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专题栏目>>华严专栏>>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一)05
2007年06月04日10:02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2579 字体: 繁體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 (一)05
 
  己三、总结回向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三世一切诸佛悉皆称扬赞叹如此殊胜的大愿王,我今总集三世所造一切善根,作殊胜的回向,祈愿得到普贤的殊胜妙行。
 
  《华严经》中文殊、普贤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最初修行时,普贤是所信的法界,文殊是能信的心念。所信的法界就是自身中被烦恼缠缚障蔽的如来藏。《般若理趣品》中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普贤菩萨自体遍故。”华严初会普贤即入藏身三昧,也就是这个意思。要通过文殊的信心,对此产生信解。《佛名经》中云:“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善财童子也是因为见到文殊之后,才发起大菩提心。所以经中说从文殊出生一切菩萨,无有止息。如果初学者对此没有信念与认识,那么可以说他学佛修行的目标尚不明确,因为不知不信自身本具如来藏。
 
  当修行者深信自心本具佛性,则应发起六度万行,在阿赖耶的矿藏中开发出佛性摩尼宝珠,否则只是心中想想,口中念念,佛性不会无缘无故显发出来。在此阶段是修行起步时,但在迈步前行之前,必须具备如眼睛一样的定解。所以此时文殊表示如目正见,普贤表示正行健足。此时彼二不能偏离。《慈氏章》中云:“汝得见诸善友,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很多修行人虽然也发心要悟明心地,显发自心真如佛性,但因见解不正,盲修瞎炼,纵经多年,也是徒劳身心。有些虽具知见,但执理废事,不起妙行,终究是说食数宝,对解脱无有大利。
 
  在以正见妙行如法修持渐趋深入时,要以无漏根本妙智契合清净法界。此时普贤代表出离缠缚障盖的如来藏,如善财修行入于普贤毛孔,一一毛孔广大无边等于法界,所以经中说普贤身相如虚空,又因见到普贤即得智波罗蜜,此即是说因证悟本体所以自然出生大智。文殊表示能证法界体性的大智,此智本来与佛无二一体,所以称为不动智,此智是一切诸佛之母,即般若旨趣。所以善财再次见到文殊,然后才见到普贤,说明依智慧才能证悟契入法界本体。如经云:“无有如外智能证于如,亦无智外如为智所入。”《曼殊干钵经》云:“尔时众中菩萨摩诃萨,一切有情,同修普贤曼殊行愿,证入毗卢遮那如来十大慈佛心观。”
 
  基道果三者二圣都能代表,所以一切修学都应随彼而修。尤其普贤文殊是得果而不舍因行,彼行愿即佛行愿。大乘的上上根修行者,当如普贤文殊以佛之知见,即站在佛果的高度上,来行持一切因地行门,如是则一行具足一切行,一切行悉同无漏智慧,离言绝相,契合法身,这也就是密宗金刚乘中把佛果转为道用的意趣。但显宗里只有大概道理上的一个说法,具体行持的方便少有解说,而在密宗尤其大圆满中,对这一行门作了深入细致具体的宣说,并以窍诀开示修法,可使行人于此五浊恶世中短暂的一生甚至仅仅六个月中成就毗卢遮那无上佛果,如此才是真正了义的随文殊普贤诸佛修学。
 
  正因为二大圣者殊胜无比,所以龙树菩萨说:“文殊师利勇猛智”至“为得普贤殊胜行”这两颂是极为殊胜的回向,也能包含一切的回向。
 
  戊四、回向极乐愿分二:往生净土愿;蒙佛授记愿。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以上普贤菩萨发了以十大愿王为主的无量阿僧祇大愿,但能疾速成就现前如上大愿的最胜第一方便即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普贤菩萨以身作则,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我们也应接受菩萨的劝导,求愿往生。普贤菩萨说:愿我临终舍寿之际,能无余遣除一切违缘障碍,亲自面见阿弥陀佛,蒙佛接引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即刻现前圆满成就此无上大愿王,彼时功德自在能周遍利乐九界一切众生。
 
  长行文中云:“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后得见佛及诸大菩萨,蒙佛授记,之后无量劫中度化众生。真是无独有偶,文殊菩萨也发了几乎与此完全相同的愿。《文殊师利发愿经》云:“愿我命终时,灭除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刹。生彼佛国已,成满诸大愿,阿弥陀如来,现前授我记。”
 
  文殊妙吉祥化身的全知麦彭仁波切说:「无边无际的所知法之中,薄伽梵善逝佛果具有无与伦比的功德。能获得佛果之因无非是修无量诸菩萨行。具有无碍大悲愍念救拨一切众生痛苦的佛陀,以深智善加观察之后,发现此等刚强罪苦众生,智力浅陋,难以通达甚深广大圣道。然而能令此等安乐、无难、无勤之中圆满一切普贤行愿的殊胜方便即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其原因是:往生彼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誓愿力、智慧力,所以仅仅具有信心、发愿就能往生。而且一经往生之后,在无须勤作之中自然获得信心等胜妙功德,住于不退地中,也将很快圆满普贤微妙之行。因此修习此法极为容易而且具有重要意义。」
 
  没有得大自在的修行人临终时确实非常关键,如果失去正念,则会铸成大错。彻悟禅师云:“生死关头,惟二种力。一者心绪多端,重处偏坠,此心力也。二者如人负债,强者先牵,此业力也。业力最大,心力尤大。以业无自性,全依于心,心能造业,亦能转业。故业力惟强,心力惟重,乃能牵生。若以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则强,心重业强,惟西方是趣,则他是报终命尽,必经西方,不生余处矣。”但如果以殷重心,造极重十恶力,则临终心重业强,一定牵往三恶趣中。如一堵墙或一棵树,要知它最终会倒向何方,就要看它平时倾向于哪一方,则最后一定倒在那一方。临终的障碍虽有多种,但最根本的就是忘失正念,退失信心,尤其是贪恋父母妻子儿女、兄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房屋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等等。如果有一丝一毫的贪恋耽著,则成违缘障碍,不得往生。
 
  杨次公云:“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因此作为求解脱求往生的行人,对娑婆世界的贪爱,应力求日日淡薄减轻,务使解脱心、往生净土心越来越深切强烈,则临终不会因为亲人的哭泣哀号而生贪爱,也不会因为丰富的家产财物而恋恋难舍,平时能看破,临终自然会放下自在。凡人临命终时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该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应贪生怕死。时常思维:现在我这个身体,由三十六种不净物所构成,种种痛苦日夜不停地折腾,现在若能舍弃这个臭皮囊,往生净土,莲花化身,受无量快乐,见佛闻法,远离痛苦得到解脱。如脱去臭秽破烂的衣服,换上华丽舒服的新衣,高兴都来不及,为什么却忧愁害怕呢?故应放下身心,莫生贪著。如果有疾病,不管轻重,都应思维死亡无常,死期不定,以念佛心、求生净土心安然等待迎接死亡的到来。
 
