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学习园地>>佛学知识>>念佛人在十大障碍中修行(不学不熟难成
念佛人在十大障碍中修行(不学不熟难成道)
2007年11月03日13:09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853 字体: 繁體

今年因特殊因缘,得遇见桂平西山龙华寺大和尚,得他慈悲开示一个多小时,受益良多,回家后反思,大和尚所开示的内容可以概括以下十点;这《念佛人在十大障碍中修行》是一本小手册,是一位南宁的师兄整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拥有在书柜,但一直没重视,经法师开示后,一边温读一边出冷汗,呵呵呵呵,基础不牢难成大道。分享,,这文章整理过,更顺口更明了(不同网上的),,把它放在床头了,嘻嘻,,
一念佛之身不求无病。身体没有疾病,贪欲就会旺盛,现有的福禄都无法满足。为满足贪欲,必然会破戒而退失道心。如知道病是合和因缘,本体是空的,则疾病不能使我觉得烦恼。病苦生成后,知道有恶因并缘熟才有如此恶果,从而弃恶从善,精进修行,觉悟到疾病和这个色身都是和合因缘,本体都是空的,是妙有真空,则疾病就是修行的良药。
二、人生在世不求无难。如事事如意,样样顺心,就可能奢侈浪费。过着骄傲奢侈的生活,就会认为高人一等,甚至会欺压和污辱别人,大悲心已失,怎么能真证道?如知道所遇患难,是因缘和合所成,是妄有,本体是空,而我的佛性是妙有真空,不增不减,障难怎能伤到我?或在患难中作还债想,现在是我恶业果熟,缘尽则散,心里就不觉得冤屈,甘愿接受苦难,则障难伤害不到我的心;或从此生出离心,生大悲心,发愿心,勤作忏悔,必能知难而离难;患难反而成为解脱的助缘。
三、究心不求没有障碍。如果究心(证念佛三昧或明心见性)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容易造成不按照祖师规矩有次序去修行。不按规矩去修行,就会未得谓得(即没有修得到这个地步,又对别人说修到了那个地步)就犯大妄语了。理解到障碍是和合因缘,本来是没有的,缘到则生,缘尽则灭,你与他缘尽了,障碍便自灭了。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慧命得到涵养,这个障就是解脱之缘,烦恼即菩提,在障碍中也逍遥自在。
四、修行不求无魔。不要幻想修行时没有魔来干扰,因为我们修行是要出六道轮回,那时就不是魔的眷属,魔王担心子孙越来越少,必定会派魔子魔孙,千方百计来干扰我们修行,使我们修行不能成功,所以修行必有魔障,但没有魔障的考验就显不出我们的誓愿是否坚毅,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如誓愿不坚,没有克服万难的决心 ,那么《楞严经》上讲的五十种阴魔就会得逞,魔会幻化出某些好的境界让你信以为真,不再前进,不能破除幻象,就会未证谓证,犯大妄语。实际上佛魔不二,好像是一个手的两面,无佛就无魔,无魔也就无佛,关健在于是否执着而已,若不执着,魔就不能扰乱我心。魔因执着而不能出六道轮回,心苦无量,所以对魔必发大悲心,誓愿度之,现在虽然来扰乱我,但魔由此而得闻佛法,一天不离开,就一天见闻佛法,魔正是我修法的伴侣。
五、办事不求容易成功。办事容易成功,心里就会有轻视而自大的思想,而认为我很有能力。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个“天”就是各种缘,我可以去精心策划某件事情,但结果是否成功要看是否缘熟,由众生的共业和我的别业来决定,事办成了,是各种缘熟,并非我有很大的能力 。事情难办时,能忍耐并运用智慧去解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问题,智慧到哪里去用?只要是有益于众生之事,尽力去办,正是既能培福又能修慧。故能苦甘之如饴,在困难中也能安乐。
六、交朋友不求对自己有利益。心里总想着朋友要有利益给我,未想到我是否有益于朋友,则于道义上讲也不公平。心不公平则所见都是别人对不起我的地方,看到的都是别人的不足,不见自己的不是,这就与道相违。要觉察到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则不必要求别人一定要对自己好;好恶随缘,只问自己对别人是否有利;心正则自利利他,以利他而获自利。 我能利益他人,则结交后他人能成就我的布施,而我施与后,心中不留痕迹,没有所施之物,也没有受施之人,即三体轮空,久而久之可以明心见性。所以应结交不如我的人,以为我成道的资粮。
七、对别人不求都能顺我心。别人样样顺着我时,则我的内心 就会自尊自大。自尊自大就会导致我的都对而别人是错的,我执极重,与佛性不相应。觉悟了的人处世看到别人的过失,是用来对照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毛病,以修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要求别人有所回报,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反求诸已,别人的种种不对,都像镜子一样反照我的不足,我能不断改正,则能逐渐与圣道相应。又说“苦口的是良药,忠言必然逆耳”,所以别人逆我,正是在帮助我,处于逆人中间,岂不不象游览景色优美的园林一样?
