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10日和11日分别选登了厦门110提供的“防盗秘笈”和“防抢秘笈”后,12日,本报选登10则“防骗秘笈”,请市民留意。
1、乔装打扮成僧人或尼姑,以化缘为名,声称修建庙宇,骗取钱财。更有甚者还手持佛教理事会的证明。其实,庙宇修建系由慈善机构或个人捐助,绝不会让僧人以个人名义出来化缘。
2、一些骗子在银行的ATM取款机上贴上“紧急通知”:本行ATM机故障,请按以下程序操作。这很可能就是骗子布下的陷阱,如果市民按其提示操作,钱极有可能被存入骗子的账户。
3、一些骗子利用病人急求治病良药的心理行骗,在医院门口和患者打招呼,打探其病情,然后说自己也得过类似的病,并在某处由某“名医”治好,诱导患者找“名医”买药治疗。
4、骗子伪装成工地民工,称自己在某工地挖出几个“金元宝”或“金锭”,以怕被工友知道,或自己身上没钱无法邮寄回老家为由,准备低价贱卖。受骗者贪便宜买回家,才知这些“宝贝”是假的。
5、骗子将价值几十元的仿真手机谎称为水货赃机,以200元-500元不等的价格在马路上兜售诈骗。通常骗子先以真机示人,待受骗者决定购买后,用仿真手机“调包”给受骗者。
6、谎称自己是外地某名牌大学的学生,来厦游玩钱包被偷求借路费等借口,骗取路人,特别是青年女性、女高中生的同情。
7、假冒警察,以检查暂住证为名,将过路行人拦下,虚晃假警官证,一旦发现当事人没办理暂住证,就以罚款为名将当事人带至附近偏僻小巷内,吓唬威逼当事人就范。
8、通过广发短信或刊登广告,谎称可以免抵押或低利息办理贷款业务,诱骗受骗者先将贷款的利息费、保证金汇到嫌疑人指定账号内,骗取钱财。
9、冒充通信运营商打电话,或语音拨叫后播放录音,告知要返还话费,并留下联系电话。当受骗者拨打电话询问如何办理时,就诱骗其到银行ATM机,按事先设计的操作方法转账,诈骗钱财。
10、冒充中介刊登广告,称一年轻富有的少妇因丈夫车祸丧生,为传宗接代急需找一名男子提供精子受孕,成功后将给予巨额报酬,诱骗受骗者交保证金。(稿源:福建之窗)