  如果临终产生三种疑惑心也会成为往生的障碍,所以应该遣除。所谓“三疑”慈照宗主在《净土十门》中说:「念佛人临命终时,如果有三种疑虑,便不能往生净土。第一、疑我生前所造的业非常重,修行的时间太短,恐怕不能往生。第二、疑我虽念弥陀,但现在有心愿还未了,以及尚有贪嗔痴爱没有息灭,恐怕不能往生。第三、疑我虽然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担心佛不来接引。有这三种疑虑就会构成障碍,失掉正念,致使不得往生。所以念佛的人切切要真实谛信佛经,不要生起疑惑。经中说念佛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乱,下至十念都会成功往生,蒙佛接引往生九品莲花之中,辞别五浊恶世。如果能够心心不昧,念念无差,则永断疑情,决定往生无疑。」临终善恶心念的力量都很强,因此千万要断除邪见恶念,再再增上善心正念。古德云:“一切众生临终之时,刀风解形,死苦来逼,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又如有人对敌破阵,一形之力一时用尽,其十念之善亦如是也。又若人临终时,生一念邪见增上恶心,则能倾三界之福,即入恶道也。”印光大师归纳了临终三条要点,大家都应遵守奉行。三要即:“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果能依此三法以行,决定可以消除宿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法王如意宝说:“《行愿品》中的临欲命终指外气已断尽,内气尚未断尽之时,此时愿蒙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行者面前,放光加持赐予安慰,消除一切障碍,使行者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安祥愉悦,不经中阴,被佛接迎刹那间化生到极乐世界胜莲花中,即刻花开见佛,聆听法音,顿悟无生,成就辩才神通陀罗尼,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一切功德,得大解脱,获大自在,尽未来际,遍十方一切刹,任运度化无边众生。如果于此时不能往生入中阴境界,见阎罗王受彼审问,经历中阴种种险境,身心不得自在,往生还是很困难,所以修行者或助念之人,在此时应特别注意,提起正念,力求此时顺利往生。”
 
  己一、往生净土愿分二:净土的殊胜;净土修法。
 
  庚一、净土的殊胜
 
  纵观如来无量教法虽大小偏圆权实顿渐不同,但都可统摄于念佛法门之中。佛陀为一大事因缘出兴世间,无非指点众生认取自心佛性。所谓种种譬喻言辞,尘说刹说炽燃说都只为令众生入佛知见,现前法身常寂光土,此为究竟目的。所以如来开示出的无量方便都是念佛法门,或直念自心真如佛性,以六度万行,戒定慧三学来开发,令其显明。或虽知自心具有本觉佛性,但须仰仗已觉悟且具有大力量的他佛,以期感应道交,自他不二时,方知十方诸佛与我无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恒时不离分寸。因此可说一切法门都是念佛法门,不念自佛,即念他佛,或念自他不二佛。所以藕益大师云:“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直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印光大师也说:“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若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禅宗真歇了禅师云:“念佛法门,径路修行,正按大藏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机。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净业,同归一源。入得此门,无量法门,悉皆能入。”
 
  《华严经》中海云比丘告诉善财童子说:「佛法大海,深广无边,但我所知道的只有此念佛三昧,依此三昧得见一切诸佛菩萨以及庄严清净的佛刹,令众生远离颠倒妄想。」既然一切法门都是念佛,即念法报化三身佛,那么也就会往生在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四种净土之中,所以也可以说一切法门都是净土法门,这是毫不过分也不夸大的说法。而且末法时代净土法门在显宗中可以说是苦海中的慈航,暗夜中的明灯,依此法门,纵然烦恼无明不能断尽,也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净土,横出三界。不断烦恼能出三界,在一般教理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是世尊彻底悲心流露,为末法众生开出的最胜第一方便。《像法决疑经》云:“本师灭度,正法五百年,持戒得坚固;像法一千年,坐禅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又如《大集经》中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文殊菩萨与观世音菩萨也教诫行人末法时代念佛法门最为殊胜。《高僧传》中记载法照大师面见文殊菩萨的请示足可证明。大师问:“末法时代的凡夫障垢很深,距离圣者已很遥远。善知识也渐渐变得陋劣,所以佛性无法开发令其显现。佛法浩瀚无涯,不知修行什么法门最为紧要?唯愿大圣慈悲开示断除我的疑网。”菩萨回答:“你现在修念佛法门,正是时候。一切修行法门,没有能超过念佛法门。供养三宝,福慧双修,这两种法门,是最直接紧要。为什么呢?我在过去的时劫中,由于观佛故,由于念佛故,由于供养故,现在得到一切种智。所以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由此可知念佛是诸法之王。你应当常念无上法王,勿使停息。”又问:“应当怎样念呢?”回答说:“此世界的西方国土中,有阿弥陀佛。他的愿力不可思议,你应当持念不要间断,命终之后,决定往生,永不退转。”唐朝的慧日法师朝印度,在观音像前,七天之中断食磕头礼拜,志诚祈请,观音在空中显现紫金身,长约一丈左右,坐宝莲花中,右手摩法师顶说:“你打算传法自利利他,应当劝化人们念佛诵经,发愿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净土。到彼国之后,即能见佛与我,得大利益。你应当了知,净土法门,胜过诸行。”
 
  净土念佛法门简便易行,快捷稳当。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中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此法门甚深广大,所以华严法身大士也发愿往生。《法华》、《宝积》、《大集》、《贤护》、《菩萨念佛三昧经》、《无量寿经》、《往生论》、《起信论》、《婆沙论》等千经万论处处指归。龙树、天亲、马鸣、慧远、智者、道绰、善导、永明、百丈、天如、憨山、紫柏等历代祖师再再激励劝发。
 
  如《那先经》中所说犹如小石若投水中马上沉底,虽是大石若放在船上也不会沉底。没有佛力摄持虽然很轻的业障也会沉于轮回大海,若有佛愿力摄持,虽然很重业力犹如大石也不会沉底。百丈禅师云:“修行以念佛为稳当。”所以我们应随佛语,响应历代祖师的号召,修此简便易行的稳当法门,念佛求生净土,圆满成就普贤无尽大愿妙行,尽未来际度化众生。《往生论》云:“欲游戏地狱门者,必生彼土,得无生已,还入生死,救苦众生,以此因缘,求生净土。”天如和尚说:「先圣有言:没有得到不退转位的菩萨,不得混迹于世俗中度化众生;未得无生法忍,须要恒常不离亲近佛陀,譬如婴儿常不离母,又如弱羽只能传枝。」
 
