽去参,前提是需要有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即道!有了这颗心,当下就能悟入实相无相的禅定之中,和它打成一片。
上一篇:“四缘”说
下一篇:业报轮回说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