八、布施不求回报。如果帮助别人又希望得到回报,正是意有所图。意有所图就不能三体轮空,则与道不相应,只是在修福而已。修德才是根本,修德才能出轮回,若意有所图必然存在想扬名立万的思想,就会陷在名利场不能出来,心就被污染了。要明白功德本无自性,污垢去掉性德方显;佛性时时放光,但被各种污垢包围不能显现,修行就是要把这些污垢去掉。正需不断划磨,怎么能添上这些污垢呢?把这些求名利和回报的思想当作破鞋一样舍弃吧!
九、利益不求有份。见有利益也想有一份,这是贪心。修行就是要去掉这个贪,常起贪心就不是痴吗?痴心一动就可能不择手段,种种损人利已的事也能干得出来,最后身败名裂。世间利益本来是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大厦千间,夜眠六尺,一口气不来,什么都是别人的,唯有所造的业相随;生前为得大利,日夜思维,不得安宁,烦恼太多了,人怎么能清静呢?钱财用的不是地方,又要造业受报,如此说来何必去求大利呢?钱财从布施中来,六度万行从布施开始,庞蕴居士把万贯家财沉入江中,正是彻底疏远心乱的源头,最后证得大道,钱财能障人心,应适可而止,如果你还在不断地追逐财富,证明你还不够富有,如果富足了,还用去求财吗?追求财富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人和事,这不是自找烦恼吗?哪里是贵呢?万事无求品自高,无求才是真富贵。
十、被压抑时不求申明。受到冤枉委屈如想申辩,怕别人不明白,则我是人非之心未除,已不能同体大悲。此我是人非之心会引起嗔恨心,则与道相违。被压抑后首先要想自己有否过错,改过就是了,否则,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何必去申辩?以谦让作为忍受被压抑的良方,受压抑时怎么能伤害我的心?正要通过修行恢复本性,本来我的心像虚空一样广大,那就让受压抑时我的感受,作为检验修行是否有进步的标尺吧。
   此十大障碍包括了一切障碍,这十不求法,可破除一切障碍。只有大智上根人能做到,而对中下根人决不敢抱太大希望。如果真能用这十不求法,在出现种种障碍时,都能对照观察自己以求觉悟:自己做到了多少?是否与佛道相应?并保持下去。则受魔障时能不被群魔伤害以至退转道心,各种声色出现也不能惑乱我们的心,乃至于在有憎爱名利及人我是非得失的场合,亦可不受其害。我心先在障碍中,有应对之策,这些障碍就不能碍我(见各条第三句),有障碍时都可以克服,使之不为障碍,则于修行时可以前进,何况处于自然无碍的境地,道业更加可以精进了,如处山崖的树木,虽然天旱了很久,空气像要燃烧一样,还能不改变其颜色,当到了又下雨又是春天时怎么能不郁郁葱葱呢?又如六根欠缺之人,生活虽然不便,但对于谋生,也有各种巧计。若以求谋生之计的心思,移到修道上,什么障碍都能克服,那么在障碍中也能修道,(所谓困则求通,穷则思变是也)。故知此障碍即是一切众生的大善知识,也是给一切众生作良好护佑的福田,可以帮助我们了脱生死,可以使我们超凡入圣,所有世间一切美味、华服、珠宝等一切宝贝,都比不上它。反之若不是以障碍为道。则对于不是障碍的反而成为障碍。此十无碍道所生过失都在各条中列出来了,(各条第四句)所谓物极必反,顺利舒适反而造成一切不吉祥的事,最后变成障碍道业的因缘,变成十种过失。这十种过失都从不知不觉中生成,都名邪见,辗转生起无穷无尽的恶法,遍虚空界,必然使众生随落到地狱中去,怎么能对此不生警惕?不慎重对待呢?若能体会这些有碍之境,本体皆空,则在障碍中就能透过(若求一直通畅则反而为碍),障碍都成了妙境(各条第五句),对某件事情之得与失,我们并不能明晰其因果,又怎么能对其强行取舍呢?释迦牟尼佛正是在障碍中证得菩提道,好像为求半偈时遇罗刹、作忍辱仙人时碰到歌利王、后有鸯屈摩罗之辈,作佛时有女人用盆装作孕妇来毁谤,也有提婆达多这样的恶徒。这些都是逆缘,而佛都能感化他们并与他们授记,将来都成佛祖。这不是以他的逆来作为我的顺吗?不是以他们的毁谤来成就我的道行吗?何况现在处于五浊恶世,传统道德沦丧,举世求名求利,人我诤斗激烈,对于学佛人怎么会没有障碍?如果不先对这障碍有清醒的认识,当障碍出现了就不能排除及克服,我们就不能得到三昧,实在可惜!所以依据把我所知道的略为写出来,也给大家知道,请不要嫌弃。如果因为知道这些道理,当障碍现前时,反而能够勇往直前,道业节节上升,就可以说得到了本篇文章的宗旨了。
 
上一篇: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星云大师
下一篇:念佛法门详细介绍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