  《三昧海经》云:“所念之佛如出胎狮子王,喻佛果也。能念佛人,如在胎狮子王,喻佛子也。因果虽殊,威神相继,论其佛也,更何异焉。”念佛之人《无量寿经》中说是“人中芬陀利花,念佛的人是佛的第一弟子。”《阿弥陀经》中说:“闻经受持的人,皆得诸佛护念。”阿弥陀佛化身的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云:“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
 
  庚二、净土修法分四:实相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持名念佛。
 
  辛一、实相念佛
 
  所谓实相就是诸佛不生不灭、甚深寂灭、远离戏论分别的现空大双运的真实面目,实相在经教中有两种:(一)毕竟空寂的无相实相;(二)远离戏论的无为法大光明的显现实相。虽然说有两种,但本体不二。所以修行人无论持名、观像、观想、参禅、习止观等,如果能心心不离真如实相,念念安住空寂般若实相,远离一切虚妄分别,断除迁流心识,到心行处灭,自心本性弥陀佛,十方诸佛微妙清净法身,常住真心,性净明观,全体显露,如此才能称为实相念佛。百千法门同归方寸之内,恒沙功德总在心源之中,最上乘的了义法以自心为根本,以佛知见,观自心性,清净觉照,永断无明,究竟解脱,这是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也是禅教律密的共同交点。
 
  《宗镜录》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诸想不生,空寂无性,灭诸觉观,是名实相念佛。”中峰禅师云:“此方即净土,净土即此方。我心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我心。”这就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的意义,即十方一切国土唯心所现,三世诸佛如来不离我心。具如此见解时,不能只执空理,废舍修行。因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为分别障垢所蔽无法显现,所以急须念自心本具弥陀名号,求生唯心净土之中。正当念佛之时,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且我心也入于西方依正之内。这正是华严因陀罗相互映摄之义。离开心无有外境,离开境也无有心,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及阿弥陀佛,本来就是自心,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从来没离开当下一念。法界遍融遍摄,一念中具无量,虽重重无尽但心体空寂,所以念一尊阿弥陀佛,就能遍念一切诸佛。心就是佛,佛即是心,了知一切境唯心自体,了心即佛,念念不忘,时时相续,没有佛以外的心念佛,没有心以外的佛被心所念。虽念念不息,却是无念,因为能念空无自性,所念也空无自性,犹如虚空合与虚空,无能合所合,所以即念而离念,终日念而未尝念;又空性从来不离妙有的显现,所以在无念之中自念不息。
 
  万法皆是如如之性,心佛从来无二无别,虽自性空寂,但光明显现恒时不灭,就是无量光佛。虽光明不灭,当体自性空寂无生无灭,穷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而不尽,即是无量寿佛。如此本性众生本具无欠无差,由持名使始觉与本觉融合无二,也就是指子母光明合二为一。此时众生与佛无有差殊,烦恼菩提、生死涅槃平等不二,以实相心念实相佛,以法界心念法界佛,一念契合实相一念即是佛,念念不离实相,念念是佛。如古德云:“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飞锡和尚在《念佛宝王三昧论》中云:“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此念佛心,全体是法界。”
 
  如此修持境寂心空,心佛一如,念念绝待,念念圆融,圆满显发本来空性般若面目,顿时契合灵源妙理,则内外根身器界,一时透脱,此时妙体显露,亲见本来面目,方知西方无量寿,原是主人翁。由此证得三昧,百千法门一时全修,无量功德圆满具足,念佛法身,不离此心,成就正觉。虽悟无生忍,仍发愿往生安乐国得佛授记,然后圆满十大愿王,分身尘刹,返入娑婆,游戏地狱三恶趣中,拔济众生苦难,赐予无上安乐。
 
  净土法门为无上圆顿大教、第一方便,非空口乱说,也并非指黄叶为黄金,哄小孩止哭。净宗十二祖彻悟梦东禅师云:“一句弥陀,清净实相,绝议绝思,难名难状。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一句弥陀,大圆智镜,身土影含,重重掩映。一句弥陀空如来藏,万法未形,一真绝相。一句弥陀,开般若门,十虚万法,一口平吞。一句弥陀如镜照镜,宛转互含,重叠交映。一句弥陀似空合空,了无痕缝,却有西东。”十三祖印光大师云:“若论其法,必须当念佛时,即念返观,专注一境,毋使外驰,念念照管心源,心心契合佛体。返念自念,返观自观。务使全念即观,念外无观。全观即念,观外无念。观念虽同水乳,尚未鞫到根源。须向这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上,重重体究切切提撕,越究越切,愈提愈亲,及至力极功纯,豁然和念脱落,证入无念无不念境界。所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念,即如如佛者,此之谓也,工夫至此念佛法得感应道交,正好著力。现在则未离娑婆,常预海会。临终则一登上品,顿证佛果。”《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正念诸法真如之相,是名念佛。”《大集念佛三昧经》云:“当知如是念佛三昧,则为总摄一切诸法。”佛在《文殊师利说般若经》中也广说念实相佛的方法。《大集经》云:“若人称念阿弥陀佛,号曰无上深妙禅,至心想像见佛时,即是不生不灭法。”所以念实相佛者于无所生之中决定往生。虽往生但不离自心净土,所以实无所去。即如彻悟禅师云:“生者决定生,去者实不去。”
 
  辛二、观像念佛
 
  指以标准佛像唐卡,经过开光加持,然后端坐像前,一一详细观看,之后闭目逐一观想,或先观顶髻或面容,或眉间,或胸中卍字,或莲花台,或一时全观明明清清。
 
  辛三、观想念佛
 
  按《观无量寿经》观想极乐世界依报与正报的清净庄严。《般舟三昧经》云:“念西方阿弥陀佛身真金色,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一心观想,心念口称,念念不绝者。”如赞佛偈云:“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似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即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沙化佛,一一化佛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作为眷属。彼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持不舍。所以行人观想自坐宝莲花中,放清净光明,处于极乐世界庄严宝刹之中,面对阿弥陀佛,一心瞻仰佛身相好光明,祈求加持摄受,行住坐卧观想自己处于极乐世界之中。由于观见彼佛,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所以称为念佛三昧。作如此观想,称为观一切佛身,由于观佛身的缘故,也见佛心。佛心即是大慈大悲,以无缘慈,摄受一切众生。喇拉曲珠仁波切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说往生四因即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仁波切依经论广泛宣说抉择观想修法极为殊胜。尤其念佛人于每天晚上临睡之前,依善导大师开示的窍诀来观想,能极快获得感应。观想自己处于极乐世界,面对阿弥陀佛,祈祷观想佛身,并念诵祈请:“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诵此祈祷文,加持特别大,自古以来感应甚多,尤其会在梦中出现不同的征兆。
 
