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佛学文章 下载中心 地藏图库 佛学影视 在线礼佛 念 佛 堂 修学日历 莲社论坛 在线经典
 
地藏莲社 》》欢迎您! - dizh>>佛学文章>>综合资源>>佛学资讯>>现代佛教“少林寺模式”:是先进典型
现代佛教“少林寺模式”:是先进典型 但不值得效法
2009年01月27日10:15文章来源:地藏莲社作者:佚名访问次数:1273 字体: 繁體

 

  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何建明

  少林寺和方丈永信法师,无疑是近些年来佛教界和佛教学术界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它反映的是中国佛教在改革开放初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种积极和创造性的调适,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在当代复兴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太虚大师民初发动佛教改革以来,中国现代人间佛教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

  那么,现代佛教的“少林寺模式”到底有什么特点?

  首先,佛教现时代性的自觉认知。所谓佛教的现时代性,就是指佛教如何契理契机地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即与社会现实相适应,以保持佛教的生机与活力。在这一点上,释永信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与其被市场化所吞食,不如积极地迎接市场化的挑战。

  再者,传统形象的现代品牌保护。中国佛教的许多祖师道场和名山道场,都有其独特的传统形象,如四大名山与四大菩萨,云门禅与云门饼,柏林禅寺与赵州茶等等。人们谈起少林或少林寺,就自然会想到少林武功或少林拳,这些都是少林寺的传统形象,拿当今市场经济社会来说,就是品牌。释永信就以现代法律手段很好地维护了少林寺的传统佛教文化形象。

  其三,引入现代管理与经营理念。中国传统的寺庙管理主要是僧伽和合共住和依“百丈清规”建立起来的丛林制度,后来演变为明清时期比较流行的子孙庙、子孙丛林和传法丛林为主的多种形式。在当今市场化的现实处境中,寺庙管理不可能仍然维护传统子孙系统或丛林制度。在借鉴现代管理经验方面,释永信在当代中国寺僧界有开风气之先的胆识与勇气,如他们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维护寺庙,对外传播方面,也积极采用现代管理中的会员制模式等。

  但是,这个“先进典型”,并不意味着少林寺所进行的各种探索都将成为中国佛教发展的普遍趋向。事实上,现代佛教的“少林寺模式”,也存在着自身需要关注和努力改善与解决的内在困境。

  首先,名人与媒体效应对宗教主体性的挑战。比如说,邀请一些完全不懂佛教、甚至是完全否定中国宗教文化的明星名嘴,“齐聚嵩山论禅”,博大精深的中国禅佛教文化只是成为明星名嘴们调侃的对象。这表面看起来有利于向大众传播少林禅佛教,实际上使少林禅佛教俗化了,对少林寺的佛教文化主体性造成不必要的负面效应。

  其二,佛教文化中术与学的实践偏至。现代的宗教文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文化系统工程,释永信和少林寺僧们充分认识到禅佛教是少林寺的根本和中心,少林武术只是少林寺禅佛教的一种方便法门,因此还提出了“少林学”和“武术禅”的概念。但是,在少林寺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除了举办过几次少林禅佛教学术会议和“少林问禅”活动,少林禅佛教的文化学术还相当薄弱,缺乏具有自身特色和相当规模的现代文化学术的研究、教育与传播中心和文献资料中心,这与少林寺现有的发展基础、态势和社会及佛教界对少林寺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如果长此以往,少林佛教文化有术而无学的局面终将制约少林寺成为佛教文化中心的地位和形象。

  少林寺就是少林寺,它那得天独厚的历史、宗教、文化和地理等优势和在改革开放之初期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些创举,并不具有普遍性。同时,释永信就是释永信,是这个特殊的时代和少林寺选择了释永信,也是释永信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选择了少林寺和少林寺的现代发展模式。

  “少林寺模式”给现代中国佛教界的重要启示,就是释永信和少林寺僧们积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愿力、智慧、勇气和自信。(本文来源:网易商业频道)

 

上一篇:青海:省委统战部举行党外人士迎春招待会共贺新春
下一篇:“皇寺鸣钟”除夕夜重现沈城 曾是沈阳八景之一
我要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Copyright 地藏莲社 © 2006 - 2010 dizh.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藏莲社    粤ICP备11035149号    QQ:5981951
网址    www.dizh.com    www.dizh.net
众生渡尽方证菩提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技术支持:易点内容管理系统(Dian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