  辛四、持名念佛
 
  指在厌离心、欣求心、菩提心、深心、直心、信心、愿心、回向心的基础上执持名号,称为持名念佛。净宗十二祖彻悟禅师总结念佛法门的窍诀云:“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行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土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通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矣。”
 
  念佛法门虽有几种,但佛于诸多经中,马鸣、龙树、天亲于各自论中,历代祖师于浩瀚语录中,再再赞叹,指出持名最为容易方便,而且极为适合末法时代众生根基,能普摄上中下三种根机。藕益大师说能否往生,要看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在行持的浅深上。文殊般若经》云:“众生愚钝,观不能解,但令念声相续,自得往生佛国。”《宝积经》云:“高声念佛,魔军退散。”飞锡和尚云:“浴大海者,已用百川。念佛名者,必成于三昧。亦犹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业报差别经》云:“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能排睡眠。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四三涂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十生于净土。”《大涅槃经》云:“佛告大王,假令开大库藏,一月之中布施一切众生,所得功德,不如有人称佛一口,不可校量。”
 
  所谓信者:即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若回向念佛必能往生。信释迦如来于千经中处处指归净土的金口诚言无有欺诳;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圆满成就,愿者定能往生;信六方恒河沙数诸佛出广长舌所宣准确无误,随诸佛教诲,下定决心往生,更无疑惑。深信纵然散乱念佛也会种下菩提种子,何况净念相续岂能不生净土。深信今日净土及莲池海会清净大众,都是从念佛三昧之因而现前此妙果,加之信事、信理,是名六信,包罗一切信门。而且佛亲自授记龙树菩萨往生极乐世界,马鸣、天亲等也发愿往生,历代祖师圣贤往生的公案班班列列。
 
  既能深信,一定会发厌离娑婆、欣求净土之往生愿。既有信心之鞭的策励,愿力之牛牵引,自然会发起执持名号的妙行。故于身口意一切善业悉能回向净土,念念不离西方,时时不忘弥陀。广行六度万行皆为净业,遍修无量功德福报无非净土资粮,一切时中无有他愿他念,唯愿生净土念弥陀。深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轮回一切都是烦恼痛苦之因,如梦、幻、泡、影、过眼云烟,身是假借暂住的客舍,心是虚浮漂泊的旅客,一切财富家资都是暂时拥有,应看破轮回的幻影。身处可怕的深渊,当如出牢狱,如出粪坑,应时刻心怀惊惧,渴求出离。所以立即放下娑婆中一切的生死活计,痛切地提起欣求净土的信愿,早日登上弥陀大愿之船,渡过生死苦海,登上解脱安乐的净地乐土。
 
  古人警诫云:“不结良因与善缘,苦贪名利日忧煎,岂知住世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爱欲牵缠没了期,日生烦恼镇相随,官中囹圄犹存赦,家业拘牵没赦时。”贪著家业,爱恋亲人,永远没有解脱之期。此身死后四大散乱各归其所,眼耳鼻舌身意六贼都消散无踪,即生所造善恶业所感苦乐果由主人翁感受,所以现在不要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末法时代想依自力解脱生死简直比登天还难,应当乘着现在有限的时光,深信切愿回向往生净土。中峰禅师云:“西方故国早回还,人命无常呼吸间,有限光阴当爱惜,今生蹉过出头难。西方急急早修持,生死无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弹指过,为人能有几多时。”业海茫茫,头出头没,刚一断气,奠了三杯茶,骷髅尚未烧尽,谁知神识又投胎去,铁人听了也会毛骨悚然。优昙大师云:“生死茫茫古渡头,弥陀拨动度人舟,夙生有分今生遇,快上船来归去休。”末世众生造恶者多,修善者少。则临终之时现在每一思及,真是住于地狱门边,只差一口气断,直迈而入。如来最胜方便应马上提起,才能幸免。所以古德白云警策词《望江南》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一点气难平。人我盛,日夜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人。西方无个背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日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日掩荒丘。何似早回头。”
 
  在深信切愿的基础上要专心持佛名号,持念时要至诚恳切,全神贯注地用耳朵谛听,从一念乃至百千念,从口中出,从耳中入,心中历历分明。声缘于心,心缘于声,字字句句,心声相倚相托,如猫捕鼠,如鸡抱卵。念念之间都包含着厌离娑婆牢狱,欣求西方乐邦的欣厌心。如步步远离牢狱,步步趋向故乡,此欣厌二心都要痛切。句句佛号都凝聚着我愿往生,愿佛哀怜摄受加被护念垂手接引的意念。这样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忙闲都念,或端身正坐而念,或跪于佛前一心瞻仰佛像而念,或观想佛相好庄严而念,或忆念佛大悲、愿力、功德而念,或观海会圣众而念,或观刹土清净庄严而念,或大声念或金刚念或默念。持念窍诀历代祖师开示的极多极多。但以摄心口耳三轮,绵绵密密,历历明明,徐徐而念是主要的也是根本念佛。
 
  如上略微宣说净土法门的梗概。这里必须提醒往生的最大障碍,即造五无间罪及谤法恶业,二者一旦造下则无法往生。这是经中佛严厉告诫我们的忠言。净宗历代祖师、乔美仁波切、喇拉曲珠仁波切、全知麦彭仁波切、全知法王如意宝等大德再三警醒净业行者。
 
  全知法王如意宝乘大悲愿而来,以显密教理为依。他老人家认为,普度众生的最胜方便就是劝人念佛发愿往生净土。法王此生游化各地,常常聚集成千上万甚至几百万人,开极乐大法会,讲《弥陀经》、《行愿品》、《极乐愿文》,灌弥陀顶,鼎力弘扬此不可思议法门,法王之愿惟欲令此秽土三千界,遍种西方九品莲。所以我等也应至诚恳切地回向发愿,惟愿上师阿弥陀佛哀怜摄受,小小莲花能慈悲赐我一朵,临终哪怕往生下品也心满意足。
 
  在此本人也劝请诸位有缘人发愿往生,让我们同声共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
 
  己二、蒙佛授记愿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我依普贤大愿王的导引加持及念佛回向发愿等功德力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彼佛海会都是具有功德、三门清净的菩萨圣众。于胜莲花中自由化生,刹那之间莲花开敷,亲睹无量光如来。佛现于我的面前,慈悲地作种种安慰、开示。并于莲池圣众之前宣我名号,赞叹称扬于我,授记我当来成就菩提。得到如来授记之后,智悲力广大无边,所以分身无数到百俱胝的世界中,以种种方便度化众生。
 
  如长行文中云:“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众会眷属,悉皆是得三不退转、一生补处的清净菩萨。其功德详见《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经》等诸多经中。彼佛国土众生都是于殊胜妙宝莲花中自然化生,所以身体清净光莹。阿弥陀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即是无量光、无量寿等。《弥陀经》中云:“彼佛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其寿命无量于净土之经及《悲华经》等皆有宣说。
 
  丙四、总结行愿无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普贤行愿不论是十大愿王的总愿,还是统摄一切菩萨行的别愿,全部都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总结:我此行愿乃至于虚空、世界、众生、众生业力、众生烦恼全部灭尽之时,因为如是一切无有穷尽之时,故我行愿亦永无穷尽。
 
  甲三、后善流通分分三: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劝请受持;总集回向。
 
  乙一、显示此经殊胜功德分二:校量闻经利益;显示众行利益。
 
  丙一、校量闻经利益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用十方所有一切无量无边的刹土那么多最极庄严、最为珍贵的金银、珊瑚、赤珠、摩尼珠、砗磲、玛瑙七宝为主的一切众多宝物,供养一切诸佛如来。而且还把最胜安乐惠施天人为主的诸多众生。如此供养布施经历一切佛刹微尘数的时劫。在如此漫长的时间中,供养布施如此殊胜的供品,供养的对境又是如此殊胜的悲田与福田,自然所获功德大得不可思议。然而如果有人对此殊胜大愿王,偶然一经耳中,当即发出清净的信心,进一步愿依此渴望追求无上殊胜菩提果。那么此人依此所获功德即能完全超胜前者。长行文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天人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丙二、显示众行利益分二:获五果功德;获究竟果功德。
 
  丁一、获五果功德分五:获增上果功德;获等流果功德;获离系果功德;获异熟果功德;获士用果功德。
 
  戊一、获增上果功德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依听闻此愿王而生信的加持,则可于世世生生之中,远离一切恶知识,永离一切三恶趣险,速疾得见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光佛。以佛加被很快也具足行持此普贤最胜愿王。
 
  长行文云:“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恶知识过患极大,如《涅槃经》云:“菩萨摩诃萨观于恶象及恶知识,等无有二。何以故?俱坏身故。菩萨摩诃萨于恶象等心无恐怖,于恶知识生畏惧心。何以故?是恶象等唯能坏身,不能坏心。恶知识者二俱坏故。是恶象等唯坏一身,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是恶象等唯能破坏不净臭身。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是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坏于法身。为恶象等杀,不至三恶趣,为恶友杀,至三恶趣。是恶象等但为身怨,恶知识者为善法怨。”所以不但要发愿而且现在都要如离火坑、如避洪水、如躲怨贼般地远离恶知识。
 
  戊二、获等流果功德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寿命与人生有胜有劣,有恶有善。若一生之中放纵身心,唯恶是造,则不是胜寿命,也不是有益的人生。但由于修习听闻普贤愿王所感等流之果,生生世世健康长寿,而且能奉行普贤菩萨殊胜妙行,于不久的将来获得与彼大士同等的成就。圭峰禅师说:「依普贤行愿修行之人,随各自前世所造业,无论寿命长短,尽此一报之身,修习胜行,不空度时光,称为胜寿命。反之若肆意造十不善业,身心不能调伏。业报所感纵然能历劫住于世间,反而使恶因更加广大,苦果无有穷尽,灭尽善业,增上恶法,就不是胜寿命。」《法句经》中云:“人寿百岁悭贪逾盛,不如一日割舍财色。人寿百岁乐不持戒,不如一日净心守戒。人寿百岁多忿不忍,不如一日含喜不嗔。人寿百岁怠惰不勤,不如一日策励身心。人寿百岁拙御身心,不如一日巧便运致。人寿百岁常怀怯弱,不如一日勇猛慧力。人寿百岁不起善愿,不如一日发行四弘。人寿百岁不生一智,不如一日慧性聪利。”即纵活百年,大造恶业,是恶劣人生是劣寿命。所以当然不如一日修持的胜寿命、暇满人生殊胜。
 
  戊三、获离系果功德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往昔因为无有智慧力,善恶不分,所以造下如五无间罪等一切如海极恶罪业。但由于诵此普贤大愿王的强大威力,能在一念之间将如此重罪,悉皆一时速疾消灭无余。
 
  长行文云:“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悉得消除。”无间有四种含义。一受生无间:命终不经中阴直入地狱。二寿命无间:即在地狱中时中间寿命不会夭折。三身量无间:身体遍满整个地狱。四受苦无间:痛苦没有刹那止息的机会。五无间即五种罪业,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汗、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一旦造下就会感召如上苦报。
 
  有智慧才能远离系缚,断尽一切结使束缚称为离系果。《瑜伽师地论》中云:“以道灭惑名离系果。”依此普贤行愿妙法断灭一切惑业、诸苦的系缚,从中解脱,犹如日月远离罗睺的障难而自由运行。
 
  戊四、获异熟果功德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瑜伽师地论》云:“诸不善法于恶趣受异熟果。善有漏法于善趣受异熟果。”同样修普贤愿王于善趣中感生在豪门贵族、优良种类之中。而且容色妙好,如彼普贤菩萨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人中最为第一。不但如此而且智慧也深广圆满。
 
  长行文云:“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复云:“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应该明白三十二相八十随好,都是以十善业为因,百种福报所庄严,才能得以成就。不修福报不但不能感得相好,而且所生之处,环境也不优美。经中说如果修往生法门的人不修福报,则纵然往生,所见依报也不庄严。
 
  三十二相各有不同的因。《涅槃经》云:“若有菩萨摩诃萨,持戒不动,施心不移,安住实语,如须弥山,以是业缘,得足下平如奁底相。若于父母师长,乃至畜生,以如法财供养供给,以是业缘得足下千辐轮相。若不杀不盗,于父母师长,常生欢喜,以是业缘得成三相,一手指纤长,二足跟长,三身方直等。若修四摄法,摄取有情,得网缦指,如白鹅王。父母师长若疾病时,自手洗拭捉持按摩,得手足柔软。若持戒闻法惠施无厌,得二相,一节踝臃满,二身毛上靡。若专心听法,演说正教,得鹿王腨相。于诸有情不生害心,饮食知足,常乐惠施,瞻病给药,得身圆满,如尼律陀树,立手过膝,顶有肉髻,及无见顶。见怖畏者,为作救护,见裸跣者,施与衣服,得马阴藏相。来近智者,远离愚人,善世间答,扫治行路,得皮肤细软,身毛右旋。若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花香灯明施人,得身金色,常光照耀。若行施时,所珍之物,能舍不吝,不观福田及非福田,得七处满。于布施之时,心不生疑,得柔软声。若如法求财以用布施,得缺骨平满,狮子上身,臂肘臃纤。远离两舌恶口恚心,得四十齿齐密。于诸众生修大慈悲,得二牙相。常作是愿,有来求者,随意给与,得狮子颊。随诸所须之食,悉皆与之,得味中上味。自修十善,兼化人,得广长舌。不讼彼短,不谤正法,得梵音声。见彼怨憎,生于喜心,得目绀色。不隐他德,称扬其善,得白毫相。”如上一一个别修习才能感得三十二相,今以普贤行愿一法即能成就三十二相,因此敬请奋力修习此不思议愿王。
 
  戊五、获士用果功德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由修习普贤行愿的智慧威力,降伏烦恼魔、蕴魔、死魔、天魔等一切魔怨。以神通力、智慧力、威德力、无碍辩才庄严自身,如大地、如须弥,诸魔障外道丝毫不能倾动摧伏。因功德巍巍所以成为人天诸众恭敬供养之处。
 
  丁二、获究竟果功德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因为修习如此微妙无上大法,所以超胜下乘不可计数,因此能速疾到菩提树王所庄严的金刚座上,得诸佛现身安慰灌顶,以金刚喻智无余摧灭一切微细障碍。降伏八万四千魔众,现前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成佛之后应梵天帝释劝请,吹大法螺,击大法鼓,震大法雷,澍大法雨,树大法幢,普遍任运利益一切众生。
 
  诸佛示现化身,临成等正觉之时,都坐菩提树下。如我释迦导师因地中,苦行六年,了知如此修法不能得究竟果。思维过去一切诸佛皆到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才现前正觉。因此菩萨往诣具备十六功德地之菩提树下。为了降伏一切魔怨,以大人相,四方出行,并振动大地,出大音声,足下放大光明,随足所行之处,都出生莲花。安住正念趋向菩提树,直视野而行,具无量威仪。风天雨天洒扫道场,雨天又散无量香花遍覆大地。三千大千世界里的所有大小诸树全部低垂向着菩提树,大小诸山也低垂向着菩提树。天花缤纷而下,七宝栏楯周匝围绕,众宝幡盖处处庄严,金绳交错,其上悬挂宝铎明珠,琉璃点缀其间,行树之间有七宝池,金沙布地,香水盈满,四种妙花芬芳香郁。迦陵频伽鸟出和雅音。诸天彩女散花洒香,演奏伎乐歌舞,称扬赞叹菩萨。菩萨身放无量光明,出无量微妙音声,令无边众生皆得安乐,远离苦恼。菩萨以吉祥草敷金刚座,结跏趺坐,立下伟大的誓愿,若不成佛终不起座。
 
 
  后思维欲界波旬最尊最胜,应把他召来降伏。从眉间白毫中放光照三千界,波旬碰到此光,梦到三十二种不吉祥事,醒来心中惊怪,召集一切属下说:“我听到空中声音告诉我悉达多太子苦行圆满,必成菩提,要空掉我的境界,如何才能摧伏他呢?”众属下共同劝谏,他更加恼羞成怒。随即召集魔女,诱惑菩萨,终被菩萨降伏,之后散花供养菩萨返回天宫。魔王即亲自率领千形百类极为丑陋凶恶的魔兵夜*等,一时间黑云密布,雷电霹雳交加。有的手举大山,有的口吐毒蛇,有的身出猛火,飞沙走石、拉弓射箭、持枪挥剑、魔势炎炎不可一世,极为恐怖。菩萨以大慈定力,砂石箭镞全部变成妙花。恶龙毒气变成香气。无量魔军溃败无术,波旬持剑想亲自害菩萨,被魔子抱住,劝谏千万别造罪咎。菩提树神、无量天人呵责骂詈波旬,赞叹菩萨功德。佛告波旬:“我为断除你的怨恨仇隙,灭除你的恶业,消灭你的嫉妒,你应该回心转意,生大欢喜,你以微小善根就得到天人身体,我无量劫修习圣道,肯定要成正等正觉。”当时地神从地涌出为作证明,并说:“我此地是金刚脐,其它地方都要转动,此处不动。”说完之后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发出巨大音声,出现十八相。魔众见此身心迷乱,七纵八横狼狈不堪。波旬惊慌恐怖,昏倒在地。有一地神用水洒面令他苏醒,并告诉他快跑,这里有兵众要来杀你,此时波旬仓皇溜之,其余诸魔退散而去。降魔圆满之后,睹明星成正觉,现法报化身以无碍语转妙法轮,普度恒沙有情,悉皆成佛。愿我以愿王力如佛无异。
 
  乙二、劝请受持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对于此普贤愿王中的十大总愿或别愿,若有人能读诵,受持,为人演说,如此修行所得殊胜功德果报,一切凡夫、声闻、独觉、菩萨圣位们是无法测知的,只有佛与佛才能证明了知,而且此人不久决定获得菩提佛道。若有人诵此普贤行愿,无须说他获得所有善根,只说少分的善根,仅仅一念间的修持就可以圆满一切善根功德,一切众生的清净愿望依此全部满足。
 
  修法有十种即书写、供养、转施、听闻、披读、受持、开示、讽诵、思维、修习。也就是如长行文中所说仅对一偈作如上十种修法之一,即能获殊胜利益。一书写:为了尊重佛法,所以经常抄写经典。二供养:常以花香绸缎等供养经法。三转施:自己书写的经书转送他人读诵,或者将自己念经功德回向布施他人。四听闻:参加法会恭敬聆听教法。五披读:披览教法,照着经文读诵。六受持:背会记住经文令不忘失。七开示:自己解了经文法义妙味,经常对他人演说开示。八讽诵:记忆文句,经常以美妙动听的声音唱诵百千万遍。九思维:听闻教法,静心思维义理,出生慧解。十修习:通达教法秘旨,依法观修。《辩中边论》云:“书写及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及开演,讽诵与思修。”
 
  贤首大师在《华严三昧观门》中指出真正的修行者、邪恶的修行者,我们应当了知,对照自身,把自己规范在真正的修行轨道中。大师说:「共有十种修行类别:一、有一类众生无知无识,抛开圣教,刚愎自用,以自己愚心分别为导师,又跟随邪师恶友,违背正法而修行。善巧伪装欺诳诱惑,这是恶人。二、有一类众生也是违背圣教,认为只要心地正直就是出生死的法要,勤修苦炼,终是徒劳无益。这两种人有着共同的毛病,都是舍弃圣教,不依义理。三、仅仅读诵圣者的经论教言,不解意义,并且借助圣教,求名求利,违背所诵,所以也是恶人。四、只是寻文逐墨,不解义理,但以直心读诵,虽然没有虚伪巧饰,但也没什么大的利益。这两种人虽然不舍圣教,但都没有得到义理。五、读诵圣教,知道少分义理也略有修行。六、广泛寻求圣教,遍知胜解及修行,之后渐渐放下文字圣教,决心专修实行。七、受持意义,只是修行,不再研究圣教文字。八、依圣教得到要旨,了知一切法无不契合法性,圣教文字也合于法性,因此无须舍弃,依教修行。九、常能受持契合法性的圣教,不舍弃也不执著。恒时观泯绝语言的正理,不舍弃也不滞碍。十、依教得到实相,因此圣教与正理圆融无碍,所以常观理而不碍圣教,常受持圣教也不碍正理。教理全部消融,合成一观,才是究竟修法。」
 
  此处撮取几例受持此经的灵验事迹,以使有缘者生起欢喜信心,从而依此修行。
 
  一、抄写感得经放五色祥光:中国后魏时代的王延明、王元熙,英明博知,曾用上等好香掺和金粉,抄写了一百部《华严》。藏于妙香宝函之中,夜以继日地奉持清净斋戒,修行正道善法。由此感得此大经王放射五彩神光,把屋里屋外照得一片光明。因亲眼目睹此希奇景象从而发菩提心的人不可计数。
 
  二、字字放光:出家为僧的德圆,开垦出了一片清净优美的园子。栽植很多楮树,在楮树行间,鲜花香草点缀其中,很是清幽雅致。每次到园中去,都用香水浇灌楮树,三年之后四处飘香。后来用此树造纸,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下笔才抄数行,即出现神奇之事情:只见字字放大光明。
 
  三、供养此经瑞鸟衔花:僧人法诚在蓝谷建造了一座华严堂,于殿中描画七处九会说法图,并抄写此经,而且专心精诚地供养《华严经》。从此经常看见有灵瑞之鸟,身体形色长得非常好看,口中衔着妙花到殿堂中,旋绕供养。
 
  四、洗手水拯救生灵:弥伽多罗是师子国人,得到阿那含果位。后来游化到西太原寺,碰到很多人读诵《华严经》,脸色忽变,惊奇地说:“没想到此地也有《华严经》。”于是恭敬合掌十分欢喜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功德不可思议。相传在印度有人只是对此经作了称赞之后,洗手的水沾到虫子蚂蚁,它们即时命终都生于天上,何况受持读诵思维观察的功德呢?”
 
  五、缥然飞空:隋朝禅定寺的僧人慧悟受持《华严经》。后来约受持《大般涅槃经》的一个出家人,到终南山隐居修行。他们都专心专意地修持各自的法门。有一天,一个人迎请应供,他俩互相推让。迎请的人说:“请受持《华严经》的悟和尚去吧。”于是他随着此人前往赴斋。原来这个人是山神,到山神的住宅,一千罗汉也应邀参加,他们一致推举慧悟和尚坐于首座。用斋完毕,山神喊来一个童子伺候法师,小童子忽然蹦入法师口中,此时他得到神通,乘神通回去取经,缥然飞空而去。
 
  六、受持朗然通达:僧人辩才依止裕法师学《华严经》,很长时间但仍然没有开悟成就。于是发大勇猛住于净室中,精进受持,这样过去三年。一天夜晚梦见普贤菩萨现身指点传授。醒来之后全部通达,如照镜子一样的清楚。
 
  七、为人开示通达汉语:宋朝三藏求那跋陀罗,本来是天竺人,精通《华严》,游化中国,七百多人请求他讲《华严经》,但遗憾的是汉语不精通。于是面对此经礼拜忏悔,虔诚地祈祷。梦中有人一手执利剑,一手拎着人头,斩下三藏法师的头,安上手中拎来的头。此后法师对汉语通达无碍,讲解此经数十遍。
 
  八、人天共遵:魏朝时的三藏法师勒那尊者,中印度人,精通汉语游化汉地。一次讲完《华严经》的时候,忽然面前出现一人,手中拿着朝笏,看上去象个天官。告诉法师奉天帝之命特来迎请法师到天上讲《华严经》,而且都讲、维那都要一齐去。法师说等这里讲完再去可以吗?天人说可以。等到讲圆满的那天,法师与都讲维那几人突然圆寂于法座之上,人们赞叹景仰不已。
 
  九、神光入室:华严三祖贤首法藏大师,十七岁辞亲割爱,到太白山求法。后来母亲得病,回乡探母。当时二祖智俨在云华寺讲《华严经》。深夜贤首看到一道神光照在庭院之中,光明晃耀,知道此地一定有异人,天明拜访智俨大师,恭敬承事依止,自此深入华严甚深境界,后来成为一位伟大的祖师。
 
  十、讽诵口中出生舍利:唐朝安定郡攀玄智,依止初祖杜顺大师诵《华严经》,每次诵经之时,口中频频出现舍利子,总共累计获得一百多粒。
 
  十一、神僧诵经:贞观年初,一天,西安苑律师在灞桥店中住宿。邻房也住下一位出家僧人,他肆意饮酒吃肉。律师持戒精严,看到出家人这番行为,勃然大怒严厉地警戒吃肉的僧人。这位僧人吃完喝毕以灰水嗽口,开始诵《华严经》,一会就诵完一轴,不到五更天,一部大华严全部诵完。见到如此超常的功德,律师非常愧疚,就到僧人房中悲痛哭泣礼拜忏悔,天亮后僧人忽然不知去向。
 
 
  十二、思维证悟无生法忍:解脱和尚在五台山佛光寺建立精舍,读诵《华严经》,并依照经文修佛光观。祈祷文殊菩萨,现量见到后,菩萨告诉他,不用礼拜我,应该尅责忏悔,后因返观自求,证悟无生法忍,感得诸佛现身说偈赞叹,偈云:“诸佛寂灭甚深法,旷劫修行今乃得,若能开晓此法眼,一切诸佛皆随喜。”他启问诸佛,寂灭之法怎么可以宣说教化他人呢?诸佛隐身不见,只留下空中的声音说:“方便智为灯,照见心境界,欲究真实法,一切无所见。”
 
  十三、修习感得海神降下应时的滂沱大雨:僧人道英,年方二十,父母给他娶妻,同居五年,不行世间之事,因为听讲《华严经》,就舍俗出家,到太行山柏梯寺修习止观。当时天气大旱,但每天都讲华严,一天,有两人自称是海神专程为听经而来。法师教他们降雨,须臾之间大雨滂沱。
 
  修学《华严》,感应纷繁昭彰,可见可闻,因此劝勉大家都来积极读诵修持,其功德唯佛与佛才能证知。金刚菩萨云:“闻此法门如一切智行所集福德。”
 
  乙三、总集回向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我将此普贤殊胜妙行所获得的无边殊胜功德都广大回向,普愿沉溺生死苦海中的一切众生迅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光佛的清净刹土。
 
  虽然皓日已经当空并放射出无量的光芒,但是却仍然有人不见,也未感受到太阳的温暖;虽然甘霖普天而降,但是干涸的心田仍然未被润泽。这确实是件遗憾而悲哀的事情,也是应该同情的。释迦世尊在《文殊根本续》中亲口授记:“名为阿字大德者,受持佛陀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佛陀记莂的这位大德不是别人,正是法王如意宝。法王乘大悲愿力,应佛悬记,在五浊黑暗的今天,犹如大日轮遍照天下,生育众生善根的苗芽。慈悲密云中普降九乘佛法的甘霖滋润众生干涸的心田。然而今日尚有很多苦恼众生没有得到法王接引,尤其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修行人,没有与法王如意宝结上胜缘,这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和遗憾。因为法王最大的心愿即是将有缘众生导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且法王也完全具备这个能力,但无缘者毕竟诸佛也无法度化。
 
  几百年前藏地的大成就者菩提金刚授记书中写道:“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名晋美,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法王传记》中说:“我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凡与我结上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清净刹土,可是象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而且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法王在朝礼拉萨大昭寺觉沃佛像时,发愿悉心毕力地弘法利生,解脱沉溺轮回中的无数众生,使他们往生净土,随即入定,在境界中佛像放射耀眼的光芒,微笑着说:“善男子,以后凡是与你结缘的众生都能往生极乐世界。”这并非是毫无根据地标榜鼓吹自己的上师,而是提醒有缘的人、求解脱的人,尤其是求生净土的人,快快登上法王的大愿船,稳当快速地往生极乐世界,成就普贤行愿。
 
  《行愿品》的注疏接近尾声,我再次诚恳地劝请诸位有缘人:发愿非常重要,尤其发此普贤无上愿王更为重要。所以为了您快速地踏上解脱正道、成就诸佛功德海藏。请您与我一起追随着大悲世尊、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法王如意宝等一切诸佛菩萨的足迹,诚心诚意地发此大愿王并愿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之中,同行共履菩萨道。愿我们都能成为同行菩萨道的伴侣。
 
  谁之悲愿云遍覆,华藏世界十三层,
 
  娑婆罪苦强力牵,悉入释尊解脱门。
 
  神通三昧悉自在,万德周备号普贤,
 
  境界广大遍解脱,大行大愿作庄严。
 
  虚空世界及众生,罪业烦恼无边际,
 
  文殊佛母大慈尊,无尽愿轮转不息。
 
  地藏往昔誓愿深,今于三途成依怙,
 
  众生地狱若不空,愿海波深纳众生。
 
  文殊宏愿力无穷,无浊法王皓日升,
 
  传法救世名普闻,永作生死放牧人。
 
  刹尘诸佛菩萨众,愿赐哀怜紧摄持,
 
  粉身碎骨不退避,恒驾愿航入生死。
 
  内外因缘推动力,渴求与此结胜缘,
 
  无所修证凡庸我,自力岂能阐妙典。
 
  然借三土圣者教,荟萃精华巧庄严,
 
  诸有智者应详探,勿因人微弃忠言。
 
  愚盲如我诸群生,不知发愿遑论修,
 
  愿同登上愿海舟,泛行华严广大海。
 
  恳乞一切诸圣众,大兴本愿威神力,
 
  加持覆护广流通,永作轮回除暗灯。
 
  如是善根等法界,如佛普作大回向,
 
  金刚上师久住世,教法兴盛复周广。
 
  无量众生受蒙熏,断恶奉善发菩提,
 
  安乐自在住法味,临终往生莲花域。
 
  圣者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之所以能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中,以势不可挡的威力,广泛地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凡他老人家足迹所到之处,无不树起显密无偏的尊胜法幢,以其强大的魅力吸引寻求解脱的苦难众生,轻松自在地把他们安置在解脱正道之中。这是因为他无论在轮回中的何时何处片刻不离地驾驶着普贤行愿的大船。如一九八七年亲自到普贤大士应化道场发此大愿,到五台山、普陀山等也都如此。到印度金刚座反复念诵此愿文,当时普贤如海行愿之门顿时显现,尊者从清净觉性之中自然流露出归纳普贤一切行愿精要的愿文——《愿海精髓——普贤刹之杲日》。尤其在喇荣虹光静地中带领广大僧众恒时修此无上愿王。在尊者座下依止多年的我,在尊者的感染熏习之下,对此愿王颇具信心,决心生生世世依此发愿修行。本人朝礼大士应化道场——峨眉山银色界,在万年寺为主的地方,至诚恳切地祈祷与上师无别的普贤菩萨,并再再念诵此不可思议愿王。当时出现的一些现象,从内外观察缘起都很殊胜,因此当时发起强烈的心愿,要造《行愿品》的注疏。几年来这个夙愿一直萦绕在心头,使我无法忘却。终于仰仗着诸佛如来的加持、法性不变的加持、僧众不退意乐的加持、尤其普贤上师无别圣尊的加持,今日在喇荣大密虹身成就圣地撰著圆满。
 
  谨以此著疏诚作法供敬献上师普贤大圣,惟愿上师以大威神力摄持,令此法本普遍流通,永远成为众生安乐的源泉。
 
      益西彭措识于北方莲花洲
 
  吉祥圆满!
上一篇: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01
下一篇: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愿海舟(一)04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